电路分析教案

合集下载

电路分析技巧初中化学教案

电路分析技巧初中化学教案

电路分析技巧初中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内容: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混联电路的分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教具和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1. 引入
教师简要介绍电路分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电路分析。

2. 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一个简单的电路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 串联电路分析
教师通过讲解串联电路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计算串联电路中各元件的电阻和电流。

4. 并联电路分析
教师通过讲解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计算并联电路中各元件的电阻和电流。

5. 混联电路分析
教师通过讲解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计算混联电路中各元件的电阻和电流。

6. 实例分析
教师给出一个实例,让学生尝试用学到的电路分析技巧来解决问题。

7. 总结与作业
教师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电路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学生可以运用这些技巧解决更加复杂的电路分析问题。

电路分析基础教案

电路分析基础教案

电路分析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路。

3.学会使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

二、教学内容1.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什么是电路分析b.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2.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a.电阻、电容、电感的概念和特性b.欧姆定律和电容电流关系3.串联电路的等效电路a.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公式b.串联电路的等效电路分析4.并联电路的等效电路a.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公式b.并联电路的等效电路分析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应用a.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概念b.使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的例题6.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应用a.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概念b.使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的例题7.电路分析的综合运用a.综合运用以上所学方法进行复杂电路分析和计算的例题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电路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传授(30分钟)a.介绍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电路分析的意义以及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

b.详细讲解电阻、电容、电感的概念和特性,以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c.分别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等效电路计算方法。

3.方法演示(40分钟)a.通过示例演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应用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两种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

b.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试算,加深对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

4.综合练习(25分钟)a.给学生提供一些复杂的电路图和相应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析和计算练习。

b.学生互相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总结归纳(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做铺垫。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物理教案:电路图的解析与分析

高中物理教案:电路图的解析与分析

高中物理教案:电路图的解析与分析一、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中物理学生提高对电路图的解析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能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电路图,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电路中的各个元素和其运行原理。

二、背景知识在进一步学习电路图之前,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2.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3.欧姆定律以及功率的计算;4.基本的电子元件(例如,导线、开关、灯泡等)。

三、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将能够:1.解释常见的电子元件符号及其功能;2.理解不同类型的电路连接方式(并联和串联)对于总阻抗值和总电流的影响;3.运用欧姆定律来计算未知量(例如,电流、电压或阻值);4.分析并绘制简单有效的电路图。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示范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教学内容:1.电子元件符号及其功能:介绍常见的电子元件符号(如电源、导线、电阻器等)并解释其功能。

2.电路连接方式:比较并联和串联对于总阻抗值和总电流的影响,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和讲解。

3.欧姆定律与功率计算:复习欧姆定律,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计算未知量。

4.电路图解析与分析:通过给定的电路图,学生需进行解析和分析,并使用所学知识计算相关的参数。

五、教学步骤1.引言(5分钟):•简要概述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以及相关预期结果。

2.背景知识回顾(10分钟):•复习重点概念和公式;•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3.介绍电子元件符号及其功能(15分钟):•展示常见的电子元件符号;•解释每个符号代表的元件及其功能;•提供相关示例进行讲解。

4.比较并联和串联对总阻抗值和总电流的影响(15分钟):•在白板上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讲解并联和串联的概念;•通过计算给定电路中的阻抗值和电流来演示差异。

5.欧姆定律与功率计算(20分钟):•复习欧姆定律公式;•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路中的未知量,如电流、电压或阻值。

电子技术专业电子线路与电路分析优秀教案范本

电子技术专业电子线路与电路分析优秀教案范本

电子技术专业电子线路与电路分析优秀教案范本尊敬的教师们:本教案针对电子技术专业的电子线路与电路分析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通过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我为你们准备的一份电子线路与电路分析的优秀教案范本:第一节:电子线路基础知识概述1. 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并能够简单分析电子线路的组成和特点。

