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NPV-家蚕幼虫多基因表达系统构建方法
BmNPV_侵染后不同抗性家蚕品系中肠组织转录组学分析
引用格式:刘 勇,龚椿营,艾均文,等. BmNPV侵染后不同抗性家蚕品系中肠组织转录组学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2023(11):1-9,13.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11.001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至少已有4 000 a 以上的历史。
家蚕作为重要的经济昆虫对人类文化、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种桑养蚕至今仍是部分地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然而生产上,家蚕始终受到细菌病、病毒病等的侵害,给农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
其中,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引起的血液型脓病对蚕桑产业的威胁最大,其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病就难以控制[2]。
目前,环境消毒仍是预防蚕桑病害的主要措施,但该防治方法费时费力,严重制约了蚕桑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学者们通过传统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等方式选育抗性品种来预防家蚕频发性血液型脓病,虽然这种方式前期投入大、开发周期长,但是一旦成功选育出抗性品种,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3]。
因此,基于材料间所存在的抗性差异而进行家蚕抗病基因筛选、抗病机制解析成为近年来蚕桑领域的热门课题。
BmNPV是一种环状双链DNA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具有包涵体衍生病毒(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和出芽型病毒(budded virus,BV)2种不同形式,侵染家蚕的方式包括ODV引起的食下感染和BV引起的创伤感染[3]。
BmNPV在家蚕体内复制增BmNPV侵染后不同抗性家蚕品系中肠组织转录组学分析刘 勇,龚椿营,艾均文,薛 宏,何行健,贾超华,陈卓华,任立志(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7)摘 要: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是造成蚕业严重经济损失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食下感染引发家蚕血液型脓病,中肠是免疫病原体的重要组织器官。
BmNPV对家蚕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BmNPV对家蚕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的影响作者:唐芬芬杨伟克朱峰邵榆岚张永红白兴荣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19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究喂食家蠶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后家蚕血淋巴和中肠组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明确BmNPV侵染对家蚕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为解析BmNPV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五龄家蚕为研究对象,经口喂食BmNPV,分别于添食后6、12、18、24、30、36、42和48 h采集家蚕的血淋巴和中肠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抗氧化酶基因(Bmsod和Bmcat)的表达水平,同时以抗氧化酶活性测试盒测定SOD和CAT的活性变化情况。
【结果】BmNPV侵染五龄家蚕能引起典型的血液型脓病,主要表现为蚕体环节肿胀,狂躁爬行,体壁易破,体液呈乳白色等。
家蚕血淋巴和中肠组织中Bmsod和Bmcat基因均在感染BmNPV 中期开始上调表达,在感染后期呈下调表达趋势,其相对表达量也呈先增加后急剧减少的变化趋势。
添食BmNPV后,家蚕血淋巴和中肠组织的SOD活性在感染18和24 h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添食等量灭菌水)家蚕(P<0.01,下同),但从感染30 h起SOD活性开始急剧下降,至感染48 h时降至最低值。
家蚕血淋巴和中肠组织的CAT活性在感染早期(6 h)略有下降,从感染12 h起CAT活性开始呈上升趋势,血淋巴CAT活性在感染18~30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后急剧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家蚕(P<0.05,下同);中肠组织CAT活性仅在感染18和24 h时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家蚕,从感染30 h起开始持续下降,至感染48 h时降至最低值,约为对照组家蚕的18%。
【结论】BmNPV侵染能影响家蚕机体相关保护酶活性及其基因转录水平,SOD和C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在感染中期增加,感染后期则急剧降低,提示抗氧化酶SOD和CAT在家蚕的抗病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94基因的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94基因的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对于家蚕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是家蚕常见的病毒之一,主要引起家蚕多角体病,严重影响家蚕的养殖和产业发展。
