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面试常见设计模式
面试常见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思想,它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板,帮助开发人员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设计和开发。
在面试时,设计模式也是面试官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重要话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设计模式,并分析其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1.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创建型设计模式,它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在多线程环境下,单例模式可以保证线程安全。
单例模式常用于需要共享资源或控制资源访问的场景,比如数据库连接池、线程池等。
2.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具体的对象创建由子类决定。
工厂模式可以隐藏对象的创建细节,减少依赖,并且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方式来创建对象。
工厂模式常用于创建复杂对象或对象组合的场景。
3.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依赖的对象将自动收到通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观察者模式可以实现松耦合,增加对象之间的协作和交互。
观察者模式常用于事件驱动、消息通知等场景。
4.策略模式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将一组算法封装成一系列可互换的策略,使得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端。
策略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减少代码的重复和耦合。
策略模式常用于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算法的场景。
5.装饰器模式装饰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功能,同时又不改变其原有的结构。
装饰器模式可以在不需要子类化的情况下扩展对象的功能,符合开闭原则。
装饰器模式常用于动态地给对象添加新的行为或功能。
6.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不兼容的接口可以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灵活性,减少代码的改动。
适配器模式常用于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转换或旧系统的升级迁移。
23种设计模式及应用
23种设计模式及应用设计模式是指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针对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的经验总结。
它们提供了解决特定或常见问题的可重用方案,使得软件设计更加灵活、可扩展和可维护。
1. 创建型模式:- 单例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全局访问点。
- 简单工厂模式:通过一个共同的接口创建不同的对象实例。
- 工厂方法模式: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由子类决定具体创建哪个对象。
- 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互相依赖对象的接口。
- 建造者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其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2. 结构型模式:-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
-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
- 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整体-部分"的层次结构。
- 装饰器模式:动态地给对象添加额外的功能,避免继承带来的类膨胀问题。
- 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
3. 行为型模式:- 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算法,将它们封装起来,并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
- 观察者模式:定义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当对象状态改变时自动通知依赖方。
- 模板方法模式: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骨架,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实现。
- 命令模式: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使您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参数化客户端对象。
- 状态模式:允许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其行为。
4. J2EE模式:- MVC模式:将应用程序划分为三个核心组件:模型、视图和控制器。
- 业务代表模式:将对业务对象的访问和业务逻辑从表示层分离出来。
- 数据访问对象模式:用于将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逻辑分离。
- 前端控制器模式:通过一个单一的入口点来处理应用程序的所有请求。
- 传输对象模式: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
5. 并发模式:- 线程池模式:创建一组预先初始化的线程对象来处理任务。
21种中的9种设计模式的理解
九种设计模式的理解这都是我个人的愚见,请不要当做参考文献传阅!只是为了加深这九种模式的理解1)单例模式(Singleton)该类只生成唯一的一个对象!也就是说不管调用这个类的任一对象都是同一个对象。
2)策越模式(Strategy)1.抽象策越角色(Strategy):一般是个接口2.具体策越角色(Concrete Strategy):实现接口的类,并且实现接口中特定的方法,完成某一特定功能。
3.环境角色(Context):含有一个抽象策越角色的引用作为成员变量通过定义不同的具体策越角色类,并且实现接口中的方法,使他们的上转型对象都是接口类型,但他们实现接口的方法的策越都是不相同的。
因此在环境角色中,不同的具体策越角色类的对象,会拥有不同的策越。
(实际上就是一个上转型的多态)3)代理模式(Static Proxy,Dynamic Proxy)1.抽象角色(Subject):一个公共接口2.代理角色(Proxy):实现了接口,并且还有一个抽象角色的引用作为成员变量。
这个成员变量就是用来接收真实角色的对象的。
通过实现接口的方法当中访问真实角色的方法。
3.真实角色(Real Subject):实现了接口,并且实现了接口中的特定方法,完成某一特定功能。
因为代理角色和真实角色实现了相同的接口,所以他们要实现相同的方法,但是代理角色实现的这个方法是直接调用了真实角色的同名方法,而且还为自身新增了功能。
而真实角色的这个方法才是真正完成某一事情的实现。
看似代理角色完全代理了真实角色。
(三个角色与组合模式有点类似,但是侧重点完全不同)4)观察者模式(Observer)1.抽象主题角色(Subject):定义一个接口,声明作为主题角色应该具备的方法(对观察者对象的增删改之类的方法声明)。
2.主题角色(Concrete Subject):实现了抽象主题角色,实现了它的所有方法,并且含有一个抽象观察者角色的集合引用作为成员变量,也就是说一个主题角色可以拥有多个观察者。
