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第一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心理观

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一)灵魂说

在远古时代,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一些心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便认为是一种独特的“灵魂”的作用。人出生时灵魂就来到人的身体里,清醒时控制着人体的活动,睡眠时它可以暂时走出人体,人死时灵魂便永远离开人体。例如,柏拉图(公元前427 ̄347)认为万物是由“理念”派生出来,人的灵魂也同样来自理念。人活着,它支配人的活动;人死后,灵魂还会回到理念世界。所以,人们的灵魂是永存的。灵魂被看成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实体,可以永存不朽,也可以轮回转世。许多宗教和封建迷信都是这样宣传的。

(二)精神决定论

精神决定论认为精神决定客观世界,从而颠倒了心理现象同客观事物的关系,夸大了心理、精神现象的作用。例如,明代思想家王明阳说:“天下无心外之物”。照此说法,世界上除心理活动之外,就不存在其他事物了。英国主教贝克莱(G.Berkeley,1685-1753)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即所有没有被人们感知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只有被人们感知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三)心体平行论

心体平行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独立的实体,即物质与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依存,而是相互平行。心理不是脑的功能,也不是脑的产物,而是独立于脑活动之外的东西。这种观点在国外心理学界曾一度流行过,但最终还是被科学心理学所摒弃。

可见,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主张心理的东西是第一性的,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心理的东西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

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一)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心理观

同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反,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人身体的一种机能。荀子所:“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具有直接的依存关系。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戴震说:“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但由于科学发展的水平所限,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还具有朴素的特点,不能完全正确地阐明心理现象。如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总是把人的心理同人的内脏,如肝、肺特别是心脏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理现象是心脏活动的产物。人们常说“心想”、“心疼”、“心爱”之类的话,汉字中几乎凡是与心理现象有关的字皆带“心”旁,如思、想、情、意、恨、恶、悲、怒等。这种心理活动理解为心脏的机能的观点,尽管属于唯物论,但却与事实不符。(二)西方近代机械唯主义的心理观

十七世纪英国的经验论者和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现象是神经组织活动的产物,是客观事物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他们是机械论者,缺乏正确的发展的观点。他们把人和机器等同看待,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如同机器的功能一样。狄德罗(1713-1784)曾把人比作有感觉的乐器。拉美特利(1709-1751)说,人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的钟表。还有一些旧唯物主义者虽然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但却错误地认为脑髓分泌思想正好象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观点混淆了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的界限,因而也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

无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还是西方近代机械的唯物主义,他们都认为先有物质的身体后有心理现象,物质和心理密不可分,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但由于缺乏发展的、辩证的观点,不理解人的社会实践的意义,因此都不能正确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给了心理以科学的解释。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人类长期认识的成果,尤其是自然科学取得的新进展,最先回答了心理的实质。列宁精辟地指出:人的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根据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结合建立在实验心理学、解剖学基础上近代心理学的科研成就,心理活动的实质进一步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在客观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

第二节心理是脑的机能(简介)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现代科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题几千年来哲学家、教育家、医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但归结起来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心理观的争论。最终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者对人的心理作出了科学的解释,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也就是说,人脑是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这一结论今天看来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但它的得出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在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曾经认为心脏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认为人所以能产生心理,是由于心脏的作用。西方公元前 4 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和中国古代的荀况都这样认为。可是后来人们发现,人睡着之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而心脏却在跳动;一旦脑受伤后,尽管心脏仍在跳动,却什么心理也没有了。于是人们便把注意的焦点放在了脑上,认为大脑对心理的作用比心脏要大。西方19 世纪初,才比较一致地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在这一点上中国比西方早,明朝著名医学家李时珍(1518 — 1593) 早在16 世纪就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泥丸之宫,神灵所集”的论断。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也明确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论断。真正用科学方法鉴定出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则是1861 年。当时,有一个名叫布洛卡(P.Broca) 的法国医生,他通过对失语症患者的尸体解剖,在大脑的左半球发现了语言中枢。所以,关于脑是人的心理器官,在科学上一直到19 世纪后期才确定下来。方法是根据临床经验,通过解剖尸体,把脑的病变部位和病人生前病状联系起来,这样经过多年的资料积累,才把证据完全肯定下来。

