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醒龙《钢构的故乡》阅读答案
底年级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底年级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今年中考语文将加大课外文章阅读的考查力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呢?我把语文阅读中常见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1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不能正确理解词意准确理解词语是阅读的基础和前提。
但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词语的误读误解现象却非常普遍。
比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写道:“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历尽心血。
”有的同学以为闻一多先生视力不好,看不见园子,身体也不好,连楼梯都走不下来。
因为,他家里很穷,又常年有病,还不断吐血。
词语理解错了,也就误解了闻一多先生这一人物形象。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词语误读,我们又该怎样矫正呢?(1)不了解词语的来源。
词语的意思与它的来源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目不窥园”来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读书非常专心,“三年目不窥园”。
后来就形容埋头读书,专心读书。
因此我们要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多了解,多积累。
(2)不结合语境盲目按字面意义去理解词语。
有些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它的实际意思相差甚远。
如“文不加点”的“点”就不是指标点符号,而是“涂改”。
它形容写文章的人很有才华,一气呵成,不用涂改。
按字面意思理解词语,就叫“望文生义”,是不允许的。
(3)混淆了词语的情感色彩。
感情色彩不同,含义也就不同。
如“果断”是褒义词,“武断”是贬义词。
还有“顽强、顽固、机智、圆滑”等等。
准确把握词语的情感色彩,就能够理解词语的正确含义。
(4)混淆了词语的使用对象。
如“豆蔻年华”只能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如果理解为别的,那就错了。
准确把握词语的使用对象,就不会造成词语的误读。
(5)混淆了谦辞和敬辞的含义。
汉语中谦辞和敬辞特别多。
比如“笑纳”表示东西不好,拿来送人,让对方见笑。
准确把握谦辞和敬辞,也就不会误读了。
2“伤心”的句子——读不出句子丰富的内涵和作用阅读文章,讲究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014年西湖中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4年黄州西湖中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所有题目的答案都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6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登高望远,古人往往诗兴大发,壮志满怀。
杜甫《望岳》中的“”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战目的和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5.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韩愈在《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则说“___ _____?_6.关注民生,不仅是当今领导人心中的大事,也是古代诗人胸怀的情感。
请写出古诗中同情劳动人民的一联佳句:_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0分)7.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干涸.(hé) 汲.取(xí) 恪.守(kè)消声匿.迹( nì)B.蓦.然(mî) 拮.据(jié)亘.古(gèn)锲.而不舍(qiè)C.凛.洌(iǐn) 氛.围(fén)赢.弱(léi)惟妙惟肖.(xiāo)D.侧.隐(cè)匀称.(chèng) 旁鹜.(wù)冥.思遐想(míng)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A.“什么呀!”赵小桢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师,怎么知道我们读得不对?” B.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
曲靖市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含答案)(1)
曲靖市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含答案)(1)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AI)不仅能“读图”识别影像,还能“识字”读懂病历,理解患者病情并推荐临床诊断,准确度甚至超过医生、媲美经验丰富的专家……如今,这一幕极具科幻感的场景,已经迈入现实。
据悉,目前,该AI系统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
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获取患者或家长口述文本,包括主诉、症状、疾病史、用药史等信息,做出粗略诊断,给出可能的疾病范围;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医生当面问诊或互联网远程问诊,获取详细病情及鉴别诊断特征,模型据此重新运算,给出具体的精确诊断。
此外,如果有实验室检验或影像检查数据,AI模型还可以进一步确认其诊断结果。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
利用AI,流媒体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推荐他要看的电影,发送他可能很快就会在线下单的商品,它还能帮着识别照片中的人物甚至花草……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应用面十分广泛。
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及增长率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节选自2019年2月13日《佯城晚报》,有删改》(数据来自德勤分享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议题相关报告)材料二:科幻感十足的AI形象,开始渐渐引发人们恐惧。
其中部分恐惧,可能源于机器竟拥有与人差别不大的认知。
另外,对AI研究的报道方式,也可能引起恐慌,譬如2017年6月,“脸书”(Facebook)的AI研究人员称有两个聊天机器人开始在对话中使用代码字。
而部分新闻报道甚至描绘成,研究人员为免事态失控,匆忙终止实验。
但1997年,IBM的“深蓝”打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展示了强大的计算力,其纯粹的暴力破解法就被用于机器学习,在看似具有无数种招式的游戏中轻松获胜。
现在,AI不断击败人类的消息,可能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计算机在认知能力方面已堪比人类。
但实际上,两者之间仍存在一条鸿沟。
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专家格雷格·霍兰德告诉人们,人脑可以解决AI前所未见的问题,而机器学习,只是针对特定问题而设计的。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13 故乡语文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二篇
C、钢叉(chā)猹(zhā)胯下(kuà)祭祀(sì)髀间(bì)
D、阴晦(huì)惘然(wǎng)恣睢(suī)瑟索(sè)秕谷(bǐ)
【答案】:
【解析】: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xiāo suǒ______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答案】:
【解析】: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塑造了杨二嫂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B、景山公园里人潮如织,随波逐流,游客们尽情欣赏着园中的美景。
C、老师祝愿学生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中考取得好成绩。
D、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是文艺工作者常葆艺术青春的诀窍。
画线句子中所说的“厚障壁”为什么是“可悲”的?请联系全文内容和下面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资料链接:过去的三个月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留的阶级观念。……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现出人生本来是一气的,后来却隔离了这一根本观念。(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
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这首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
【答案】:
【解析】:
阅读选文“老屋离我愈远了……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完成下面的题目。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一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我”为什么觉得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509(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门外是刑场,此处的东门桥是全县唯一的一座铁板桥,桥南桥北水位落差很大,河水倾跌下来,声音很吓人。
当地人把这座桥叫作掉魂桥,说是临刑的犯人到了桥上,听到水声,魂就掉了。
李小龙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铁板桥了。
他的脚板踏得桥上的铁板当当地响。
天骤然黑下来了,雨云密集,天阴得很严。
下了桥,他就掉在黑暗里了。
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看到一条灰白的痕迹,是马路;黑乎乎的一片,是稻田。
好在这条路他走得很熟,闭着眼也能走到,不会掉到河里去,走吧!他听见河水哗哗地响,流得比平常好像更急。
听见稻子的新秀的穗子摆动着,稻粒摩擦着发出细碎的声音。
一个什么东西窜过马路!——大概是一只獾子。
什么东西落进河水中——“扑通”!他的脚清楚地感觉到脚下的路。
一个圆形的浅坑,这是一个牛蹄印子,干了。
谁在这里扔下一块西瓜皮!差点摔了我一跤!天上不时扯一个闪。
青色的闪、金色的闪、紫色的闪。
闪电照亮一块黑云,黑云翻滚着,绞扭着,像一个暴怒的人正在憋着一腔怒火。
闪电照亮一棵小柳树,张牙舞爪,像一个妖怪。
3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画横线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她的坚强,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B.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C.“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D.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35.文中的叙述人称由“他”转换成“我”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6.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
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又都摆列得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
试卷48
九年级语文期末摸底测试预测卷出题人:崔啸寒九年级,是冲刺的过程,是超越的过程,在此时此刻,我们都在成长,只为心中那份梦,让我们一起努力,铸就辉煌!细心答题,自信答题,相信自己的实力。
注意事项:1.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与答题卷两部分,请在答题卷上答题,否则无效3.答题过程不允许使用字典等工具。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6分)1.古诗文默写(每空一分,共10分)(1),歌以咏志。
(2),江春入旧年。
(3),闻道龙标过五溪。
(4),浅草才能没马蹄。
(5)请默写晏殊的《浣溪沙》,。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0分)这里的石林斗姿百态,美不胜收。
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走兽憨态可Ju,或如猛中n 展翅欲飞,或如仙女亭亭玉立,或如农夫默默耕耘。
在花海的衬拖之下,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憨态可ju( ) 猛qin< )展翅婀( )娜多姿(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分)(3)“美不胜收”中,“胜”的意思是“楚楚动人”中的“楚楚”的意思是(4分)(4)这段文字运用拟人、、等修辞方法,描绘石林千姿百态的景象。
(1分)3..名著导读(4分)(1). 格列佛在最后一次航海奇遇中,接触了两种不可思议的动物:有美德有理性的:丑陋而邪恶的(2).格列佛游历了等四个国家。
(3).《格列佛游记》作者是?书中的哪两个国家的游历是对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的统治的抨击?(4).请简要概括大人国王后的性格特点4.综合性学习活动(12分)为了向世界宣传中国的龙文化,某报要举报一次“龙”知识竞赛。
你能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吗(12分)(1)中国人对龙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华夏语言中处处皆是,你能写出两个带“龙”字的成语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龙有三停九似之说,其“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你知道它还有哪个部位像其它的动物吗?(2分)(3)人们还习惯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 _______就有“卧龙”之称,他“躬耕于南阳,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直到被_______三顾而出山,方如飞龙在天成就了一番伟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关故乡的阅读练习(有答案)
故乡的沉沦曾看到过一幅照片: 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 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
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 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 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 故乡的中国, 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 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 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
“农民上楼”, 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 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 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
