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罪福因缘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性罪福因缘集
心性罪福因缘集卷之上
大宋国智觉禅师注置
稽首三身佛显密半满教三乘贤圣僧
及护正法者我今略记留心性罪福缘
不载金口说经文显然故不出贤圣词
论中分明故牟尼入涅槃正法尽已后
五天及边国近代四部众邪正信不信
智者悉应观是故或自见若从佗所闻
为诫劝后辈但注其少分见闻赞谤者
同入法性海
若有四部弟子。

欲离生死证大涅槃。

虽缺威仪而复破戒。

必应当观三身功德相好神通智慧慈悲不思议理。

引证令知功德胜利。

○观三身功德
中天竺国有一沙门名僧多罗。

天性所禀。

懈怠懒惰。

虽受具足戒。

或不知持犯。

亦无读诵经教真言。

受于信施日夜空过。

三业多犯六时作罪。

无惭无愧不怖后世。

同住伽蓝大小众僧。

见其破戒不许交座。

乃至驱追摈出寺内。

而是比丘有小分智。

了别三身功德之相。

日日夜夜常念实相。

一念心中自然具足法如如智法如如境。

万德庄严。

由妄执故沉没生死。

念念步步行住坐卧皆是法性。

常观法性不须余法。

于是比丘年渐衰老。

受病经月。

见此僧者莫不诽谤。

临终之时。

化佛菩萨来至其所。

说实相法。

比丘欢喜颜色鲜白。

正念安坐生兜率宫。

光明异香周遍国内。

诸比丘众及与男女见是比丘如是功德。

流泪随喜。

谢前诽谤。

悔过忏愧。

发心观行三身功德。

修行之类其数甚多。

是故应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应观法性寂静真如。

一切诸法不思议故。

○打围棋二老僧
汝亦当听。

昔为寻道巡游诸国。

鸠流国中有大伽蓝。

有七百僧。

习大小教。

皆弘佛法。

有一僧房二老僧住。

只所好者是围棋戏。

二僧同心终日竟夜作围棋游。

更无他念。

不寻经教。

又不修道。

僧俗览者莫不加讥。

我闻此由为试彼心。

至老僧所。

爰二老僧不问讯我。

深入围棋不缘异境。

寻余暇语老僧言。

我求道法。

从流沙东到于五竺。

未预法流。

心性枯竭。

犹如渴鹿求水驰走。

愿二大士以大法水施与渴心。

流泪悲叹。

二老沙门见我深志。

敷座令坐。

即语我言。

我等二人年既衰迈。

围棋为业。

一生过暮非法师行。

众人被呵。

圣人志固。

寻大菩提。

我等犹叹不离生死。

何教沙门令知佛果。

但远方来。

强求佛法。

见信不许。

定违佛意。

沙门若深欲厌生死。

可念实相。

可观心性。

我等二人围棋为境。

寻求佛法。

观照心性。

年久
日深未知方偶。

况舍观心谁寻佛道。

示其相貌令预法水。

真如佛界如围棋槃。

九界差别如九黑目。

众生世间.五阴世间.器世间等重重差别。

犹如三百六十之目。

不净.数息。

五根.
七觉.八正。

四摄.六度.三念。

如是法门如少白石。

三毒.七慢.五盖.十缠.十二因缘.八邪.八难。

如是恶法黑业所成。

如黑石子。

智慧心明伏无明惑。

如以白石打杀黑石。

无明心迷失菩提种。

犹如黑石打杀白石。

道心坚固。

智慧明了。

破烦恼怨。

尽知法界。

犹如黑石皆悉打杀。

留白石弥满盘上。