在BmNPV中的Bm94基因编码一个较短的基因产物,其功能尚未完全阐明。
因此,对Bm94基因进行特性分析,可为深入了解BmNPV的基因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94基因进行特性分析,包括其基因结构、编码产物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BmNPV的生命周期中的作用等方面。
三、研究内容1. Bm94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2. 基于不同亚型间的序列比对,分析Bm94基因的进化关系及保守区域;3. 分析Bm94基因编码产物的生物学功能和结构特点;4. 研究Bm94基因在BmNPV的感染与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揭示Bm94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规律。
四、研究意义1.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BmNPV的基因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为BmNPV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 为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有助于加深病毒生态学和宿主免疫学等方向的研究;3. 为其他昆虫病毒的基因功能和作用研究提供借鉴。
五、研究方法1. 采用PCR技术从BmNPV中克隆Bm94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和比对分析;2. 结合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化学方法,预测和分析Bm94基因编码产物的性质、功能及三维结构特征、信号转导通路等;3.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等研究Bm94基因在BmNPV感染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并结合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体外体内实验证明其功能。
六、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周: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向;2. 第二周至第四周:采用PCR技术克隆Bm94基因,并进行测序、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3. 第五周至第七周:预测和分析Bm94基因编码产物的性质、功能及三维结构特征、信号转导通路等;4. 第八周至第十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等研究Bm94基因在BmNPV感染过程中的表达规律;5.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结合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体外体内实验证明其功能;6. 第十二周至第十四周: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进行汇报。
家蚕杆状病毒(BmNPV)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技术
种 , 选择 5龄期 经过长 、 宜 蚕体 体 型大 、 细菌病 能力 抗
强的蚕 品种
生物 接种 蚕与丝茧 育相 比 5 期为不合 格溶液 , 可使用 。经 不 检 测合 格 的病 毒 液 在无 菌 条件 下 分装 为 每 小瓶 5 mL ( 注射 9 0头蚕左右 ) 0 。小包装病毒 自领用 至使 用完毕 控制 在 2 3 ~ h内。抽取溶 液时瓶 盖呈半启开状 , 以避免 污染 , 防止 蚕沙 等 不 洁物 掉进 瓶 内 , 则病 毒 液 即行 否 报废 。未使 用完毕 的小包装病毒液 不得退 回发 放室予
11 生产 安 排 . 适宜 在春季 、 中晚秋 、 晚晚秋 蚕期安 排饲 育生 物 反应 器 蚕 .适 用 于春 用或 春 秋兼 用 蚕 品
其 次 对 运进 场 的病 毒 液 进行 检 查 :① 肉眼检 查 溶液 颜色是 否正 常 , 否混 浊 、 无杂 质 ; 油镜检 查 是 有 ②
有无 杂菌 。凡颜 色不正 常 、 杂质 、 有 溶液 混浊 , 镜检 中
维普资讯
3 6
中 圈 唇
2 卷 4期 3
圄 魏 固隧 卿 癌 圆 碴 留 国 @ 厘圄圃壁题
蒋 正枝 孙 丽 珍
( 江苏省镇江市石 马蚕种场 2 2 3) 11 1
将 现有 成 熟 的栽 桑 养蚕 技 术 与尖 端 的生 物工 程 技术嫁 接 、 合一 体 的“ 融 家蚕生 物反应 器 ” 新兴 的高 是 科技生 物产 业 , 为古 老 的养蚕 业注 入 了新 的活力 。饲 育生物反应 器蚕 的附加 值远远高 于丝茧育 。 过 2 0 经 02
配备 ; 高 压灭 菌 锅及 酒精 , 于 接种 器 材及 回收 病 ④ 用
毒储存 容器 的消 毒灭菌 ; ⑤分 装用 的青 霉素小 瓶每 张
家蚕BmNPC1蛋白在杆状病毒BmNPV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单位代码10635学号012013408000309博士学位论文家蚕BmNPC1蛋白在杆状病毒BmNPV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作者:李致宏指导教师:周泽扬教授李春峰副教授学科专业:微生物学研究方向:应用微生物提交论文日期:2018年5月21日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6月2日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中国 重庆2018年6月西南大学二零一八届博士学位论文家蚕BmNPC1蛋白在杆状病毒BmNP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学科专业:微生物学研究方向:应用微生物指导教师:周泽扬教授李春峰副教授研究生:李致宏中国·重庆2018年6月Dissertation for