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中的委托制继续教育探索
校企共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校企共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校企共建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来共同开发、设计和实施课程。
这种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贴近实际,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下面将对校企共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进行详细介绍。
1. 学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在校企共建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需要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制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要求来确定课程的方向和重点,企业可以提供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支持。
2. 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
在校企共建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可以共享各自的资源。
学校可以提供教师和教育资源,企业可以提供企业实践场景和专业知识。
通过资源共享,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提高学习的质量。
3.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校企共建课程要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在课程中需要参与实际项目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评估与改进机制的建立。
在校企共建课程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建立评估和改进的机制。
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可以及时调整课程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
还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改进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校企共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和推广。
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校企共建课程还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加强校企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校企共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学校和企业在课程目标和内容的确定上可能存在不同的需求和利益,需要进行协商和沟通。
校企共建课程需要学校和企业具备一定的资源和能力,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评估与改进机制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需要学校和企业的长期支持和合作。
校企共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面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分析了七项新举措。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以娄底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企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
在湖南省政府引导,机械、煤炭行业的指导下,60多家省内著名企业深度参与共建高职院校,形成利益相关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资源配置等政策措施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探索“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型办学之路。
一、牵头组建“娄底职业教育集团”为使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学院于2011年11月牵头组建了包括29家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在内的“娄底职业教育集团”。
集团成立后,依托产业,联合企业,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继续发展和扩大集团理事成员单位。
先后在我院召开了集团第一届、第二届理事大会,新增企业成员单位6家,目前该集团成员单位有32家。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特点,职教集团和企业在各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
在省教育厅和省煤炭行业协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在集团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全体理事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娄底职业教育集团”积极主动与企业、行业沟通,实现职业资格和培训考核鉴定以及实训室、实训基地等短缺资源的共享,成员企业为成员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及双师素质教师培训提供支持,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在企业生产允许的情况下,成员企业尽可能为成员院校提供学生实习岗位和专业教师社会实践岗位,成员企业及时向成员院校反馈毕业生的需求信息,配合院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成员院校为成员企业提供企业文化宣传、员工培训、人力资源及科研开发支持。
浅谈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进行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前 言
继 续教 育 问题
对 策
及 一个 区域 的 经 济 走 向 、 济 结构 调 整 的趋 向 , 着经 济 结 构 调 整 , 设 专 经 随 所
一
、
继 续教 育 的 内 涵 , 常 是 指 已经 脱 离 正 规 教 育 , 参 加 工 作 和 负 有 成 业也应及时的加以调整 。但 目前继续教育有 明显的滞 后性 , 通 已 部分院校一 直
继续教学的 目的应着眼于培养成人重返工作 ( 生产 ) 岗位 后, 适应新 的
应 并 责 无 旁贷 应 当 为企 业 、 在 职 员 工提 供 良 好 的 继 续 教 育 。学 校 应 为 企 形 势 , 养 创 造 性地 开 展 工 作 的 能力 。教 师 在 “ ” 过 程 中 , 启疑 导 思 , 和 培 教 的 应 提 尽 业 提供 优 质 的 继 续教 育 的 服 务 , 为企 业 优 质 服 务 还 必 须 加 强 自 身 内涵 建 培 养 学 生 善 于 发现 问题 、 出 问题 并 探 索 解 决 问 题 的 途 径 , 可 能 把 讲 授 要 设 。此 外 , 职 院校 学 生 就 业 和 实 践 教 学 也 依 托 企 业 。 可 见 , 企 双 方 是 内容组织成 为能启迪学生思维序 系列化操作课 题。引导学生步步 深入探 高 校 互 有需 求的 。校 企 合 作 互 通有 无 , 享 资 源 才 能 互 惠 互 利 , 赢 共 进 , 同 索 , 目的地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 共 双 共 有 注重实际能力 的培养。而 目前 , 继续教育 发展 。 校 企供 需 联 合 , 共 生 共 荣 , 是 校 企 合 作 继 续 教 育 可 能 的 现 实 主 要 采 取集 中和 相 对 集 中 的 讲 课 形 式 , 是 比 班 级 制 授 课 制 更 集 中 、 具 实现 这 这 更
“校企合作”型继续教育双赢模式探索与实践
● 胡 明 山
( 继续教 育是 企业追 求效益 一) 继续 教育作 为科 教兴 国 , 建立 研 讨 。任 一 表 现形 式 都 具 有如 下 最 大化 的必 然要 求 学习型社会 、构建终身教育体 系 特点:
的重要形式之一, 其战略性 、 基础 性地位 日益 凸现。企业作为科技 人才、 管理人才的主要集聚地, 必 然成为开展继 续教 育的主阵地 , 而高校凭借掌握新思路、新思想 、 新理论、 新材料、 新工艺、 新方向, 且软硬条件精 良的优势 ,自然成 为实 施继 续 教 育 的 主 力军 。 基 于 此认识 ,笔者潜心探索 出一种新 的继续 教育模 式—— “ 校企 合作 ” 型继续教育双赢模式 ,并经实践 经验 ,其功能、作用可圈可点。 “ 校企合作”型继续教育 双赢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 校企合作”型继续教育双赢 模式 ( 以下简称 “ 校企合作” 双赢 模式) 是指高校和企业联合 , 根据 企业的发展 目标与规 划和人 力资 源管理与开发的要求 ,依托高校 师资、 设备等软硬优质条件 , 共同 规划 、设计企业 员工实施继续教 育工程 。 这种 “ 校企合作” 双赢模 式有 四种表现 形式 :一是学 历型 : 开展本专科成人高等学历教 育型 和工程硕士班; 二是专题型: 确定 某一课题开展讲话; 理解型: 针对 企 业存在的某一 问题 进行分析 、 解剖 ,寻求对策 ;四是研 修型 :根 据企业的生产 、 经营 、 管理的实际 需求 ,开展较高 系统性的培i l Jl i: li
维普资讯
企; !l 业li i地 l
“校 企 合 作 ” 型
i一 继续教育双赢模式探索与实践 i 一
■ 一 ■ ■ 一 ■ ■ ■ ■ ■ ■ ■ 一 ■ ■ ■ ■ ■ ■ 一 一 ■ 一 一 ■ ■ ■ ■ ■ 一 一 ■ ■ ■ 一 ■ ■ ■ ■ 一 ■ ■ ■ ■ ■ 一 一 ■ 一 ■ ■ ■ 一 ■ ■ ■ 一 一 ■ ■ ■ 一
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
为 了减 轻企业 和 员 工 的负 担 , 解 决 日益 加 剧 的 工 学矛盾 、 节省学习费用、 方 便 学 员 在 离 家 近 的地 方 学 习等 , 学 校把 大量 集 中的授 课 模 式 改革 为相 对 集 中的授课模 式 , 用 大部 分 课 程 在企 业 完 成 的授 课 模式代替原来全部集 中在学校 的授课模 式。授课 地 点 和时 间打破 “ 一刀切 ” , 建立 教 学 服务 站 都是 根 据 各企 业生 产 的实 际情 况 , 机 动 灵 活地 安 排 授课 时 间, 随时随地 进行 教 学 活 动 。这样 在 工 作 中发现 的 新 问题 、 新 困难 就 可 以及 时 解 决 , 同时 学 员 们 记 忆 的也更 深 刻 。针 对 上 课 学 员 工 作 性 质 及 特 点 的不 同, 采 用针 对 、 适用 、 多 样 的教学 模 式 。学 校 派 出教 师 团队短期 住 到企业 中反 复教 学 , 这样“ 送 教上 门” 代替“ 上门求教” , 充分体现了“ 主动服务” 的原则 , 体现 了继续教育的灵活性与特殊性。 同时企 业 内部 通 过各 种 考试 选拔 优 秀 的 员工 , 例如刚毕业分配到岗位 的大学生、 有充分业余时间 的技 术人 员 、 非 专业 但 在 岗 的业 务 骨 干等 到 校 参 加 集中学习。作为企业明确培养 目标 , 严格规定选拔 条件 ; 作为学校严肃考试纪律 , 严抓教学质量 , 使学 员 的成绩 真实 反 映 学 习 成 果 。在 学 员 在 校 的 过 程 中, 学校委派专 职班 主任 到班级管理学员 , 并和单 位 及 时沟通 , 帮助 学员 解 决 在 校学 习过 程 中 的实 际
2 0 1 3第 4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校企合作精心定制继续教育培训方案——以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需求 调 研 是 需 求 分 析 的 基 础 。继 教 院 采 用 多 层 次、 多形式 的 调研方 式 获 取 企业 培 训 需 求 的第 一 手 资 料, 如企业 需要 提供 的 受 训 员工 资料 、 员工 抽 样 访 谈 、
一
k o ldei te u r okn i ai ) O n we g t ew rigS u t n , S就 是现 有 n h fu t o 职 业素质 ( l fcl n nw eg rsn w rig O d aut adk o ld ei pee t okn y n
工所 需 掌握 和使用 的各 种 技 能 也不 同 , 因而 根 据校 企 双方 合作 的协 议 , 继教 院首 先 会 组 织人 员 深 入 用户 单 位进行 充 分 的继续 教 育 需求 调研 , 多方 面 了解用 户 的
( ) 一 调研 和分 析培 训需 求
培 训需求 就是 未来 新工作 情 境 中的职 业素 质要 求
和现有 职业素 质之 间 的差 别 , 用公 式 表示 就 是 : R=N S
0 , 中 R就是 培 训需求 ( e urm n) N s其 R q i e t , S就 是 未 e 来 新 工 作 情 境 中 的 职 业 素 质 要 求 ( e aut a d N w fcl n y
、
校企 合作定 制继 续 教育培 训 方案 的意 义
校 企合 作开 展 继 续教 育 是 大 职 业教 育 观 的要求 , 是 学校 和 企 业 互 利 共 生 并 实 现 可持 续 发 展 的 有 效 途 径, 在新 的形 势 下 , 企双 方合 作共 同制 订继 续教育 培 校 训 方案 , 具有 重要 的意义 。
关于深化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思考
1 2
特l 策l 别} 划
论 与实 践 的互 动 ,实现 了人 才 培养 从 传 统 的偏 重 学 习 知识 传授 向注 重 实践 能 力 提高 和 综 合 职业 素 质 养 成转 变 ,确保 人 才培 养的 质量 。 二 、继 续教 育校 企合 作 方式 的发 展趋 势 随 着社 会 的 发展 和 教 育水 平 的 不 断提 高 ,继 续 和企 业 共 同提 供 教 学资 源 ,建立 生 产性 实 训 基地 , 企 业 进 行 生 产 的 同 时 ,为 学 生 提 供 生 产 性 实 训 岗 位 。这 种 合作 方 式 实现 了校企 资 源 的互 ,  ̄ 共 享 , b i bl 使 培 训 兼具 教 学 和生 产 的 功能 ,大大 提 高 了资 源 利 用率。
口
关于深 化 继 续教 育校 企 合作 的 思 考
● 张 民宪 毛金 波
摘 要 : 继续教 育作 为终 身教 育体 系的重要 组成部 分,是 高校服 务社会 的重要途径 , 也是我 国培 养专业技 术人 才的重要
摇 篮 。 继续教 育校 企 合作 是 指 以市 场 和 社 会 需 求 为 导 向 、 高校 和 企业 共 同参 与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在 人 才培 养 目标 共 识 下 ,开
向生产 、建设 、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 要的高素 质、高 技 能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 的途径 ,能更好地使继续 教 育 与生 产 实践结 合起 来 ,建 立继 续 教育 校企 合作 方 式 ,不仅是 经济发 展对继续教 育提 出的客观 要求 ,也 是高校继续教 育发展 的内在 需要。 继 续教育 校企合 作的 重要性 ( ) 续教 育校 企合作 的涵义 一 继
继 续 教 育作为 终 身教 育体 系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特点 ,是 理 论 与实践 零 距 离的 结合 ,使学生 的 学 习 是 高校 服 务社 会的 重要 途径 ,也是 我 国培 养专 业技 与实 践 同时进 行 ,效 率 更 高 ,效 果 更佳 。通 过校 企
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阶段党员继续教育的思考论文
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阶段党员继续教育的思考摘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企业阶段,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出现断层。
本课题以峨眉校区土木工程系校企“3+1”为例,探索和实践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加强高校基层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突显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学生党员继续教育一、校企合作中党建工作的现状校企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来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模式。
然而,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阶段党员继续教育存在地域原因、学生分散、监督不够、培养效果不佳等问题。
当前需要结合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际,探索企业阶段党员继续教育的途径。
旨在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希望可以引起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及针对以上问题积极制定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