2. 内容:- 电子线路的定义和分类- 电子线路的基本组成元件及其特点- 电子线路的符号表示法3. 授课方法:结合多媒体展示和实例分析进行互动式授课,提醒学生注意各种电子线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1. 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电子线路的特性进行准确的电路分析。

2. 内容:- 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节点电压法和支路电流法的原理和步骤- 网孔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操作步骤3. 实践环节: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电路实例,使用上述分析方法进行电路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节:复杂电路的分析与设计1. 目标:提高学生对复杂电路分析与设计的能力,掌握混合信号电路的分析方法。

2. 内容:- 电子线路的组合与简化- 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集成电路的应用与原理3.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构建多级放大电路和使用集成电路进行信号处理,加深学生对复杂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第四节:电子线路故障诊断与维修1. 目标:培养学生的电子线路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提高实际应用水平。

2. 内容:- 常见电子线路故障的诊断方法- 故障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电子线路测试仪器的使用与操作3. 实践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故障模拟实验,引导学生通过仪器检测和分析,并解决电子线路故障。

第五节:电子线路的创新设计1. 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电子线路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电路教案初中物理

电路教案初中物理

电路教案初中物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路的概念,理解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 掌握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开路(断路)。

3. 能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内容:
1. 电路的概念和组成
2. 电路的状态:通路和开路
3. 电路图的绘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电灯、电视、电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的共同特点,引出电路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20分钟)
1. 电路的概念:电流的形成、电路的定义。

2.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

3. 电路的状态:通路和开路。

讲解通路和开路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示来说明。

三、课堂实践(15分钟)
1. 学生分组,每组用导线、小灯泡、开关等器材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

2. 观察并记录电路中的现象,如灯泡的亮灭等。

3. 分析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如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能等。

四、课堂总结(5分钟)
通过课堂实践,总结电路的概念、组成和状态,强调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1. 绘制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图。

2. 思考并回答: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路的通路和开路有何区别?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电路,通过课堂实践使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教案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教案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源、负载等。

2. 掌握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3. 学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等仪表进行电路测量。

4. 能够分析简单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一、电路的基本概念1. 电路:电路是指用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电流路径。

2. 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3. 负载:负载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灯泡、电动机等。

二、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1. 串联:串联是指将用电器依次连接在一条电流路径上,电流在各个用电器中相同,电压分配。

2. 并联:并联是指将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源两端,电压在各个用电器中相同,电流分配。

三、电路测量仪表1. 电流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应与被测电路串联。

2. 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应与被测电路并联。

四、电路分析方法1. 电流分析法: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2. 电压分析法: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3. 等效替代法:将复杂电路简化,用等效电路代替原电路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2. 新课:讲解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并通过实验演示。

3. 实践:让学生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使用电流表、电压表进行测量。

4. 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电流分析法、电压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电路基本概念、连接方式和测量仪表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动手操作的能力。

3. 课后练习: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程度。

4. 综合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参与、提问回答等方面的表现。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电路的连接方式和测量仪表的使用。

电路分析教案

电路分析教案

电路分析教案电路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够正确地分析电路中的元件和它们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3.了解电路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2.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3.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4.电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5.实际生活中的电路分析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电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和粉笔。

2.投影仪和PPT。

3.实验电路板和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4.教学视频和在线资源。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前期所学的电路知识。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

3.学生活动:进行电路分析和实验操作。

六、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讲授新课: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电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进行实验操作演示。

3.巩固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电路分析的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回答问题。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电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电路分析应用。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和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了解学生对电路分析的掌握情况。

2.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路分析的知识和技能。

八、作业布置与安排1.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电路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

电路分析教案

电路分析教案

电路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节点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的具体应用;3. 熟悉使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4. 能够解答与电路分析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电路分析的重要性;- 电路元件的分类和特性。

2. 节点电流法的应用:- 节点的概念和节点电流的定义;- 使用节点电流法分析简单电路的步骤;- 实例演练。

3. 支路电压法的应用:- 支路的概念和支路电压的定义;- 使用支路电压法分析简单电路的步骤;- 实例演练。

4.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基尔霍夫定律的表述和理解;- 使用基尔霍夫定律解决电路分析问题的步骤;- 实例演练。