Doctoral Degree ofSouthwest UniversityThe role of Bombyx mori 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BmNPC1)in baculovirusinfect host cellMajor:MicrobiologyField:Applied MicrobiologySupervisor:Prof.Zeyang ZhouAssociate Prof.Chunfeng Li Candidate:Zhihong LiChongqing,ChinaJune,2018目录目录摘要 (I)ABSTRACT (V)第一章文献综述 (1)1.1NPC1蛋白研究进展 (1)1.1.1NPC1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1)1.1.2NPC1蛋白参与胆固醇运输功能的研究历程 (2)1.1.3NPC1蛋白与疾病 (5)1.1.4NPC1蛋白与病毒侵染 (6)1.2杆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11)1.2.1杆状病毒的分类 (11)1.2.2杆状病毒的生活周期 (12)1.2.3膜融合蛋白与杆状病毒 (14)1.2.4杆状病毒的应用 (16)第二章引言 (19)2.1研究背景 (19)2.2研究目的和意义 (20)2.3主要研究内容 (20)2.3.1家蚕BmNPC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3.2家蚕BmNPC1的原核表达及定位分析 (21)2.3.3BmNPC1蛋白在BmNP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21)2.3.4家蚕BmNPC1参与杆状病毒侵染的机制研究 (21)2.4研究技术路线 (22)第三章家蚕Bmnpc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3)3.1材料与方法 (23)3.1.1材料 (23)3.1.2主要方法 (24)3.2结果与分析 (25)3.2.1家蚕BmNPC1的鉴定及序列基本特征分析 (25)3.2.2家蚕BmNPC1的空间结构预测 (27)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2.3家蚕BmNPC1的功能域分析 (28)3.2.4家蚕BmNPC1的系统进化分析 (30)3.3结论与讨论 (31)第四章家蚕BmNPC1的原核表达及定位分析 (35)4.1材料与方法 (35)4.1.1材料 (35)4.1.2主要试剂与仪器 (35)4.1.3主要方法 (41)4.2结果与分析 (48)4.2.1家蚕Bmnpc1的CDS扩增 (48)4.2.2BmNPC1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49)4.2.3家蚕BmNPC1的定位研究 (50)4.2.4家蚕BmNPC1蛋白膜外区多克隆抗体制备 (51)4.3结论与讨论 (55)第五章BmNPC1在杆状病毒BmNPV侵染宿主中的作用分析 (59)5.1材料与方法 (59)5.1.1材料 (59)5.1.2主要试剂与仪器 (59)5.1.3主要方法 (61)5.2结果与分析 (67)5.2.1NPC1抑制剂对BmE细胞的毒性分析 (67)5.2.2NPC1抑制剂对杆状病毒在BmE细胞中增殖的影响 (68)5.2.3BmNPC1干涉载体的构建及抑制Bmnpc1转录的分析 (70)5.2.4干涉载体的表达对杆状病毒在BmE细胞中增殖的影响 (71)5.2.5敲除BmNPC1细胞的构建及鉴定 (74)5.2.6敲除BmNPC1的细胞对杆状病毒增殖的影响 (75)5.3结论与讨论 (77)第六章家蚕BmNPC1参与杆状病毒侵染的机制研究 (79)6.1材料与方法 (79)6.1.1材料 (79)6.1.2主要试剂与仪器 (79)6.1.3主要方法 (82)6.2结果与分析 (89)6.2.1免疫共沉淀分析家蚕BmNPC1和杆状病毒GP64之间的互作 (89)6.2.2酵母双杂交分析BmNPC1与GP64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97)6.2.3家蚕BmNPC1与杆状病毒BV之间的定位分析 (103)6.2.4家蚕BmNPC1的抗体封闭对杆状病毒BV侵染宿主细胞的影响 (105)6.2.5杆状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侵染模型 (108)6.3结论与讨论 (109)第七章综合与讨论 (113)7.1家蚕Bmnpc1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3)7.2家蚕中BmNPC1的原核表达及定位分析 (113)7.3杆状病毒BmNPV的侵染依赖于BmNPC1蛋白 (114)7.4家蚕BmNPC1参与杆状病毒BmNPV侵染的机制研究 (114)论文的创新点 (117)参考文献 (119)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研课题 (131)附录 (133)致谢 (142)家蚕BmNPC1蛋白在杆状病毒BmNP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微生物学博士研究生李致宏指导教师周泽扬教授李春峰副教授摘要C型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NPC)是一种致命的神经内脏脂质沉积病,其最显著的异常细胞表型为游离胆固醇沉积于溶酶体内,导致胆固醇从溶酶体向细胞内其他部位的运输障碍。
家蚕BmNPV Polh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构建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家蚕BmNPV Polh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构建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相兴伟,吴小锋,于少芳,杨锐
申请号:CN200910154607.4
申请日:20091119
公开号:CN101724652A
公开日:
201006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蚕BmNPV Polh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构建方法:以家蚕野生型BmNPV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以P10-upF/P10-upB和P10-downF/P10-downB为引物PCR扩增得p10-up和p10-down,处理后插入到pUC19中的BamHI-PstI-HindIII位点,得重组质粒pUC19-p10-up-down;利用pUC19-p10-up-polh-down、脂质体lipofectin和MilliQ HO制备DNA-Lipofectin混合液,加入到BmN细胞中培养;收集转染后的细胞上清,接种BmN细胞,回收多角体;从多角体中抽提病毒DNA并电转化DH10β感受态细胞,筛选蓝斑培养;对PCR阳性的菌斑培养后抽提大分子DNA转染入BmN细胞;从AcMNPV Bac-to-Bac的DH10Bac培养菌中分离获得辅助质粒;将辅助质粒转化入含有PolhBmBacmid的E.coli DH10β中,筛选同时含有PolhBmBacmid 和辅助质粒的DH10β菌株。
本发明可产生经口添食即可感染的重组病毒,重组病毒无需经皮接种感染,提高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生产效率。
申请人:浙江大学
地址: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林怀禹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家蚕抗bmnpv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中2019,40(4):46-50China SericultureISSN1007-0982;CN32-1421/SD0I:10.16839/ki.zgcy.2019.04.011家蚕抗BmNPV品种选育研究进展何艳茹夏冬梅袁桂阳曹宁宁肖慧陈永波(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南充637000)摘要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er polyhydrosic virus,BmNPV)病是养蚕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遗传学研究和抗性分析表明,家蚕对BmNPV抗性由显性主效基因和若干微效基因控制&对家蚕BmNPV病的防治,除加强消毒外,选育抗BmNPV新品种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综述了BmNPV的分类、作用机制、侵染途径,以及家蚕抗BmNPV品种培育方面取得的进展&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抗性;品种培育;BmNPV中图分类号S88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0982(2019)04-0046-06家蚕(Bombyx mori L)起源于中国,由栖息于桑树的原始野蚕而来,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迄为被人的经济)家蚕以桑为食,其茧,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为茧生产和国,我国的家蚕茧产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口。
纵观历,家蚕在提高人类物质文明水平、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做岀了重要贡献。
家蚕作为国际公认的式昆虫,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也发挥着重用。
在家蚕病理研究中,按病原微生物种同,将传染性蚕病分为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原虫病4类。
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蚕病主要有3种:即血液型脓病、中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
这3种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中危害最的蚕病,约占总发病比例的80%,其中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eo polyhedrosir virus,BmNPV)所起的家蚕血液型脓病为严重[2]。
稳定转化家蚕细胞株滴定BmNPV法及报告基因构建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稳定转化家蚕细胞株滴定BmNPV法及报告基因构建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健,陈琴,陈和,于威,张耀洲
申请号:CN201310070843.4
申请日:20130306
公开号:CN103114101A
公开日:
201305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告基因转化载体的构建方法,包括构建报告基因转移载体;PCR合成含多角体启动子及多聚腺苷酸加尾序列的报告基因表达盒;获得报告基因转化载体。
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利用报告基因稳定转化家蚕细胞株测定家蚕BmNPV病毒滴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细胞培养;2)病毒样品的制备;3)病毒接种:在步骤1)所得的家蚕稳转细胞中加入步骤2)所得的梯度稀释后的病毒样品进行培养;4)统计细胞感染率;5)计算病毒滴度。
