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辨析比较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生态学的重要知识点解析

生态学的重要知识点解析

生态学的重要知识点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它对于人类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位三个方面解析生态学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包括有机体、种群、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等。

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生态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与稳定,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其次,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地区或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程度,它反映了生物的丰富程度和平衡性。

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一物种内部个体的遗传差异程度,它对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和相互联系,它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圈的稳定至关重要。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任务,因为它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生态位是指某一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地位和角色。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它决定了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和繁衍方式。

生态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物种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位的概念对于生态学的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生态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位。

生态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负责的表现。

我们应该加强对生态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更多的努力。

生态学知识点大全

生态学知识点大全

生态学知识点大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生态学的各个关键知识点。

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它包括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个体、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2.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由共同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组成的。

它们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共同维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生物群落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

3. 生态位生态位描述了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

物种的生态位由其对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其他物种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因素决定。

4. 生态位分化生态位分化指的是当一种或多种物种通过进化适应不同的生态位,减少彼此竞争的过程。

这样可以提高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5.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某一地区或生态系统内存在的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提供生态服务至关重要。

6. 传粉传粉是指植物通过借助外部媒介(如昆虫、鸟类或风)将花粉传递到其他植物上的过程。

传粉对植物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 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指生物体内激素分泌和代谢的过程,以维持其生长、发育和行为。

植物和动物都依赖激素调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8. 能量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的方式流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再被食草动物所摄取,最终流向其他食物链的环节。

9. 共生关系共生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共生关系可以是互利共生、寄生共生或捕食共生。

10.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表示一个地区或个体对生态系统资源的需求和利用程度。

它衡量了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与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之间的平衡。

11. 氮循环氮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氮元素的各种转化过程,包括氮固定、氮释放、氮捕获和氮沉积等。

生态学的知识点

生态学的知识点

生态学的知识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它关注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生态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生物群落包括所有生物种类的群体,它们在特定地点上共同生活并相互作用。

非生物环境包括土壤、水、气候等因素,它们为生物提供生存条件。

生态系统的组成元素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

二、能量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的形式流动。

光能被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从而被植物吸收。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生物量,并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这种能量转移在不同层级的食物链中不断进行,直到最终被消耗者利用并释放为热能。

能量流动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过程。

三、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它指的是一个区域或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意味着生态系统更具有抵抗力,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并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

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物种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四、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其所处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

不同物种之间通过利用资源和生存空间的方式来避免直接竞争。

每个物种的生态位是独特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不同的位置。

生态位的存在使得生物群落能够共存并维持生态平衡。

总结生态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涵盖了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等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为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保护地球家园。

生态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

生态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

生态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一、生态学的概念和分类1. 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演替过程、生物群落的形成和演变等内容。

2. 生态学的分类(1)种群生态学:研究同一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中的各个物种的数量、分布、生存策略等。

(2)群落生态学:研究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和共同适应环境的特征。

(3)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物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4)景观生态学:研究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的,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中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物种,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3)生态位:生物种类之间的角色和地位,包括它们在食物链中的位置、生活空间的利用等。

2. 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产生、转移和利用的过程。

(2)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各种元素、化合物的循环过程,如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3)稳定性:生态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包括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1. 生态环境的保护(1)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限制过度开发和消耗。

(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环保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

(3)环境监测和评估: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生态环境的修复(1)生态恢复: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其原有的功能和稳定性。

(2)土地整治:对受到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其肥力和生态功能。

(3)水体治理: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和净化,恢复其清洁和健康状态。

四、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初中生物生态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生态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生态知识点归纳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对于初中生物学来说,了解生态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生态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一定地理区域内的一系列群落和环境的总和。

生态系统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生物群落和生物学环境。

其中,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生物集合体,生物学环境则包括非生物要素,例如水、土壤、气候等。

2. 各层次的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个体是最基本的层次,指的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共同生活在一个区域的个体群体。

群落则是由不同物种的种群一起生活的集合体。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生物学环境共同构成的,而生物圈则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总和。

3. 自然选择理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推动力之一,是由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认为,在自然界中,物种之间的竞争导致了适应环境的最适合个体的生存和繁殖。

这些生存和繁殖的个体将传递其适应优势的基因给下一代,从而使整个物种逐渐发展进化。

4.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之间的依赖关系,它显示了能量和物质如何通过食物的关系传递。

