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单元整合6 新人教版选修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二、詹姆士一世与“君权神授”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一、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二、向君主呈递《权利请愿书》三、提交《大抗议书》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一、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二、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三、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一、《独立宣言》的发表二、《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二、《人权宣言》的发布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地位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英国《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二、美国的政治体制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一、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第2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一、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二、波旁王朝的复辟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第3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三、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一、“中体西用”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一、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一、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三、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三、张勋复辟与护法运动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一、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的斗争二、宪章运动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第2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一、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的民主运动二、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三、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一、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二、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三、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一、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二、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三、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四、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2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第1课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2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第1课

一步.
2.在内外交困的刺激下,统治阶级内部的开明 派被逼上了学习西方以求富强的道路,引进西 方先进科学技术,掀起洋务运动,将学习西方的 “坚船利炮”层次推进到了“工商科技”层次.
3.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派主张更广泛地学 习西方,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技,而且要学习西
方的某些政治、经济制度,还提出“商战”口号,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
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
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学习目标 1.分析“中体西用”思想产生与演变的原因. 2.归纳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的反映.
新知初探 • 思维启动
一、“中体西用” 1.背景 西方文化 对中国的冲击日益 (1)鸦片战争后,_________
思考探究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
术。”
(1)这句话应属于哪个派别的主张? (2)此派别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提示:(1)洋务派。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1.地主阶级 祖宗成法”和 (1)顽固派:学习西方违背“________ “立国之道”。 (2)洋务派 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达到“自强”“求富 ”的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制度。
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竞争,将向西方学习的 层次大大提高. 4.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将中国儒 家思想和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提出建立君主
立宪政体并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5.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进一步向西方学 习,提出了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最终推翻 封建政权,建立了共和国,实施了一系列发展资 本主义的法令,颁行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 宪法. 6.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 在新文化运动中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 将其进一步向思想领域深入,后来的中国共产 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将学习西方推向了新 的阶段.

【随堂优化训练】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知识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随堂优化训练】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知识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列关于早期维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于 19 世纪 60 年代
B.主张推翻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D.没有形成完整理论,也未付诸实践 解析:B 早期维新派主张利用改良的手段,实行君主立宪 制度,而不是要推翻清政府。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
二、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旧三民主义 民族 主义 反对民族压 迫,反对满 洲贵族的统 治 推翻君主专 制政体,建 立国民政 府,国民一 律平等 新三民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 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 有,凡真正反对帝国 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 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一切自由及权利 新发展 (1)不反帝→反帝; (2)反满→民族平等。“新” 在反帝,体现了联俄思想
一、关于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都主张
学习西方,最终未付诸实践或实践失败。
2.不同点 (1)阶级属性不同: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维新
派和维新派则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2)主张的侧重点不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
术,镇压人民的反抗;早期维新派强调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 君主立宪,形成了一套维新理论。 (3)目的不同:前者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后两者以
民权 主义
民生 平均地权 主义
(1)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 平民共有; (2)与反帝反封相结合,体现 了联共思想。“新”在强调 普遍平等的民权 (1)增加了“节制资本”内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容,体现了扶助农工思想; 实行“耕者有其田” (2)“新”在更关注农民和 的政策 工人