本发明的方法便于肉眼通过普通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无需借助昂贵的特定仪器,可在接种病毒后3~4天内测定病毒滴度,从而实现BmNPV病毒滴度的快速测定。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地址: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5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金祺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家蚕bmnpv表达系统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及其与多角体蛋白的融合体的研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家蚕BmNPV表达系统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及其与多角体蛋白的融合体的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指导教师:张耀洲;金勇丰20030501致谢本论文是在导师张耀洲教授及金勇丰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张耀洲教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富于开拓性的思维和果敢的作风,都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匪浅。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诸位导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时,要特别感谢金勇丰副教授、朱成钢博士在实验期间所给予的悉心指导、关心和启发,以及实验工作的完成所倾注的心血。
本论文全部工作均在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完成,三年的学习与工作时光飞逝而过,难以忘怀求学过程中生化所老师、同学的关心与支持。
谨此感谢生化所的史锋副教授、邵爱萍老师、钱震虹老师、朱健红老师、章骥老师等在实验中所给予的指导和方便;同时也要感谢浙江博联生物技术中心的毛黎娟、徐渊、朱莹萍、钱清丽等的大力支持。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生化所已毕业的研究生王莹飞、赵秀玲、杨瑞丽的无私帮助;离不开生化所同窗们的大力支持与合作,感谢金荣仲、朱立成、陈健、张文波、郭冬生、任爱霞、肖海龙、龚朝辉、徐颖、边腾飞等研究生:还有我们2000级龚贺华、马长安、毛立罡、朱~望、张文伶、王丽鸳等硕士的团结帮助,在这样~个团结、互助的群体中,我感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此外,要特别感谢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研究所的吴祥甫研究员老师在我的实验中给予的无私帮助。
最后,谨向参加本文评阅、答辩的各位专家致以最诚挚的感谢!.‘1.任学毅浙江大学生物化学研研究所二零零三年五月中文摘要霍乱毒素(ch01eratoxin,cT)由两个亚单位组成,即A亚单位(CTA)和B亚单位(CTB)。
A亚单位是霍乱毒素的活性部分,B亚单位的主要功能是与有核细胞上的神经结苷脂GMl结合而使得A亚单位进入细胞,B亚单位无毒性,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黏膜IgA和血清IgG抗体。
感染BmNPV家蚕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和功能分析
感染BmNPV家蚕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和功能分析感染BmNPV家蚕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和功能分析摘要:家蚕 (Bombyx mori) 是重要的经济昆虫,然而,它常常受到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的侵袭。
为了抵御病毒入侵,家蚕免疫系统会调控一系列与抗病毒相关的基因。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BmNPV感染与非感染家蚕的转录组进行了比较,以揭示家蚕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和功能。
引言: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广泛应用于丝绸和蚕茧的生产。
然而,病毒感染严重影响了家蚕的产量和质量。
BmNPV是最常见的家蚕病毒之一,能够引起严重的病害。
为了抵御病毒入侵,家蚕免疫系统通过调控抗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感染BmNPV与非感染家蚕的转录组差异,揭示家蚕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和功能。
方法:本研究选取BmNPV感染和非感染家蚕的肝胰腺组织作为样品,进行了转录组测序。
首先,提取样品总RNA并进行纯化。
然后,利用逆转录酶将RNA转换为cDNA,接着使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二代测序。
得到的测序数据经过质控和过滤,最后进行了比对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结果: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分析,我们共找到了xxx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
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免疫调节、抗病毒反应和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
其中,一些基因的表达在感染BmNPV时上调,而另一些基因则下调。
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包括关键的免疫相关基因,如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抗菌肽和免疫信号转导分子。
进一步的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感染BmNPV家蚕免疫系统相关基因主要涉及信号转导途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调节等功能。
这些结果揭示了感染BmNPV时家蚕免疫系统受到激活,并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抵御病毒入侵。
家蚕蛹体 BmNPV 病害垂直传播侵染模式研究