Java设计模式常用设计模式及其应用场景
Java设计模式常用设计模式及其应用场景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它提供了一套被广泛接受和验证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Jav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有许多常用的设计模式可以应用到Java开发中。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Java设计模式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
一、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是一种在整个应用程序中只允许创建一个实例的设计模式。
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资源的共享访问以及避免重复创建对象。
在Java中,单例模式的应用场景非常多,比如用于创建数据库连接池、线程池等资源池。
使用单例模式可以保证这些资源的唯一性,避免资源的浪费。
二、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一种通过创建工厂类来实例化对象的设计模式。
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创建对象的过程复杂,需要通过工厂类来封装这个复杂的过程。
在Java中,工厂模式常用于创建对象时需要根据条件来判断具体需要创建哪种类型的对象的情况。
比如,根据用户的输入来创建不同类型的图形对象,可以使用工厂模式。
三、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是一种对象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它的所有依赖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在Java中,观察者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事件监听和消息传递。
比如,一个网站上的用户注册功能,当用户成功注册后,可以通过观察者模式通知其他相关的模块进行相应的操作。
四、策略模式策略模式是一种将算法封装起来并使其可以互相替换的设计模式。
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为同一种问题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并且使这些解决方案可以相互替换,互不影响。
在Java中,策略模式可以用于实现不同的排序算法、不同的计算方式等。
比如,一个商场的折扣活动可以采用策略模式,根据不同的折扣策略计算折扣后的价格。
五、装饰者模式装饰者模式是一种通过为对象添加新的功能来扩展其功能的设计模式,它不改变对象的结构。
在Java中,装饰者模式常用于对已有的类进行功能扩展或者改造。
比如,对一个已有的文件读写类进行包装,增加加密、压缩等额外功能,而不改变原有类的结构和接口。
系统设计常见的设计模式及其实际应用案例
系统设计常见的设计模式及其实际应用案例在软件开发领域,设计模式是一组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常见问题的可重复利用的解决方案。
设计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使系统更加灵活和可靠。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系统设计模式,并提供相应的实际应用案例。
一、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它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单例模式常被用于数据库连接、日志记录器等资源共享的场景。
实际应用案例:Java中的Runtime类就是一个典型的单例模式。
通过调用`Runtime.getRuntime()`方法,可以获取到全局唯一的Runtime实例,从而实现对系统运行时环境的访问。
二、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它定义了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但具体的对象创建逻辑由具体的工厂类来实现。
工厂模式能够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降低了耦合性。
实际应用案例:在Java中,Calendar类就是通过工厂模式来创建日期对象的。
通过调用`Calendar.getInstance()`方法,可以根据当前系统的时区和语言环境,返回一个具体实现的Calendar对象。
三、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变化时,其依赖对象能够自动收到通知并进行相应的更新。
实际应用案例:Android中的广播机制就是观察者模式的实际应用。
当一个广播消息被发送时,所有注册了相应广播接收器的组件都能够接收到并做出响应。
四、策略模式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型模式,它定义了一系列可相互替换的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在独立的类中。
通过切换不同的策略对象,可以在运行时改变系统的行为。
实际应用案例:在电商系统中,用户下单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比如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
这些不同的支付方式就可以使用策略模式来实现。
五、装饰者模式装饰者模式是一种结构型模式,它允许动态地为对象添加额外的功能,同时又不改变其原有的结构。
java常用的设计模式及应用场景
java常用的设计模式及应用场景一、单例模式(Singleton)单例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它指的是设计一个类,使其只能生成一个实例。
它只提供一个类实例,保证只有一个实例存在。
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类的实例来控制整个系统,例如实现一个全局的缓存,或是建立一个共享的日志记录器,单例模式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个目的。
应用场景:1、对于需要频繁创建和销毁的对象,可以考虑使用单例模式,以避免过多地重复创建和销毁造成系统开销。
2、对于某些资源比较宝贵的对象,例如数据库连接,则可以用单例模式进行封装,保证全局应用程序只有一个,从而避免重复创建,浪费资源。
二、工厂模式(Factory)工厂模式是一种类创建型模式,它把类的实例化推迟到子类来完成。
它用于隔离客户类和实例化对象,通过声明抽象类类来定义构造过程,将不同的定义转移到不同的子类中去,从而使用户不需要关心实例化过程。
1、在有大量不同对象需要创建和管理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工厂模式封装类的实例化和存储,将池中不同对象来进行统一管理。
2、在使用设计模式的情况下,复杂的类结构已经不适合用一个实例来创建,可以采用工厂模式实现多个类的实例化,让用户不用关心对象实例的创建过程。
抽象工厂模式是一种工厂模式的拓展,它把简单工厂模式的单一职责拆分为多个类,从而实现一个系列相关的或相互依赖的工厂,以满足比较复杂的对象创建需求。
1、在需要创建复杂对象,而复杂对象又由多个部件组成的情况下,例如计算机,单一工厂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那么可以通过抽象工厂模式来实现。
2、在需要产生大量不同类型的对象,或者存在一系列相互依赖的产品族,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将工厂定义为不同维度组成的一个系列。
四、建造者模式(Builder)建造者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也叫构造子模式,通过使用建造者模式,客户端可以不必担心具体的生产过程,只需要给出具体的请求,由建造者来负责构造出请求的产品对象。
1、在有复杂的产品对象的时候,例如需要对多个部件进行拼装,以构造出复杂的对象,可以采用建造者模式将复杂的拼装过程进行封装,避免复杂的拼装过程变得混乱。