二、探索企业阶段党员继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根据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因势利导,区别对待,本着创新性、实效性和规范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引导毕业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理论指导根据毕业生党员比例大、学习任务重、企业阶段时间长和自身渴求得到充分发展等特点,对这一部分党员的继续教育管理应给予充分重视。
企业阶段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否富有成效,关系到学校党建工作的对外影响。
因此要充分认识改进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作为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大事来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紧密联系学生党员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工作效果,使这项工作得到切实加强和改善。
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发展对策
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发展对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继续教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由于继续教育的知识与实践性强,符合现代职业发展的特点,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校企合作是继续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对接教育与就业市场,满足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但是,目前校企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首先,应加强校企合作的合作意识和共识。
校企合作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学校需要通过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专业知识来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企业则可以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给学生,并通过和学校合作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因此,学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一种合作共识,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
其次,应加强校企合作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学校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专业知识,而企业则有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因此,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学校可以将企业提供的实践机会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而企业则可以通过和学校合作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再次,应加强校企合作的项目设计和实施。
校企合作可以通过共同设立项目,开设培训班等方式来实施。
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适应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项目管理和评估,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应加强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和政策支持。
校企合作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合作机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的协商和沟通机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鼓励学校和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
总之,校企合作是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对接教育与就业需求,满足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难点与解决对策
1前言笔者作为江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一名教师,意识到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虽说在社会传统中占据的地位没有得到正确的认可,但是,它确实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比不可少的一个组成分子,几乎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中一半的份额,主要承担着继续教育的重任,是大众化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践行的重要载体.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方面的办学定位,管理方式,教学投入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致命的弱点就在于校企合作,这是我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去年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一个自问自答题.袁部长认为下大工夫的来探索和解决校企合作难点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这是与我国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相一致,就是要求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实行工学结合.事实上,校企合作很好的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是重新改革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推进职业教育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起步较晚,虽有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企校方面的继续教育合作还存在较多的难点,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一定的解决对策.2企校合作模式概述企校合作模式,就是我们习惯称呼的校企合作模式,它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为了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职教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为了使得高职教育能够更好的为企业输送实际需要的人才,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与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多方位合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企校合作模式旨在把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联系起来,努力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而顺利实现高职教育与企业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这种合作模式的核心就是产学研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提高高职的办学质量,增强企业的人才优势.