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分析
诗歌鉴赏实施方案
诗歌鉴赏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对诗歌的鉴赏可以增进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感。
因此,制定诗歌鉴赏实施方案,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诗歌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实施内容。
1. 诗歌形式和特点的讲解。
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展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基本形式和特点,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名家诗歌赏析。
选择经典的诗歌作品,向学生介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然后进行诗歌的赏析,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入理解和感悟。
3. 诗歌创作。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通过写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实施方法。
1. 教师讲解。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讨论、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形式和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诗歌的鉴赏和创作。
2. 学生阅读。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诗歌作品,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 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作品的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诗歌创作指导。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作指导,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感悟出发,进行诗歌的创作,锻炼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五、实施效果评估。
1. 学生课堂表现。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诗歌创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
2. 作业评定。
通过学生的诗歌作品、课堂笔记、课后作业等,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定。
3. 学生反馈。
向学生征求课程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诗歌鉴赏课程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
六、总结。
诗歌鉴赏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三鉴赏诗歌语言(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专题三鉴赏诗歌语言(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专题三鉴赏诗歌语言(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诗歌鉴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学诗歌鉴赏是学生建立自己艺术鉴赏能力、练习批评能力、塑造自己审美情趣的主要途径之一。
其中,诗歌语言是一道难题,在鉴赏诗歌时,很难理解诗歌中独特而生动的语言特色。
而人教版高三的第三专题“鉴赏诗歌语言”会给你一个新的视角,让你发现诗歌中的美。
一、教学设计思路1.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语言的独特性与表现形式;(2)领悟诗歌中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分组探讨、阅读分析、写作练习等,营造轻松自由、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我组织、交流与合作中,逐步领悟诗歌语言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3.教学内容:本专题包括了八个部分:词、句、结构、韵、声、景、深度和特殊语言。
每一部分由一首供学生品读、鉴赏并进行文字表述或写作的名诗歌来启发学生对其中语言的感知和体验,互相交流和启发。
二、教材内容探析1.韵和音:这一部分的名诗为《春泥》。
《春泥》以春天的水鸟和乡村生活为主题,它不仅表现了自然界兴旺发展的景象,还表达了一种融入自然、欣赏自然、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生命态度。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辞藻来生动地描绘整个春天、整个自然的呼吸和跳动。
尤其是“光影浮动,影沉光浮,明暗交替”的表达,使人体会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一种声息律动。
同时,这首诗还使用了丰富的字音变化和韵语运用,适当地强化了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2.景:这一部分的名诗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远行的好友王之涣的一首送别诗。
全诗描绘了广阔无垠的古原草地上各种春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古原大草原、对生命的洒脱追求和缅怀之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大草原的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气势,揭示了自然美的真谛。
同时,诗人巧妙地利用景物描写与背景交汇的技巧,加深了读者对情感交融的理解。
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与探究
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与探究1. 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对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的认识不足,许多教师将古代诗歌群文阅读视为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其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方面的价值。
部分教师对古代诗歌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掌握不够熟练,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对古代诗歌群文阅读的兴趣不高,由于受到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缺乏兴趣,导致他们在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中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学生对古代诗歌群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有待提高,这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材和教学资源的不完善,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一些教材内容过于繁琐,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而一些教学资源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在现状与问题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
1.1 高中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在当今高中教育阶段,古代诗歌群文阅读作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现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教学逐渐受到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古代诗歌群文阅读作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重要桥梁,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教学内容与方法相对单一,一些教师在教授古代诗歌群文阅读时,侧重于对诗歌内容的解读和字词的解析,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深度思考的教学策略。