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支持。

2. 示范法:使用实例演练的形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 解析法:对学生在实例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析,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四、教学流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场景的例子引入电路分析的概念,并解释其在电子工程中的重要性。

2.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分析电路元素的分类和特性,例如电阻、电容和电感;- 介绍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3. 节点电流法的应用:- 通过示意图演示节点的概念和节点电流的定义;- 解释使用节点电流法进行电路分析的步骤,包括建立方程组和求解未知变量的方法。

4. 支路电压法的应用:- 通过示意图演示支路的概念和支路电压的定义;- 解释使用支路电压法进行电路分析的步骤,包括建立方程组和求解未知变量的方法。

5.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介绍基尔霍夫定律的表述和理解;- 解释使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电路分析的步骤,包括建立方程组和求解未知变量的方法。

6. 综合练习:提供一些综合性的电路分析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高中物理电路分析详解教案

高中物理电路分析详解教案

高中物理电路分析详解教案
教学内容:电路分析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
教学目标:
1. 理解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和符号表示方法;
2. 掌握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3.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进行电路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难点: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和符号表示方法;
2. 提出学习电路分析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串联电路的分析(15分钟)
1. 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2. 举例说明串联电路的分析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案例分析,解答问题。

三、并联电路的分析(15分钟)
1. 讲解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2. 举例说明并联电路的分析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案例分析,解答问题。

四、混联电路的分析(20分钟)
1. 讲解混联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2. 举例说明混联电路的分析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案例分析,解答问题。

五、电路分析的综合运用(10分钟)
1. 综合串联、并联、混联电路进行练习;
2. 学生独立分析电路,解答问题。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学生掌握的重点;
2. 学生针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提问和回答。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电路分析及实验课堂教案设计

电路分析及实验课堂教案设计

电路分析及实验课堂教案设计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1.1 电路的定义与组成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路的组成要素: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电路的连接与断开。

1.2 电流、电压与电阻介绍电流、电压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的变化。

讲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阻的变化规律。

1.3 欧姆定律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验让学生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第二章:简单电路的分析2.1 串并联电路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区别,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

引导学生学会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2 电路的功率与效率讲解电路功率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介绍电路效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计算电路的效率。

第三章:磁电路与电磁感应3.1 磁场与磁力线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分布与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磁力线,了解磁力线的分布与特点。

3.2 电流的磁效应讲解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的磁效应。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电流的磁效应解释实际问题。

3.3 电磁感应讲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及其应用,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体验电磁感应现象,并学会应用电磁感应。

第四章:交流电路4.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讲解交流电的定义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交流电与直流电的区别。

引导学生学会测量交流电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4.2 交流电路的功率与效率讲解交流电路功率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交流电路的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介绍交流电路效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计算交流电路的效率。

4.3 谐振电路讲解谐振电路的原理及其应用,让学生了解谐振现象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谐振电路的特点。

第五章:实验操作与技能训练5.1 实验基本操作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电路分析基础教案

电路分析基础教案

电路分析基础教案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1.1 电流、电压和电阻学习目标:1. 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欧姆定律的运用。

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及电流的表示方法。

2. 电压的概念及电压的表示方法。

3. 电阻的概念及电阻的表示方法。

4.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电路观察和体验。

2. 讲解欧姆定律,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计算练习。

作业与评估:1. 完成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相关计算练习。

2.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值。

1.2 电路元件学习目标:1. 了解电路元件的种类及作用。

2. 学会使用电路元件进行电路搭建。

教学内容:1. 电路元件的分类及其特点。

2. 电路元件的符号及其表示方法。

3. 电路元件的实际应用。

教学活动:1. 介绍电路元件的种类及其作用,展示电路元件。

2. 讲解电路元件的符号及其表示方法。

3. 引导学生进行电路搭建,实际应用电路元件。

作业与评估:1. 识记电路元件的符号及其表示方法。

2. 完成电路搭建,观察电路元件的实际应用。

1.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习目标:1. 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 学会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教学内容:1. 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其电压、电流关系。