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 而是一声呜咽。
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 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 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 “背”是背离, 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
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 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 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 有故乡做依靠。
记得, 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 友人问我, 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 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 那是什么呢?也许, 是我醉酒的缘故, 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
友人愣住了, 不知如何应答, 他有点黯然, 然后醉了。
他说, 我没有故乡的屋檐。
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
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 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 只有回到原乡, 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 真是透到了骨髓, 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 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 一石一础, 一草一叶, 井栏树冠, 那都是我们的见证, 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 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 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
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 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 像是背诵着夜。
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 没有污染, 没有毁容?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
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
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 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
老兵住院, 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
他的事传播开来, 人们同情他, 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 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2024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2024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西安大雁塔南边的大唐不夜城中,游客________,他们扎堆在一个个临时搭建的工坊前,看得出神。
麦草工艺工坊里,陕西渭南一位村民将麦草剪成细细的"牛毛"拼贴在画纸上,一幅牛耕图________,在日光下熠熠闪光,他的麦草工艺品已成为陕西"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各具特色的工坊组成了本届匠人大会的核心活动--"守艺长安·大唐工坊"。
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各地的世界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诗经·国风》中这样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在已出土的中央官府烧制的秦代瓦当上,常会发现有一两厘米大小的不起眼的印文,包括编号、机构、工匠名等。
难道2000年前匠人的产权意识就已觉醒?答案并非如此。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在产品上刻下己名,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技艺。
这种制度客观上造就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之后的历朝历代,不管工料、工艺如何________,不管是玉器、青铜器,还是瓷器丝绸,( )。
"纵观中外历史,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需求就会强烈。
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工匠精神被标举,是必然结果。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一群________的人,需要一个具有匠心的群体。
"参会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说。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
钢构的故乡阅读答案
钢构的故乡阅读答案第一部分:介绍1. 钢构的故乡是哪里?钢构的故乡指的是中国江苏省无锡市,这里被誉为中国钢构之都。
作为全国钢结构行业最集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无锡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制造和研发基地。
因此,无锡市也被誉为世界钢构之都。
2. 钢构在无锡的发展背景钢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环保节能等优势,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技术和装备。
无锡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为钢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钢构产业的发展历程无锡市钢构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
起初,该地区的钢结构公司主要从事门式钢架和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生产制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无锡市的钢结构企业逐渐转型升级,开始承担更大规模的工程项目。
4. 钢构在无锡的发展现状如今,无锡市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钢结构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安装和配套服务等环节。
该地区的钢结构企业数量众多,技术水平和产能也在不断提高。
无锡市钢构产品远销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体育场馆等各个领域。
第二部分:钢构在无锡的发展优势1. 地理位置优势无锡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这为钢结构制造和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无锡成为钢结构产业的理想基地之一。
2. 产业集聚效应无锡市的钢结构企业众多,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集聚效应。