这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的美,难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6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6篇第1篇示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语文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鉴赏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工作。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针对学生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古诗词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曲艺表演等,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感受到快乐。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古诗词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二、融入情境教学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人的生活场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情感。
可以通过讲故事、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古人的情感,增强对古诗词的感悟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古诗词的影子,使古诗词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联系,加深学生的感情投入。
三、拓展课外阅读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在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古诗词选本或专著,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系统学习,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更多的古诗词知识,开阔视野,提升修养。
四、注重实践体验古诗词是要用心去领悟和理解的,纯粹的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在课外自由创作古诗词,表达自己对生活、情感、人生等方面的理解。
通过实际的创作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趣。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的群文阅读“五步法”实践策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的群文阅读“五步法”实践策略群文阅读是高中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五步法”是一种实践策略,帮助学生有效进行群文阅读。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五步法”的具体内容和实践策略。
第一步是了解背景知识。
在进行群文阅读之前,了解作者的生平、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相关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果我们了解到一首诗是在战争时期创作的,那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第二步是审视文本。
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我们需要仔细审视诗歌的文本内容,包括诗歌的结构、语言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审视文本,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内涵和形式美。
第三步是对比分析。
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我们可以选择多首相关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诗歌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进一步理解诗歌中的主题和意义。
我们可以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战争诗歌,了解战争对不同时期人们的影响和诗人态度的变化。
第四步是批评鉴赏。
进行群文阅读时,我们可以借鉴文学批评的方法,对诗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我们可以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创作手法和主题思想等,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最后一步是个人体验和创作。
在进行群文阅读后,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个人的创作和体验。
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写一篇与之相关的作文或创作一首与之呼应的诗歌。
通过以上的“五步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群文阅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而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和专门的讲解,引导学生运用“五步法”进行诗歌鉴赏。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经典的群文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如何备考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如何备考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1.基础积累:
-熟读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尤其是经典篇目和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过的诗词。
-学习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格律、韵脚、词牌等基础知识,以及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
2.内容理解与鉴赏技巧:
-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分析诗词的形象、意境和情感,学会通过词语、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社会意义。
-分析诗词的语言特色,如炼字炼句、修辞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借代等)及其表达效果。
-掌握诗词的结构布局、篇章组织和表达技巧,比如起承转合、虚实相生等。
3.答题策略:
-明确高考诗歌鉴赏题型特点,针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各种题型制定不同的解题策略。
-结合理论知识,找准题目设问的得分点,按照“点—析—结”的结构进行答题,即先明确指出诗歌某一方面的特点或作用,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总结该特点在全诗中的作用或价值。
4.真题演练与反思:
-大量做历年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尤其关注新高考改革后的新题型和出题趋势。
-对比标准答案,了解评分标准,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答题思路和表述方式。
-反思错题,找出知识盲点和答题误区,并针对性地强化训练。
5.拓展阅读与深度思考:
-拓展阅读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古代诗词,培养对诗词艺术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鼓励独立思考,形成个人见解,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性解读。
6.教师指导与课堂互动:
-积极参与老师的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老师的经验和资源提升鉴赏水平。
-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交流观点,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
在 笔 者 看 来,学 生 要 想 充 分 理 解 诗 人 的 诗 篇,首 先 要 从 小处着手,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意象 出 发. 教 师 为 学 生 整 理 古诗词中的日常意 象,例 如,“杨 柳、长 亭 ”意 味 分 别,“杜 鹃 ” 代表凄凉和悲苦,“夕 阳、流 水 ”象 征 惆 怅,“月 亮、鸿 雁 ”表 达 思念离愁等.作者每每用到这些意象 时,对 应 表 达 其 诗 词 的 感情基调,学生在赏析诗词的过程中需要 将 其 中 的 意 象 提 取 出来,综合诗词的上下文进行分析,从 意 象 到 意 境,再 到 诗 词 要表达的情 感 和 主 题. 例 如,2018 年 高 考 全 国 卷 Ⅲ 中 涉 及 “精卫”这一意象.学 生 可 以 从 “精 卫 填 海 ”的 典 故 中 分 析 得 出全诗的感情基调,即 便 自 己 不 能 完 成 移 山 填 海 的 壮 举,也 想子孙能够继承 遗 志,奋 斗 不 止. 把 握 好 全 诗 基 调,也 就 更 容易答题了.
