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送董邵南序复习资料学生稿
伶官传序送董邵南序复习资料教师稿
《伶官传》序训练题一、文学常识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世称“欧阳文忠公”,卒谥“文忠公”。
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
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
作为史学家,著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后者属二十四史之一。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阡.(qiān)陌沉溺.(nì) 崤.(xiáo)函瓮牖.(yǒu)衣襟.(jīn)隳.(huī)圮逡.(qūn)巡馈.(kuì)赠仓廪.(lǐn)伶.(líng)官锋镝.(dí)抚恤.(xù)三、下列包含古今异义数目正确的一组是( A )①至于誓天断发②及凯旋而纳之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③此三者,吾遗恨也④自然之理也⑤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⑥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A. 3句B. 4句C. 5句D. 6句四、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D )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 盛以锦囊C. 此三者,吾遗恨也D.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世人传言)3.则遣从事..其成败之迹(或者)(推究)..以一少牢告庙(泛指属官) 4.抑本5. 逸豫..可以亡身(安乐)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7. 及仇雠..已灭(仇敌) 8.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缚)(丝编的绳索)9. 岂非人事..哉(人的所作所为) 10. 吾遗恨.也(遗憾)11.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12. 何其..衰也(多么)六、翻译下列句子1.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
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
4、省略句
A、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B、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C、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D、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E、(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5、.固定句式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啊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难道……吗
6、翻译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七、课文简析
(一)论证方法
1、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词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
八、解题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意思是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五代史伶官传序》晨读晚背资料(文言词句、作文素材、文化常识、名句默写)
《伶官传序》晨读晚背资料汇编(课文重要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与运用、文言知识归纳、文化常识梳理、名句默写精选)一、文言词句释义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人的作为)哉!愿(作动词,推其根本)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的原因)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坦言(世人说)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给)尔三矢,尔?(副词,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无忘乃(你的)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丛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躯(奔驰,快跑),及凯旋而细(收进,收藏)之。
方(当)其系(缚)燕父子以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再(匣子,这里用作动词,用匣子装)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他鲤(仇人)已灭,天下已定,二本(一个人)夜呼,乱者四座(响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理.(或者,还是).本(考察,探究)其成败之尊(踪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日:“满招损,谦得益J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故方其盛也,举(全,整个)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人生的祸患常常是由极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勇气的人也多为他所溺爱的人或物困扰)岂(难道)独伶人也哉?二、作文素材提炼1、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父亲去世。
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
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
《伶官传序》复习
2)函梁君臣之首 (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装) 3)一夫夜呼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4)忧劳可以兴国 (兴,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 … 兴(亡) 逸豫可以亡身
3、翻译下列语句: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译: 兴盛和衰亡的规律,虽然说在于天命, 难道不是因为人为吗?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 译: 或者再从他的成败的迹象推究,都是由 于人为吗? 3)满招损,谦得益。
7)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举凡,所有
的;争:抗衡) 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微小的事情) 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一定)
10)请其矢
(其:指示代词,那)
1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其:人称代词,他; 组:绳索)
2、说出下列红色字在句中的用法及意义:
1)负而前驱
(前: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前面)
4、翻译下列句子:
1、岂得之难而守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推究 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吧?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智 勇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 爱)伶人才如此吗?
