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湟中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青海省湟中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青海省湟中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湟中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份,共150分,考试时刻150分钟。

答案一概写在答题卡上,不然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它林木相较,竹子很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到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展产生深刻的阻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相互吹嘘或以竹自夸,那些落泊荒漠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气氛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医生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先给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那时社会引发专门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阻碍,能够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医生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以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摆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寄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刻,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成天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

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高一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一、单选题1.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确?A. 这款保养品的效果极佳,才刚上市,名声便不径而走B. 实验已接近完成,却因一时疏忽而功亏一篑,令人惋惜C. 废寝忘食地苦练后,他的演出果然不同反响,赢得满堂喝采D. 昏睡中的乘客面对电车突如奇来的警铃声,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确”,考生应结合语境来分析字形的正误。

本题中,A项,“这款保养品的效果极佳,才刚上市,名声便不径而走”中“径”应为“胫”,“不胫而走”意思是“没有腿却能跑”,多指消息无声的散播,“胫”指小腿。

C项,“废寝忘食地苦练后,他的演出果然不同反响,赢得满堂喝采”中,“反”应为“凡”,“不同凡响”指原指歌唱演奏十分出色,后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言谈议论不同一般,十分出色。

“采”应为“彩”,“满堂喝彩”指做某事获得了很多人(在座宾客)大声叫好,齐声喝彩。

D项,“昏睡中的乘客面对电车突如奇来的警铃声,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奇”应为“其”,“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故选B项。

2.“写诗就像在帮□□造字,把每个当下拉住,所以回看旧作我感到不后悔,很庆幸把年轻的心情都留下来!”根据文意,句中□□处填入下列何者最恰当?A. 文学B. 世界C. 知音D. 时间【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科参考答案201810选择题(17题5分,其余每题3分)1.A试题分析:“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无能。

”强加因果。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

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此题“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无能。

”强加因果。

2.C试题分析:“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不妥,“寻言”应该是“能够写出好诗”的必要条件,可改为“只有善于‘寻言’才能写出好诗”。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张冠李戴、混淆范围、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选项C混淆逻辑范围。

3.B试题分析:“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

可以看出,从“有”外去寻找“无”的诗意之美。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范围、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

选项B曲解文意。

4. B【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和手法的鉴赏。

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文,关注细节,明确主旨,分析手法,结合内容做出准确判断。

B项,“事件是不真实的”理解错误。

这句话的是意思是史书记载的多是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战争,史书中看不到生活的丰富和趣味,感悟不到历史永远前行而不可逆转的形势。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 2019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试题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一、课内有关知识点(本题21 分)1.(本题 3 分)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游说 (shu ì)不行不语(yǔ)美姬(ī)飨士卒(xiǎnɡ)B.鲰生 (z ōu)从百余骑(ì)戮力(lù)奔驰(hì).卮酒 (zh ī) 按剑而跽 ( ì) 刀俎 (z ǔ) 参乘 (sh ènɡ)D.瞋目 (h ēng)目眦尽裂(zì)彘肩(zhì)樊哙(kuài)2.(本题 3 分)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先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解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

B.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固然反应的是现代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但因为采纳的是古体诗的形式,所以这种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诗人在《雨巷》中创建了一个丁香同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迪,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象征人的愁心。

D.《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不是是对生活的详细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怀形象。

3.(本题 3 分)以下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顷之未发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进出与特别也④因击沛公于坐,杀之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⑥臣请入,与之同命⑦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⑧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⑨秦之遇将军,堪称矣⑩闻大王存心督过之A.①⑨/②⑩/③⑤/④/⑥⑦⑧ B .①③/②/④⑤/⑦⑩/⑥⑧⑨.①/②/③⑤⑨/④⑥⑩/⑦⑧ D .①③/②⑩/⑤⑧/④⑥/⑦⑨4.(本题 3 分)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同样的一项是:()A.取之百金 B .大王何操.若属皆且为所虏D.使毕使于前5.(本题 3 分)以下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共其乏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击沛公于坐B.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距关,毋内诸侯.沛公奉卮酒为寿昼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要项伯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令将军与臣有郤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6.(本题 3 分)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敢以烦执事执事:对对方的敬称B.若舍郑认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款待过客的主人.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失其所与,不知与:赐予的7.(本题 3 分)以下各句中词类活用同样的一组是()A.①群臣怪之②项伯杀人,臣活之B.①发尽上指冠②樊於期乃前曰.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②阙秦以利晋D.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范增数量项王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现代阅读(本题 12 分)阅读下边的字,达成后边各题。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

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

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

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

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

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

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寂寂无闻推陈出新细微汇合B . 鲜为人知推陈出新式徽融合C . 寂寂无闻革故鼎新细微汇合D . 鲜为人知革故鼎新式微融合(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B . 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C . 当代青年人并不能很好地拯救传统文化D . 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不断创新和关注(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今天不仅年轻人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 . 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 (2).doc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 (2).doc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 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植物染发剂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世纪,古罗马人就学会了用一些天然植物色素,如苏木、茜草、紫草茸等进行简单的染发。

