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58、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及翻译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及翻译韩愈原文: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

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

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

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

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

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

”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

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

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

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于此。

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选自《古文观止》)【注】这是韩愈第二次给宰相写信,此前十九日他曾给宰相写了第一封信,故名“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译文: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再次禀告相公阁下:前些日我曾呈上一封书信和所做的文章,等候您的指示已经十九天了,没有得到回音。

我惶恐不安不敢离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于是我宁愿再次领受意想不到的责备,来要求陈述完我的意见,并向您请教。

我听说:陷入水火之中的人,求人帮忙免除灾难,并不因为那人和自己有父兄子弟一样的慈爱感情,才去呼喊他、指望他。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

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战?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

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

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

”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

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

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闲,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日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

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于此。

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B.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C.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D.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再拜,古代礼节,拜两拜,表示恭敬。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评析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评析

自主学习
有人对我说:“你的话是对的,宰相是了解你的,只是时机不许 可,怎么办呢?”我认为他不会讲话,实在是他的才能不值得我 们贤明宰相的推荐罢了。至于所说的时机,本来就是处在上层地 位的人所造成的,并不是上天安排的。前五六年时,宰相向上推 荐,尚且有从平民中提拔的,这和今天难道时机不同吗?况且节 度使、观察使和防御使、营田使等地位较低的官员,还能够自己 荐举判官,而没有区分他已经做过官还是没有做过官的。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 (dùn),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 命于左右。
前些日我曾呈上一封书信和所做的文章,等候您的指示已经十九天了, 没有得到回音。我惶恐不安不敢离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我宁愿 再次领受意想不到的责备,来要求陈述完我的意见,并向您请教。:
1.把自己的处境比作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等待别人 来救助自己。 2.大声呼救问宰相是准备援救还是不来援救。 3.有人说宰相没有时机来救助作者,作者就此展开 反驳
《论语》中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为打动宰相, 作者在信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简要赏析。
1.把自己的处境比作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等待别人 来救助自己。 2.大声呼救问宰相是准备援救还是不来援救。 3.有人说宰相没有时机来救助作者,作者就此展开 反驳
点拨拓展
愈闻之:蹈(dǎo)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 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 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我听说:陷入水火之中的人,求人帮忙免除灾难,并不因为那人和自己有 父兄子弟一样的慈爱感情,才去呼喊他、指望他。而是希望在他旁边的人, 即使与自己有怨恨,只要还不至于希望自己死去的,就要大声赶快呼喊, 希望他施行仁义。

李白《与韩荆州书》与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李白《与韩荆州书》与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李白《与韩荆州书》与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

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若赐观刍荛①,请给纸笔,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庶青萍、结绿②,长价于薛、卞③之门。

幸推下流,大开奖饰。

唯君侯图.之。

(节选自李白《与韩荆州书》) 【注】①刍荛:指草野之人,此处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

②青萍:宝剑名。

结绿:美玉名。

③薛:薛烛,善相剑。

卞:卞和,善识玉。

材料二: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

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

将有介于其侧者,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

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

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

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燕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节选自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新高考人教版)必修上册拓展训练走进高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新高考人教版)必修上册拓展训练走进高考

2.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拜,古代礼节,拜两拜,表示恭敬。也作敬辞,用于书信的开头或
末尾。 B.左右,文中指称呼对方的客气语。现在则用作方位名词,指左和右两
方面。
√C.“若是者何哉”与“若入前为寿”《鸿门宴》)两句中的“若”字含义
相同。 D.布衣,布制的衣服,文中借指平民百姓。按照规定,古代平民不能衣
锦绣。
“若是者何哉”的“若”是像;“若入前为寿”的“若”是第二人称 代词“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宰相没有回信,作者感到惶恐不安又不敢逃避,于是斗胆写下第二封
信,表示自己宁愿蒙受不可预料的惩罚,也要请求宰相保全他的性命。 B.作者用动人之笔来说明他处境的艰难,他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一样,
第二、三段中,韩愈用“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来写自己亟待救援 的处境,“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 且亟矣”,把自己的处境比作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等待别人来救助。 接着写“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将往而全之欤? 抑将安而不救欤”,自己大声呼救,问宰相是准备援救还是不来援救。 最后重申“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
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B.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
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C.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及翻译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及翻译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及翻译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1),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2)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3),九夷八蛮(4)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5)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6)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7)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8)、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9),其所辅理承化(10)之功又尽章章(11)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设使(12)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13)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14)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15)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16)而进(17)之,察其所以而去就(18)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19),四十馀日矣。

