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史上的渭北三战

合集下载

陕北“三战三捷”和孟良崮大捷

陕北“三战三捷”和孟良崮大捷

文军事春秋● 韩继云陕北“三战三捷”和孟良崮大捷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两个最著名、最经典的战例。

这两个战例的胜利来之不易,是在蒋介石集重兵“重点进攻”陕北、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险境下,在中共中央、毛泽东采取正确策略——“撤出延安”和“内线作战”情况下,指挥陕北和山东军民灵活作战取得的。

此两大经典战例,不仅粉碎了蒋介石企图消灭陕北、山东我军的计划,扭转了我军当时的被动局面,而且为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的图谋抗战胜利后不久,1946年6月,蒋介石调兵遣将,开始对我各解放区实施“全面进攻”战略。

面对敌人的大举进攻,我各解放区军民奋起迎战。

经过8个月真刀真枪的较量,蒋介石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兵折将,原打算3个月到半年之内占领华东、华北,使两地连成一片,恢复津浦、平汉诸线,进而完全占领东北的计划化为泡影。

蒋介石的阴谋不仅没有得逞,而且,可用于作战的兵力还大大减少,于是不得不抽调留置在后方的战略预备队出战。

在“全面进攻”遭遇惨败的情况下,蒋介石决定改变作战策略,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施“双矛攻势”的“重点进攻”战略。

蒋介石认为,陕北特别是延安,是共产党的党政军指挥中心,如能攻占延安,可以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意志,削弱其国际地位;消灭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简称华野),占领山东,则可以保证津浦线的畅通和对济南、徐州以及苏北和苏中地区的掌握。

1947年3月初,蒋介石开始调兵遣将,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这些军事情报源源不断地汇集到身处延安的毛泽东案头。

毛泽东对时局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预判分析,认为这些情况表明,蒋介石近8个月来“全面进攻”的策略已经失败,在我各解放区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文军事春秋回击下,已经无力维持“全面进攻”的势头。

蒋介石、陈诚之流吹嘘3个月解决共产党的牛皮破了,中共军队顶住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取得了初战的胜利。

面对惨败的困境,蒋介石唯一的办法是改弦易辙,变换招术,实施所谓的“重点进攻”战略。

解放战争的几个著名的战役

解放战争的几个著名的战役

解放战争的几个著名的战役几大著名的战役(已有影视上映)一、孟良固战役50多年前,在沂蒙大地一个不起眼的山头上,打响了一场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惊心动魄的战役——孟良固战役。

这次在我军战争史上歼敌并不算多的战役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是因为它在当时整个中国战局的棋盘上起了关键作用。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没有使苦难的中国人民走出黑暗的尽头,早有准备的蒋介石又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胞。

内战一开始,陈毅、粟裕和张灵甫就成为一对难解的冤家,在全套美式装备、兵力古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下,我军作战多次失利,得意的蒋介石和张灵甫盘算着在山东临沂决战,为此他们将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3个军共45万兵力集中于此,而当时我军兵力只有27万。

当时摆在陈毅、粟裕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与气势汹汹的蒋军决战,这是蒋介石和张灵甫梦寐以求的;二是让蒋军“集团滚动”过来,我们北渡黄河,卷着铺盖离开山东,这又正中蒋介石和张灵甫的下怀。

此时的陈毅、粟裕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战争本是军人的角斗场,但发生在沂蒙山区的这场征战,普通百姓却和子弟兵一同登上了战争舞台,他们手无寸铁,他们走上战场拿出的武器是他们几世几代用过的独轮车,是他们房前屋后的树木砍伐后做成的担架。

深明大义的沂蒙人民把维系军队战斗力的上百万斤的粮食放在成千辆的独轮车上,在上万人的肩膀上紧随我军南征北战。

二、济南战役在解放战争史中,标志国共双方大决战的三大战役,在观众中已是家喻户晓。

然而揭开三大战役序幕的一场攻城血战,却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它就是五十多年前发生在齐鲁大地的济南战役。

1948年的济南,曾经是国共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影响,使它成为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势在必夺的重要城市。

为此双方尽遣名将出马,作为守方的蒋介石派出在抗战中战功赫赫的“黄埔三期第一将”——王耀武;而作为攻方的毛泽东则派出有“军中第一将”美称的粟裕和那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许世友。

决定攻守双方命运的决战,不知为何选在了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拉开了帷幕。

关于三大战役的详细介绍

关于三大战役的详细介绍

关于三大战役的详细介绍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中华民国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三大战役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三大战役的详细介绍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1] 。

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1] 。

济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2] 。

这一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2] 。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指挥人员指挥三大战役的统帅部,中共方面是在河北西柏坡的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兼总司令朱德,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周恩来),国民党方面是在南京的国防部(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本部(总长顾祝同),由于解放战争时期取消了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军委会,蒋介石以总统名义亲自指挥国防部和参谋本部,甚至多次乘机到东北、华北前线指挥,但没有到淮海前线指挥。

国民政府在前线指挥的将领是: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另外杜聿明作为前敌总指挥负责了东北国军的撤退和徐州战场的现地指挥(刘峙的指挥部撤退到蚌埠)。

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负责辽沈战役,东北军区提供支援;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谭震林和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负责淮海战役,华东、中原军区提供支援;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和华北野战军聂荣臻负责平津战役,华北军区和东北军区提供支援。

各军区系统主要提供的是军区地方武装和后勤支援。

辽沈战役历史背景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

[3] 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1,变为1.3:1。

关于渭北苏区

关于渭北苏区

解读习仲勋《关于渭北苏区》一文——查阅三原县档案馆有关党史资料札记凌尚文《关于渭北苏区》一文,是习仲勋在1945年7月11日召开的中共西北党的历史问题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该文集中记述了从1927年冬至1933年夏,以三原武字区(民国六年至二十三年〈1917年——1934年〉三原县划为“整、军、肃、武、同、心、合、力”8个区,武字区辖三原陵前镇、马额镇,区政府设在陵前镇)、心字区(辖三原新兴镇、张家坳乡、嵯峨乡、洪水乡,区政府设在新兴镇)为中心的渭北苏区从创建发展到最后失守的斗争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为了详尽了解文献中涉及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和相关情况,加深对该文的理解,笔者经查阅三原县档案馆现存的大量相关党史资料,对这份文献作以简要阐释。