2013年高二历史课件人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2013年高二历史课件人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兴起.康有为、 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主张在中国设 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由于封 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变封建专 制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愿望失败.
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提出了 “创立民国”的主张,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 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 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4)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 有进行彻底批判. (5)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社会上起了 思想启蒙的作用. (6)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 的反映.
2.不同点 (1)宣传的手段不同: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 义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革命派直 接采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2)对待清政府的态度不同:维新派维护清政府 的统治,只是改变专制主义;革命派不仅改变 封建主义还要推翻清政府.
(3)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确定了三权分立的政 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接着在1912 年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 过议会选举,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 (4)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 华民国约法》,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 名存实亡.
(3)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方式不同:维新派主张 改良的方式;革命派主张使用暴力革命的方 式. (4)政治体制不同: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政体; 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整合二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制度 的追求 1.君主立宪制 (1)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在政 治上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高效整合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高效整合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整合一 工场手工业时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 (1)15~16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 提供了条件。 (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 洋沿岸,荷兰和英国积极对外扩张。
2.表现 (1)荷兰击败葡萄牙,垄断东方香料贸易,在亚洲、北美建立殖 民地。 (2)英国进行海盗式掠夺,通过商业战争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3)影响:一方面,殖民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
2.非洲的抗争 (1)原因:19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殖民地人 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尖锐。 (2)任务:反帝。 (3)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和起义。 (4)突出事件 ①埃及人民抗英斗争。 ②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③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 (1)背景 ①政治上:欧洲殖民者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民族矛盾尖锐。 ②经济上:拉丁美洲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③思想上: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 长。 ④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
整合三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亚洲的觉醒 (1)背景 ①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②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的发展壮大,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2)表现 ①旧式的民族运动:如朝鲜义兵运动、中国义和团运动等。 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中国辛亥革命、印度 20 世纪初的民 族解放运动、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3)特点:各国将民族解放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结合,标志着 亚洲的觉醒。
整合二 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1.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 实力,为它们征服世界提供了物质条件,加紧在全球扩张。 2.表现:通过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手段使 亚、非、拉美地区成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整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整合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保障体系(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后取得的经济成就,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有力后盾, 有效缓解了“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突出矛盾。逐步建立起城镇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使全民病有所医。未来中国医疗保障应向着更 加注重城乡公平、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强化医疗保障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3.“左”倾思潮影响下的医疗保障制度(1966—1978年) 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医药卫生事业改革没能取得更多的突破,零散的控制 医疗费用的措施,并未有效遏制医疗费用的上涨。 (1)城市劳动保险医疗制度在这一时期有两个明显的转变,一是延续1965年 《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管理问题的通知》精神,挂号费和出诊费改由个人负 担;二是在筹资方面,改变了1969年以前“企业医疗保障费用的主要来源是 劳保医疗卫生费,在企业生产成本项目中列支,按照企业工资总额的一定比 例提取;补充性资金渠道有企业自愿的劳动保险金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 费”。
对应训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意见》(简称“新医改”)中提出,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全面覆盖城 乡居民,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 新医改思想的指导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取得了长足 发展。2016年国家提出对新农合与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整合, 推动形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摘编自林淑周《新医改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发展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政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农合的推行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医改思想的转变;居民医疗费用负担沉重;医疗卫生事业还需 要进一步完善。 (2)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促进了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助于农民 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强化了农民的卫生意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 单元提升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 单元提升

作用 了人类的生命健康;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
针对训练 3.(2021·四川凉山州二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不管你住什么地方,居 委会老大妈都会喊你,“没事儿了起来打扫卫生”,大家就纷纷出来,打扫自 己门前那一块儿地方,也包括一些公共场所……这在农村也非常普遍。当 时的爱国卫生运动( ) A.影响了国人的日常行为 B.表明医疗体系开始建立 C.弥合了城乡的发展差距 D.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动员了 普通民众,说明当时的爱国卫生运动影响了国人的日常行为,故A项正 确;“开始”与史实不符,B项错误;仅凭爱国卫生运动无法弥合城乡的发展差 距,C项错误;材料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直接影响,D项错误。
4.19世纪以前,英国专科医生盛行,其服务价格昂贵,19世纪以后,这个群体 市场份额缩小,全科医生迅速崛起,且价格低廉。这一变化说明( ) A.医疗资源呈现社会化大生产趋势 B.专科医生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C.工业革命导致人们健康状况恶化 D.工业革命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
二、现代卫生体系的建立历程及其作用
时期
世界
中国
19世纪
采取消毒、化验等手段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 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卫生知识,科学处理垃圾; 推广自来水;监督食品卫生;近代公共卫生措施
鸦片战争后,西方 公共卫生措施引 入中国
逐步健全
完善各层级医疗组织、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
20世纪 构及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倡导疫 把城镇职工纳入
中期 苗接种;加大食品、饮用水和药品安全监督;构 公费医疗系统
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福利国家”
时期

高中历史单元整合6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历史单元整合6新人教版选修2

【金版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整合6 新人教版选修2一、知识网络二、重大知识线索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都来源于西方,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②都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③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④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⑤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2)不同点。

①宣传的手段不同: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革命派直接采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②对待清政府的态度不同:维新派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只是改变专制主义;革命派不仅改变封建主义还要推翻清政府。

③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方式不同:维新派主张改良的方式;革命派使用暴力的方式。

④政治体制不同: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政体;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

(1)政治领域。

①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

虽然变法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但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农民阶级发起义和团运动来挽救危亡,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③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中国的政治更为黑暗。

(2)经济领域。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开始强烈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孕育了先进的因素。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单元整合6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单元整合6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激进 宣传民主与科学、批判儒 派 家传统道德
社会影响 (1)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未付诸行动 (3)成为康梁思想的来源 发展为戊戌变法运动,具有进 步性、爱国性、启蒙性 (1)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 (2)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 步发展 思想空前解放,弘扬民主科 学,推动五四运动,传播马克 思主义单元整合 Nhomakorabea一

一、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发展进程(1840~1919年)
派别 地 抵抗 主 派 阶 洋务 级 派 思想主张及活动 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追求“自 强”“求富” 社会影响 开眼看世界 促进了中国的工业、教育近 代化进程