家蚕蛹体 BmNPV 病害垂直传播侵染模式研究王代钢;杨金宏;黎欢吉【摘要】The vertical transmission infection mode of BmNPV in Bombyx mori pupa after micro -infec-tion of BmNPV at late larval stage was researched using direct PCR diagnostic techniqu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fection mode of BmNPV in pupa was the mixed mode of two damage states of lethal infection and non -lethal infection.The lethal infection damage state showed typical symptoms same as larvae infection mode,which did not form the vertical transmission channel of BmNPV disease.While the non -lethal infec-tion damage state showed no typical symptoms.The pupa had normal appearance same as healthy pupa,which could continue to eclosion and oviposition.This channel was the doubtful vertical transmission channel of Bm-NPV disease,and it owned potential harm to the security of silkworm eggs.%应用 BmNPV 直接 PCR 诊断技术研究家蚕幼虫后期微量感染 BmNPV 后蛹体内 BmNPV 垂直传播侵染模式。
BmNPV对家蚕BmN细胞周期及周期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BmNPV对家蚕BmN细胞周期及周期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刘丽华;沈卫德;李兵;王文兵【摘要】[目的]研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es,BmNPV)对家蚕卵巢细胞系(BmN)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用BmNPV感染家蚕BmN细胞,分别在病毒感染后的不同时间(12,24,36,48 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yclinA、CyclinB、CyclinE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BmNPV感染24 h后,BmN细胞出现明显感染症状,变为圆形;48 h后细胞核内出现多角体.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CyclinA、CyclinB、CyclinE基因表达量均下降,分别在感染12,24,36 h后,表达量降低为0.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在BmNPV 感染后24 h左右,抑制于G2/M期的BmN细胞达到68%.[结论]BmNPV感染家蚕BmN细胞后,导致CyclinB、CyclinE基因表达量降低,对CyclinA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较小;同时BmNPV感染可以将BmnN细胞发育抑制于G2/M期.【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42)002【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BmNPV;Cyclin基因;细胞周期【作者】刘丽华;沈卫德;李兵;王文兵【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生物系,吉林通化134000;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苏州215123;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23;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苏州215123;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23;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4.5+1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es,BmNPV)属于杆状病毒,可经口或创伤感染家蚕,引起家蚕脓病。
用构建的新型BmNPV载体在家蚕高效表达人β-干扰素
用构建的新型BmNPV载体在家蚕高效表达人β-干扰素邓继先;王少飞;杨琴;卢建申;程萱;李琳;周耐明;肖成祖【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讯》【年(卷),期】1994(000)003【摘要】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和家蚕细胞已成功地用来大量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
但是BmNPV的通用载体的类型较少。
因此,本实验构建了BmNPV新型载体pBm92,该载体将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起始密码ATG改变为ATT,然后在多角体蛋白基因的+12位外连接有5个外源基因的克隆位点。
将HuIFN-β基因克隆在多角体蛋白基因的+12位后,构建了pBmIFN+12;同时构建HuIFN-β克隆在-3位后的转移栽体pBmIFN-3。
将两种转移载体DNA分别与BmNPV基因组DNA共转染Bm-N细胞。
利用重组病毒不产生多角体蛋白的特征,筛选重组病毒。
用HuIFN-β基因探针与重组病毒DNA进行杂交鉴定。
重组病毒BmIFN+12感染Bm-N细胞,其上清IFN活性最高时可达2.0×10~6IU/ml,将BmIFN+12注射5龄家蚕虫体,表达水平为50×10~7IU/ml,是HuIFN-β基因克隆在多角体蛋白基因的-3位后获得的重组病毒的表达量的2~4倍。
家蚕体生产的rHulFN-β为糖基化蛋白具有天然HuIFN-β的抗原性。
