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侪群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分析——以广东省某高校为例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及其实现
、
同辈 群 体 的概 述
按 社会学 的定 义 , 同辈 群 体 是 “ 致 相 当 的社 大 会 地 位 , 且 通 常 年 龄 相 仿 的 一 群 人的 心 理 需 要 , 比如 , 同 的兴 共 趣 、 好 , 同 的话 题 , 爱 共 相近 的价值 观念 , 同的心理 共
豕 口 吧八 子 T U
u z 帚 l L 帚 ll册 J l 朋 思 j
同辈 群 体 对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作 用 机 制 及 其 实 现
梁 宇 嫣
( 中国海 洋大 学 社科 部 , 山东 青 岛 26 0 ) 6 10 [ 摘 要 ]同辈群体 是 大学生 中广 泛存在 的一 种非 正 式群体 , 大学 生 日常生 活 的主要 活动 场 所 , 大 是 是
3 便 于交往 和联 系的时 空条件 .
渐取代 了家庭 和学校 , 至会 影 响终生 。 甚 3 同辈 群体 不 仅 对 大 学 生具 有 心理 保 健 作 用 , . 而且提 高 了大 学生 的交往 能 力
同辈群体的存在满足 了大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
的需要 , 过相 互交 往获 得归 属感 和安 全感 , 通 并对 成 员 的人 格 和行 为方 式 的塑造产 生很 大 的影 响 。同辈 群 体 由于 自由 、 开放 、 等 , 着共 同 的成 长 经 历 和 平 有 相 似 的生 活价值 理念 , 互理 解与 支持 , 相 满足 了他 们
理认 同 , 现各 种社会 需要 。因此 , 入 了解 同辈群 实 深 体形 成 的原 因。 1 较 强的 交往 需要和 比较 一致 的心 理需 要 .
致培养 等方 面发 挥 着 重 要 的作 用 。 因此 , 想 政 治 思 工作 者不 能无视 同辈群 体 的存 在 , 把 同辈 群 体 纳 应 入到 思想政 治工 作 载体 中来 , 握 同辈 群体 的活 动 掌 特点 和 内在规律 , 针对性 的开 展工作 , 高 同辈群 有 提
论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世纪桥2019.1论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徐嘉辉,杨绪娟(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同辈群体是当代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二重性的影响。
富于感情的人际关系和表现多种角色的人际交往的同辈群体,承担着群体内部成员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对群体内部成员的社会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正视同辈群体的作用,积极发挥同辈群体的正功能,使同辈群体变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同辈群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1-0076-03【收稿日期】2018-09-26【作者简介】徐嘉辉(1978-),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道德与法制建设;杨绪娟(1991-),河南省信阳市人,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道德与法制建设。
一、同辈群体的含义和特征(一)同辈群体的含义同辈群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的社会群体。
著名的社会学家郑杭生在《社会学概论新修》中指出,社会群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是指有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1]。
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中指出,社会群体可以定义为两个或更多的人,他们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盼[2]。
陈万柏、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同辈群体是指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3]。
同辈群体是指由年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相近的或相似的并且经常相互交往、相互沟通和相互联系的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自发组织形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社会群体。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作者:寇丹阳来源:《山东青年》2018年第06期摘要:同辈群体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掌握其特点,优化同辈群体环境,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特征,其次论述了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最后,阐述了优化大学生同辈群体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同辈群体;大学生同辈群体又称朋辈群体或同伴群体,是由一些年龄、社会地位、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大学生同辈群体是同辈群体的一个基本类型,是大学生成长发展中一个重要的人际环境,也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载体。
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并利用同辈群体,引导同辈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
1.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特征1.1自发性同辈群体是大学生自愿结合的产物,大学生在群体形成的过程中掌握充分的主动权和选择性,成员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想法自由地选择自己交往的对象,共同的兴趣、利益、性格和经历是联结同辈群体成员的纽带。
群体成员的交往是自然随意的,他们的问题大都采取协商方式解决,极少有强制性的力量约束。
在交往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角色和地位,他们不断发挥自己的作用、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彰显自己在群体当中的价值,期望获得其他成员对自己的尊重和群体对自己的认同和肯定。
1.2平等性在同辈群体中,群体成员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往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相对独立的,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加入某群体,或者由于价值观不和而退出某群体。
在和群体成员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必刻意隐藏、掩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友谊为纽带,以平等为基础。
