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艺术手法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
诗歌鉴赏之艺术手法
4、联想和想象 《梦天》(李贺) 韩冬郎即席为诗 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 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 兼呈畏之员外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诗人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冬郎父子比作凤凰, 以“雏凤清于老凤声”表明青出于蓝,抽象的道理从而 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诗人又联想到 ,传说中凤凰产在 丹山,它喜欢栖息的是梧桐树。经过想象的驰骋 ,便 构成这样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 的桐花覆盖遍野,花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 声 ,附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人。多 么富于诗情画意的描绘!冬郎的峥嵘年少和俊拔诗才跃 然纸上。诗人使用联想和想象,将实事实情转化为虚拟 的情境、画面。
(二)表达方式
1、抒情 1)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积雨辋川庄作》) 寓情于景( 《登高》 ) 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过程 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 诗歌此时无声胜有声,显得委婉含蓄,回味无穷。
2)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梦游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直接的描写。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 2)侧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起烘 托作用。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魅力) 3)细节描写:抓住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 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烘托环境气氛、 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旨、表达情感的作用。 残灯无言听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闻乐天授江州司 马》(元稹) 作者自己被贬他乡,且在“垂死病中”,当听到挚友遭贬 消息时,竟“惊坐起”。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惟妙惟肖地摹 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表达了对朋友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之艺术手法专题
诗歌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一、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或以乐景衬哀情)2.托物抒情(言志)3.借事抒情4.借古抒情(或讽今)5、用典抒情【例1】: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3.【例2】:春日登楼怀归(宋)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
清渭,指渭水。
题: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例3】: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写于诗人闲居之时。
题: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写法上有何特色?请略作分析。
【例4】:南歌子贺铸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问:词的下片运用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例5】: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西陆,指秋天。
南冠,指囚犯。
题:这首诗主要运用怎样的抒情方式?试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
反衬是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 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 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 鸣。”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第四句 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 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衬静,愈见其静,以 声衬静,愈见其静。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 更幽”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进而表现出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诗歌鉴赏(难点)
答:一、二两句以“水面平”和把湖面比做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镜” ,写出了雨后池塘明净清雅的静态美; 雨后池上 三、四两句则用“忽起” “垂杨舞”及垂杨叶 刘攽 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描写了雨后池上的动态美。全诗以动衬静,动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静结合中勾勒出一幅雨后池上美景图(从中也 流露出诗人对雨后池上之景的怡然之情)。 (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
景与情的关系 1、乐景写乐情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作者通过对春天清幽美好景色的描写和微风 细雨中鱼和燕子的欢跃、轻盈之姿的刻画, 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态和热 爱春天的感情。
2、哀景写哀情
4、虚实结合
所见所闻是实,想象回忆是虚。
虚景包括:
神仙鬼怪世界
梦中之境
已逝之境
未来之境
……
诗歌中的“虚” :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仙境就是一个虚象。“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 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 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 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 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再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 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 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 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别后的情景:一 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 弯残月高挂柳梢,更增漂泊的孤独、寂寞、惆怅。
古诗鉴赏艺术手法赏析(解析版)
古诗鉴赏艺术手法赏析(解析版)古诗鉴赏艺术手法赏析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在古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创造意境。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1. 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表达方式。
通过比喻,诗人可以以物喻人,以物喻事,以物喻景,以人喻事等,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描写。
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将戍鼓比喻为守夜的战士,将边秋的寂寞和凄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2. 借代手法借代是通过特定的符号或象征物来代表其他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修辞手法。
借代可以使诗歌形象更加饱满,意境更加深邃。
比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其中“黄河”和“海”都是代指壮阔的景色和壮丽的气势。
3. 径显手法径显是一种通过点到达面的写作技巧,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境。
径显使得诗歌更为抒情,节奏感更强,引人入胜。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通过对时间的简洁表达,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展现得淋漓尽致。
4. 拟人手法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自然事物、抽象概念或人造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行为或生命等特性,赋予其人性化的形象。
这种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鲜活,读者更易于产生共鸣。
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将雨赋予了智慧和情感。
5. 对偶手法对偶是指在诗句里通过形式上的呼应来表达意义上的对立或矛盾。
对偶手法使诗句更加简练明了,既韵味十分浓厚,又容易记忆。
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典型的对偶手法展现。
6. 视觉手法视觉手法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描绘和颜色的表现来引导读者的想象和感知,增强诗歌的意境。
比如《题西林壁》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鲜明的视觉形象让读者产生广阔的联想。
诗歌鉴赏之艺术技巧: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之艺术技巧:表现手法1.白描:中国画技法名。
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也有略施淡墨渲染。
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
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彻上人》两首可谓是此中名篇。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送灵彻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前者初看是一幅“风雪夜归人”的画图。
前两句是一组静的景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半山腰闪出茅草的房屋,一片萧疏凄凉的景色。
画面中心是诗人拖着疲惫的身子正向茅草屋慢慢移动着,透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况味。
而后两句是一组动的画面,天色漆黑,风雪交加,犬吠声打破了山村的寂静,诗人被主人迎入柴门。
“归”字用得很妙,有宾至如归之感,日暮途穷,继之以风雪,极尽旅途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是在凄凉中得安乐境”,带来了一股温暖的气息。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这画境是一个“象”,而诗人的“兴”就是画面中寓含不尽的韵味。
如题为“宿芙蓉山主人”,但主人并未在画面上出现,而是从“风雪夜归人”的画面上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
诗人就是通过“夜归人”刹那间的感触,来写主人的美好心灵。
旅途的艰难,仕途的坎坷,风雪严寒,世态炎凉,而在萧条的山村,白屋人家却保留着这美好的情谊,这才是诗人的“兴”之所在,整篇饱含着含蓄蕴藉的不尽韵味。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表达技巧)(一)诗歌中的表达方式1.记叙: 2.议论※叙议结合(先记叙后议论)3.描写:(1)间接描写即侧面描写或烘托或衬托,用一事物暗示另一事物。
侧面描写就是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
(2)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3)白描(4)细节描写即对细小情节的描写。
它的作用在于具体、生动、鲜明地反映人物和事物的外貌特征及其内在本质,突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5)动静结合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6)点面结合(7)虚实结合,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8)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9)描写景物的角度:1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远看、近观等。
2形状、声音、色彩、情态等。
3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4还有动与静、点和面、明和暗、繁笔与简笔等。