书再(20)上,而志不得通(21)。

足三及门,而阍人(22)辞焉。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阁下其亦察之。

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23)。

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24)之(25)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古文赏析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古文赏析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古文赏析【作品介绍】《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是韩愈上宰相书的第三封。

这封信与第二封信的自诉困穷、苦求哀怜有了很大的不同。

信中把对待他的上书的态度,提到是否重视人才的高度。

【原文】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作者:韩愈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愈闻周公之为辅相①,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②。

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以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以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以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徵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

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富有贤於周公者哉?不惟不贤於周公而已,岂复有贤於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於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唯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於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为其如是,故於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徵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於百执事,岂进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知?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

唐代-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三月。

同年正月、二月,韩愈先后作《上宰相书》、《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上呈时相求仕,结果时相不予理睬,于是韩愈便在第一封书信未得答复之后二十九天写了这第三封《上宰相书》。

第三次上书和前两次上书一样,都是杳无回音。

原文: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唐代-韩愈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译文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译文
次恭敬地向相公阁下进言: 我听说周公在辅佐成王的时候,因为求贤心切,吃一顿饭的 工夫,三次放下饭碗接待来访;洗一次头发的时间,三次握着湿发 与客人见面。在那个时候,天下的贤才都被任用;阴险狡猾、花 言巧语、欺诈负义之徒都被清除;四海之内都安然无虞;边远少 数民族全都归顺进贡;天灾时变、各类妖孽都已销声匿迹;天下 凡是可以称为礼、乐、刑、政等教化制度都得以整顿;风俗习惯 都变得敦厚淳朴;天地万物,凡是能得到风霜雨露滋润的,都已各 得其所;吉祥的征兆、美好的符瑞,麒麟、凤凰、灵龟、蛟龙之 类,都已全部出现。
我等候回音已四十多天了,连续两次上书,可我的志向仍然 不能使您了解,每次登门求见,都被您的门人拒之门外。只因我 生性愚钝,不知道是否应该识趣走开,所以有上面一通关于周公 的议论,希望您能理解。
古时候的士人,三个月不能得到重用,就会相互慰勉,然后去 别的国家寻找出路。他们之所以能够毛遂自荐,是因为若在周国 不被任用,可以去鲁国;在鲁国不被任用,可以去齐国;在齐国不 被任用,还可以到宋国,到郑国,到秦国或到楚国。现在天下只有 一个君王,海内只有一个国家,除此之外,就只有去夷狄之国,那 就是要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了。
如今阁下作为宰相,就辅佐君王来说,与周公是一样的。天 下的贤才难道都已被任用?阴险狡猾、花言巧语、欺诈负义之徒 难道都已被清除?四海之内是否都已安然无虞?边远少数民族是 否都已归顺进贡?天灾时变、各类妖孽难道都已销声匿迹?天下 凡是可以称为礼、乐、刑、政等教化制度,难道都已整顿制定? 风俗习惯难道都已变得敦厚淳朴?天地万物,凡是能得到风霜雨 露滋润的,难道都已各得其所?吉祥的征兆、美好的符瑞,麒麟、 凤凰、灵龟、蛟龙之类,难道都已全部出现?那些要求进见的人, 虽然不能希望他们具备极为美好的德行,但与您手下的办事官员 相比,才能难道都在他们之下吗?进见者的计谋方略,难道对您一 点帮助也没有吗?阁下纵然不能像周公那样吐哺握发、求贤若渴, 也应该引见并考察这些人员,根据能力大小决定去留,不能这样 漠然置之啊!