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平等的个体。
1.3广泛性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广泛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同辈群体成员组成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则是指同辈群体成员所谈论的话题的广泛性。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作者:杨娜娜杜岳涛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07期摘要:同辈群体是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非正式群体,也是影响其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文章阐述了同辈群体的涵义和基本特征,重点分析了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同辈群体;大学生;社会化一、同辈群体的涵义和基本特征(一)同辈群体的涵义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亲密的非正式群体。
同辈群体在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大学生脱离家庭开始独立地过集体生活,面临着如何进入同辈群体,并能够从群体生活中实现自己的社会需要。
(二)同辈群体的基本特征(1)平等性同辈群体成员在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相近,他们是自愿自发形成的组织关系,群体成员的关系是平等的。
即使有领导者,也是经过内部协商,大家自愿接受“被领导”。
同辈群体的成员兴趣和爱好接近,大家在群体内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活动,并平等的展示自我,没有强制和约束,个体心理认同感较高。
(2)开放性同辈群体的形成一般具有偶然性和随意性,同辈群体内部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在话题选择,说话方式等方面都不需要特定的限制和各种条条框框的局限。
这种开放性会形成一种和谐的团体氛围,同时,同辈群体也不会严格限定要进入群体的成员身份,愿意加入的任何人都可以被吸纳进来。
所以说,同辈群体有开放性的特征。
(3)互动性同辈群体要有所发展,群体内部成员间,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都要有一定的互动,才能实现良性运转。
同辈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依赖等关系,使他们学会进行自我评价以及与他人交往。
一方面,同辈群体可以把内部的信息和亚文化传递给社会,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诉求,取得社会的重视以及认可;另一方面,也把社会文化传递给群体成员,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二、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一)大学生同辈群体推进学生思想观念的社会化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由于年龄以及阅历的增长,个人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同辈群体的交往促使他们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不断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中同辈群体的作用分析与对策研究
’ 的重要途径 。思 想政治教 育工作要 正视 同辈群体 的存在 , 究它的作 用机制 , 研 积极发挥 它 的正面效 应, 尊重和 在 理解 的基础上通过 引导群体 文化 建设 、 培养群体核心人物等途径 , 同辈群体 成为学生 自我教 育的重要 载体和思 想 使
政 治教 育 工作 的有 效 平 台 。
是广泛存在的 , 是青年人从家庭 中心 向社会 中心转换 的重要 过 程 和场 所 。 由于 年 轻 人 心 智 尚 未 完 全 成 熟 , 尚未 融 入 成 也 年人主导的世界 , 以他们更需要从 同辈群 体 中得 到满足和 所 认同。同辈群体对青年人成长所发挥 的影 响并 不亚于父母 、 老 师 , 至 在 一 些青 年 中 是排 在 首 位 的 影 响 因 素 。 目前 的 思 甚 想政治教育主要是 以学校教育为 主体 , 辅之 以家庭 和社会教 育 , 于如何利用同辈群体这一非 正式 组织来开展 青少年思 对 想政治工作研 究得还不多 , 实践经验也不丰 富。同辈群体 的 存在是不容 回避的现 实,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者应 该从研究 同 辈 群 体 特 征 和 对青 年人 的影 响 机 制 人 手 , 究 引 导 同 辈 群 体 探 发挥正面效应的工作方法 , 利用同辈群体把思想 政治工作 做
维普资讯
j 嘶9 } f . 霄2
想治作坛 政工论
思想政 治教 育中同辈群体 的作 用分析与对策研 究
陈 毅 松
( 旦大学 , 海 复 上 203 ) 04 3
[ 摘Biblioteka 要] 同辈群体是 青年人 中广泛存在 的非正式群 体 , 它能影 响青年人 的价值 观和行 为模式 , 是青年人 社会
按社会学的定义 , 同辈 群 体 是 “ 致 相 当 的 社 会 地 位 、 大 并 且 通 常年 龄 相 仿 的 一 群 人 ” , 体 而 言 是 由 年 龄 、 位 具 地 相近, 兴趣 、 爱好 、 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 同并经常在一 起 交 往 和互 动 的人 组 成 的非 正 式 群 体 。 同 辈 群 体 在 青 年 人 中
同辈群体与大学生的社会化
学生管理工作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1月下 总第129期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要求的人才,是社会与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高等教育的这一使命,其实质就是引导大学生很好地实现社会化,即引导大学生按照社会的要求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并塑造良好的专业和人格素养,学习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达到服务社会与改造社会的目的。
人的社会化过程受到家庭、学校、社区文化、同辈群体与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大学生在校期间正是其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无疑会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
而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学校教育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具体表现在,“一般而言,学校对个体学生的影响总是以同辈群体的环境为中介的……应该认识到,孩子或青少年在达到学校期望方面的成功程度,与这个孩子在同辈群体的地位有重要和直接的关系”。
[2]本文主要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同辈群体在大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与特点个体社会化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3]在一定意义上,刚出生的婴儿是同其他动物无多大差别的生物人或自然人。