1、渭北苏区的历史地域文献中所说的“渭北苏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陕西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由渭北地区的党组织领导创建的陕西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渭北革命根据地。

渭北革命根据地以三原武字区、心字区为中心区域,涵盖了渭河以北的三原县、富平县、耀县、淳化县和泾阳县,地域东至富平县的老户沟、淡村、都村、高村、康家洞、宋家河、石桥、觅子等地;北连耀县的华里坊、楼村、东牛、让牛、小丘等地;西北临淳化县的固贤、方里、石桥等地;西接泾阳县的口镇、老庄、安吴、鲁桥一带;南到三原的白鹿塬、天齐塬南畔。

东西长30余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总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总人口4万人左右。

2、渭北苏区成立之前的党组织活动中共陕西省党组织选择在距三原县城约15公里,地处三原北部原区的武字区、心字区开辟红色区域,是与大革命时期中共三原党组织特别是乔国桢等人在这里曾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以下简称“农运”)分不开的。

三原是在陕西建立党团组织最早的县区之一。

1925年12月,中共三原特别支部成立,张仲实(又名安人,陇县人)任书记。

特支成立后,根据党中央的统一战线政策,协助成立了国民党三原县党部,并通过县党部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农运”即为其中之一。

陕甘宁革命老区之陕西篇

陕甘宁革命老区之陕西篇

陕西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重要发祥地的陕西。

有着近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南北纵横1200公里。

为能够早日实现革命老区的建设和老区梦,让我们一起跟着《规划》深入陕西老区的每一个市县,认识她,了解她,共创她。

老区振兴的陕西使命陕西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辛亥革命中,陕西是响应武昌起义最早的省份之一。

陕西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地方组织和开展农民运动较早的省份之一。

三十年代前期,在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下,创建了渭北游击队,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建立了渭北、陕甘边、陕北根据地。

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国革命的指挥中心。

陕甘宁边区是全国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摇篮。

陕西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延安和陕西的名字是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陕西省的革命根据地,分布在陕北全地区,陕南大部地区和关中少数县乡。

全省革命老区县(市)50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46.7%,老区乡(镇)972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37.9%,面积达11.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5.1%。

三大中心城市功能定位《规划》提到,以原西北革命根据地为核心,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联系和协调发展要求,对陕西的规划范围包含延安、榆林、铜川,以及陕西渭南富平、咸阳旬邑、淳化、长武、彬县、三原、泾阳。

在城镇体系的中心城市功能中,明确提出榆林建设陕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生态示范城市,主要发展能源开发、电力、化工、建材、特色农产品、旅游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20万左右;延安打造为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和红色旅游文化中心,主要发展石油、煤炭、化工、机械、红色文化与黄土风情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80万左右;铜川建设区域建材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主要发展煤炭、建材、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红色及文化风景旅游等产业,到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60万左右。

《唯实》2019年总目录

《唯实》2019年总目录

马岚
70 城市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现路径
孙肖远
73 试点村庄撤并实现百姓康居
陈平
75 “阳光扶贫”保障精准脱贫
吴 苏 彭雷
78 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助推立德树人
李道松 徐 彪
81 长三角经济近代化史上的政府角色
郑忠
84 三位历史人物的成败启示
赵映林
88 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的影响与应对
张政文
93 土耳其世俗化进程面临的挑战
陈艳 徐子佳 许才安 刘 俊等
83 抗战记忆:新四军新桥会师
卞新宏
85 唐诗中的唐代对外交往 89 民粹主义浪潮与法国“黄马甲”运动 93 大国博弈:从澜湄合作到次区域经济合作
方亚光 秦艺丹
徐贵耀
78 经济薄弱乡镇如何脱贫攻坚
朱广钱
81 以网格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张国胜
83 解放战争史上的渭北三战
经盛鸿
87 虚构与真实:《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历史 胡阿祥 胡箫南
90 印太战略背景下印度的政策选择
李永胜
94 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与前景
周帅
第3期
4 走在时代最前列:苏州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责任 周乃翔
盛睿
第4 期
4 锤炼与职责使命相匹配的政治能力
郭文奇
9 全面贯彻新思想改革开放再出发
惠建林
12 深入落实党的建设主体责任 14 追求绿色赋能坚持生态提质
张爱军 顾云岭
16 加快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保障体系
韩冬梅
20 村美民乐幸福地
周晔
22 美丽山泉村幸福山泉人 中共江苏省江阴市委研究室
25 黄龙岘:乡村振兴的璀璨明珠
钱钢 刘永彪 范朝礼
57 加快治理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解放战争:决战(全六册)

解放战争:决战(全六册)
第14章三路南进
第15章衡宝战役之挺 进湘西
第16章衡宝战役之围 歼白崇禧主力
第17章向广东 1
进军
第18章红旗插 2
上五羊城
3 第19章追歼余
汉谋集团
4 第20章进军广
西
5 第21章激战粤
桂边
第22章筹划解 1
放海南岛
第23章偷渡成 2

