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定律

合集下载

遗传规律--分离定律

遗传规律--分离定律

遗传定律一、基因分离定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解释2、解释的验证以及假说演绎法3、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4、证明某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分离定律的方法—自交或测交5、判断某显性个体是纯合子or杂合子(1)植物:自交,测交,检测花粉类型,单倍体育种(2)动物:测交5、显隐性判断6、概率计算:叉乘法;配子法;是否乘1/2的问题;杂合子连续自交的子代的各基因型概率,7、分离定律中的异常情况(1)不完全显性(2)致死现象:基因型致死(显性,隐性),配子致死(3)和染色体变异联系【显隐性判断】【定义法】1.已知马的栗色与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马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l匹小马。

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A.选择多对栗色马和白色马杂交,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反之,则白色为显性B.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4匹马全部是白色,则白色为显性C.选择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栗色马,则说明栗色为隐性D.自由放养的马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说明栗色马为显性【假设法】2.若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下面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选择一只直毛的雌蝇和一只直毛的雄蝇杂交,若子代全为直毛则直毛为隐形B.选择一只非直毛的雌蝇和一只非直毛的雄蝇杂交,则子代雌性个体均可为直毛C.选择一只非直毛的雌蝇和一只直毛的雄蝇杂交,若子代雌雄表现型一致,则直毛为显形D.选择一只直毛的雌蝇和一只非直毛的雄蝇杂交,若子代雌雄表现型不一致,则直毛为隐形【性状分离法】3.将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2.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DD、Dd、dd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1.二者关系
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基因型决定 表现型),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表现型还受环境影响,所以表现型是基因 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DD Dd
Dd
dd
矮茎
高茎 高茎 高茎
基因型 表现型
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 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 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 1、基因分离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单击画面继续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基因
结构 蛋白
直接
细胞 结构 细胞 功能
功能 蛋白
间接
生物性状
3、性状是什么?会不会直接遗传呢? 4、遗传有怎样的规律呢?
遗传学的奠 基人----奥地利
学者孟德尔。出 身于乡村农艺世 家,原本是一位神 父, 他主要对豌豆 进行了长达8年的 杂交实验,从中总 结出的两大遗传 规律,为遗传学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3)显性遗传病和隐性遗传病的判定 “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分离定律的六把钥匙
(1)DD×DD→DD (2)dd×dd→dd (3)DD×dd→Dd (4)Dd×dd→Dd∶dd=1∶1 (5)Dd×Dd→DD∶Dd∶dd=1∶2∶1 (6)DD×Dd→DD∶Dd=1∶1
全显性D — 全隐性dd 全显性D — D —:dd=1:1 D —:dd=3:1 全显性D—
单击画面继续ຫໍສະໝຸດ 显性性状:遗传学上,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分离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是一种遗传原理,由著名的德国生物学家图斯特罗森博格于1910年提出,定义为“伴随着基因分离而发生的各种遗传
表现”。

它指出,当一个子代来自两个不同基因携带者,每个携带者
基因将独立传下,而不会因为其他基因而受到影响。

这种原理也被称为基因分离或基因隔离。

基因分离定律对于科学家们研究遗传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方法来解释和研究遗传表现。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基因的特性和表现,以及它们如何组合在生物体中的特定功能,这反过来也有助于科学家们研究遗传疾病和其他神经发育问题。

此外,基因分离定律还可以被用于对植物和动物进行育种,通过它可以根据每种植物或动物的特性来改良它们,从而获得更优质的产品。

同时,它也被用于科学研究,如研究特定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同一个基因在不同环境下的表达强度,以及研究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是通过对遗传物质的分离而发现的。

- 1 -。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引言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实验证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I.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父本的两个基因分离并独立地传给子代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格里高利·孟德尔在19世纪提出,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到了验证。

A.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他选取了具有明显差异的性状进行杂交,例如花色、种子形状等。

通过连续进行多代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观察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B.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孟德尔总结出了三个基本定律: 1. 第一定律:也称为单因素遗传定律或分离定律。

即在杂交过程中,两个互相对立的基因副本(等位基因)分别来自于父本的两个基因组合,并独立地传给子代。

这就保证了基因的纯合性和杂合性的维持。

2. 第二定律:也称为双因素遗传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即两个不同的性状在杂交过程中独立地传递给子代。

这说明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

3. 第三定律:也称为自由组合定律的互换定律。

即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互换(交叉互换)来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C. 孟德尔定律的意义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规律,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变异以及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孟德尔的定律还为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I.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独立地组合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科学家在20世纪初通过果蝇实验得到了验证。

