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文森话语分析理论的优缺点
试论莱文森的会话含义理论
试论莱文森的会话含义理论作者:于磊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6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从莱文森会话含义理论出发,以全新的视角分析影片《重返17岁》中的人物对白,解释会话中有意识违反准则的语言现象,阐明莱文森会话含义理论对解读影视作品具有的有效性,并使人们深刻体会语言的魅力。
【关键词】会话含义莱文森《重返17岁》目前国内外对会话含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语言学家格莱斯的相关理论展开的,对莱文森的会话含义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使之与典型影视作品相结合的研究则更少,对这部影片的分析主要以电影文学角度分析为主,没有相关语言学研究。
一、莱文森会话含义理论莱文森(1987)指出,在格莱斯的两条数量准则以及方式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三条原则:数量原则(Q-principle)、信息原则(I-principle)、方式原则(M-principle),每条原则都由“说话人准则”和“听话人准则”这两个部分构成。
1.数量原则。
(1)假若说话者断言A(W),并且(A表示一个任意句子框架,W表示较弱的信息,S 表示较强的信息,K表示知道,~表示否定符号)构成霍恩等级,则能够认为推断K~(A (S)),即说话人知道更强的陈述是假的;(2)假若说话者断言A(W),而且A(W)没有推导出被嵌入的句子Q,但比之更强的陈述A(S)却可以推导此句,除此之外,{S,W}构成对立集合(对立集合中前者的表达式是强式,后者的表达式是弱式),那么就可以预测~K(Q),也就是说话一方不知道Q成立与否。
2.信息原则。
说话人准则又称为最小化准则,话语要说得尽可能少,仅仅说出谈话目的需要的最少话语;听话人推理又叫充实规则,依靠探寻十分详尽的解释,通过这种方式拓展讲话者的说话内容。
莱文森认为人类记忆储存里,有若干个“常规关系”,这些客观世界中的现实关系,如果根植在人类意识中,则会变成一种常规关系。
因此,在话语中就不点自明,说话人可以说得尽量少,听话人力求将话语信息扩充到最大极限化。
后格莱斯理论之列文森
Types of Q-implicature
Q-scalar implicature Q-clausal implicature (p or q,p and q,since p then q,if p then q,know that,believe that) Q-alternate implicature,which come from a nonentailment semantic (contrast) set.
<succeed,try˃ In 1888,Van Gogh tried to set up an artist's studio at Arles. +˃In 1888,Van Gogh did not succeed in setting up an artist's studio at Arles. <boil,grill,stir-fry˃ Stir-fry the bean sprouts,please. +˃please,don't,for example,boil the bean spouts as well. (Yan Huang2009:44)
In Sperber and Wilson's approach and that of Horn's,it is exactly adopted what grice had anticipated--to use the principle of revelance to subsume the second maxim of Quantity.Now Levinson believes that is mistaken.In his view, maxims of Quantity have to do with th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while the maxim of Relation is “a measure of timely helpfulness with respect to interactional goals”(p.401).and “is largely about the satisfaction of others' goals in interaction,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opical and sequencing constraints in discourse,as in the expection that answer will follow a question”(Levinson 1989:467).It is not,at least not primarily,about information.So he renames the second maxim of Quantity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veness,I-principle for short;and the first maxim of Quantity the Principle of Quantity,or Q-principle.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LIM) 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列文森(Michael L. Levinson)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社会语言学理论。
它强调语言使用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语言是如何通过社会互动来塑造和反映社会关系和身份认同的。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思维工具,更是一种社会行为。
语言使用受到社会背景、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2. 语言使用反映社会关系:人们在交流中使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和风格,以展示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
这涉及到语言选择、语言风格和语言变体等方面。
3. 社会关系通过语言建构:语言使用可以帮助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
人们通过使用特定的称呼、谈话模式和说话策略来表达尊重、亲密或权力关系等。
4. 语境对语言理解至关重要:理解语言时需要考虑语境因素,包括非语言环境、上下文和共享知识等。
同
样的语句可以因为不同的语境而产生不同的含义。
5. 语言变化与社会变化相互影响:社会变化会对语言使用和语言结构产生影响,反过来,语言变化也可能引起社会的变革和重塑。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通过研究语言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和反应,探讨了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语言现象和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互动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使用语言的学科,属于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以其创始人、加拿大语言学家埃米尔·列文森命名。
该学派认为语言是由社会互动所驱动的,并通过对互动过程中的语言使用进行观察和分析,来研究语言的社会嵌入性和交际功能。
历史与发展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埃米尔·列文森在进行一项关于法国语言使用的研究时,发现了语言使用与社会互动之间密切的联系。
他观察了教室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并发现语言使用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包含着社会角色、关系和权力等方面的信息。