在当今以“改革与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题的时代,高职走企校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该种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重构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作为一种新型独特的职业发展模式,企校合作模式有效结合了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于一体,包含了体制层面的就业导向、市场驱动,政府导引、校企主体,多元整合、系统设计;课程层面的能力本位、过程导向,项目课程、任务载体,工作分析、课程开发;教学层面的学生主体、行动导向,做学合一、情境学习,工学交替、完整体验等相关的内容.企校合作模式不是孤立的双方,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比如说政府的推动作用,市场的调节作用,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法律法规、行政和行业管理体制、企业生产方式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旦形成正向合力,就会促成该种模式的成功.一般来说,企校合作模式有两种主要类型,即政府驱动型和市场驱动型.作为构成企校合作模式的四大要素,即高职院校、企业、政府和市场,都会对该种模式是否成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大环境之下,我们需要构建企校合作模式的有效机制,比如说动力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从而才能真正保障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3我国目前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难点作为江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一名教师,笔者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已然看到并体会到了我国高职教育中的企校继续教育合作中的难点所在.具体来说:3.1企校继续教育合作中的企校双方继续教育合作理念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达到该种模式需要的共同合作理念和全方位合作方式,很多合作仍然停留在“各取所需”的不利层面,使得双方的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基础性前提条件.很多高职院校采取该种合作模式,只是简单的为了学校生存和发展,没有真正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而企业也重在自身的利益获得,认为培养人才不是他们的责任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难点与解决对策王小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要: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重大的变革,要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努力开展企校的有效合作.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的企校继续教育合作还存在很多难点与困难,本文将着力探讨有关这些合作难点的解决对策,以期帮助企校双方在继续教育方面获得双赢的合作局面,推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健康持续稳步的发展.关键词:企校合作;继续教育;难点;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2-0188-02基金项目:2011年度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课题(FYJY/2011/40)Vol.28No.2Feb.2012第28卷第2期(下)2012年2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188--和义务,他们仅仅提供最基本的资金资助,实习基地和员工培训方面,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合作机制.3.2企校继续教育合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化,没有摆脱学历教育的某些特性,现在最为主要的就是成人学历教育模式,其具体的培养方案基本是由学校独立完成,企业真正参与的可能性不大,使得继续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特征无法显现出来,缺乏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基本上与企业的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有一定的脱节,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和层次没有多样化,无法真正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学生培养质量也缺乏完善的监控和评估机制,这是因为高职院校对于该种校企合作模式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容易忽视对于学生的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使得学生只重视证书而轻视真正技能和经验的获得.同时,企业对于继续教育缺乏正确的心态,过于看重自身的发展利益,认为继续教育应该跟他们关系不大,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这极大影响了校企继续教育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3.3企校继续教育合作在产业技术战略层面缺乏长远目标、多样的形式和有效的机制,双方的目标过于短期化,合作形式过于单一,还缺乏有效的合作组织机制.这就造成了双方资源整合不足或者不到位,无法真正有效利用和共享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无法真正构建一个实力雄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今的教师资源无法真正满足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发展需求,这就迫切需要合作双方尽力加快对于具有教师与工程师双重身份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速度和力度.此外,由于企校继续教育合作主要是成人教育模式,很多学员都是在职人员,他们真正投入到学习的时间并不是很多,然而,我国目前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仍然采用较为单一的面授教学方式,从而导致了校企之间沟通不畅、职工参加培训困难等问题的产生,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工学矛盾,使得培训无法取得较好的实效性.4企校继续教育合作难点的解决对策鉴于以上我国高职教育中的企校继续教育合作存在的难点,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尽力解决这些难点,这是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走向深入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国家领导和教育高层明确指出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我们要尽快改变目前校企合作的浅层次阶段,努力使得合作走向中层次和高层次,实现校企之间的更深度合作,保障高职企校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解决对策如下:4.1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双方要尽快转变传统的“各司其责”的培训观念,而是应该让企业积极真正的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人才质量评估标准的制定当中来,这就非常有利于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达到一致和平衡,不断的为企业和市场输送新型的符合发展需求的产品和人才来.高职院校还应该及时沟通和交流与企业之间的知识和信息,使得培养目标合理、恰当、有效,制定出真正为企业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企业也要积极参与整个培训过程,明确地把自己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其他素质构成等信息及时传递给学校,真正参与到继续教育目标的制定当中去.