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以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为例
关于郫县农科村“农家乐”发展模式的调查报告
3 农科 村“农家乐 ”发展 中面 临的实 际困难
农科村 的发展经历 了曲折的历程 ,同时也取得了巨大 的成绩 。但是 ,成绩仅仅代表过去 ,现阶段农科 村发 展仍然 面 临许 多实 际 困难 。 3.1 同行 业 竞争激 烈
农科村是全 国“农家乐”的发源地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以徐家大院为代表 的农科村人就开始搞起 了“农 家乐 ”。然 而 ,在市 场经 济 条 件下 ,“农 家乐 ”给农 科 村 人们 带 来 的好 处 马 上 引 起 了人 们 的注 意 ,全 国 纷纷效仿农科村搞起了“农家乐”。而农科村人当时没有形成品牌 意识 ,“农家乐”的品牌率先被别人注册 了,致使 自己在同行业竞争中失去了 自己的优势。在我们的调查 当中,100%的农科村人现在已经注意到 了这一点 ,都表示需要 注册 自己的品牌。至今徐家大院的展览室 内还 留有他们 的一首小诗 :郫县小徐家, 致富靠种花 ,全国都学他 ,小康满 中华 。这也见证 了农科村“农家乐”的发展以及后来 同行业的发展给他们 带来 的冲击。目前 ,在政府 的支持下成都市周边已经兴起 了“幸福梅林 ”、“花香农居”、“江规模 、接待量上都已经超过了农科村 。可见 ,同 行业 的竞争给农科村的发展带来 了一定的冲击 ,农科村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还需要不断扩大 自己的规模 , 改善 自己的经营。 3.2 土 地 、资金短 缺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作者:张雪竹余小琳郭方轶何叶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17期摘要:农科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境内,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科村的乡村旅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越来越普遍,社会群众对乡村旅游体验要求越来越高等原因,农科村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
深入了解农科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探究当下乡村发展问题,提出要根据各个乡村的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旅游的建设之道,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一直以来倍受关注。
自改革开放以来,走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农村经济不断地进行着发展模式转型的探索。
经历了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观重构农村发展新模式。
在乡村振兴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如何进行落地推进,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乡村经济为调研对象进行探究分析,找寻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之道。
一、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农家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一)不忘初心,稳扎稳打如今农科村的农家乐发展到了第四代,其发展历程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86年,花农徐纪元落成一套新四合院后,就有意识地开发了吃、住、娱一体的常年农家接待。
当时,城里人由于交通和经济状况的限制,经常性的远游不太现实,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家景、购农家物、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就成为城里人节假日的活动趋势。
1996年,胡锦涛同志到农科村视察时,称赞“农家乐”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
中央和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农科村开创了中国农业旅游的先河,是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
从此,农科村成为旅游休闲、观光娱乐的好去处,学习花卉、苗木、盆景栽培技术以及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想场所,被中外人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农科村的农家乐也进入了大规模发展阶段。
友爱镇农科村。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发展历程。
自发调结构阶段。 自发调结构阶段。
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90年代初。上世纪80年代, 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90年代初。上世纪80年代,村民逐渐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 20世纪90年代初 80年代 放出来,为增加收入解决温饱问题,适应市场需要,自发调整农业结构, 放出来,为增加收入解决温饱问题,适应市场需要,自发调整农业结构,利用房前屋后闲 置地块和承包地种植花卉苗木,既增加了收入,也改善了村里的生态环境。村民富裕后, 置地块和承包地种植花卉苗木,既增加了收入,也改善了村里的生态环境。村民富裕后, 开始整修庭院,更换家庭设施,在改善居家环境的同时,也为发展农家旅游奠定了基础。 开始整修庭院,更换家庭设施,在改善居家环境的同时,也为发展农家旅游奠定了基础。 即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郫县是古蜀国都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作为扬雄故里的 农科村,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和良好条件。上世纪90年代初,成都市民逐渐富裕起 来后,开始寻找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休闲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在省市旅游部门指导下,郫 县积极引导农科村的花卉种植专业大户率先接待游客,带动其他种植户开展旅游接待,由 点到面,全面开展农家旅游接待,最后全村形成了一个农家旅游专业村。 即2000年以来至今。农民富裕、村集体经济壮大后,适应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在县、镇 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县、镇形成新村建设合力。县镇投入一定资金,加强农科村基础 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社区条件,完善旅游功能。县上成立旅游局,加强了对旅游产业发展 的指导和管理,农家乐经营户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积极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民主 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农科村在环境营造、产业发展、民主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了 新的突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