社会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
它既包括人的个性的发展、品德的培养、态度的形成和角色的获得,也包括人在性别、民族、法律和政治等方面社会化。
大学生社会化是每一学生个体在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个性,内化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不断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大学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大学生进行人文和科学教育,使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大学环境也提供了大量的“隐蔽课程”(或称“第二课堂”),如学校的各种班级、社团组织及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承担社会工作、体验社会角色、积累生存经验及培养团队精神的机会;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同辈群体环境有助于大学生规范自身言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同辈群体的作用路径探析
黑 河 学 刊
Heh o r a i eJ u n l
J 1 01 u. 0 2
S ra .5 . e ilNo 1 5 No7
总 第 15期 第 7期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 同辈群体的作用路径探析
⑥ 胡 文靖 , 陶 漫
( 徽科 技 学 院 , 徽 凤 阳 23 0 ) 安 安 3 10
【 摘
要 】 同辈 群 体 是 在 高校 广 泛 存 在 的 非正 式 群 体 , 大 学生 日常 生 活世 界 的主 要 领 域 , 大 学 生 社 会化 是 在
过 程 中起 到 重要 的作 用 。 思想 政 治教 育要 做 到 “ 贴 近 ” 就 必 须正 视 同辈群 体 的 存 在 , 力 掌握 群 体 的 特 点 和 活 三 , 努
和行为方式的塑造 产生很大 的影响。大学生在群体 中学会
了 如何 与 人 相 处 , 得 了必 要 交 往 技 能 和 角 色 扮 演 能 力 , 获 这
持, 学习上也可 以相互帮助和促进 , 同进步 。芬达 的研究 共
表明 , 由高 成 就 动 机 学生 组 成 的 同 辈群 体 的 学 习 期 望 和 社 会 责 任 与学 校 文 化 一 致 , 员 之 间共 同 分 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习 经 验 和 心 成
想 政 治 工 作 对 象 中 来 , 力 掌 握 同 辈群 体 的 活 动 特点 和规 努
好奇心强和求知欲旺盛 , 渴望尽快融人社会 。学校教育和 书本知识是大学生信 息来 源的两个重要 渠道 , 这些正统 但 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成长 的需要 。因此 , 同辈群体 成 员之间的交流和互 动就 成为大学 生获得 信息的一个重
论参照群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论 照 体 大 生 想 治 育 受 影 参 群 对 学 思 政 教 接 的 响
叶 菊华
一
( 湖南师范大学公 共管理学院 , 长沙 4 0 0 1 0 5)
摘 要 : 从社会心理 学的 角度 出发 , 从参照群体这一概念入手 , 着重 阐明参 照群 体的不 同对思
想政治教育接 受产生的不 同影响 , 并针对参照群体产生的影 响 , 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提 关键词 : 参照群体 ; 大学生 ; 思想政 治教育接 受
一
成的基准系统 ; 默顿 和 A s 基特合作 , 究第二次世界大战 ・・ 研
期间美国士兵 的社会观点和行 为 。他们认 为 , 同样地位 处于 的士兵观点存在差异 , 这是 由于他们 具有不同的参照群 体 , 并把 自己的地位与这些 参照群体进行 比较 。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特指 发生在思想 政治教育领域 内的 接受活动 , 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客体之间的相互关 系 ,是接 受主体出于 自身的需要 , 在 环境 的作用影 响下通过 某些 中介对 接受 客体进 行反 映 、 选
标 , 为个 人的 自我 评价 、 成 对社会生 活现象评价 和世界观形
思想政 治教育 的过程 中 , 们往往看 到这样 的情况 , 同样 我 对 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的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接受效 果却各有不 同。当然 , 思想 政治 教育接受 出现差异的原因有 很多 , 笔者认 为 , 不同 的参照群体 的选择 , 也是影响思想政治 教育接受 的一个重要 因素 。 因为参照群体是人们心 目中所向 往 的群 体 , 是个人 自身 的需 要 , 个人起规 范作用 和比较 作 对 用 。个人把该群体的 目标规范价值作为 自己行为的指南 , 以 此推动并激励 自己努力按照其规范约束 自己。 各种各样的群体都可 以成为个人的参照群体 , 如现实的 群体和想象 中的群体 , 大群体 和小群体等 。 一般来说 , 参照群 体主要是指 个人并非其 成员 的群体 , 但也不 能否认 , 个人所 属的群体同样 也可成为其 参照群体。通常 , 每一个人都会有 若干个参照群体 , 会依据这些群体 , 并按照不同的问题 , 自 把 己、 别人与这些群体进行 比较 。 同时 , 同的参照群体对个人 不 的影响力量 也各 不相 同 , 的产生积极影 响 , 的产生消极 有 有 影响。在对大学 生作 思想 政治工作时 , 要充分考虑影 响大学 生的各种 因素 , 出大 学生 心中的主要参照群体 , 找 发挥其积 极影 响 , 规避其消极影响 。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者:王雨曦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32期一、大学生同龄群体的含义和特征同龄群体是指因年龄、地域、观念、兴趣、活动类型、发展水平等相近或相同,在平等基礎上建立的、较自发地形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价值准则,而且他们交流、交往的内容十分广泛。
本文中的同龄群体特指大学生同龄群体,是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自发组织形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社会群体。
大学生同龄群体的基本特征:(一)自由平等:由于大学生同龄群体是由其内部成员自发组织形成的非正式的社会群体,因此,大学生同龄群体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其成员的加入和退出,成员之间的地位关系较为平等,互动的方式灵活多变,群体内部成员可以主动选择交往的对象而不用受到约束自己,这样有利于成员之间的交流,增进成员之间的情感。
(二)主观凝聚力较强:大学生同龄群体的建立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人生经历、相近的文化程度等自发组织形成的。
在交往的过程中,成员之间更加自在随意,他们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自身的魅力,群体内的成员相互鼓励和自由竞争进步。
相应的,成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该群体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自身对该群体的价值。
