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正式版
压强和浮力教案一.教学目的1.教学重点固体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特性,气体压强,浮力的作用与计算。
2.教学难点液体压强,浮力的计算,物体的浮与沉。
二. 知识点回顾(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①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②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③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以及受力面积有关。
④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例:如图,正确表示压力的是()(2)压强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②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③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 2)。
注意: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
④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
⑤增大与减少压强的方法及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⑥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 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
例: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0kPa ,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00 kPa ,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 3,这时屋顶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可达_______N ,方向_________.例.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苏科版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苏科版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教案名称:苏科版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
2.掌握压强和浮力的计算方法。
3.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压强和浮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将压强和浮力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2.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和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5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一些与压强和浮力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的思考和讨论。
2.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事物?3.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对压强和浮力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Step 2 学习压强(30分钟)1.呈现压强的定义: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通过实例解释压强的计算方法:P=F/A。
3.通过例题,巩固学生对压强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4.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对物体产生的影响是什么?Step 3 学习浮力(30分钟)1.呈现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2.通过实例解释浮力的计算方法:F浮=ρ液体×V物体×g。
3.通过例题,巩固学生对浮力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在浮力作用下能够浮起来?Step 4 综合应用(30分钟)1.将学到的压强和浮力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有关压强和浮力的问题,如:船只在水中浮起、气球飘起等。
3.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和分享。
Step 5 总结与拓展(15分钟)1.总结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发现身边更多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主题:苏科版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板书内容:压强:P=F/A浮力:F浮=ρ液体×V物体×g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的计算方法。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因素。
2. 使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P=F/S)及影响因素。
2. 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F浮=G排=ρ水V排g)及影响因素。
3. 物体的沉浮条件:上浮、悬浮、下沉。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物体的沉浮条件。
2. 教学难点:压强和浮力的计算应用;物体的沉浮条件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压强和浮力的本质。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
3.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如吹胀气球、水坝修建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的概念。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引入:通过讨论轮船、密度计等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5. 讲解:讲解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的概念。
6.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压强和浮力的计算应用及物体的沉浮条件。
8.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物体的沉浮条件1. 讲解物体的沉浮条件:上浮、悬浮、下沉。
2. 分析影响物体浮力的因素:液体密度、物体体积、物体形状等。
3.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沉浮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七、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 讲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加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力、增大受力面积等。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复习课教案及习题
初中物理压强浮力复习课教案及习题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压强和浮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3.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4.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和重力的关系。
5. 浮力的应用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和浮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压强和浮力的大小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验和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3. 提供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吹气球,引发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的思考。
2. 复习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3.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放在不同高度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 复习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5. 提供一些浮力的应用实例,如船只的浮力原理,让学生分析并解释。
6. 进行一个浮力实验,如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与物体体积、液体密度和重力的关系。
7. 提供一些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分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经验。
9. 总结和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10.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第五节浮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浮力、了解其产生及其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能应用原理计算浮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用具:教师: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弹簧测力计、空易拉罐筒、钩码若干、烧杯、乒乓球、红毛线、水、自制课件。
学生: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弹簧测力计、水(1套/组)。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二力平衡的条件?2.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怎样?(二)新课引入视频展示: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
学生感知:乒乓球按入水中又浮上来。
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从本节起我们开始学习“浮力”。
(三)新课教学1.什么是浮力?(1)演示实验:压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漂浮在水面。
问: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几个力?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地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水)。
实验结论: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下沉,且一直沉到水底。
师(激趣):下沉的石块受浮力吗?生:受(或不受)。
教师继续演示:先测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然后测出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视重F,。
分组讨论: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视重F,小于空气中的物重G。
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沉入水底的石块也受浮力作用。