3 第24章跨海之

4
参考书目
5 中南解放战争
各战略阶段国 共双方序列表
第18章揭 开战略进攻 的序幕
0 5
第20章在 大别山站住 脚
第22章大别山 1
反围攻
第23章出击平 2
汉克洛阳
3 第24章从宛西
到宛东
4
第25章战襄樊
5 第26章巩固中
原解放区
第27章新式整军与秋 季攻势
第28章决战淮海
第29章堵截黄维兵团 第30章双堆集大血战
第31章打过长 1
江去
第32章突破天 2
作者介绍
这是《解放战争:决战(全六册)》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中间可能经过打打谈谈的情况,逼他承认这些条件。你们回到前方,放手打就是了,不要担心我在重庆的安 全问题。你们打得越好,我越安全,谈得越好。别的法子是没有的。”
但是不论何时,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手段,达团结目的,有理有利有节,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 数,各个击破等项原则,必须坚持,不能忘记。”“你们绝对不要依靠谈判,绝对不要希望国民党发善 心。”“坚决依靠人民,就是你们的出路。”(12)
第7章转战山东、淮 北
第8章两淮失守 第9章艰难的转折
第10章集中兵 1
力宿北歼敌

解放战争重要战役时间表(1945-1950)

解放战争重要战役时间表(1945-1950)

解放战争重要战役时间表(1945-1950)解放战争重要战役(1945-1951)一、局部冲突1945年1.上党战役(9-10):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山西长治。

意义: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是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成为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序曲。

该战役由中共发动,且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

这次战役歼灭了阎锡山所属的11个师的部队,使得阎锡山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未能对中共发动攻势,并且不得不借助中央军守卫山西。

2.邯郸战役(10-11):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邯郸。

意义:此战,除新8军等部起义外,解放军共毙伤国民党军3000余人,俘马法五以下1.7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物资,自己伤亡4000余人。

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很大震动,对阻止和迟滞国民党军沿平汉路北进,掩护其他解放区部队向东北进军和展开,争取国内和平的斗争均有重大作用。

1946年1.四平保卫战(4-5):东北民主联军(林彪,彭真);辽宁、吉林、内蒙。

意义:四平保卫战持续月余,民主联军以损失8000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万余人。

此战是党中央从全国的战略出发,为配合谈判斗争而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城市防御战。

在这次作战中,解放军推迟了敌人的北进计划,对巩固北满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全面战争(一)战略防御2.中原突围(6-8):中原野战军(李先念,王震);鄂豫皖边区。

意义:中原军区部队在突围中,以无比的毅力,多次打破了国民党军的重重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主力,创建了两块游击根据地,并留置小部分兵力坚持鄂东和鄂中地区的游击斗争。

同时钳制了国民党军的大量兵力,从战略上配合了其他地区解放军的作战。

3.苏中战役(7-8):华中野战军(粟裕,谭震林);苏州中部。

意义:苏中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内线作战的著名战例(七战七捷),同时起到了战略侦察作用,也是全面内战爆发后,解放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的战役。

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

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

中国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十大经典战役”第十名:宜川战役。

战役时间:1948年2月下旬至3月初。

转自参战双方:西北野战军第1、2、3、4、6五个纵队;国民党军整编第29军之整编第27、90师及宜川守敌一个旅。

歼敌数量:全歼敌整编第29军军部、两个整编师师部、五个旅共万余人,击毙敌29军军长刘戡。

入选理由:宜川战役是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经过近一年的艰苦防御作战,而转入外线作战后的一次“围城打援”的成功战例。

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打援、而后攻城。

歼敌援军数量远多于守敌数量,也是彭德怀解放战争以来对胡宗南主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并一举扭转了西北战场的局势。

综合点评:严格意义上讲,宜川战役不能入选“十大经典战役”,甚至会落选“十大候补经典战役”。

但考虑到西北我军兵力薄弱,彭德怀危难时刻主动请缨,以区区万余人的野战兵力(仅有1、2纵)与胡宗南二十多万大军周旋九个多月,还屡有斩获,相继取得青、羊、蟠战役的胜利,实属不易。

后来晋绥军区3、4纵划归彭德怀后又取得较大的沙家店、延清战役胜利。

宜川战役是在西北野战军进行“新式整军”后,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一次大战役,此时西野主力已达万人。

其后的西府战役虽然收复了延安,但打的非常艰苦,自身伤亡很大,荔北战役可圈可点。

1949年3月彭德怀奉命接替生病的徐向前,指挥了总攻太原的战役。

之后华北第18、19兵团统归一野,彭德怀部兵力已近40万,又相继发动了陕中、榆林、扶郿战役等,虽然重创了胡宗南,但战役组织和结果并不太理想。

兰州、宁夏战役主要是消灭“二马”。

相比之下,宜川战役应该算是彭德怀解放战争时期的代表作,冠名“十大”实为荣誉当选。

战役评分:难度指数7分,技术指数8分,人气指数8分。

“十大经典战役”第九名:鲁西南战役。

战役时间:1947年6月30日至7月28日。

参战双方: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3、6四个纵队;国民党军整编第32、58、66师及整编第63师一个旅,援敌整编第70师。

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

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

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目录序言 (1)1 .宜川战役 (1)2 .鲁西南战役 (2)3 .平津战役 (3)4 .济南战役 (3)5 .晋中战役 (4)6 .莱芜战役 (4)7 .苏中七战七捷 (5)8 .豫东战役 (5)9 .辽沈战役 (6)10 .淮海战役 (6)序百1946年6月26日,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在驻马店的指挥所下达了总攻击令,22万国军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这标志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彻底撕毁了停战协定。

面对国民党军的进犯,解放区军民奋起反抗。

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和参谋总长陈诚叫嚣“三至五个月结束战争”,然而在三年时间中,解放军越打越强,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进而横渡长江,席卷东南、西南、西北,最终解放全中国。

在解放战争中,有十大经典战役,极具代表性,体现了指挥员杰出的指挥艺术,下面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十大经典战役中,莱芜战役、苏中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这五个战役,粟裕都曾直接指挥或参与指挥,他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之大可见一斑,第一大将实至名归。

1.宜川战役宜川战役是“围点打援”的典范战例,1948年2月22日,西北野战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的指挥下,集中5个纵队,发起了宜川战役。