2. 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电压、电流关系。

3. 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其电压、电流关系。

2. 讲解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电压、电流关系。

3. 引导学生进行串并联电路的判断练习。

作业与评估:1. 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电压、电流关系。

2. 进行串并联电路的判断练习。

1.4 简单电路的测量学习目标:1. 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电路测量。

2. 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教学内容:1. 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2. 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 简单电路的测量方法。

电路分析理论教案第一章

电路分析理论教案第一章

表JX—1 教案(首页)连接导线图1-1-1 手电筒电路电源------电路中提供电能或信号的器件。

作用: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

成为电能)负载电源中间环节负载接收天线把载有语言、音乐、信息的电磁波接收后,检波、放大等电路变换或处理变成音频信号,驱动扬声器。

二电路模型图1-1-4 理想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源、电流源模型第页教案(首页)(三)电容元件§1.3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及电路的工作状态第页教案(首页)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节点。

c为节点,b、d是节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任一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网孔:其内部不含任何支路的回路称网孔。

在图abcda、abca、abca都是回路;abca将以上三式相加,得0321=+-I I I可见,流人(或流出)一个闭合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为零,此即广义的KC 方程。

例1.7在图1.31 所示电路中,已知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反映了电路中任一回路内各电压之间的约束关系,简称KVL,其基本内容是:各元件)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

即应用KVL时,回路的绕行方向是任意设定的,设左边网孔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依 01021=++-I U S代入数值后,有第页教案(首页)电路中计算电位,必须在电路设立电路参考点,没有电路参考点,讲电位是没有意义的。

电位的计算,主要要学会看懂简化电路图与我们所熟悉的电路图之间的关系:某点电位是+12V,相当于在这点与参考点之间接一个12V的理想电压源,其正极就是该点第页教案(首页)当电压源不接负载时,电压源称为开路状态。

如图1.20(a)应当指出,实际元件的模型只表示该元件端钮上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并不涉及其内部的情况,因此,电压源内部并不是真正串有一个电阻,内阻只是把电压源内部消耗能量这种实际情况用一个参数Rs表示而已。

理想电流源的大小和方向是给定的,和大小则与外部电路有关。

当实际电压降的方向与电流源的箭头指向相反时(即非关联方向),电流源供出功率,起电源作用;当实际电压降的方向与电流源的箭头指向相同时(即关联方向)当电流源端钮接上电阻R 后,如图1.23(b )所示,此时,可求出电流源向外输出的电流为RsU Is I -=【课堂小结】理想电流源与电压源的感念。

大学电路分析基础教案设计

大学电路分析基础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授课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元件、等效变换、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等基本理论。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元件2. 等效变换3. 基本分析方法4. 基本定理教学重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元件2. 基本分析方法3. 基本定理教学难点:1. 基本分析方法的运用2. 基本定理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高中物理中的电路知识,激发学生对电路分析的兴趣。

2. 介绍电路分析在电子技术、通信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元件- 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 讲解基本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及其特性。

2. 等效变换- 介绍等效变换的概念和意义。

- 讲解串并联电阻、串并联电容、串并联电感的等效变换方法。

3. 基本分析方法- 介绍支路电流法、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等基本分析方法。

- 讲解各方法的应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基本定理- 介绍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基本定理。

- 讲解各定理的应用条件和步骤。

三、案例分析1. 通过实例讲解基本分析方法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1. 给出电路图,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电路问题。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电路分析教案(四章全)

电路分析教案(四章全)

教学难点 解决措施 教学设计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难点:支路电流法 解决措施:课堂讲授和讨论的方法
采用启发式提问,引入本次课内容, 运用传统板书方式,通过例举法介绍指令, 启发学生思考,加入配套课堂练习。 §2.2 支路电流法 一、支路电流法 1. 定义 2. 适用范围
板书设计 授课提纲
3. 步骤 4. 举例 二、回路电流法 1.定义 2.适用范围 3.举例
时间 分配
10 钟 分
教师 活动
教师引 入复习 内容
学生 活动
学生 回答
听课 30 钟 分 讲解
35
表 JX-2