文言文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捉其发。

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

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

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捉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阁下其亦察之。

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

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

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这是韩愈上宰相书的第三封。

这封信与第二封信(《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的自诉困穷、苦求哀怜有了很大的不同。

通篇将周公与时相两两作对照。

只用一二虚字,斡旋成文。

直言无讳,而不犯嫌忌。

末述再三上书之故,曲曲回护自己。

气杰神旺、骨劲格高。

三月十六日,前科乡贡进士韩愈,谨向宰相阁下再次叩拜进言:我听说,周公担任辅佐君王的宰相时。

他为了要急切地接见那些贤德之士,以致吃一餐饭的时间里,好几次吐出口中的饭菜,洗一次头,要好几次用手握住自己的头发。

就在那个时候,天下的贤才,都已经被选拔任用了,奸诈邪恶、好进谗言、巧言献媚、欺上负恩之类的坏人,都已经清除出去了;四海之内都已经太平无事了:九夷、八蛮等居住在边远地区的部族也都来朝见进贡:天灾和那些不可预知的变故,以及昆虫草木的反常现象,都已经销声匿迹了;天下的所谓礼仪、音乐、刑法、政令等教化工具,都已经完备了;人们的风俗习惯都已经趋于朴实淳厚了;那些靠着风雨霜露的润泽才得以繁衍生长的动植物都已经是各得其所了;吉祥的征兆,如麒麟、凤凰、灵龟、神龙之类的事物也尽皆出现了。

而周公以他圣人的才智,凭借着身为天子叔父的至亲关系,他所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秉承先王德治、教化百姓的功绩又都是如此卓越显著。

那些请求进见周公的人,难道还有比周公更加贤能的吗?不仅仅是不能比周公更加贤能,他们中难道还有能够比当时周公手下各种各样办理具体事务的官吏们更加贤能的吗?难道他们还有什么谋略主张能够对周公的教化有所补益吗?然而周然而周公求贤还是如此之急切,唯恐自己的耳朵眼睛还有没听到没看到的,思虑有没涉及的地方,从而辜负了周成王托付他辅助治国的一番心意,得不到天下百姓的拥护。

像周公这样的用心,假设他当时辅佐治理、秉承先王德治教化的功绩没有如此卓越显著,而他也没有圣人的才智,没有作为君王叔叔的至亲关系,那么,恐怕连吃饭、洗头的功夫都没有了,难道只是止于“吐哺握发”吗?正因为如此,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不断地在歌颂成王的德行,而称道周公的功绩啊!如今阁下做宰相也还不久,身份与周公也相近了。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刘因《上宰相书》(附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刘因《上宰相书》(附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刘因《上宰相书》(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因自幼读书,接闻大人君子之余论,虽他无所得,至如君臣之义,自谓见之甚明。

如以日用近事言之,凡吾人之所以得安居而暇食,以遂其生聚之乐者,是谁之力欤?皆君上之赐也。

是以凡我有生之民,或给力役,或出智能,亦必各有以自效焉。

此理势之必然,亘万古而不可易。

因生四十三年,未尝效尺寸之力,以报国家养育生成之德,而恩命连至,因尚敢偃蹇不出,食高尚之名以自媚,以负我国家知遇之恩,而得罪于圣门..中庸之教也哉?但或者得之传闻,不求其实,止于踪迹之近似者观之,是以有高人隐士之目,惟阁下亦知因之未尝以此自居也。