27B,围城的解放军对宜川发起攻击,城内守军慌忙向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求援。

胡宗南急令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部(辖2个整编师)2万多人沿洛(JI1)宜(川)公路驰援宜川。

28日,当刘戡部到达宣川的瓦子街地区时,解放军的打援部队将刘戡部合围并发起进攻。

激战至3月1日17时,解放军全歼被围之敌大部,42岁的刘戡在解放军攻入他的军指挥部前,用手榴弹自炸身亡。

刘戡所部被全歼后,解放军于3月2日对宜川城发起总攻,激战至8日全歼守军5000余人,宜川战役胜利结束。

刘戡自杀后,胡宗南痛哭失声,说起来,对于刘戡之死,胡宗南也是有责任的,宜川被围后,刘戡受命增援时,曾向胡宗南建议派出先头部队攻占观亭,然后由观亭方向增援宜川。

陕 北 三 战 三 捷

陕 北 三 战 三 捷

陕北三战三捷(一九四七年三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四日)陕北三战三捷(亦称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对陕北实行重点进攻时,我西北野战兵团在中央军委、毛主席指挥下,于三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四日,在延安东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地区,连续进行的三次歼灭战。

此役,共歼敌一万四千余人,狠狠打击了敌人的疯狂气焰,稳定了西北战局,增强了陕甘宁边区全体军民的胜利信心,奠定了粉碎敌人进攻的基础。

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斗争意志,被解放区军民誉为陕北战场的“三战三捷”。

一、战前形势一九四六年六月底,国民党蒋介石调集了三百万大军,对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我解放区军民经过八个月的英勇奋战,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全面进攻计划。

从一九四七年三月起,敌人被迫转为重点进攻,企图集中兵力于解放区的东西两翼,向我山东和陕甘宁两解放区进攻,进行垂死挣扎。

敌人进攻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妄图首先解决西北问题,割断我党右臂,并且驱逐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出西北,然后调动兵力进攻华北,达到其各个击破之目的。

”(《毛泽东选集》第1117页)进攻的敌军共三十四个旅,二十五万余人。

其基本部署是:以胡宗南集团担任主攻,从南线突破,占领延安;以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集团和榆林邓宝珊集团担任助攻,分别由西、北两线配合,企图聚歼我军于延安及其以北地区,或者逼迫我军东渡黄河,北上绥蒙。

胡宗南集团是国民党当时在全国最大的一支战略预备队,经过长期的反共教育和军事训练,兵员充实,装备优良,控制着西北广大地区,有四川等地为其后方,并拥有较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因此,兵源补充、物资供应均较便利。

当时陕甘宁我军主力仅有4个旅,一万七千余人,且装备很差,弹药缺乏。

陕甘宁边区只有一百六十多万人口,地区贫瘠,虽有华北解放区可以支援,但黄河阻隔,路程遥远。

因此,我军兵源补充、物资供应均感困难。

由于敌我力量十分悬殊,我军作战将异常艰苦。

但是,战争的性质,人心的向背,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三破邯郸梦三出陇海线

三破邯郸梦三出陇海线

三破邯郸梦三出陇海线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我们取得了歼敌120万的伟大胜利。

这一胜利,大大削弱了敌军,打击了蒋介石的疯狂气焰;锻炼和壮大了我军,收复和新解放了广大的地区,为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打下了基础。

在这期间,处于战线中央的晋冀鲁豫区,在上党战役之后,即分东西两个战场作战。

其西战场由陈质同志率领太岳部队在同蒲路方面作战,东战场则由刘伯承和邓小平同志亲自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平汉线方面和冀鲁豫战场作战。

在东战场,我军胜利地进行了平汉、陇海、定陶、巨野、鄄南、滑县、巨(野)金(乡)鱼(台)、豫皖边战役,以及豫北反攻作战和鲁西南战役等10次战役,其中平汉战役和鲁西南战役,是承前启后的两次重要战役。

这些作战,呈现出我军三次打破蒋介石的邯郸梦、三出陇海线的错综景象,胜利地完成了党中央、毛主席给予的战略任务,值得我们回味。

一破邯郸梦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为了抢夺胜利果实,在和平谈判的掩护下,积极向解放区进犯。

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遵循党中央毛主席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对国民党军的进犯,坚决予以反击,发起了上党战役,全歼侵入上党之敌13个师,有力地配*本篇写于1981年,发表于《军事学术》1982年增刊第1期。

合了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

“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又以这个协定作掩护,扩大进攻规模,其首要目标是割裂华北解放区,抢占北平、天津,夺取东北。

到10月中旬,胡宗南的先头部队第三、第十六两个军,经同蒲路、正太路开抵石家庄,后续部队第一军进到闻喜以南;孙连仲的三十军、四十军及新八军等4 万多人,在其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高树勋率领下,从新乡沿平汉路北犯,其后续部队4 个军正向新乡开进;沿津浦路北犯的国民党军,其先头1个军已从徐州进占济南;傅作义部则沿平绥路东犯,已迫近张家口。

刘伯承同志当时说:敌人沿五条铁路向我们进犯,就象五个爪子向我们伸来。

这五条铁路中的三条南北干线——同蒲路、平汉路、津浦路,有两条半在晋冀鲁豫区,其中平汉路贯穿在晋冀鲁豫区的中央。

陕北三战三捷——蘑菇战术的杰作

陕北三战三捷——蘑菇战术的杰作

作者: 郭开铎
出版物刊名: 军事历史
页码: 15-17页
主题词: 三战 西北野战兵团 解放战争时期 国民党军 胡宗南 青化砭 西北野战军 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作战方针
摘要: 陕北三战三捷,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为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于1947年3月19日主动撤离延安后,在中央军委、毛泽东和彭德怀等指挥下,从3月24日至5月4日相继在延安东北的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地区进行的三次歼灭性战役。