第 - 28 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时间 分配
教师 活动
例题分 析,引 导学生 思考
学生 活动
学生 参与 计算
表 JX-2



第 - 29 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时间 分配
采用启发式提问,引入本次课内容, 运用传统板书方式,通过例举法介绍指令, 启发学生思考,加入配套课堂练习。 §2. 5 等效电源定理 一、戴维南理 1.定义 2.适用范围
板书设计 授课提纲
3.步骤 4.举例
表 JX-2



第 - 27 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复习提问】 1.叠加原理的定义 2.适用范围 3.步骤 4.举例 【新课引入】 通过戴维南定理的学习,可进一步加深理解电路“等效”的概 念。 需要注意: 戴维南定理一般适用于只研究某一支路响应的电路 分析和计算。 【新课讲授】 §2. 5 等效电源定理



第 - 22 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电路分析教案(正式打印版)

电路分析教案(正式打印版)

电路分析教案(正式打印版)电路分析教案(正式打印版)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基本电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理解电路分析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和技巧;- 能够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大纲第一讲:电路基本概念- 电路的定义和分类- 电流、电压、电阻和功率的基本概念第二讲:欧姆定律和基本电路元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特性和应用第三讲:串联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第四讲:电路定理与分析方法- 基尔霍夫定律与电压、电流分析- 超节点分析法和戴维南定理第五讲:交流电路分析- 交流电路基本概念与特点-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本课程将结合以下教学活动:- 实验操作:学生将进行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验,掌握实际电路分析和测量技术。

- 小组讨论:学生将组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电路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 课堂讲授:教师将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电路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考核方式学生的综合成绩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课堂表现等。

-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编写实验报告。

-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参考资料- 《电路分析教材》(XX 大学出版社)-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XX 大学出版社)- 相关学术论文和期刊以上即为本教案的内容,请根据教案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并按所给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祝教学顺利!。

电路故障分析教案

电路故障分析教案

电路故障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故障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电路故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电路故障检测和排除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电路故障的定义与分类2. 电路故障分析的方法3. 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路故障的类型及特点,电路故障分析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路故障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路故障的实际应用背景。

3. 利用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电路故障分析教材、电路图、实验器材。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实验桌、电路仿真软件。

【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电路故障案例,引发学生对电路故障分析的兴趣。

2. 讲解电路故障的定义与分类:介绍电路故障的基本概念,分析常见电路故障的类型及特点。

3. 教授电路故障分析的方法:讲解常用的电路故障分析方法,如直观判断法、信号测量法、替换法等。

4. 演示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技巧:利用实验器材和电路仿真软件,展示电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过程。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知识检测和排除电路故障。

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总结电路故障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练习】1. 针对本节课所学的电路故障类型,让学生分析并绘制相应的电路图。

2. 结合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路故障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法。

3. 设计一个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电路故障分析方法,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自己对电路故障分析的掌握程度。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六、教学活动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电路故障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电路分析教案

电路分析教案

电路分析教案教案名称:电路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参数;3. 能够使用基本的电路定律和方法进行电路分析;4. 能够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和直流电路问题;5. 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电压分压定律等进行电路分析;6. 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a. 电路分析的定义和重要性;b. 电路元件的分类和特性;c.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参数:a. 电阻的特性和参数;b. 电容的特性和参数;c. 电感的特性和参数。

3. 基本电路定律和方法:a. 欧姆定律和电压分压定律;b. 基尔霍夫定律和电流分流定律;c.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4. 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和直流电路问题的解决:a. 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分析;b. 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分析;c. 直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计算。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电路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以及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参数。