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们已开始使用天然染发剂,首开先河的是西汉末年的王莽,“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

自我国唐代开始至清代漫长的历史中,相继出现了大量的天然中药染发剂,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载可供染发的外用药物至少有20种以上,如覆盆子“榨汁涂发不白”、婆罗勒“可染髭发令黑”、郎耶草“可染须发”等等,数不胜数。

在人类呼唤天然、崇尚自然的当代,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或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制成的植物染发剂颇受欢迎。

针对天然植物在染发剂方面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法国、印度等已相继研制成功了以苏木精为原料的植物染发剂。

日本也竞相推出了以辣椒素、虫胶酸、胭脂红酸等为原料的植物染发剂。

虽然这些天然植物染发产品价格昂贵,但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耀眼。

植物类染发剂的主要成分是从植物中提取而得的有机物质。

按照天然植物染色剂染发的原理可分为两个大类。

一类是色素吸附型染发剂,它主要是通过提取的各种植物性染料,有效地沉积覆盖在头发表面,利用染料本身色泽达到染发效果。

此类植物染料来源主要是一些色素含量较高的植物,典型的代表有桑葚、甘菊兰、红辣椒、红花、高粱等。

另外一类是植物活性成分与金属盐结合型染发剂。

它主要是提取植物中的活性成分与金属盐类结合显色,渗透进入头发表皮或头发皮质。

推荐精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

推荐精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8-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国细菌学家卡梅隆·柯里在《科学》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声称从5000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

研究者对一种名叫“真菌蚂蚁”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惟一的食物来源。

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

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

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这种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使得蚂蚁与作物的这种共生关系非常和谐。

研究者发现,一些近缘的不种植真菌的蚂蚁身上则没有腺窝,也没有寄生菌。

科学家们研究了中美洲热带丛林中的切叶蚁的生活习性。

切叶蚁只种一种蘑菇,这相当于人类的单一作物制,虽然开始时产量高,但重复种几季以后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人类是采用轮作不同作物来解决问题的。

生物学家们采用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切叶蚁所种的菌种是源于2300万年前的单一菌株,从未换过品种,却能延续至今。

这个谜由多伦多大学的C·R·居里解开了。

居里对包括切叶蚁在内的22种蚂蚁进行了仔细观察。

他首先发现蚂蚁的蘑菇农场偶尔也会受到一种名为Es-covopsis的霉菌感染,使蘑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穴蚂蚁全部饿死。

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

其奥秘在于,雌蚁会排出寄生在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

切叶蚁蘑菇园中那些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一发现Es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就地将之消灭,以防止其蔓延。

而且这种链霉素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真是一举两得。

切叶蚁分群时,蚁后将蘑菇菌种含在口中,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所以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历经千万年而不衰。

青海省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青海省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青海省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些人对野生动物制品近乎狂热的痴迷,催生了一个庞大的象牙盗猎和售卖网络。

尤其近年来随着盘手串的风气兴起,对象牙珠子的需求更加旺盛,这个网络幕后的操盘手们,创造了一个自认为的销售模式,市场日益壮大。

而这背后是整个非洲象种群的灾难,每根象牙背后,都是残忍的杀戮,手串上精美的象牙珠子,其实都是杀生的记号。

大量的象牙需求,会刺激整个犯罪链条,即使是普通游客最零碎的购买需求,也是盗猎链条中重要的一环。

()。

如果盗猎的势头再不遏制,非洲象将在10年到20年内灭绝。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__________。

为了提高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击犯罪的决心付诸于行动,从2018年1月1日开始,中国宣布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

这一“象牙全面禁贸令”也被称为“全球保护野生大象最重要的单一举措”。

而那些还在这个犯罪链条上铤而走险的人,无疑是在_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 . 见机行事无懈可击义不容辞自食其果B . 随机应变天衣无缝责无旁贷玩火自焚C . 见机行事无懈可击责无旁贷玩火自焚D . 随机应变天衣无缝义不容辞自食其果(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盗猎分子手中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来自于源源不断的销售资金B . 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由盗猎分子从源源不断的销售资金里提供C . 源源不断的销售资金,都会变成盗猎分子手中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D . 销售资金的源源不断,使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流到了盗猎分子手中(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为了提高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于行动,中国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宣布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B . 为了增强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行动,中国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宣布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C . 为了提高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于行动,中国宣布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D . 为了增强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行动,中国宣布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0分)2. (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8分)1. (6分) (2019高一下·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

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________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

