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全)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f0301ac9b8f67c1cfad6b8f9.png)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
3、时间单位换算 1 世纪=100 年 1 年=12 月 大月(31 天)有:1\3\5\7\8\10\12 月 小月(30 天)的 有:4\6\9\11 月 平年 2 月 28 天, 闰年 2 月 29 天 平年全年 365 天, 闰年全年 366 天 1 日=24 小时 1 时=60 分 4、基本概念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1 分=60 秒 1 时=3600 秒
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能被 2 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 被 2 整除。。 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都能被 5 整除,例如:5、30、405 都能被 5 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 3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3 整除,例如:12、 108、204 都能被 3 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 9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9 整除。 能被 3 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 9 整除,但是能被 9 整除的数一定能被 3 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 4(或 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4(或 25)整除。例 如:16、404、1256 都能被 4 整除,50、325、500、1675 都能被 25 整除。 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 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 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 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 6、8、9、12 都是合数。 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 1 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 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 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 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 15=3×5,3 和 5 叫做 15 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 28 分解质因数 况:
六年级必考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
![六年级必考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1075432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e.png)
六年级必考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六年级必考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体积和表面积是六年级里常考的知识点,所以要了解其公式和概念。
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欢迎欣赏与借鉴。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公式:S=(a×b+a×c+b×c)×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公式: S=6a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总结:立体图形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总结:立体图形](https://img.taocdn.com/s3/m/1a065ede89eb172ded63b743.png)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总结:立体图形(一)立体图形【认识、表面积、体积】一、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圆柱的特征: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无数条高。
三、圆锥的特征:一个侧面、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
四、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五、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六、圆柱和圆锥三种关系:①等底等高:体积1︰3②等底等体积:高1︰3③等高等体积:底面积1︰3七、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①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②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③圆锥体积比圆柱少2/3,④圆柱体积比圆锥多2倍。
八、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锥1、差2、柱3、和4。
九、立体图形公式推导:【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各部分与圆柱有何关系?(圆柱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①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般得到一个长方形。
②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③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④圆柱的侧面展开后还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
⑤正方形的边长=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2】我们在学习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是把圆柱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一种立体图形(近似的)进行推导的,请你说出这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以及它与圆柱体有关部分之间的关系?①把圆柱分成若干等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②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③因为: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即:V=Sh。
【3】请画图说明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①找来等底等高的空圆锥和空圆柱各一只。
②将圆锥装满沙子,倒入圆柱中,发现三次正好装满,将圆柱里的沙子倒入圆锥中,发现三次正好倒完。
③通过实验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
小升初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小升初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351791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44.png)
小升初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小升初数学是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数学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小升初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以供大伙儿参考。
体积和表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公式:S=(ab+ac+bc)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S=6a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圆的周长=直径公式:L=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公式:S=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 ch=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算术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3、乘法交换律:a b = b a4、乘法结合律:a b c = a (b c)5、乘法分配律:a b + a c = a b + c6、除法的性质:a b c = a (b c)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能够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8、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方程、代数与等式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差不多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旧成立。
深圳市【小升初】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
![深圳市【小升初】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9f9bd83dd3383c4bb4cd2cc.png)
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体积和表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 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公式:S=(a×b+a×c+b×c)×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S=6a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算术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3、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4、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5、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 b + c6、除法的性质:a ÷ b ÷ c = a ÷(b × c)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知识点集锦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知识点集锦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78d60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e.png)
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知识点集锦北师大版小升初考试知识点集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为棱长×棱长×6,体积为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的表面积为(长×宽+长×高+宽×高)×2,体积为长×宽×高。
圆柱体的表面积为侧面积+底面积×2,体积为底面积×高。
圆锥体的表面积为底面积加侧面积,体积为底面积×高÷3.正方形的周长为边长×4,面积为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为(长+宽)×2,面积为长×宽。
三角形的面积为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底×高。
梯形的面积为(上底+下底)×高÷2.圆的周长为2πr,面积为πr²。
常用单位换算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常见的体积(容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升、毫升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吨、千克、克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常见的货币单位有元、角、分。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常见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季度、旬、星期等。
小升初数学必考公式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数学必考公式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c030b5f844769eae109ed21.png)
小升初数学必考公式常用数量关系公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9、a:b = c:d ad=bc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 S=a×a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长 b:宽)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 πd=2 πr(2)面积=半径×半径×πS=πr29、扇形(S:面积 n:圆心角 r:半径)S= nπr236010、环形(S:面积 R:大圆半径 r:小圆半径)S= π(R2– r2)11、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 πr或π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2、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sh ÷3常见应用题公式1、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6、追及问题追及路程=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 追及路程÷速度差速度差= 追及路程÷追及时间7、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8、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9、工程问题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合作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和效率(一般将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常用单位换算公式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4.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5.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6. 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一、数的基本概念(一)倍数、约数1、概念: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 就叫做a的约数(或a 的因数)。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体积和表面积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体积和表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ac51871127d3240c8447ef9c.png)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体积和表面积小升初数学是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数学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体积和表面积,以供大家参考。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 2 公式:
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
圆的周长=直径公式:L=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公式:S=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
小升初数学必背知识点及公式归纳
![小升初数学必背知识点及公式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44bc7f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6.png)
小升初数学必背知识点及公式归纳关于小升初数学必背定理公式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学习数学的方法多看例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例题,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题或者习题,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
及时纠错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
六年级必考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
![六年级必考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f9c6547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9.png)
六年级必考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体积和表面积是六年级里常考的知识点,所以要了解其公式和概念。
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欢迎欣赏与借鉴。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公式:S=(a×b+a×c+b×c)×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公式:S=6a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3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及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及公式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4463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8.png)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及公式大全(完整版)我们在学习时,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以下是整理的一些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及公式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常用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4.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第1页共6页5.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8 月小月(30天)的有:49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表面积和体积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2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6.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 ×2 公式:S=(a ×b+a×c+b×c)×2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29.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10.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11.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12.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13.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14.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4c1ffb74b52acfc788ebc948.png)
2019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精心为大家分享的2019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 2 公式:
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
圆的周长=直径公式:L=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公式:S=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第 1 页。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602591e0f12d2af90342e6cc.png)
小升初数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识点体积和表面积
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小升初数学知识总结:体积和表面积
![小升初数学知识总结:体积和表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bf29e7cdf121dd36a32d827a.png)
小升初数学知识总结:体积和表面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小升初数学知识总结:体积和表面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 2 公式:
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
圆的周长=直径公式:L=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公式:S=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1dde45d810661ed9ac51f3db.png)
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 = a3
圆的周长=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公式:V=1/3Sh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https://img.taocdn.com/s3/m/715b47890740be1e650e9ae0.png)
2019年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
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了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公式:S=(a×b+a×c+b×c)×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S=6a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总结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c30f51bb84ae45c3b358c9e.png)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总结一、体积和表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公式:S=(a×b+a×c+b×c)×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S=6a×a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 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
体积和表面积数学知识点总结
![体积和表面积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237ed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5.png)
体积和表面积数学知识点总结体积和表面积数学知识点总结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数学体积和表面积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公式:S=(a×b+a×c+b×c)×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体积和表面积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数学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知识点总结
临考前我们更要以几倍于他人的努力去复习,去认真对待。
保证会的不失分,尽可能避免太多的遗憾。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小升初数学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体积和表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公式:
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S=6a×a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 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
以上是为大家准备的小升初数学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