烦恼盛发。

邪见不善。

无一分善。

一阐提人。

从冥入冥。

无出离期。

犹如白石皆被打杀。

唯留黑石弥满盘上。

如是迷乱烦恼生死。

如是修习菩提涅槃。

更不相离真如法界。

如白黑石互有胜负。

更不相离。

围棋之盘如是如是。

观察迷悟刹那刹那。

寻如如理。

三身在心。

不可求外。

真如具身。

何寻他所。

只以一法为观心境。

遥缘法界遍满十方。

众庶不知深呵我等。

逆缘为种令萌佛芽。

汝大沙门慎习此旨。

莫令他知。

愚者迷深增轮回苦。

智者解深达罪福。

努力努力。

固可信受。

不可披露。

我等为汝。

弥令取信。

观心威力不思议故。

说此事毕。

默然而坐。

二僧忽失。

不知所去。

围棋之具亦复失去。

五色光明。

房中充满。

我见如此希有之事。

欢喜合掌流泪顶礼。

渴仰二僧随喜赞叹。

未满一时忽然现前。

二僧在座重加诫言。

观如来性不离我心。

功德威神犹故如是。

汝还本国深修观行。

可厌生死。

如是劝我。

我承此教。

虽生深信未知心性。

此是秘事勿语愚者。

是故应知。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应观法性真如寂静。

诸法心起不思议故。

○呵懈怠比丘
道觉禅师呵责懈怠弟子云。

汝有宿缘生值一所。

幸遇佛法不尝甘露。

一生早走如雷电光。

毒蛇缠身何不怖畏。

怨贼同宿生安稳哉。

况阎魔卒冥途逼使。

无常鬼王生死指南。

如影相副催死不知也。

汝何着乐不觉无常。

通夜染睡不修道法。

睡眠可厌懈怠根元。

破戒可惭生死元物。

我念往昔求佛法时。

龟兹国中往诣住止。

时我一夜居宿山里。

至于半夜忽有啼哭叫呼之声。

其声宣言。

多盗贼取我财。

不知去方。

悲哉悲哉。

我今力尽。

近边男女慈悲之类。

可助我身可救我命。

时我闻此悲泣音声。

惊起走出见闻此事。

里内男女僧尼贵贱。

皆觉梦睡。

集会议云。

见此圣人结草为宿。

四十余年三衣一钵。

才所具足资养身命。

只依分卫。

身着粪扫不着细衣。

有何财宝怨贼盗取。

尤希有也。

我等可访。

夜中诸人集比丘所。

比丘流泪语诸人云。

我年来间为求菩提。

尽寻经教常拂疑尘。

夜止睡眠深莹观心。

如是不退四十余年之间。

今夜烦恼怨贼种种入来。

初夜端坐观三谛理。

散乱贪爱非例竞起。

逼取法财。

才??方便又始观行。

睡眠强贼逼迫我心。

任意盗取信.力.精进.觉法.慈悲.三昧.解脱诸法财物。

今至天晓自觉
大泣怀叹。

念无一分益。

汝等大众可救我身。

我无依怙法财尽故。

我有怖畏具怨贼故。

流泪叩头。

仰天伏地。

叹悲无极。

见闻大小莫不怀悲。

我从彼圣蒙观念旨。

以此见汝。

四十余年一发睡眠。

智者大叹。

何汝不发惭愧之心。

早取信心。

勿起懈怠。

比丘忽闻大师呵啧。

深耻怖罪。

观心性理现身见佛。

是故应知。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应观法性真如寂静。

诸法心起不思议故。

○随心为行
汝又当闻。

我往胡国巡礼诸寺。

住一寺中。

闻说一僧所作之业。

住于一所不经一时。

况住一日乃至一年乎。

见向东方又向南方。

见向南方复向北方。