此役,我军以两个纵队另两个旅共2.6万余人的兵力,抗击近10倍于我的敌军,以伤。

解放战争史上的渭北三战

解放战争史上的渭北三战

当1948年7月到来的时候,解放战争进入了第三个年头。

国民党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被迫从重点进攻转为重点防守。

1948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领导人彭德怀等,要求西北野战军配合即将发起的辽沈战役、济南战役与淮海战役,牵制当时国民党唯一尚有机动作战能力的胡宗南军事集团,使其不致东调增援淮海战场的国民党军,保证济南战役与淮海战役的胜利。

西北野战军随即在西北战场先后主动发起了渭北三战,即在渭河北岸的冯原、荔北、永丰三次战役,沉重打击了胡宗南军事集团,从而有力地配合了辽沈战役、济南战役与淮海战役。

一、冯原战役1948年7月中旬,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习仲勋指挥下,占领澄城、郃阳以北的黄龙山南麓一线,准备南进关中。

1948年8月8日拂晓,西北野战军突然以强大兵力对国民党军整三十六师钟松部发起猛攻。

西北野战军巧妙地采取中央突破、两翼迂回包围与重点突破、割裂围歼的战术,先于冯原之线东西两端攻占魏桥、刘庄,使主阵地壶梯山左右均失依托;接着集中兵力攻取壶梯山中央核心阵地。

敌整二十八旅李规部顽抗半日,于当日午后就溃退下来,壶梯山阵地被我军占领。

解放军占领此制高点后,居高临下,控制了整三十六师的其他阵地,迫其后退。

钟松在壶梯山失守后惊慌起来。

他一面下令全师后撤,预作梯次配置,逐次抵抗;同时向西安绥署胡宗南与驻大荔的第五兵团司令裴昌会求救。

胡宗南在8月8日发觉中了彭德怀之计,只得一面令钟松部死守阵地待援;一面令进占韩城的整三十八师与在澄城的整十二旅急速前往增援。

但是援兵未及赶到,整三十六师在解放军优势兵力的猛烈围攻下迅速瓦解。

先是整二十八旅李规不遵钟松命令,于8月8日当晚擅自率部逃离阵地,跑回澄城;接着,在第二天,撤守王村镇的整一六五旅孙铁英部被解放军包围监视;在王村镇后方的整三十六师师部与作为预备队的整一二三旅方晓松部,被绕过王村镇南下的解放军击溃;然后,在王村镇的一六五旅被全歼。

此战役,整三十六师伤亡与被俘达5000多人,除师长钟松、旅长孙铁英等人率残部逃脱外,副师长朱侠被击毙,师参谋长张先觉、团长陈定及国防部视察官马静波、高参李秀等人被俘。

解放战争50余次重要战役全集

解放战争50余次重要战役全集

解放战争50余次重要战役全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苏中战役定陶战役中原突围战役大同集宁战役新开岭战役四平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东北夏季攻势东北秋季攻势东北冬季攻势平汉陇海路破击战役张家口战役豫北攻势滑县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宜川战役正太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役挺进大别山豫西战役胶东保卫战洛阳战役豫东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济南战役辽沈战役锦州战役塔山战役黑山战役辽西战役淮海战役沈阳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福州战役漳厦金战役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广西战役扶郿战役兰州战役宁夏战役成都战役滇南战役西藏战役上党战役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至10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古属上党郡),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城打援战役。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蒋介石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一面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面以受降为名,调集大批军队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

1945年8月中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秉承蒋介石旨意,以其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第19军、第61军一部和部分伪军共1.7万人入侵晋东南,自临汾、浮山、翼城进占被我地方武装包围的长治、长子、壶关、屯留等城和已为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襄垣、潞城以及被人民武装包围的长治、长子等县城,其军部率第68、第69师主力及暂编第38师一部驻守长治(以长治为中心的地区,古称上党郡),其余部队和地方团队守备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和壶关等县,企图以此为依托扩占整个晋东南。

与此同时,第一战区第3、第16军经风陵渡到达运城以南,第11战区以第15军留置豫西,以第40军、新8军及第30军向郑州集中,拟沿平汉路向北推进。

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中央军委命令晋冀鲁豫军区坚决歼灭进入上党地区之敌,除去心腹之患。

自8月26日起,中共中央军委先后指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集中太行、太岳军区主力首先歼灭阎锡山进入长治的部队,收复上党地区,消除腹心之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有几块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有几块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有几块革命根据地?作者:李荣珍来源:《百年潮》2013年第06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开端,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各地开始创建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的火热斗争,陆续在全国各地创建了五十多块革命根据地。

其中较大规模的有13块,地处西北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就位列其中,这块根据地在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西北,到底都有哪些革命根据地?其历史沿革又怎样?这些是党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关注的问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西北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主要有6块。

渭北革命根据地是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由中共渭北地区党组织领导创建的根据地。

根据地以三原武字区、心字区为中心,包括渭河以北的三原、富平、耀县、泾阳和淳化五县的交界地区。

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750平方公里,4万多人口。

从1928年起,渭北地区的三原、泾阳、淳化等地就有中共组织领导的活动。

1931年5月,中共武字区委成立。

1932年7月,中共三原县委组建,金理科任书记,黄子文等任委员。

10月,中共渭北特委成立,李杰夫任书记。

12月,中共三原中心县委成立,刘林生、杨声、赵伯平先后任书记;同时成立共青团三原县委,李盛弟、习仲勋、李纪善、魏光波先后任书记。

渭北革命武装的建立始于1931年7月成立的武字区赤卫队,孙铭章任队长。

1932年4月,成立武字区游击大队,孙铭章任大队长,下设三个分队。

8月,武字区游击大队改建为渭北游击队,队长马志舟,政委金天华。

9月,陕甘游击队第二大队特务队被改编为武字后区游击队。

队长陈国玺,指导员习仲勋,属渭北游击队指挥。

在政权组织方面,1931年9月武字区农民反日救国会成立,侯守愚任主任,唐玉怀任副主任,下设五个分会,各村设村会;1932年3月,改为武字区农民联合会,黄子祥任主任,辖雇农工会和妇联会。