软件工程师中的常见设计模式
软件工程师中的常见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解决特定问题时总结出的一种模式或思想,它可以提供一套解决方案,帮助开发人员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并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在软件工程师的日常开发过程中,熟悉和掌握常见的设计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设计模式,以帮助软件工程师更好地应用设计模式。
一、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的设计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在软件开发中,我们常常需要保证某个类的实例只有一个,比如数据库连接池、线程池等。
使用单例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冲突。
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饿汉式和懒汉式。
饿汉式是在类加载时就创建实例,而懒汉式是在首次使用时才创建实例。
二、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的设计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将具体对象的创建和客户端的使用相分离。
工厂模式通过一个工厂类来负责创建对象,客户端只需要调用工厂类的方法即可获取所需的对象,而不需要关心具体对象的创建过程。
工厂模式有三种常见的实现方式: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通过一个工厂类来创建所有的对象,工厂方法模式通过一个工厂接口和多个具体工厂类来创建对象,抽象工厂模式通过多个工厂接口和多个具体工厂类来创建对象。
三、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的设计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使得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其他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观察者模式由两个核心角色组成: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其中被观察者维护着一个观察者列表,并提供注册和注销观察者的方法,而观察者通过接收被观察者的通知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四、策略模式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型的设计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其封装成独立的对象,使得这些算法可以互相替换。
通过使用策略模式,可以使得算法和客户端解耦,客户端无需关心具体的算法实现细节。
Spring中常见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Spring中常见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单例模式的应⽤场景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是指确保⼀个类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只有⼀个实例,并提供⼀个全局访问点。
J2EE中的ServletContext,ServletContextConfig等;Spring中的ApplicationContext、数据库连接池等。
⼆、饿汉式单例模式 饿汉式单例模式在类加载的时候就⽴即初始化,并且创建单例对象。
它是绝对的线程安全、在线程还没出现以前就实现了,不可能存在访问安全问题。
优点:没有增加任何锁,执⾏效率⾼,⽤户体验⽐懒汉式好。
缺点:类加载的时候就初始化了,⽤不⽤都进⾏,浪费内存。
Spring 中IoC容器ApplocationContext本⾝就是典型的饿汉式单例模式:public class Hungry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final HungrySingleton h = new HungrySingleton();private HungrySingleton() {}public static Hungry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h;}} 饿汉式单例模式适⽤于单例对象较少的情况。
三、懒汉式单例模式 被外部调⽤才会加载:public class LazySimpleSingleton {private LazySimple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LazySimpleSingleton lazy = null;public static LazySimpleSingleton getInstance() {if (lazy == null) {lazy = new LazySimpleSingleton();}return lazy;}}利⽤线程创建实例:public class Exector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LazySimpleSingleton simpleSingleton = LazySimpleSingleton.getInstance();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simpleSingleton);}}客户端代码:public class LazySimpleSingleton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1 = new Thread(new ExectorThread());Thread t2 = new Thread(new ExectorThread());t1.start();t2.start();System.out.println("END");}}结果:ENDThread-1:zySimpleSingleton@298c37fdThread-0:zySimpleSingleton@6ebc1cfd可以看到产⽣的两个实例的内存地址不同说明产⽣了两个实例,⼤家可以通过以下打断点的⽅式实现不同Thread运⾏状态见进⾏切换。
23种设计模式 详解
23种设计模式详解设计模式是指面向对象编程中,经过多次验证、被广泛接受的代码实现方法。
这些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目前,常用的设计模式有23种。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23种设计模式。
1. 单例模式(Singleton)单例模式是一种只允许生成一个实例的模式。
在实例化对象时,单例模式的生成过程比较特殊,需要先判断该类是否已经实例化过,如果已经实例化,则直接返回已有的实例对象,否则再进行实例化。
2. 工厂模式(Factory)工厂模式是一种生产对象实例的设计模式。
它将对象实例的生成过程封装在一个工厂类中,客户端需要对象时,只需要调用工厂类中对应的方法即可。
3.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模式是一种扩展了工厂模式的模式。
它可以生成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实例。
具体实现时,通常需要定义一个抽象工厂类和一些具体工厂类,来生产各种相关的对象实例。
4. 建造者模式(Builder)建造者模式是一种用于构建复杂对象的模式。
它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分解成多个简单的步骤,然后通过一个指挥者来管理这些步骤的执行,最终构建出一个复杂的对象。
5. 原型模式(Prototype)原型模式是一种通过复制已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的模式。
一般来说,系统中的对象包含大量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通过复制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节省生成对象的时间和资源。