基于这一发现,列文森提出了互动社会语言学的概念,并开始系统研究语言使用与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该学派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观察和分析,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记录社会互动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语言使用与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
核心概念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核心概念:1.社会嵌入性:语言使用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嵌入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的。
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身份、角色和关系等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
2.交际功能: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具有交际功能。
人们通过语言来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表达归属感和共同身份,并进行权力和地位的展示和认同。
3.话语分析:话语是互动社会语言学的核心研究对象。
研究者通过分析话语的结构、内容和上下文等方面,揭示话语背后的社会意义和目的。
4.社会认同:语言使用可以反映人们的社会认同和归属感。
通过语言使用,人们可以展示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信息。
研究方法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察、录音和录像、语料库分析等。
1.实地观察:研究者通过实地观察社会互动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情况,记录下来话语内容、结构、上下文等信息,并将其作为数据进行分析。
话语分析——精选推荐
话语分析《英语话语分析与跨⽂化交际》读书报告1.引⾔这学期我所读的第⼆本关于⽂体学⽅⾯的书籍是《英语话语分析与跨⽂化交际》。
该书由王得杏编著,北京语⾔⽂化⼤学出版社1998年12⽉出版。
话语分析是现代语⾔学⾥的⼀个新兴学科,发展⼗分迅速,已经成为语⾔学⼀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当前语⾔学界很多⼈关注的课题。
⼈类学家、社会学家、⼼理学家、哲学家以及语⾔学家们从不同侧⾯视图揭⽰话语结构特征和内在运⾏规律,使它⽇益成为语⾔学中⼀个包罗万象的研究领域。
本书既评介各种话语分析途径的理论观点,⼜综述近期各种研究途径的研究成果,以便读者全⾯了解各种话语分析理论的本来⾯貌。
该书还概述了近些年来国内⼀些研究⼈员在话语分析研究,尤其是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在跨⽂化交际中的语⾔使⽤问题的研究成果。
该书发表于1998年,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
但是这本书对话语分析进⾏了较为全⾯地介绍和分析。
他述评了各个研究途径的理论、⽅法和成果,全⽅位的介绍了话语分析这门新兴学科。
在下⽂,读者先介绍该书的内容简介,评价该书的优缺点,再谈读者的对重要部分的理解。
2.该书的简介本书第⼀章介绍了话语分析的源流、跨学科性,并列出了关于话语分析的⼏种⽐较有代表性的界说如哈⾥斯、威多森、拉波夫、斯塔布斯、法索尔德和莱⽂森等。
第⼆章集中探讨了⾔语⾏为理论,内容涉及哲学背景、奥斯汀的⾔语⾏为理论和赛尔对⾔语⾏为理论的发展。
奥斯汀认为句⼦有的是⽤来陈述事实的,⽽有的是⽤来实施⾏为的。
这种实施某种⾏为的句⼦叫施为语句。
他认为施为语句必须满⾜某些条件才能成功地实施某种⾏为。
他把这种条件称为“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
到后期奥斯汀⼜把⾔语⾏为分为三⼤类即:以⾔表意的⾏为、以⾔施事的⾏为和以⾔取校的⾏为。
后来赛尔⼜补充道以⾔实施⾏为时参与⼀种受规则⽀配的⾏为。
⽽这种规则被分为调节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赛尔还从以⾔实施⾏为的必要充分条件中抽象出以⾔实施⾏为的结构。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这个领域中,列文森的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互动社会语言学的背景、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理论1.语言互动理论列文森认为,语言互动是语言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现象。
他强调,语言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工具,更是人们在互动中建构、协商和维护社会关系的载体。
2.语言变异理论列文森认为,语言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现象,它是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影响过程。
通过对变异现象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3.语言协商理论列文森提出,语言协商是语言使用者在互动过程中,为达成一致而进行的一系列语言调整策略。
这一理论强调了语言使用的动态性和语境敏感性。
三、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1.语料收集列文森主张从实际语言运用中收集语料,关注语言使用的现实语境。
这有助于更真实地揭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2.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的语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可以发现语言使用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探讨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
3.实验设计列文森提倡在研究中设置实验场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互动。
这有助于研究者更深入地观察和分析语言使用者的互动行为。
四、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在我国的应用1.汉语研究在我国,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
学者们运用语言互动理论、变异理论等研究汉语的使用情况,揭示了社会因素对汉语发展的影响。
2.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互动社会语言学也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学者们运用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探讨了社会文化背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
3.社会语言学实践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还为我国社会语言学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如在语言教育、语言政策制定等方面,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及挑战1.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将更加多元化。
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读后感