8月,武字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黄子祥任主席,唐玉怀任副主席。

9月22日,渭北革命委员会(又称原富耀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武字区举行。

西北战场的败仗?西府陇东战役

西北战场的败仗?西府陇东战役

西北战场的败仗?西府陇东战役2017年4⽉7⽇ 14:02⼀、战前形势1947年12⽉,西北野战军(简称西野)第⼀纵队358旅在全军中率先进⾏了诉苦加三整三察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并迅速推⼴到全军。

经此运动,西野全军的⼠⽓异常⾼涨,战⽃⼒⼜有了显著提⾼。

兵⼒上西北野战军也由最初的两个纵队六个旅2.6万⼈发展到五个纵队⼗⼀个旅7.5万⼈。

⽽国民党军,则已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只能困守⼀些要点,采取机动防御部署。

同时,陕⽢宁边区与晋西南解放区已连成⼀⽚,使西野在后勤补给上的困难得到⼀定程度上的缓解。

这⼀切都标志着西北我军已经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展开战略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1948年2⽉下旬开始,西北野战军发起了宜川、⽡⼦街战役,⾄3⽉3⽇⽌,共计歼灭国民党整编29军军部及所属的整编27师、90师共五个旅2.94万⼈,取得了西北战场上的空前⼤胜。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西府、陇东战役开始时,我军在兵⼒上尚逊与敌⼈,但就整个西北战局⽽⾔,我军已经由内线防御转⼊外线出击,特别是宜川战役之后,我军已经“改变了西北形势,并肩改变中原形势”。

⼆、作战部署就在宜川战役我军即将获得全胜的时候,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开始构思下⼀步的计划。

简单地说。

彭总的计划就是乘胜南进,扫清渭河以北的分散敌军,切断延安、咸阳之间的公路,解放洛河两岸、黄龙⼭麓个城镇,并且在3⽉19⽇放弃延安⼀周年到来之前收复延安。

3⽉9⽇,第三、六纵队开始围攻洛川,⾄10⽇,第⼀、⼆、四纵队也解放了黄陵、宜君、⽩⽔,并向蒲城挺进三、攻洛未下、诱敌未成当时的洛川,是胡宗南在西北战场上的重要据点之⼀,同时也是胡宗南的重要供应基地和后勤留守地,城内的守军为整编61旅。

洛川的地形易守难攻,同时⼯事坚固,守军的抵抗意志相当顽强,凭借险要地形和坚固城防,与我军进⾏了殊死争夺。

西北我军的⽕⼒较差,同时也缺乏攻坚战的经验和装备,⽽且在刚刚打完⼀场⼤战的情况下,虽然⼠⽓⾼昂但⼗分疲乏,“实际战⽃⼒较宜川战役前有若⼲降低”。

解放战争——西府陇东战役

解放战争——西府陇东战役

解放战争——西府陇东战役解放战争——西府陇东战役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4月至5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关中及甘肃省东部地区对国民党军实施的进攻战役。

宜瓦战役后,西北野战军南下黄龙山区,围攻洛川,久攻不克。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鉴于洛川地险城坚,国民党援军第5兵团行动谨慎,且黄龙山区严重缺粮,继续攻洛川和打援均有困难,遂决定以主力向国民党军力量薄弱的西府地区(西安以西泾河、渭河之间)挺进,攻取胡宗南集团的重要补给基地宝鸡,并调动和寻机歼灭国民党援军。

以第3纵队及黄龙分区独立第22团继续围攻洛川,并相机歼灭可能由延安、洛川南逃之国民党军。

4月17日,中路第1纵队及右路第6纵队攻占枸邑、织田等地。

18日强渡泾河占领水寿,切断西兰铁路(西安至兰州)。

左路第2纵队克永寿县以东之常宁镇,歼国民党军第203师两个团。

19日,各纵队继续西进,至25日,连克长武、麟游、凤翔、扶风等12座城镇,切断西安至宝鸡段铁路,主力逼近宝鸡。

西北野战军的西进行动使国民党军十分震惊。

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一面令整编第17师等部放弃延安及洛川等地,拱卫西安,一面急令第5兵团逐次向宝鸡增援;西北行辕副主任马步芳亦以整编第82师向长武、亭口地区进攻,以箝制解放军主力。

25日夜,第1、第2纵队向宝鸡发起攻击。

26日,攻克宝鸡,缴获甚多。

但由于第4纵队在杏林镇地区阻击不力,加之国民党军第5兵团和整编第82师配合密切,增援迅速,于27日已达崔木镇、凤翔以东地区。

西北野战军为摆脱背水侧敌的不利态势,西北野战军首长彭德怀当机立断,于28日拂晓前将缴获的大量装备、弹药、物资破坏后,仓促撤出宝鸡,向陇东地区转移。

此时,胡宗南已经纠集了11个半旅的兵力,除以整编第38、第82师转向永寿,邡县,以阻截西北野战军返回陕甘宁解放区外,其余部队尾随西北野战军北进。

5月3日,西北野战军攻克崇武城后继续北进。

5日先头之教导旅在屯子镇被整编第82师包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战争史上的渭北三战作者:经盛鸿来源:《唯实》2019年第02期解放战争史上的渭北三战经盛鸿当1948年7月到来的时候,解放战争进入了第三个年头。

国民党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被迫从重点进攻转为重点防守。

1948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领导人彭德怀等,要求西北野战军配合即将发起的辽沈战役、济南战役与淮海战役,牵制当时国民党唯一尚有机动作战能力的胡宗南军事集团,使其不致东调增援淮海战场的国民党军,保证济南战役与淮海战役的胜利。