向者,先.储皇以赞善之命来召,即与使者俱行,再奉旨令教学,亦即时应命。

后以老母中风,请还家省视,不幸弥留,竟遭忧制..,遂不复出,初岂有意于不仕邪?今圣天子选用贤良,一新时政,虽前日隐晦之人,亦将出而仕矣,况因平昔非隐晦者邪?况加以不次之宠,处之以优崇之地邪。

是以形留意往,命与心违,病卧空斋,惶恐待罪。

因素有羸疾,自去年丧子,忧患之余,继以疟疟,历夏及秋,后虽平复,然精神气血已非旧矣。

不意今岁五月二十八日,疟疾复作,至七月初二日,腹痛如刺,下血不已。

至八月初偶起一念自叹旁无期功之亲家无纪纲之仆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容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傥病势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

遣人之际,未免感伤,由是病势益增,饮食极减。

至二十一日,使者持恩命至,因初闻之,惶怖无地,不知所措,徐而思之,窃谓供职虽未能扶病而行,而恩命则不敢不扶病而拜.。

因又虑,若稍涉迟疑,则不惟臣子之心有所不安,而踪迹高峻,已不近于人情矣。

是以即日拜受,留使者,候病势稍退,与之俱行。

迁延至今,服疗百至,略无一效,乃请使者先行,待病退,自备气力以行。

望阁下俯加矜悯,曲为保全。

(节选自[元]刘因《上宰相书》)书①上,朝廷不强致,帝闻之,亦曰:“古有所谓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欤!②”(节选自《元史·卷一百七十一》)【注】①书:指刘因的《上宰相书》。

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朱熹《上宰相书》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朱熹《上宰相书》原文及翻译

朱熹《上宰相书》原文及翻译朱熹原文:六月八日,具位谨奉书再拜献于某官:熹尝谓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势;朝廷之政,有缓急之宜.当缓而急,则繁细苛察,无以存大体;当急而缓,则怠慢废弛,无以赴事几。

均之二者,皆失也.然愚以为当缓而急者,其害固不为小,若当急而反缓,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不可以不察也.窃观今日之势,可谓当急而不可缓者矣,然今日之政则反是,愚不知其何以然也。

窃惟朝廷今日之政,无大无小,一归弛缓,今亦未暇一一条数。

且以荒政论之,则于天下之事,最为当急而不可缓者;而荒政之中,有两事焉,又其甚急而不可少缓者也。

一曰给降缗钱②,广籴米斛。

储蓄既多,缓急足用,政使朝廷别有支拔,一纸朝驰,而米夕发矣.此一事也;二曰速行赏典③,激励富室。

盖此一策,本以诱民,事急则籍之,以为一时之用;事定则酬之,以为后日之劝。

旋观今日,失信已多,别有缓急,何以使众?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此二事也。

然或者之论,则以为朝廷撙节财用,重惜名器④,以为国之大政,将在于此,二者之请,恐难必济。

愚窃以为不然也。

夫撙节财用,在于塞侵欺渗漏之弊;爱惜名器,在于抑无功幸得之赏.今将预储积蓄,以大为一方之备,则非所谓侵欺渗漏之弊也;推行恩赏,以昭示国家之信,则非所谓无功幸得之赏也。

且国家经费,用度至广,而耗于养兵者十而八九.至于将帅之臣,则以军籍之虚数,而济其侵欺之奸;馈餫⑤之臣,则以簿籍之虚文,而行其盗窃之计;苞苴⑥辇载,争多斗巧,以归于权幸之门者,岁不知其几巨万。

明公不此之正,顾乃规规⑦焉较计毫末于饥民口吻之中,以是为撙节财用之计,愚不知其何说也?大抵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一费之甚,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盖民之与财,孰轻孰重?身之与国,孰大孰小?财散犹可复聚,民心一失,则不可以复收;身危犹可复安,国势一倾,则不可以复正。