此外,企业还要对继续教育培训的评价标准制定进行了解并认真参与进去,保障继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2高职院校要努力实现与企业之间的现有资源整合,以各自的优势来深化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操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有机结合科研项目来建立相关的研究中心,把企业作为继续教育实践的良好场所,一方面可以降低高职人才培养成本,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劳动力支持,更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更为灵活新型的教学思路和模式.这种产学研一体的继续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加强对于师资、课程等多种资源的整合力度.比如说高职可以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去实习来加强对于师资的背景提炼,并对相关培训建立一套严格有效的评估制度来保障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高职还要重视对于兼职教师的队伍建设工作,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增强办学活力.为了真正实现高职与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和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和矛盾,融合全球资源,拓展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校企合作效益.4.3高职院校在推进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教育的公共产品特性,继续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利益上的非独占性和消费中的非排他性的社会服务功能不能被抹杀掉,一定要严格防止继续教育的“产业化”趋势和异化现象的产生,否则,高职继续教育必定会只重学历教育和当前利益,而不能达到应有的继续教育效果.我们必须强化高职继续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选择好合作对象,明晰责权,措施到位,相互信任,精诚合作,建立健全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长效机制.高职可以建立和完善企校继续教育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说多层次的学历型,专题型,工学交替型,研修型以及相互兼职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双方要共同创新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教学模式,完善企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监控体系,有效促进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尽可能的为继续教育学院提供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场地和时间,通过大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来给继续教育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最终使得职业学校成为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生产型学校,使企业成为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学习型企业,在社会上形成一举多得、互利共赢的关系.———————————————————参考文献:〔1〕董吉贺,刘奉越.发达国家继续工程教育的特点.职业教育研究,2006(8).〔2〕刘存刚.美国校企合作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教育与职业,2007(32).〔3〕吕光军,陈玉华,李学锋.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打造高职教育品牌[J].教育与职业,2006(33).〔4〕宋岩丽,宋岳川.浅谈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进行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5〕孙福全,等.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周远强.从供求看继续教育中的校企合作[J].继续教育, 2008,(11):32-33.189--。
探索校企深层合作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必然趋势
不 从 心 , 业 就 自然 成 为高 校 的 主 攻 高 地 。 显然 ,校 企 联 合 ” 企 “ 办学 就成 为高 校 发 展 继 续 教 育 事业 的 主要 途 径 。
三 、 施 “ 企 联 合 ” 学 的 有 效 措 施 实 校 办
开 拓 继 续 教 育 培 训 市 场 . 行 “ 企 联 合 ” 学 , 仅 提 高 实 校 办 不 了企 业 的 竞 争 力 和 生存 空 间 .而 且 也 提 高 了 学校 的社 会 效 益 和经 济 效 益 . 立 了“ 树 校企 联 合” 学 , 须 注 意把 握 好 几 个 关 键 要 素 。 见 图 1 办 必 ( )
CEGE oU HNRN● Y J A
文 章编号 :0 1 8 9 (0 O1 — 0 3 0 10 — 7 42 l )2 0 6 — 2
零毒 毒毒
202 第8 0/ 总 2 期 11 7
探 索橙 企深层 舍作 是加 供笈展 继 续教 畜的 然趋 势
谭金 生 , 刘 澎
3 “ 企 联 合 ” 学是 高校 发展 继 续教 育 的 主 要 途 径 .校 办 高校 继 续 教 育肩 负 着 建 设 学 习 型社 会 、构 建 终 身 教 育体 系 的 责任 和义 务 。 目前 , 少 企 业 领 导 人 慧 眼 胆识 , 常重 视 不 非 继续 教 育 工 作 , 由 于 内部 教 育 资 源 的 缺 乏 , 展 继 续 教育 力 但 开
利 用 多 媒 体 、 算 机 网 络 开展 的远 程 继 续 教 育培 训 。 计 在办学模式上 , 主要 分 为 四 种 类 型 :1 层 次 的学 历 型 : f1 多 开 展 专 、 科 和 硕 士研 究 生 班 成 人 高 等 学历 教育 , 增加 了企 本 既 业 员 工 的知 识 结 构 , 也提 升 了企 业 员 工 的整 体 素 质 , 为企 业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良好 的 人 才 基础 , 时 也满 足 了企 业 对 高 学 历 、 同 高 技术人 才的需求 ; ) ( 专题 型 : 2 根据 企 业 生 产 、 营 、 理 等 方 经 管 面 的实 际 需 求 , 某 些 技 术 问 题 , 定 某 一 专 题 , 托 学 校 专 或 确 委 家 进 行 调 研 、 析 , 针对 性 地 开 展 讲 座 、 坛 ; ) 训 型 : 分 有 论 f培 3 根 据 企 业 生 产 的 实 际 需 求 , 岗 位 不 同 开 展 系 统 性 的业 务 技 能 按 培 训 ; ) 修 型 : 据 企 业 生 产 的 实 际 需 求 , 合 以 案 例 分 f研 4 根 配 析 、 战模 拟等 方 式 , 展 系 统 性 的 研 讨 。 实 开 以上 各 类 办 学 模 式 均 具 有 如下 特 点 :1 育 对 象 的整 体 (1 教 性 : 受 继 续 教 育 的 对 象 来 源 于 某 一 企 业 . 谓 是 订 单 式 培 接 可 训 ; ) 习 目标 的统 一 性 : 据 企 业 的需 求 和员 工 的 学 历 、 f学 2 根 岗 位 来 确 定 培 训 对 象 ; ) 训 内容 的 针 对 性 : 训 内 容 明 确 并 (培 3 培 符 合企业 实际需 求 ; ) 空 的可选 性 : 训 时 间 、 点 可 由 (时 4 培 地 校 、 双 方 根据 实 际情 况 商定 ; ) 理 的 严 密 性 : 企 双 方 可 企 (管 5 校 制 定 相 应 的 培 训 制 度 、 律 以及 激 励 措 施 ; ) 益 的双 赢 性 : 纪 (利 6 企 业 批 量 地 享 受 高 校 的教 育 资 源 , 人 少 、 效 快 : 校 通 过 投 见 学 “ 校企 联合 ” 办学 , 仅获得 了经 济效益 , 不 同时 还赢得 了社 会效益
信息化时代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的新模式探索
识 的 需 求 发 生 了根 本 变化 , 继 续 教 育 以 学历 为主 的 格 局 也 发生 了重 大 变化 。 文章 结合 对 信 息 时 代 继续 教 育 所 呈 现 的 基 本 特 征 分析 ,解 剖 当
前我 国校 企合作继续教育 办学现状和 困惑,探讨如何创新信息时代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 育的新模 式。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校 企合作 ;会 员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7 2 9 文献标 识码 :A
育方式的多样性等等。
一