论创意农业如何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论创意农业如何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摘要】乡村旅游是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餐饮娱乐、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等项目的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目前所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增加农民收入,而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改变农村的生产力布局和城乡生活布局,全面推动社会进步。
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旅游区域发展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创意农业在我国许多地方正茁壮成长。
相对于目前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模式,创意农业的特色及其优势,在于能够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
它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
一、我国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现状创意农业的概念在国内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实践却由来已久。
部分地区已经初步探索并形成了全景产业链。
目前,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农业生产过程的创意利用四川平乐古镇很多农家乐将土法榨油的工作过程展示给游客,一方面引起游客对古代农事生活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地沟油等食品安全危机的今天买到自己监督通过原始方法生产的植物油,促进了农产品销售,提升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2.乡村旅游文化的创意开发成都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作为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近年来结合本地为西汉文学家杨雄故里的深厚文化积淀,建设杨雄塑像、西蜀文化走廊等文化纪念设施,优化当地乡村旅游休闲环境,提升文化品位,进而吸引更多客源。
3.农业生态功能与乡村旅游创意开发成都温江区利用乡村道路改造,修建自行车骑游绿道,利用乡村环境的健康养生功能结合骑游方式吸引都市人群关注,提供配套的服务为全国的乡村旅游创新举措提供范例。
4.农业生态环境的创意利用上海奉贤庄行镇每年4月上旬举办菜花节,除了观赏环境优美的“油菜花海”外,还推出了田园爱情派对、菜花写生、奉贤农副产品展销等24项主题活动,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创意田园闲趣。
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
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作者:***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21年第12期“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出了改革开放的朝气,也道出了亿万人民对生活的期许。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国家带入一个崭新时代。
东风有信,春潮已至。
四川唱着“春天的故事”,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改革、率先扩大企业自主权、率先推进县级综合体制改革,让巴蜀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
从40多年前在全国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到先人一步试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再到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四川探索改革的每一步脚印,都烙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途上。
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四川乡村百舸争流、奋楫争先,争当农村改革的“探路者”“先行者”。
6月,广汉市金鱼镇的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翠嫩的水稻秧苗在阵阵夏风中荡起层层绿浪,三三两两的白鹭竞相展翅掠过水田,蹦蹦跳跳的黄鹂一边嬉戏一边觅食……40多年前,就是在这方热土,广汉掀起了一场“敢为天下先”的探索,金鱼公社率先“包产到组”,向阳公社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矗立在向阳镇的“中国第一乡”的牌坊,无声镌刻下一段惊心动魄的改革史。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根植于巴蜀儿女血脉里敢闯敢试、奋斗开拓的改革精神成为四川农村改革的力量之源,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建立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川人勇立潮头,在锐意进取中破浪前行、奋楫争先,闯出了农村改革的新局面。
从“田埂”上走出来的路在金鱼镇凉水井社区居委会的小院里,一幅“农村改革”壁画将人们的思绪拉回40多年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响起,广汉县金鱼公社(今广汉市金鱼镇)成为“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改革实践地,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凉水井社区居民叶常理便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之一。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型小城镇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成都农业型特色镇为例
•城乡规划与环境建Q•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型小城镇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成都农业型特色镇为例李果(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10017)【摘要】全国特色镇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已有几年时间,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型特色镇相对于 、文 等类型的特色镇因 的发展特性、要素投入、自身发展定位等原因其发展相对滞后,文章以成都的农业型特色镇为例,从战略谋划、产业联动、机制保障、要素支撑等方面对农业型特色镇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 思考,以期为全国特色镇的发展建设提供更多 广的“成都智慧”。