()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

“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________。

然而,目前网上的“状元笔记”大都是“赝品”。

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________,进行营销。

可见,对于“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

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

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

与其________,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但国人在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B . 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附着着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C . 但从全国性最严格的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看到了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D . 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充满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但这些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让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当成制胜的法宝。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考试)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考试)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三上·泸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其精湛的技艺令人________。

缂丝工艺极为复杂,图案极为优美,可谓________。

缂丝工艺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一度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

“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缂丝难。

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宋徽宗为缂丝名家朱克柔的作品所题的这首诗,道出了缂丝千百年来深受上层人物喜爱的原因。

缂丝作品立体感强,所选的题材又都是人们________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完全可以和名家书画媲美。

缂丝是个慢功夫,“通经断纬”的制作方法,从开始到结束,要经过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等16道工序,仅一厘米见方的布面上,就要穿插过24根经线,可即便是________的老手,一天也只能织出一两寸素地缂丝,遇到图案繁复、花色细腻的画稿,可能一天仅能织几厘米。

今天,(),这门古老的技艺正被国人重新认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拍案叫绝鬼斧神工司空见惯驾轻就熟B . 叹为观止巧夺天工喜闻乐见驾轻就熟C . 拍案叫绝巧夺天工喜闻乐见熟能生巧D . 叹为观止鬼斧神工司空见惯熟能生巧(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缂丝工艺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一度专享的“织中圣品”。

B . 曾用于制作“龙袍”的缂丝工艺,是一度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

C . 缂丝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一度专享的“织中圣品”。

D . 缂丝曾用于制作“龙袍”,是一度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现代服装中的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巧妙地运用B . 现代服装中正在巧妙地运用缂丝这一技法C . 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中D . 巧妙的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运用到现代服装中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青海省湟中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青海省湟中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年轻人,抓了一只老鼠,卖给药铺,他得到了一枚铜币。

走过花园,听花匠们说口渴,于是他用这枚铜币买了一点糖浆,和着水送给花匠们喝。

花匠们喝了水,一人送他一束花,他到集市卖掉这些花,得到了八个铜币。

一天,风雨交加,果园里到处都是被狂风吹落的枯枝败叶。

年轻人对园丁说:“我把果园打扫干净,你把这些断枝落叶送给我。

”园丁很高兴:“可以,你都拿去吧!”年轻人用八个铜币买了一些糖果,分给一群小孩,小孩们帮他把残枝败叶捡拾一空。

年轻人又去找皇家厨工说有一堆柴想卖给他们,厨工付了16个铜币买走了这堆柴火。

年轻人用16个铜币在离城不远的地方摆了个茶水摊,因为附近有500个割草工人要喝水。

不久,一个路过喝水的商人告诉他:“明天有个马贩子带400匹马进城。

”听了商人的话,年轻人想了一会,对割草工人说:“今天我不收钱了,请你们每人给我一捆草,行吗?”工人们很慷慨地说:“行啊!”这样,年轻人有了500捆草。

第二天,马贩子来了要买饲料,便出了1000个铜币买下了年轻人的500捆草。

几年后,年轻人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有舍有得舍得,舍得,无舍怎得!古语云,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世界上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事。

昙花一现就是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昙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它只开放在夜间,而且花期十分短暂,也许你精心养一盆昙花,需要好好多年才开一次,但是这都是值得的不是么!有些事物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而付出的多少恰恰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只有舍得付出才有回报。

如今学习是一门精美的艺术,也可以说是痛苦的奋斗。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非常诱人的诱饵,它引诱高中生学会了娱乐,而且有人对此非常痴迷,但是如果不放下着诱人的“美食”你的前途将会“前途无量“,所以舍下那些娱乐吧,那样你会得到美好的前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湟中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

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

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1. 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 《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C. 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

D.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 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 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 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B. “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 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 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答案】1. C 2. B 3. A【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C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不恰当,从下一段的开头,尤其是“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一句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文化还没有发展到高峰时期。

故选C。

【2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B项,“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错误,从“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来看,文人们爱竹是为了自身的解脱。

故选B。

【3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A项,“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分析错误,是审美趣味、文化影响等使然。

故选A。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至勃,沆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

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

崔融与张说评勃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4. 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挑出。

B. 论次.《平台秘略》次:编次。

C. 勃往省.,渡海溺水省:探视。

D. 勃属.文属:交付。

5.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王勃“文才卓著”的一项是()①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②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③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④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⑥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A. ①②⑤B. ③④⑥C. ①⑤⑥D. ②③⑤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

B. 王勃命运坎坷。

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 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

唯有王勃,慨然应允,自然引起了都督的不满。

D. 从崔融、张悦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等人的文采远远不及他。

7.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2)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3)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答案】4. D 5. A 6. D7. ①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杀了曹达。

②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担承。

③他认为人不可不懂医学,当时长安名医曹元有秘密的医术,王勃跟他行医学习,全都掌握了曹元的医学精华。

【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