地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二 ) 继 续 教 育 呈 现 出 数 字 化 、 网络 化 、 智 能 继 续 教 育 因 信 息 技 术 的 利 用 而 发 生 变 革 ,并 因信
开 放 性 、 教 育 过 程 的 终 身 性 、教 育 内容 的 丰 富 性 、教 化 、 多媒 体 化 、个 人 化 和 虚 拟 化 的特 征
,
信息化时代继续教 育特征 分析
息技 术 固有 特性决定 了继续教 育呈现 出与传统 教育截
1 . 知 识 传 播 载体 呈现 数 字化 特 性 将 传 统 的 采 用 纸 张 、 黑 板 、 录 像 或 录 音 作 为 知
( 一) “ 终 身教育”和 “ 终 身 学 习” 思 想 在 继 续 然 不 同 的特 征 。
教 育和培 训 、发 展继续教 育 、构 建终身教 育体 系” ,
方面 ,信息化 时代要求 社会 中的人不断 更新 自己的知
“ 终身学 习”和 “ 终身教 育” 已成 为继续 教育事业 全 识 和 技 能 ,催 生 和 培 育 成 人 学 习 意 识 的 普 遍 化 和 学 习
新 的 目标 和 使 命 。 在 信 息 技 术 的 不 断 推 动 下 ,知 识 和 行 为 的 社 会 化 , 树 立 起 “ 全 民终 身 教 育 ” 、 “ 全 民 终 技 术 成 为 企 业 发 展 的 主 要 动 力 ,人 们 对 知 识 和技 术 的 身 学 习 ” 、 “ 为 生 存 而 学 习” 等 一 系 列 新 的 教 育 思 想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烟台职业学院为例
一条校企共赢互惠袁 将企业的根本利益和学院的教育利益紧紧捆绑袁 实现校企联姻的道路遥 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袁在学习中工作袁实现了高 职教育野教育尧培训尧就业冶一体化的大学生就业直通车计划遥
3 校企合作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渊1冤政策法规的缺失制约着校企深度合作的进程遥 虽然自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以来袁国家不断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校企合作袁但是 这些政策法规都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上袁而在校企合作的具体细节上 比如企业应承担的义务尧学院享有的权利尧参与教学的企业享有的优 惠措施等方面则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遥 这就使得在校企合作教学的具 体开展过程中学院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袁企业则在有利可图时处于积极 状态袁无利可赚时则消极迎合遥
渊2冤 高职院校和企业现有的管理机制不利于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 展遥 目前我国的公立高职院校完全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袁企业是属于独 立的法人袁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完全由市场导向遥 而作为高职院校和企 业之间的桥梁作用的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力度不够袁使得校企合 作长期处于民间活动状态袁 因而他们在合作过程中权尧渊下转第 80 页冤
科技视界
酸冶袁其代表企业有丰原生化尧八一化工等遥 产品附加值不高袁同时特别 向化工一类产品的生产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遥 蚌埠市对外贸易发展 仍主要依靠资源尧能源尧土地和环境等有形要素投入袁资源和环境压力 较大遥 蚌埠市能源资源消耗大袁单位产品能耗高遥 预计今后一段时期袁 蚌埠市外贸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强化遥 2.2.2 县域外贸发展不均衡袁总体规模偏小
以 2009 年为例袁怀远县累计实现进出口 558 万美元袁发生进出口 实绩企业 8 家曰五河县累计实现进出口 184 万美元袁发生进出口实绩 企业 3 家曰固镇县累计实现进出口 250 万美元袁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 3 家遥 三县总进出口额不足 1000 万美元且县域外贸发展的不均衡袁这 会制约蚌埠市的对外贸易发展遥 2.2.3 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
论校企合作下的“双师型”教师继续教育
展 的产学研 模 式 。 推动 了企业 和 高职 院校 的发 展 , 对 促进科 技 与经 济 的紧密结合 起到 重要作 用 。 1 我 国 现 行 的 校 企 合作 模 式 校企合 作 模式 是一 种充 分利 用高 等 职业 院校 和 企业 两种 不 同的教 育环 境 和教育 资 源 ,提高 学 生 的 综合 素质 , 在兼 顾课 堂知 识传 授 为 主的 同时 , 也让 学 生将 知识转 化 为实 际经 验 、实践 能力 的人 才 培养 模 式[。具 体 的是指 学校 与 企业 双 方 以生存 和发 展 的 ” 共 同愿 望 为基 础 , 以人才 、 术 、 益 为结 合 点 , 技 效 以充 分发挥 各 自优 势 为条件 , 遵循 市 场经 济规 律 、 育规 教 律 和科 技发 展 规 律 , 步形 成 互利 互 补 、 逐 良性 循 环 、 共 同发 展 的合 作关 系 的制度 。 目的是 培养 出适合 于 建设 、 管理 、 究 、 研 服务 、 创新 的高 级应用 型人 才 。 我 国现 阶段 ,根据 校企合 作 中企 业和 学 校 的参 与方式 , 企合 作有 “ 业配 合 ” “ 校 企 、 校企 联 合 ” “ 企 、校 实体合 作 型 ”等几 种模 式 :依据 校企 合作 的层 面深 度 , 浅层 次 、 有 中层 次 以及 深层 次合 作 模 式 [; 主 1从 导方 面看有企业 主导模式和学校主导模式 , 具体 如下。 11 以 学 校 为 主 导 的校 企 合 作 办 学模 式 以学 校 . 为主 导的模 式 是学 生前 两年 在校 内进 行理 论 学 习与 生产实 践 ,后 一年 到企 业顶 岗实 习和 毕业 设计 的模 式。是工学 结合 、 企双 向介入模 式 。通 过学 校 和合 校 作 企业 的双 向介入 。 把学 生在 校 的理论 学 习 、 基本 训
对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01
启示一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推动科 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启示三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校 企合作向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03
02
启示二
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 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
启示四
加强校企合作的组织协调,提高 合作效果和效益。
04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 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校企合作 提供法律保障。
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
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包括财政、税收 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
加强监督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对校企合作项 目进行全程监管和管理,确保合作项目的合 法、合规和有效实施。
校企合作的意义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 素质
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推动教育改革
加强产学研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了 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 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可以获得符合自身 需求的人才,提高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效率 。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教育改革,推动学校更 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好 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能力和创新意识。
构建多元化合作平台
1 2
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平台
