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第6课 琵琶行 精品

合集下载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3 6 琵琶行(并序) 学案(学生版)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3 6 琵琶行(并序) 学案(学生版)

《琵琶行》学案(学生版)【学习目标】1、欣赏诗中运用正侧面描写、虚实结合、烘托比喻、对比等艺术手法,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知识储备】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

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

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2、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

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

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课前学习】一、文学常识,名词解释:1、乐府:2、歌、行、引:二:疏通字音铮(zhēng)悯然(mǐng)转徙(xǐ)浔阳(xún)枫叶(fēng)瑟(sè)声声思(sì)捻(niǎn)霓裳(nícháng)衣裳(cháng)红绡(xiāo)钿头银蓖(diàn bì)谪居(zhé)整顿衣裳(cháng)还独倾(huán)间关(jiān)三、解读小序1、积累字词明年—年长色衰—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感斯人言—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2、联系《孔雀东南飞》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探究学习】一、诗人为何会和一个素未谋面的下等歌姬产生共鸣,请找出文句分析(对比手法分析)。

线索:主旨句:共同点:二、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三、文章往往少不了写景,本诗前后有几处写景,诗句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四、文章几次写到琵琶声?使用了哪些手法?化虚为实表现音乐之美,结合诗句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导学案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导学案及答案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 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 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 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相关知识 歌行体,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这类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长兄,长子。 6.文言句式 (1)歌以赠之。 (介词"以"的宾语"歌"前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示强调。) (2)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于穆、曹二善才"放在动词"学后"作补语。"于"相当于"向"。) (3)转徙于江湖间。 (介词结构后置。"于江湖间"作动词"转徙"的补语。"于"相当于"在"。) (4)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本"后省略动词谓语"是"。) (5)使快弹数曲。 ("使"后省略宾语"之",指"琵琶女"。) (6)送客湓浦口。 ("客"后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被"。)
历史制造了许多悲剧,而并非所有悲剧都因悲剧的主角而演绎成永恒的绝美。
写作运用
【适用话题】可用于“知音”“情感”“音乐”“审美”“理解”“关注弱者”“同情”
“和谐”“同情心是人性的标志”“要忧民之忧”“流泪如何不丈夫” 等话题或题目中。
运用范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学设计15:第6课 琵琶行并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学设计15:第6课 琵琶行并序

琵琶行并序【教学目标】1.理解《琵琶行》内容和把握诗歌主旨。

2.领悟诗人和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3.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写作背景: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

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

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

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

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

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

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

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2.白居易生平与诗作前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琵琶行》学案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琵琶行》学案

琵笆行创设情境:学习任务:欣赏音乐描写。

(一)自主检测——基础题一、诵读第二节,理解内容: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演奏琵琶曲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二、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附:[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里写乐曲旋律的变化是:()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2、叠词和联绵词: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使音节悦耳动听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①正面描摹: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②侧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云南省陆良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 琵琶行并序 教案 精品

云南省陆良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 琵琶行并序 教案 精品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2. 教学重点/难点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俞伯牙与钟子期)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进了经典,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以诗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句。

(互文,童子、胡儿能解吟唱长恨曲、琵琶篇)说明《琵琶行》通俗易懂,流传之广;一千多年后,它依然是珠玉璀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作者简介(参见教参及练习册)这是江西九江琵琶亭上的一幅对联:“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板书)二、作家作品及解题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

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

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教案6(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教案6(精品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案教学目标:1.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贡献。

2.理解《琵琶行》的内容和诗人深沉的感情。

3.了解和掌握描摹音乐的手法。

教学设计:1.两课时。

2.借助诵读和音乐,感受诗情。

3.借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深沉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2.《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现存诗近三千首。

《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

元和三年(808),白居易任“谏官”(即左拾遗);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

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

三、简析诗前小序:1.注意几个字词: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贬官。

明年:第二年。

今指今年下一年。

委身:托身。

嫁的意思。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命,叫;酒,名词作动词。

因:于是;为:作,写。

命:命名,取名。

2.小序有何作用?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②概述琵琶女身世;③点明写作动机;④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高中语文 第6课 琵琶行并序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6课 琵琶行并序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琵琶行并序【教材分析】《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千古名篇。