见仰天住复伏见地。

见之行者又忽安坐。

见端坐者又高枕卧。

或着衣服或脱衣服。

或具威仪或不具。

或复歌舞而复悲泣。

或复多食或复不食。

或持弓箭或持锡杖。

或着好衣或着粪扫。

忽然赞人忽然骂詈。

须臾高声须臾默然。

或复读诵或复礼拜。

刹那粗犷经一时间。

所作转变犹故如是。

何况日日乃至年年。

所行不定不可宣说。

寺内众僧见闻男女。

而不言是寻常之人。

但谓迷乱极狂之人。

我往见之。

深怪所为。

三日四日随逐是人。

更不知意。

我至诚心礼狂比丘。

大师慈悲引摄我身。

比丘忽闻我言说毕。

离寺往至无人林间。

我观彼行随狂僧行。

狂僧至林端坐树下。

即语我言。

沙门法子大善知识。

以好心来求菩提道。

至心听受取信不逆。

若欲求佛当细寻心。

无明睡深生妄想梦。

心性狂迷刹那不住。

犹如猕猴不住一树。

亦如流水须臾不留。

由是妄生诸趣不同。

善恶之业。

生天受乐还生地狱。

居轮王位七宝具足还生贫家。

单己忧恼。

生师子已虽伏诸兽。

亦生蝼蚁怯弱无力。

如是不同由妄心生。

寻其本性凝然寂静。

绝言词境。

离思议相。

如是观察是真佛子。

我本心性散乱病重。

以数息观难可对治。

以是因缘随本所行。

观心妄想细观心性。

念念不住刹那刹那随境转变。

随心所念现我威仪。

虽如是转。

更不见体。

是不思议。

非无所知。

唯佛究尽心性本源。

我发道心过二十年。

从初发心至于今日。

随心妄想不覆其过。

细寻推求更不可得。

而是我行如来所说。

烦恼病重但随本病。

自在随心自然伏得。

如捕鳖鱼任钩弃置。

浮沉牵钓终鳖鱼死。

而是如来观行秘术。

浅行下根尚不得之。

见我心性显外轻浮。

一切诸人皆谓极狂。

我今为汝说观心法。

历万法相观达心性。

顺逆横竖浅深粗细。

分别心性摄持万德。

我听此语。

于狂比丘生如来想。

至心顶礼。

比丘语毕。

坐禅入定。

七日不起身心不动。

从定出已气色鲜白。

如白莲华忽开之相。

是希有事谁敢思量。

故知心法难可思议。

求佛道者但习观心。

以是案之。

见狂戏僧可生谤哉。

○常作诗比丘
汝又当闻。

我巡此国亲近智者五台山北。

往数十里有山民里。

彼里边山有二比丘。

结草庵室各住异所。

元是杭州文笔人也。

剃头舍家远住此山。

观其所作。

不继道迹不舍俗业。

只所好者诗颂歌咏。

花鲜香朝月朗照夜。

染笔作诗冷风吹暮。

霜鹤叫晓举扇咏颂。

从是以外更无所修。

时人见者出家外道。

诽谤骂詈不入僧数。

二比丘僧。

入山已后不出人间。

不怖诽谤不喜赞叹。

我往亲近。

见二僧行从草庵出。

只作诗颂专。

不见于佛法气分。

强勉久住致恭敬志。

弥现邪见不出慈言。

我终不见其人所行。

远离舍去。

奚过数年后时复往。

住于近边二僧老龄。

或八十余复及九十。

临终之时。

兼于一日昼夜不断。

老声歌咏流泪悲吟。

闻之僧俗皆谓老狂。

不称佛号不读经教。

无益习单。

俗曲外书空送此生。

是大恶人。

时二老僧。

临命终克俱时出遇。

合眼语通执手泣吟。

时于空中音乐声满。

妙华异香遍薰山林。

文殊.弥勒乘云出现。

各为老僧说深妙法。

各迎一僧东西升天。

异香熏室数月不先。

光明满林通夜照曜。

僧尼男女寻送顶拜。

回室赞叹开草庵已。