此 外,学 生 的 学 习 准 备 不 充 足,进 而 造 成 学 生 缺 乏 内 在 的激励因素.高中学生对于古典文史 知 识 点 的 理 解 不 足,并 且缺少相应的文 学 常 识 的 积 累. 因 为 古 诗 词 在 语 言、形 式、 修辞、表达技法上和 古 文 有 着 千 丝 万 缕 的 联 系,所 以 古 典 文 化基础不佳的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时会相对吃力.学生的 阅读空间狭小,学生 文 学 品 味 降 低,这 些 都 是 导 致 学 生 不 能 够很好阅读和理解诗词的相关因素. 二 、语 文 古 诗 词 教 学 的 相 关 策 略
浅议高中诗歌鉴赏的教学策略
格不受屈辱的渴望和憧憬。 四、感悟意境 对 诗歌而言 ,诗 歌的感悟是 以诗 歌整体 为对象 的,它 强调 的是整体感 知和整 体把握 ,因此在诗 歌鉴赏过程 中应从 意象入手从整体 出发 ,深入领 会诗歌意境, 体验诗歌的思想感情 , 进 而是对诗歌作 品的思想 内容 、艺术特 色 、作家风格 、作品意义等方面给 予 正确的评价和欣赏 。以杜 甫的 《 登高》 为例,诗篇前 四句描写登高 闻见之凄 清 的秋景 。首联连借风 、天、猿、诸 、
导学生熟悉积累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 掌握 诗歌欣 赏的常用技巧 。诗歌使用 表达技巧 ,都是 与诗歌的文体特征和 美学追求相适应 的。诗歌常用 的表达 技巧总 的来说包括 修辞、描写和抒情 三方面,具体有 比喻、比拟 、借代、夸 张、互文 、通感、双关、衬托、对 比、 反语 、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 景 交融、托物言志 、借古 抒怀 、借古 讽今 、用 典、铺垫 、象征 、对 比、映 衬烘托 、欲 扬先抑 、先声夺人 、以小 见大、 动静结合 、 虚实相生 ( 塑造人物 形象时 ,称 正面 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 合) 、比兴 ( 间接抒情的诗 歌) ,直抒胸 臆 ( 直接抒情 的诗歌) 等表现技巧 。 我 们要熟谙其特征 与功用 ,对 参悟诗意 十分有益 。 三、涵咏语言 “ 咏”其本义是潜行于水中。由 涵 于读者鉴赏时也必须沉潜于诗歌之 中, 对诗歌意蕴进行反 复、 深入地体味 、 感 受,类似潜水涵咏,故古人 以 “ 涵咏” 来指称诗歌鉴赏。“ 涵咏”要求读者必 须沉浸于作品之 中, 断地去感受、 不 探 索诗歌 的审美 意蕴 ,然后达到 “ 入其 滋味”的境界 。我们要 引导学生全身 心地投入作品 ,即 “ 身入境中” ,反复 细致地体味、感受诗歌的意象 、意境。 如陶渊 明的诗 《 归园田居》 ,诗人南野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古诗词,领悟其中蕴含的文化与美学价值。
下面是一些针对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情景再现法: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环境、情感体验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情感内涵。
二、阅读引导法:通过对古诗词的逐句解读和语言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诗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可以分析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意象和音韵等,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点。
三、诗歌创作法:可以通过诗歌创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写诗,体验古人创作古诗词的艰辛和乐趣。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主题和诗歌写作模板,引导他们发掘自己的创作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四、对比分析法:可以将古诗词与现代诗歌进行对比,让学生分析古诗词与现代文化的联系和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独特之处,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情感共鸣法:通过鼓励学生与古诗词进行情感共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古诗词的欣赏和解读中。
可以通过阅读古诗词,让学生回忆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古代文人产生共鸣,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六、应用拓展法:可以将古诗词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可以结合历史课讲解古代文学史,结合美术课开展古诗词的绘画创作,结合音乐课演唱古诗词所配乐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拓宽他们的学科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引导、诗歌创作、对比分析、情感共鸣和应用拓展等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中生的目标。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音调。
此外,老师通过演奏口琴,还可以让学生了解音调的特征,要求学生说话时触摸喉咙,感受发音时声源的振动。
(二)通过提出实验性问题来创造一种情况实验问题情况的识别不仅在于实验问题本身,还在于知识库和准备技能的发展。
只有问题状况和学生的初始知识结构紧密相关并且相互作用时,实验现象和研究规律才能转化为知识和技能。
只有这样,情境训练才能有更高的升华水平。
例如:在教授“浮力”这一知识时,生活经历常常成为学生思考的障碍,学生常常错误地认为浮力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空心和固态)有关,认为物体的形状与液体的密度等有关,为了让学生提出正确的概念,教师首先使用多媒体来呈现水下世界的奇妙片段,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浮力如此之高以至于它可以容纳一万吨重的巨轮,而有时却又如此之小?它不能容纳稀薄的水,一艘从海到河的船,浮力有什么变化?哪些因素与浮力大小有关?在演示实验期间,请使用弹簧秤将相同体积的铁和铝块悬挂并浸入水中。
每个人都在看着弹簧秤的数量,并为之解释,设计什么实验以使物体的体积与浮力无关,设计哪些实验来说明以上提出的其他观点是实验的重点,正是由于这种循序渐进的发展,学生才能通过创建实验问题来获得答案,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创建实验而提高了探索能力,从而升华了实验物理教学。
(三)与学生一起教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成为课堂的关键要素,而教师应发挥关键作用。
只有让学生成为老师,他们才能真正学习物理知识。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例如,在研究凸透镜部分时,教师可以首先解释他们对凸透镜的知识,然后准备实验设备,例如蜡烛,火柴,凸透镜和聚光镜座,供学生自己操作。
老师在场上,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教师不必着急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而可以准备实验设备,例如电阻,电压表,电流表,电源等,以便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物理实验。