6. 适配器模式(Adapter)适配器模式是一种将不兼容接口转换为兼容接口的模式。
具体实现时,需要定义一个适配器类,该类实现了客户端所期望的接口,而且还包装了原有不兼容的接口,使其能够兼容客户端期望的接口。
7. 桥接模式(Bridge)桥接模式是一种将抽象部分与其实现部分分离开来的模式。
具体实现时,需要定义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的接口,然后定义一个桥接类,将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联系起来。
8. 组合模式(Composite)组合模式是一种将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的模式。
常见的设计模式和最佳实践
常见的设计模式和最佳实践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简化了代码的复杂性,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设计模式可以让你有效地组织代码,让你的代码架构更加清晰并易于维护。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介绍常见的设计模式和最佳实践。
一、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用于创建一个全局唯一的对象。
在单例模式中,一个类只能被实例化一次,而且这个实例化过程必须由该类自行完成。
这种方式可以优化系统资源的利用,防止重复创建对象,并且可以更好地控制对象的访问权限。
在使用单例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线程安全:在多线程环境下,需要保证单例的实例只被创建一次,避免多个线程同时创建实例导致的问题。
2.避免反序列化问题:在反序列化时,可能会创建多个对象,需要使用枚举或序列化方法等方式避免这个问题。
3.不要使用全局变量:单例模式并不等于全局变量。
全局变量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需要避免使用。
二、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一种用于创建对象的设计模式。
它定义了一个工厂接口和多个具体的工厂类,每个工厂类都负责创建一种特定类型的对象。
当需要创建对象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哪个具体的工厂类。
这种方式可以将对象的创建过程与客户代码分离,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在使用工厂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工厂类的可扩展性:工厂模式允许你随时添加新的工厂类来创建新的对象类型。
需要确保工厂类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2.避免创建过多的工厂类:虽然工厂模式可以增加灵活性和可重用性,但是过多的工厂类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需要权衡利弊。
3.注意工厂类的职责:每个具体的工厂类都应该负责创建一种特定类型的对象,需要避免工厂类职责模糊不清的情况出现。
三、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用于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和事件处理。
在观察者模式中,一个对象(被观察者)会通知其它所有对象(观察者)自己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对象之间的松耦合,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unity2D】设计模式-单例模式Singleton
【unity2D】设计模式-单例模式Singleton什么是单例模式⼀个类只有⼀个实例,并且该实例能在全局被访问。
在游戏中,单例作为全局对象,只会被实例化⼀次。
这有利于统⼀管理某些功能。
举例游戏的UI界⾯可以⽤单例来管理,正如下⾯这个例⼦:using UnityEngine;public class UIManager : MonoBehaviour{//该实例要作为全局对象public static UIManager instance;public GameObject healthBar;private void Awake(){//使该类只有⼀个实例if(instance == null)instance = this;elseDestroy(gameObject);}public void UpdateHealth(float currentHealth){switch(currentHealth){case 3 :healthBar.transform.GetChild(0).gameObject.SetActive(true);healthBar.transform.GetChild(1).gameObject.SetActive(true);healthBar.transform.GetChild(2).gameObject.SetActive(true);break;case 2 :healthBar.transform.GetChild(0).gameObject.SetActive(true);healthBar.transform.GetChild(1).gameObject.SetActive(true);healthBar.transform.GetChild(2).gameObject.SetActive(false);break;case 1 :healthBar.transform.GetChild(0).gameObject.SetActive(true);healthBar.transform.GetChild(1).gameObject.SetActive(false);healthBar.transform.GetChild(2).gameObject.SetActive(false);break;case 0 :healthBar.transform.GetChild(0).gameObject.SetActive(false);healthBar.transform.GetChild(1).gameObject.SetActive(false);healthBar.transform.GetChild(2).gameObject.SetActive(false);break;}}}静态类与单例在游戏开发中,何时使⽤静态类,何时使⽤单例?,这篇博客讲得很好。
常见的六种设计模式以及应用场景
常见的六种设计模式以及应⽤场景设计模式是对设计原则的具体化。
⽤江湖话说就是武林秘籍,总结出来的⼀些固定套路,可以帮助有根基的程序员迅速打通任督⼆脉,从此做什么都特别快。
常⽤的模式及其场景如下。
1)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种常⽤的软件设计模式。
在它的核⼼结构中只包含⼀个被称为单例类的特殊类。
通过单例模式可以保证系统中⼀个类只有⼀个实例⽽且该实例易于外界访问,从⽽⽅便对实例个数的控制并节约系统资源。
应⽤场景:如果希望在系统中某个类的对象只能存在⼀个,单例模式是最好的解决⽅案。
2) ⼯⼚模式。
⼯⼚模式主要是为创建对象提供了接⼝。
应⽤场景如下:a、在编码时不能预见需要创建哪种类的实例。
b、系统不应依赖于产品类实例如何被创建、组合和表达的细节。
3) 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定义了算法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
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独⽴于使⽤算法的客户。
应⽤场景如下。
a、⼀件事情,有很多⽅案可以实现。
b、我可以在任何时候,决定采⽤哪⼀种实现。
c.、未来可能增加更多的⽅案。
d、策略模式让⽅案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案的客户。
举例业务场景如下。
系统的操作都要有⽇志记录,通常会把⽇志记录在数据库⾥⾯,⽅便后续的管理,但是在记录⽇志到数据库的时候,可能会发⽣错误,⽐如暂时连不上数据库了,那就先记录在⽂件⾥⾯。
⽇志写到数据库与⽂件中是两种算法,但调⽤⽅不关⼼,只负责写就是。
4)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被称作发布/订阅模式,定义了对象间⼀对多依赖,当⼀个对象改变状态时,它的所有依赖者都会收到通知并⾃动更新。
