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暑假新七年级第6讲-《世说新语》+《世说新语》选读(学生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36页幻灯片)

兄子胡儿风起
白雪纷纷 何所似
咏雪
预习检测
读准字音
1、俄而
é
3、撒盐 sǎ
5、柳絮 xù
7、王凝之 níng
2、雪骤 zhòu 4、差可拟 chā nǐ 6、无奕 yì
朗读指导
读准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 课件( 36页幻 灯片)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 课件( 36页幻 灯片)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语言环境?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 课件( 36页幻 灯片)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 课件( 36页幻 灯片)
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大女体,。左拟将,军相比王。凝之妻也。
趁、乘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 课件( 36页幻 灯片)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 课件( 36页幻 灯片)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 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 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 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 课件( 36页幻 灯片)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第8课《世说新语 》二则 课件( 36页幻 灯片)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第01讲:《世说新语》进阶训练(学生版+解析)

第01讲:《世说新语》进阶训练一、填空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期.行()在不.()相委.而去()友人惭.()2.将以下成语按照谦辞和敬辞归类。
成语:贻笑大方、大材小用、虚怀若谷、才疏学浅、洗耳恭听、虚左以待、不足挂齿、聊表寸心谦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示例,先解释加点的词语,然后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示例:友人便怒.意思:发怒,生气;成语:怒不可遏(1)俄而雪骤.意思: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___(2)过中不至.意思: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___(3)则是无信.意思: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___4.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等要素。
5.《世说新语》是古代_______集,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南朝宋____家,彭城人。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世说新语》二则(1)

《世说新语》二则一、温故知新[重读课文]人琴俱亡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知识卡片]《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
刘义庆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儿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刘义庆虽然身处皇室,但为人非常俭朴,“性简素,寡嗜欲”。
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世说新语》以精练含蓄、隽永传神的语言著称于世。
作者善于以简洁生动,富有高度概括力、表现力的语言叙述事件,塑造人物。
《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书中很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
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老生常谈、一往情深、覆巢之下无完卵等等。
二、吟哦讽诵[选文一] 孔融认亲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①有盛名,为司隶校尉②。
诣门者,皆俊才③清称④及中表⑤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⑥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⑦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⑧与君先人伯阳⑨,有师资之尊⑩,是仆与君奕世⑾为通好⑿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⒀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⒁,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⒂。
注释①李元礼:李膺,字元礼,为人正直,太学称为“天下楷模李元礼”,士人荣幸地被他接见,名为“登龙门”,可见名声之重。
②司隶校尉:司法官名。
③俊才:有才华的人。
④清称:名流,被称许的人。
⑤中表:父亲姐妹的儿女叫外表,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儿女叫内表,互称中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8.《世说新语》两则 (共35张PPT)

②对子骂父,则是无理(“……则是……”表判断)
省略句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省略介词“于”,正常语序为
“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 [省略主语,序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
③去后乃至 [省略主语,正常语序为“(太丘)去后(友人)乃至”]
且读且思
读完本文,说说你对诚信的认识。
【提示】《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元方 的话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信守诺言,是对 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人格的爱惜。生活中 我们需要履行承诺,说到做到,才能够获得他 人的认同和尊重。
《陈太丘与友期行》本文讲述了七岁儿童陈 元方驳斥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的故事,表 现出陈元方聪明机智、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 性格,同时从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有 礼貌。
yì
无奕女
准确读出句子节奏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白 雪/ 纷 纷/ 何 所 似 撒 盐/ 空 中/差 可 拟 未 若/ 柳 絮/ 因 风 起
字词积累
内集: 家庭聚会
儿女:
子侄辈
讲论文义: 讲解诗文
俄而: 不久,一会儿。
欣然: 高兴的样子
差可拟: 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
比不上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 在一起,跟子侄辈讲文章的义理。不久, 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 扬的大雪像什么?”
3.文章结尾写谢道韫的身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
含蓄地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华。
白雪纷纷何似?
暑假新七年级第6讲-《世说新语》+《世说新语》选读-教案

1对3辅导讲义1、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前次课重点知识:亲情类作文写作技巧。
2、互动探索小故事大道理割席分座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
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
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顾荣施炙顾荣在洛阳时,曾应人之邀去赴宴。
席间他发现,做烤肉的人流露出想吃烤肉的神色,于是就停了下来,把自己的那份给了他。
同座的人讥笑他,顾荣道:" 哪有一天到晚烤肉的人,却不知道烤肉的味道呢?" 后来遭遇永嘉之乱,大家纷纷渡江避难,每次遇到危急,总有一人帮助自己,顾荣问他缘故,原来正是那个接受烤肉的人。
【知识梳理1】作者简介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
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
《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
全书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选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作品介绍《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咏雪》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精品课件

