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红军的长征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红军长征》导学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红军长征》导学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第14课红军长征1.描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及南方八省的游击战争。

2.归纳某某会议的有关知识,认识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3.阐明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4.重点:某某会议和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1)反“围剿”时间指挥者战略战术结果前三次反“围剿”1930年10月—1931年7月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在运动中消灭敌人胜利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底—1933年春周恩来、朱德运用的作战方针胜利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秋—1934年10月博古等拒敌于根据地之外,全线出击,同敌人打阵地战失败(2)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明所在学校的八年级学生准备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开展纪念活动,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哪里?某某瑞金或某某长汀。

(1)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某某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为政治局常委。

(2)“三人小组”指的是哪三人?、周恩来、王稼祥。

(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某某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红军长征中发生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B)①占领某某②冲破四道封锁线③四渡赤水河④巧渡金沙江⑤抢渡大渡河⑥吴起镇会师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⑤⑥C.②①④⑤③⑥D.①②④③⑤⑥(3)红军从被迫长征到取得胜利,这一历程说明(C)①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②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阅读的《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4.红军长征导学案.doc

14.红军长征导学案.doc

渣渡中心学校“人本健智大课堂”八年级上期历史导学案编号14 备课组李诌曹婷王玲玲班级姓名课题第14课:红军长征审阅★学前抽测★★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长征开始的原因、遵义会议、长征的过程以及红军三大主力顺利会师情况。

2、掌握长征的意义,学习领悟长征精神。

3、清楚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重点:长征、遵义会议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新知探究★思考: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长征途中经历了那些艰难险阻?在今天我们如何发扬长征精神?(一)长征的开始用双色笔在书本上划出长征开始的原因,长征开始的时间、地点及长征的发展情况。

长征的原因→长征的开始→红军的长征(二)遵义会议用双色笔在书本上划出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用双色笔在书本上划出长征的进程、胜利会师情况和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演练提升★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蒋介石调集50万人重点围攻B.蒋介石有帝国主义强力支持C.蒋介石的50万人装备先进D.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指挥错误2.长征途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A.强渡乌江B.遵义会议C.四度赤水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3.2013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7周年,历史上宣告长征顺利结束的事件是()A.遵义会议B.巧渡金沙江C.陕北会师D.会宁会师4.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

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梳理巩固★★达标检测★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四课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四课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四课导学案课题:红军长征备课:蒋碧云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记住红军的路线。

2、掌握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的原因,遵义会议的情况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3、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和长征胜利的原因4、归纳长征精神学习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学习难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长征意义。

学习过程一、课前小测:(温故知新)1、南昌起义的背景,过程。

2、为什么要建立工农革命根据地?二、自主学习(在书上相应地方画记并背记)阅读“长征的开始”思考回答1、长征的原因:①原因:由于和等人的指挥错误,红军第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开始。

②开始:年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从江西_______福建_________等地出发,突围长征。

红军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但人员伤亡严重,只剩下三万多人。

红军采取毛泽东的建议,向贵州前进,渡过,夺取贵州北部重镇。

2、遵义会议:①时间:_________年______月;②地点:;③内容:会议批评了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为政治局常委。

④意义:(书本划记好并能背诵)3、红军长征的路线:强渡攻占(召翻过通过进入。

4、两次会师:年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师;年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5、意义:(书本划记好并能背诵)三、合作探究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下面四幅图片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

图片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

(1)(2)(3)(4)请回答:(1)图①(是长征途中红军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的会址,你知道这次会议的名称吗?(2)在图②的铁索桥上红军与敌人进行的一场激烈的战斗称为什么?(3)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结合以上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您感悟到的长征精神有哪些?四、基础演练【】1、“……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

第14课 红军长征导学案

第14课 红军长征导学案

校本课程八年级历史(岳麓版)上册导学案第14课红军长征学习目标1、记住:红军长征的原因、起止时间、意义;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知道:红军长征精神。