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和传承优秀的古代诗词文化。
当前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对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不足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效果,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提出优化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高中古诗词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实践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升其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研究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更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新时代人才。
通过深入探讨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意义,可以为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成长的活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目的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理解水平。
通过实践研究,旨在为高中古诗词课程的改革和提升提供实际可行的建议和借鉴,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通过对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深入研究,还可以探索如何在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的背景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方向与备考策略
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方向与备考策略一、诗歌鉴赏考什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语文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而阅读鉴赏诗歌一般要完成以下鉴赏过程:从诗词的标题和字词句入手,联系生活,发挥联想与想象,了解诗歌主要内容,或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维度。
要在立足诗词内容基础上,再联系作者的生平与时代,揣摩作者感情或观点,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维度。
要从用词、句式、语气等方面品味诗中语言特点或诗歌风格,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维度。
真可谓,一首短诗,考尽语文素养!从设题角度看,诗歌鉴赏题涉及的考点有形象分析、语言特色、表达技巧、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观点态度,考查的形式为一道“四选一”的客观题,加上一道主观题。
对于客观题,我们以2021年全国Ⅱ卷的原题为例: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
B. 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 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6分)选择题的A项从形象角度设题,B项从表达技巧与情感角度设题,C项从内容角度设题,D项从情感角度设题。
主观题从内容角度设题。
可以看出,依据诗歌的特点,命题人针对一首诗歌的设题,一般都要涉及诗歌鉴赏的大部分考点,纵观历年真题也都如此,这里不一一罗列。
通过分析,我们有如下结论:第一,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融阅读、理解和鉴赏、评价一体的综合语言素养;第二,两道题涉及的考点涵盖了诗歌鉴赏的大部分考点。
高中诗歌表现手法赏析教案
高中诗歌表现手法赏析教案
教案的开头部分应该简要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为学生构建一个宏观的诗歌知识框架。
可以从诗歌的起源、发展、流派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案应详细阐述本次课程的重点——诗歌的表现手法。
这一部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比喻、拟人、象征、夸张、对比、反复等常见的诗歌修辞手法。
每一种手法都应该配以具体的诗句例子,并分析这些手法是如何增强诗歌表达效果的。
在讲解了表现手法之后,教案需要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诗歌赏析中去。
例如,可以让学生选择一首诗歌,识别并分析其中的表现手法,然后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案还应该包含诗歌赏析的标准和步骤。
这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如何赏析一首诗歌,包括诗歌的主题、情感、结构、语言等方面。
通过这些标准的引导,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案还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活动,如创作自己的诗歌、收集不同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教案的结尾部分应该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可以是通过小测验、课堂提问或者作业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
浅谈如何加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
恰 是 捕 捉诗 歌 所 表 现 的 微 妙 情 感变 化 的一 种 良好 方 法 。 熟 读 唐 诗 三 百 首 , 会 作 诗 “ 不 也 会 吟 ” 诗 歌 具 有 鲜 明 的 节 奏 、 谐 的 音 。 和 韵 , 有在 朗 读 中 , 只 才能 充 分 感 受诗 歌 的韵 味; 只有 在 朗 读 中 , 能使 学 生有 效 赏析 和 才 理 解 诗歌 。 师 可 以在 诗 歌 教 学之 前 , 同 教 让 学 们把 聆听 名 家 配 音 朗 诵 作 为新 课 的 切 人 点, 然后 让 学 生 自己模 仿 朗读 , 朗读 中激 在 发 学生 赏析 诗 歌 的 兴趣 。 过 朗读 , 生 可 通 学 体会诗歌所蕴涵的超越时 空的喜、 、 、 怒 哀 乐 , 感 情 上 与 诗 人 产 生 共 鸣 。 杜 甫 的 在 如 “白 日放 歌 须 纵 酒 ,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 达 青 表 的 就 是 喜 悦 。 “ 得 广厦 千 万 间 , 辟 天 而 安 大 下 寒 士 俱 欢 颜 ” 是 忧 思 ; 白 “ 能 摧 眉 就 李 安 折 腰事 权 贵 , 我不 得 开 心 颜 ” 露 的是 激 使 透 愤 。 轼 “ 江 东 去 浪 淘尽 ” 豪 放 之 情 言 苏 大 是 于 溢 表 。 