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9(选修4)(含2016高考真题)
2018届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考点19 选修4对点训练(含解析)
考点19 选修4(2017·江苏地理·T30 B) 下图为“我国某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其优点有。
(2)为发展工业,该城镇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西南方,考虑的自然条件主要有。
W处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的理由有。
(3)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解析】第(1)题,城镇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城镇发展空间增大,组团之间距离较远,各个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亲近自然,有利于城镇居住环境改善。
第(2)题,读图可知,该城镇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城镇西南方,处于城镇盛行风下风向,位于城镇河流下游方向,减少对城镇大气和水的污染,地形平坦,有利于工业布局。
W处靠近工业区,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减少运输成本,所以适宜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
第(3)题,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需要加强各组团联系,主要通过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各组团之间分工合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答案:(1)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发展空间大;有利于居住环境改善(2)地形平坦;城镇盛行风下风向;城镇河流下游靠近工业区;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3)加强各组团联系的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任答两点)下图为某城市现状图。
在河流水文站50年的观测记录中,两次大洪水水位分别达到96 m、93 m。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该城市若规划合理,则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1分)(2)M地作为商业中心的优势是。
(1分)(3)在甲、乙、丙、丁4地中,应优先选择进行房地产开发,理由是、。
(3分)(4)拟在B处修建一座大桥,其对城市的影响是。
(2分)(5)拟在S处建一大型仓储物流中心,有利条件是,不利条件是、。
(3分)【解析】第(1)题,城市规划时工业区多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图中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区的东部,可判断盛行风向最可能为西风。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地理人教版选修四课件:4单元归纳
解析 海淀区是北京市乃至全国高新技术资源所在地, 其公共服务设施偏重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这 些公共服务设施的聚集一方面是历史原因,如北大、清 华、301医院,历史悠久,一方面是人文环境因素,如 中关村高科技园。海淀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北京赢得除政 治职能以外的高科技城。
答案 (1)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 中小学、高科技 园 科研教育设施发达,层次高,高等院校密集,人员 素质较高。(2)历史人文因素。(3)服务功能:能给全市 乃至全国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有教育、医疗的功能。文 化的功能:促进文化交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技术, 展现城市风貌。经济功能: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 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从而向城郊结合部扩散,于是城郊就出现了新的商业设 施。中心商务区因人流减少而销售增速减缓。美国纽约 的曼哈顿区、日本东京的银座和新宿区、巴黎的香榭丽 舍大街都属于这种类型。汽车成为主要代步工具后,人 们逐渐改变了就近购物的习惯,距离远近不再成为障碍。 城郊结合部商业向郊区特大型购物中心发展。中心区居 民经过几番扩散,纷纷向边远城镇转移,中心商业区逐 渐萧条。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方法
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地,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密度 以及布局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 公共设施的情趣也反映着城市人文环境的优劣和文化品 位的高低。 1.目的:以保障居民身心健康为目的。 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1)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 (2)医疗卫生——包括医院、诊所、卫生站等。
本
章
归
纳
整
合
知识构建
专题整合
大型超市适宜建在郊外
大型超市选址是安置在闹市还是郊外更有效益?从 国内一些大城市商业布局流向看,正向郊外转移。北京 王府井商业区曾有过日客流量80万人次的记录,而目前 平时客流量只有14万人次左右。相比之下,近年来北京 三环路以外新兴的商业区却很红火。 大型超市郊区化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们开始在郊区集 中居住,同时激烈的竞争使百货公司不得不想方设法降 低成本,而郊区空间大,地价便宜,停车方便,是大型 超市纷纷迁出繁华城区的诱因。
2018届高三年地理选修复习资料
2018届高三年地理选修复习资料选修三旅游地理考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分类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和永续性等特征,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征又各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影响旅游资源的分布,反过来可以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如下表所示:考点二|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与旅游规划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具体分析如下:(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如下表所示:(1)旅游者的出游意愿和能力(2)旅游信息的收集(3)旅游目的地的确定(4)旅游线路的选择(5)保证旅游安全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自然环境—⎪⎪⎪⎪—旅游区天气—旅游区水文条件—旅游区地形—旅游硬件设施—⎪⎪⎪⎪—旅游交通—旅游设施—旅游商业服务设施—社会文化环境—⎪⎪⎪⎪—旅游地居民态度—战争—流行病—社会治安答题模板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答题模板1.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随着现代旅游的大众化、多样化,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又包括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选修六环境保护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环境污染与防治1.主要水体污染和防治(1)主要水体污染类型的比较2.大气污染及防治(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3.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及治理(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1)土壤污染的成因与危害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进入土壤,改变了土壤的性质、组成、性状――→产生土壤污染――→危害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2)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9(选修4)(含2013高考真题)
考点19 选修41.(2013·浙江自选模块•T11•10分)2008年5月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
下图为杭州某区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示意图。
完成(1) ~(3)题。