应⽤场景如下:a、对⼀个对象状态的更新,需要其他对象同步更新,⽽且其他对象的数量动态可变。
b、对象仅需要将⾃⼰的更新通知给其他对象⽽不需要知道其他对象的细节。
5) 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提供⼀种⽅法顺序访问⼀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
应⽤场景如下:当你需要访问⼀个聚集对象,⽽且不管这些对象是什么都需要遍历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迭代器模式。
Java中的设计模式及其应用示例
Java中的设计模式及其应用示例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可以提供一套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帮助开发人员在面对各种情况时更加灵活和高效地进行代码编写。
在Java中,有许多常见的设计模式,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设计模式,并提供相应的应用示例。
一、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单例模式是一种保证一个类只会被实例化一次的设计模式。
在Java 中,单例模式通常使用一个私有的构造方法,一个私有的静态变量,以及一个公有的静态方法来实现。
示例代码:```java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return instance;}}```二、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对象的设计模式,它通过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工厂类来封装对象实例化的过程。
在Java中,工厂模式通常使用一个工厂类和一个抽象的产品类来实现。
示例代码:```javapublic abstract class Shape {public abstract void draw();}public class Circle extends Shape {@Override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Circle");}}public class Square extends Shape {@Override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Square");}}public class ShapeFactory {public Shape getShape(String shapeType) {if (shapeType == null) {return null;}if (shapeType.equalsIgnoreCase("CIRCLE")) {return new Circle();} else if (shapeType.equalsIgnoreCase("SQUARE")) { return new Square();}return null;}}```三、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观察者模式是一种对象间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所有依赖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及原型模式
设计模式之单例模式及原型模式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是 Java 中最简单的设计模式之⼀。
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种创建对象的最佳⽅式。
这种模式涉及到⼀个单⼀的类,该类负责创建⾃⼰的对象,同时确保只有单个对象被创建。
这个类提供了⼀种访问其唯⼀的对象的⽅式,可以直接访问,不需要实例化该类的对象。
应⽤场景:保证⼀个类仅有⼀个实例,并提供⼀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Spring 中的单例模式完成了后半句话,即提供了全局的访问点BeanFactory。
但没有从构造器级别去控制单例,这是因为 Spring 管理的是是任意的 Java 对象。
Spring 下默认的 Bean 均为单例。
对于系统中的某些类来说,只有⼀个实例很重要,例如,⼀个系统中可以存在多个打印任务,但是只能有⼀个正在⼯作的任务;⼀个系统只能有⼀个窗⼝管理器或⽂件系统;⼀个系统只能有⼀个计时⼯具或ID(序号)⽣成器。
如在Windows中就只能打开⼀个任务管理器。
如果不使⽤机制对窗⼝对象进⾏唯⼀化,将弹出多个窗⼝,如果这些窗⼝显⽰的内容完全⼀致,则是重复对象,浪费内存资源;如果这些窗⼝显⽰的内容不⼀致,则意味着在某⼀瞬间系统有多个状态,与实际不符,也会给⽤户带来误解,不知道哪⼀个才是真实的状态。
因此有时确保系统中某个对象的唯⼀性即⼀个类只能有⼀个实例⾮常重要。
如何保证⼀个类只有⼀个实例并且这个实例易于被访问呢?定义⼀个全局变量可以确保对象随时都可以被访问,但不能防⽌我们实例化多个对象。
⼀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是让类⾃⾝负责保存它的唯⼀实例。
这个类可以保证没有其他实例被创建,并且它可以提供⼀个访问该实例的⽅法。
这就是单例模式的模式动机。
单例对象(Singleton)是⼀种常⽤的设计模式。
在Java应⽤中,单例对象能保证在⼀个JVM中,该对象只有⼀个实例存在。
这样的模式有⼏个好处:1、某些类创建⽐较频繁,对于⼀些⼤型的对象,这是⼀笔很⼤的系统开销。
程序常见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主要分三个类型: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
其中创建型有:一、Singleton,单例模式: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二、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须指定它们的具体类。
三、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Factory Method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了子类。
四、Builder,建造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他的表示相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五、Prototype,原型模式: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来创建新的对象。
行为型有:六、Iterator,迭代器模式:提供一个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的各个元素,而又不需要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七、Observer,观察者模式:定义对象间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自动更新。
八、Template Method,模板方法: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TemplateMethod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以重定义该算法得某些特定步骤。
九、Command,命令模式: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和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十、State,状态模式:允许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他的行为。
对象看起来似乎改变了他的类。
十一、Strategy,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他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使他们可以互相替换,本模式使得算法可以独立于使用它们的客户。