【关键词】特色镇;(财政;土地;人才【中图分类号】T U982.29党的 乡村 ,成都市 划,“产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编制了《成都市“乡村 ”空间发展规划》,规划构建形成了“主体功能区〇乡村振兴走廊〇城乡融合发展单元”的全域乡村 总体空间 顶层设计(图1),城乡融合发展单元以某类特色镇为 ,破统村镇 ,整合镇村发展 ,优化 配置而形成的精细化、特色化的管控单元。
从目前四类单元(、区、区型、综合型)发展情况来看,区有特色的产:、景区有较好的、综合型有较好的区位交 ■,都比 发展较好,各方面制约发展较慢。
“大美田园”乡村振兴走廊主要位于“西控”“南拓”区域长度:175.6k m经含:胥家坝、天马镇、唐昌镇、兴文镇、煎茶镇酬丄乡“蜀香风韵”乡村振兴走廊主通于“西控,’区域长度:155.2k m经含:白鹿镇、通济镇、街子镇、新场镇、怀远镇等城乡融合单元 />园区型城乡融合錄单元/II区型城乡融合錄单元〈/、“天府农耕,’乡村振兴走廊主要位于“西控”“南拓”区域长度:136.6k m经含:白沙镇、合江镇、茶安镇、寿安镇、鹤山镇等“山水乡镇”乡村振兴走廊主要位于“北改”“东进”区域长度:79.8k m经含:城厢镇、平桥乡、土桥镇、云龙镇、隆盛镇等“秀丽云田”乡村振兴走廊$要位于“东进”区域肇氣11窮;馨江镇、丹景乡、图1成都乡村振兴空间格局来源: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乡村振兴战略”空间发展规划》1成都农业型特色镇发展困境!1功能定位单一,辐射能力弱然成都市在全域空间 上,初形成了"个市 ,重点产业功能区(表1),但盖有限。
成都农业调查
成都农业调查一.成都农业发展模式1.有利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成都近郊农业发展地均具备非常有利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被誉为成都市武侯区三圣乡的五朵金花位于成都市城区范围,属于成都市的城市通风口。
三圣乡距离城市中心区的直线距离不过10公里,快速通道车程仅需10分钟左右,这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在双休日前往三圣乡进行农事体验和休闲。
远近闻名的中国盆景之乡和花木之乡的郫县友爱镇农科村,距离成都市区也只有15公里,离双流机场仅25公里,距成都火车北站20公里,离都江堰30公里,属于成都近郊,村内和村外地域交通联系网络四通八达且便利。
2.理想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积淀郫县农科村在发展花木业的同时,借助西汉大儒扬雄墓和毗邻望丛伺的人文景观资源,通过对代表古蜀文化内涵的望丛伺、杜鹃城遗址、扬雄墓、子云亭、古城遗址等文物资源进行整体旅游开发,再陪衬农科村花木业的发展,让凝固的历史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造就永久不衰的旅游热点和支撑点。
而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则利用花卉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传统农业底蕴,营造出春有红砂之百花、夏有万福之荷花、秋有驸马之菊花、冬有幸福之梅花的四季主题花卉文化氛围,同时在东篱菊园还辅之以汇集织锦、蜀绣、竹编、银器、漆器、年画等四川民俗工艺作坊,从而使大众文化产业、民俗文化旅游与农业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3.政府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从成都近郊农业发展片区的实际情况看,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三圣乡红砂村,当地政府为了营造花乡农居,对当地村民的农房统一按川西民居风格进行改造,仅此一项政府补贴就达到369.6万元。
与此同时,政府又另投入2130万元对当地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按城市建设标准进行改造,修建微水治旱工程、污水处理站等。
在同区的幸福村,当地政府也投入约1400万元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现已建成二级公路7条共3419米,修建观光道路3680米。
另外,政府在微水治旱工程、接通城市自来水工程、乡村广场修建工程、村民活动中心、村民健身路径、农房改造等项目上也都投入了大量资金。
国内外乡村旅游成功案例
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研究一、国外经典案例1.1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1)项目概况走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
1998年至2005年间,每年来“工匠之乡”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的游客达45 万人,24 间“工匠之家”的总销售额达3116 亿日元(约合271 万美元)。
(2)主要项目及产品核心旅游项目:胡桃雕刻彩绘、草编、木织(用树皮织布等)、陶艺等传统手工艺作坊,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水上町群山围绕,当地人以务农为生,种稻、养蚕和栽培苹果、香菇等经济作物,把区域整体定位成公园,探索农业和观光业相互促进、振兴地方经济之路。
目前水上町已经建成了农村环境改善中心、农林渔业体验实习馆、农产品加工所、畜产业综合设施、两个村营温泉中心、一个讲述民间传说和展示传统戏剧的演出设施。
旅游产品:田园风光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温泉养生度假游、传统工艺体验游。
业态设置:特色餐馆、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水果采摘及品尝体验活动、温泉中心等。
(3)模式借鉴水上町的“一村一品”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和产业化发展,它们承载着当地人振兴家乡的“农村公园”构想,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经验值得静海思考和借鉴。
游客不仅可以现场观摩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还可以在坊主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
“工匠之乡”以传统特色手工艺为卖点,进行产业化发展和整体营销,提供产品生产的现场教学和制作体验,大力发展特色体验旅游,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地方经济添活力。
农业与观光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使居民们获得了实惠。
居民观念大转变,当地土生土长的匠人不仅感受到了家乡面貌的变迁,还感慨于人们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1.2薰衣草的国度——法国普罗旺斯乡村旅游(1)发展现状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圣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到此感受普罗旺斯的恬静氛围。
浅谈四川村镇旅游发展——以成都郫县友爱农科村和三道堰为例
Planning and design 规划设计85浅谈四川村镇旅游发展——以成都郫县友爱农科村和三道堰为例黄春梅(四川意境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7)06-0085-01摘要:通过对郫县友爱农科村和三道堰探访调查,对自然文化景观和村镇旅游的未来可持续性发展探索新的思路。
关键词:四川;村镇乡土旅游;发展1、引言目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都市人对古朴的文化和村镇的悠闲生活无比向往。
人们春耕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人艳羡。
于是村镇游成为了不少人的新选择。
