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正式)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正式)

邢台第二十四中学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为优化教学环境,维护教学秩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凸显我校“养成教育”和“细节管理”的特色,特制定以下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一、课前:1、按课程表把下节课所用的课本、学具等整齐平放于课桌右上角,横竖皆成行。
2、下午预备铃响后,学生停止一切活动,自然成一队走进教室,由科代表领读或齐读,课前一支歌等。
3、上课铃响后,由班长喊“起立”,倡导问候语“老师您好!”。
口号响亮,要有精神。
起立、落座时做到凳不动,桌不响。
二、课中1、面向讲台,目随老师,专心听讲。
坐姿端正,双手曲臂平放课桌上,两脚平开。
2、积极发言,声音响亮,用普通话,口齿清晰,语速适中。
不随便插话,不做小动作,发言举左手,肘放桌面。
待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3、站姿标准:手放身体两侧,两脚展开平放地面,抬头展胸,目视前方,身体微侧面向多数同学。
4、读书标准:(1)端坐朗读,双手端书,立于桌面,拇指扣压课本,与眼保持35厘米的距离。
(2)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
(3)默读批注:边默读边写批注时,课本平放展开于桌面,左手轻按课本,右手圈点勾画。
5、书写要标准:(1)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2)执姿:一尺、一寸、一拳头。
6、能速记教师讲课内容和同学发言,做到既不影响听课,也能做好课堂笔记。
7、上课期间需用学具、教材、练习本时要轻拿轻放,以不打扰别人为准。
8、上课期间,需要离开自己的座位时,应举手请求,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可轻轻离开。
9、上课迟到时,应轻轻推开门,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轻声慢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三、课后1、下课铃响后,教师结课并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倡导“谢谢老师”的口号。
2、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有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和疑问以符号的形式做简单、快速的处理。
3、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教具简单整理后,放回桌斗规定的位置,拿出下节课所用的教本、练习本、学具放在指定位置。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改)》全文

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改)》
全文
第一章总则
本规范旨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培养良好的品
德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章学校生活行为规范
第一节出勤要求
1. 中小学生应按时按要求到校上课,不得擅自离校旷课。
第二节服装仪表规范
1. 中小学生应穿戴整洁、文明的校服。
第三节课堂行为规范
1. 中小学生应安静听讲,不得打闹或干扰他人。
第四节课间活动行为规范
1. 中小学生应文明礼貌地进行课间活动,不得追逐打闹、乱扔垃圾等。
第三章家庭生活行为规范
第一节家庭作业规范
1. 中小学生应按时按要求完成家庭作业。
第二节互助关爱规范
1. 中小学生应互相关心、帮助同学和家人。
第三节娱乐休闲规范
1. 中小学生应合理安排娱乐休闲时间,不沉迷于电子产品。
第四章社会活动行为规范
第一节社会交往规范
1. 中小学生应文明礼貌地与他人交往,不诋毁他人、不欺凌他人。
第二节健康生活规范
1. 中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睡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第五章处罚措施
本规范设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理。
第六章附则
本规范自2023年起正式生效。
以上为教育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23年修改)》的全文。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小学生课堂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良好的课堂行为规范对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举止。
一、准时到达课堂小学生应该养成准时到达课堂的习惯。
准时到达课堂不仅展示了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也能够确保他们不会错过课堂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指示。
同时,提前到达课堂还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专注学习。
二、注意身体姿势在课堂上,小学生应该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背部挺直,双脚平稳着地。
不要趴在桌子上、懒散地斜躺或者趴在椅子上。
正确的坐姿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并且可以提高专注力和学习效果。
三、安静专注小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保持安静和专注。
他们不应该大声喧哗、玩闹或者打扰其他同学。
在老师讲课或者同学发言时,应该保持安静,认真听讲。
专注于课堂内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四、尊重他人小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和其他同学。
他们应该礼貌地与老师交流,不应该打断老师的讲话。
对待同学,他们应该友善、守时,不欺负其他同学,理解和帮助他们。
五、合理使用学习工具小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合理使用学习工具。
他们应该正确使用书本、文具、电子设备等学习工具,并妥善保管,不随意篡改他人的学习用品。
同时,他们应该爱护公共设施,保持课堂的整洁和秩序。
六、积极参与互动小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他们可以主动回答问题、提问疑惑、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积极参与互动能够促进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完成课堂任务小学生应该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
他们应该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在课后完成作业。
完成课堂任务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