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促进了钢构产业的发展;同时,集聚的企业可以共享资源,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3. 技术人才优势无锡市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这为钢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无锡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培养和引进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为钢结构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4. 政策支持无锡市政府高度重视钢结构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减税优惠、人才引进等措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三部分:钢构在无锡的应用场景1. 高层建筑钢构在高层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实用大学语文龙钢华答案
实用大学语文龙钢华答案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樯橹qiáng酹lèi 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正确答案)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炽烈chì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2、4. 下列句中加双引号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
(正确答案)B.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这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C.在晚会节目现场,舞蹈演员们的服饰精美华丽、“天衣无缝”。
D.夕阳西下,白浪河水面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3、1《我的空中楼阁》中写道: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这句话是说小屋不仅仅是物,还是作者理想境界的化身,是作者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寄托了作者热爱自己的小屋,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保持独立的人格的思想感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老刘庆祝生日,对好友说:“明天是我的生日,特邀请你来贵府一叙,你不会拒绝吧?”他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关联词选用:我们正好走进一座柏树林,阴森森的,......汗()下去,()觉得身子发冷,无怪乎人把这里叫作柏洞。
[单选题] *不仅还不但还(正确答案)不但而且不管都6、33. 下列各项中,加双引号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推“搡”(shǎng)“拙”劣(zhuó)“喧”哗(xuān)归“省”(xǐng)B.浮“躁”(zào)“漫”溢(màn)“骤”然(zòu)“行”辈(háng)C.“衰”竭(shuāi)“敦”实(dūn)驰“骋”(chěng)挑拨离“间”(jàn)(正确答案) D.蛮“横”(hèng)“瞭”望(liào)“缅”怀(miǎn)“强”词夺理(qiáng)7、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游记里十分推祟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B.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C. 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卸某种特别的危险D.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纶【答案】B【解析】A项“推祟”应写作“推崇”C项“防卸”应写作“防御”D项“巧妙绝纶”应写作“巧妙绝伦”故选B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B. 他对这位文坛泰斗颔首低眉内心的期望到了诚惶诚恐的地步C.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地你忘了汽车在高原行驶D. 街上行人磨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答案】B【解析】A项“振耳欲聋”应写作“震耳欲聋”C项“坦荡如地”应写作“坦荡如砥”D项“磨肩接踵”应写作“摩肩接踵”故选B3.下列句子中存在错别字的一项是()A.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姣洁B.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C.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D.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答案】A【解析】A项“姣洁”应写作“皎洁”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尊君、舍弟、寒舍、鄙人”都属于谦辞B.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明了一年中的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清明”“端午”都属于二十四节气C.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均选自这个集子D. 《范进中举》中“世先生同在桑梓” 桑梓指家乡古代人们赞扬某人为家乡造福往往用“功在桑梓”【答案】D【解析】A项“尊君”是敬辞B项“端午”不属于二十四节气C项《故乡》选自《呐喊》故选D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B. 《老山界》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 《土地的誓言》这一标题应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D.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本文用对话表现人物形象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不可不学” 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大有所益”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答案】D【解析】D项“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错误《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当涂掌事当涂 _______________②及鲁肃过及 _______________③今者才略才略 _______________④见事之晚见事 _______________⑤若复小加若 _______________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诸葛宏年少不肯学问6.(3)【甲】【乙】两段文字都谈到了学习后的效果请按要求填写句子【甲】文写吕蒙学习后效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乙】文写诸葛宏学习后效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6.(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两文中的主人公学习的原因各是什么?