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读后感After reading about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discourse analysis, I have come to appreciate the intricate nature of language and how it shapes our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social phenomena. Discourse analysis provides a lens through which we can critically examine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within different contexts.阅读了关于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的文献之后,我对语言的复杂性以及它如何塑造我们对不同社会现象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话语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不同背景下意义构建的透镜。
One thing that stood out to me was the emphasis on power dynamics in discourse. The way language is used can reflect and perpetuate existing power structures in society. This made me realize how important it is to critically analyze not only what is being said, but also how it is being said and who has the authority to say it.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话语中权力动态的强调。
语言使用方式可以反映并延续社会中现存的权力结构。
这让我意识到批判性地分析不仅涉及到说些什么,还要考虑怎么说以及谁有权威来说。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列文森及其学术背景
2.互动社会语言学的概念与特点
3.列文森的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体系
4.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应用与影响
正文
列文森(Harold Garfinkel)是美国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他的理论对于语言学和社会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列文森在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提出并研究互动社会语言学,这是一种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互动交流的语言学理论。
互动社会语言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它强调语言的实用性,认为语言的功能在于人们在互动中表达自己,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
其次,它关注语言使用的情境性,即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是受到交际场合的制约的。
再者,互动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动态性,认为语言的意义是在交际过程中不断生成、改变和消失的。
最后,它突出了话语参与者的能动性,认为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能够根据交际目的和对话环境调整自己的话语策略。
列文森的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提出了“语境模型”,该模型认为语言的意义来自于语境,并受语境的制约。
其次,他提出了“行动顺序模型”,该模型分析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如何通过话语来完成一系列交际行动。
再者,列文森提出了“面子”概念,认为话语交际不仅仅是信息传递,还涉及到参与者的面子问题。
最后,他提出了“脚本”概念,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下,人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话语交际的过程。
列文森的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在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如教育、心理咨询、商务谈判等。
此外,他的理论对于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摘要:一、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简介1.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概念2.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背景二、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理论1.语言作为社会行为2.语境对语言的影响3.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三、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应用1.语言教学2.跨文化交际3.社会心理分析四、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1.我国的研究现状2.面临的挑战与问题3.未来的发展趋势正文: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行为、语言学习、语言教学及跨文化交际的社会科学。
该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发展出的一种具有高度结构化、规则化的交流工具。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受到了20 世纪初美国社会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影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欧内斯特·列文森。
他主张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来研究语言,认为语言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是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产生和发展的。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语言作为社会行为、语境对语言的影响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首先,语言被视为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进行的一种交流活动。
其次,语境对语言的影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同样的语言表达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产生不同的意义。
最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也是该学派关注的焦点,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思维则是语言的基础。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和社会心理分析等。
在语言教学中,强调语境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在实际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强调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以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