A.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1. 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知识1.1 什么是基因分离定律?听说过孟德尔吗?对,那个种豆子的小哥!他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这就像是在告诉我们,基因就像一个双胞胎,一起长大,但长大后却可以各自发展,各自精彩!简单来说,基因分离定律告诉我们,父母的基因在生孩子的时候会随机分开,就像抽奖一样,运气好就能抽到好基因,运气不好……那就怪基因了。

不过这可不是个坏消息,毕竟,基因的组合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惊喜包”一样。

1.2 现代的理解现代科学家们把这个定律拿出来,经过一番深挖,发现基因其实是复杂得多的。

比如,环境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这就像你有个好基因,但生活环境不太好,那结果可能就不会那么理想。

我们现在知道,基因和环境的互动是非常复杂的,感觉就像是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网,每一根线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

说白了,基因分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旅程。

2.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1 性状的多样性基因分离定律还告诉我们,性状的表现是多样的,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人高,有的人矮,有的人爱吃,有的人爱喝,都是基因在捣鬼。

更神奇的是,这些性状不止是由一个基因决定的,而是多个基因的合作,像一支乐队,大家一起合奏,才能演绎出美妙的乐曲。

想想看,如果只有一种基因,那生活多单调啊,真是没意思。

2.2 性状的遗传而且,遗传性状就像是我们家族的“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

有些特征像蓝眼睛或者卷发,可能在家族里就像流行风潮一样,越传越广。

这也让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点儿祖辈的影子,听起来是不是很浪漫?当然,也不乏那些“遗传奇葩”,让你不得不感叹基因的奇妙。

比如,隔代遗传就像是基因的神秘游戏,让我们从曾祖父母那儿继承一些意想不到的特征。

3. 实际应用与影响3.1 基因科技的进步随着基因科技的发展,基因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也在不断深化。

比如,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就像给基因进行了一次“整容手术”,让我们能有机会改进一些遗传病的可能性。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三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三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
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 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则可能是由隐性个体有 死亡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 死亡造成的D.若花粉有 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B
[解析] 理论上 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为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 死亡造成的,A正确;若隐性个体有 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为 ,与题意不符,B错误;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 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C正确;若花粉有 死亡,并不影响花粉的基因型比例,所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仍然是 ,D正确。
.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性别影响的现象。鸡的雄羽、母羽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母鸡只有母羽一种表现型,公鸡有母羽和雄羽两种表现型。研究人员做了一组杂交实验:
:母羽♀×母羽 ♂ :母羽♀:母羽 ♂:雄羽 ♂ 。回答下列问题:
3.母性效应: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如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该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
已知某种羊的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控制,请分析:
公羊中基因型为 或者 的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 的表现为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 的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 或 的表现为无角。若多对杂合子公羊与杂合子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
[解析] 多对杂合子公羊与杂合子母羊杂交,即 、 、 ,比例为 。由于母羊中基因型为 的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 或 的表现为无角,因此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 ;由于公羊中基因型为 或者 的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 的表现为无角,因此子一代群体中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 。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一轮复习课件)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一轮复习课件)
现象。
意义
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分裂的显 著特征,是遗传学基础。
等位基因的分离
01
02
03
等位基因
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 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
等位基因分离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 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 子中。
意义
等位基因的分离是孟德尔 遗传定律的重要内容,是 遗传学基础。
孟德尔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不同遗传因 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分离现象,并 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02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同源染色体
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来自父本 和母本的成对染色体,在形态和 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在遗传上互 为对应的关系,称为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 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的
致死基因的分离
总结词
致死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会导致个体死亡,对基因分离定律产生影响。
详细描述
致死基因是指那些在某些条件下会导致个体死亡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存在会影响基因的分离定律,因为携带致死 基因的个体无法存活到繁殖年龄,从而无法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致死基因的存在可能导致某些隐性特征在群体 中消失,或者影响种群中基因型的比例。
杂合子自交遗传图解
用图形方式表示杂合子自交的过程和结果。在遗传图解中,亲本为杂合子(Dd),产生配子时等位 基因分离,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和d),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显性与隐性之比为3:1。
遗传图解的意义
通过遗传图解可以清晰地呈现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和结果,有助于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减数分裂
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 裂方式,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 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

基因三大定律

基因三大定律

基因三大定律
基因三大定律是指遗传学领域中的三个重要定律,它们分别是孟德尔的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孟德尔的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孟德尔的第三定律(不互相干扰定律)。

1. 孟德尔的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在正常繁殖中,每个个体都会从父母那里继承到两个相对独立的基因,并且这两个基因在生殖过程中会分离。

2. 孟德尔的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的基因对于遗传特征的表现具有自由组合的能力。

即,基因的组合并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每个基因都有可能以任何方式与其他基因组合,形成新的基因型。