这种相互肯定、相互鼓励、良性竞争、分享经验的相处模式,使该群体的成员较之于正式学生群体(学生会)更容易感受到归属感。
成员之间的直接交流互动,使该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依赖感信任感日益增强,群体的内部凝聚力也就随之增强。
(三)领袖角色与群体教化功能极强:由于群体是由成员自发组成,因此若能作为其中领袖者,必定是得到大多数成员肯定且自身条件较为优异的。
这样领袖者作为魅力领袖总是会成为该群体内部其他成员的学习榜样和模仿对象。
由于群体内部成员间经常性的无障碍的沟通交流,群体成员的言行都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这些领袖的影响,并且群体内部成员总是会通过模仿、学习等方式朝着榜样靠近,在这种模仿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群体成员行为的一致性在无形之中又加强了成员凝聚力,进而促进这种学习行为以加强这种群体一致性。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论文导读:同辈群体是在大家的无意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处在成年早期的人的社会化需求。
大学生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
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同辈群体,大学生,社会化一、如何理解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又称同辈集团或同龄群体,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由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1]。
同辈群体作为普遍存在的人际环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同辈群体是在大家的无意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个体可以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同伴交往。
同辈群体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活动内容,极少带有强制性,即使有领导和服从,也是相互自然协商的结果,是个体愿意接受的[1]。
第二,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和内聚力。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处在成年早期的人的社会化需求,主要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包括与同性朋友建立友谊,与异性朋友恋爱。
若情感无所归属,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就会处在痛苦的孤独之中。
同辈群体的交往是在自然随意的过程中进行,常常在彼此相互依赖和随意的冲突中实现彼此的沟通,最终获得心理归属和价值认同。
大学生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虽然群体成员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以感情接近、观点相同为基础的同辈群体往往具有统一的群体意志和较强的内聚力[2]。
第三,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同辈群体从心目中的英雄、榜样到沟通的语言、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服装、发型等体现了自身旨趣分明的亚文化特征,这种亚文化对个体思想价值观念与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
高校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不同学历班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入学的大学生之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同辈群体。
这些同辈群体既具有当代青年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共性,又具有相对自主性和认知能力较强的鲜明特征。
正确认识和把握同辈群体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指引大学生社会的化进程。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摘要】同龄群体环境是大学生成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
同龄群体环境可以通过塑造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起到实质性影响,同时也会在具体表现、影响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重视同龄群体环境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引导和管理,以及推动大学生群体的良性发展。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大学生在群体环境中健康成长,并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龄群体环境、影响、机制、因素、对策建议、重要性、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大学生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同龄群体环境不仅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当前,大学生群体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文选取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为研究主题,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其实质影响、具体表现、影响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建议,进一步阐明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同龄群体环境作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研究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大学生在同龄群体中所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问题,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朋辈教育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作用