因此,教学中不必过份拘泥于字词教学,字词知识可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掌握。

课堂教学应围绕下列三个环节进行:通过诵读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语言品味音乐美。

最后对比阅读及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3.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难点】1.感受诗歌悲剧美,鉴赏诗歌描声艺术是重点;2.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本诗的难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两千多年前,一个文雅学士,一个山野樵夫,演绎了一曲音乐传奇;一千多你啊你按,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用音乐演绎了一曲千古绝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悠悠的浔某某边,瑟瑟秋风中,一个美丽忧伤的故事便诞生了,一直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琵琶行》,体味诗人的情感和心灵。

二、诵读鉴赏:(一)学生集体对照注释吟诵全诗,体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二)背景介绍1.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但无严格区别。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力求通俗,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主X“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后期则“独善其身”。

三、师生研读,教师点拨1.诗歌的开头,诗人描写了那些景物?铺设了怎样的离别之情?明确:这一段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引了了琵琶声。

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6琵琶行优化学案讲评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6琵琶行优化学案讲评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6琵琶行优化学案讲评第一课时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教课设计主备人:使用人:时间:课题琵琶行课时第一课时课型习题课教课记着文言诗歌翻译要依照的原则和步依照:高考要求:“理解文言诗歌的粗心并要点骤,娴熟掌握各种文言现象。

会正确翻译重要句子”教课辨析辨别各种文言现象,运用技巧正确依照: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和语感较弱。

难点翻译文言句子。

运用能力:原由翻译学习辨别正确翻译各种文言现象,学生可以记着文言文翻译要依照的原则句子是高目标和步骤,并会运用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正确翻译文言句子。

考必考内容之一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教课教课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企图时间环节课前背诵琵琶行检查学生背诵情翻开小考本累积高考必备3分钟三分钟况诗词考察内容1展现练习p41-43页1巡视检查学生正学生评论总结培育自我评论5分钟承接结习题答案,并校正确率,进行实时评能力果环节价。

2增补有关知识2做议文言诗歌翻译的原1、统计翻译句子1、概括步骤和训练学生概括10分讲评则、步骤、技巧的失分处。

方法总结的能力。

钟环节2、总结翻译句子2、笔录上记录的失分原由3讲堂概括出文言文翻译提示:切分后,不在笔录本上记稳固本课所学,总结提的三个原则、四个同的词怎样处录,记准例句达成学习目标7分钟升环节步骤和六种技巧。

理?和方法。

目标检测环节部署下节课自主学习任务7板书设计8 课后反省三个例句翻译1、巡视学生。

1黑板和小考检查学生对本10分2、宣布答案。

本作答课所学的掌握钟3、评论学生作2同桌互批。

状况答结果。

3代表解说4校正答案。

1学生收集对于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整理在笔录上。

5分钟2你以为诗歌考察有哪些考点?(学优生)让学生明确下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提前学习。

1、原则:依照原文语气、语义、习惯2、步骤:审、切、连、誊3、技巧:留、对、换、补、删、调。

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第6课 琵琶行并序

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第6课 琵琶行并序

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习目标1.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

2.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3.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字音辨识 (1)单音字①湓.浦口( ) ②铮.铮( ) ③悯.然( ) ④谪.居( ) ⑤荻.花( ) ⑥霓.裳( ) ⑦管弦.( ) ⑧红绡.( ) ⑨银篦.( ) [答案] ①Pén ②zhēnɡ ③mǐn ④zhé ⑤dí ⑥ní ⑦xián ⑧xiāo ⑨bì (2)多音字 ①漂⎩⎪⎨⎪⎧漂.沦( )漂.白( )漂.亮( )②虾⎩⎪⎨⎪⎧虾.蟆( )鱼虾.( )③裳⎩⎪⎨⎪⎧霓裳.( )衣裳.( ) [答案] ①piāo /pi ǎo/piào ②há/xi ā ③chán ɡ/sh ɑnɡ 2.辨形组词(1)⎩⎪⎨⎪⎧钿( )佃( ) (2)⎩⎪⎨⎪⎧舫( )坊( ) (3)⎩⎪⎨⎪⎧谪( )嫡( )滴( )(4)⎩⎪⎨⎪⎧拨( )拔( )跋( )[答案] (1)钿头/佃户 (2)西舫/作坊 (3)贬谪/嫡系/水滴 (4)拨弦/坚忍不拔/跋涉3.通假举要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通“划”,用拨子划4.词语解释(1)左迁..九江郡司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委身..为贾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曲罢悯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恬然..自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低眉信手..续续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梦啼妆泪红阑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呕哑嘲哳..难为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却坐..促弦弦转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贬官,降职(2)托身。

