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母亲的恩情》课文及教案
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母亲的恩情》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诗《游子吟》演化成的一个故事。
课文通过描述孟郊母亲在儿子临出远门前,深夜缝补衣服、清早村边送别,以及孟郊看见小草沐浴着太阳的光辉,抚摸着自己的衣服而触景生情,引出诗歌《游子吟》一诗的内容及写作的情况。
文章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
全文用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首动人的诗,歌颂母爱,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设计理念:本文是一首文包诗的课文,故事展现了诗歌的意境,诗歌浓缩了故事的内容。
语文是感性的,是一种文化的解读,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在文中潜心涵咏,感悟文本的人文性。
教学时,我一步步扎实的做好识字、写字和读书工作。
课文朗读从一句句的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到在体验朗读中读出表情、读出语气、读出心情。
注意“诗”“文”、“文”“图”的结合,在读文中仔细看图,看出书上写出来的,看懂书上没有写到的,从而使学生体会母爱,感悟亲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游子吟》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运用“忙着”造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图文结合、诗文结合、角色体验,在阅读中感悟。
3、态度情感目标: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1、用母亲的身份介绍儿子。
和学生交流母亲为你做什么?为什么喜欢为你做?2、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一、导入新课1、老师带来一首写母亲的诗,请看大屏幕,谁能对着拼音试着读一读?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首诗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了。
它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里,你想学吗?一起学习第九课——《母亲的恩情》,齐读课题。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9 母亲的恩情》精品课教案_22
《母亲的恩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学会“文包诗”形式的课文的一般学法,即通过诵读故事理解古诗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
4.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学会“文包诗”形式的课文的一般学法,即通过诵读故事理解古诗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会“文包诗”形式的课文的一般学法,即通过诵读故事理解古诗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9课——母亲的恩情。
(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板书:文包诗)顾名思义,文包诗就是文章中包含着一首小诗,谁来读一读这首小诗?那么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2.这篇课文说的正是孟郊和他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3.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进一步地理解和体会母亲的恩情。
二、品读课文1.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母亲的恩情,可以看出一位母亲对儿子的关爱?(1)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从哪里看出来的?(忙着)原来你抓住了关键词!谁能用“忙着”说句句子?理解了“忙着”的意思,抓住这个关键词,谁能把这句句子读好?让大家都感受到母亲对孟郊的关爱?指名读,齐读(2)还有哪句句子也体现了母亲的恩情?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哪些关键词让你感觉到的?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结合插图说一说。
男女生读(3)我们来看一组词语(出示:一针针一线线一针一线),用在这句句子中,哪个词更好呢?自己读一读。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9、《母亲的恩情》
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文包诗”形式的课文的一般学法,即通过诵读故事理解古诗的内容。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理解体会课文第三段“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整体感知同学们,今天我们谈话的题目是母亲,母亲也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
二、品读文本,感悟真情1、诗人孟郊他从小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到五十岁时写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谁愿意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下?(指明学生读)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看图思考,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体会母亲的关怀和慈爱。
(学生交流)3、指导朗读前四句诗。
4、出示图:天亮了,儿子要走了,母亲把儿子一直送到村口的大路旁。
思考:母亲会对孟郊说些什么?(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三、深情诵读,品味诗句孟郊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母亲,踏上了远行的路,心里百感交集,请小朋友读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思考:1、小草为什么长得这样生机勃勃?2、孟郊由小草想到了谁,由太阳的光辉想到了什么?(指导理解“沐浴着阳光的……恩情啊!母亲的慈爱……光辉吗?”这两句话的意思)3、指导朗读后两句诗。
四、感情诵读,升华情感母亲的恩情如此深厚,让孟郊难以忘怀,一生都铭记在心,于是在五十岁那年,他写下来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怀,谁来读好这首诗?(指名读。
)五、拓展延伸,真情永驻学生交流:用具体的事情说说母亲对你的爱。
六、布置作业1、把《游子吟》美美地朗读给妈妈听。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母亲的恩情》这篇文章,了解母亲的爱和恩情,进而更加珍惜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同时,通过阅读文本,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语文技能。
2.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会朗读文章。
3.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学习如何描述母爱的特点和意义。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与母亲有关的MV或小视频,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与感悟。
第二步:预习导入1.请学生们打开教材上《母亲的恩情》这篇文章,让他们在默读3分钟内了解文章的大意和基本结构。
2.请学生们自己思考,母亲在文中所发生的故事和情感为何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步:阅读与分析1.教师朗读全文,并对一些难懂词汇进行注释。
2.让学生们带着问题继续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情节和细节,最好是分段朗读,规范发音,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
3.询问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读出母亲行为中蕴含的情感和激发珍惜母亲爱的情感。
第四步:朗读练习1.请教师安排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1-2名同学进行朗读练习,并在朗读过程中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及时互相纠正。
2.针对每一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和提醒,帮助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加优秀。
第五步:写作辅导1.在理解文章和朗读练习步骤中,让学生们学会总结写作的思路和技巧,通过写作的方式对母亲进行表达和感谢。
第六步:课堂展示1.让每个小组进行PT展示,其他同学对于展示进行点评,增加展示的交互性和趣味性。
5. 作业布置1.要求在家完成一份作文,表达自己的母爱情感,呈现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2.原文背诵,熟练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二、教学反思这次的教学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母亲这个话题开展,让孩子们在逐渐了解母爱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技能。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母亲的恩情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母亲的恩情
一、教学内容
《苏教国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母亲的恩情》,描写了一个男孩遇
到了许多困难时,母亲无私地帮助他,最终取得了成功。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母亲的恩情,从文学素材出发,传递家庭伦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母亲的无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和朗读课文。