十二、China of Responsibility,职责链模式: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送发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十三、Mediator,中介者模式:用一个中介对象封装一些列的对象交互。
软件开发中常见的设计模式
软件开发中常见的设计模式软件开发中,设计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设计模式代表了一组被反复使用的最佳实践,可以用于解决特定问题。
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避免重复劳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设计模式。
一、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它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单例模式通常用于管理资源,例如数据库连接、线程池、日志记录器等。
单例模式有几种实现方式,最常见的是饿汉式和懒汉式。
饿汉式在类加载时就会创建实例,而懒汉式则是在第一次使用时才会创建实例。
二、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它用工厂方法代替了new操作符来实例化对象。
工厂模式可以隐藏具体产品类的实现细节,使客户端无需关心具体的产品实现,只需要知道工厂可以创建出所需产品即可。
工厂模式可以分为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适用于只有一个工厂类,可以根据输入参数创建不同的具体产品。
工厂方法模式适用于多个工厂类,每个工厂类负责创建一种具体产品。
抽象工厂模式适用于具有多个产品族的结构,每个工厂类负责创建一个产品族。
三、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模式,它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代理对象可以在不改变原始对象的情况下,对原始对象进行增强或者限制访问。
代理模式有多种实现方式,最常见的是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静态代理需要手动编写代理类,代理类与被代理类的接口一致,会将请求转发给被代理对象。
动态代理则是在运行时动态创建代理类,可以选择在特定的方法前后加入增强逻辑。
四、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步地监听一个主题对象,当主题对象发生改变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
观察者模式由两个核心角色组成,一个是主题(Subject),一个是观察者(Observer)。
主题负责维护对观察者的引用列表,并提供注册/删除观察者和通知观察者的方法。
设计模式的分类
设计模式的分类设计模式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领域的最佳实践,它为软件开发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特定情境下的可重用解决方案,能够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一、创建型模式1. 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用于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全局访问点。
单例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唯一的对象来协调系统操作的情况,如配置管理器、日志记录器等。
实现单例模式的方法有饿汉式和懒汉式,其中饿汉式在类加载时就创建了实例,而懒汉式在第一次使用时才创建实例。
2. 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用于将对象的创建过程封装在一个工厂类中,并通过调用工厂类的方法来创建对象。
工厂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根据不同条件创建不同对象的情况,如数据库连接池。
实现工厂模式的方法有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其中简单工厂模式将对象的创建过程封装在一个工厂类的静态方法中,而工厂方法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则通过定义一个抽象的工厂类和具体的工厂类来实现。
3. 原型模式原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模式,用于通过克隆(深拷贝或浅拷贝)已有对象来创建新的对象,而不是通过调用构造函数创建。
原型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创建大量相似对象的情况,如游戏中的敌人。
实现原型模式的方法有浅拷贝和深拷贝,其中浅拷贝只复制对象的基本类型属性,而深拷贝则复制对象的所有属性。
二、结构型模式1. 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模式,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从而使原本不兼容的类能够协同工作。
适配器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使用已有的类库或接口,但这些类库或接口与当前系统不兼容的情况,如国际化(I18N)处理。
实现适配器模式的方法有类适配器模式和对象适配器模式,其中类适配器模式通过多继承实现,而对象适配器模式通过组合实现。
2. 装饰器模式装饰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模式,用于动态地给对象添加功能,而不需要修改对象的代码。
十种常用的设计模式
十种常用的设计模式设计模式是在软件开发中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解决特定问题的模板。
它们提供了一种在软件设计中重用的方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复用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介绍十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分别是单例模式、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观察者模式和策略模式。
1. 单例模式单例模式确保某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它常用于数据库连接、日志记录器等需要唯一实例的场景。
单例模式可以通过私有化构造函数、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来实现。
2. 工厂模式工厂模式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通过一个工厂类来创建对象。
工厂模式可以隐藏具体对象的实现细节,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来创建对象。
它常用于创建复杂对象或者需要根据条件来动态创建对象的场景。
3. 抽象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接口来创建一系列相关或依赖的对象,而不需要指定具体的类。
抽象工厂模式可以为客户端提供一组相互关联的产品,而不需要关心具体的实现细节。
它常用于创建一系列产品族的场景。
4. 建造者模式建造者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与其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建造者模式可以通过一步一步地构建对象,灵活地组合各个部分来构建复杂的对象。
它常用于创建复杂的对象,尤其是对象的构建过程比较复杂的场景。
5. 原型模式原型模式通过复制现有对象来创建新的对象,而不需要通过调用构造函数来创建。
原型模式可以提高对象的创建效率,避免重复创建相似的对象。
它常用于创建成本较高的对象或者需要创建大量相似对象的场景。