介词短语后置: 被 动 句: 判 断 句: 省 略 句:
B C E D E A G B F
巩固练习
1、 选出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一项( A 负而前驱
D
B
) 一臣之首
四、朗读文章,参照注释理解文意,质疑,讨论,师生共 同解疑。做下列习题加以巩固。
1、解释下列句中的色字: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因,推究原由) 2)负而前驱 (负:背负;驱:鞭马前进) (凯旋:胜利归来) 3)及凯旋而纳之
《伶官传序》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伶官传序》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盛衰兴废:兴盛和衰微,指人事的发展兴亡。
2.人事代谢:代谢,更迭,交替。
泛指人世间的事新旧交替。
3.谋事在人:谋求事情能成功,需靠自己努力。
4.原始见终: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5.亲冒矢石:见“亲当矢石”,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6.锦囊还矢:谓凯旋告捷。
7.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8.誓天断发:断发向天起誓。
9.指天誓日: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
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10.泣下沾襟: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形容哭得非常悲伤。
11.泫然泣下:泫然,流泪的样子。
泣,眼泪。
伤心地流下眼泪。
12.满招损,谦得益:骄傲自满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1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指的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14.谦虚敬慎:见“谦虚谨慎”,谦虚,虚心,不自满。
谨慎,慎重,小心。
对人虚心,办事小心。
15.惟日孜孜,无敢逸豫:每天都孜孜不倦努力工作,不敢贪图享受。
16.逸豫之心:谓贪图安逸的思想。
17.一豫一游:豫,快乐。
游玩快乐。
指帝王的游乐生活。
18.积于忽微:从细小的事情上累积发展起来。
19.祸积忽微:灾祸产生于疏忽大意。
20.流溺忘反:犹言流连忘反。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二、文化常识1.《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907年至960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代的历史。
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
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2.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引言”、“前言”等类的序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属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议论文。
如《〈呐喊〉自序》《〈指南录〉后序》等。
伶官传序知识点
伶官传序知识点《伶官传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史论。
这篇文章通过对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分析,总结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意在告诫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以下是关于这篇文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新五代史》是欧阳修编撰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二、重点字词1、原:推究,考查。
2、庄宗:即后唐庄宗李存勖,五代后唐王朝的建立者。
3、晋王:李存勖之父李克用,因出兵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受封为晋王。
4、矢:箭。
5、函:匣子。
此处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6、仇雠(chóu):仇敌。
7、逸豫:安乐。
8、忽微:微小的事。
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9、溺:溺爱,过分宠爱。
三、词类活用1、函梁君臣之首函: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2、一夫夜呼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仓皇东出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四、特殊句式1、梁,吾仇也判断句2、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3、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4、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省略句五、文章结构文章开头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中心论点,接着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进行论证。
得天下部分,叙述了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恨,成就帝业的过程。
他牢记父亲的遗志,“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最终“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建立了后唐。
失天下部分,着重描写庄宗由盛转衰的经过。
当庄宗成功之后,“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但他却“逸豫”起来,“智勇多困于所溺”,宠信伶人,最终“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文章最后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结尾,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指出了国家兴亡不仅仅在于伶人,更在于统治者自身的行为和态度。
《伶官传序》复习课件
主题思想
01
中心论点
盛衰之理与人事的关系。
02
论证方法
通过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对比论证盛衰之理。
03
主题思想的意义
警示统治者要居安思危,不能因功成而骄傲自满,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
脑和勤勉的精神。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重视个人行为对国家兴衰的影响
。
03
文章艺术特色分析
叙事手法
倒叙手法
文章开头先提出论点,再从头叙述庄 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这样的叙 事手法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描述:文章中强调了天命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同时也强调 了人的主观努力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分析: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人对天命和人事关系的深刻认识 ,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文化内涵:国家兴亡的教训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描述:文章通过庄宗得失天下的历史故事,总结了国家兴 亡的教训,强调了统治者应该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对历史研究的价值
提供历史借鉴
通过对《伶官传序》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上的政治、 社会状况,为现代社会提供借鉴。
揭示历史规律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为 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THANKS
欧阳修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曾官 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等要职,对北宋的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
02
文章内容梳理
文章结构
01
开篇提出论点
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的观点,强调国 家兴衰与统治者个人行为的关
系。
02
中间论证
通过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 实,阐述盛衰之理。
《伶官传序》复习课
3.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人情事理
一词多义
归
1、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 皆背晋以归梁 归附,归依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去,往
3、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
其归书也必速
归还
4、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归聚,汇聚
一词多义
易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以乱易整,不武 4、寒暑易节/秦王以十五城 请易寡人之壁 5、吏民慢易之。
6、狱词无易/易容术
容易 轻易 替代 交换
轻视、怠慢 改变、更改
一词多义
告
1、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
其矢
( D)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下列各选项中,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牛、猪各一头叫“少 牢”。
B.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C.告庙,指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D.《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是( B )
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函梁君臣之首
C.仓皇东出
D.负而前驱
4.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函梁君臣之首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1、作者:欧阳修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裁:史论3、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二、重点字词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考查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还是本:推究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6、举天下之豪杰举:全,所有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微小的事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溺:溺爱,沉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不要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3)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名词作状语(1)负而前驱前:向前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仓皇东出东:向东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词作名词(1)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泣下沾襟泣:泪水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形容词作动词(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五、古今异义1、至于誓天断发至于:古义:以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今义:干某项事业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1)梁,吾仇也(“……也”表判断)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三者,吾遗恨也(“……也”表判断)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被动句(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表被动)(2)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表被动)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省略句(1)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告”后省略宾语“之”)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其矢,盛以锦囊(“盛”前省略主语“庄宗”)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状语后置句(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正常语序为“庄宗受而于庙藏之”)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正常语序为“方其以组系燕父子”)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重点句子翻译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翻译: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伶官传序》课件
以授之于有司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余威震于殊俗
于 • 动词之后,表施事主体:被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形容词后,表比较:比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助词,补充音节,不译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于
•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在
•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
《伶官传序》 重点知识梳理
复习目标
1 背诵课文 2 写对易错字 3 文化常识 4 积累二个重点实词:负、本
三个次级实词:盛、系、抑
5 掌握一个虚词:于 6 重点句子翻译
夫祸患常积于 忽微 .