学习重点遵义会议学习难点长征精神学习方法“四环七步”教学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P69页“长征的开始”、P71—72页“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

2、完成红军长征路线填空: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福建等地出发(长征开始)→突破敌人,渡过→★通道转兵(提出停止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强渡,攻占→★召开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打乱敌人的追剿部署)→★巧渡(跳出敌人包围圈)→抢渡,飞夺→爬(夹金山),过→会师→★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二>、阅读教材70—71页“遵义会议”思考回答★★遵义会议召开于何时何地?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三>、阅读教材P71——P73页“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思考回答1、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根据地的红军在会师。

2★年10月,、和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二、合作探究1、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三、学生交流展示四、教师(或学生)点评五、教师精讲1、结合地图讲解长征路线2、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

3、长征胜利的意义六、学生识记1、红军长征的原因、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及标志。

2、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

七、课堂检测1、红军长征起止时间是( )A、1933年10月——1934年10月B、1934年10月——1936年10月C、1934年10月——1935年10月D、1935年10月——1936年10月2、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确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C、取得了对蒋介石军事上的胜利D、停止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3、材料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教导学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教导学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了解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的“围剿”及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情况。

目标3: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识记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路线及胜利的标志,认识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尝试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重点)目标4:掌握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

目标5:认识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怀。

(难点)目标6: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自主学习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从______年到________年,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四次“围剿”,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遵义会议(1)时间:_______年1月(2)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_______的正确主张。

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来等负责指挥。

(3)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过雪山草地1.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_______。

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接着,红军北上,强渡_______,飞夺_______,翻过高耸人云、白雪皑皑的大雪山,通过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草地,进入甘肃。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________,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_______年_______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_______,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三、合作探究1.红军四五次反“围剿”为什么失利?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四渡赤水的意义是什么?巧渡金沙江的意义是什么?4.根据动画地图一起探究红军长征路线。

第14课红军长征 导学案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红军长征   导学案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红军长征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2、能力目标: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2、情感教育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经过,遵义会议学习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

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

时间:15分钟)1、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失败,年10月,党中央和红军从、福建长汀出发,向____________前进。

2、红军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但人员损失过半,革命处于生死关头。

3、1935年1月,党中央在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批评了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为政治局党委。

4、这次会议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____________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_________,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__________,飞夺____________,翻过____________,越过_______,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___________。

6、_________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7、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合作探究: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

历史:第14课 红军长征教案(岳麓版八年级上)

历史:第14课 红军长征教案(岳麓版八年级上)

第14课红军长征[教学过程]1.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带领学生朗读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略加解释。

指出毛泽东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岷山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设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

2.学习长征的开始时,学生可能会提出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的问题,教师可以联系前一课学习的红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四次“围剿”的内容,指出胜利的原因;而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应特别指出是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的。

3.要用好课本和地图册上的红军长征示意图,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通过使用图,多媒体课件可以设计动态的长征路线,让学生自己去“重返长征路”,找到中央红军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真正体会红军经历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长征。

4.本课有几处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内容,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如分析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到遵义会议召开时14年的时间里,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左” 的或右的错误,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也是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

5.要充分挖掘课内外课程资源。

如结合语文课学过的《七根火柴》等课文,选择、运用相关音像资料配合教学。

[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回忆、联系已学的四次反“围剿”知识,阅读楷体字关于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及危害,比较胜利和失利的原因。

2.在学习战争、战役等有关军事斗争的历史时,指导学生一定要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教案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教案

课型:______________备课日期___________ 上课日期________主备人:__________ 执教人:__________ 审阅签字:__________ 序号: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意义。

2、指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长征和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爱党、爱军队、爱国家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难点:无【教法、学法】:【新课导入】:下面是红军长征途中的经历,按长征路线的先后顺序设计一个示意图1、湘江战役2、遵义会议3、渡过乌江4、翻雪山,过草地5、四渡赤水河6、飞夺泸定桥7、渡过金沙江【当堂训练】同步训练【学(教)后心得】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意义。