3. 示例分析:通过实际的电路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电路分析,解决问题。

4. 练习与讨论: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电路分析,然后进行讨论和答疑。

5. 拓展应用:介绍电路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电路设计、故障排查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际的电路示例,演示电路分析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电路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电路分析及实验课堂教案设计

电路分析及实验课堂教案设计

电路分析及实验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路原理、分析和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电路实验技能。

在本文中,将从电路分析及实验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和教案设计三个方面来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一、电路分析及实验的重要性电路是电气工程分支中最基础的概念,电路分析及实验是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电路分析及实验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电路原理和基本分析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为其以后的专业课程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路分析及实验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为学生打好基础。

在学习电路分析及实验之前,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电学和数学知识。

通过电路分析及实验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电压、电流、电阻和电容等基本概念,并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技能。

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电气工程专业课程如电机、变电站和电力系统等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电气工程的实际工作中,电路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掌握电路分析及实验的技能对于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升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从事哪一方面的电气工程工作,都会用到这些基本的电路分析技术。

电路分析及实验课程通过让学生亲身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实验精神,为学生以后的科研和创新打下基础。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学习,从实践中感受电路的神奇,理解知识的内涵,并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二、电路分析及实验教学内容电路分析及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的电路原理、电路分析的方法、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电路中的交流和直流等。

其中最基础的部分是一些基本电路,如串联和并联电路、电阻、电抗、电容、双口网络等。

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定理,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流定律、节点电流法和Mesh法。

电路分析及实验的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交流和直流信号,并学习如何分析电路中的电源和负载。

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源和负载是电路设计中的重要部分,这些知识是在课堂上通过讲解和实验实践来学习的。

微课教案动态电路分析

微课教案动态电路分析

微课教案动态电路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动态电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动态电路的解析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态电路的概念与特点2.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3. 动态电路的解析方法4. 动态电路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微课形式,以短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动态电路分析的过程。

2. 结合实例,讲解基尔霍夫定律在动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微课视频及动画素材2. 动态电路实例及问题3. 教学PPT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动态电路实例,引发学生对动态电路分析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动态电路的概念与特点,讲解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3. 演示:播放微课视频,展示动态电路分析的过程。

4.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动态电路实例,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动态电路分析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动态电路分析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动态电路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参观电路实验室或相关企业,让学生亲身体验动态电路分析的实际应用。

3.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对动态电路分析的深入研究和创新能力。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动态电路分析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本章要求:1、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特点及应用。

2、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3、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本章重点:1、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

2、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本章难点:电压源、电流源。

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2.1电阻的串联、并联、混联及等效变换一、电阻的串联:(1)电路中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都相等,即I=I1=I2= (I)(2)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 =U1 + U2 +…+UnU =U1 + U2 =(R1 + R2 ) I = RI(3)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 = R1 + R2 + R3 + + Rn(4)分压关系:----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压与各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教学方法说明本章内容从电阻的串并联的等效变换开始,因为电阻的串并联最为常见,用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的方法能将一个电路化简为单回路电路,计算极为简单。

不能用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法化简的,才根据不同电路结构要用后面讲的几种方法解决。

在这些方法中,支路电流法最为基本,是直接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联立方程求解;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是本章重点,在本课程中经常用到。

对于电阻串(5)串联各电阻的功率与阻值成正比。

(6)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电阻功率之和。

举例:有一个表头,它的满刻度Ig 是50μA (即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内阻Rg 是3 KΩ。

若改装成量程为10V 的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电阻? 二、电阻的并联: (1)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等于电路两端的电压,即 U=U1=U2= … =Un (2)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电阻中的电流之和, 即 I =I1 + I2 +…+In (3)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 倒数之和,即(4)分流关系:----各支路分配的电流与支路的电阻值成反比。

并联这一节内容,虽然学生早在物理课中学过,但还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从电路结构上讲,所谓几个电阻串联,就是它们一个连一个,其中它们通过同一个电流;所谓几个电阻,就是它们连在两个公共接点上,其受到同一个电压。

