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测试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测试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A.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社会公平正义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下列哪项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A.科学发展观B.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全面依法治国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A.自由B.平等C.公正D.和谐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是到()A.2020年B.2030年C.2049年D.永远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是()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B.实现社会公平正义C.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保障是()A.党的坚强领导B.积极稳妥推进改革C.维护社会稳定D.全面依法治国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A.实现物质财富的平等分配B.消除社会的阶级和阶级差别C.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D.实现共同富裕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是()A.教育B.科技C.文化D.医疗卫生10.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A.社会智能B.社会信任C.社会和谐D.社会稳定二、简答题(共40分)1.请简要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人民生活美满,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它包括和谐社会的定义、构建和发展三个方面。
即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2.请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
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关键环节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先导作用,切实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正确反映和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筑牢经济发展这个基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需要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
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调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但是,这种发展不是单纯追求速度的发展,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是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对于哈尔滨市而言,加快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大机遇,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上新的水平。
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等新问题、新矛盾;在结构调整上,应重点发展机械、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化工等后续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推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兴产业发展;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上,应加快实施“开发江北,两岸繁荣”战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和区域性整体开发改造,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产业发展的能力;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上,应把重点放到能形成未来产业发展支撑、能带动产业链或促进产业集成的大产业、大项目上来,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和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社会事业上,应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中,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选多选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 )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B.自由人联合体C.重建个人所有制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2.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 )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3.十六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社会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的和谐社会D.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须与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4.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是()A.科学发展B.以人为本C.和平正义D.改善民生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或核心价值是( )A.民主法治B.自由民主C.公平正义D.社会稳定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A.安定有序B.社会安定C.发展有序D.秩序良好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以人为本B.共同富裕C.民主法治D.公平正义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科学发展B.诚心友爱C.充满活力D.民主法治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安定C.民主法治D.改革开放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经济发展D.社会稳定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A.经济发展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C.共同富裕D.增强社会活力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 )A.党的领导B.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C.各族人民D.各阶层民众二、选择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和谐社会选择题
单选题:1、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在A、十六大B、十六届三中全会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七大2、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A、十六大B、十六届三中全会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科学发展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治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科学发展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治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A、坚持以人为本B、坚持科学发展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治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坚持民主法治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7、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B、发展教育C、改革开放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多选题:1、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A、这是我国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这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D、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2、我国在新时期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是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下列关于和谐社会的正确说法有A、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B、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C、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福利社会”D、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A、一个治国理想B、一种治国方略C、一种治国机制D、一种治国结果5、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的正确说法有A、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C、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D、四者是统一的6、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备的有利条件有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B、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C、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备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7、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包括A、思想道德素质B、科学文化素质C、身体素质D、心理素质E、劳动技能素质8、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应做到A、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B、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C、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D、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9、下面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说法有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B、两者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E、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就完成了10、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做到;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B、优化教育结构C、推进教育改革创新D、坚持教育公益性质11、在新形势下,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要求是:A、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B、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C、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D、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E、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选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选题转变政府职能要做到()A、强化公共服务职能B、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C、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D、加强政府部门的专业化建设标准答案:A,B,C,D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有()A、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B、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C、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D、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E、逐步增加国家财政投资规模,不断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标准答案:A,B,C,D,E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要按照的“三贴近”的要求是()A、贴近发展B、贴近生活C、贴近实际D、贴近群众标准答案:B,C,D,要发展教育,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应该()A、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B、优化教育结构C、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D、更新教育观念E、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教育投入等等。