2、指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长征和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爱党、爱军队、爱国家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难点:无下面是红军长征途中的经历,按长征路线的先后顺序设计一个示意图1、湘江战役2、遵义会议3、渡过乌江4、翻雪山,过草地5、四渡赤水河6、飞夺泸定桥7、渡过金沙江【当堂训练】同步训练【学有所得】。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

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路线以及途中红军战士们遇到的艰难险阻。

2.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探究红军长征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4.继承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的起止时间及长征途中重大历史事件
学习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体悟长征精神
三、学习过程
1.了解:1929年到1932年期间,我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态势。

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开辟了大片的红色革命根据地,面对这样的状况,国民党反动派会对此视而不见吗?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呢?红军战士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2.思考: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红军战士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3.长征初期的路线。





4.思考: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后的长征路。

14课《红军长征》导学案.doc

14课《红军长征》导学案.doc

14课《红军长征》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2、掌握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自主预习】一、长征的开始1.原因:由于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红军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时间: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二、遵义会议1.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2.内容: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3.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长征的胜利1.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南渡乌江,巧渡,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强渡,飞夺 ,翻越夹金山,越过四川西北部的草地。

2.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镇,同陕北红军会师。

3.三大主力会师:年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在胜利会师。

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4.长征胜利的意义: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使中国革命,为开创中国革命的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2、结合〈〈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说说红军长征的路线。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拓展提升】1、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2、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 ?你将如何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课堂检测】阅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2)“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些军事行动?(3)“金沙水拍云崖暖”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军事意义?(4)长征胜利有何历史意义?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B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一届三中全会2. 201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项大型的纪念活动,该活动从瑞金出发, 途径遵义等地,最终到达了陕北。

第14课红军长征导学案

第14课红军长征导学案

辰溪二中校本课程八年级历史(岳麓版)上册导学案第14课红军长征八年级历史备课组:张仁育(主备人)、米贤智学习目标1、记住:红军长征的原因、起止时间、意义;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知道:红军长征精神。

学习重点遵义会议学习难点长征精神学习方法“四环七步”教学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P69页“长征的开始”、P71—72页“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

2、完成红军长征路线填空: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福建等地出发(长征开始)→突破敌人,渡过→★通道转兵(提出停止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强渡,攻占→★召开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打乱敌人的追剿部署)→★巧渡(跳出敌人包围圈)→抢渡,飞夺→爬(夹金山),过→会师→★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二>、阅读教材70—71页“遵义会议”思考回答★★遵义会议召开于何时何地?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三>、阅读教材P71——P73页“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思考回答1、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根据地的红军在会师。

2★年10月,、和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红军长征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二、合作探究1、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三、学生交流展示四、教师(或学生)点评五、教师精讲1、结合地图讲解长征路线2、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

3、长征胜利的意义六、学生识记1、红军长征的原因、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及标志。

2、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

七、课堂检测1、红军长征起止时间是( )A、1933年10月——1934年10月B、1934年10月——1936年10月C、1934年10月——1935年10月D、1935年10月——1936年10月2、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确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C、取得了对蒋介石军事上的胜利D、停止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3、材料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导学案

《长征》导学案

2、长征毛泽东一、课前活动1、听说训练:词语接龙2、作业、预习检查(加扣分)二、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同学们了解长征吗?同学们了解作者毛泽东吗?(出示课题)三、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明确字音、字形和基本字义。

2、把握内容、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

3、解决疑问,品析美句,学会思考,适度拓展。

四、字词听写:1、准备阶段:学生出题(不多于5个)。

2、老师念词(课后+学生出题)并酌情解析,学生配乐听写。

错字(按出错频率)板书强调。

3、评价:听写优秀(正确率+质量)的酌情加1-2分;出题分辨率高的学生加1分。

五、知识链接:1、教师介绍作者作者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入选初中教科书的作品还有《沁园春·雪》等。