至于民散国危而措身无所,则其所聚有,不为大盗积者耶?明公试观自古国家倾覆之由,何尝不起于盗贼?盗贼窃发之端,何尝不生于饥饿?惟明公深察其言,以前日迟顿宽缓之咎,自列于明主之前,务以尽变前规,共趋时务之急,而于熹所陈荒政一二事者,少加意焉.情迫意切,矢口尽言,伏惟明公之留意焉。

韩愈《马说》、《后廿九日复上牢相书》和《题榴花》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韩愈《马说》、《后廿九日复上牢相书》和《题榴花》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韩愈《马说》、韩愈《后廿九日复上牢相书》和《题榴花》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乙]今阁下为辅相亦同周公①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乎?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官,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益.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②辞焉,推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阁下其亦察之。

(节选自韩愈《后廿九日复上牢相书》)[丙]题榴花[唐]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注]①周公:西周名相。

①阍(hūn)人:守门人。

1.结合文意,选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A.食.不饱B.食.之不能尽其材C.设酒杀鸡作食.(2)岂尽无所益.哉( )A.香远益.清B.自以为大有所益.C.严师益.友(3)虽不足.以希望盛德( )A.力不足.B.不足.为外人道也C.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养马人不能识别千里马。

B.[甲]文第二段三个“不”有力地遣责了“食马者”的无知。

C.[乙]文韩愈语气诚恳,苦求哀怜,希望能得到宰相任用。

D.[乙]文将今之宰相与古之周公作对比,指出了宰相的错误态度。

3.翻译下面句子。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4.参照示例,结合上下文,谈谈加点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乎.?示例:其真无马邪?分析:“邪”,通“耶”,相当于“吗”,表示诘问语气,表达了对喂马人不能识别千里马、摧残千里马的愤懑。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_韩愈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58、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精品素材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58、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精品素材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58、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精品素材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大全58、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精品素材韩愈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

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

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

〞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

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

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58、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译文二月十六日,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再次拜宰相大人并对阁下说:前些日子呈上书信及拙著文章后,等待了十九天,未见示复.内心惶恐而不敢逃避,不知如何是好。

只得再次甘受可能受到的不可预料的惩罚,以期望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而恳请阁下请示我听说,堕入水火之中求救于人的人,不会是只有慈爱的父兄子弟,他才会向他们呼救;有在他旁边的人,即便那是他憎恶怨恨的人,只要不是希望他死的人,他就会放大声音大声呼救并希望那人施加他的仁爱来解救自己.那在他旁边的人,听见他呼救的声音看见他的处境,不会是只有他的慈爱的父兄子弟才会解救他的.虽然是有些憎恶和怨恨,也不至于是要他死的人,就会狂奔尽力,弄湿手脚,烧焦毛发,解救他而不推辞的。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文言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文言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文言文阅读原文及答案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

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

阁下其亦察之。

选自韩愈《昌黎先生集》,有删节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举:提拔,推举B.四海皆已无虞虞:欺骗,欺诈C.则将不暇食与沐矣暇:闲暇时间D.亦宜引而进之引:推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公在辅佐君主担任宰相的过程中,工作十分繁忙,常常吃一顿饭、洗一次头要分三次完成。

南昌市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南昌市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南昌市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宰相书①(宋)朱熹六月八日,具位谨奉书再拜献于某官:熹尝谓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势;朝廷之政,有缓急之宜。

当缓而急,则繁细苛察,无以存大体;当急而缓,则怠慢废弛,无以赴事几。

均之二者,皆失也。

然愚以为当缓而急者,其害固不为小,若当急而反缓,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不可以不察也。