朋辈教育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作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朋辈教育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朋辈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通过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首先介绍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朋辈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随后,文章将分析朋辈教育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朋辈群体对大学生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的影响。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优化朋辈教育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实践路径,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对朋辈教育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政治认同。
二、朋辈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特点朋辈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行为的重要性,朋辈教育通过同伴间的互动和示范,为大学生提供了政治认同的直观学习途径。
认知发展理论则关注个体认知能力的提升,朋辈教育通过小组讨论、互动学习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在政治认同过程中的思考和理解。
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潜能开发,朋辈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尊重的交流平台,有助于他们在政治认同教育中实现自我成长和潜能发挥。
朋辈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朋辈教育具有平等性和互动性。
在朋辈教育中,大学生之间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互动和交流来增进理解和认同。
这种平等的互动方式有助于打破传统教育中的单向灌输模式,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朋辈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朋辈教育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通过朋辈间的互动和影响,将政治认同教育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这种方式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朋辈教育具有可持续性和广泛性。
朋辈教育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来进行。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引言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其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大学期间,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展开探讨,分析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政治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龄群体环境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
在同龄群体中,大学生会不断地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他们也会和同龄人一起探讨问题、交流看法。
这样的交流和讨论能够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理性地对待事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这一过程中,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2. 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心态同龄群体环境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心态。
在同龄群体中,大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包容差异,培养自信心和勇气,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态。
同龄群体中的友谊和互助也能够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充满动力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3. 增强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同龄群体环境中,大学生会不断接触到社会和国家的各种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会引发他们对社会和政治的关注。
在同龄群体交流中,大学生会逐渐形成对国家、社会、人民的责任感和关爱之心,增强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信息不对称导致思想偏颇在同龄群体环境中,大学生可能会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导致思想偏颇。
同龄群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信息,有些信息来源可能并不准确或者具有误导性。
如果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就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影响,产生错误的观念和态度。
2. 人际关系对思想产生负面影响在同龄群体环境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会显著影响其思想和行为。
如果大学生的同龄朋友中存在着不良的行为模范,可能会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影响。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同龄群体环境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念的形成。
同龄群体环境中,大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和碰撞来探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目标。
其次,同龄群体环境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在同龄群体环境中,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文化,“走出舒适区”,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
此外,同龄群体环境还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坚实的心理和情感支持。
在同龄群体环境中,大学生可以彼此倾诉心声、分享情感、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然而,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
首先,同龄群体环境中存在比较严峻的竞争压力。