勘见年来作置诗书。

非世间语。

皆是甚深观心功德实相境界。

世间无常生死不定。

魔界佛界不二之由。

烦恼菩提即一之源。

见者染肝忽发道心。

闻者彻骨眼泪难禁。

或闻此诗剃头入山。

舍弃眷属深守菩提。

耻过持戒摄身观心。

趣佛道者其类极多。

故知诸法皆是佛法。

真可直心必可观心。

以是案之。

谁佛世尊。

其余众生莫谤比丘矣。

○沐浴之法
法空比丘呵责乐着沐浴弟子云。

汝等比丘。

明知法师沐浴之法。

比丘白言。

我等能知。

是故常沐浴。

法空比丘又更问云。

若能知者可教于我。

弟子白言。

是非难事。

水木火釜香灰等具。

如法备足。

调于温汤不热不寒。

沐浴身体垢秽不净。

一切诸人皆悉知之。

法空比丘告弟子言。

汝所习者。

是非沙门沐浴之法。

一切男女在家之族沐浴仪式。

经于多劫虽沐浴身体。

黑业之垢念念增故。

依彼法者更无出离三途旧里。

只是造置热地狱业。

何由沐浴离身垢哉。

剃头染衣成法师形。

永异俗形。

以形异知心可异俗。

以是明知。

沙门沐浴不同俗法。

犹为我说。

弟子闭口不知所答。

法空比丘告弟子言。

汝未明知沙门沐浴心行作法。

何常沐浴生爱着哉。

我今为汝说沐浴法。

凡法师心。

少欲知足是真所行。

昔若盛时胡国往诣请求佛法。

彼国北山有一伽蓝才十余僧。

出入止住皆持禁戒。

不许浮囊。

悉具威仪不倾油钵。

我时来至彼山寺毕。

为洗身垢构于温室。

先以上分供养住僧。

上座和尚引率诸僧。

威仪具足来至温室。

不误僧次着座上竟。

烧香散华胡跪合掌。

劝请十方诸佛菩萨贤圣等众沐浴供养。

同声赞叹诸佛菩萨。

发大愿云。

我等今生乃至究竟最未后身。

常以如是沐浴如来菩萨贤圣。

愿垂慈悲救济众生身心之垢。

如是发愿顶礼三宝。

然后经时上座比丘临沐浴时。

端身安座闭目思惟。

弹指数反。

从眼泪下悲愁罔限。

其余比丘亦皆如是。

时我不知沐浴因缘。

未染佛法。

见此所作合掌白言。

和尚何故弹指思惟。

泪流忧愁不敢沐浴。

愿说因缘我乐欲闻。

上座比丘即答我言。

法师若欲澡浴之时。

温室上分供养三宝普施一切。

上所作正欲沐时。

以僧次第必应沐浴。

若有客僧沙弥男女从近边所而复来会。

本住僧等出迎客僧。

和颜问讯不生违背。

发敬尊重生大师想。

或父母或生极爱一子之想。

而不分别是亲是疏及知不知。

亦不分别是男是女或贤或愚。

必令沐浴无空过者。

纵自不沐虽经多年。

客比丘僧必令沐浴。

所以者何。

若于温室生悭贪心。

但自身与眷属沐乐。

不施他人及僧俗等。

或加骂詈或时摈出。

决定死后入热地狱。

焚烧身分饮三热丸。

经多劫数不知出时。

欲见罪报出僧护等诸经论中。

努力努力。

于温室时勿生贪心。

又诸比丘及余男女。

若有道心欲得二世广大利益。

当设温室供养四众。

随力所堪拾薪汲水。

又设粥浆内衣炭等诸沐浴具。

常怀大悲供养众僧及诸病者。

令离尘秽亦令治病。

所以者何。

温室功德无量无边。

首陀会天由温室力。

身色光明胜余诸天。

生生处处离烦恼垢。

内外明洁入净佛地。

由是因缘自身虽不沐浴。

摧骨尽力当施诸僧。

深诫自身乐着欣求。

不沐浴身为净身垢。

才沐浴时一心悲呻而作是观。

我从无量无数劫来。

常所沐来三热汤也。