【答案】(1)①当道当权, ②到等到, ③才干和谋略, ④知晓事情, ⑤如果【解析】(1)①句意当权掌管事务当涂当道当权②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及到等到③句意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才略才干和谋略④句意知晓事情晚见事知晓事情⑤句意如果再稍加若如果【答案】(2)①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②诸葛宏少年时不肯学习求教【解析】(2)①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②学问学习求教【答案】(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更与王语便足相抗衡【解析】(3)【甲】文中鲁肃经过寻阳与吕蒙交谈感觉到吕蒙有非常大的长进惊讶的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而【乙】文中诸葛宏在阅读了《庄子》《老子》的学说后再和王夷甫清谈就与王不相上下了即“更与王语便足相抗衡”【答案】(4)语言描写【甲】文吕蒙读书是因为孙权的劝说这样做利于掌事【乙】文诸葛宏读书是因为王夷甫的劝说王夷甫说他只要稍加研究探索就能达到名流的水平【解析】(4)根据【甲】文中“权谓吕蒙曰……”“与蒙论议大惊曰……”和【乙】文中“王叹曰……”等内容可知【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语言描写根据【甲】文中“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可知吕蒙读书是因为孙权的劝说这样做利于掌事根据【乙】文中“王叹曰‘卿天才卓出若复小加研寻一无所愧’”可知诸葛宏读书是因为王夷甫的劝说王夷甫说他只要稍加研究探索就能达到名流的水平7.(1)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便舍船舍 _______________②咸来问讯问讯 _______________7.(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7.(3)语段(一)结尾写刘子骥寻而“未果” 有什么作用?7.(4)语段(一)和语段(二)所展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概括【答案】(1)①舍弃, ②打听消息【解析】(1)①句意于是舍弃了船舍舍弃②句意都来打听消息问讯打听消息【答案】(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感叹惋惜【解析】(2)具言详细地说出皆都【答案】(3)①说明桃花源是作者想象的是作者心中向往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②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期盼可以找到像桃花源这般和平宁静、生活富足、没有战乱的地方③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引入故事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颇具神秘色彩【解析】(3)《桃花源记》中文章的结尾写刘子骥寻而“未果” 作者引入这一情节看似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无关犹如闲笔但此段内容在文章中有着重要作用作者写刘子骥寻而“未果” 是暗示读者桃花源是作者想象的是作者心中向往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是找不到的而作者之所以写这个故事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期盼可以找到像桃花源这般和平宁静、生活富足、没有战乱的地方刘子骥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引入故事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颇具神秘色彩【答案】(4)自然环境偏僻幽深、秀美怡人人文环境和谐安宁、淳朴真诚、安居乐业【解析】(4)《桃花源记》中对自然环境写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而《蓼庄图记》中写到“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桑麻林麓远近映带” 可见两地的自然环境都是“偏僻幽深、秀美怡人” 而人文环境《桃花源记》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蓼庄图记》中“居民千余家淳淳闷闷”“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凡嚣竞凌害、偷盗讼狱、干戈扰攘之事离别羁旅之苦父老子弟传世数十耳未尝闻” 从中可知两地的人文环境是“和谐安宁、淳朴真诚、安居乐业”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渊明曾于四十岁时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本诗第一句中的“远游”指诗人离家做官B. “直至东海隅”中“东海隅”和“道路迥且长”中“长” 都指诗人外出做官远离家乡C. “似为饥所驱”中一个“似”字揭示了诗人外出做官和“饥所驱”之间没有任何关系D. “少许便有馀”的意思是“获得温饱只需用少许的精力就可满足而绰绰有余了”【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这是一段演讲辞文中哪些地方看得出来?9.(2)作者告诉我们同以从四个方面获得取业的趣味请分別为每方面用一个词语概括9.(3)本文已把“乐业”的道理说透为什么在结尾的地方还要两次引用孔子的话?【答案】(1)“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解析】(1)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 表明作者所说的话是说给下面的听众的是在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答案】(2)身入其中奋斗刻苦勇于争胜领略趣味【解析】(2)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明显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所写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词语概括即可能用原词用原词不能在自己概括第一提取“身入其中” 第二提取“奋斗刻苦” 第三“勇于竞胜” 第四提取“领略趣味”【答案】(3)第一句话为“第四”点做结又起道理论据的作用使论证更充分第二句话是为全段作结又起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的作用一举多得【解析】(3)考查引用的作用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文段的中心论点是“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引用孔子的第一句话与获得取业的趣味的第四方面相衔接孔子的话作为道理论据引用孔子的第二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总结全文作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证明“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的中心论点10. (1)从下面两个标题中选出一个作为本文标题并阐述一下你选择的理由①回家过年②父爱无言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2)本文主要想表达的是父亲的爱为什么多处极力写母亲对“我”的爱?10. (3)文中画线句“如水却滋润心田” 语言有什么特点?表达的含义是什么?10. (4)结合文章简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示例父爱无言文中的父亲从不表达自己的爱但他让“我”独立自主做事勇于承担后果在“我”成长后迫切地想知道“我”的生活在母亲面前说想“我” 整天念叨“我” 体现出父亲深沉的爱却“无言”表达的特点因此这个标题最适合【解析】(1)文中塑造了父亲沉默寡言不懂得表达爱的形象又在文章后半段表达出作者明白父亲对自己的“爱”是无言的“爱”的感悟可见文章主旨是为了表达父爱以及父爱的特点因此选“父爱无言”合理【答案】(2)母亲“知道怎么爱我”与父亲的“无言”形成对比更衬托出父爱“无言”的特点【解析】(2)文中写“偶尔有一个电话也都是母亲接的很少能听到父亲的声音” 离家时怕母亲送会舍不得走对父亲没有太多牵挂对比中衬托出“父亲从不表达他的爱”的特点【答案】(3)运用比喻把与父亲谈话的感受比喻成“水”“滋润心田” 表达出作者成年后与父亲平等相处温馨谈话时内心的畅快、愉悦【解析】(3)“如水却滋润心田”比喻与父亲交谈的“平淡” 形象地写出“我”以大人的身份与父亲谈话时感到的轻松、自在与畅快内心如同受到滋润般愉悦【答案】(4)父亲是个不擅长表达爱的人他坚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为做过的事负责尊重长成大人的孩子并默默思念着孩子更是个对孩子爱得深沉的人【解析】(4)从第③段“关于父亲我没有太多的牵挂” 第④段“父亲从不表达他的爱”可见父亲是个不擅长表达爱的人从“父亲却让我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且为做过的事负责”可见父亲教育孩子更看重孩子的品质是一种眼光长远为孩子作长远打算的爱从“我知道他已把我当成大人来看……我也说了很多父亲只是静静地听着不时点点头”可见他尊重长大了的孩子的人格从第⑦段“他说他想你……整天就知道念叨你”可见父亲默默思念孩子对孩子爱得深沉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1.