学生归纳浮力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力,叫浮力。
演示实验:找一段较粗的红毛线(便于观察),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乒乓球和大烧杯的底部,将水注入大烧杯直到将乒乓球浸没,观察红毛线拉直方向?将大烧杯的一端垫高,再观察红毛线拉直方向?学生观察现象归纳: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八章压强与浮力复习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八章压强与浮力复习一、教学目标1. 回顾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2. 复习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 掌握如何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2. 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 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4. 压强和浮力的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强和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难点:如何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压强与浮力的知识。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压强和浮力的现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压强和浮力的概念。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压强和浮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
3. 案例分析:分析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压强和浮力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数据分析。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压强和浮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压强和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压强和浮力应用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相关企业,实地了解压强和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苏科版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苏科版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忆和巩固压强和浮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影响压强的因素。
3.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4. 影响浮力的因素。
5. 浮沉条件的判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和浮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压强和浮力的综合应用,以及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压强和浮力的知识。
2. 利用实验演示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压强和浮力的原理。
3.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讲解:讲解压强和浮力的基本原理,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实验:进行压强和浮力的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4. 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压强和浮力的知识。
教案编辑专员:X日期:年月日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压强和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堂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压强和浮力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参观船舶制造厂或水坝等,加深学生对浮力应用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九、课后作业1. 复习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
十、课程资源1. 教材:《苏科版压强和浮力》教材。
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强:•⑴定义:叫压强。
•⑶公式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Pa);F:(N)S;(m2)。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压强越大时,U型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越。
压强计在未测量时,2边的高度应该一样高,如果不一样高,则。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1.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特殊:对于柱体的液体或者固体,它们之间的公式可以互用三、大气压•1.概念: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因为大气的密度不均匀,所以p=ρgh不能用•2.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吸管吸饮料、吸盘吸在墙上。
•3.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苏科版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苏科版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掌握浮力的产生原因,了解阿基米德原理。
(3)能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运用分类、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压强和浮力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究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压强的概念与计算1.1 压强的定义1.2 压强的计算公式1.3 压强单位及换算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压强2.1 固体压强2.2 液体压强2.3 气体压强第三章:浮力的产生与阿基米德原理3.1 浮力的产生原因3.2 阿基米德原理3.3 浮力计算公式第四章:物体的浮沉条件4.1 浮沉条件的判断4.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4.3 物体在气体中的浮沉第五章:浮力应用实例5.1 轮船与密度计5.2 潜水艇5.3 热气球与飞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2)浮力的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
(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1)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
(2)浮力计算公式的运用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
(3)浮力应用实例的分析与解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运用实验演示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采用分类、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知识。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实验现象和原理。
(2)发放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3)运用板书、图片、图表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实验操作能力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5)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难点:(1)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八章压强与浮力复习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八章压强与浮力复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2)能够理解并掌握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3)能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实验和实例,巩固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实验和实例,巩固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提高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复习:(1)回顾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复习影响压强的因素,如压力、受力面积等。
(3)通过实例和习题,巩固压强的应用。
2. 浮力的复习:(1)回顾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复习影响浮力的因素,如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
(3)通过实例和习题,巩固浮力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压强和浮力的计算方法。
(2)影响压强和浮力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2. 采用实验法,通过复习实验和实例,巩固压强和浮力的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第七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和应用。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的兴趣。
2. 讲解与复习:(1)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2)讲解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3. 实验与实例:(1)展示压强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直观理解概念。
(2)通过实例,巩固压强和浮力的计算方法。
4. 小组讨论与问题解答:(1)让学生分组讨论压强和浮力在实际中的应用。
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第五单元 压强 浮力【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1、理解压力的概念。
2、 掌握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
3、能应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知道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相关。
5、 知道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思路和方法。
6、 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会用P=gh ρ解释现象,实行简单问题的计算。
7、 理解大气压的存有。