大学生希望不断展现自己的领导力、才华和能力,而同龄群体中其他优秀的个体会让大学生感到竞争的压力和挫败感。
其次,同龄群体环境中往往存在着负面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大学生可能会受到同龄人的不良影响,比如追逐时髦、崇拜偶像、沉迷网络游戏等等。
这些消极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最后,同龄群体环境中还可能存在着群体性的盲从。
在某些情况下,大学生可能会失去自我判断和思考能力,跟随群体的意志行事,这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针对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建设积极向上的同龄群体环境。
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组织和培训,鼓励大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同龄群体,促进大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成长。
其次,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针对性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最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校要关注大学生在认知和思考上的成长,让大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自我判断的能力,不被群体轻易左右。
综上所述,同龄群体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都需要关注和引导。
浅谈同辈群体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浅谈同辈群体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作者:施维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14期摘要同辈群体普遍存在于高校中,对大学生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其他的同龄群体相比,由于大学生同辈群体处在相对独立的高校环境中,因此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类型。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同辈群体形成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以期为研究高校学生群体效应对学生个性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奠定基础。
关键词同辈群体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作者简介:施维,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199-02一、同辈群体概述“同辈群体指的是社会地位大致相当,年龄相仿的一群人。
” 同辈群体通常又被称为同伴群体或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并经常在一起互动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
同辈群体成员通常是有共同经历、情感、兴趣或共同心理的,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交往频繁,并且互相之间有着很大的影响。
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同辈群体是重要环境因素,特别是青年晚期到成年早期,同辈群体在此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形成从方式上看分为真实和虚拟两种。
在真实世界中,师长、舍友、同学以及同乡等人际系统相互关联互动构成了他们的社会关系网;另一种是网络虚拟的人际沟通,而这种新型社交方式的社会作用不是很大。
如今大学生不仅注重单纯的情感交流,同时带有功利色彩的交往动机也逐渐显现。
大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以及亲疏等形成了不同的群体交际圈,如社团型、娱乐型和同乡型等。
一项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结果显示:“同窗、朋友和班级是大学生社交圈中尤为重要的角色,而教师在其交往圈中的地位却并不明显。
”可见,高校中的同辈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现实的人际关系是同辈群体的最主要构成部分。
大学生同辈群体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同辈群体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性作用路径探微
同辈群体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性作用路径探微赵荣锋(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44)培德◆管理◆师资所谓同辈群体是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1]。
同辈群体,通常又被称为同伴群体或同龄群体,广泛存在于高校中[2]。
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构成微观环境的有机部分,成为大学生环境教育和环境行为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优化同辈群体环境,在思政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发挥其有利的因素,并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正确理解同辈群体环境与大学生相互性作用机制,运用各种合力,协调各种因素同向发挥作用。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长远健康的发展。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群体意识群体意识是指在群体环境中,成员之间产生心理依靠,在群体活动中紧密联系,思想上有强烈的归属感,心理上有“我们同属于一个群体”的感受,并在行为上有比较一致的认同。
群体意识是在群体成员之间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拥有比较好的群体环境所衍生出来的。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引导群体成员树立正确的群体意识,并在群体活动中贯彻执行。
还要正确对待群体压力,增加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大学生同辈群体。
[3]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处理好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牢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并引导大学生同辈群体将其内化为自己思想品德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大学生要提高自身辨别能力,明辨是非善恶,分清好坏,深入贯彻和学习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