在社会心理分析中,通过分析人们的语言行为,揭示其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
近年来,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逐渐成为我国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然而,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理论体系的完善、研究方法的创新等。
莱文森语用机制下的会话含意_分析与讨论
莱文森语用机制下的会话含意_分析与讨论莱文森语用机制下的会话含意:分析与讨论引言: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往往通过言语与非言语的方式传达信息并表达意图。
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就是语言使用的意义和效果。
莱文森是语用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他认为在交流中,人们通过使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和非语言行为来实现语法之外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莱文森语用机制下的会话含意的分析与讨论,进一步解释人们在交流中如何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意图。
一、莱文森语用机制的基本概念莱文森提出的语用机制理论认为,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传递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超越了字面意义。
莱文森将这些手段称为“语用机制”。
在莱文森的理论中,有三个基本的语用机制:批评、示意和揭示。
1. 批评批评是指在交流中通过质疑、否定或者指责等方式表达不满或者反对的意见。
批评的语用机制包括使用否定词、选择性表达以及强调等手段。
例如,当一个人说“你做得不错”,实际上他可能是在批评对方没有做到他的期望。
2. 示意示意是指通过暗示或者暗指的方式表达意图。
示意的语用机制包括使用暗示词、隐晦的表达以及间接的表示等手段。
示意的目的是让对方能够理解信息,但需要依靠他们自己的解释。
例如,当一个人说“天气可真好啊”时,实际上他可能是在示意对方出去散步。
3. 揭示揭示是指通过宣称、直接表明或者明示的方式传达信息和意图。
揭示的语用机制主要包括直截了当地表达、直接宣称以及显而易见的言辞等手段。
例如,当一个人说“我需要你的帮助”时,他就是在揭示他的需求。
二、莱文森语用机制的应用分析莱文森的语用机制理论可以应用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不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场合。
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分析语用机制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1. 批评的应用在商务会议中,一个人可能通过批评的方式来表达对方的错失或者错误。
例如,当一位销售经理对一位销售员说“你在这个项目中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他实际上是在批评对方的表现。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实用版)目录1.列文森的背景和贡献2.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和特点3.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应用和影响正文1.列文森的背景和贡献列文森(Levinson, Stephen C.)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
他生于 1940 年,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校任教,并担任过国际语言学协会副主席。
列文森对语言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互动社会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等方面。
2.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和特点互动社会语言学是列文森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它强调语言使用是在特定的社会互动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需要考虑到社会互动的背景和语境。
互动社会语言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重视情境:语言使用是在特定的社会互动情境中进行的,因此,理解语言需要考虑情境因素。
(2)重视参与者:语言使用是在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因此,理解语言需要考虑参与者的角色、地位、相互关系等因素。
(3)重视对话:语言使用是在对话中进行的,因此,理解语言需要考虑对话的结构、对话双方的互动关系等因素。
3.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应用和影响列文森的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这一理论不仅对语言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影响到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
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话语分析:互动社会语言学为话语分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使得话语分析能够更好地揭示社会互动中的语言使用规律。
(2)跨文化交际:互动社会语言学强调情境和参与者的作用,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教育研究: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对教育领域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摘要:一、引言- 介绍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阐述其在社会语言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二、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社会交往理论- 语言相对论三、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主要观点- 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 语言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 语言使用中的权力和协商四、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 语言教育- 语言政策制定五、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对我国社会语言学发展的启示- 重视语言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促进跨学科研究- 关注社会语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六、总结- 总结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主要贡献- 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正文: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是以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伦·列文森(Helen Levinsohn)的理论为代表的一种社会语言学流派。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交往功能,认为语言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而不仅仅是静态的结构系统。