6. 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不兼容的类可以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可以用来解决接口不兼容或者需要复用现有类的情况。
它常用于系统间接口的转换和现有类的复用。
7. 装饰器模式装饰器模式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额外的职责,同时又不改变其接口。
装饰器模式可以在不修改原有对象的情况下,通过对对象进行包装来扩展其功能。
23种设计模式分类
23种设计模式分类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经验总结和最佳实践的整理,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高效、更可靠地构建软件系统。
根据《设计模式》一书的分类,设计模式可以分为23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用途。
1. 创建型模式(Creational Patterns)-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由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个类。
-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提供一个接口,用于创建相关或依赖对象的家族,而不需要明确指定具体类。
-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其表示分离,使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通过复制现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而不是通过实例化类。
2. 结构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s)-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
-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将抽象和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
-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动态地为对象添加额外的职责。
-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用于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
-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通过共享模式来减少创建的对象数量,以减少内存占用。
-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3. 行为型模式(Behavioral Patterns)-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通过一条链传递请求,直到找到能够处理它的对象。
软件开发者必知的12大设计模式
软件开发者必知的12大设计模式在软件开发中,设计模式是开发者们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知识之一。
设计模式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解决问题的经验总结,它们是被反复验证的解决方案,从而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于软件开发工程中。
在本文中,将介绍12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并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单例模式单例模式是一种保证只有一个实例对象的设计模式。
这个实例对象是全局唯一的,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
单例模式适用于需要确保系统中只有一个实例的情况,例如配置文件、日志记录工具等。
2.策略模式策略模式是一种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算法的设计模式。
它将不同的算法封装在一个类中,使得这些算法可以相互替换。
策略模式适用于在运行时动态地选择算法的情况,例如排序算法、数据加密等。
3.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对象的设计模式,它将对象的实例化过程封装在一个类中,由该类负责创建对象。
工厂模式适用于需要动态创建对象的情况,例如数据库连接、日志记录器等。
4.观察者模式观察者模式是一种在对象之间定义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状态改变时,它的所有依赖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观察者模式适用于建立一种对象之间的松耦合关系,例如事件处理、消息发布等。
5.装饰器模式装饰器模式是一种动态地为对象添加行为的设计模式。
它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对象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包装对象的方式添加新的功能。
装饰器模式适用于需要动态地扩展对象的功能,例如日志记录、权限控制等。
6.适配器模式适配器模式是一种将不兼容的接口转换成兼容的接口的设计模式。
它可以使得原本不兼容的两个接口能够协同工作。
适配器模式适用于需要集成两个不兼容的组件的情况,例如数据库驱动、网络库等。
7.命令模式命令模式是一种将请求和执行分离的设计模式。
它可以将请求封装成对象,并在该对象中存储和传递请求相关的信息和参数。
命令模式适用于需要将请求进行排队、记录和撤销的情况,例如任务队列、文本编辑器等。
8.模板方法模式模板方法模式是一种基于继承的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个算法骨架,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鸟学设计模式(一)——小单例有大秘密单例模式大家并不陌生,也都知道它分为什么懒汉式、饿汉式之类的。
但是你对单例模式的理解足够透彻吗?今天我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我眼中的单例,可能会跟你的认识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小实例:1.//简单懒汉式2.public class Singleton {3.4.//单例实例变量5.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6.7.//私有化的构造方法,保证外部的类不能通过构造器来实例化8.private Singleton() {}9.10.//获取单例对象实例11.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12.13.if (instance == null) {14. instance = new Singleton();15. }16.17. System.out.println("我是简单懒汉式单例!");18.return instance;19. }20.}很容易看出,上面这段代码在多线程的情况下是不安全的,当两个线程进入if (instance == null)时,两个线程都判断instance为空,接下来就会得到两个实例了。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单例。
接下来我们用加锁的方式来实现互斥,从而保证单例的实现。
1.//同步法懒汉式2.public class Singleton {3.4.//单例实例变量5.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6.7.//私有化的构造方法,保证外部的类不能通过构造器来实例化8.private Singleton() {}9.10.//获取单例对象实例11.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12.13.if (instance == null) {14. instance = new Singleton();15. }16.17. System.out.println("我是同步法懒汉式单例!");18.return instance;19. }20.}加上synchronized后确实保证了线程安全,但是这样就是最好的方法吗?很显然它不是,因为这样一来每次调用getInstance()方法是都会被加锁,而我们只需要在第一次调用getInstance()的时候加锁就可以了。