3. 孟德尔的第三定律(不互相干扰定律):每个性状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不会相互干扰。

不同的性状之间的遗传是独立进行的,一个性状的遗传不会影响另一个性状的遗传。

这意味着每个性状都受到不同基因的控制,它们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

这些定律是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里高利·约翰·孟德尔在19世纪中期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并提出的。

这些定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我们理解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因的分离定律(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知识讲解)

基因的分离定律(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知识讲解)

基因的分离定律(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知识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重点)理解基因型、表现型的关系。

3、了解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分离定律1、分离定律的内容(1)杂合子中,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具有独立性(2)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3)等位基因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2、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2)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

要点二:一些解题技巧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性状。

(2)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表现为同一性状的两亲本,后代如果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后代中数目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现在以下方面:(1)如果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一定为显性性状(B_)(如甲图所示)。

(2)如果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bb),则子代一定含有b遗传因子(如乙图所示)。

(3)如果子代中有纯合子(bb),则两个亲本都至少含有一个遗传因子b(如丙图所示)。

丙图中,由子代bb可推知亲本为_b×_b,但亲本_b×_b 的后代未必一定是bb。

【特别提醒】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推断基因型:(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

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Bb)。

即Bb×Bb→3B_∶1bb。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

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Bb×bb→1Bb∶1bb。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BB×BB或BB×Bb或BB×bb。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13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3讲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1.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相对玉米来说,缺点是需要人工去雄拓展遗传实验常用的其他材料及特点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四步曲”3.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提醒①提出问题是建立在杂交和自交实验基础上的,不包括测交实验。

②演绎过程不等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进行杂交实验对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

4.基因的分离定律1.选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后代既有有角牛又有无角牛,能否确定有角和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若能,请阐明理由;若不能,请提出解决方案。

不能。

可选用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或多对无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2.短尾猫之间相互交配,子代中总是出现约1/3的长尾猫,最可能的原因是短尾猫相互交配,子代短尾猫中显性纯合子致死。

3.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吗?提示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a=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A∶a =1∶1,但一般情况下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4.(生产实践)番茄中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甲番茄结红果,乙番茄结黄果。

将甲(RR)的花粉授予乙(rr)雌蕊柱头上,母本植株结出什么颜色的果实?这与孟德尔遗传规律是否矛盾?为什么?提示黄色不矛盾母本乙(黄色rr)番茄植株上所结番茄的种子基因型为Rr,但果皮是由黄色番茄的花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它的基因型为rr,故果皮为黄色。

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1.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2.与交配方式相关的概念及其作用3.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方法(1)自交法(2)测交法(3)配子法(花粉鉴定法)(4)单倍体育种法考向1结合遗传学相关概念,考查生命观念1.(2021·河北石家庄模拟)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A.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B.对某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测交后子代的性状表现C.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色盲的儿子D.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物杂交,所得F1的花色表现为粉红花答案C解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也就是说只有亲本表型一致,子代出现不同性状时方可称作性状分离,选项C中的亲本表现为一个性状,后代两种性状,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C正确;选项A中,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但不属于性状分离现象。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解,概述测交实验的过程,说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

2.结合教材资料,简述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图解:(3)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A和a 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

2.基因分离定律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与表现型(1)表现型: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即表现型。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即基因型。

(3)二者的关系:生物个体的表现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物个体的基因型,但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4.纯合子与杂合子(1)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和aa。

(2)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Aa。

二、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原因,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其优点是:(1)闭花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保证杂交实验的准确性。

(2)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使获得的实验结果易于分析。

2.采用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判断正误(1)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等位基因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 )(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 )(5)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 )(6)采用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 )答案(1)√(2)√(3)×(4)√(5)√(6)√填空: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1.两个小罐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引言: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是指奥地利植物学家格里高利·约翰·孟德尔于19世纪提出的遗传学基本原理,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两大定律分别是“同质性定律”和“分离定律”。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两大遗传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一、同质性定律同质性定律是孟德尔首先提出的遗传定律,其核心概念是“基因的两个表现形态相互分离,而后代只表现一种形态”。

换句话说,孟德尔发现在杂交实验中,父本的两个纯合子基因表现形态在杂交后会被分离,而后代只会表现其中一种形态。

为了证明这一定律,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研究对象。

他选取了7个具有明显不同表现形态的性状进行研究,如形状、颜色等。

孟德尔通过人工授粉,将具有不同表现形态的豌豆品种进行杂交,结果发现第一代杂交后代(F1代)的性状均为一种表现形态,而第二代杂交后代(F2代)中,各种性状的表现比例出现了3:1的比例。

孟德尔解释了这种现象,他认为性状的表现是由控制性状的基因决定的,每个基因存在于一对等位基因中,而控制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