彼汤洗除我身垢者。

早证无垢大菩提位。

纵尽身分恼乱狱率。

倍烦恼垢增轮回尘。

有何不饱生沐浴心。

何况才得希有人身。

幸值释迦像法中间。

沐浴法水可洗心垢。

于有为汤生爱着哉。

假使尽力聚集一切山林树木。

倾于大海无量诸水。

日日温室洗我身分。

四大和合精血不净。

五体四支何时清净。

如是思惟不生爱着。

又应观察于温室所生地狱想。

见釜当生热铁之想。

见汤应生融铜沸想。

于汲汤人生狱率想。

入汤船时应生入于极热铁罐受极苦想。

磨体垢时应生我身入狱率掌摧折身分攫裂血肉惊怖之想。

为止息故。

卧坐之时当生卧坐热铁大地受深苦想。

饮粥浆时应生饮于沸铜汤想。

着内衣时应生极热炎火铁衣着缠身想。

如是思惟不生一念乐浴之心。

如是事观但随行者智慧宽狭其相无量。

是事温室复有理观温室作法。

我身心外无求温室。

观我腹内即是釜船。

血脓泪等即是汤水。

三百六十诸骨骸等乃是薪木。

我身燸气是即火炎。

我身诸皮乃应内衣。

心王即是沐浴
之人。

心所即是温室维那。

如是心王及心所调业果报。

温室汤水沐浴自在。

流转生死实应悲叹。

又应思惟。

净戒如水智慧如火。

烦恼如薪慈悲如釜。

以净戒水满慈悲釜。

以智慧火烧烦恼薪。

由是定慧相应。

温水心中流出。

以是法水洗除无始妄想心垢。

恶业之垢烦恼之尘。

须?须?令自然消灭。

佛性之体真如之理。

刹那刹那微妙显现。

自佗无垢内外清净。

天魔外道不能污秽。

生死烦恼更不尘染。

如是观行是真沐浴。

如是思惟是名理温室。

自今以后如是习学。

世间温室非真沐浴。

况复可怖后世罪报。

谁有智者不随此语。

但诸愚夫醪迷不解。

上座比丘说此事已。

更不沐浴即还本房。

余比丘亦皆不沐浴。

我闻此说不觉泪流。

深发道心常愿沐浴观心之温水。

于诸世间温室沐浴不生希望。

才得沐浴犹生入于热地狱想。

是故汝等信我所说。

不应著于温室沐浴。

常念无常而观心性之沐浴法水永离心垢。

弟子比丘闻大师之诫。

深怀惭愧永绝沐浴。

希求法水固持戒品。

习学正教永发道心。

是故应知。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应观法性真如寂静。

诸法心起不思议故。

○念佛
有一比丘名曰定觉。

白明智言。

我今无智亦无戒行。

人中之牛羊花园之枯木。

但称佛名念佛为业。

唯愿和尚为我宣说称念佛名功德心行。

明知和尚和颜向之。

告比丘言。

善哉善哉。

汝真知识。

能知生死崖岸苦岸。

三归者即是菩提之初道。

应修念佛。

念佛是最上之行法。

所以者何。

向上虚空直下大地侧见于四方。

一切处处。

若天若人鬼畜等类。

皆蒙诸佛大悲方便。

才得免苦或入乐城。

是故发心求佛道者。

舍于余业但念诸佛并称名号。

以是功德。

度于生死瀑流之大海。

证于涅槃寂静解脱。

我今为汝说于称念佛名仪式。

如我昔时初发之道心。

为求佛法巡诸国中。

或入深山食草而住。

或住冢间乞食而迳。

或住于伽蓝永仕习学。

或交聚落出入往来。

如是如是经历多年。

访习佛法寻求戒律。

师子国中有一孤山。

岑串半天谷彻幽地。

其孤山中有一伽蓝。

才有一僧。

人迹难通。

我时寻登往诣于伽蓝。

三七日之间精进经行。

见僧所行甚为希有。

不持经教法文等之具。