派别 早期 维新 派 维新 派 资 产 阶 革命 级 派
思想主张及活动 发展工商业、兴办西学、 革新政治 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 立宪 提出三民主义、建立中华 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第6单元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第6单元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及答案

单元测试(六)(时间:90分钟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列强侵略不断加剧,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习,其中的代表人物是( ) A.魏 B.冯桂芬.张之洞 D.孙中山解析鸦片战争后,首先倡导中国人向西方习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其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等。

答案 A2.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外侵略.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解析近代社会前期,中国社会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外民族压迫;二是实现近代、发展中国,无论哪一社会阶层它们均为实现这两大任务努力争取。

题干中的思潮的演变正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反映。

答案 D3.下列关于“中体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成为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指导思想B.其根本目的是维护中国传统的“伦常名教”.张之洞在《劝篇》中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D.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解析“中体西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在向西方习初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到维新变法之时则主要起阻碍作用。

故选D。

答案 D4.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内容丰富,观点纷呈。

下列作品体现了维新思想中的“进史观”的是( )①《劝篇》②《孔子改制考》③《天演论》④《海国图志》A.①②B.③④.②③D.①④解析《劝篇》是张之洞所作,《海国图志》是魏的作品,都不属于维新派,排除①④。

答案5.洋务派和顽强化训练派是清政府内部的两大派系,他们的相同点有( )A.都属于封建地主阶级B.都主张“中体西用”.都主张习西方技D.都主张习西方民主制度解析顽强化训练派不主张习外国的任何东西,故B、、D都不符合顽强化训练派。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第2单元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第2单元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及答案

单元测试(二)(时间:90分钟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从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英国农业人口比重骤降的直接原因是( ) A.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B.贵族地主为兴办牧场强行占地.城市资本家大量租地开设工场D.政府支持海盗行为和殖民掠夺解析由于贵族地主的圈地运动,把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圈地养羊,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到城市打工谋生,促使城市人口骤增,农村人口缺减。

故选B。

答案 B2.16世纪,强化训练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其表现不包括( )A.形成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教B.反对“君权神授”的思想在滋长.法律至上的思想愈加强劲D.许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成为议员解析英国国教是欧洲宗教改革时英王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时形成的,保留了天主教的全部特点,只是最高教主不承认是罗马教皇,而由英王担任,各地主教不是由教皇任命,而由英王任命,所以英国国教代表的是英国的封建势力。

故选A。

答案 A3.17世纪初,英国下院议员要求对税收去向和使用问题发表意见,要求对国家政策的制定有发言权,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们却认为这些议员的要求是无法容忍的放肆和傲慢。

统治者这种态度的决定因素是( )A.英国的传统习惯B.阿奎那的“君权神圣”论.苏格兰人的传统D.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论解析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推行了专制统治,因此对议员们的意见无法容忍。

答案 D4.长期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 A.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B.国王企图以武力镇压议会.议会得到了城乡群众的支持D.议会逐渐把持了全国的政权解析革命的实质就是政权的归属问题,议会提出限制王权,就是要求自己掌权,即从封建政权变为资本主义政权,故选A。

答案 A5.1628年议会通过的《权利请愿书》直接针对的是( )A.詹姆士一世的专制行为B.英国与法国、西班牙的战争行为.查一世的强化训练意征税行为D.斯图亚特王朝关闭议会的行为解析为抗议查一世不通过议会而强化训练意征税的行为,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

高中历史 单元整合六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单元整合六 新人教版必修2

【金版学案】2016-2017年高中历史单元整合六新人教版必修2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核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两大线索: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重大历史线索1.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发展历程及其原因(1)发展历程: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①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了手工工场。

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②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

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

③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这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面对经济危机进行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

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

(2)变革原因:①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是根本原因。

②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是内在的需要。

③经济危机、战争和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

④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⑤社会、时代的变化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新要求。

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经济领域:①生产力大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市场信息化、管理电脑化、工业材料复合化。

其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到资本密集型,再转到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总趋势是整体经济结构逐渐软化,社会生产的重心从物质生产部门转向非物质生产部门。

②生产关系的新变化: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资本家私人所有制趋向社会化,即由个人直接占有发展为个人间接占有,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③经济模式的共同点: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使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出现了有序化和可调控的特点。

【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单元综合测评6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单元综合测评6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六)(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强中国御外之策,惟有以忠义号召合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首,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二自同治、光绪以来,总署、使馆、招商局、电线铁路,皆采用新政,非祖宗之旧法也。