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为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将家庭、学校、社会与同辈群体环境形成合力首先,家长作为大学生最亲近和熟悉的人。
家长日常显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比如情感、意志、气质等对其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家长要及时关注子女的身心发展变化,要善于倾听子女心声,以自身的社会经验帮助其解疑答惑。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们在这个阶段不仅仅是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同龄群体环境通过交流和互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在同龄群体中,大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从彼此的观点中汲取启发,拓宽自己的视野,加深对不同事物的理解。
在群体中大家也会形成一种价值共识,对于社会、国家和个人的理解和认知也会有所影响。
同龄群体环境是大学生形成自己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因素。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产生影响。
大学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对政治事务的态度和参与度会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
在同龄群体中,大学生可以进行政治观点的交流和辩论。
这些交流和辩论可以促使大学生对政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有可能对他们的政治态度产生影响。
同龄群体中的政治参与也会给大学生提供参考和榜样,鼓励他们积极关注社会和政治事务,并参与其中。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也有着重要影响。
在同龄群体中,大学生们会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共同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他们会共同关注社会问题,并讨论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和行动意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和互动,大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观点,加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自己的社会参与能力。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交流和互动,大学生可以从同龄人身上获得启发和影响,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龄群体环境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政治态度和参与度,促使他们关注社会和政治事务。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 引言1.1 同龄群体环境的重要性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同龄群体是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为紧密的社交群体之一。
在这个群体中,大学生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同龄群体环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龄群体环境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在同龄群体中,大学生们可以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启发,促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增进思想深度和广度。
同龄群体环境中的思想传播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在同龄群体中,思想观念可以互相传播和交流,共同探讨和研究,使得大家的思想观念在融会贯通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同龄群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同龄群体的互动交流、思想传播和思想引导,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开阔思路、拓展视野,提高对思想政治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同龄群体环境的建设和引导,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完成】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政治观念、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加速和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将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和领导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非常广泛,但其中既有正能量也有负面影响。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拒绝消极、低俗的文化影响,树立正确的文化自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期 4
邹静琴 ,何羽 司 :同侪群体 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分析
3 1
表 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
时政关注度 本 国政治体制
政治知识
平均每周 了解时事政治 的时 间
“ 两会”的名称 美国的两大政党 0 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
国际政治体制
国 内 时 事
国外 时事 政 策认 同
见 表3 和表 4 。
男 生 的选 择 则 趋 于 极 端 , “ 常 ” 和 “ 经 从不 ” 的
比例较 高。对于朋友 中不符合主流政治文化 的观
点 ,2 .%的受 访 者表 示会 予 以 纠正 ,3 .%选 择 98 19 “ 讲道 理 ” ,2 .%会置 之不理 ,85 98 .%表示 支持 , “ 为我也 是这样 的 想法 ”。其 中女生 表现 出对 主 因
没 区别 ,27 .%表 示 “ 员 同学糟 糕透 了” 。 党 在 非党 员 同侪 群 体 中 ,43 .%表 示 经常 和 朋 友
比较分析说明 ,同侪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男 女生存在明显区别 :女生的同侪群体的作用相对正
向,对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认同程度较高 ,绝对肯
定或否定的人很少 ;男生的同侪群体的影响作用则 比较分歧 , 要么持肯定态度 ,要么站在否定立场。
调查显示 ,1.%的被 访者表示好友 中没有学 9 6
生 党 员 。在 有 党 员 朋 友 的大 学 生 中 ,只 有 54 .%的