标准答案:A,B,C,D,E基层党组织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A、基层的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基层B、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变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C、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的作用D、新的形势和任务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E、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标准答案:A,B,C,E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是()A、以人为本来决定服务导向B、以市场竞争来提高服务效能C、以社会力量来改善服务供给D、以维护社会公正来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E、以法治化建设来强化服务保障标准答案:A,B,C,D,E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A、积极推进城乡统筹B、发展现代农业C、深化农村改革D、促进农村公用事业发展E、增加农民收入标准答案:A,B,C,D,E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A、政策B、投入C、科技D、财政E、改革标准答案:A,B,C,E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A、完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B、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D、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E、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标准答案:B,C,D,E以下各项属于传统安全威胁的是()A、军备竞赛B、军事威慑C、经济安全D、恐怖主义E、战争乃至核大战的危险标准答案:A,B,E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包括()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E、尊重创新标准答案:A,B,C,D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A、国家集中力量对落后地区的扶持B、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C、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D、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E、完善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标准答案:B,C,D,E政府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具体的措施有()A、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战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增长方式B、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C、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就业D、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E、加强失业调控及完善境外就业管理体制标准答案:A,B,C,D,E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就应该()A、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C、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D、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E、推进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构建和谐社会,共建美好家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作业题目:构建和谐社会,共建美好家园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年级:任课教师: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要的问题是落到实处,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努力建设公正正义的和谐社会作为着力点。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落实,扎实有效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把深化理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长期目标和当前重点结合起来,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结合起来,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开拓进取,创新实践。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
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1、努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有内在的统一性,是紧密相连的。
和谐社会构建的着眼点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同一历史进程,二者统一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
一方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一方面,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2、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然而,环境的日益破坏、人口的过度增长、资源的过度掠夺、森林破坏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都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关。
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开发,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损失,忽视了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已越来越突显出来,已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毛概精品——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题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1.文明是文化现代化。
从以上这段话可以直接得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是:(C)A.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B.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C.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D.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D)A.以人为本B.以民为本C.社会公平D.公平和正义3.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A )A.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B. 促进社会经济增长C. 实现充分就业D. 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核心问题就是(B)A.企业应拥有资产所有权B.企业应拥有法人财产权C.企业应拥有宏观调控权D.企业应拥有行业管理权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A)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D.实现共同富裕6.“十一五”规划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C)A.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B.不断推进共同富裕C.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D.不断创造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多项选择1.所谓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 (ABCD)A.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B.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C.把促进入的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D.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2.全面的发展观主要是指 (ABCD)A.人的全面发展B.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C.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D.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3.协调发展主要是指 (ABCD)A.人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B.人与入的全面协调发展C.人与社会及社会各阶层的协调发展D.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4.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选择题I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一、选择题I: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问题上,中共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而提出的相关口号是()A.经济发展B.民主建设C.科教进步D.社会和谐2.十六届十六中全会强调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3.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B.自由人联合体C.重建个人所有制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4.相对于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而言,小康社会主要是指()A.经济上的目标B.生活上的目标C.整体性目标D.政治上的目标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A.经济基础B.政治基础C.阶级基础D.社会基础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A.民主法治B.自由民主C.公平正义D.社会稳定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A.安定有序B.社会安定C.发展有序D.秩序良好8.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A.具体内容B.方针政策C.指导思想D.行动纲领9.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本质都是()A.公平和正义B.以人为本C.协调发展D.和谐二、选择题II: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十六届十六中全会强调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出()A.以改革促进和谐B.以发展巩固和谐C.以稳定保障和谐D.以和谐提升稳定水平2.温家宝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五年经验是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2008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主要措施包括()A.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教育C.提高高等教育质量D.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教育3.十六届十六中全会提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就是必须()A.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B.坚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C.同时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D.继续强调发展建设问题,不断提高人均GDP水平4.2006年7月10日至12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毛概第11章
第十一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1. 以下关于和谐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B)A .和谐社会是最高理想 B. 和谐社会是共同理想C. 和谐社会是全体公民的理想D. 和谐社会只是中国人的理想2. 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的是( C )A.《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 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D)A. 二者在内容上完全不同B. 二者是两个阶段上的不同目标C. 二者的目标要求是完全相同的D. 二者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反映4. 从根本上,和谐社会是要理顺(C)A. 人与人的关系B. 人与物的关系C. 利益关系D. 权利关系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下列哪个问题的新的探索(A)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 改革开放C. 对外开放D. 小康社会6. 《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A. 根本任务B. 根本原则C. 本质属性D. 基本要求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是(A)A. 社会主义的B. 共产主义的C. 福利社会的D. 田园牧歌式的8.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其中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D)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发展先进文化C. 科学发展观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C)A. 党的领导B. 发展公共事业C. 制度建设D.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B)A. 党的基本路线B. 中国共产党C. 稳定的社会局面D. 广大人民群众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安定有序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C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D、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考题及解析