6、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 否失礼?
①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 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 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 能因他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这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 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所以我觉 得元方最后的举动略显失礼。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你认为他大笑的内涵有哪些? 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更好?
既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也有自己中途命题获得成功 的得意;有对兄子的略含贬义的笑,更有对兄女的赞许之笑。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 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 韫的才气。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4、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这种写法?
这样写,使读者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时候先领略了她的才 华,已经暗示了她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这是一种未见其人先 知其才的写作技巧,使谢道韫这个人物形象和她的才华展现 得尤其突出,表明作者非常赞赏她的才气。
结构梳理
咏雪
交代咏雪背景:人物、事件、环境 叙述咏雪事件:一问、两答 补述“兄女”身份
8 《世说新语》二则
部编本 ·七年级上册语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 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重点) 2.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课文摹景状物以及运用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3.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 故事,感受古人智慧、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重点)
赞赏谢道韫 的聪明才智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PPT教学课件

)
3、对于谢太傅的题目,兄子与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集:家庭聚会。 (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讲论文义:讲解诗
文。讲:讲解。 论:讨论。
(4)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迅速。
咏雪
注释译文
(5)何所似:像什么。
(6)欣然:高兴的样子。
(7)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下课!
《 世 说 新部 语编
版 七
》年 级
两语 文 课
则件
目录
CON
作
咏
陈
课
品
雪
太 丘
后
简
与
学
介
友
习
期
作品简介
C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 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 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行、形式,较多地 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 放诞的作风。
末语气词,表询问。
陈太丘与友期
注释译文
(10)非人哉:不是人啊!非:不是。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11)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
舍弃。 而,表示修饰。
第2讲:《世说新语》两则-暑假讲义(学生版)--2022-2023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

新课(二)《世说新语》二则成语积累标新立异:标:揭举;立:树立。
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
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中性词)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佛教学者支道林结交王羲之、谢安等名士。
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玄理,研究《庄子》。
《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写的一部哲学经典著作。
晋代的向秀和其后的郭象两人完成了对《庄子》的注释。
《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是这本书最深奥难懂的地方。
当时,许多名士都曾深入研究这篇文章的意思,但都不能超出郭象和向秀的见解。
支道林曾经在白马寺和冯太常一起聊天,谈到《逍遥游》时,他提出了一种比郭象和向秀的见解更为全新的看法,也与当时众多名士的观点迥然不同。
支道林的这些见解都是众多名士苦苦思索而不能够想明白的。
后来,人们在解释《逍遥游》时也就借鉴了支道林的这些观点。
代人捉刀:指代人作事或写文章。
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生性多疑的曹操在会见匈奴的使者时,为了显示他的威武形象就让一表人才的崔季珪装成他接见,自己则扮成武士提着刀站在床头。
会见完毕就命间谍问匈奴使者对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说床头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咄咄怪事:表示惊讶的声音。
使人惊讶的怪事。
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成语出自《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成语故事:东晋扬州刺史殷浩与大将桓温不合,王羲之劝他大敌当前应以国事为重,殷浩不但不听,领兵北伐,屡战屡败,被废为平民,流放到信安,他整天无忧无虑地读书吟诗,老是在纸上写“咄咄怪事”四个字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漱流枕石:成语解释犹言漱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
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七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统编版)《世说新语》二则

七年级语文暑假精品课(统编版)《世说新语》二则1.了解《世说新语》及作者,积累文言字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基本上翻译全文,掌握重点词语。
一、作者介绍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二、作品介绍《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
又名《世说》。
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篇,主要记录汉末至东晋间120多位人物的言谈、逸事。
共记载了1130个故——时间跨度在三百年左右。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开创了小说先河的《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模仿它的著作不断出现。
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称其为“名士底(的)教科书”(《中国小说史略》)。
三、文体知识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四、创作背景《世说新语》的编纂成书固然与刘宋家族对魏晋风流的喜好和社会各层人士对魏晋风流的追慕有关,然而刘义庆之所以对魏晋士人情有独钟化大气力与其门客共襄盛举还有他个人身世的内在原因。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刘裕对其恩遇有加。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考点精讲版】