文化常识
• 太牢、少牢 古代祭祀用牺牲玉帛,牺牲就是用家畜祭祀。牛、
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于人欤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 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 与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 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不抑耗其实而已 屈心问,或者, 还是 表反问,难道
损伤 压抑
于 • 动词之后,表地方和时间:从,在,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 忽微 极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
万分之一
负 • 负而前驱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忽忽如狂,自痛负汉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虚负凌云万丈才
背着 失败 背叛 承担 背着 凭借 具有
本 • 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父母者,人之本也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今背本而趋末
考察,探究 本来 根本 草木的根 农业
盛
高三语文复习课时课件:伶官传序共29页文档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高三语文复习课时课件:伶官传序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审Fra bibliotek容膝
之
易
安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伶官传》序训练题
一、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字,号,晚年又号,世称“”,卒谥“”。
他位列“”之一,是北宋的领袖。
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最为突出。
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
作为史学家,著有《新唐书》和,后者属二十四史之一。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阡.()陌沉溺.()崤.()函瓮牖.()衣襟.()隳.()圮逡.()巡馈.()赠仓廪.()伶.()官锋镝.()抚恤.()
三、下列包含古今异义数目正确的一组是()
①至于誓天断发②及凯旋而纳之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③此三者,吾遗恨也
④自然之理也⑤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⑥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A. 3句
B. 4句
C. 5句
D. 6句
四、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 盛以锦囊
C. 此三者,吾遗恨也
D.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五、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2.世言
..晋王之将终也()
3.则遣从事
..其成败之迹()()..以一少牢告庙() 4.抑本
5. 逸豫
..()..可以亡身()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7. 及仇雠
..已灭() 8.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9. 岂非人事
..哉() 10. 吾遗恨.也()
11.尔其勿忘乃.父之志()12. 何其
..衰也()
六、翻译下列句子
1.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4.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送董邵南序》训练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矧.()燕赵之士恶.知()慕义强.()仁不异于古所云邪.()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郁郁适.兹土()
2.董生举.进士。
()
3.矧.燕赵之土出于其性者哉()
4.为我谢.曰()
5.吾知其必有合
..()..也() 6.连不得志于有司
7.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8.可以出而仕.矣()
9.苟慕义强仁
....者皆爱惜焉。
()
三、对本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两次出现“董生勉乎哉”语气和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你就要找到出路了,努力争取吧!”
B.预言董生与仁义“出乎其性”的人“合”,这表面上是赞扬他,其实是为了先扬后抑,他与藩镇“合”只能说明他丧失了仁义。
C.“为我吊望诸君之墓”一句是提醒董生应当处理好他与唐王朝的关系。
D.文章寥寥一百五十字,层层转折,意在言外,词约而意丰,文短而气长,确是千古传颂的名篇。
四、翻译下列句子
1.郁郁适兹土。
2.董生啊,努力吧!
3.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4.吾知其必有合也。
5.吾因子有所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