案例分析:盖奇的故事

菲里尼斯.盖奇在严重的脑损伤后奇迹般地存活了13年,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脑损伤患者之一。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盖奇在经历了脑损伤以后,脾气、秉性、为人处事的风格等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从前判若两人。从他身上,科学家学到了一些有关人格与脑功能之间关系的知识。

盖奇原来是铁路建筑工程队的一名领班,他的工作是在铁路铺设的沿途炸掉阻塞通道的障碍物。1848年9月13日,当盖奇用一根铁撬把甘油炸药填塞到孔中的时候,一颗火星意外地点燃了炸药。当时他的头正歪向一边,提前引爆的甘油炸药将他手中的铁撬从他的左颧骨下方穿入头部,然后从头顶飞出,落在身后二十几米远的地方。这根铁撬长约1.1米,重5.04千克,一端直径为3.18厘米,另一端的直径为0.64厘米。

发生事故的那一年,盖奇只有25岁。当他被铁撬击倒后,尽管颅骨左前部几乎完全被损毁了,但他并未失去知觉。在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哈罗的精心治疗下,盖奇在10周后出院了。此后,他的体力逐渐恢复,又可以工作了。

盖奇的幸存是一个奇迹,他仍然可以说话、走路,严重的脑损伤似乎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但不久以后,人们发现盖奇的脾气与从前大不相同了。他本是一个非常有能力、有效率的领班,思维机敏、灵活,对人和气、彬彬有礼。但这次事故以后,他变得粗俗无礼,对事情缺乏耐心,既顽固、任性,又反复无常、优柔寡断。他似乎总是无法计划和安排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正如他的朋友们所说,“他不再是盖奇了“。

盖奇的故事清晰地告诉我们:心理是脑的机能。

其实,常识告诉我们,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在睡眠或酒醉时,心脏活动与清醒时并无多大差别,但精神状态却与清醒时大不一样。临床又发现,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正常人相比存在很大差异。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心理活动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比如“植物人”。

第三节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脑是心理的器官,具有反映的机能,但人脑必须在客观现实的影响下才能实现其反映的机能,从而把客观存在转化为主观的心理。人脑好比是个“加工厂”,客观现实就是“原材料”,心理现象:就是“产品”,没有“原材料”,大脑这个“加工厂”就不能生产出任何产品。如果一个人完全脱离了客观现实,心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心理现象就不可能产生。

因此,人的心理活动,不论简单还是复杂,其内容都来源于客观现实(对人来说,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用列宁的话来说,我们知觉、表象的映象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复写、摄影。”如:没有光波的作用,人就不能分辨各种颜色和明暗,没有物体的振动就不能听到各种声音。就是那些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那些神灵鬼怪,如猪八戒、孙悟空、千年的花精树怪等,也都是世上动植物形象的人格化,或人间善恶美丑的神灵化。由此也可见客观现实(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意识)是第二性的。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1.主观性:人的心理按其内容和源泉及其发生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就产生心理的人这一主体来说,任何心理都是属于一定主体并产生于具体人的脑中,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世界观、需要、态度及个性特征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不同,就必然使人的心理活动带上鲜明的个人色彩,表现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观性。因而,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反映不同。如同一班学生,同读一本书,各人对书的内容的理解及评价不会完全相同;乐观者与悲观者对半杯酒的反应。“还有一半”,“又少了一半”;情人眼里出西施。等等

因此,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可以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可以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可以不同。如南宋词人辛稼轩词[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其间,作者由少年时对生活的无病呻吟,变为老年时对生活的坚韧顽强,是作者壮伟曲折的生平经历及其不同心境在反映中起了作用。

以上这些都说明,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带有作为主体的具体人的特点的。所以说,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2.能动性: 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不是机械的、消极的、照镜子式的;更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对客观现实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