这一点学生一定要掌握。

②几个串联电阻或几个并联电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阻来代替。

“等效”的概念很重要,是分析电路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本课程中常用到。

U 1IR 1==U R 1R 2R 1+URRn Un =321321::::R R R P P P =321322212P P P R I R I R I UI P ++=++==RnR R R 111121+++= 22R R R R R +⨯=11(5)并联各电阻的功率与电导成正比。

举例:有一满偏电流Ig=100μA ,内阻Rg=1600Ω的表头,若要改变成能测量1mA 的电流表,问需并联的分流电阻为多大?解:IR=I-Ig=1×10-3-100×10-6=900μA R=IgRg/IR=100×1600/900=177.8Ω 三、电阻的混联:----电路中电阻元件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连接方式。

等效电路图的画法:1、在原电路图中,给每一个连接点标注一个字母(同一导 线相连的各连接点只能用同一个字母);2、按顺序将各字母沿水平方向排列,待求端的字母置于始 终两端;3、将各电阻依次填入相应的字母之间。

例1:求图示电路AB 间的等效电阻R AB 。

其中R1=R2=R3=2Ω,所谓等效(例如等效电阻、等效电源、等效电路等),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两种不同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等的效果。

③电阻串联起分压作用,电阻并联起分流作用。

教材中两个电阻的分压公式和两个电阻的分流公式在分析和计算电路时很有用处,应让学生一定熟记。

④有时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求估算。

阻值相差很大的两个电阻,小电阻的分压作俑常忽略不计;阻值相差很大的两个电阻并联,大电阻的I 1=R 2R 1R 2I+I 2R 1R 2R 1=+II Rn R In =321321::::G G G P P P =R4=R5=4Ω。

例2:求图示电路AB间的等效电阻R AB。

例3:求图示电路AB间的等效电阻R AB。

例4:如图所示,已知R1=8Ω,R2=3Ω,R3=6Ω,R4=10Ω,E=6V,r=1Ω,求总电流I及R4消耗的功率。

思考题:如图所示,求流过电源的电流。

分流作用常忽略不计。

四、等效变换二端网络等效的概念(1)二端网络-----网络是指复杂的电路。

网络只有两个端钮与外电路连接的电路,叫二端网络。

(2)等效的概念----当二端网络A与二端网络A1的端钮的伏安特性相同时,即I=I1,U=U1,则称A与A1是两个对外电路等效的网络。

2.2 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一、电压源是实际电源(如干电池、蓄电池等)的一种抽象概念,简称电压源。

(1)符号与伏安特性:用符号U S表示。

其中“+”、“-”号是U S的参考极性。

(2)特点:----输出电压恒定、输出电流任意。

①它的端电压固定不变,与外电路取用的电流I 无关;②通过它的电流取决于所连接的外电路,电流是可以改变的。

注意事项:①若电源的功率P<0,则U S是一个正在被充电的电池。

②使用电压源时,当U S≠ 0时,不允许将其“+”、“-”极短接,否则短路电流很大,将电源烧坏。

③当U S= 0时,电压源处于短路状态。

教学方法说明对于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的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几点:①在教学时,要从电压源引出电流源。

②要向学生强调任何一个实际电源都可以等效为电压源和电流源这两种电路模型,两者对外电路也是等效的,这反映在两者的外特性是一样的。

则对电源内部是不等效的。

至于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它们是不等效的。

③教学时注意说明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2、实际电压源 (1)伏安特性:----输出电压不再恒定。

(2)特点:① 由理想电压源串联一个电阻组成, Ro 称为电源的内阻或输出电阻。

② 负载的电压 U = U S – IRo ,即端电压会随电流的上升而有所下降。

③ 当 Ro = 0 时,实际电压源就变成理想电压源。

二、电流源 1、理想电流源是实际电源(如光电池)的一种抽象概念,简称电流源。

(1)符号与伏安特性:用符号I S 表示。

箭头所指方向为I S 的参考方向。

(2)特点:-----输出电流恒定,输出电压任意。

① 电流源流出的电流I 是恒定的,即I = I S ,与其两端的电压U 无关;② 电流源的端电压取决于它所连接的外电路,端电压是可以改变的。

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抽象出来的一种元件模型。

④对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必需要让学生建立起恒压和恒流的概念。

解决此问题一定要通过例题解决,并要得出以下结论:与理性电压源并联的电阻并不影响外电路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它只改变了理想电压源中的电流;与理性电流源串联的电阻也不影响流过外电路电阻上的电流和其上电压,它只是改变了理想电流源上的电压。