这一理论流派在社会语言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社会交往理论和语言相对论。
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人类是通过社会交往来适应社会环境、实现个体成长的。
而语言相对论则强调语言与文化、认知、社会紧密相连,认为语言是多维度的、动态的,而非单一的、固定的系统。
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应运而生。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主张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待语言,认为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而非独立的实体。
这一观点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对语言的静态分析,更加关注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的变化和生成。
此外,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还强调语言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认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权力和协商是影响语言现象的重要因素。
在应用方面,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在跨文化交际、语言教育、语言政策制定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在跨文化交际中,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强调要关注语言使用中的文化差异,提倡通过协商和调整来实现有效的沟通。
《话语分析中的基本概念》评介
《话语分析中的基本概念》评介“话语分析”这一术语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首创。
1952年,他在美国《语言》杂志第 28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话语分析》的文章。
从此,它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专门术语被广泛使用。
话语分析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其为一门交叉性的学科,与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体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这就决定该学科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多样性,需要形成多元化的研究格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英国、欧洲大陆等西方国家出版了很多关于“语篇分析”或“话语分析”的教材、专著和论文集。
从文献上看,我国对话语分析进行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范围也在扩大,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加。
由 Robert A.Dooley&Stephen H.Levinsohn编著的Analyzing Discourse: A Mannual of Basic Concepts(《话语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是一本话语分析方面的入门书,也是一本实用手册。
它讨论的是话语分析中一些基本的、实用的概念。
书中的叙述比较清楚、易读,篇幅也比较小,以下简要介绍各章的基本内容。
二内容简介全书共由十八章组成,外加三个附录。
这十八章分为三部分:一至四章探讨“语篇类型“问题,第五至十五章考察“话语的共同特点”,最后三章讨论“参与者所指”问题。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不同的话语类型:(1)产生话语的手段,即从发话者的多少来考察话语;(2)内容的类型,即语篇体裁;(3)产生话语的方式,即风格和语域;(4)产生话语的方法,即口头的还是书面的。
这四方面分别是第一到四章所关注的内容。
第一章从话语产生的手段出发,从发话者的多少来考察话语。
接着介绍了“话轮”与“话步”的概念。
这一章还介绍了 Longacre(1996)关于话步的分类:“起始话步”、“结束话步”和“逆反话步”。
第二章讨论的是语篇体裁。
在一个特定的语言使用社团中,交际者所使用的话语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目的进行区分。
列文森一般性会话含义理论中的缺陷_唐瑞梁
2008年3月外语教学Mar.2008第29卷第2期ForeignLanguageEducationVol.29No.2列文森一般性会话含义理论中的缺陷唐瑞梁(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列文森在2000年出版的《设定意义:一般性会话含义理论》一书中,对一般性会话含义(GCI)的分类、推导作出了详尽的论述,试图确立GCI理论在语用学中的核心地位。
GCI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以往人们过于偏重特殊性会话含义研究的局面,为语用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然而,正如其他理论一样,由于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的影响,该理论同样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本文将主要从GCI的性质、GCI理论研究目标以及该理论引发的语用-语义界面问题三个方面探讨列氏理论的主要缺陷。
关键词:一般性会话含义理论;不足;GCI的性质;研究目标;语用-语义界面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44(2008)01-0016-06Abstract:InhisPresumptiveMeanings:TheTheoryofGeneralized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Levinsonprovidesadetaileddescriptionoftheinferringandclassificationofgeneralized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s,attemptingtoestablishakernelstatusforhisnewtheoryinpragmaticstudy.Levinson'sGCItheoryhasshiftedresearchers'attentionfromPCIs(particularized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s)toGCIs,bringingenlightenmenttopragmaticstudy.However,likeallothertheories,thisnewtheoryhasinevitablyitsowninadequacies.Thispapertriestocommentonthemajordefectsofthistheorymainlyfromthreeas-pects:thenatureofGCIs,theresearchgoalofthistheoryandthepragmatics/semanticsinterfaceproblemscausedbyit.Keywords:theGCItheory;inadequacy;thenatureofGCIs;researchgoal;pragmatics/semanticsinterface1.引言列文森2000年新著《设定意义:一般性会话含义理论》(以下简称《设定意义》)的出版弥补了古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对一般性会话含义分析的不足,并具体对会话含义理论进行了阐述。