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有5 .%会试图说服 “ 8 6 非 主流 者” ,男生 只 占4 .%。在政治参 与方 面 , 1 4 1 .%受访者表示 ,将 “ 0 6 主动去,并说服朋友一起 去”,3 .% “ 4 0 自己主动 ,但不管别人 ”,4 .% 47
第 2 卷 第 8 期 5 4
21年 0 01 6月
广东青年干部学 院学报
J u a f a g o g Y u h L a e sC l g o r l n d n o t e d r ol e n o Gu e
V0 . .4 1 25No8
J n . 01 u e2 1
3 2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第2 卷 5
有一种强制的、虚伪的和外在的性质 。”阻 为准确
把 握大 学生 同侪群 体 的政治社 会化 作 用 ,本 调查对 党 员 大学生 同龄 人和 非党 员大学 生 同龄 人 的影 响力 进 行 了比较 分析 ,主要 以政治 交 流为观 察点 。具体
题 的了解程 度体 现 了特 定政 治文化 的传 承情 况 ,表 明社 会成 员对特 定政 治取 向模式 和行 为规范 的掌握 和接 受程 度 。而 政治 l感和 价值 观则 显示 出社会 成 青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对同侪群体的大学生政治社会
化影 响力进 行 问卷 调查 ,运 用S S 软件 分析调 查数 PS 据 。调查 问卷 由两方 面 内容组 成 :一 是大 学生 的政
学 校 的影 响力
同侪群体组成
生知道美国的两大政党是 民主党和共和党 ,其 中女 生错误率高至7 .%,10 1 8 0 %的大学生准确回答2 0 08
年 奥运 举 办地 是 北京 ,有 5 .%的 大学 生知 道俄 罗 22 斯现 任总 统 。
认为课程很枯燥 ,缺乏吸引力 ,尤其是男生和高年
不明显 。
通过合法途径说明事实 ,男生则为6 .%;两性同 5 3 时表现 出较为消极 的情绪 ,认 为 “ 府出面就可 政 以”、 “ 不必在乎”有l .%,其 中男生 占6 %; 95 0
认 为 要 “ 力抨 击 ” 的 男 生 人 数 是 女 生 的 4 。 全 倍
至于国家认 同方 面 ,6 .%的大学生愿意持 中国 09 国籍 ,其次是加拿大 ,为1 .%,美国1 .%。此 3 0 09 外 ,女生有65 .%希望是法国籍 ,4 %男生希望是 . 3 英国或芬兰籍 。
管一致肯定学校的影响力,但是 ,对于学校所开设
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的作用 ,只有8 %的大学生持 . 5
肯定态度 ,高达5 .%的受访者将其视为 “ 7 4 只是一
般的为考试而努力的科 目” , 还有3 .%的大学生 40
本集团成员的心 目中似乎是一种真正的社会 , 他们
在这里过的是名副其实的生活 ,而家庭和学校却带
生集 中在 “ 同乡”,个别涉及 “ 网友”、 “ 室友”
和 “ 恋人 ”。
存在 “ 作秀”成分 ,有4 %不表态 。在政治理性 . 3
方 面 ,男女 生 区 别 比较 大 ,9 的政治 知识 略 强于女 生 ,
但双方差距不大 ;政治价值取 向方面 , 女生表现得 更有政治理 性 ,更加认同主流政 治文化 。其他 问 题 ,则各有侧重。但不同学科 ,不同年级之间区别
调查 结 果 显 示 ,3 .% 的大 学 生 每 周 用 3—5 26 小 时 了 解 时 政新 闻 ,3 .% 为每 周 l 小 时 ,有 04 一2 2 .%的大 学 生关 注 时 事政 治 的 时 间每 周不 到 l " 83 d 时 。两性相 比 ,男生 中有9 %为 每天 1 ' 以上 ,女 /时 J , 生 则没有人 达 到这个 频率 。大学 生对 于 中国政 治体 制 的了解 程 度很 高 ,有7 .%能准 确 回答 “ 83 两会 ” 包括 人 民代表 大会和 政治协 商会 议 ,有5 %的 大学 0
认为 “ 校要 求就 去 ” ,1 .%表 示 “ 人要 求 也 学 06 他
党员会经常 向他人表达 自己的政治主张 ,6 .%偶 49 尔会表达 ,2 .%从来没有表达。7 .%受访者会 97 3O 偶 尔和党员讨论 时事政治 ,经常讨论 占5 %,从 . 4 来没有交流的占2 .%。党员在帮助一般同学对于 1 6 了解入党及其所在党组织的活动能够 “ 很有帮助 ” 的占8 % ( . 1 全部为女生 ),7 . 5 %表示 “ 7 有但帮助
不大 ” ,1.%表 示 “ 89 完全 没 有帮 助 ” 。关 于 “ 是
不去” ,其中高年级大学生明显比较消极。最后 , 政治疑问的解答 中4 %能给予满意答复 ,6 . . 3 6 %认 0 为 “ 有但对方也不甚了解” ,2 .%表示没有解答 5 5
( 表4)。
否能够给予政治政策解答”这一问题 ,有5 %的大 . 4 学生表示能够解疑答惑 ,4 .%表示解答不完全 , 3 2 5 .%表示没解答 。 “ 1 4 党员在学生 中能否起榜样作 用”的问题 ,只有 l.%认 同党员同学的先进性 , 35 4 .%认为略比一般人成熟 ,4 . O5 3 %表示和其他人 2
内模 拟 政 治 角色 ,个 体 得 以熟 悉 正 式 的 政 治 价值 观 ,掌握 政治 行 为规则 ,形 成群体 观念 ,以及从众
为 :学校 、家庭和大众媒体 。男女生都一致认为 学校教育的影响力最强 ,但是 , 女生受家庭影响强
于 男生 。后 者认 为大 众媒 体对 自己的影 响仅 次 于学
而 对文理 分科 、年 级差别 的 比较发 现 ,学科背
景没有影响力 ,文理科大学生的选择基本趋同。这
一
讨论时事政治 ,8 .%偶尔会进行 ,2 %从来不讨 91 . 2
论 。其 中女 生 全 部 都 选 择偶 尔会 讨 论政 治 问题 ,
结果表明 , 特定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心理在文理分
科前 已基本形成。这似乎印证了莫里斯 ・ 迪维尔热
级女 生 的排 斥态度 较 为明显 。好 友的 范 围 ,除 “ 中 学 ,大 学 同学 ”外 ,女 生 的 好 友 多 为 “ 乡 ” 、 同 “ 室友 ” 、 “ 学生 组织 成员 ”和 “ 同龄 亲戚 ” ;男
认 为 政 府反 腐 工 作 “ 到 位 ” 的大 学 生 占 很
65 ,6 .%的大 学生 觉得 “ 够 ” ,1 .%认 为 .% 96 不 09
员对于政治系统及其运作规则和状况的认同程度。 因此 ,考察大学生的政治知识和政治价值取向可以 较全面地反映其政治社会化现状 ,具体情况见表
2。
治知识和政治价值取 向;二是党员及非党员同侪群 体的影响程度 。调查 以性别 、年级和学科背景为要
素 ,采用 随机 抽 样方 式 发放 2 9 调 查 问卷 ,收 回 0份 合格 问卷20 。样本 情况见表 l 0份 。
个 人 政 治 价 值观 念 的影 响 因 素排 序 前 3 依 次 位
同侪群体 的政 治影响力调查
同侪群体又称同辈集 团或 同龄群体 ,是指由相
近 年 龄 、地 位 、兴 趣 、爱 好 和 价 值 观 的 人 所 组 成
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 。现有研究证实 ,同侪 群体对于个体政治社会化有重要作用 :通过在集团
5 % 一经常 ;6 . 一 尔 . 4 4% 偶 9
表 3 同侪群体 ( 党员 ) 影响力调查
选 项 比例
8 4% 0.
同龄人 中有党员 同学 的比例 党员 同学 主动表达政治 主张的比例 互相讨论 时事政治 问题 的比例 认 为党员 同学有助 于入党及 了解党组织 的比例 认 为党员 同学能在政治方 面解疑答惑 的比例 对党员 同学先进性持正 面评价 的比例
政 党政 治认 同 方 面的 作 用 有 待 加 强 。 关键词:同侪群体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 5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 4 6( 0 1 0 - 0 0 0 09 54 21 ) 2 03—6
本 文 以广 东省 某大 学在 校本科 生 为研 究对 象 ,
校 ,高于家庭。与女生相比较 ,男生虽然重视 “ 同 学朋友”的意见 ,但 明显轻 于前3 个影响因素 。尽
心理 。莫里斯 ・ 迪维尔热认为 ,同侪群体 的政治社 会化作用不亚于家庭和学校 ,以其 自愿性 、自主性 和同质性为凝聚力 ,同侪群体成为社会成员模仿政 治角色、塑造政治心理的特殊集团。 “ 同龄集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