日夜六时沐浴精进。

入于堂内一心弹指。

闭目思惟举声唱云。

南无十方诸佛如来。

一唱名毕良久思惟。

复发声言。

南无大圣释迦牟尼如来。

良久思惟。

复称释迦如前无异。

如是思惟称佛名号。

百反千反从眼泪流。

如春细雨亦如泉水。

但除食时大小便利。

于其余时相欠如是。

烧香散华时节果食如法供养。

称佛名号闭目思惟更无余事。

我即思惟。

然是愚僧无所知故。

才称佛名不修余业。

不可亲近早当远离。

复更思惟。

我今试问比丘所作。


是念已往比丘所。

合掌白言。

大德比丘住此深山经几年序。

亦有何缘但称佛名不修余业。

比丘谛听。

我今细知比丘心行。

谦我所行设于试问。

虽须不答。

但以大悲息汝迷心。

汝比丘僧若真欲求大菩提道。

早止息于慢劣他心。

但发随喜恭敬一切。

勿轻佛法。

所以者何。

佛法甚深非凡所识。

称南无佛微小音声。

能辨一切世出世间有为无为事理之功德。

譬如龙子初生七日。

而能雨甘水普润一切。

亦如频伽在卵?之中。

声胜众鸟哀雅微妙。

称南无佛一音声中。

然彼如来从初发心及证极果。

于其中间一切功德.智慧.慈悲.禅定.解脱.一切善根。

皆悉具足无有缺减。

所以者何。

如是功德和合庄严名为佛陀。

心性体相名号仪式但一无异。

为化众生所现名号体相不同。

若寻本性如如空寂。

以是因缘称佛名时具诸功德。

念体性时亦具称名功德等事。

更互具足更无所缺。

犹如大纲牵一目时。

一切诸目皆悉振动。

亦如丸香诸香合故。

烧一分时众香馥[苟-口+匕]。

是故比丘但称佛名不修余善。

直至道
场破魔军已证大菩提。

我闻此语深怀惭愧。

叩头求救。

惟愿大师为我宣说念佛方法。

比丘语言。

称念佛名有多方法。

我为略说示其一两句。

若欲称念诸佛名号。

于清净地安置佛像。

幡盖华幢妙华灯明。

如法庄严尽力不怠。

沐浴香汤令身清净。

杨柳含口以水净垢。

著于净衣不起染着。

心狂所起贪瞋痴等呵责被。

迷乱烦恼一一而伏制之莫令不起。

然起大悲发弘誓言。

我及众生无明迷乱。

不知诸法是非之相。

亦复不知真如寂静实相之法。

死此生彼流转无穷。

受善恶身经劫不尽。

虽惭此苦不知遁方。

如折羽鸟翻飞无便。

亦如盲人见色无由。

诸佛如来发大悲愿。

能除迷闇智慧日光。

朗度群生令生惠解。

是故我今但称佛号并念功德。

因佛之誓愿发于惠眼。

及无始生死际限。

明照法界自然无碍。

如是思惟一心称念诸佛名号。

复更思惟诸佛之名号希有得闻。

若得才闻除无量劫烦恼恶业。

常生善趣。

诸魔外道不能娆乱。

犹如妙药。

但闻药名延三百岁长远寿命。

亦如咒王。

才得闻时诸毒恶气自然消灭。

何况一心称念佛陀功德利益无量无边。

是故我今除诸乱心一心称名。

如是思惟称念佛名。

复更思惟如来妙相甚深微妙。

尽说妙行多劫修行。

所谓誓发四弘之大愿。

舍法界财施诸众生。

求眼施眼。

求耳施耳。

求手施手。

求足施足。

乞骨随者施与骨髓。

乃至身命普施一切。

经无量劫遍于法界。

行如是施心无猒离。

于其中间不起想。

能施所施差别之心。

持戒.精进乃至智慧遍于法界。

经无量劫不起想。

如前布施。

如是修行自行化佗。

无量功德感得微妙自受用身。

周圆无际相好功德。

无见顶相遍
于法界。