(1)小刚发表了“身边的英雄”主题演讲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英雄【甲】就在我们身边有辛苦工作、出差很久才能见一面的爸爸有春节时依然坚守岗位在外执勤的警察舅舅有细心照顾村里受伤伯伯的妈妈……战争年代英雄是战场上的勇士浴血奋战就是精忠报国和平年代英雄是岗位上的凯模兢兢业业就是精忠报国同学们好好学习【乙】为国家将来作贡献就是英雄坚守岗位认真工作也是英雄①演讲词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__”②【甲】句标点运用错误请加以修改③【乙】句有语病请指出并加以修改11.(2)班级准备邀请抗洪救灾的模范人物张大志于10月9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为全班同学作“讲英雄事树英雄志”的专题报告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11.(3)为了更好地开展“身边的英雄”主题活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我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下图是开展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图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表示的内容长江中学“我最崇拜的人物”调查统计图表【答案】(1)①凯模, 楷模, ②逗号改为句号或冒号, ③语序不当应改为将来为国家作贡献就是英雄【解析】(1)①“凯模”应写作“楷模”②【甲】句“就在我们身边”后分别介绍了“爸爸”“舅舅”“妈妈”这些坚守在“岗位”上的英雄所以“就在我们身边”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或冒号③【乙】句有语序不当的语病改为将来为国家作贡献就是英雄【答案】(2)邀请函尊敬的张大志同志为了走进英雄人物弘扬英雄精神我班开展“采访身边的英雄”主题活动特邀请您与于10月9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为全班同学作“讲英雄事树英雄志”的专题报告期待您的到来!长江中学某年级班委会2020年10月2日【解析】(2)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邀请函的格式标题“邀请函”要写在第一行正中称谓在下一行要顶格写用词要得体充满敬意写正文时首先要理解题意要包括几方面的内容活动主题“采访身边的英雄” 邀请的目的“为了走进英雄人物弘扬英雄精神” 时间“10月9日下午3点” 地点“学校礼堂” 最后是落款写在正文下一行右下角要注意署名在上日期在下说话一定要客气委婉使用敬语如“您”“特邀”等注意语意连贯【答案】(3)示例一活动前对艺体明星的崇拜比率高于革命英雄活动后对革命英雄的崇拜比率高于艺体明星对其他人物的崇拜比率变化不大示例二活动前后对革命英雄和艺体明星的崇拜比率变化大致相反(或比率相互逆转)对其他人物的崇拜比率变化不大【解析】(3)解答图表信息的概括题要注意抓住表格的名称来分析其中的数据然后用一句话表述出来从图表可见活动前学生们大多对艺体明星十分的崇拜而对于革命英雄及其他人物的崇拜只占一小部分也可以看出活动后学生们的崇拜对象以革命英雄为主对艺体明星的崇拜人数急剧减少对其他人物的崇拜比率在活动前后变化不大12.(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suǒ()屑自已()12.(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12.(3)根据上下文将“触他之怒”“触目伤怀”“发之于外”分别填入文中①②③处横线上12.(4)解释下列词语颓唐 _______________大去之期 _______________【答案】(1)琐, yǐ【解析】(1)“suǒ”应写作“琐” “已”应读作“yǐ”【答案】(2)晶滢, 晶莹【解析】(2)“晶滢”应写为“晶莹”【答案】(3)①触目伤怀, ②发之于外, ③触他之怒【解析】(3)“触他之怒”的意思是使他发怒“触目伤怀”的意思是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发之于外”的意思是在外表要流露出来根据语境可知横线处依次填写触目伤怀、发之于外、触他之怒【答案】(4)衰颓败落, 死亡的日期【解析】(4)“颓唐”的意思是“衰颓败落” “大去之期”的意思是“死亡的日期”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甲】文出自《_______________》【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13.(2)【甲】文中的情节对“我”有何影响?【乙】文中这件事的结果如何?13.(3)你如何看待两个选文中的“药引子”?【甲】文所在原著中的“我”和【乙】文所在原著中的行者有何相似之处?【答案】(1)朝花夕拾, 吴承恩【解析】(1)阅读两文由【甲】文中“名医”“药引”“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等词句可知【甲】文选自《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由【乙】文中“三藏”可知【乙】文选自《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答案】(2)影响父亲服用了这些庸医所开的药之后并没有好转病情一步步恶化最后在痛苦中离世让“我”无比愧疚这些所谓的庸医巫医不分、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看似名医实则是毫无医德的江湖骗子影响了“我”日后选择从医治病救人结果孙悟空假扮成唐僧揭穿了国丈(白鹿妖)在柳林坡大战时寿星(南极老人星)赶来收复了白鹿并和孙悟空一起打死了白面狐狸(假美女)【解析】(2)阅读文本并结合对名著的内容理解可知【甲】文详细地描述了医生开的药方揭示了庸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这些毫无医德的江湖骗子导致了父亲在痛苦中离世让“我”无比愧疚使“我”做出了日后选择从医治病救人的决定【乙】文选自《西游记》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 主要讲述了师徒几人在比丘国的遭遇最终孙悟空假扮唐僧深入王宫识破了“国丈”和国王宠爱的“美后”是南极仙翁所骑白鹿和一只白面狐精变化在柳林坡大战时寿星(南极老人星)赶来收复了白鹿并和孙悟空一起打死了白面狐狸(假美女)二妖现了原形国王羞惭难当低头认错一千多个小孩的性命也因此得救全城百姓感恩戴德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3)看法【甲】文中用来治疗父亲的病的药引都是很古怪难寻的读来让读者感到可笑庸医认为药引越独特越难寻就越能显示自己的水平高作者用这种讽刺的手法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当时人们的愚昧无知和可悲具有鲜明的讽刺意味和批判意识【乙】文中的“药引”是小男孩的心更加荒唐残忍以此来展示比丘国王的昏庸无道荒诞残暴借此对封建统治者进行讽刺和批判相似之处都有敏锐的洞察力都充满斗志敢于反抗具有反抗精神都爱憎分明、嫉恶如仇鲁迅能洞察到社会的种种弊端国人的愚昧与无知并努力寻求解决的方式孙悟空在取经路上一路识破各类妖魔降妖除魔【解析】(3)阅读两文【甲】文中“蟋蟀一对”“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平地木十株”等药引子古怪难寻体现了庸医的故弄玄虚也侧面体现出了当时人们的愚味无知和可悲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悲愤与谴责【乙】文中的“药引子”是“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 不仅荒唐而且残忍体现了比丘国王的昏庸无能、荒诞残暴借此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批判与讽刺另外【甲】文中的“我”能洞察到社会的种种弊端看到了国人的愚昧与无知用讽刺的口吻来揭示现实努力地寻求解决的方式而【乙】文中的行者拥有“火眼金睛” 一路上斩妖除魔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二人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敢于反抗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 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C.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 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答案】A【解析】A.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用在此处对象错误。