有 通 过 朗 读 , 且 是 大 声 朗读 , 只 而 才 能 体 味 出诗 歌 中 无 限 的 意 味 。 此 基 础 在 上 , 师还 可 以通 过 对 经 典诗 歌 的 点 评 , 教 针 对 诗 歌 的 特 点设 计 一 些 问 题 , 引导 学 生 作 更 深 入 的 思 考 , 导 学 生 汲 取 更 多 的 优 秀 指 诗 歌 的 养 份 。 不 断 地 鼓励 学 生 在 理 解 的 并 基 础上 , 复 朗读 , 样 既 有 助于 学 生 强 化 反 这 语感 , 可 以帮 助 学 生记 忆 , 学 生 终 身受 又 让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浅析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浅析摘要:近年来,核心素养是教学中一直探讨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课堂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核心素养也承担着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的重要责任。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和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不仅能够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高中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力图通过高中古诗词教学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古诗词是我国古代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诗词的诵读与品析可以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他们自身的文化积淀。
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趋于成熟,对古诗词具有更深层次的鉴别和赏析能力,通过古诗词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在教育改革盛行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必须有目的、有意义、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的顺利发展和进行。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一个重要观念,要想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最基础的一步就是明确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核心素养的贯彻和实施。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高中古诗词的学习来鉴赏和品味诗歌,感悟诗歌在语言艺术方面的独特魅力,学生通过诵读、吟咏诗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他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思维发展与提升具体可以理解为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过程。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错误及策略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课件 (一)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错误及策略分析高中语文教学课件 (一)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古代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错误。
本文将从错误的角度入手,分析古代诗歌鉴赏的常见错误及应对策略。
一、字面理解误区古代诗歌多使用古语,古文化积淀多,许多读者往往会陷入字面理解的误区。
这种误区表现为:理解错误、理解片面、直译或逐字翻译等。
这些误区的发生主要源自读者缺乏对古诗词语言特点和古代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了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在学习古代诗歌鉴赏的时候,注重阅读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需要先了解古代文化、历史、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背景,然后再去阅读诗歌。
此外,在阅读时,建议多读多思,多去尝试从多种角度理解诗歌的意思。
即使可能会理解错误,也不妨碍我们自己在不断思考中的增长。
二、文化隔阂误区由于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差异,许多古文学作品给我们带来的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实际上的当时环境和现代环境相差甚远。
有些读者因地域、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理解起来有一些障碍。
例如:古代历史典故、习俗、节日、宗教等常识,阻碍了读者理解诗歌的真正含义。
建议大家在学习古代诗歌鉴赏的同时,要充分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背景。
可以通过查阅古代典籍,或与老师、同学、父母交流,了解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
不断学习、沟通,才能拓宽视野,增进理解力。
三、情感审美误区古代诗歌多情境描写、充满感情色彩,读者往往会因种种情感因素而对一些诗歌的理解产生误区。
如果过于重视个人感情,就容易脱离了原诗的本意,甚至出现自我矫情的现象。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多读多解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好习惯。
在读古诗时,可以先尝试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境,再把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加深自己对古诗的感知。
开放性地去审美,不断提高个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词语理解误区古代诗歌凭借其精致的词藻、深刻的意境,使人流连忘返。
但正是这些优美的词藻,也容易引起理解误区。
诗歌情感鉴赏学习策略 教学设计-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情感鉴赏学习策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思想感情的常见技巧。
2.过程与方法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思想感情的常见技巧。
难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学习导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标。