眉间白毫亦遍于法界。

乃至一切诸根相好身分毛孔一一无边无限。

善根所引生故。

色身智慧十力无畏。

慈悲神通三昧道品。

皆遍法界而不杂乱。

更互而住自受法乐凝然寂静。

况发大悲还念本愿。

愍众生故示现应身。

隐尊特身居分段土。

身有形量大小差别。

士有净秽凡圣万差。

于所现身相好功德亦不思议。

青莲华眼绀毛睫相。

雪山白齿牛王步相。

频伽音声师子臆相。

一一之相好非是恶法。

无量功德和合所成。

系心思惟举声称名。

灭除众苦定得安乐。

愿如诸佛我亦如是。

感得相好功德之身。

为诸众生作大依止。

运载自佗直至菩提。

如是思惟一心称名。

复更思惟。

诸佛名号具无量德。

于地狱中得闻佛名。

猛火消灭变成莲池。

于饿鬼中得闻佛号。

甘露现前饥苦已消。

修罗人天各随所应。

或除怖畏贫穷五衰生诸善法。

今世安乐将来证果。

如是利益称念佛时自然具足。

是故一心称念佛名。

复更思惟。

诸佛方便甚深微妙也。

其有众生一心称名。

无碍智慧自然知见来至其所。

伸慈悲手而摩顶守护。

教化引接。

增益于善法。

减于恶法。

渐渐教化而令入佛道。

如净圆月之自然浮水。

亦如孔雀之依雷怀妊。

有如是益。

一心称名。

复更思惟一生早过。

如山下水。

身命忽衰犹如槿花。

罪业积身烦恼满心。

临命终时。

众病逼迫众苦恼乱。

诸根散怀色身衰损。

阎魔之使者问定罪业轻重之相。

牛头马头前后围绕摧折身分。

恶鬼恶神内外伺便倍增苦恼。

恩爱之妻子流泪失方。

覆养之眷属怀忧愁伤。

朋友故人见于气色便不来至。

近邻比户闻于案内专不相问。

王法上逼妻子下悲。

一生积财四面出去。

朝暮妆身皆悉衰损。

临其时节何人救济慈悲覆护。

诸佛如来垂大悲力影现其前。

慈悲照身耎语诱喻莲台迎接。

息诸重苦生净土中。

见佛闻法。

如是利益诚为希有。

如是思惟一心念佛。

复思惟称念弥陀一佛即为称念一切诸佛。

以何因缘。

三身如来与一切佛同体同意同事业故。

一切诸佛皆具三身功德之果。

是故称念弥陀一佛功德遍成称念一切诸佛。

如是思惟一心念佛。

如是念佛名事念佛。

其相无边。

但随行者智慧宽狭一一观之。

若欲直念诸佛功德。

应观理性。

此有三种理观念佛。

一直应观我身即是如来身相。

二直应观我心即是如来心性。

三直应观山河草木乃至一尘即是如来微妙身心。

一直观身即佛身者。

观我身体头眼耳鼻舌乃至手足一切身分。

一往虽是生死无常。

再寻观达具无边际真成功德常遍色身。

相续湛然
非有非无。

头即是空空即是头。

眼耳鼻等一切身分亦复如是。

真如冥合。

超言议道越思量境。

由是我身即是法性清净法身。

离我身而外何处求于法身。

如来一
一身分遍于法界更不杂乱。

由妄执故分别是非宽狭差别。

论其本性。

头等身分一一毛孔皆同法界自在无碍。

岂非报身相好功德具我身上。

何况应身即是我身。

今观我身与佛无异。

我身头顶即是如来之无见顶相。

我头发毛乃是诸佛之绀青发相。

观我两眼即是世尊青莲鲜白大慈悲之眼。

论我音声岂非频伽八辩声相。

频婆果之唇备我口中。

师子胸臆即我胸臆。

紫金色肤乃我身皮。

千辐轮文具我足底。

如来行步承足莲华。

是我步时所履物也。

如来所著上服法衣及诸璎珞。

乃是我身所服衣装乃严身具也。

总观我身与佛无异。