B.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C.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该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D.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故选A。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B. 成语“吴下阿蒙”“刮日相待”均出自《孙权劝学》这篇课文。
C.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D. 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二十年集(即《鲁迅全集》)【答案】A【解析】A项,选择问应该在后面加“?”。
3.作者朱自清是怎样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和安排文章结构的?正确的理解是()A. 开头设疑,详写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抒怀,照应背影。
B.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抒怀,照应背影。
C.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详写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抒怀,照应背影。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八语段小综合(二)(含解析)
语段小综合 ( 二)一、 ( 广东省中山市2019 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3 题。
“鲲龙”AG600是一款国产大型灭火及水上营救水陆两栖飞机,于2009年6月启动研制。
历经 9 个寒暑,“鲲龙” AG600________,以最大53.5 吨腾飞重量,成为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并成功陆续达成陆上和水上首飞,被誉为中国新一代特种航空产品代表作。
目前,世界上能研发水陆两栖大飞机的国家________,要点的水上起降技术都处于封闭状态。
气水动布局设计,是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独具特点而又十分要点的中心设计。
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同时自己拥有颠簸性,________会对飞机姿态造成扰动,产生在陆地上腾飞不会出现的问题。
“鲲龙” AG600机身下半部分是船体,() ,保证既能水上腾飞又能陆地腾飞。
“鲲龙” AG600 飞机依照“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在知足丛林灭火和水上营救的同时,还可兼备改装大海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以及为“一带一路”供给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紧迫增援等任务的需要。
“鲲龙” AG600 丰富的功能用途,让它成为________的“多面手”。
“鲲龙” AG600,是国产大飞机领域获得的一个重要打破,填充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
1.挨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A.深孚众望出类拔萃所以独出心裁B.不负众望出类拔萃以致与众不一样C.不负众望寥寥可数所以独出心裁D.深孚众望寥寥可数以致与众不一样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正确使用词语( 包含熟语 ) 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的要点在于两点:认真审察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剖析鉴别。
辨析近义成语的要点就是要认真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异。
第一阅读语境,掌握语境含义,而后抓住相异语素,剖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平常习习用语,推测词语意义及用法。
不负众望:指为人所服气,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故乡习题课件语文版
⑨一会儿,苗苗儿急了,要我领他出去玩。村街上,很静,只有 树丛中的昆虫拉着腔儿长吟。乡亲们都建了新居,我已经找不到谁家 在哪儿住,苗苗儿倒清楚。
⑩先拉我进了杠二爷爷家,说杠二爷爷答应给他捉一只蝈蝈儿。 一进门,老人家果然笑呵呵地从葫芦架上取下一个高粱篾儿编的小笼 儿,里面一只豆青色的蝈蝈儿,正支杈着长须看我们;笼里,还有块 辣椒皮。杠二爷爷说,那虫儿吃了辣椒叫得格外凶。
__写__梦__中__“__归__园__田__居__”__找__到__了__人__生__归__宿__,__表__现__了__作__者__追__求__朴__实__宁__静__的__ _生__活__,__肯__定__了__质__朴__的__生__活__才__能__给__人__生__活__的__乐__趣__,__隐__隐__包__含__了__对__现__代___
6.本文主要写苗苗儿在家乡的事情,写了他的哪几件事?这样专写
苗苗儿在家乡的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_苗__苗__儿__分__糖__;__邻__家__老__小__疼__爱__苗__苗__儿__;__苗__苗__儿__唱__新__学__的__家__乡__儿__歌__;__苗___ 苗__儿__拉__着__“__我__”__串__门__。____这__样__写__反__映__了__乡__情__的__醇__厚__;__在__乡__情__哺__育__下____ 苗__苗__儿__健__康__成__长__,__乡__情__在__下__一__代__身__上__得__以__延__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西安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西安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19分)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水成说”“风成说”等观点争论了100多年。
到今天,已故著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先生创立的“新风成说”已基本成为共识。
按照新风成说的理论,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建造一个永久性舞台的过程非常相似。
搭建舞台第一步是选地基。
黄土高原选中的地基是鄂尔多斯地块,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质单元,而且自形成以来就以稳定著称。
建造舞台的第二步是在地基之上砌盖主体结构。
那么主体结构的材料从何而来呢?青藏高原隆起后,对大气环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导致东亚大陆季风气候开始形成。
从距今300万年开始,因为干旱少雨,年温差、日温差都很大,中亚地区地表物质的物理风化非常强烈,导致岩石破碎,逐渐形成面积广袤的戈壁、沙漠,进而产生了大量粒径小于0.25毫米的颗粒物——这就是用来搭建黄土高原的材料。
地基选好了,建筑材料有了,由谁来开始搭建呢?此时季风作为“建筑师”出马了。