特色与生态相结合,在做好特色农业的基础上,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亦农亦游的特色旅游村镇,推动农业和旅游相融合。
传统村镇的建筑最富生活气息,展现出的整体风貌既有历史文化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情感依托,兼具审美观赏和生态环境价值等。
近年来,随着村镇游的日益兴起,有关的村镇旅游的学术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
2、背景介绍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面积4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8430万。
全省地形西高东低,可分为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两大部分,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大熊猫故乡。
四川西部为川西高原,中部为成都平原,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和川中丘陵。
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享誉海内外。
3、案例分析3.1案例介绍案例一:郫县友爱农科村农科村位于西汉大儒扬雄故里郫县友爱镇,地处107国道旁,东靠县地城,西接南岳。
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5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264.67亩,旱土12亩,山地、林地共270亩。
是我国农家乐的发源地。
1986年,“农家乐”在郫县破茧而出。
以秀美的花卉盆景和浓郁的乡土民俗为依托,整合家庭资源办起庭院餐厅,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在这里诞生了。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郫都区战旗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是一个典型的乡村振兴试点村。
该村地处成都平原腹地,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但长期以来,由于受限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村民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农业收入难以满足生计。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郫都区战旗村开始尝试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以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郫都区战旗村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村民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
村里还加大了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村里也积极引进人才,促进综合发展。
在这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郫都区战旗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后续乡村振兴工作积累了经验。
本文将深入探讨郫都区战旗村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为更多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借鉴。
1.2 问题意识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郫都区战旗村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积极探索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在浏览这些成功案例的同时也不难发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外流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乡村振兴中面临着人才流失和农村空心化的风险。
这不仅影响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当地的文化传承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挑战。
乡村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滞后,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潜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振兴中也存在着土地利用和资源开发的挑战,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解决。
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找准解决的方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字数:258】2. 正文2.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的重要工作,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构建教育共同体,传承新农村社区文化——以成都郫县农科村为个案的实证研究
村, 即仅仅关 注农村 经 济的发 展 ; - 而现在 国家 倡导建 设 I “ 济、 经 政治 、 社会 、 文化 ” 四位一 体的新农村。 国家宏 观发
以成都郫县农 科村为个案的实证研 究
刘 宗林 黄
(. I 郓县子云学校 四J成都 I {
伟 黄
旭
四川成都 60 ̄ ) 11 6
6 13 ; . 都大学 170 2 成
[ 要】 文章以成都郫县农科村为实验对象, 摘 研究运用教育共 同 体思想解决农村社区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承问
题 。经过实践检验 , 出的结论是 : 得 教育共 同体能够整合 社 区教 育 资源和力量 , 创生教 育生态场域 , 而更有 效地促进优 从
一
们像 他这 么 大 的时候 , 就 下 地 干 活 了。… …富 不过 三 早
、
农科村文化概况 与传 承期待
代, 我还是有此担 心哦 ……创业 难 , 守业 更 难 嘛。 这位 徐 ”
郫县友爱镇农科村 的经济基 础的根本转 型, 必然 催生 与此相适应 的文化 体 系。我们 姑且 暂将这 种 区域 文化 形 态命名为 “ 科村 文 化” 农 。这种 亚文 化形态根 植 于两大 经 济基础 : 一是发 源于 18 年 的农 家乐经济——农科村是 中 96
的农家乐业主 与花卉 种植 者汲 取市 场经济 文化 而形成 的
科村农 家乐经济之所以能在激烈 的市场 经 济中立足 , 是与
其诚 恳待客 、 信经 营、 诚 勤俭奋斗等 精神 品质 密切相关 的。
正如徐老板所担 心 的那 样 : 我们 的娃 娃 , 有 当过农 民 , “ 没
成都市十大乡村振兴案例
成都市十大乡村振兴案例
1. 金堂县三岔河村: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了村庄的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 都江堰市玉堂镇:将传统农业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让村民增加了收入。
3. 彭州市良安镇:发展特色种养业,如锦鸡养殖、草莓种植等,成功推动了农业的转型升级。
4. 青白江区中兴镇: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技术,提高了村民的收益,并且保护了环境。