皇上诸臣,审时度势,图谋自强,亦固知法之不能不变也,徒以根本未变,大制未新,少袭皮毛,未易精髓。

犹厦屋朽坏,岌岌将倾,而粉饰补漏,糊裱丹青……求不履压,岂可行哉!——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异同?产生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主张的目的有何相同之处?材料二和材料三主张的实施结果有何异同?其结果的相同点又说明了什么?(9分)【解析】首先明确每则材料所反映的是哪个阶级、阶层的主张,材料一代表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洋务派,材料二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材料三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

【答案】(1)同:都认为法制、机械、工艺可变。

异:材料一主张皇权专制;材料二则要改革政治制度。

根本原因:双方代表不同的阶级立场。

(2)目的: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结果:①异:后者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同:都失败了。

(或没有改变社会性质)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和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在《大同书》里,认为女子之所以如此悲惨的境地,完全是由当时的封建制度造成的。

在这种制度中,经济上完全实行私有制,政治上缺乏民主自由。

……他认为“凡人皆天生,不论男女,有人皆有天与之体,即有自立之权,上隶于天,人尽平等,无形体之异也。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习题+单元过关检测)第四单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习题+单元过关检测)第四单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第四单元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课标 要求
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资产


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
链 接
响。
1.两党制的演变
(1)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辉格党和托利党形成。
(2)演变。①“光荣革命”后,两党先后垄断英国政坛。
(3)具有创新性。议会、内阁制、政党政治是代议制的重要组
成部分,这些都起源于英国,都是英国人将传统与现实相结
合,经过不断调整、改造而创建的,对世界民主政治建设具
有榜样作用。
(4)是一种间接民主。由公民选举的代表组成代议机构,由代
栏 目

议机关负责行使权力,公民参与民主是间接和有限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具有包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英国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英 国的妥协传统,国王、议会、政党、民众之间有较强的相互 包容性,很少出现像法国那样的过激行动。
②1832年议会改革后两党改名:保守党和自由党。 栏
A.保守党代表贵族利益及其他阶层。
目 链

B.自由党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
③两党通过竞选,实行轮流执政。
④20世纪初,工党兴起,自由党分化。
(3)现状:工党和保守党是英国两大主要党派。
2.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主要特点
(1)历史悠久,具有连续性。议会起源于13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后来经过 19世纪的议会改革,才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 (2)具有渐进性。英国的代议制度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 善的,一些改革都是各派政治力量妥协的结果,其变化也是渐进 的。

高中历史 单元整合1 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历史 单元整合1 新人教版选修2

【金版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整合1 新人教版选修2一、知识网络二、重大知识线索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三、链接高考(2010·课标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是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二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做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做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题时第(1)问以材料为依托,关键是把握答题方式是概括指出;第(2)问除依据材料外,还要多角度思考民主观形成的原因。

答案:(1)孟德斯鸠:政治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在法律框架内做应该做的事)。

托克维尔:无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尚自由;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

(2)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针对法国专制制度及时弊;托克维尔的观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受美国民主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选修2课件:第六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人教版历史选修2课件:第六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制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愿望失败.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提出了 “创立民国”的主张,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 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 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4)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 华民国约法》,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引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3)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确定了三权分立的政
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接着在1912 年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
过议会选举,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
义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革命派直
接采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2)对待清政府的态度不同:维新派维护清政府 的统治,只是改变专制主义;革命派不仅改变
封建主义还要推翻清政府.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3)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方式不同:维新派主张 改良的方式;革命派主张使用暴力革命的方 式. (4)政治体制不同: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政体; 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整合二 的追求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制度
1.君主立宪制 (1)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在政 治上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栏目 导引
第六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版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单元整合6 新人教版选修2
一、知识网络
二、重大知识线索
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都来源于西方,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②都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③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④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⑤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2)不同点。

①宣传的手段不同: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革命派直接采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②对待清政府的态度不同:维新派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只是改变专制主义;革命派不仅改变封建主义还要推翻清政府。

③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方式不同:维新派主张改良的方式;革命派使用暴力的方式。

④政治体制不同: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政体;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

(1)政治领域。

①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

虽然变法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但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农民阶级发起义和团运动来挽救危亡,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③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中国的政治更为黑暗。

(2)经济领域。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开始强烈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孕育了先进的因素。

②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上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战之后,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③社会生活方面,西方新事物和新的思想观念不断传入,加上中国的政治运动的推动,
引起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种种变化。

(3)思想领域。

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等各种社会思潮兴起和发展。

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成为历史潮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形成;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促进了革命的进步和发展。

三、链接高考
(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年(宣统二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

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

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1908年“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到1910年“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等信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0年的中国形势发展,从革命派、立宪派、清政府等当时政治力量的不同诉求归纳其原因。

第(2)问,结合材料“皇族内阁”体现出的预备立宪的欺
骗性及形势发展得出结论。

答案:(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

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的意图化解统治危机。

(2)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