(1)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主要是为了(单选) ( )①缓解交通拥堵②吸引外来游客③倡导低碳出行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⑤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2)下列场所附近适合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是(单选) ( )①地铁站口②学校、医院③高架路口④住宅小区⑤隧道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3)分别说出大、小型自行车租赁点布局与道路的关系。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1)理解推出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意义;(2)从图中准确提取大、小型租赁点与交通干道等级的关系。
【解析】第(1)题,自行车属于绿色交通工具,可减少交通拥堵和大气环境污染。
第(2)题,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多设置在行人集中、人流量大的地区。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小型自行车租赁点布局与道路的关系。
答案:(1)B(2)B(3)大型租赁点布局在主干道与次干道、次干道与次干道相交处附近;小型租赁点布局在主干道与支路、次干道与支路、支路与支路相交处附近。
2. (2013·江苏地理•T30B•10分)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地块中,最适宜规划为居住区的是;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理由是。
(2)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影响居民生活的最主要问题是,该问题的主要影响有。
(3)为保护老城,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处理新老城关系?【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弄清城市功能分区的一般布局原则以及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第(1)题,住宅区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主导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化学工业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应布局在主导风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且与主要居民区保持一定距离。
(新课标版)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8(选修3)(含2012高考真题)
考点18 选修3一、选择题(2012·浙江文综•T3~T4•8分)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
完成1、2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1.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2.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组应从内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入手,分析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哪些说法是正确的;结合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判断各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
【解析】1选C,2选C。
第1题,“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是由视觉感受到的景象;陕西地处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崎岖不平,所以“万壑有声含晚籁”中“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荞麦花开白雪香”给人以丰收的喜悦,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秋天景象;“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第2题,可逐条分析,如下所示:(2012·北京文综•T10~11•8分)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
读图,回答第3、4题。
3.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4.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读图,看清图例,注意提取以下信息:河流、湖泊相连,河谷发育,有瀑布,河流水量大;露营地集中在地势较低、平坦开阔地带。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20(选修5)(含2013高考真题)
考点20 选修5(2013·重庆文综•T1~3•12分)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1~3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D.植被分布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B.冻害C.滑坡D.洪水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D.冰川补给为主【解题指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给出的经度和纬度确定甲、乙两地的地理位置。
【解析】1选B,2选B,3选C。
根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可以确定两地均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其中甲地位于小兴安岭,乙地位于三江平原。
第1题,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的东南季风受到小兴安岭的阻挡,暖湿气流被抬升,易形成降水。
第2题,乙地位于三江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对春季农作物的生长不利。
第3题,(2013·四川文综•T1~2•8分)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A.陕、桂、湘B.滇、黔、蜀C.滇、黔、湘D.陕、蜀、桂5.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A.滑坡B.沙尘暴C.森林火险D.土壤盐碱化【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1)了解我国各省(区)的相对位置和简称。
(2)了解我国干旱严重地区发生的时间,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原因和表现。
【解析】4选B,5选C。
第4题,从图中可知,干旱严重的地方主要在西南地区的云南省、贵州省和四川省,其简称分别是滇(云)、黔(贵)、蜀(川)。
第5题,西南地区山区面积广大,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干旱容易导致森林火灾。
暴雨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沙尘暴天气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北方地区;土壤盐碱化主要由不合理的灌溉引起。
6.(2013·福建文综•T40B•15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四试题4.2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过关导练Word版含答案
4.2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一、选择题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回答1~2题。
1.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A.客货物流区B.高新技术区C.旅游度假区D.金融商业区2.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图例及预留地N所在位置看,区位条件优越:靠近大学城、科研所和开发区,教育科技先进;接近绿地、湖泊和公园,环境清新优美,同时临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所以为建设高新技术区提供了条件。
第2题,在市区建大型零售超市必须以市场为依托,最大限度接近消费人群,①地位于居民区并居于市区中心,市场区位最优。
答案 1.B 2.A下图是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对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等值线分布图。
回答3~4题。
3.图中四点达成交易的机率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C.丙甲丁乙D.乙甲丁丙4.若要在图上新布置一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则最佳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本题组考查城市商业中心的特点及读图分析能力。