八、尊重课堂纪律小学生应该遵守课堂纪律。
他们不应该在课堂上吃零食、喝饮料或者乱丢垃圾。
在课堂上应该保持整齐的座位和学习环境,并尊重老师的指导和规定。
九、积极反馈和改进小学生应该接受老师的反馈和指导,并积极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1、课前应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音乐停应安静端坐,等待上课。
2、上课起立立正,师生问好,相互敬礼。
3、下课起立立正,师生再见。
4、坐姿端正,双手抱臂,两脚平放。
5、站姿标准,手放两侧,两脚展开30°平放,抬头展胸,目视前方。
6、读书姿势:端坐朗读,双手捧书,拇指扣压课本;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默读时平放课本。
7、书写姿势端正: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8、专心听课,注意力集中。
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
9、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口齿清晰,语速适中。
10、安静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能够回答提问,评价和补充同学的发言。
11、学会做笔记。
12、轻声讨论,积极发言,注意文明用语。
13、讨论时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待后可以补充。
14、学具轻拿轻放,保持桌面整洁。
15、按要求科、规范地实施操作。
16、若与同伴交流轻声礼貌,不打扰其他同学。
2022年3月23日;第1页共1页。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一、尊重师长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尊重师长,尊敬老师。
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的朋友和家长的得力助手。
无论老师说什么做什么,我们都要认真倾听,虚心接受。
不出声嘲笑老师,不做无理的要求,要讲礼貌,学会对老师说“请”“谢谢”,对老师问我们问题要有礼貌地回答,表现得语言温顺、动作端庄。
二、遵守课堂纪律作为小学生,我们要遵守课堂纪律。
要按时到达教室,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离开教室,不到处走动,不打闹。
进入教室后,要迅速整理课桌椅,摆放整齐,将不需要用的物品放好。
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不说话,不打盹,态度端正,坐姿正确。
课前课后,要恭敬向老师行礼,学会排队出入教室。
三、合理使用教具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合理使用教具。
老师给我们的教具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所以我们要爱惜、维护好教具。
要正确使用书籍、文具和学习工具,不随意损坏、乱涂、乱折、乱丢。
认真对待图书,不勾画图书,不将书折叠而使其变形,不将书页撕破。
在使用文具的时候,要小心使用,不乱扔纸屑和笔头。
四、不作弄同学作为小学生,我们要互相友爱,不能作弄同学。
不欺负同学,不取笑同学,也不击打同学,要友好待人,帮助同学,相互理解和帮助。
要学会关心他们和照顾他们,这样的行为才能使我们的班集体更加和谐。
五、诚实守信作为小学生,我们要诚实守信。
做人要诚实,对话要真实,课堂的表现要真实。
不说谎,不传播谣言,不欺骗、打击同学,对自己的错误要勇于承认。
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要诚实完成,对同学的许诺要守信履行。
六、保持卫生作为小学生,我们要保持卫生。
尊重学校的环境,要保持教室、走廊的卫生整洁,座位、桌面、地板干净整齐,不随地乱扔垃圾。
不在墙壁、桌椅、黑板上乱画乱写,不刻意破坏学校的设施和环境。
七、帮助他人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愿意帮助他人。
时刻关注他人的需要,当同学遇到困难和疾病时要及时给予帮助。
如果看同学哭了,要去安慰他,帮他解决问题。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尊重老师和同学小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和同学,对老师要保持恭敬和尊重的态度,不可搞恶作剧或对老师不敬。
同时要与同学友好相处,不要欺负或歧视他人。
2. 守时守纪律小学生要养成守时的好习惯,按时到达学校和教室,不迟到,不早退。
在课堂上要严守纪律,不随意走动、说话或干扰他人。
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任务,不得擅自离座或中途离开教室。
3. 专注听讲小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专心听讲,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要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老师讲解课程内容。
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4. 文明礼貌待人小学生需要学会礼貌待人,对待老师和同学要用文明的语言和友善的态度。
遵循守序排队,不插队,不推搡或打闹。
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偷看他人作业或个人物品。
5. 课间休息要有秩序小学生需要在课间休息时保持室内室外秩序。
不可乱扔垃圾,保持教室、操场和食堂的整洁。
要安静有序地排队购买食品或用餐,不吃零食或喝饮料进教室。
还要遵守操场和游戏设施的使用规定,不打闹或滥用设备。
6. 爱护公共财物小学生要管理好自己的书包、课本和文具,不随意乱扔或损坏他人财物。
要保护校园环境,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
如果发现损坏或有人不当使用公共财物,应及时向老师或校领导汇报。
7. 遵守课外活动规定小学生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如集体操练、社团活动、校外参观等,要按时参加并遵守活动的规定。
在活动中要保持团队合作精神,服从指挥,不违背规定或制造混乱。
8. 阅读文明有序小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要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书籍,并按时归还。
在阅读时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
还要学会与书中的人物进行思考和对话,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对于塑造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通过遵守规范,小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培养出尊重他人、自律自强的品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行为规范

小学生行为规范前言小学生行为规范是对小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的总称。
它涵盖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等各个方面的行为要求。