高中语文必修3学案3:第6课 琵琶行并序

高中语文必修3学案3:第6课 琵琶行并序

琵琶行并序新课助读《琵琶行》是白居易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不多见的能成功描摹音乐感人效果的诗篇之一。

该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秋,当时白居易45岁,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已二年。

诗前的小序较详细地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诗人自己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十分成功。

诗人调动了多种描写手法,生动地再现了琵琶曲的感人效果,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和千口传唱。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所作《新乐府》《秦中吟》等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现存诗近三千首。

★新乐府:乐府诗类名。

是一种用自命新题以写时事的乐府诗。

始创于初唐,杜甫时大有发展,后来白居易、元稹等发扬了这种写作方法,同时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白居易所作五十多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三、七言错杂运用,语言通俗易懂。

自主梳理1.注字音2.解多义言⎩⎪⎨⎪⎧凡六百一十六言.( )东船西舫悄无言.(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命⎩⎪⎨⎪⎧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命.曰《琵琶行》(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数⎩⎪⎨⎪⎧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范增数.目项王(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发⎩⎪⎨⎪⎧主人忘归客不发.(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属⎩⎪⎨⎪⎧名属.教坊第一部( )若属.皆且为所虏( )举酒属.客( )为⎩⎪⎨⎪⎧委身为.贾人妇(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3.辨活用遂命酒.(__________)闻舟中夜.弹琵琶者(__________)4.分古今感斯人言(__________)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__________)转徙于江湖间(__________)6.积名句(1)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_。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第6课+琵琶行并序.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学案:第6课+琵琶行并序.doc

第6课琵琶行并序【学习重点】1.阅读诗歌,感知人物形象,鉴赏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2.赏析本文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

一、文本名句1.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7.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8.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二、白居易诗歌名句1.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一《长恨歌》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长恨歌》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文本导学■语言积累1.词语理解(1)一词多义〔感斯人费_____________________%1言V凡六百一-六肓:____________________、自肓本是京城女:___________________'遂市酒:__________________%1命彳命曰《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I .「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_______%1数’[—曲红绡不知数: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1暂5[如听仙乐耳晳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闻此请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声停欲语迟: ___________________%1语V .千载琵琶作胡谱: ___________________、亡去不义,不可不淨: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明年秋,送客溢浦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四为长句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铁骑冬申刀枪鸣今义:__________________%1整敢衣裳起敛容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1秋月春风等困度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1暮去朝来焉页色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1孝夫嫁作商人妇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1寺来江口守空船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1凄凄不似回前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3)虚词归纳』是夕始觉有迁谪意:①疋[自言本呈京城女:_一因为长句: _____________②为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君翻作《琵琶行》:_2.词类活用(1) 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舟中枣弹琵琶者:⑵遂命渭:_________________(3)商人車利程别离:__________3.特殊句式(1)送客溢浦口: __________(2)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3)感斯人言:—(4)左迁九江郡司马:4.语句翻译(1)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6 琵琶行并序16-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6 琵琶行并序16-人教版

《琵琶行》教案(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领会主旨。

2:学习用比喻描写音乐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导入: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进琵琶行中的经典音乐描写,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境,从文字中感受白居易的真挚情感。

三、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讲过,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是优美动情的琵琶声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是桥梁,全文有三段音乐描写,分别在哪里呢,请找出来?(提问)四、第一处:忽闻水上琵琶声,……犹抱琵琶半遮面。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是音乐的效果:惊异。

初闻,即如此强烈,改变了心情,“醉”和“惨”的迷蒙都消失了。

(请齐读)五、白居易写音乐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那么全诗对音乐最集中也是最生动的描写在第二段,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