鉴赏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体悟其深层内涵,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二、学习任务分析学生虽然从初中就学习古诗,但多是从背诵的角度积累,在鉴赏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
学生考试时得分较低的就是诗歌鉴赏,根本原因是学生读不懂诗歌,未能很好地利用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情语以及意象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盲目贴标签,无法多角度挖掘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诗歌有其特殊性——语言简练、跳跃性强,情感多样化,背景复杂化。
那么要让学生读懂诗歌的思想感情,还是应从诗歌本身入手,掌握相关的解读方法,抓住诗歌的有效信息,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活动(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忧国伤时(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建功报国(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思乡怀人(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人生杂感(二)表达情感的词语分析诗歌情感,首先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
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个“悲”字将作者的愁苦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词语也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
有些诗中,作者会通过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时间、地点或意象等来暗示自己的情感,比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了“淡酒”“梧桐”“细雨”等词语表达凄凉之情。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从表达技巧角度鉴赏诗歌》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学生自学“区分五组容易混淆的表达技巧(借代
与借喻,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衬托与对比,借古讽今
与用典抒情,渲染、烘托与衬托)”,教师巡回检查学
生自学情况并做适时指导;2.教师针对学生感到难解的 教学过程
“衬托与对比,借古讽今与用典抒情,渲染、烘托与衬
托”三组易混表达技巧,举出学生容易理解的实际例子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 述
针对问题进行强化训练,进而总结、归纳出有效地解题
技巧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丰富
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
握相关知识的特点及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能力,进而
形成语文学科的相关核心素养。
达技巧;
3.掌握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古诗。
1.学生借助教辅资料了解古诗常见表达技巧,勾画
重点、难点;
学生学习能
2.教师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表达技巧和容易混淆
力分析 的表达技巧进行点拨、讲析;
3.教律,归纳出适用于自己的方法技巧。
教学策略选 择与设计
1.学生自学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2.有针对性地训练与精讲相结合; 3.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
进行分析讲解;3.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借此检验学生掌
握此知识点的程度。
分析表达技巧是近年来高考古诗阅读的一个常考
点。学生最为头痛的是:掌握不了各种表达技巧,对于
几组容易混淆的表达技巧更是无法分清。而解答这一类
题的关键是,不仅要能精准判断出所使用的表达技巧,
更要能结合具体诗句进行精准分析。针对这样的情况, 课例研究综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从表达技巧角度鉴赏诗歌》教学设计及 总结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生 在 回答 教 师提 出 的 问题 时 .由 于 其 思 维 能 力 没 有 完 全 养成 .导 致 在 答 题 时 会 答 的 不 够 全 面 或 者 答 得过于片面 , 此时 . 教 师 可 以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更 深 层 次 的 思考 . 而 不 是 马 上 纠 正 学 生 的错 误 . 学 生 对 问 题 进 行 充 分的思考 . 想 明 白后 再 与 课 文 的 内 容 进 行 联 系 并 回 答 . 语 文 问题 具 有 主观 性 .教 师 给 出 的答 案 不 一 定 是 正确
文 学 素 养 具 有 重 要意 义 。作为 语 文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诗
歌鉴 赏不仅有利 于提高学 生的人文 素养及科 学素养 . 对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及 实 践 能 力 的培 养 更 具 有 巨 大 的 促 进 作 用 。新 课 改 的 逐 步 推行 . 要 求 学 校注 重审 美 教 育 诗 歌 鉴 赏 作 为 语 文 审 美 教 育 的 重 要 实 施 途 径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占有 较 大 比 例 如 何 在 高 中语 文 中 开 展 有 效 的 诗
得 没 有难 度 , 而 不愿 意 进 行 思 考 。所 以 . 教 师 必 须 对 班 上学 生 的 智 商 有 ~ 个 了 解 .依 据 学 生 的情 况 计 划 好 要 在课堂提 问的问题 . 鼓 舞学生进行思考 . 培 养 其 思 维 的
能力 。
2 . 改 变 提 问 的 方 式
疾的《 永遇 乐・ 京I Z l 北固事怀古》 , 属 于 怀 古 诗 等 。 上 述
过容易 . 虽 然 符 合 很 多 学 生 的 思维 能 力 . 但 是 不 能 更进
~
步 地提 高 学生 的思 维 能 力和调 动学 生 的课 堂积极
性. 使 学 生 一 堂 课 下 来 没 订很 大 的 收 获 . 特 别 是 思 维 能 力 强 的 同学 .这 些 容 易 的 问题 不 仅 不 能 提 高 他 们 的 思
的 策略 探 究
一
、
整 体 把 握 诗 歌 主 要 内容
诗 歌 题 目通 常 都 会 较 直 白地 透 露 一 些 信 息 .对 学 习 者鉴 赏诗 歌 具 有 重 要 的 提 示 作 用 。比 如 李 白的《 送 友 人》 、 王实甫的《 长亭送别 . 碧云天》 是送 别 诗 ; 王 昌龄 的 《 出塞》 属于边塞诗 ; 苏轼 的 《 念奴娇 ・ 赤壁 怀古》 、 辛 弃
如 果 语 文 教 师 在 进 行 课堂 提 问 时 .直 接 对 课 堂 上 的知 识 点 进 行 提 问 . 学生 就 会 感 觉 没 有 兴趣 , 因 此 根 本 不 对 问题 进 行 思 考 . 也 不 会 去 对 问 题 的根 源 进 行 深 究 .