•了解母亲的恩情,培养感恩父母的情感。
•了解古诗韵文《登高》,初步学会赏析古诗词。
•能够运用想象,写一篇《感恩母亲》的文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听说、体验、观察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组织能力。
•采用小组讨论、情境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思考。
3.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理解和词语理解难度较高,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需要采用热情善意的态度,鼓励学生真实表达。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老师引入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向学生介绍本单元主题:。
苏教版二年级下《母亲的恩情》教案-2
《母亲的恩情》教案之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说古代的一位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
1、板书:母亲的恩情2、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谊。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报答不了指名试读课文。
四、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见文后练习3。
2、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
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一、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2、指名读,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3、“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9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_20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
课题中的“恩情”在本文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对儿女的恩情,再就是儿女对母亲的感恩。
本课围绕“游子吟”展开,生动地展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操心、送行的情景。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是训练学生朗读,进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
课文还配备了3幅插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和古诗。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结合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儿子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教育学生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难点初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小段歌曲,你们认真听听这首歌的名称是什么?会唱的同学,可以打着拍子,和我一起唱。
(清唱《游子吟》)2、这首《游子吟》不单是一首歌,它还是唐代诗人孟郊写下的一首古诗呢,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游子吟》吧!(生齐读))3、设疑:孟郊为什么写这首古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就能弄清楚这个问题了。
4、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生跟师齐书写课题,生齐读一遍课题)5、学写“恩”字,“恩”是本课要学会写的一个生字,怎么写?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母亲的恩情》的主题和内容。
2.掌握部分生字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能力目标1.提高语言翻译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3.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母亲的恩情》的主题和内容;2.设法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难点1.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2.如何沟通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通过课堂布置、讲解、辅助卡片、引导讨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先放一首《妈妈我爱你》的歌曲,让学生回忆起和母亲之间的感情,进而为课堂内容引入。
第二步:讲解首先了解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然后带着这个问题读一遍故事的内容,然后问学生故事中的母亲为何跑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添加一些适当的注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的主题。
第三步:辅助卡片制作一些辅助卡片,例如一些词义卡、元音音节卡、练习卡等,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一些词义、发音的理解。
第四步: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母爱”这个话题,同时也提高学生自觉感恩母亲之情。
第五步:回顾课程结束后,可以随机抽取几名学生来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并及时给予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将今天学到的知识传递给亲友,让他们也可以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板书设计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标题: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主题:体验母爱要点:1.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2.探究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3.唤醒学生感恩之心。
六、教学评估通过布置习题和随堂测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
具体操作是:1.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练习小组;2.设计各种形式的题目,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完成答题方式,例如有选择题、填空题等;3.在课程结束时,通过随机抽取学生对答案的方式,评估学生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范文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范文三篇篇一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而成的一篇故事。
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更让人体到母亲恩情的珍贵。
课文前半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后半部分引出诗歌。
第一至三自然段具体写母亲的恩情及孟郊对母亲的感念。
从内容上说这是一个故事,有时间、地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过程。
第四和第五自然段介绍《游子吟》一诗的内容及写作的情况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首动人的诗,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二、学情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对母亲的感受又是不同的。
教师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母亲关心自己事情而引出课文。
学习课文时,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对母亲恩情的感念。
反复吟诵,启发想象,有所意会。
三、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四、教学准备:图片、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2、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经常用《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来我们对妈妈的敬爱,而古代却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也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就写了古代诗人因为到感受到母亲的恩情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知道“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吗?4、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1、苹果精灵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两个小小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看:(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母亲的恩情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母亲的恩情
---------------------------------------
教学
要求