8、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记住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9、 大气压在人类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10、 通过实验,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1、 知道什么是浮力,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12、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13、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浮沉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14、 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
【复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2、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相关及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及计算3、 大气压强的测定4、 什么是浮力5、 准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难点:1 、准确理解压力的概念与压强的区别联系2、深刻理解P=SF 和P=gh ρ的两个公式质量相同,它们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方向都相同,但各面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却不相同,图2中地面所受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图3中斜面所受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图4中墙面所受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毫无关系。
从这些例子中可知,支持面上受到的压力其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仅仅一种特殊情况,若仅以这个特殊情况就认为压力总等于重力,显然是错误的,最好的办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怎样理解“压强”这个概念有了压力这个概念,为什么还要引入压强的概念呢?这是因为相同的压力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同一块砖,平放在松软的砂地上,和将这块砖竖放在松软的砂地上,砂地上留下的压痕的深浅是不同的。
当这块砖平放时,压痕浅些,这块砖竖放时,压痕深。
由此能够看出,压力产生的效果不但与压力的大小相关,还与两物体接触时的受力面积大小相关。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八章压强与浮力复习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2)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3)掌握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4)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5)能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挑战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3. 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4.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1. 压强和浮力的计算;2. 影响压强和浮力大小的因素;3. 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讲授法:讲解压强和浮力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3. 讨论法:分组讨论影响压强和浮力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第七章的内容,让学生复习有关浮力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 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3. 讲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4. 讲解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5. 讲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6.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压强和浮力的现象;7.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影响压强和浮力大小的因素;8. 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9.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知识;10.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压强和浮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
教
学过Βιβλιοθήκη 程学生讨论完成下列思考题
一、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3、作用点:在被压物体上4、大小
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作用点:物体的重心4、大小:G=mg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力的作用效果体现在使被压物体发生了形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检测
(课本上的图):比较图甲与图乙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比较图乙和图丙的情况,可知压力作用的效果与有关。
纠错
反思
结论1: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结论2: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三、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用符号“P”表示。
2、公式:P=----(由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四、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符号Pa,常用单位还有千帕(KPa)
授课时间间:10年5月总第1时
课题
十四章《压强和浮力》复习1
课型
复习课
教学
目标
1、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2、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3、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4、认识浮力。5、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个性备课
重点
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题 陈 国 平 课
“压强和浮力”复习
时 授课日期
主 备 人
教学目标
1.理清本章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2.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了增大压强和 减小压强和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3.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及浮力,了解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4.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巩固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的认识和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客观事实的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压强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方法、过程及结论 难点:压强概念的掌握及浮力大小的判断
界首镇初级中学备课纸
教 学 过 程
授课人复备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 例如越野汽车的轮胎 液体压强 产生原因:受重力和流动性 特点:1.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深度。 测量仪器:压强计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 产生的,离地面越高,大 气压强越小。 马得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最早测量大气压 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完成的,他测出的大 气压的值相当于 76cm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测量气体压 强的仪器叫气压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越小。 浮力 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 上托的力。
界首镇初级中学备课纸
教 学 过 程
授课人复备
表1 表2 表3 实 压 受力 实 压 受力 实 压 受 力 验 力 面积 验 力 面积 验 力 面 积 2 序 /N /cm 序 /N /cm2 序 /N /cm2 号 号 号 1 6.0 10 4 3.0 10 7 3.0 20 2 9.0 15 5 4.5 15 8 4.5 30 3 12 20 6 6.0 20 9 6.0 40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和 4(或 2 与 5、3 与 6) 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析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观察到的现 象,可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 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 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 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他制 作了一张方格纸,每边长为 cm,站在方格纸上并描下鞋底 贴地部分的轮廓。他的质量为 50kg,则他站立在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八章压强与浮力复习
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八章压强与浮力复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熟练运用压强公式计算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压强。
(2)能够理解并运用浮力公式计算物体的浮力。
(3)能够分析生活中有关压强与浮力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压强公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复习浮力公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计算:(1)复习压强公式:p = F/S。
(2)举例讲解如何计算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压强。
2. 浮力的计算:(1)复习浮力公式:F浮= G排= ρ液gV排。
(2)讲解如何计算物体的浮力,包括物体的漂浮和沉没情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压强和浮力的概念。
(2)提问:压强和浮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讲解与示范:(1)讲解压强公式的运用,举例计算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压强。
(2)讲解浮力公式的运用,举例计算物体的浮力,包括物体的漂浮和沉没情况。