窃观今日之势,可谓当急而不可缓者矣,然今日之政则反是,愚不知其何以然也。

窃惟朝廷今日之政,无大无小,一归弛缓,今亦未暇一一条数。

且以荒政论之,则于天下之事,最为当急而不可缓者;而荒政之中,有两事焉,又其甚急而不可少缓者也。

一曰给降缗钱②,广籴米斛。

储蓄既多,缓急足用,政使朝廷别有支拔,一纸朝驰,而米夕发矣。

此一事也;二曰速行赏典③,激励富室。

盖此一策,本以诱民,事急则籍之,以为一时之用;事定则酬之,以为后日之劝。

旋观今日,失信已多,别有缓急,何以使众?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此二事也。

然或者之论,则以为朝廷撙节财用,重惜名器④,以为国之大政,将在于此,二者之请,恐难必济。

愚窃以为不然也。

夫撙节财用,在于塞侵欺渗漏之弊;爱惜名器,在于抑无功幸得之赏。

今将预储积蓄,以大为一方之备,则非所谓侵欺渗漏之弊也;推行恩赏,以昭示国家之信,则非所谓无功幸得之赏也。

且国家经费,用度至广,而耗于养兵者十而八九。

至于将帅之臣,则以军籍之虚数,而济其侵欺之奸;馈餫⑤之臣,则以簿籍之虚文,而行其盗窃之计;苞苴⑥辇载,争多斗巧,以归于权幸之门者,岁不知其几巨万。

明公不此之正,顾乃规规⑦焉较计毫末于饥民口吻之中,以是为撙节财用之计,愚不知其何说也?大抵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一费之甚,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

盖民之与财,孰轻孰重?身之与国,孰大孰小?财散犹可复聚,民心一失,则不可以复收;身危犹可复安,国势一倾,则不可以复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原文)
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

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

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

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

”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

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

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

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58、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译文
二月十六日,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再次拜宰相大人并对阁下说:
前些日子呈上书信及拙著文章后,等待了十九天,未见示复。

内心惶恐而不敢逃避,不知如何是好。

只得再次甘受可能受到的不可预料的惩罚,以期望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而恳请阁下请示
我听说,堕入水火之中求救于人的人,不会是只有慈爱的父兄子弟,他才会向他们呼救;有在他旁边的人,即便那是他憎恶怨恨的人,只要不是希望他死的人,他就会放大声音大声呼救并希望那人施加他的仁爱来解救自己。

那在他旁边的人,听见他呼救的声音看见他的处境,不会是只有他的慈爱的父兄子弟才会解救他的。

虽然是有些憎恶和怨恨,也不至于是要他死的人,就会狂奔尽力,弄湿手脚,烧焦毛发,解救他而不推辞的。

想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那情势实在紧急那情况实在值得同情啊!
我刻苦学习努力行动已经多年了。

愚笨得从不考虑路途的凶险或平安,朝前走不停止,以至于跳进了贫穷与饥饿的水火之中,如今是既危险又紧急啊,于是大声呼救啊。

阁下您也听见看见了吗,是准备前往施救呢?拟或是安然处之不救呢?有人来跟阁下说:“如果看见溺水和困在火里的人,有解救的办法,而终于没有施救。

阁下认为那是仁慈的人吗?”不然的话,象我这样的处境,也是君子见了应该萌生恻隐之心的啊。

有人对我说:“你说的是对,宰相也知道你的情况,而没有适当的时机怎么办啊?”韩愈我私下认为他是不会说话的人。

要么就是我的才能确实不足以值得我的好宰相您举荐;如果是所谓的时机的话,那本来就是在高位的官员的事,不是上天来安排的。

五六年前时,宰相推荐给皇帝知道的人,也有平民百姓受到提拔的,与现在岂有什么不同吗?况且当今的节度、观察使以及防御营田这些小官吏都可以自己推举判官,这些判官是当官还是没当官没多大区别;更何况宰相,是我们的皇帝所尊敬的人,却说不行吗?古代推举人才,有的来自盗贼,有的来自仓库管理员。

现在的百姓虽然卑贱,也足以比得上他们啊。

在下性格狭隘言辞急迫,不知道有所修饰,也是希望您稍微给予点怜悯啊。

韩愈我再次下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