由修行力离恶业故。

如来相好显现炳然。

离尘光洁众所乐见。

由妄想力造众业故。

众生身分相好隐没。

覆弊尘垢污秽无光众所远离也。

观其本性但一无异。

犹如黄金被练放光藏土黑闇。

亦如镜面加莹明显积尘无杲。

由是应观我身相好与自受用及佗受用应身相好平等无异。

但悔妄想颠倒因缘。

早念前达诸佛功德。

及念我身本具佛身。

还于本觉安住寂静。

如是思惟称念佛名矣。

二观我心即佛心者。

诸佛心意即我心意。

观我心内有三佛种五智种子。

三世诸佛所修真如名为法界身法界心。

方便皆悉具足无有减少。

法身遍故。

报身.应身亦遍法界。

正因缘了亦同周遍。

如是观时。

我身诸佛及诸有情一切平等。

皆应称念名号体性。

如是思惟名真念佛矣。

三观草木一切诸物即是佛。

何者。

佛性如空遍于一切。

云何宣说有情非情有无差别。

是故应观一切非情亦是诸佛。

一色一香纯是中道。

一音一味亦是真如。

若动若止乃是法性。

若粗若细全是实相。

实智所栖万法境界即是法身也。

由是应观非情之类皆是法身。

如是等辈无智眼故。

皆见草木瓦石等物。

非是佛性非是佛身。

但谓无情朽败之物。

是不可思议。

唯有诸佛明知是事。

凡夫浅识非其境界。

由是因缘莫论是事。

但仰可信受。

恐彼草木瓦石之类。

见如我等有情之类。

皆生是念。

我等草木瓦石之类皆具佛性法界之理。

故自然成佛放光说法道理应然。

胎卵湿化之诸有情。

由何因缘而得成佛。

是不思议谁知本缘乎。

由妄想故感此草木瓦石金玉香臭善恶万品之差别。

迷谬不识法性常住非情。

我等及彼有情一一皆具佛性功德作佛本缘。

如是怪疑。

如我等辈闻佛所说。

佛性遍于非情草木。

皆生怪念执心不改。

以何因缘一切诸法不思议。

除佛世尊无有觉知。

非情有情本来作法。

何况经云。

一佛成佛。

观见法界一切草木总皆是佛身。

身长丈六放光说法。

其佛皆名妙觉如来(文)。

以是思念。

凡夫妄识心眼见之草木等类。

况六根言音说法。

但是非情无记物类。

诸佛如来以如实智明了见之。

一切草木非情之类放光说法
身相微妙。

定知不依凡夫妄识所见之相。

除依诸佛实智所照。

如是观察。

一切诸物皆是诸佛。

皆应称名礼拜赞叹。

不生于彼下劣之想。

如华严云。

了知一切法。

自性无所有。

若能如是解。

即见卢遮那。

总相大意。

心佛众生依报正报非情等类。

但一法性更无差别。

如是思惟不生偏执邪见之心。

若于实相究竟深理不知玄底。

偏生执时。

烦恼转增不免轮回。

由是世尊为遮偏执。

远离四句百非等谤。

宣说实相念佛之门。

但仰信受不生疑念(已上问答)。

顺彼天台圆顿念佛。

一称佛名一念佛德。

念念之中三德三谛三佛具足无有缺减。

各皆相续无有一异。

乃至百界千如三千世间一念中见无不真实。

如酌大海一渧之水。

一切诸流自然而得。

亦如身体一指伤时。

一切五体皆悉不安。

一念心起三身具足。

万法动起如是如是。

名不思议相续念佛。

若用是观欲念佛时。

依彼广文止观等之意细捡应观。

复有真言秘密之念佛。

称念佛之时观我心中有八叶之莲叶上台。

之上有月轮之形。

一一月轮有种子之字。

一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