【总页数】6页(P101-106)【作者】邓继先;王少飞;杨琴;卢建申;程萱;李琳;周耐明;肖成祖【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1;北京 100071;杭州 310004;北京 1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5【相关文献】1.用构建的新型BmNPV载体在家蚕高效表达人β—干扰素 [J], 邓继先;王少飞2.猪干扰素-δ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高效表达 [J], 李红;刘成倩;严华祥;王家豪;易建中3.鸡干扰素-α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高效表达 [J], 刘成倩;王静;李红;于宗幸;易建中;陈磊4.应用核型多角体病毒载体在家蚕和家蚕培养细胞中高效表达人尿激酶原cDNA 基因 [J], 高音;储瑞银;胡美浩5.用微载体培养家蚕BmN细胞高效表达人α-干扰素基因的实验研究 [J], 邓小昭;张林元;周永春;陈宜峰;李光富;刁振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蚕BmNPV多角体蛋白与大肠杆菌L-天冬酰胺酶Ⅱ的融合表达
家蚕BmNPV多角体蛋白与大肠杆菌L-天冬酰胺酶Ⅱ的融合表达费建明;吴岩;占鹏飞;李玉峰;王文兵【摘要】L-天冬酰胺酶是一种重要的蛋白类抗肿瘤药物,可通过降解L-天冬酰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中蛋白质的正常合成,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通过基因融合的方法,将大肠杆菌的asp基因在家蚕杆状病毒中表达,其活性进一步提高到5 940U/mg,为利用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该蛋白打下了基础.【期刊名称】《中国蚕业》【年(卷),期】2011(032)002【总页数】3页(P29-31)【关键词】家蚕;多角体;L-天冬酰胺酶;大肠杆菌【作者】费建明;吴岩;占鹏飞;李玉峰;王文兵【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湖州313000;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13;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湖州313000;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湖州313000;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1.2L-天冬酰胺是蛋白质合成必需的氨基酸。
肿瘤细胞中天冬酰胺合成酶(asparagines synthetase,AS)活性非常低,不能有效合成 L-天冬酰胺,需依赖外源 L-天冬酰胺才能生存和复制。
L-天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可通过降解 L-天冬酰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中蛋白质的正常合成,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1-3]。
L-ASP是一种重要的蛋白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淋巴瘤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黑素肉瘤、胰腺癌及霍金森病等疾病的治疗[3-4]。
L-天冬酰胺酶Ⅱ的生产大多采用以大肠杆菌为宿主的基因工程菌,存在着发酵水平低和分离纯化步骤繁多等问题[2],难以广泛应用。
本试验通过基因融合的方法,将大肠杆菌的 asp基因在家蚕杆状病毒中表达,以提高其活性,为利用家蚕生物反应器生产该蛋白打下了基础。
1.1.1 质粒、细胞和菌株 pFastBac1载体、DH10BacTM、BmN细胞,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研究所杆状病毒组馈赠;pFastBacHTb-asp重组载体、大肠杆菌 DH5α、鼠源的单克隆多角体抗体,由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医学组实验室保存。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41和Bm51基因分析的开题报告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41和Bm51基因分析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是一种能够感染家蚕(Bombyx mori)的双链DNA病毒,是家蚕产业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Bm41和Bm51是BmNPV病毒颗粒中的两种主要蛋白,Bm41是基质蛋白,Bm51是外壳蛋白,它们是病毒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Bm41
和Bm51基因的分析对于深入研究BmNPV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利用PCR扩增和限制性酶切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Bm41和Bm51基因进行分析。
首先,设计Bm41和Bm51基因的引物,利用PCR 扩增出基因的DNA序列。
然后,将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将得到的DNA片段进行电泳分析,确定其大小并进行测序,进一步确定基因序列。
最后,利用BioEdi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了解Bm41和Bm51基因的序列特征和结构。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系统地分析Bm41和Bm51基因的序列特征和结构,对深
入研究BmNPV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病毒的传染机理和发病机制,以及研究家蚕对病毒的免疫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研究还将为相关基
因的遗传工程改造提供理论依据,为家蚕病害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