遵守行为规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学生行为规范,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一、课堂行为规范1.准时到校:小学生应该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
迟到早退会打扰到其他同学的学习,也可能错过重要的学习内容。
2.注意听讲:在课堂上,小学生应该专心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看书、写字等。
尊重老师的教学秩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保持安静:在上课期间,小学生应该保持安静,不喧闹、不交头接耳。
这样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4.完成作业:小学生应根据老师的要求,按时完成作业。
认真完成作业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5.尊重他人:在课堂上,小学生要尊重老师和同学,不说粗话、不打闹、不欺负他人。
建立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共同学习进步。
二、生活行为规范1.爱护公共设施:小学生应该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
不随意涂画、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2.文明用餐:小学生应该养成文明用餐的习惯,不浪费食物,不乱扔食品包装。
餐后要及时清理个人用具,保持食堂的整洁。
3.礼貌待人:小学生要学会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对老师和同学要友好,帮助他人,乐于分享。
4.安全第一:小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乱闯红灯。
离开家和学校要告诉家长或老师。
5.节约资源:小学生应该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不浪费水、电、纸张等资源,提倡环保行为。
三、交往行为规范1.友好相处:小学生要友好相处,不歧视他人,不欺负弱小。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建立团结友爱的关系。
2.尊重隐私:小学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擅自触动他人的物品或私人空间。
尊重别人的隐私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
3.知错能改:当小学生犯错时,应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
小学生“八礼”行为规范

小学生“八礼”行为规范1. 仪表之礼(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高跟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2. 餐饮之礼A.在家时:(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B.在学校:(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3.言谈之礼(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诨名。
(3)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语。
如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爸爸妈妈下班回家说“爸爸、妈妈辛苦啦”,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爸爸、妈妈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万事顺利”,长辈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4)离家时间较长,经常打电话发微信问候家人。
4.待人之礼A.接待客人(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
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
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台第二十四中学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为优化教学环境,维护教学秩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凸显我校“养成教育”和“细节管理”的特色,特制定以下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一、课前:
1、按课程表把下节课所用的课本、学具等整齐平放于课桌右上角,横竖皆成行。
2、下午预备铃响后,学生停止一切活动,自然成一队走进教室,由科代表领读或齐读,课前一支歌等。
3、上课铃响后,由班长喊“起立”,倡导问候语“老师您好!”。
口号响亮,要有精神。
起立、落座时做到凳不动,桌不响。
二、课中
1、面向讲台,目随老师,专心听讲。
坐姿端正,双手曲臂平放课桌上,两脚平开。
2、积极发言,声音响亮,用普通话,口齿清晰,语速适中。
不随便插话,不做小动作,发言举左手,肘放桌面。
待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3、站姿标准:手放身体两侧,两脚展开平放地面,抬头展胸,目视前方,身体微侧面向多数同学。
4、读书标准:(1)端坐朗读,双手端书,立于桌面,拇指扣压课本,与眼保持35厘米的距离。
(2)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
(3)默读批注:边默读边写批注时,课本平放展开于桌面,左手轻按课本,右手圈点勾画。
5、书写要标准:(1)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2)执姿:一尺、一寸、一拳头。
6、能速记教师讲课内容和同学发言,做到既不影响听课,也能做好课堂笔记。
7、上课期间需用学具、教材、练习本时要轻拿轻放,以不打扰别人为准。
8、上课期间,需要离开自己的座位时,应举手请求,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可轻轻离开。
9、上课迟到时,应轻轻推开门,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轻声慢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三、课后
1、下课铃响后,教师结课并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倡导“谢谢老师”的口号。
2、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有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和疑问以符号的形式做简单、快速的处理。
3、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教具简单整理后,放回桌斗规定的位置,拿出下节课所用的教本、练习本、学具放在指定位置。
4、把自己的凳子靠左边的桌腿放到课桌下,成一队走出教室活动。
5、需要去卫生间的同学,轻声慢步过楼道。
小学德育处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