5. 崇州市永宁镇:发展果品产业,如草莓、桃子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实现了旅游和农业的双赢。
6. 龙泉驿区龙门山镇:通过开展农村旅游和乡村文化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7. 新津县唐昌镇:利用当地的温泉资源,发展了温泉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8. 大邑县三岔河镇:发展生态种植业和生态养殖业,让当地农民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9. 郫都区红光镇:通过发展茶叶产业,推动了村庄的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
10. 成华区十陵镇: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打造了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
发改委 服务乡村振兴 典型案例
发改委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7月发布了2022年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共54个,其中,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等6个案例入选。
这些案例涵盖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五大方面,是地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和类型的先进经验做法,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案例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发展数字农业新经济促进城乡融合新发展
案例二: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打造“科创飞地” 探索乡村人才引育新模
式
案例三:浙江省平阳县:创新“一园三化”模式打造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
样板
案例四: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案例五:重庆市大足区:共建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体系推动特色农业大区
向特色农业强区跨越
案例六: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创新“五化”模式赋能村级集体经济高质
量发展。
农科村传奇
农科村传奇
王佳眉;喻娟
【期刊名称】《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 说起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人们常常形容其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公园",走进绿树花丛掩映的农科村,犹如畅游一幅清新写意的水墨画,青砖黑瓦、小桥流水、桩头盆景,真可谓一步一景.每年三四月份,就是农科村的旅游旺季,其时,游人如织、花木似海,情趣盎然.对于农科村人来说,如此的美丽与兴盛并非一蹴而就,那是经过了30年沉淀下来的财富与骄傲.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王佳眉;喻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传奇的历史历史的传奇--大型黄梅戏《情洒杏花村》观后感 [J], 何家荣;王玉瑜
2.农业机械化造就的传奇村庄——探访“龙江第一村”甘南兴十四村 [J], 张智磊
3.大北农科技奖助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关村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暨第七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京胜利召开 [J], 王长梅
4.村技校发挥农科教统筹作用的一种模式——青龙县丰果村农技校的调查报告 [J], 王东枫;
5.中国农家乐第一村:四川郫县农科村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村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农科村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王琳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 郫县农科村作为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以花卉种植业与乡村旅游业为主要经济载体。
在花卉业与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农科村原有的经济模式暴露出很多不足,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
本文在对农科村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借用国外的SWOT 分析法,对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农科村经济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农科村经济载体SWOT分析发展战略四川省郫县的友爱镇农科村距离成都市二十多公里,是一座具有川西农家风味的庭院建筑群体。
农科村幅员面积仅2.6 平方公里,人口区区2300 人,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全村人均年收入却达2 万余元,核心区农民人均年收入高达4 万元,第一产业的花卉收入与第三产业的旅游收入总体呈6比4,农产品畅销成都、重庆、香港、西安等全国数百个城市,农家乐的日接待能力达1 万余人。
农科村在经历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级跳”、农业旅游发展四次“突变”,以及城乡一体发展连续五次“互动”之后,该村的经济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威胁。
一、农科村经济资源的SWOT 分析SWOT 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 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 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h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现根据郫县农科村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SWOT 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1)政府引导与扶持政策的优势。
农科村农家乐在它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了上级各级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支持。
成都乡村游发展概况及未来趋势
25-50人群广告策略
增设小孩娱乐设施。 体验,种植家庭树。 体育设施:网球场,羽毛球场等,满足青
壮年健康需求。 引入高档花卉植物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售,家装。 平常公司聚餐、开会等。充分开发周一至
周五客源。团体价格。
50岁以上人群特点
退休,闲暇时间多,常和退休朋友聚会。 节约。 特别注意健康。 容易感到孤独,渴望多和孩子们在一起。 夏天爱到山中常住避暑。 公交车出行或儿女接送。
因短假期限制,假期前向周边城市地区宣 传。吸引短中途游游客。
谢谢!