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有什么不同
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有什么不同篇一:会话分析会话分析1.1. 引言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是20世纪60学科,美国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主旨在于揭示日常言语交际中反复出现的会话结构模式。
Harvey Sacks,Emmanuel Schegloff和Gail Jefferson于1974年发表的“A simplest systematic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一文是该学科的奠基之作。
其代表人物除上面提到的三位外,还有Charles Goodwin, Deborah Schiffrin, Deborah Tannen, Dell Hymes, Elizabeth Couper-Kuhlen, Malcolm Coulthard, Margret Selting, MichaelStubbs等人。
一般认为,会话分析与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学科。
话语分析一般采用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在做研究之前一般会有一个理论作指导或者一个假设;会话分析则是要求在分析语料之前不带任何假设,而是通过观察日常会话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会话分析这一学科的显著特点在于其语料的真实性。
为了更大程度的反映日常会话交际原状,会话分析学派创造了一套严格的口语文字转写系统。
下面我们简要的说明会话分析中最常用的转写符号。
Tom: 发话人;(.)短停顿(0.1秒一下的停顿);(..) 中停顿(0.2秒一下的停顿);(…) 长停顿(0.3秒一下的停顿);(1.0) 计时的停顿。
这里指历时1.0秒的停顿;其他依次类推; @笑声;,@ 笑声开始处;@, 笑声结束处;:音声的延长;有时会用“=”表示;,重叠开始处;,2 同一话轮内的第2处重叠开始位置,依次类推; ,重叠结束处;2, 同一话轮内的第2处重叠结束位置;依次类推; . 降调;,微升调或平调;,升调;Wor- 未说完词汇(例sympo-代表发话人只说出了5个字符) (word)转写人不能识别的话语;((word))转写人对话过程中非语言信息的描述(如打喷嚏、咳嗽) ,word, 研究者对话题等语境信息的描述;——, 研究者所关注的话语(多为一行或小于一行) , 研究者所关注的话语为(多为数行)会话分析与许多学科有关,其中包括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民族方法学、社会心理学等,因此不同的学科对会话分析的研究重点也有所不同。
话语分析理论的评价
话语分析理论的评价西方语言学史课程作业话语分析小组成员:仲秋月(组长) 200921313309中文汪藜 200921303209中文白慧 200921288709中文张志琼 200921312509中文李敏 200921296309中文话语分析【摘要】自zellig harris于1952年在language 杂志上发表题为“ 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至今,在各个语言学家的努力下,话语分析的概念逐渐为人们熟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本文较为详细的整理介绍了话语分析的有关理论,包括定义、主要流派、发展阶段,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指出了一些不足,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关键字】话语分析理论阐释一、话语及话语分析1、话语的概念话语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及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的言语活动。
“话语”一词的流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语言学转向”巴赫金( m.m.bakhtin )贡献突出。
在他看来,作为一种言说或表述的话语,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它的范围小到一个符号、一个词或单独一句话,大到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甚至无形的舆论等,其真实含义都只能通过社会交往与对话实践才能获得。
最终奠定流行性“话语”理论基础的是福柯(michel foucault)。
他将“话语”定义为“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
在福柯看来,每一种“话语”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它具有特定的实践功能,而“话语实践”又通过话语对象、陈述、概念和策略等可供分析的关系网络在动态运行中反映出来。
福柯非常自觉地将他的话语实践即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法与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加以区别。
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新事物的确定;2.关于矛盾的分析;3.关于比较的描述;4.关于转换的测定。
2、话语分析的概念“话语”和“话语分析”是棘手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存在着如此之多的相互冲突和重叠的定义,它们来自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学科的立场。
列文森的话语类型意义述评——会话含意研究继续发展的切入点
列文森的话语类型意义述评——会话含意研究继续发展的切
入点
路静
【期刊名称】《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27)6
【摘要】一般会话含意在会话含意的阐释中总是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在原有的会话含意理论中对意义的划分过于繁复,难于确定一般会话含意的解释范畴所致.列文森引入话语类型意义为解决这种困境找到了突破口,使得一般会话含意得以发展成为独立的理论体系,进而丰富了会话含意理论的研究.
【总页数】4页(P106-109)
【作者】路静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0
【相关文献】
1.机构话语研究述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展望 [J], 孙咏梅;徐浩
2.基于莱文森“三原则”的春晚小品会话含意研究 [J], 汪小祥
3.启蒙话语的异域回旋--论司马文森、巴人的南洋叙事及其意义 [J], 颜敏
4.西方语言学界话语类型研究述评 [J], 李美霞
5.从属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r——《语境中的从属结构——认知、类型学及话语视角》述评 [J], 杨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赏析
道家
列文森还在“人性”层面上进行对比:在道家看来,自然和个性都是善的,而对法家来说, 人性是万恶的。但儒家认为,人性是善的(《孟子》对此有详尽论述),因而易于教育,或者人 性是恶的(《荀子》对此有详尽论述),因此需要教育。从列文森的比较中,我们能看到儒家介 于道家的空无境界和法家相信暴力之间,是另一种“中庸”特性的证明。
2
列文森的儒学大观
“到了十七八世纪,先前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则被大多 数中国思想家公开地抛弃了。那些早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出现 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它表明即使没有西方工业主义的催化作用, 这个看上去平稳的、传统的中国社会,凭借自身的力量也将迈入 一个具有科学取向的社会吗?”