第九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决定因素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B.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由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国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我们具有不断促进和谐、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这种前提和制度保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国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A.达到了新境界 B.提高到了新的理论水平C.形成了科学的体系 D.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升华[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这是我们党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选项。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A.党 B.人民 C.工人阶级 D.军队[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全体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有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家园
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家园——党的十七大报告辅导讲座思想政治教研室佟艳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和谐,一个美丽的词语,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意境。
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
从孔子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观点,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志向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
在几千年悠悠华夏历史长河中,追求和谐社会早已成为人类的美好夙愿。
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关注和了解的时事内容。
为更好地引导广大同学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方面的知识内容,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受院团委的委托,我为同学们做了这次讲座。
今天讲座的题目是:《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
本专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人类追求和谐美德美好传统的扬弃与超越,是对现实中国与世界经验教训的批判与反思,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与再总结。
中国正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期,各种矛盾日益凸现;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正在给我们的应对能力提出挑战;党执政的社会基础需要继续巩固。
(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必然要求1、是多元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认识参考答案二
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认识参考答案二论述题: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追求。
我国也有“和睦亲善”的优良传统,《共产党宣言》中也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和谐思想,并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们的共同理想和愿望,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30分) 参考答案1: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
最近的“十一五”规划又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大的专题提出,2006年10月初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会议的主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1)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1)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3)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4)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答案2:答: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精)
2、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B A. B. C. D. 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知识分子 民主人士
)
3、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 三大优良作风是( ADE ) A. 理论联系实际 B.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为人民服务 D. 密切联系群众 E. 批评与自我批评
续奋斗》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
一大业》
3、台湾问题( ABC ) A.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D.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E.“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4、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 统一,就是( DE )
A. B. C. D. E. 用武力方式 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 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 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力争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 承诺放弃武力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DE ) 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 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 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C.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D.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E. 就是要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1、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 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 ) D A. 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 化 C. 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 起时伏 D.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2、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C ) A. B. C. D. 一极化 两极格局 多极化 三足鼎立
3、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 ABC ) A.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 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 E. 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构建和谐社会习题
构建和谐社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B)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社会和谐C.公平正义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 B )为指导A、党的基本路线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C、宪法D、初级阶段的理论。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 A )问题的新的探索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改革开放C、对外开放D、小康社会4、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 A )A、以人为本B、解决三农问题C、科学发展D、和平与发展5、《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B.走共同富裕道路县乡考试加油站,C.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D.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6、《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B)A.改革B.发展C.稳定D.开放7.《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A)A.社会公平正义B.建设和谐文化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8.《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C)A.社会公平正义B.建设和谐文化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9.《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社会主义荣辱观C.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0.《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B)A.法律B.制度C.体制D.党的领导二、多项选择题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EF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充满活力E安定有序F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ABC)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C.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D.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3.《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 A.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B.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必然要求4.《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ABCD)A.富强B.民主C.文明D.和谐5.《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中考专题复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考专题复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txt结婚就像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
谈恋爱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让你泪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材料:1、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
2、2004年9月19日,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3、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
4、2005年2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
他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性。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实践六项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课后测试