18-25人群广告策略
给社团组织等团体优惠价格。 环境优美。 体验,种植情侣树。 增设体育设施,网球场,羽毛球场等。符
合年轻人好动的个性。 骑马,自行车 花卉、根雕博物馆,教育孩子。
25-50人群特点
工作压力大,只有周末闲暇。 关注孩子成长。 关注健康。 消费较高,要求较高。
三。农科村现状
1。不足: 卫生状况不佳 菜品单一,菜品质量不够好 停车场面积太小 设施不完善:会议室,体育设施,住宿,
儿童游乐设施等 离城市较远
三。农科村现状
2。优势: 小假使短线游火爆 名号响亮 环境优美 文化底蕴浓厚:子云亭 骑马、租自行车等娱乐健身活动 购物:花卉、盆景、根雕等
50以上人群广告策略
宣传交通便利。 周一到周五价格优惠。 完善医疗设施。 菜品健康,合口味。
七。广告效果预测
消费额:严格统计消费人数及消费额,每 月总结分析消费额的增减及原因,积极改 进,及时调整。
二次重游率 入住率 游客意见搜集
六。广告地区
主要是在成都学习的大学生以及居住、工 作的人。
也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基于对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的个案研究
也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基于对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的个案研究摘要:乡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与灵魂所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建设中的着力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识别农科村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经验,特别是其在乡风建设块面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和转化,保护、继承和创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内容两条基本路径,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创新点,塑造了农科村独有的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
关键词:乡风建设;农科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1]乡风建设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意义重大,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来源和载体识别,对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乡村振兴的强心增智意义重大。
农科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是友爱镇的下辖行政村。
农科村全村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辖11个社,686户,2332人。
[2]该村的乡村旅游收入从2000年到2005年分别高达1800万元、1523万元、1600万元、1860万元和2200万元。
全村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核心区农民人均年收入高达4万元。
农科村过半数的农民总资产超过100万元,部分农民正向千万元迈进,是个名副其实的“百万”村。
[3]农科村之所以能够在在乡村振兴中成绩颇丰、收获颇大,除去其的历史渊源和积累,也与其在乡风文明块面的匠心独运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其辨识它自身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大致形成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底,扬雄文化为主体,乡风文明的内容、载体、形式三者并行纵深,打造了“民风淳朴;诚信经营;开拓进取;勤俭治家”的农科村文化。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郫县]
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郫县]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四川省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下的郫县实践发表日期:2010年10月19日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作者: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课题组本页面已被访问3258 次为探寻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不同地区、不同自然生态条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模式、路径、手段和方法,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体系和规律,推进“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探寻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效应提升的战略选择和目标模式,实现产业功能的融合,提升和拓展现代农业功能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空间;探寻通过节会经济的载体和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发挥消费集群和目标引领作用,为节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我们组成课题组,以成都为背景,以郫县为主要样本,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郫县是成都市下辖的19个区(市、县)之一。
地处川西平原腹心,为都江堰自流灌溉核心区,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气候温润,物产丰富,素有“银郫县”之美誉。
全县幅员面积437.5平方公里,辖14个镇,201个村(社区),户籍人口50余万人。
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9.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4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2.1∶1。