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上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地球上会产生沿纬度分布的风带——南北纬30°和赤道间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带,南北纬30°到60°之间的西风带。
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后,这就迫使西风带分成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以南向东流动,北支沿青藏高原北缘向东流动,并向南扩展到大约北纬30°左右。
它首先经过的是比较干旱的地带,一定的气象条件下,风会把地面的颗粒物吹扬起来,沿着山间低地形成的通道直接输送到今黄土高原地区。
在到达黄土高原地区时,风力渐渐减弱,于是粗颗粒先被抛撒下来、然后是粒径中等的颗粒、最后是小颗粒物,所以今天黄土高原上粒径由大到小的沙黄土、黄土、黏黄土由西北向东南(与风的方向相吻合)呈明显的带状分布。
辛勤的“建筑师”就这样夜以继日、年复一年地搬运着、抛撒着、堆砌着。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4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4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刘醒龙①过年回家,有一种东西总在堵着我的喉咙。
②我们是在黄昏时刻到家的。
从车窗里望见系着旧抹腰的母亲,孤单地等候在院门外的那一刻,我第一次发觉,一生中最先学会、叫得最多、最了不起的称谓,竟然无法叫出声来。
最后还是女儿趴在怀里,冲着奶奶,响亮而又深情地替我叫了一声生命中最爱的母亲。
母亲灿烂的笑容,分明是冬日苍茫中最美丽的景致。
我的心却紧得很,阵阵酸楚直往眼底涌:国庆节放长假我们曾经回来过,才3个月时间,母亲又老了,并且老得格外厉害,许多次,我在电话中一边同母亲说话,一边想象母亲苍老的模样,眼见为实的母亲让我惊讶不已。
在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不去看女儿绕在奶奶膝前撒娇并撒欢的模样,只用耳朵去听她们一声声“好奶奶——好孙女”地相互叫着,并相互说着:我好想你呀!在听来的这些动静中,让我略感宽慰的是母亲的笑声,在女儿的亲昵下,其至还透露出一丝逝去多年的娇媚。
③这么多年,记忆中惟一没变的是系在母亲身上的抹腰。
母亲四十几岁时就病退在家,此后的三十年中,一件又一件的抹腰,也就是别处称之为的围裙,就成了她日常生中主要的时装。
回家之前,妻子拉着我特意去商场为母亲买了一件枣红色绣花中长棉外套,我们非常满意,拿给母亲试穿,母亲也非常满意。
初一早上,母亲在穿上新衣服的同时,亦随手系上那件沾着油腻、补有补丁的抹腰。
④母亲过分的苍老,主要原因在于父亲。
八十一岁的父亲在所有事情上越来越任性而为,完全是母亲宠坏的。
父亲将自己可以有些作为的岁月,全部献给了他曾百般信任的乡村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构的故乡(节选)
一个从哺乳时期就远离故乡的人,正如最白的那朵云与天空离散了。
因此,漂泊是我的生活中,最纠结的神经,最生涩的血液,最无解的思绪,最沉静的呼唤。
说到底,就是任凭长风吹旷野,短雨洗芭蕉,空有万分想念,千般记惦,百倍牵肠挂肚,依然无根可寻和无情可系。
在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总是记得母乳的温暖。
母亲怀里长大的孩子,又总是记得不母乳的模样。
因为故乡的孕育,记忆中就有一个忽隐忽现的名为团风的地方。
书上说,团风是1949年春天那场叫渡江战役的最上游的曲击地。
书上又说,团风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两支本该同仇敌忾的军队,却同室操戈时常火并,必争之地。
书上更说,团风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赤色政党中两位创党元老的深情故土、痴情故地。
著书卷,立学说,想来至少不使后来者多费猜度。
就像宋时苏轼,诗意地说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竟然变成多少年后惹是生非的源头。
苏轼当然不知后来世上会有团风之地,却断断不会不知鸟林之所在。
苏轼时期的鸟林,在后苏轼时期,改名换姓成为团风。
作为赤壁大战关键所在,如果此鸟林一直成为鸟林,上溯长江几百公里,那个也叫鸟林的去处,就没有机会将自己想象成孔明先生借来东风,助周公瑾大战曹盂德的英雄际会场所了。
书上那些文字,在我心里是惶惑的。
童年的我,无法认识童年的自己。
认识的只有从承载这些文字的土地上,走向他乡的长辈。
比如父亲,那位在一个叫刘下垸的小地方,学会操纵最原始的织布机的男人;比如爷爷,那位在一个叫林家大垸的小地方,替一户后来声名显赫的林姓人家织了8年土布和洋布的男人。
从他们身上,我看得到一些小命运和小小命运,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这位早早为了生计而少能认字的壮年男人,和另一位对生计艰难有着更深体会而累得脊背畸形的老年男人,同那些辉煌于历史的大事伟人,作某种关联。
比文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亲人的故事。
首先是母亲。
在母亲第九十九次讲述她的故事时,我曾经有机会在她所说的团风街上徘徊很久,也问过不少人,既没有找到,也没有听到,在那条街的某个地方,有过某座祠堂。
虽然旧的痕迹消失了,我还是能够感受到生命初期的孤独凄苦。
当年那些风雨飘摇的夜晚,母亲搂着她的两个加起来不到三岁的孩子,陪着那些被族人用私刑冤毙的游魂。
一盏彻夜不灭的油灯,成了并非英雄母亲的虎胆,夜复一夜地盼到天亮,将害怕潜伏者抢劫的阴森祠堂,苏醒成为翻身农民供应生活物资的供销社。
其次是父亲。
父亲的故事,父亲本人只说过一次。
后来就不再说了。
他的那个1948年在汉口街上贴一张革命传单,要躲好几条街的故事,更是从1967年的大字报上读到的。
那一年,第一次跟在父亲身后,走在幻梦中出现过的小路上,听那些过分陌生的人冲着父亲表达过分的热情,这才相信那个早已成为了历史的故事。
相信父亲为躲避“文革”斗争,只身逃回故乡,那些追逐而来的狂热青年,如何被父亲童年时的伙伴,一声大吼,喝退几百里。
还有一个故事,它是属于我的。
那一年,父亲在芭茅草丛生的田野上,找到一处荒芜土丘,惊天动地地跪下去,冲着深深的土地大声呼唤自己的母亲。
我晓得,这便是在我出生前很多年就已经离开的奶奶。
接下来,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
所以,再往后,当父亲和母亲,一回回地要求,替他们在故乡找块安度往生的地!我亦能够伤情地理解,故乡是使有限人生重新诞生为永生的最可靠的地方。
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
哪怕只在匆匆路过中,远远地看上一眼!
哪怕只是在无声无息中,悄悄地深呼吸一下!
《钢构的故乡》阅读题目:
1.文中第二段语言生动优美,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感受。
(2分)
2.请指出并简要说明划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主要作用。
(3分)
3.请品味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2分)
我的一跪,让内心有了重新诞生的感觉。
4.文中说“比文字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亲人的故事”,请你结合全文,具体写出三方面“难以置信”的事,以及这些事所表达出的作者感情。
(5分)
难以置信的事:
作者的感情:
5.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总盼望走出故乡,而“成熟了,成年了,越喜欢故乡”。
请结合文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4分)
《钢构的故乡》阅读答案:
1. 漂泊无依(意思相同即可。
)
2. 引起下文。
用孩子对母乳的感受作类比,引出作者对故乡的种种感受。
3. “我”的一跪,是找到自己的“根”,从而不再漂泊无依,成为一个有“家”(故乡)的人。
(意思相同即可)
4. 难以置信的事:①故乡悠久厚重的历史。
②母亲在祠堂里度过的孤独凄苦岁月。
③父亲在“文革”时的“传奇”。
作者的感情:对故乡历史的敬畏,对父母遭遇的同情与敬重。
5.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腔热血、充满好奇、志向远大,希望到外面闯世界,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到中年以后,如作者一样有了许多历练,视野随之开阔,心态慢慢变得平和,于是故乡的山水人事成为温馨的回忆,越来越喜欢故乡、依恋故乡,期盼叶落归根。
(意思相同即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