赞
赏
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
咏 雪
叙述事件: 咏雪
兄子:撒盐空中
两答
兄女:柳絮因风起
道 韫 的 才
补叙身份:谢无奕之女,王凝之之妻
气
主旨归纳
本学才华 和聪明才智,同时也透露 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 文化的传承。
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故事的起因
8 《世说新语》二则
高雅的情趣,聪慧的少年
描写雪花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韩愈《春雪》
——高骈《对雪》
剩喜漫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战退玉龙三百万,断鳞残甲满天飞。
除去文中的两种比喻,你认为“白雪 纷纷何所似”?用七个字回答。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示例]好似梨花漫天舞
谢太傅对以上两个比喻未置可否, 只“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
公大笑乐。
神态描写
◎ 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溫馨的 家庭气氛。
对于胡儿和谢道韫,你认为谢太傅更欣赏谁的才气?
谢太傅虽未对两人所给比喻的优劣做出任何 点评,但从他“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可能认 为“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更好。文章结尾只对 谢道韫做了介绍,也隐含着谢安对谢道韫咏絮之 才的肯定,这是咏雪,更是咏才情。
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
[示例] ①为人处世要言而有信(讲信用); ②为人处世要知错善改; ③为人处世要守时; ④为人处世要知礼、有礼。
(湘西州中考)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 “守信”的认识。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课件(2024秋)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 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 人物的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 谈小说、逸事小说。
疏通字词 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
文言句式
(2)全班分组按照旁白、谢太傅、兄子、 兄女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 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3)自由朗读,背诵全文。
小结:通过以上细节分析和分角色朗读, 我们不难看出谢太傅是一个重视家庭生活, 重视晚辈教育,善于启发晚辈思考,尊重鼓 励晚辈学习的人。谢朗和谢道韫都是才华出 众的孩子。
布置作业
辩论:文中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①认为“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 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长辈,即使有错, 也应以礼待之。
②认为“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 态度恶劣;元方必须以此来维护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 的教训。
拓展延伸
梳理总结
1.特殊的文言词语 (1)古今异义:因、儿女、去、委 (2)一词多义:不
2.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 (2)省略句:(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
去,(陈太丘)去后(友)乃至。 (3)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敬辞和谦辞
敬辞:尊君 谦辞:家君
敬辞类
8 《世说新语》二则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
咏雪
作品简介
部编版人教版教科书儿童语文精品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

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
肆 金题解析
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颜色词语的意思。⑴俄而雪骤(俄而: )⑵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 )⑶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 )⑷太丘舍去(舍去: )⑸尊君在不(不: )⑹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撰者是刘义庆。南朝宋彭城(江苏徐州)人。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贰 整体感知 1.课文朗读 2.结构图解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谢太傅”是什么人物?为什么称“谢太傅”?
谢太傅即谢安,字安石,东晋时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他死后追赠为“太傅”,故称。
咏雪
交代“咏雪”故事背景的是哪句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个字,涵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合作探究:1.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个更好?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世说新语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融洽 欢快 轻松。
从上下文看,本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儿女”在本文指子侄辈。今之“儿女”专指子女。
文尾为什章结么还加上一句话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君:对别人的敬称,犹今之“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陈太丘与友期》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课件(62张)

注 释
顾:回头看。
译文: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
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 互动学习
学习活动五: 听读一遍课文,根据助读题,绘制本文结构
解读课文
思路导图。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
理解文意
馈。
02 互动学习 · (五)解读课文,理解文意
助 1、文章记叙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读 问 2、文章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情特点? 题
2 互动学习
学习活动四: 默读一遍课文,查阅工具资料,掌握本文生
认读课文
字词的音形义,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
积累词语
动反馈。
02 互动学习 · (四)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重
zhòu xù yì níng
点
字 音
雪骤 柳絮 奕 凝
02 互动学习 · (四)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一
词
俄而雪骤
多 义
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表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
02 互动学习 · (四)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1.白雪纷纭何所似?点拨: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
文 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纭所似何?” 言 句 式
2.撒盐空中差可拟。点拨:状语后置句,原顺序应为“(于) 空中撒盐差可拟”,将状语置于谓语之后。
02 互动学习 · (四)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1 新课导入
学习活动二: 阅读课堂上老师出示的本课学习目标,调整
学海导航
自己的阅读取向,明确课文的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
01 新课导入 ·(二)学海导航,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 1.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重点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

2
《世说新语》,南朝宋 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 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 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 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 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 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 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 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9/14/2019
27
9/14/2019
28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 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敬词有③④⑥⑦⑨ 谦词有①②⑤⑧
9/14/2019
37
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 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3、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勇敢、明理 (或):
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光来迟,像落花一样飘飞,来装点春色。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衿(jīn)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提示:这首诗采用侧面烘托陪衬的手法,从感觉
、视觉、听觉入手写雪,尽现雪之寒、大、重。短短
9/四14/2句019 诗,把夜雪描写得曲折、细致。
19
9/14/2019
—— 岑 参 20
纷燕
纷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cén)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shé),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六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世说新语》二则(2)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咏雪》一、导入。
讲述“司马光砸缸”或“曹植七步作诗”的故事,说明古代有很多像司马光、曹植这样聪明的少年。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位这样的少年。
二、简介作家、作品。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士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的一批文人编写的。
三、朗读课文《咏雪》,疏通文意,解决文中疑难字、词。
寒雪日:寒冷的雪天。
内集:家庭聚会。
骤:快速、急速欣然:快乐、喜悦的样子。
未:不四、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
要求:记清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
五、请同学复述这个小故事。
要求:要点齐备。
六、精读课文。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这句话中包含了哪些内容?明确: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
在这样的家庭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
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太傅,听众是“儿女们”。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说到了。
2、两个比喻哪个更好?从中能否看出作者的评价?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暑期预习课】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第6讲 七上文言文预习《世说新语》二则(自我检测)