1.让学生了解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产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背诵古诗《游子吟》。
3.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重点
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母爱的伟大,产生热爱母亲的真挚情感。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背诵文中的古诗。
3.继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9 母亲的恩情
唐朝有个诗人,名叫孟郊。
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衣裳。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句导读:省略号表示母亲还想到很多关于儿子的事情,这里省略没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
段导读: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还在给他缝补衣裳。
第二天清早①,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
她望②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句导读:朗读时感情要真挚,语速稍慢。
]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_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_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摘要:课、导入课、唱《世上只有妈妈》说说你妈妈是怎样关心你,揭示课题题结合学习题生、板课题母亲恩情、出示生、教认3、母亲恩情这题目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情、齐课题,沐浴着()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啊3、默写《游子吟》这首诗课、导入课、唱《世上只有妈妈》说说你妈妈是怎样关心你?、朋友们每人都受到母亲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今天我们要学习课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事二、揭示课题题结合学习题生、板课题母亲恩情、出示生、教认3、母亲恩情这题目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情、齐课题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边听学生问题边轻轻地题旁打问)三、初指导、课有5然段请学们依次写上序、借助拼音课做到准音通句子3、再课边边画出生词和节、出示针视迟著名寸草言孟郊缝补沐浴生机勃勃了()指名试生词卡说说你生形、音、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带开火车齐5、把生词带入课再课把课得正确、流利6、指名试课每节师生共纠正7、比赛8、对刚才问题你懂了什么?四、教学生、生词、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形上有什么相?3、你怎样记住这些?、我们写这些左右结构候要什么?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五、作业、写今天教生、朗课二课、学习课节、指名、这然段有几句?从、句你懂了什么?(板孟郊要出远门)你知道他母亲是怎么做吗?(板缝衣针针线线不知什么候回)教学缝补针线3、看图请朋友看看图再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懂了什么?什么?(从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针线和衣上针脚可以看出针针地缝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神情也可以看出她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候才能回)、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这段容就是写了慈母手线游子身上衣()谁这句诗?()谁有感情地这句诗?(3)齐声5、比赛节指名齐二、学习二然段、指名、这段有几句话?了、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送儿天天挂念早回)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话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痛苦母亲恩情是多么感人啊3、三、四句话你懂了什么?(板多了白发眼睛湿润)从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提示母亲年纪了我出门谁侍她?、看图谁能说说己对二然段体会?(看母子两人你言我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深厚亲情太感人了)5、这幅感人情景就是就是诗诗句临行密密缝恐迟迟归()谁能有感情地()谁能说说恐思?6、、这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依依不舍情景齐三、学习三节、出示图3图上这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由三节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指名齐这句话这句话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草比作什么?有感情地朗这句话、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能出要报答父母养育恩感情?有感情地这句诗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候写?齐四节6、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这首诗指名齐7、了这课你有什么话想说四、教学生、分析形恩迟言寸著这些可以用熟悉记记、指导写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写这节课所教、把《游子吟》这首诗思和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三课、复习、指名有感情地课、《游子吟》这首诗你也能有感情地吗?比赛二、指导背诵、看图背诵这首诗、座位背3、指名齐背三、《补充》上相关四、作业、比比再组词补()摸()针()恩()扑()漠()什()思()、根据课容填空孟郊()着身上衣()着那又()又()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不就像这()?沐浴着()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啊3、默写《游子吟》这首诗、学了这课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母亲的恩情》课文及教
案
【导语】《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而成的一篇故事。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
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就在他50岁那年,写成了这首的小诗《游子吟》。
【教案】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
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教具准备:
字卡,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4、出示:针注视迟寸草言孟郊缝补沐浴生机勃勃了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从第1、2句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孟郊要出远门)你知道他母亲是怎么做的吗?(板书:缝衣一针针一线线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教学:缝补针线
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3、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
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1)谁来读读这句诗?
(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3)齐声读读
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3、读第三、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多了白发眼睛湿润)从“孟郊看到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
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
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
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
(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
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
齐读
三、学习第三节
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节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
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指名读,齐读。
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恩迟言寸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
2、《游子吟》这首诗你也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比赛读。
二、指导背诵
1、看图背诵这首诗
2、同座位点背
3、指名读,齐背。
三、读《补充阅读》上的相关文章
四、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补()摸()针()恩()
扑()漠()什()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着身上的衣服,()着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不了太阳的()啊!
3、默写《游子吟》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