企业和高校应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提供政策 咨询、合作对接、成果展示等服务,促进校企合 作信息的共享与交流。
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企业和高校应共同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 习和实践机会,提高其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3
加强横向联合与协作
企业和高校应加强横向联合与协作,共同开展科 研项目、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等活动,提高双方 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研究
比 例
( ) 想解 决 的 问题 3最
知 其所 需 、 其 所 好 , 能更 加 有 针 对 性 地 合 理 投 才 地安 排 继续 教育 的内容 。
本校 学生学习缺乏 自觉性 、 积极性
2 . . %
兄弟学校 新课程理念应用于教学
3 5%
兄 弟 学 校
21 %
本校
3 % 1
无 要 求
1 % 3
通 过 调查 可 知教 师对 培训 地 点 的要 求 比较 平 均 , 相 比来 说 地点 选在 行 业部 门是 教 师最 青 睐 的 , 明教 说 师希望 进人 企业 进 行 全方 位立 体式 的培 训 学 习。
3 . % 27
无要求 专业实践能力
4 . % 04
通过 了解 , 们 发 现 , 业 实 践 能 力 是 专 业 教 师 的基 础 。 我 专
最迫 切需 要解 决 的 问题 。培养 “ 师 型 ” 师是 职 业 双 教 教 育发 展 的一 种 趋 势 。对 于 “ 师 型 ” 师 来 说 , 双 教 实
发 和改造 的能 力 。 2 中职系 统专业 教师 的培 训需 求突 显共 性 . 20 0 8年 , 者 对 中职 系 统 25名 专业 教 师 做 问 笔 9
】 中职 系统 专业教 师 的现状 不容 乐 观 . () 1 专业 教师 的知 识陈 旧 以海淀 区 中职 系统为 例 , 专业 教 师 2 5人 ,5周 9 3
业职 业 实践活 动 , 并且 能 将行 业 职 业 知识 、 能力 和 态
在 教 师 继 续 教 育 中应 用 校 企 合 作 培训 模 式 的 必要性
一
、
校企共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校企共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是高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结合的一种新模式。
这种模式大大丰富了高校课程设置,提高了教学质量,引入了企业资源,促进了产学研合作,积极促进了学生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这种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背景与意义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是高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结合的产物,其背景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与培训需求相结合:传统的高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往往存在较大的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情况。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可以通过深度融合教育和培训需求,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实际工作需求和发展趋势。
2.引入企业资源共同培养人才: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通过联合培养计划、实习实训基地等形式,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企业的实际运作和管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3.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与企业培训中,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转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在当前教育领域,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在我国许多高校和企业都开始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及其带来的效果和影响。
1. 实践教学方式创新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在实践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将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采取项目驱动、案例教学、工程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一些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进行企业模拟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实际工作流程,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校企合作助推远程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与大连港集团校企合作的探索
优 秀的办学资 源和扎 实的办学基础 ,想企业所想,为企业量 身定制人 才培 养模 式。在 师资配备 、教 学管理、市场开发、 支持服务等诸 方面进行 了深入 的探 索 。
关 键 词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校 企 合 作
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 教育学 院作为 大连理工 大学 服务社会 、 为地 区经济 、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高水平学历教育 与非学历培训教育 的窗 口,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 院依托 大连理工大学 优 秀的教育资源 ,借助于 现代教育 技术手 段 ,经过 多年不懈 的努 力, 形成 了 自己鲜 明的办学特色 ,受到社会 的广 泛赞誉 。 学 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将 开展 校企合作项 目 作 为学 院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途径 ,十余年来为社 会培养 了大量 优秀 的应用 型人才 。2 0 0 9年起 ,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 院与 大连 港集 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几年来 ,大连理工太学 对大连港集 团选 送 员工进行订单式培养 ,大连港集团作为一种 奖励 机制 ,同时也是对业 务 骨干再 培训再提高 的举措 ,选派优秀员工 到学院学习 。学 院根 据大 连港集 团的需要 ,量身定制培养计划 、教学模 式 、考核模式 ,并建 立 专 门的实训基地 。几年来 ,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 受到了企业和学 生的 高度认 可和欢迎 ,陆续开 展 了机械设 计制 造 、物 流 、工 商管理 等专 业 ,为大连港集 团培养学员 2 0 0 余人 ,产生了 良好 的社会 效益和 经济 效益 。 为应对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 战 ,国有大型企业越 来 越 注重员工技 能素养 的培养 ,从而带动企业 核心竞争力 的提升 。大连 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在试点 的 1 0多年 时间里 ,依 托大 连理工 大学 优秀的教 育资源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手段 ,为社会提供 了多层 次 、高 质量 的教育服务 。并在不断提升远程教育办 学质量 的同时,积极探 索 为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的新思路 、新途径 、新举措 。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摘要: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是每个从事职业教育的人都在考虑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首先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使用适合社会发展的教材,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和企业发展的融合。