在F1代中,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合成了一对等位基因,由于父本和母本的基因表现形态不同,所以F1代只表现其中一种形态。

而在F2代中,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合会重新组合,出现了两种表现形态,分别以3:1的比例表现。

二、分离定律分离定律是孟德尔提出的第二个遗传定律,其核心概念是“同一表现形态的基因在后代中分离”。

也就是说,孟德尔发现在F2代中,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会分离传递给下一代,而不会相互影响。

为了证明这一定律,孟德尔继续进行了豌豆的杂交实验。

他选择了F2代中表现为黄色的豌豆进行自交,结果发现F3代中,黄色和绿色的豌豆以比例1:3出现,而且黄色豌豆再次进行自交,其后代中黄色和绿色的比例仍然是1:3。

孟德尔解释了这种现象,他认为在F2代中,黄色豌豆携带两个黄色基因(AA),而绿色豌豆携带两个绿色基因(aa)。

当黄色豌豆进行自交时,基因会分离并重新组合,出现了两种基因组合(Aa和aa),所以F3代中黄色和绿色的比例为1:3。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础知识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础知识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础知识第 2 页第 3 页提出假说(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显性基因决定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

(2)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纯种高茎豌豆用DD表示,纯种矮茎豌豆用dd表示。

(3)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DD个体产生的配子是D,dd 个体产生的配子是d,而Dd的个体能产生两种配子,D和d,且比例为1:1。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这样,对提出的问题可以作如下解释:(用遗传图解表示)演绎推理按照这一假说,若将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高茎:矮茎=1:1。

(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孟德尔用F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比例接近于1:1得出结论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证明假说是正确的。

(1)孟德尔怎么知道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而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的呢?孟德尔又怎么知道基因型为Dd的个体表现为高茎,而不是矮茎呢?(2)演绎推理时,孟德尔为什么选择“将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不能选用其他的杂交组合吗?这一杂交组合的优点是什么呢?为什么把这一杂交组合称为“测交”呢?(3)最终表明,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

为什么孟德尔一猜就猜对了呢?又因为什么孟德尔的主张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呢?3、孟德尔的实验方法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1)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结果可靠,容易分析。

(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3)豌豆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

(4)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内。

人工异花传粉的流程去雄——套袋——传粉——再套袋(1)去除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2)套袋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由简到繁的研究方法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的。

性状类性状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第 4 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基因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个体类表现型基因型杂合子纯合子交配类杂交自交测交正交与反交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子代基因型及比例2(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适用范围有: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细胞核遗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例,卷发与直发为一对相对性状,且卷发为显性,直发为隐性。

父母俱为卷发,如基因型俱为Aa,则有可能生出直发(aa)的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自由组合通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只适用于不连锁基因。

例,卷发直发(A或a)与双眼皮单眼皮(B或b)两种形状互不干扰,各自遗传。

卷发、双眼皮为显性,直发、单眼皮为隐性。

俱为卷发、双眼皮的夫妇,若其基因型俱为AaBb,其子女表现性有卷发单眼皮,直发单眼皮,卷发双眼皮,直发双眼皮四种可能。

连锁互换定律: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

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换,就会使位于交换区段的等位基因发生互换。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例,有一种叫做指甲髌骨综合症的人类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NP表示)与ABO血型的基因(IA,IB或i)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在患这类疾病的家庭中,NP基因与IA基因往往连锁,而NP的正常等位基因np与IB基因或i基因连锁,又已知NP和IA之间的重组率为10%.由此可以推测出,患者的后代只要是A型或AB型血型(含IA基因),一般将患指甲髌骨综合症,不患这种病的可能性只有10%。

因此,这种病的患者在妊娠时,应及时检验胎儿的血型,如果发现胎儿的血型是A型或AB型,最好采用流产措施,以避免生出指甲髌骨综合症患儿.。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

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16、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分离定律
基础过关
1.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 B.相对性状 C.性状分离 D.遗传规律
2.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B.遗传规律只适用于植物
C.遗传规律适用于受精过程D.遗传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3.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关,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4.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A.50% B.25% C.75% D.100%
5.能够产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种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6.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
(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杂交、自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 C.测交、测交、杂交 D.杂交、杂交、杂交
7. 一组杂交品种AaBb×aaBb,各对基因之间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F1有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数为()
A.2,6
B.4,9
C.2,4
D.4,6
8. 向日葵种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
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

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种类是
( )
A.4种
B.6种
C.8种
D.9
9.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后进入到不同配子中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10.下列关于分离现象的假说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C.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1.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

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

(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
()上述两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

(2)组合甲的子代208株白色不抗虫的个体中,纯合子有株。

(3)组合乙中的亲本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的基因型分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