这显然影响了我们程序的性能。
我们继续寻找更好的方法。
经过分析发现,只需要保证instance = new Singleton()是线程互斥就可以保证线程安全,所以就有了下面这个版本:1.//双重锁定懒汉式2.public class Singleton {3.4.//单例实例变量5.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6.7.//私有化的构造方法,保证外部的类不能通过构造器来实例化8.private Singleton() {}9.10.//获取单例对象实例11.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12.if (instance == null) {13.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14.if (instance == null) {15. instance = new Singleton();16. }17. }18. }19. System.out.println("我是双重锁定懒汉式单例!");20.return instance;21. }22.}这次看起来既解决了线程安全问题,又不至于每次调用getInstance()都会加锁导致降低性能。
看起来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很遗憾,事实并非我们想的那么完美。
java平台内存模型中有一个叫“无序写”(out-of-order writes)的机制。
正是这个机制导致了双重检查加锁方法的失效。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上面代码上的第5行:instance = new Singleton(); 这行其实做了两个事情:1、调用构造方法,创建了一个实例。
2、把这个实例赋值给instance这个实例变量。
可问题就是,这两步jvm是不保证顺序的。
也就是说。
可能在调用构造方法之前,instance已经被设置为非空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假设有两个线程A、B1、线程A进入getInstance()方法。
2、因为此时instance为空,所以线程A进入synchronized块。
3、线程A执行instance = new Singleton(); 把实例变量instance设置成了非空。
(注意,是在调用构造方法之前。
)4、线程A退出,线程B进入。
5、线程B检查instance是否为空,此时不为空(第三步的时候被线程A设置成了非空)。
线程B返回instance的引用。
(问题出现了,这时instance的引用并不是Singleton的实例,因为没有调用构造方法。
)6、线程B退出,线程A进入。
7、线程A继续调用构造方法,完成instance的初始化,再返回。
难道就没有一个好方法了吗?好的方法肯定是有的,我们继续探索!1.//解决无序写问题懒汉式2.public class Singleton {3.4.//单例实例变量5.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6.7.//私有化的构造方法,保证外部的类不能通过构造器来实例化8.private Singleton() {}9.10.//获取单例对象实例11.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12.if (instance == null) {13.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114. Singleton temp = instance; //215.if (temp == null) {16.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317. temp = new Singleton(); //418. }19. instance = temp; //520. }21. }22. }23. System.out.println("我是解决无序写懒汉式单例!");24.return instance;25. }26.}1、线程A进入getInstance()方法。
2、因为instance是空的,所以线程A进入位置//1的第一个synchronized 块。
3、线程A执行位置//2的代码,把instance赋值给本地变量temp。
instance 为空,所以temp也为空。
4、因为temp为空,所以线程A进入位置//3的第二个synchronized块。
(后来想想这个锁有点多余)5、线程A执行位置//4的代码,把temp设置成非空,但还没有调用构造方法!(“无序写”问题)6、如果线程A阻塞,线程B进入getInstance()方法。
7、因为instance为空,所以线程B试图进入第一个synchronized块。
但由于线程A已经在里面了。
所以无法进入。
线程B阻塞。
8、线程A激活,继续执行位置//4的代码。
调用构造方法。
生成实例。
9、将temp的实例引用赋值给instance。
退出两个synchronized块。
返回实例。
10、线程B激活,进入第一个synchronized块。
11、线程B执行位置//2的代码,把instance实例赋值给temp本地变量。
12、线程B判断本地变量temp不为空,所以跳过if块。
返回instance实例。
到此为止,上面的问题我们是解决了,但是我们突然发现为了解决线程安全问题,但给人的感觉就像身上缠了很多毛线.... 乱糟糟的,所以我们要精简一下:1.//饿汉式2.public class Singleton {3.4.//单例变量 ,static的,在类加载时进行初始化一次,保证线程安全5.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6.7.//私有化的构造方法,保证外部的类不能通过构造器来实例化。
8.private Singleton() {}9.10.//获取单例对象实例11.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12. System.out.println("我是饿汉式单例!");13.return instance;14. }15.}看到上面的代码,瞬间觉得这个世界清静了。
不过这种方式采用的是饿汉式的方法,就是预先声明Singleton对象,这样带来的一个缺点就是:如果构造的单例很大,构造完又迟迟不使用,会导致资源浪费。
到底有没有完美的方法呢?继续看:1.//内部类实现懒汉式2.public class Singleton {3.4.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5.//单例变量6.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7. }8.9.//私有化的构造方法,保证外部的类不能通过构造器来实例化。
10.private Singleton() {11.12. }13.14.//获取单例对象实例15.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16. System.out.println("我是内部类单例!");17.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18. }19.}懒汉式(避免上面的资源浪费)、线程安全、代码简单。
因为java机制规定,内部类SingletonHolder只有在getInstance()方法第一次调用的时候才会被加载(实现了lazy),而且其加载过程是线程安全的(实现线程安全)。
内部类加载的时候实例化一次instance。
简单说一下上面提到的无序写,这是jvm的特性,比如声明两个变量,String a; String b; jvm可能先加载a也可能先加载b。
同理,instance = new Singleton();可能在调用Singleton的构造函数之前就把instance置成了非空。
这是很多人会有疑问,说还没有实例化出Singleton的一个对象,那么instance怎么就变成非空了呢?它的值现在是什么呢?想了解这个问题就要明白instance = new Singleton();这句话是怎么执行的,下面用一段伪代码向大家解释一下:1.mem = allocate(); //为Singleton对象分配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