一、县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郫县实践近年来,郫县县委、县政府根据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
推进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摘要:农科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境内,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科村的乡村旅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越来越普遍,社会群众对乡村旅游体验要求越来越高等原因,农科村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
深入了解农科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探究当下乡村发展问题,提出要根据各个乡村的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旅游的建设之道,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一直以来倍受关注。
自改革开放以来,走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农村经济不断地进行着发展模式转型的探索。
经历了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观重构农村发展新模式。
在乡村振兴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如何进行落地推进,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乡村经济为调研对象进行探究分析,找寻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之道。
一、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农家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一)不忘初心,稳扎稳打如今农科村的农家乐发展到了第四代,其发展历程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86年,花农徐纪元落成一套新四合院后,就有意识地开发了吃、住、娱一体的常年农家接待。
当时,城里人由于交通和经济状况的限制,经常性的远游不太现实,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家景、购农家物、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就成为城里人节假日的活动趋势。
1996年,胡锦涛同志到农科村视察时,称赞“农家乐”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
中央和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农科村开创了中国农业旅游的先河,是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
从此,农科村成为旅游休闲、观光娱乐的好去处,学习花卉、苗木、盆景栽培技术以及考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想场所,被中外人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农科村的农家乐也进入了大规模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家乐”品牌,县委、县政府于2006年10月26日成立了农科村景区管理局,使农科村景区建设迈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道路。
农科村景区通过科学规划和强化管理实现了景区的提档升级和更新换代,形成了以农家乐文化、扬雄文化、农耕文化以及盆景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胜地。
2012年,徐家大院斥巨资对农家乐进行升级,目标是乡村酒店,也是农科村农家乐的第四代模式。
徐家大院新拓展的区域内,亭台楼阁,绿荫如盖,流水潺潺。
同处农科村的刘氏庄园,也实施升级改造,新增会务、住宿功能。
以徐家大院、刘氏庄园的升级改造为引领,全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郫县农科村,新增了耕耘桥、农家乐旅游文化展示厅、扬雄文化博览园等“农科十景”,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客人,通过了国家旅游局4A景区验收。
(二)立足乡村,注重民生农科村在农家乐发展中,也不忘立足乡村,发展民生。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专门针对农科村建立专门的医疗站,目前已建成的医疗站已有两家。
农科村更是设立家庭医生,以一名医生对一个家庭的扶持模式,让农科村村民更好、更快、更便捷的接受医疗救治。
另外,在教育方面,政府也有大力的扶持政策。
友爱镇设有小学、农科村村委会更是设有配套较齐全的图书馆,让下一代更好的接受到教育。
在收入方面,农科村农家乐的收入更是稳步增长。
农科村关注村民健康,提倡全民锻炼。
农科村自成立以来,传承了优良的民风,各个农家乐在营业时无拉客留客等现象。
二、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服务人员素质低,内部建设不到位由于农科村大部分旅游资源都由政府扶植当地农民开发,因此大多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均由附近农民组成。
他们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素质教育的培养,服务质量低下,导致游客体验感不佳。
同时农科村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但是娱乐方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受众人群少,旅游发展的局限性较大,旅游经营管理亟需提高。
(二)缺乏品牌意识,较少着眼长远一方面,农科村地处成都郊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健康的原生态食品,但是农科村乡村旅游景区作为一个消费品,产业链单一,不完善,游客只能观光同时简单体验农家乐生活,因此无法留住消费者。
另一方面,农科村在品牌文化和品牌意识的打造上差强人意,产业缺乏创新性,没有在发展中提升竞争力,大多着眼现在,较少着眼未来。
(三)盲目扩张无特色,专业人士匮乏根据调查,农科村农家乐发展到鼎盛时期数量最多高达80~90家,而现如今仅存有10~20家。
造成经营失败的原因,除了重视度不够、自然淘汰,最重要的就是盲目扩张。
农科村的大部分农家乐没有经过专业人士的科学规划,专业管理知识匮乏、设计缺乏创新、地理位置不佳、卫生条件不高,综上导致市场竞争力弱,出现大量农家乐早夭的现象。