西北野战军随即在西北战场先后主动发起了渭北三战,即在渭河北岸的冯原、荔北、永丰三次战役,沉重打击了胡宗南军事集团,从而有力地配合了辽沈战役、济南战役与淮海战役。

一、冯原战役1948年7月中旬,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习仲勋指挥下,占领澄城、郃阳以北的黄龙山南麓一线,准备南进关中。

1948年8月8日拂晓,西北野战军突然以强大兵力对国民党军整三十六师钟松部发起猛攻。

西北野战军巧妙地采取中央突破、两翼迂回包围与重点突破、割裂围歼的战术手段,先于冯原之线东西两端攻占魏桥、刘庄,使主阵地壶梯山左右均失依托;接着集中兵力攻取壶梯山中央核心阵地。

敌整二十八旅李规部顽抗半日,于当日午后就溃退下来,壶梯山阵地被我军占领。

解放军占领此制高点后,居高临下,控制了整三十六师的其他阵地,迫其后退。

钟松在壶梯山失守后惊慌起来。

他一面下令全师后撤,预作梯次配置,逐次抵抗;同时向西安绥署胡宗南与驻大荔的第五兵团司令裴昌会求救。

胡宗南在8月8日发觉中了彭德怀之计,只得一面令钟松部死守阵地待援;一面令进占韩城的整三十八师与在澄城的整十二旅急速前往增援。

但是援兵未及赶到,整三十六师在解放军优势兵力的猛烈围攻下迅速瓦解。

先是整二十八旅李规不遵钟松命令,于8月8日当晚擅自率部逃离阵地,跑回澄城;接着,在第二天,撤守王村镇的整一六五旅孙铁英部被解放军包围监视;在王村镇后方的整三十六师师部与作为预备队的整一二三旅方晓松部,被绕过王村镇南下的解放军击溃;然后,在王村镇的一六五旅被全歼。

此战役,整三十六师伤亡与被俘达5000多人,除师长钟松、旅长孙铁英等人率残部逃脱外,副师长朱侠被击毙,师参谋长张先觉、团长陈定及国防部视察官马静波、高参李秀等人被俘。

8月9日,胡宗南得到整三十六师惨败的报告,连续召开作战会议,研究战事,决定三十八师、十七师退守澄城东南一线。

冯原、壶梯山之役(又称澄城、郃阳之役)是胡宗南部退守关中、防卫渭北的第一次失败。

胡宗南重点设防、封锁黄龙山区的计划失败了。

胡宗南对这次失败十分恼火。

8月27日,他亲自赶到大荔第五兵团司令部,与裴昌会一道,主持召开冯原战役检讨会。

在会上,胡宗南气势汹汹地拍桌训斥:“第二十八旅旅长李规图谋不轨,既不固守壶梯山的主阵地,又不听从命令解刘家凹之围,擅自将部队撤离主阵地达20余里,在该师前线战斗紧急的情况下,不派部队增援出击,以致该师遭受重大损失,影响整个战局。

这些事实,绝对不能令人容忍!”在会上就将李规与第八十二团团长董文轩扣押。

接着绥署副参谋长沈策报告冯原战役经过,指责整三十六师在防守上的种种错误。

钟松不服,当场站起来辩解说:“冯原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绥署对情况判断错误,中了共军声东击西之计,以主力向郃阳以东进击,使整三十六师被数倍于我的共军攻击……现绥署把失败的责任推到第一线指挥官身上,如何令人心服?”胡宗南几次阻止钟松发言,钟松就是不理,气得胡宗南脸色发青,拍桌大叫:“你钟松能干,我胡宗南不好,但是我就不要你干!”钟松还要说,裴昌会拉他坐下,才忍住了。

胡宗南的臉都气青了,回到休息室,把桌子推翻,茶具摔坏一地。

会后胡宗南免去了钟松的整三十六师师长职,调钟为西安警备司令,以刘超寰接任整三十六师师长,以敖明权接任整二十八旅旅长。

二、荔北战役冯原战役后,澄城、郃阳均被西北野战军占领。

1948年10月初,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荔北战役,准备歼灭胡宗南部署在洛河以东、大荔以北的第十七军与第三十八军。

10月3日,由郃阳南下的西北野战军从侧翼攻击敌第十七军康庄部的韦庄一线阵地,很快突破。

敌第三十八军姚国俊部的两个团前往增援,也被击溃。

两个军被迫退守第二线东汉村、西汉村阵地顽抗。

双方激战三日,到10月8日,东、西汉村被我军攻占,敌第十七军第四十八师与第三十八军第二十七师等部被歼,第四十八师师长万又麟等被俘。

两个军的主力被迫向洛河以西溃退。

胡宗南闻报大惊,因为此仗若失败,不仅第十七军、第三十八军将被歼,而且解放军将打过洛河,逼近渭河,兵临西安城郊。

10月8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三十八军撤退,全局瓦解。

”10月9日,他“令第五兵团准备反攻”[1]74,急调第六十五军与第一军赶往增援。

这两个军于10月10日开到大荔城与洛河沿岸,由裴昌会指挥,“六十五军展开于东汉村以东,一军展开于宜井、胭脂山、乌泥庄之线,一二三师、六十一师、一三五师战车六辆,重炮二连配属六十五军”[1]75。

胡宗南日记称,10月11日,“开始反攻,当即占东汉村、东西窑头、大壕营、胭脂山、乌泥庄之线”[1]75。

双方展开激烈的攻防战。

胡宗南又调来李日基的第七十六军等部,“于夜间到达”,投入战斗,归李振指挥,“深夜战况挽回”[1]75。

激战三天三夜后,10月14日,西北野战军见不能歼灭第六十五军,遂主动撤围北去。

荔北战役宣告结束。

荔北战役是在渭北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役。

胡宗南部开始损兵折将,后来胡宗南迅速调来了全战区几乎所有能机动的部队,先后动用了第十七军、第三十八军、第六十五军、第一军、第七十六军、第三十六军,共计六个军13个师的部队,约9万多人,集中起来进行反扑,还有空军和重炮、战车等特种部队的配合,因而兵力优势明显,人民解放军未能完全实现战役目标。