(常两两结合、对比、映照)4.抒情: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借景抒情(即景抒情或借景抒情而情景交融)情因景生②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而情景交融)景随情移3触景生情※景的哀乐与情的哀乐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③借物抒情(即托物言志,象征手法)④借古抒情(怀古伤今、借古喻今)(二)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拟、比喻、对比、借代、夸张、对偶、互文、用典、双关、反复、排比等。
1、比拟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常见有拟人与拟物两种类型。
2、比喻比喻的基本修辞作用是能够使表现的内容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赏析
【注释】:①陂(bēi),池。这里指的是池边或池中小洲。 ②这首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诗人本来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 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除。
1.请说说首句中“绕”字的好处。
“.一个“绕”字既写出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 写出水花之相依相亲。 (或一个“绕”字,写出春水富有动感、充满生 机的特点,表现了(或赋予)春水爱花惜花的情 致。
6.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秘,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 感染力。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 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平常的作用,而 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健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 一首词的“词眼”。词性的活用,大的方面有实字虚用,虚字实 用,小的方面有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
间接抒情 衬哀情) 托物言志 借典抒情 借古讽今
对照 衬托
渲染 烘托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
景衬哀情
想象、联想、象征、虚实相生
铺垫、伏笔
欲扬先抑、以小见大、
•各种手法关系
描写 描写 记叙 说明 抒情 议论
人
景
事
物
情
理
文
结构手法
段
表现手法
句
修辞手法
词
炼字
字
炼字
•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问、借 代、夸张、用典、双关等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题: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
【参考答案】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
春光融融。诗人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自 己浓厚的思乡之情。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艺术手法诠释(精华)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艺术手法诠释(精华)(一)表达方式一、记叙说明: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例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赏析: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二、描写说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例句:“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赏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三、议论说明: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赏析: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四、抒情说明: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例句:“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赏析: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修辞手法一、比喻说明: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赏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二、借代说明: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赏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推荐3篇)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第1篇【关键词】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近几年常见的表现手法: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下面就其中的几点发表粗浅的见解。
(3)以乐景写哀情。
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xxx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
又如xxx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4)抑扬。
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如“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xxx《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5)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如xxx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xxx。
”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
诗歌鉴赏之艺术手法模板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 声慢》)
7
芭蕉
凄凉之音 孤独忧愁 离情别绪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绛唇 县斋 愁坐作》 )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吴文英《唐多令》)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 舒卷有舍情。(李清照)
鉴赏之一
诗歌中常见意象及意义
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 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 篇对应。
就是象(诗歌中人、景、物)与意(作家情思) 的组合。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 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 是诗中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图景。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 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 孤独寂寞(步骤三)。
总结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手法。 3、这种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
的感情。
课堂练习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13
鹧鸪
“行不得也,哥哥 ” 旅途艰险 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
《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 蛮》)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座中亦 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
歌者》)
14 游子羁旅思乡 恋人孤独怀人
鸿雁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 答元稹》)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 秋望》)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 情难寄。(晏殊《清贫乐》)
诗歌鉴赏之三-艺术手法ppt
目录
• 引言 • 象征与隐喻 • 拟人化 • 音乐性 • 意象与视觉效果 • 总结与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诗歌鉴赏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分支,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分析和 解读,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诗歌所传达的思想 感情。
艺术手法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 析,可以深入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进一步理解 诗歌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定义
象征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具体的事 物或形象来代表或暗示某种抽象的概 念、情感或经验。
代表性
象征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具有普遍性, 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联想。
暗示性
象征的意义不是直接表达,而是通过 暗示或隐喻来传达,需要读者去挖掘 和领悟。
形象化
象征通常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通过 具体的描绘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隐喻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暗示或间接的方式来表达某 种意义或概念,不直接点明。
形象化
隐喻通常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通过具体的描绘来表达 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ABCD
暗示性
隐喻的意义不是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或间接的方式 来传达,需要读者去领悟。
创新性
隐喻常常具有创新性,能够引发读者的新奇感和思考。
03
拟人化
拟人化的定义与特点
01
拟人化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性或情感的艺
术手法。
02
通过拟人化,诗歌可以将无生命的自然物、动物或抽
象概念赋予生命和情感,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03
拟人化可以增强诗歌的视觉效果,使读者更易产生共
鸣和情感共鸣。
拟人化在诗歌中的应用
高考诗歌鉴赏之艺术手法
(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 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 虞美人》 雕栏玉砌应犹在, 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雕栏玉砌”存在, 颜改” 句中“故国” 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 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 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 栏玉砌” 朱颜”对照着写, 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 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 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 赤壁怀古》中云: 谈笑间, 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 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 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 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 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 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 虎鼓瑟兮鸾回车” 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 兮列如麻” 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 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乡,而写故乡亲人思念自己,借此衬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闺中只独看。 未解忆长安。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清辉玉臂寒。 双照泪痕干。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