第3题,由图可知,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越靠近城市中心,达成交易的几率就越大。
第4题,图中丙位于三个商业中心服务半径交界处,在此新布置一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是最佳位置。
答案 3.B 4.C改革开放初期,我省粤西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墟日”。
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
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
回答5~6题。
5.该地区()A.集镇等级分为两级B.集市的周期为3天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6.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解析第5题,根据集市的天数,①地明显与其他各地分为不同的两级。
第6题,当时,粤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商品贸易活动不频繁。
高考地理复习选修4第1讲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1讲
(1)结合材料分析墨西哥城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双选)( A.人口膨胀 C.失业人口增多 B.工业过于集中 D.城市规模扩大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2)墨西哥城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是________。城市环境污染除大气 污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结合材料二,分析上海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2)城市的发展
第1讲
工业化与城市化密切相关,在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表现不同。 阶段 前期 城市发展表现 城市社会经济:明显的集聚趋势。城市人 口和产业向城市大规模集中 各种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地位不断上 升;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市 中期 中心:工业用地让位于商业用地和市政用 地;居住用地:逐步改造提升;郊区:工 业组团、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后期 城市社会经济则表现出显著的扩散趋势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意义
发展趋势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即时训练
第1讲
1.解放初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率较低,1949年城 市化率只有17.4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 速,城市化率也由1978年的15.82%提高到2006年的 32.53%。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说明当时我国经 济发展速度________。 (2)从城市发展的内容看,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的表现是 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城市发展状况如何?
2017年高考地理分类解析 考点19 选修4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9 选修4
(2017·江苏地理·T30 B) 下图为“我国某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其优点有。
(2)为发展工业,该城镇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西南方,考虑的自然条件主要有。
W处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的理由有。
(3)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解析】第(1)题,城镇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城镇发展空间增大,组团之间距离较远,各个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亲近自然,有利于城镇居住环境改善。
第(2)题,读图可知,该城镇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城镇西南方,处于城镇盛行风下风向,位于城镇河流下游方向,减少对城镇大气和水的污染,地形平坦,有利于工业布局。
W处靠近工业区,靠近高速公路,交通
便利,减少运输成本,所以适宜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
第(3)题,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需要加强各组团联系,主要通过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各组团之间分工合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答案:(1)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发展空间大;有利于居住环境改善
(2)地形平坦;城镇盛行风下风向;城镇河流下游靠近工业区;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3)加强各组团联系的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任答两点)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知识点总结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的概念及分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新的环境观:人地关系: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
后果:良性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考点19 高考分类题库1 新人教版选修4
考点19一、选择题(2012·广东文综•T10~11•8分)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解析】1选C,2选B。
第1题,从图中可知,甲模式中高速公路通过城市建成区,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对建成区景观和环境影响较大;而乙模式中的高速公路未通过城市建成区,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对城市的建成区景观和环境影响较小。
第2题,城市化的初期,城市的建成区用地规模较小,高速公路和城市建成区的关系多采用乙模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高速公路和城市建成区的关系可能出现甲模式。
3.(2012·浙江自选模块)“城乡规划”模块甲、乙为两个交通拥堵的大城市,下图是两城市地铁规划走向示意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乙城市空间布局形态是(单选) ( )A.一城一区B.分散成组C.城镇组群D.串珠状(2)说明甲城市规划地铁走向的特征及其目的。
(3)分析乙城市地铁建设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
【解题指南】由题目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1)由图中图例可以看出乙城市是由中心城区和几个卫星城组成的,然后判断其城市空间布局形态;(2)题干给出“甲、乙为两个交通拥堵的大城市”,由图可以看出甲城市地铁呈“十字”型布局。
(3)地铁使得交通便捷,是影响乙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因素。
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套复习资料地理人教版选修4模块综合测试(附)
单元检测试题模块综合测试 (A 卷 )(时间: 90 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18 小题,每题 2 分,共 36 分 )以下图是“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表示图” ,据图达成1~ 3 题。
1.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由是A .城市上空多灰尘物质B.城市绿地面积小C.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开释大批的热量D.人类活动排放大批的温室气体2.郊区绿地的存在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良拥有优秀的作用,主若是因为A .郊区绿地能过滤回归城市的污染物质B .郊区绿地能调理天气,美化环境C.郊区绿地能防风固沙,修养水源 D .郊区绿地能减弱市里噪音,就近汲取固体废弃物3.假如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 15 千米,依据可连续发展的要求,该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的理想距离是离城市A . 5~ 6 千米B. 12~ 13 千米C. 16~ 18 千米D. 100~150 千米答案: 1. C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开释大批的热量,使城市城区的温度高于郊区,形成热岛环流。