我的课程实践六项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课后测试∙1∙2∙3∙ 4.课后测试课后测试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1. 立论依据可以通过以下哪三句话概括: √A 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B 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C 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D 以上答案都包括正确答案: D2. 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体现在思想领域的特点是: √A 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增多B 受各种影响的程度明显加深C 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D 以上答案都包括正确答案: D3. 党的执政基础可以概括为: √A 阶级基础B 群众基础C 社会基础D 以上答案都包括正确答案: D4. 经济结构转型,群众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A 生活方式B 就业方式C 行为方式D 以上答案都包括正确答案: D5. 我们党要能够长期执政的话,需要以下哪些社会基础: √A 安定B 稳定C 和谐D 以上答案都包括正确答案: D6. 在黄金发展期可以集中力量办一些大事,其中不包括: √A 三峡工程B 载人飞船C 青藏铁路D 南水北调正确答案: B7. 下列哪些是带有共性的矛盾和问题: √A 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从而突显分配不公B 一些社会群体为我国改革开放所承担的代价与得到的补偿不对等C 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D 以上答案都包括正确答案: D8. 基尼系数是用来: √A 反映居民收入分配水平B 反映电阻的大小C 反映社会的消费水平D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A9. 今天我们讲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指的是: √A 阶级矛盾B 政治矛盾C 利益矛盾D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C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包括: √A 公平正义B 民主法制C 安定团结D 以上答案都包括正确答案: D11.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指和谐社会基本思路中的: √A 公平正义B 充满活力C 安定团结D 民主法制正确答案: B12. 在一次分配过程中,不合理的情况是由于存在: √A 按照权力分配B 按照垄断行业分配C 按照关系分配D 以上答案都包括正确答案: D1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公平的观点包括: √A 公平分配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B 公平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 公平实现在共产主义的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D 以上答案都包括正确答案: D14. 社会主义阶段分配的特点有: √A 社会主义社会分配的依据只能是劳动,要按劳分配B 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每个成员来讲机会和环境是公平的C 在社会主义社会分配之前要做必要的扣除D 以上答案都包括正确答案: D15. 下列哪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是属于软件建设: √A 公平正义B 安定团结C 民主法制D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C。
参考答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示江苏专什本计算机考试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D4.C5.B6.A7.C8.D9.B10.A11.D12.B13.D14.A15.A二、多项选择题1.ACD2.ACD3.BCD4.AC5.ABCD6.BCD7.ABCD8.ABCD9.ABCD10.ABCD三、简答题1.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必要性。
(1)从国内看,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答: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着很多有利条件。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
(2)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3)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3.答: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测试题题库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测试题题库【时政导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决策。
【模拟冲刺】一、单选题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
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质变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D.办事情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2.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我国人均GDP不断增长的关键时期,政府应该①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② 充分发挥社会管理的职能③ 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改善就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据此回答3~5题。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属于我国的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防御职能4.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复杂的矛盾。
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道德而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正确做法应该是A.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同等的地位来看待B.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追求利益最大化C.坚持集体主义,顾全大局D.任何时候都要牺牲个人利益以保护集体利益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
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这意味着①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但无必要将其吸收到党内②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③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已不再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6.建立起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迫切要求政府转变职能。
九年级政治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专题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材料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
如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主张人与人关系协调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主张人身心和谐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的和谐人格。
此外,还有主张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和谐共处的“百姓昭苏,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仁者无敌”等。
其中的精华部分是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
2005年7月25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为中国经济社会树立了更高境界的发展目标。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个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期四天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06年10月11日在北京闭幕。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是改革开放28年来,社会建设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
全会提出了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做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须回答的新的时代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b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社会和谐
C.公平正义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 b )为指导
A、党的基本路线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C、宪法
D、初级阶段的理论。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 a )问题的新的探索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改革开放
C、对外开放
D、小康社会
4、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 a )
A、以人为本
B、解决三农问题
C、科学发展
D、和平与发展
5.《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 )
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走共同富裕道路
C.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D.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
6.《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 b )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开放
7.《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 a )
A.社会公平正义
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
8.《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 c )
A.社会公平正义
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
9.《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
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0.《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b )
A.法律
B.制度
C.体制
D.党的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
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充满活力
E安定有序F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C.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D.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
3.《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A.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B.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必然要求
4.《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 )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5.《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这句表述,旗帜鲜明地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
A.领导核心
B.发展道路
C.实践主体
D.根本目的
6.《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7.《决定》指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是( )
A.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B.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C.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D.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8.《决定》强调,社会和谐( )
A.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
C.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D.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9. 《决定》指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 )
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C.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D.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