3.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压强和浮力的计算题。
(2)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压强和浮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压强和浮力的计算方法。
2. 观察生活中有关压强和浮力的现象,并写一篇小论文。
五、教学反思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1)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浮力公式的掌握程度。
(3)学生分析生活中压强与浮力现象的能力。
2. 评价方法:(1)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2)课堂讨论的参与程度。
(3)学生写的小论文的质量。
七、教学拓展1. 压强与浮力的应用领域:(1)工程领域:如建筑设计、船舶制造等。
(2)科学研究:如潜水艇的浮力控制、气压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和浮力复习专题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①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②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
③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④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例:如图,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例:如图(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 1=0.8m ;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 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 2=0.6m ,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 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________N 。
(g 取10N/kg)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压强公式P=ρgh 和SF P的理解和运用,解题的关键是对深度h 的理解。
若需求容器顶部的压力,就得先求出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内部某处的深度应该是液面到该处的垂直距离,所以,容器顶部的深度为h=h 1-h 2。
则压力:F=PS=ρghS=1.2×103kg/m 310N/kg (0.8m -0.6m )0.1m 2=240N 。
(2)压强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②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③公式:P=F/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m 2)。
注意: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
④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
⑤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⑥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 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
例: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0kPa ,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00 kPa ,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 3,这时屋顶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可达_______N ,方向_________,房屋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解析:龙卷风属一种自然现象。
龙卷风来临时空气流速加快,那里的压强会减小。
而当时门窗紧闭,则室内的压强不会减小,这样就使房顶受到的内外压强不等,因而产生一个压力差:△F=F 上-F 下=(P 上-P 下)S=(100kPa -90kPa)×100m 3=106N ,此压力差便是浮力的大小。
由于室内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室外向下的压力,所以,浮力即压力差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①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①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②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③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F=G F<G F>G(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首先确定压强P=ρgh;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F=G。
(7)连通器①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②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③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例:如图,两个液缸底部相通,内部装有部分水。
大、小液缸的横截面积分别是50cm2和20cm2,在大液缸的水面上放有一个轻活塞。
应在活塞上放一个多重的砝码才能使活塞向下移动1cm?例:如图所示,将两端开口(上口较小)的玻璃管A的下端用薄轻质板抵住后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当缓慢地向A中注入150g水时,下端的薄板恰好下落,问在下列情况下,能使薄板下落的是()A.缓慢注入150g酒精B.缓慢注入150g水银C.轻轻放入150g砝码D.以上三种情况都恰好能使薄板下落例:如图所示,一只玻璃杯中盛有两种不相容的液体,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1<ρ2,这时液体对玻璃杯底面的压强为P甲。
再把两种液体搅拌混合均匀(设液体总体积不变)。
则玻璃杯底面受到的压强为P乙,则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为()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定【练习】1. 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大小关系是()密度ρ乙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判断2. 一个密封的墨水瓶内装有一定量的墨水,若把它倒置,则墨水对瓶口盖的作用情况是()A.压力增大B.压强增大C.压强不变D.压力不变三、大气压(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标准大气压一般用p 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
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4)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5)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结论:大气压p0=760mm Hg=76cm 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6)说明①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②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③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④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 Hg,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解析:H、(H+h)、(H-h)、(H-h)、(H+h)、(H-h)、(H-h)。
⑤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2标准大气压=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7)大气压的特点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8)测量工具: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大。
在无液气压计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
(9)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10)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11)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例: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解析: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人做吸气运动。
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水银柱高度是742mm,而当时的大气压实际是750 mm水银柱,其原因是()A.玻璃管太粗B.玻璃管倾斜C.玻璃弯曲D.玻璃内混进了少许空气例:如果是普通的氢气球在上升过程中由于_________,最后会________。
如果是永远不会破的氢气球在上升过程中_________,最后________。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压强总是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气体压强总是随体积增大而减小C.打气筒是利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制成的D.利用打气筒打气时,人向上和向下拉压活塞都是增大气体压强解析:同学们很易忽视结论成立的条件,可能不假思索地选B。
因只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小;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
所以,选项A、B都不对。
用打气筒打气,人向上拉活塞时,密闭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会减小,所以,选项D也不对。
因而,正确的答案只能是C。
2.如图6所示,外界为75cmHg的大气压,管内封闭的水银柱高是40cm,若在管顶开一个小孔,则()A.管内水银会向上喷出B.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C.内水银柱稍有下降D.管内水银柱下降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分析:同学们考虑到,由于大气压能支持76 cm高的水银柱,所以管内水银对管顶有36cmHg的压强,若在管顶开一小孔,那么在36cmHg压强的作用下,水银就会向上喷出,于是就选A。
同学们在此忽视了在管顶上方仍有大气压的作用,且大气压向下的值为76cmHg,大于36cmHg的压强,所以,开一小孔后,水银不仅不会喷出,而且将会下降到与管外水银面相平。
3. 用塑料管吸瓶子中的饮料,当饮料沿胶管上升时()A.口中的空气压强一定小球外面的大气压B.口中的空气压强一定大于外面的大气压C.口中的空气压强一定等于外面的大气压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分析:有些同学看题后,不认真思考题设情境,简单地认为人口与外界大气相通,同一地点人口内空气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于是就武断地认为选项C正确。
实际情况下,饮料要到人口里,则塑料管内液面的高一定高于瓶内液面的高,如果人口内空气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这样,人口内空气的压强与塑料管内液体产生的压强之和就大于外界大气压与瓶内液体产生的压强之和,那么,饮料不仅不会流入到口里,管内液面反而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