答案: 2. A答案: 3. C建设工业卫星城要避开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添图”,达成 4~ 5 题。
4.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要,城市化水平高的最主要原由是A .经济发展水平高B.发达国家人口增添快C.交通运输高度发达D.发展中国家向其输入大批劳动力5. 2000 年A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超出发达国家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比1980 年略有降落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超出其总人口的一半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超出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之和爱心责任奉献答案: 4. A以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郊外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表示图。
据此达成6~7 题。
6.该城市 2000 年与 2007 年地价变化反应了① 郊外地价增值幅度高于市中心② 地价整体有所上升③ 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 城市规模扩大A .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在 2007 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依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断该区可能建设了① 蔬菜栽种基地② 高新技术开发区③ 大学城④ 美术馆A .①②B.②③C.③④ D .①④答案: 6~ 7.6.C 7.B 第 6 题,读图可知,郊外区 2000 年与 2007 年的地价差异较小,增值幅度较小; 2007 年地价曲线均高于 2000 年地价曲线;由 2007 年地价曲线看出,郊外区范围扩大,表示城市规模扩大,且地价的上升反应了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规模的扩大。
【精选】(人教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8(选修3)(含2016高考真题)
考点18 选修31.(2016·全国卷Ⅰ·T42)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
“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
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
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
”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下图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解析】结合“民宿”旅游的特点可知,“民宿”旅游为城市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提供高质量的生活体验。
结合图示区域可知,该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距离近,接近消费市场,且图示区域交通线路密集、多样,交通十分便捷。
从材料中可知当地政府的扶持与该产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2.(2016·全国卷Ⅱ·T42)篁岭(下图)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
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
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
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分析。
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从游览价值、观赏价值、美学价值、开发价值、科学价值、体验价值等入手;开发条件包括自身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通达度、距离客源市场的远近、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
答案: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
考点19 选修4
考点19 选修4(2019·江苏高考·T30B)某县地处平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下图为“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道路网络类型为,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有。
(2)图中①地最适宜布局的功能区为,理由有。
(3)概括甲类功能区布局的相同点。
(4)指出该规划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道路纵横交错,为方格状的网络类型,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交通通达度高,四通八达,但是对角线之间的距离只能通过垂直走向,而非对角线线段走向,延长了对角线的距离,不方便对角线方向进行联系。
第(2)题,该区域土地面积广阔,空间较大,城市外围地价较低。
并且位于城市的外围,靠近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并且还靠近客货运总站,有利于交通联系和人流物流的配送,可以布局仓储区。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类功能区主要位于城市的外围,并且靠近交通线,交通通达度较高,位于城市外围,而且还是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离河流较远该类功能区有可能是工业区。
第(4)题,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既要隔绝污染,又要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
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绿地,并且面积相对较大,沿河流地区有湿地分布,调节湿度和温差。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绿地隔开,有利于减轻工业污染。
答案:(1)方格状交通分散灵活;不便于对角线方向交通联系(2)仓储区临近客货运总站,便于货物集散;地处城市郊外,地价低(3)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分布(4)工业与居住区之间有绿地隔离;沿河打造生态走廊;绿地面积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9 选修4
(2016·江苏·T30B)陕西西咸新区将规划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环境友好、设施现代、社会和谐、开放包容、彰显历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
下图为西咸新区规划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实现西咸新区的规划目标,在城市建设中必须保护、
、。
(2)规划区生态用地的分布特点是,它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规划区内农林生产的发展方向
是。
(3)西咸新区的空间形态是,其优点是、。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两个关键点:
(1)能够区分城市地域形态的几种形式:组团式、团块状、条带式或放射状。
(2)联系图例,学会从图示中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
【解析】第(1)题,图中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类型除建设用地外,还包括农林生产用地、文化古迹用地和生态用地,因此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第(2)题,从图例符号可以看出生态用地主要沿河流分布,结合植被的功能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角度分析。
规划区内农林生产靠近城市,市场广阔,因此可发展观光、休闲等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
第(3)题,图中显示西咸新区被河流分割成三部分,故空间形态为组团式。
结合组团式的优点从城市功能分散,利于环境改善等角度分析。
答案:(1)农林生产用地文化古迹用地生态用地(环境)
(2)沿河分布保护环境减轻洪水威胁(涵养水源)(或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都市型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3)组团式有利于亲近自然(有利于城市环境改善) 有利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城市功能分化)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