作者在书中的第一部分就以两个问题为开端。
作者简介
目录
Contents
列文森的儒学大观 现代儒学发展现状和问题
我的小结
1
作者简介
约瑟夫·列文森
本书作者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哈佛大学博士,曾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ather”讲座教授,美国20世纪五、 六十年代中国学研究领域最主要的学术代表之一,美国中国 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他才华横溢、识见 深刻、风格独特,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 列文森作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研究”领域的 重要代表,他以一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奠定了其令 人瞩目的学术地位。
①
就博物馆学的意义而言,陈列品 都只具有历史的意义,它们代表的是 既不能要求什么,也不能对现实构成 威胁的过去。或者说它们只具有“审 美”的意义,只能用价值的而不能用 历史的眼光来欣赏。
3
现代儒学发展现状和问题
发展现状
“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 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然而,五四运动以 来,中国社会在价值取向、科学精神等方面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极大,较之 于早期封建体制下的意识形态来说,儒学不论是就其政治领域的地位还是 国民思想领域的统治力来说都是大不如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期
S IN E&T C N L G F R TON CE C E H O O YI O MA I N
0外语论坛0
科技信 息
列文森话语分析理论 的优缺点
邓 小 亚
( 武汉 交通 职业学 院 湖北 武汉
4 00) 3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之一 , 同时也是 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 有时, 言者复杂或模糊的话语会导致听者必须猜测其 意 。 文森 的 话语 分 析 的 理论 给 我 们 提供 了一 个 有 效且 详 细 的 方 法进 行 话 语 分析 。 而 , 一理 论 也 存 在 有 些 不足 之 处 。 章 阐述 了列 文 森 的 列 然 这 文
这 一理 论 . 分析 了其 优缺 点 。 并
【 键词 】 文 森 ; 语 分 析 ; 点 ; 点 关 列 话 优 缺
0 引 言
听 话 人 推 论 : 果 说 话 人 使 用 冗 长 或 有 标 记 的表 达 式 , 的 意 思 如 他 就 与他 本 来 可 以用 无 标 记 的表 达 式 所 表 达 的意 义 不 一 样 , 其 是 说话 尤
话 的 特 定语 境 无 关 . 在脱 离语 境 的情 况 下 依 然存 在 , 然 可 以 推 导 出 依 Q atyadamai fManrritpee e —l s al, n h u ni n xm o n e e e rt no c si l ad te t n r d a c y 来 。特殊 会 话 含 义 的推 导 则 依 赖语 境 。列 文森 辨 证 的 吸取 了格 莱 斯 理 mai so u l y a ec s n H m ’ te r, l k p tc” ( xm f ai , si t aei o sh oy ae e t na t 胡 Q t sh i 论 和霍 恩 理论 的精 华 部 分 , 着 重 点 同 时放 在 一 般 会 话 含 义 和 特 殊 会 将 壮麟 , 0 2 2 2。尽 管列 文森 的 理 论 更 为 精 细 和概 括 , 仍 存 在 着 一 20:71 但 话 含义 的 分 析上 :数 量 原则 和 信 息 原 则 可 以用 于 分 析 一 般 会 话 含 义 , 定 的缺 陷 。 方 式原 则 可 以用 于分 析 特 殊会 话 含 义 。 除此 之 外 , 文 森 将 每 一 原 则 列 分 为说 话 人 准则 和听 话 人 推论 . 我 们 提供 了一 个 更 好 的 分 析话 语 的 给 2 列 文 森三 原 则 会 话 分 析始 于 格莱 斯 。 在 《 他 逻辑 和 会 话 》 一书 中首 先 提 出 了会 话 方 式 。可 以说 . 文 森 在 会话 分 析 这 一 领 域 的贡 献 是 无人 能 及 的 。 列 在 美 国 学 者 G og iglyZp 提 出 的 “ 省 力 原 则 ”te ereKnse if 最 f h