2、教师介绍相关知识诗歌体裁:七律写作背景长征回顾: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为保存革命力量,1934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他们一路上跋山涉水,冲过四道封锁线,翻过逶迤的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越岷山,经过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长征的意义: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情喜悦的战斗豪情。

《红军长征》优秀导学教案

《红军长征》优秀导学教案

《红军长征》优秀导学教案2020-04-25《红军长征》优秀导学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

2、探究基本的情节结构,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学习他们对待困难不屈不饶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3、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2、3教学方法基于本文的体裁是剧本,所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运用朗读,讨论交流,表演等方式进行有效地学习。

学习准备1、认真阅读课文两到三遍。

2、认真阅读《早读、晚练》早读中的“为思维指条路”部分和“预习.课文淘金子”学习过程活动形式【课前检测】(1)认真阅读课文之后,相信你已经知道课文的体裁是,作者是。

(2)在阅读课文时你一定发现文本中有些字词的音和形不太容易把握,不妨一试吧!注音:泥泞()猝然()扳()看拼音写字:mo()地 e()然 gou( )火( ) ()多音字:刨和()( ) ()形似字:驮()猝()蓦()驼()萃()慕()舵()粹()募()鸵()瘁()幕()(3) 在阅读文本时下面这些词你理解吗?猝然愕然万籁俱寂异口同声情不由己疲惫【文本简介:】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将王朝柱的电视文学剧本《长征》搬上屏幕。

这部长达24集的电视连续剧,从井冈山的第五次反“围剿”说起,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在逆境中开始战略转移,经遵义会议解决了领导权和斗争指导方针问题,爬雪山过草地完成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

该剧浓墨重彩大地刻画了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我党我军伟大领袖力挽狂澜的雄才伟略,刻画了无数革命先烈在传奇般的长征中可歌可泣的壮举,展示了我党我军转危为安走向胜利的过程及其原因,尤其张扬了对今天依然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长征精神。

【课堂学习】一、导入。

二、示标。

三、学一学(看谁学的快、学的深)结合课前阅读,把文本再次浏览,你定能知道本文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了几个场景?分别是什么场景?(1+2分)四、议一议(看谁议的透、议的精)这篇文章老师读了好几遍,读一次被感动一次,特别是下面这些句子是不是也感动的各位同学呢?说出你的感动。

长征导学案

长征导学案

《长征》导学案学习目标:
1、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的意思,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前预习
一、搜集整理资料
1、我了解的毛泽东:
2、我了解的长征:
3、什么是七律?
二、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诗歌,读通,读顺,读懂。

2、解释词语。

等闲逶迤磅礴云崖尽开颜
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意思?你觉得哪句诗可以接概况全诗的内容?
课堂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1、紧承首联的“万水千山”,作者具体写了哪些山?哪些水?分别采用了什么手法?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寒”应怎样理解?
3、从“尽开颜”你明白了什么?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七律(lù)云崖(yá)
B.长征(zhēnɡ)磅礴(pánɡ)
C.铁锁(suǒ) 逶迤(yí)
D. 岷山(Mín) 乌蒙(ménɡ)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形容山的____,这是实际的山;“细浪”、“泥丸”形容山的___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