但胡宗南军伤亡2万多人。

为鼓舞士气,告慰蒋介石,胡宗南大肆宣扬了一阵所谓“荔北大捷”,照例令西安市民召开祝捷大会。

胡宗南给在这次战役中出力最多的第六十五军军长李振庆功嘉奖,并报请蒋介石同意,提升李振为新成立的第十八兵团司令官兼第六十五军军长,同时指挥第九十军。

荔北战役后,胡宗南为防止我西北野战军再次南下向大荔地区进击,令第七十六军、第九十军配附第十七军的第十二师,在澄城县城以东大峪河两岸构筑阵地,向北警戒;第一军在洛河西岸向北警戒;其他各军在第二线机动,以备重点增援。

三、澄城永丰战役1948年11月,国民党军在全国各战场上连战失利,兵败如山倒。

在东北战场上,1948年10月15日,锦州失守,范汉杰在锦州被俘;11月2日,沈阳失陷,东北全境丢失,国民党军47万人被歼灭。

在华东、中原战场上,9月24日,我华东野战军攻克济南,活捉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兼山东省政府主席、黄埔三期毕业生王耀武;10月22日,国民党军丢失郑州,一万多官兵被歼;10月24日,又再次丢失开封;接着,在11月6日,我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相配合,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

从1948年11月15日开始,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对胡宗南部发起冬季攻势,以牵制胡军,不使其东调淮海战场。

西北野战军针对胡宗南的“机动防御,重点增援”方针,将各军分成东、西两个集团,在渭北地区,不断制造与捕获战机。

胡宗南在西安绥署中不断得到报告各地危急的消息,极为被动地指挥几个军东奔西走,兵力分散,疲于奔命。

正如彭德怀当时所说:“自我荔北战役胜利以后,胡宗南集中九个军番号的兵力以对付我们,自以为得意。

其结果在东至洛河以东,西至咸(咸阳)同(同官)铁道,十二天中往返奔驰三次,平均每日走80至100里。

像乒乓球一样,被打得东奔西逃,其疲惫之状可想见。

”[2]336在被解放军牵着东奔西跑的过程中,胡宗南部终于暴露出弱点,第七十六军李日基部在澄城永丰镇被解放军包围。

第七十六军就是过去的整七十六师,在过去一年中曾两度被歼。

一次是1947年10月在陕北清涧覆没,师长廖昂被俘;一次是在1948年4月在宝鸡被歼,师长徐保阵亡。

1948年6月,胡宗南在户县第三次将该师整补成立,任命李日基为师长;1948年9月,整七十六师改为第七十六军,李日基为军长。

该军是刚刚重新编组,多是新兵与被俘释放回来的,战斗力很弱。

该军在11月中旬被胡宗南东调西遣,筋疲力尽,后来奉命防守澄城永丰镇。

全军辖两个师:第二十四师在洛河西岸桥头堡占领阵地,军部与新一师驻永丰镇内。

第二十四师就是原整二十四旅,旅长先后由张新、张汉初担任,先后在清涧、宜川被俘。

这时的第二十四师由于厚之任师长。

1948年11月25日,胡宗南“决以避战之目的,令九十、七十六两军,自永丰、韦庄附近撤退,不得已时在大荔附近固守”[1]83。

但是,在11月26日,“九十军于二十六日午前三时撤退,七十六军并未同行”,因为在这天“晨六时永丰七十六军被围”,解放军强大兵力迅速包围了永丰镇,并先向第二十四师阵地发起攻击。

胡宗南得报,一方面“令九十军向永丰前进援助七十六军突围”[1]83;同时,他因考虑到七十六军多是新兵,无作战经验,遂令李日基将第二十四师从洛河西桥头堡撤到永丰镇内,与新一师共同防守。

但永丰镇地面小,寨墙薄,全军猬集寨内,饮水都成问题,而且受到镇外东面高地解放军的瞰制,因此永丰镇很难防守。

当日深夜,胡宗南又电令李日基率该军在友邻第九十军掩护下,撤退到大荔,但李日基认为永丰镇被解放军四面包围,该军又多是新兵,若突围硬冲,可能损失更大,不如死守,等待援兵,可能求得生机。

因而他几次拒绝胡宗南的撤退命令,指挥部队死守。

但援兵在哪里呢?奉胡宗南命令来援的第九十军“迟迟不进”[1]83。

战斗了三天,到11月28日,“上午九时,永丰陷落,七十六军全军覆没”[1]84,军长李日基、参谋长高宪岗,以及第二十四师师长于厚之、新一师师长吴永烈以下官兵2万多人被俘。

当胡宗南派来的援军第六十五军与第九十军在11月29日打到这里时,西北野战军已撤离。

这是胡宗南部在渭北的第三次失败。

胡宗南对李日基不遵令撤退十分气恼,说:“他若不被俘,也得枪毙他。

”第二十四师的前身是原整七十六师整二十四旅,第一任旅长是张新,在清涧战役中被俘,第二任旅长是张汉初,在宜瓦战役中被俘;整二十四旅后改为第二十四师,师长于厚之也被俘了。

张新后来回忆说:“我是清涧战役中被解放的,这算是第一代;继我而来的是旅长张汉初,算是第二代;不久,于厚之也来了,算是第三代。

我们都在解放区一起学习,可谓‘三代同堂’了。

”数年来,随着胡宗南各部不断有成师、成军的部队被歼,不断有师长、军长阵亡、被俘或战败被撤职,胡宗南就不断重组部队,不断任命新的师长、军长,表面看,各军师的编制和架子还在,但官兵的素质与战斗力越来越江河日下了。

永丰战败,不仅使胡宗南部损失一个军2万多人,而且使胡部不能东调增援危急的淮海战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