同时从加强校企互动、师生互动、校际互动来等方面入手来讨论如何跟上社会的发展,适应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最后从学校教育方面讨论了要真正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同时突出对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践校企合作融合计算机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大学扩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各个层次的毕业生普遍就业困难,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这里面当然有整个社会经济形势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但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分析,可能我们更关注的是教育机制本身的问题,特别是职业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事职业教育近20年,对职业教育中学生的技能养成有自己深切的体会。
我从教以来一直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我想从计算机专业的职业教育为切入点谈自己在这方面一些浅薄的观点,不当之处请指正。
1 现阶段职业教育就业难问题的反思我觉得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满足不了单位的需求。
尤其是现在社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们职业教育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主动与企业的发展融合,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
而现实情况是在我们部分职业学校中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太偏重于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培训。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各个学校的专业的课程开设上几乎都是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色,这个专业的开设和招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前瞻性的就业预测,这种形势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出去的竞争能力可想而知。
在我从事的职业教育中接触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多一点。
职业学校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男生相对比较多,同时学生的思维灵活,动手能力比较强。
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进一步的对学生进行技能的强化掌握,从而能适应企业发展对他们提出的专业要求?我们的教学和高校的教学不同,我们应该紧跟市场和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趋势,更新理念,有一种比较超前的职业理念,让学生在学校中就培养出比较好的职业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与实验中加强对其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v ra a v t e wn sojcvn s, ovnec ,eoo yadi er o .A tayet s dcn n n ua o aeget da a s igt i bete es cneine cnm n tga n c l nr t o t u ge ct ni n g O ot i n i t ul ue ii d i s
福 建农林大 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1 ,4 3 : ,0 1 1 ( )9 9—12 0
Junlo uiaA rutr n o syU iesy( h ooh n oi cecs ora f j gi l eadF r t nvri P i sp yadSca Si e ) F  ̄ c u er t l l n
校 企 合 作 中 的 委 托 制 继 续 教 育探 索
曹 仁 秋
( 福州大学应用技术与继续教育 学院 , 福建 福州 30 0 ) 5 02 [ 摘要] 企业在进行继续教 育方 面进行 了诸 多有 益的探 索, 委托制继 续教 育由于其针对性 、 方便性 、 经济性 、 整合性 而具有 突 出的优 势。委托制 继续教 育实质 上是 一个基 于校企 双方相 互需要 的 契约合作 的 双赢教 育形 式。通过 企业提 出培训 需 求, 学校针对企业需求进 行项 目、 课程开发 并实施 合作 的过 程。委托 制继 续教 育 实施 的关键是课 程对 需求响应 的准确性 , 为此 , 出了需求分析、 提 课程 比对选择和教 学效果监 测等有 效性 建议 。 [ 关键词 ] 委托 制 ; 校企合作 ; 继续教育 ; 培训课程 开发 [ 中图分类号 ] G 2 7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92 2 1 )309 - 6 1 2 ( 0 1 0 .090 - 6 . 4
CA0 Re . i n qu
( o eefA pi ehooya dC niun dct n F zo n e i , uhu Ff n3 0 0 ,C i C lg pl dTcnl n ot i E uai , uh uU w rt F zo , u a 50 2 hn l o e g n g o sy i a)
a c nr ce o p r t n w n w n mo e b s d o t a e n d n ewe n c l g d e t r rs . tme n h t ne rs e o t td c o e a o - d a e n mu u ld ma i g b t e l e a n e ie I a i i i o e n p a st a e tr i e d - n a p c e t n e o an n a d te c l g l me t t e c o e ain b f r gt e c riu a a c r i g t e e t r r d ma d hr si e d f r r ii g, s t n ol e i e nsh o p rt yo e n h u r l c o d n t n e i h e mp o i c oh p s e e n . T e k yo n r se o t un d c t n l si h u r u a s t fi g t ed ma d h e eo e h f cs o e n d a ay i , u - h e fe t td c n n g e u ai e t e c ri l a s n e n ,t rf r ,t ee e t fd ma n l ss c r u i i o i n c i y h r u a s l t n a d ta h n s l i s e t n ae p p s d i l ee i c i g r ut n p c o r r o e . e c o n e e i o Ke r s e tu td;c o ea o t e n c l g d e tr r e o t u n d c t n;tan n u rc l e e o me t y wo d : nr se o p r t n b w e ol e a n e i ;c n n g e u a o i e e n p s i i i r i g c ri u是 中小企 业 , 我 国 国 民经 济 和社 会 在选 择 开展 继 续 教 育 时 的优 先选 项 。本 文 就 中小 是
发 展 的重要 力 量 , 进 中小 企 业发 展 , 保 持 国 民 企业 委托 制继 续教 育进 行 剖 析 , 析委 托 制继 续 教 促 是 分 经 济平稳 较快发 展 的重 要基 础 , 关 系 民生 和社 会 育 的实质 、 是 内涵 、 优势 , 而 提 出 委托 制 继续 教 育 主 进 稳定 的重 大战 略任务 。企业 发 展 到一 定 阶段 , 人 要 模 型 、 径 , 提 出 了需求 分 析 、 程 比对 选 择 和 其 途 并 课 力资 源 的因素就 和市 场 因 素 、 资本 因素 一起 成 为 影 教 学效 果监 测 等有效 性建 议 。
Ab ta t Ene p s s ma e a f r t y ma y meh d n c n n i g e u a o .a d e tu td c n i un d c t n i p o e sr c : tr r e k n e o t o t n to si o t u n d c t n n nr s o t i g e u ai s rv d t i r i i e n o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