到底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而流传千古呢?(读),从中初步感受琵琶声之动听。

并且找出你最喜欢的,最有感情的句子。

(提问)六、同学们的解读让我产生了共鸣,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到: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浔阳江边,风冷月寒,琵琶女独守空船,请女生齐读前奏: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写调弦,但又不能停留在曲调上,未成旋律已有动情之处,什么情?是弹奏者的情感,这也是全诗的主线。

(请问)思在课文注解中是什么意思?悲,伤。

信手?随手。

正式演奏开始之前已满满情思,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愁绪,每一根弦都发出了低沉抑郁的声音。

七、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及本诗名句。

2.整体把握全诗,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内容。

3. 欣赏作者描绘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感受诗中音乐描写的意境。

课前准备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白居易将自己所作诗歌分为四个部分,即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

其中讽喻诗成就最大,如著名的《卖炭翁》。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著有《白氏长庆集》。

2、写作背景
白居易在任左拾遗期间,由于屡次向皇帝上书剖析朝政,还写下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像《卖炭翁》等,得罪了皇帝及很多权贵。

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被嫉恨他的朝臣污蔑,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

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关于歌、行、吟:
歌、行、吟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一般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4、古代官职任免升迁的常用说法:
拜: 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 除: 授予官职.
擢: 提升官职.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调.
谪: 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的地区.黜: 免去官职.
去: 解除官职.乞骸骨: 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也指官员辞职归家。

二、语言积累
结合创新设计完成字词积累。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朗读诗歌。

1、结合注释疏通小序并思考其作用。

小序作用: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感的感情基调。

2、根据课文内容给每段写一个小标题。

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各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合作探究
一、赏析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学习音乐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点)
1、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用文中的诗句回答每次演奏后听者的感受。

第一次:“主人忘归客不发”——惊异(暗写、略写)
第二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醉(明写、详写)
第三次:“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伤悲(明写、略写)
2、声音无形,摹声最难,作者在描写琵琶女出神入化的技巧时,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使抽象的音乐变得具体可感的?请结合诗文举例分析。

正面描写:描写其演奏过程。

1)多用比喻,例如“如急雨”“如私语”等,共八个比喻。

都是用生活中具体的声音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2)使用拟声词描摹声音:“嘈嘈”、“切切”、“间关”等,更增加了语言的音乐感。

3)妙语点睛,声情结合。

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
幽愁暗恨生”等以声带情,以情绘声,声情结合,比单纯客观地描写声音效果好得多。

侧面描写:通过听众的反映、环境气氛来衬托琵琶声强烈的艺术魅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二、体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领会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具体内涵。

1、阅读第三段,本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析琵琶女为什么“梦啼妆泪红阑干”,并概括琵琶女的形象特点。

第三段运用了对比手法。

当年:京城艳倡、艺压京城、
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
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明确:琵琶女是一个琵琶技艺高超,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

2、哪句诗将这首叙事诗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联系起来并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请分析这首诗中诗人形象特点。

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相似之处:①出自京城②才华出众③落魄失意。

当年:天子近臣、高朋满座、
丝竹不绝、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送客惨别、
有酒无乐、其情凄凄
明确:诗人是一个才华横溢,誉满天下却被贬江城、怀才不遇,孤独抑郁的正直知识分子形象。

3.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
明确:满腹才华,昔日风光,今日落魄。

诗人和琵琶女在某种程度上同病相怜。

在中国文学中,自屈原的《离骚》起,就有“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女人的容颜盛衰、得宠失意往往使人想到男人的仕途穷通,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这两句诗
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琵琶女白居易
京倡京官
商妇——音乐——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4.小结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

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全诗情景乐相交融。

小结用文字描写音乐的技巧: 运用比喻(修辞方面)、用双声叠韵词(用字方面)、运用的对比(有声和无声)、动静结合、运用心情来表现音乐、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通感) 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目标检测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C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2、
《听蜀僧濬弹琴》(注: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1、(绿绮:琴名) 2、(挥手:这里指弹琴。

听了蜀僧濬的琴声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课后练习,创新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