(四)扶持力度不够,营销战略失误政府对品牌建设不够重视,打造出品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以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为例姻张雪竹余小琳郭方轶何叶7年17期(6月)牌后,对品牌宣传工作重视度不高,缺乏有效的引导、扶持,不注重培养区域特色产品外其他产品,致使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遇到瓶颈期后,无法突破现状。
三、关于加快成都市郫都区农科村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目前农科村在发展过程中处于瓶颈阶段,农科村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依托“农家乐发源地”的基础、花卉苗圃种植技术及经验和历史文化,将三者相互结合,并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农科村尽快走出发展瓶颈期,加快农科村发展速度,让农科村这一“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公园”享誉四川乃至全国。
(一)相互结合,积极创新虽然农科村发展处于瓶颈阶段,但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绝不能放弃老一辈的革命胜利果实,另辟蹊径。
农科村享有“中国农家乐发源地”的美誉,有着深厚的农家乐产业基础,同时花卉苗圃产业也小有名气。
将这两个优势产业相结合,并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既符合当下文化发展潮流,也将农科村特有的文化精髓传播发扬出去,可谓一举两得。
要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创新是关键。
村政府各部门应当放眼未来,及时了解当今游客对旅游地的偏好等各方面旅游需求,不仅要满足中老年游客的口味,也要紧跟年轻人潮流步伐,迎合年轻游客的喜好,打造一个既适合老年人舒适度假,也让年轻人轻松愉悦的全方位旅游度假区。
(二)精心策划,打造精品农科村作为中国农家乐的先驱者,创新的农家乐旅游模式早在旅游者之中打造了良好的口碑,反观当今农科村处于瓶颈阶段,部分原因在于农家村还缺少精品旅游产品,有了吸引游客的口碑,还缺少了留住游客的精品。
村政府各部门可凭借农科村自身优秀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通过借鉴,与其他文化产业合作等方式,打造出属于农科村自己的特色精品旅游产品,增添多个属于农科村自己的文化符号,给游客能再来一次的理由。
(三)加大宣传,提升名气农科村有着良好的旅游资源功底,在网络尚未发达的年代都能吸引大批游客参观,有着极好的口碑与名誉。
村政府应当在老一辈打下的优良基础之上,借助当今发达的互联网以及各种有效正当的宣传渠道,对农科村进行具有农科村特色的,符合农科村形象的,表现农科村独特魅力的积极宣传,提升农科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吸引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游客来到农科村,发展农科村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
总之,面临当今旅游市场强大的竞争压力,农科村想要走出发展瓶颈期,在众多乡村旅游度假区中崭露头角,不仅要保留以前丰厚的旅游资源,结合自身历史文化以及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还要打造出属于农科村自己的精品旅游产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更离不开创新精神,这样农科村的乡村旅游产业才能不断壮大。
在中国像农科村的村镇还有很多,发展乡村产业应首先抓住乡村文化建设,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结合当下信息科技发展,综合提升乡村产业能力,为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带来新发展。
参考文献:[1]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取向与实现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8(08).[2]农科村:中国农家乐发源地[J].中国西部,2012(07).(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摘要:中国的城市化正处在由“经济发展型”向“民生福祉型”的转型时期,政府在对城市进行综合管理的调控下,重视对城市的市场化管理机制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城市需求模式管理改革。
在此基础上城市管理还应根据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要求,坚持城市化战略定位,加强智能化政府管理;提升科技化管理水平,创新精细化管理体制;提高公众化参与力度,体现社会化协调管理;健全服务性公共管理,完善人性化保障体系。
推进我国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网格化和民主化建设,确保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城市管理机制;创新体制;体制改革一、我国城市管理机制的现状(一)城市管理复杂化中国的城市化正处在由“经济发展型”向“民生福祉型”的转型时期,国情较复杂,千百个城市的不同地域、文化及民俗习惯等差异致使具体的城市管理体制不能一蹴而就。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都市圈的大幅扩容,城区面积和人口、车辆、建筑规模不断增长,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课题和新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思想理念、追求取向、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公众对适宜人居住城市标准有了更高要求,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和难度。
(二)管理模式粗泛化正因为国情的复杂性,政府在城市管理机制上出台的诸多政策、法律、法规不能面面俱到,与时俱进。
政府的各职能部门管理相对独立化,整体管理模式粗泛化。
其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程度较高,关联性、协调性、统一性较弱。
尚未形成完善的大数据、云服务的网格化管理。
信息的片段化削弱了政府服务质量。
(三)管理观念差异化我国人口众多,分布极广,且文化程度、贫富程度不均。
城市也相对分为几线城市。
在目前的城市管理体系下,权威机构的总体统筹协调功能仍然倾向于城市建设,市政建设多看重于经济效益和近期利益,对社会效坚持城市化战略定位创新精细化管理体制———浅谈我国城市管理机制改革姻邓瑞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