p nil at f r i r cpeo l s e ot ,他 指 出 了 言 语 交 际 中一 股 对 立 的 力 量 , f e f )中 即 则 和方 式 准 则 , 成 这一 理 论 的 核心 。 莱 斯认 为 , 所 有 的语 言 交 际 构 格 在 “ 一 化 力 量 ”teFreo nf ai ) “ 单 ( oc U ictn 和 多样 化 力 量 ” teFreo h f i o ( oc f h 中 为 了达 到 特 定 的 目标 . 话 人 和 听 话 人 之 间 存 在 着 一 种 默 契 . 种 说 一 Dvrf ai ) 其 中 , 一 化 力 量 , 称 “ 者 经 济 原 则 ”sek rS i s i tn 。 e ic o 单 又 说 ( ae ’ p 双 方 都 应 该 遵 守 的 原 则 ,他 称 这 种 原 则 为 会 话 的 “ 作 原 则 ” 合 eo o ) cnmy。从 说 话 人 角度 而 言 , 若不 加 控 制 的话 , 导 致 用 一个 词 表 达 会 (op r i r cpe 简 称 C 1也 就 是 说 , 一 个 交 谈 参 与 者 在 整 个 C oea v P n il, te i P, 每 所 有意 思 ( 壮麟 , 0 2 2 7 。格 莱 斯 数 量 准则 的 第 二 条 , 联 准 则 , 胡 20:6 ) 关 交 谈 过 程 中 所 说 的 话 要 符 合 交 谈 的公 认 目 的 或 方 向 (r e 17 : 以 及方 式 准 则第 三条 涉 及 的就 是 “ 者 经济 原 则 ” Gi , 95 c 说 。 4 ) 这一 理 论 一 经提 出 就 引起 语 言 学 家们 的广 泛 注 意 。 5。 列文 森 保 留 了 另 一 股 力 量 。 样 化 力 量 , 称 为 “ 者 经济 原 则 ” 最 省 力 的 是 多 又 听 。“ G ie 量 准则 的第 一 次则 为 “ 量 原则 ” Q p nil)把 数量 准 则 的 每 个词 都 只 有 一个 意 义 , 汇 的形 式 和意 义 之 间 完 全一 一对 应 ”(if r 数 c 数 ( ~r c e , i p 词 z ' p 第 二次 则 称 为 “ 息 原 则 ”Ip nil)G i 信 ( r cpe , r e的方 式 准则 基 本 保 留 为 -i c 14 ) 莱 斯 准 则 的量 的准 则 第一 条 , 式 准则 的第 一 , 条 , 9 9。格 方 二 以及 霍 “ 式 原 则 ”M—r cpe , 将 每 条 原则 二 分 为 “ 话 人 准 则 ” “ 方 ( p n il)并 i 说 和 听 恩 的两 原 则 第 一 条则 与 听 着 经济 原 则 相 对应 。 话 人推 论 ” 。其 各 项 内 容如 下 : 列 文 森 的 话语 分 析 理 论 也沿 袭 了 Zp 的最 省 力 原 则 。其 中 , 量 if 数 21 数 量 原则 . 原 则对 应 听者 经 济原 则 ; 息 原则 对 应 说 者 经 济 原则 。数 量 原 则 说 话 信 说 话 人 准则 :不要 让 你 的 陈述 在 信 息 上 弱 于 你所 知 道 的程 度 . 除 人 准则 指 出“ 要让 你 的陈 述 在信 息 上 弱 于 你所 知 道 的 程度 ” 而 信 息 不 。 非 你 的陈 述 与信 息 原则 相 抵 触 。 原 则说 话 人 准 则 指 出采 用 “ 小量 准 则 ” 即 尽 量 用 最少 的单 词 表 达 意 极 , 听话 人 推论 : 信 说话 人 的 陈述 已经 是 就 他 所 知 而作 出 的最 强 的 相
言 语 交流 是 人 类 主要 的 沟通 方 式 。二 十世 纪 六 十 年 代 . 国 哲 学 美 人 要尽 量 避 免 常规 性 的联 想 或 用 信 息 原 则 推 导 出无 标 记 表 达式 的 含 家格 莱 斯 提 出 了会 话含 义 理 论 , 为之 后 的话 语 的语 用 研 究 打 下 了 坚 实 义 的时 候 。 的基 础 。 文森 在 这 一基 础 上 提 出 了三 分 原 则 , 列 即数 量 原 则 . 息 原 则 信 和方 式 原 则 。他 认 为 , 根 本 上 来讲 , 量 原 则 。 息 原 则 和 方 式 原 则 3 列文 森 理论 的 优 点 从 数 信 就 是 对 格 莱 斯 的 数 量 原 则 和 方 式 原 则 的 重 新 解 释 。 “ sec , I esne n L vno as teQ一 I nM— r cpe l i eStomaiso e i nsy,h , -a p nilsaeGr ’ w xm f s i c 会 话 含 义 分 为一 般 会 话含 义 和 特 殊 会话 含 义 。 般会 话 含 义 和 会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