这样 就达 不到提 问的效果 了 , 所以. 教师在 提 问时 , 可
堂 上 的积 极 性 。这 样 既 增 加 了 课 堂 的 活 力 . 又加 强 了师 生 间 的交 流 , 如 此 就 会 提 高 语 文 课 堂 的教 学 质 量 。
★作 者 单 位 : 甘 肃静 宁县 阿 阳实 验 学校 。
积 极 性 。但 是 如 果 教 师 提 出 的 问 题 太 过 容 易 . 学 生 会 觉
帮 助 愚 公 移 山 的话 , 他 爸 爸会 不会 同 意 ?” , 这 就 会 引 发 学 生 的思 考 , 并在 这 一 过 中 了解 遗 男 的词 义 。通 过 换
一
种 方 式 提 问 .很 好 的 激 发 了学 生 对 问 题 的 思 考 和 对
3 . 教 师 的提 问要 有 一 定 的 深 度
诗 歌 的 题 目中 , 都 较 明 显地 蕴透 露 了 诗 歌 的主 要 情 感 。
其中, 《 送 友 人 》 从 题 目便 可 容 易 得 知 诗 歌 主要 是讲 述 与友人分别 , 要 表达 的是 依 依 不 舍 之 情 ; 《 永遇乐 . 京口
北固亭怀古》 则通 过 缅 怀 古迹 . 表 达 自 己对 历 史 人物 的 赞 扬等 。因 此 , 在鉴赏诗歌时 , 首 先 要 从 题 目人 手 . 通 过 解析诗题 . 初 步把 握 诗 歌 的整 体 情 感 倾 向 . 为下 一 步 的
维能 力, 还 会 阻 碍 他 们 的 创新 型 思 维 的 提 高 。 所 以 , 教 师 在 提 问 的时 候 .要将 容 易 的 问题 和 有 难 度 的 问题 结 合起来 , 使 班 上 的每 名 同学 的思 维 i l i i i 够活跃起来 。
4 . 善 于 运 用 鼓励 的 方 式 启发 学 生
大 语 文 论 坛 . 教 学 一 线 I I 1 l 攀
太 难 .学 生 回 答 不 出来 .将 会 使 课 堂 的氛 围 变 得 很 难 堪. 最 后 是 教 师 自 问 自答 的 场 面 . 完 全 调 动 不 了 学 生 的 的思 考 ,加 强 学 生 的 自 主学 习 的 能 力 和 调 动 学 生 在 课
歌鉴赏教学 . 就 成 了 当 前教 师 亟 需解 决 的 一 个 问题 . 以
下 四 个 方 面 是 笔 者 在 教 学 中 对 高 中语 文 诗 歌 鉴 赏 教 学
问题的理解 . 提 高 了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语文教师在提 问时 . 提 出的问题要有一 定的难度 .
不 能 停 留在 对 知 识 的 表 面 进 行 提 问 .因 为 如 果 问 题 太
高中 话丈诗歌鉴赏 教学策略分析
画 王羚 峰
在 高 中 课 程 中 .语 文 对 学 生 学 习 文化 知 识 及 提 高
以婉转一 点 . 虽 然 还 是 问这 个 问 题 . 但 是 可 以 迂 回 地 对
学生进行提 问。如 , 在 上《 愚公移 山》 这 节课 时 , 对 文 中
的“ 遗 男” 一 词 进 行提 问 . 很 多 同 学 都 不 知 道 这 是 什 么 意思 . 特 别 是 对 古 文 不 感 趣 的 同 学 . 就 不 会 对 问 题 进 行思 考了 . 但是如 果换一 种方式提 问 . 问“ 这 个 小 孩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