诗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

3、更喜千里雪,三军过后。

这句话告诉我们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难关是,“”是全都喜笑颜开的意思。

“”这个词语表达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

4、背诵全诗。

课外拓展
学习毛泽东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和《清平乐六盘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中共仍没有找到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B、中共失去了苏区广大人民的支持
C、中共认识到北上抗日的重要性D、党中央存在“左”倾的错误领导
3、下面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堂检测:
1.C 2.D 3.B 4.B 5.C 6.B 7.D 8.B 9.C 10.C
11.(1)①B;②E;③D;
(2)材料二:“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材料三:敌军的围追堵截;材料四:严酷的自然环境;路程远;经历难;意义深远;具有首创精神。
(3)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C.红军长征D.井冈山会师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博古等人在红军长征出发前,既不做深入细致的政治动员,也不做长途行军作战的准备。他们把突围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行动缓慢,始终摆脱不了敌人。
材料三红军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红一方面军原来准备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蒋介石调集重兵布成口袋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4.“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 )
A.一大B.遵义会议C.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5.2016年是长征胜利结束80周年,为了弘扬长征精神,广安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C.敢打敢拼,不受拘束D.视死如归,百战百胜
7.徐州某校准备开展一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2周年”合唱音乐会,演唱《长征组歌》中的四首:①《四渡赤水出奇兵》、②《过雪山草地》、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到吴起镇》。如果按红军长征路线依序演唱,其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③①②④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
6.红军长征表现出了崇高的长征精神无不胜,百折不挠B.信仰坚定,意志坚强
②图13飞夺泸定桥。22名红军突击队员冒着敌人密集弹雨,攀着没有铺设木板13根光溜溜的铁锁,冲过火海,消灭守军,占领泸定桥。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③图14过草地。红军六天六夜,有随时吞没生命的沼泽和淤泥潭,气候恶劣,缺少粮食和御寒衣服,他们相互帮助,走出草地。
【拓展探究】
(3)主题:“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打乱追剿”、“巧渡金沙江”、“严寒翻越大雪山”、“历尽千苦过草地”、等。
材料二:“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
------凤凰网历史频道
(1)阅读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红军被迫转移的原因。
(2)据材料二,试着概括长征初期“左倾”错误的表现有哪些?
8.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 )
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9.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的是( )
(1)用图中字母回答:
①1935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地点:
②红一方面军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的地点:
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2)据材料二、三、四,分别概括指出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概括这次“远征”有哪些特点?
(3)分析以上四则材料,折射出长征精神的哪些内涵?
参考答案:
活动一:
(2)在探究学习长征过程中,图2、图3、图4三个地址发生的历史事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请简要说明理由。
当堂检测:
1、1934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北上抗日B、为了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为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2、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所映出的重要问题是( )
活动二:红军的长征
某校八年(2)班同学开展“图说红军长征”学习与探究,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解说路线】
(1)据图1分别写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目的地、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地点。
【描述事件】
红军长征经过11个省份,渡过大江大河,发生惊心动魄战役,也有不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图2、图3、图4所示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址。
6、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镇,同陕北红军会师。___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在、______________会师,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长征的胜利。
7.长征的意义:长征的胜利,保存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___________精神。鼓舞了人民,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3、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选举_________为政治局常委。
4、遵义会议结束了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5、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四渡,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南渡乌江,巧渡,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接着,红军总参谋长___________和彝族首领______________歃血为盟,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强渡,飞夺,翻越夹金山,穿过四川西北部的草地,创造了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
材料四草地位于川陕甘边界,绵延几百千米,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出腐臭味的黑色泥潭。行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无法生还。红军靠挖野菜、草根,甚至杀军马或煮皮带充饥,常常背靠背宿营,互相取暖;手挽手行进,趟过泥沼。就这样,红军历尽艰难,走出了草地。
红军将士穿着单衣,踏着没膝的积雪,顶着怒吼的狂风,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战胜了风雪,翻越了夹金山。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十送红军》,听后提问:这首歌曲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出:
歌曲《十送红军》是一首反映红军即将踏上长征路的背景下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歌曲,,揭开了红军被迫长征的序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长征的开始
材料一:1933年10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1)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强大;中央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或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2)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
活动二:
(1)瑞金、吴起镇、会宁;(2)三个图片任答一个,与理由对应。
①图1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14课红军的长征
班级:姓名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识记:红军长征开始和胜利会师的时间,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及其伟大意义。
2、理解: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
3、运用: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
难点:遵义会议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南湖游船开天地B.八一枪声建军队C.遵义会议扭乾坤D.井冈会师创新路
10.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白雪、茫茫草地、涛涛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学习活动
备注
【检查预习】
1、1933年9月,蒋介石自任总司令,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博古执行_______错误路线,实行军事_____________的方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_________、__________和福建_________、___________出发,开始长征。_________、__________率红军留在南方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