第6讲七上文言文预习《世说新语》二则【难度系数】✮✮✮一、语言积累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寒雪日内集..()③雪骤.()..()②俄而④公欣然..()曰⑤撒盐空中差.()可拟.()⑥未若...()柳絮因.风起()⑦太丘舍去..()⑧元方入门不顾.()⑨与友期.行()⑩去.后乃至()⑪相委.而去()⑫下车引.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请从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字并写出其古义与今义。
(不少于四个)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6.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难度系数】✮✮✮✮二、阅读感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4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8.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待君久不至,()已去。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假新初一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七年级辅导科目:语文授课日期时间主题《<世说新语>二则》&《世说新语》选读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世说新语》两则短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问中国的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
教学内容1、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前次课重点知识:亲情类作文写作技巧。
2、互动探索割席分座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
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
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顾荣施炙顾荣在洛阳时,曾应人之邀去赴宴。
席间他发现,做烤肉的人流露出想吃烤肉的神色,于是就停了下来,把自己的那份给了他。
同座的人讥笑他,顾荣道:" 哪有一天到晚烤肉的人,却不知道烤肉的味道呢?" 后来遭遇永嘉之乱,大家纷纷渡江避难,每次遇到危急,总有一人帮助自己,顾荣问他缘故,原来正是那个接受烤肉的人。
小故事大道理【知识梳理1】作者简介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
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
《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
全书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选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作品介绍《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咏雪》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一会儿,雪下得很急,太傅高兴地问:“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子胡儿说:“跟把盐空中差不多?”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呢?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字词积累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友人和元芳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友人: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知错勇改的精神;元芳:懂礼貌、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对听话人表示尊敬的言辞,叫敬辞;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敬,而对自己采用谦逊的言辞叫谦辞。
你能找出文中的敬辞和谦辞吗?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敬辞类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惠惠存、惠顾、惠赠垂垂问、垂询、垂念、垂爱赐赐教、赐复高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龄贤贤弟、贤侄奉奉送、奉还、奉劝、奉陪其他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谦辞类家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舍舍弟、舍妹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愚愚兄、愚见拙拙作、拙著、拙见敝敝人、敝姓、敝校鄙鄙人、鄙见其他寒舍、见教、见谅、斧正字词积累与友期.行:相约太丘舍去.:离开入门不顾.:回头看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识梳理3】《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义庆等人。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1],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3卷。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
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
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在《世说新语》的三卷三十六门中,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这十三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例题精讲】课外选读·小故事大道理王冕读书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②,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③复如初。
母日:“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⑤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⑥。
(选自《宋学士文集》)思考分析:文中王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陆少保卖宅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
家人将受直⑦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日:“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买者闻之,遽辞⑧不买。
子侄以为言⑨,元方曰:“不尔⑩,是欺之也。
”选自《宋学士文集》)【注释】:①窃:暗暗地。
②已:止,罢。
③已而:过后。
④曷:何,怎么,为什么。
⑤依,投靠。
⑥恬若不见:安然得好像没有看见土偶。
⑦直:通“值”,价钱。
⑧遽(ju4)辞:立即推却。
遽,急促。
⑨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
⑩不尔:不这样。
思考探究:元方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王戎不摘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①。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②。
【注释】①折枝:使树枝弯曲。
②信然:确实这样。
武帝不忘哺乳恩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①。
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
此或可万一冀耳。
”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②。
【注释】①“汉武帝”句:汉武帝奶妈的子孙在京都长安横行霸道,官司奏请把奶妈流放到边远地区,武帝批准了。
申宪,申明法令,指执行法令。
东方朔,汉武帝时任侍中。
②心忍:心狠。
凄然:形容悲伤。
愍:怜悯。
【巩固练习】1.简析上面几则故事的选材和立意。
2.《王戎不摘李》《王冕读书》两篇文章同是刻画儿童形象的,但写法却不尽相同,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世说新语两则》试题一、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朝代)人(姓名)组织编写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未若..柳絮因风.起()()俄而..雪骤.()()A .孔文举...年十岁(孔融,孔子二十世孙) B .先君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C .君先人伯阳..(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 D .太中大夫....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②人以其语语之。
③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13.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谢太傅.( ) 雪骤.( ) 差可拟.( ) 柳絮.( ) 无奕.( ) 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世说新语>两则》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的掌握。
2、对《世说新语》选读的小故事有基本的了解。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3、“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
古义:今义:4、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6、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7、谢太傅一家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仿课文,以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1、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不同;2、立意审题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