不能让学生错误的认为理想UR R R U L LL 0+=注意事项:① 若电源的功率P <0,则I S 是一个正在被充电的电池。

② 使用电流源时,当I S ≠0时,不允许将电流源开路,否则端电压将会很大,使电源损坏。

③ I S =0时,电流源处于开路状态。

2、实际电流源 (1)伏安特性:(2)特点:----输出电流不再恒定。

① 由理想电流源并联一个电阻组成, Ro 称为电源的内阻或输出电阻。

② 负载的电压 I = I S – U/Ro ,即电流会随电压的上升而有所下降。

③ 当 Ro = ∞ 时,实际电流源就变成理想电流源。

三、电源模型的连接1、多个电压源的等效:当n 个电压源串联时,可以合并为一个等效电压源。

电流源上的电压为零。

⑤应注意强调:理想电压源短路,其短路电流为无穷大;理想电流源开路,其开路电压为无穷大。

⑥提醒学生: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也是分析和计算电路的一种常见方法。

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等于各个电压源电动势的代数和,即: 等效电压源的内阻等于各串联电压源内阻之和,即:2、多个电流源的等效:当n 个电流源并联时,可以合并为一个等效电流源。

等效电流源的电流I s 等于各个电流源的电流的代数和,即:等效电流源内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流源内阻的倒数之和,即:注意事项:若n 个电压源并联,则并联的各个电压源的电压必须相等,否则不能并联。

若n 个电流源串联,则串联的各个电流源的电流必须相等,否则不能串联。

四、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nk E E 1kn21r r r r +++= ∑==nk I I 1sks n211111r r r r +++=由图(a)得,U = U S - IRs由图(b)得,I1 = I S - U1/R S ′所以,U1 = I S R’S - I1R’S根据等效的概念,当这两个二端网络相互等效时,有I=I1,U=U1,比较式上面两式得出,U S = I S R’S R S = R’S----等效变换条件注意事项:(1)转换前后U S与Is的方向,Is的参考方向应该从电压源的负极指向正极。

(2)进行电路计算时,电压源串电阻和电流源并电阻两者之间均可等效变换,R S不一定是电源内阻。

(3)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不能等效互换。

(4)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或电阻并联,由于与电压源并联的元件并不影响电压源的电压,所以对外电路,它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但等效电压源的电流并不等于变换前电压源的电流。

(5)理想电流源和理想电压源或电阻串联,由于与电流源串联的元件并不影响电流源的电流,所以对外电路,它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流源,但等效电流源的电压并不等于变换前电流源的电压。

即、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所有电路元件失效;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所有电路元件失效。

(6)等效转换只适用于外电路,对内电路不等效。

例1.已知电压源E=6V,r=0.2 Ω,求其等效的电流源。

例2.有两个电压源并联,已知它们的电动势E1=6V,E2=8V,内阻r 1=r2=1 Ω,求其等效的电压源。

2.3 支路电流法一、支路电流法----就是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方程式,联立求解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解题步骤:1.假设出各支路电流方向,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 。

2.确定电路中节点n 个,支路b 条,按KCL 列出节点电流方程。

3由KVL 列出回路电压方程。

二、应用举例:在图中,已知直流发电机的电动势E 1=7V ,内阻r 1=0.2 Ω,蓄电池组的电动势E 2=6.2V ,内阻r 2=0.2 Ω。

负载电阻R 3=3.2 Ω。

求各支路电流。

*弥尔曼定理----弥尔曼定理是用来解仅含两个节点的电路的节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