食物链由几个不同层次的生物组成,从植物开始,经过一系列消费者和分解者。

食物网是多个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更真实地反映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重要的基本原则。

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始终是单向流动的,即从一些生物转移到另外一些生物中。

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来源是光能,而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流失。

物质循环则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这些循环是维持生物圈中物质平衡的关键。

6. 共生关系共生是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共生关系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互惠共生(双方从合作中获益)、寄生共生(寄生者从宿主身上获取营养)和共生破关(双方互相依赖,但其中一方受损)。

生态学的知识点概述

生态学的知识点概述

生态学的知识点概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关注着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相互依赖关系。

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生态学的一些关键概念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对生态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首先,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

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并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种群。

而非生物环境包括土壤、水体、气候等因素。

生态系统的研究旨在探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其次,生态学研究还涉及到物种的相互关系。

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等几种类型。

共生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蜜蜂与花朵之间的关系。

竞争是指物种之间为了获取有限的资源而进行的争夺,例如食草动物之间的竞争。

捕食是指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为食的关系,例如狮子捕食羚羊。

寄生是指寄生物从寄主体上获取营养而对其造成损害的关系,例如寄生虫寄生在人体上。

生态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能量流和物质循环。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食物链的形式传递,从光合作用开始,通过食物链中的不同级别的生物体传递。

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等,这些循环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生态学的研究还涉及到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旨在保护和维护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研究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最后,生态学还研究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污染、气候变化等。

这些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生态学的研究旨在寻找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涉及到生态系统、物种相互关系、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生态学重要概念与知识点

生态学重要概念与知识点

生态学重要概念与知识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涉及到许多重要概念与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生态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与知识点,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能量流动和营养循环等。

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它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生物群落和生物群落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小到一个树洞,大到一个森林,甚至是整个地球。

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

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遗传多样性是指一个物种内部的遗传变异程度。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态系统内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存具有重要价值。

三、群落结构群落结构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内不同物种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它包括物种的数量、种类、分布和相对丰度等。

群落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至关重要。

四、能量流动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基本物质。

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

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而食物网则描述了生态系统中不同食物链之间的相互联系。

能量流动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的重要过程,同时也影响着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的相对丰度。

五、营养循环营养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循环和再利用过程。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元素包括碳、氮、磷等。

营养循环主要通过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营养循环对于生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

生态学知识点梳理

生态学知识点梳理

生态学知识点梳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着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梳理一些生态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这个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生态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态位、生态圈等基本概念。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包括生物群落内的各种生物种类、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等。

3. 能量流动和营养链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的形式流动。

食物链由生物个体之间的捕食关系构成,能量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

营养链则描述了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流动路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 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

这些循环是生物体内和生物体间物质转化的关键过程,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5.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体的种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6.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温度升高、降水模式改变、海平面上升等,这些变化将对生物群落的分布、物种的适应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深远影响。

7.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生态学的研究,可以为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通过对生态学知识点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

生态学基本概念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基本概念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基本概念知识点总结1. 生态学基本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主要关注物种的分布和数量,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生物群落、种群、个体和生态系统。

2.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其所居住的环境中的角色或职位。

它由该物种的生活方式、获取资源的方式、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因素所确定。

一个生态位的合适性取决于它对该环境中的其他物种的竞争情况。

3. 群落群落是指共同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的总体。

群落中的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可以受到环境因素、资源竞争和相互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4. 种群种群是指同一物种的个体聚集在一个地区的总体。

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源可用性、掠食者的存在、繁殖能力等。

种群数量的变动会对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5.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物种丰富程度和差异性。

它包括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不仅对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还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6. 能量流动和营养级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和营养物质通过食物链的形式从一个生物传递到另一个生物。

能量从光合作用中的植物生产者开始,经过消费者层级传递,最终以废物和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营养级则是指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

7.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组成部分和非生物组成部分,它们通过能量和物质的循环保持着生态平衡。

8. 生态演替生态演替是指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连续变化过程。

这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和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改变所引起的。

生态演替包括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形式。

9. 共生共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系的生活方式。

共生可以是互利共生,即两个物种之间互相获益;也可以是寄生共生,其中一个物种从另一个物种中获益而对它造成损害。

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点

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点

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基本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这个领域。

第一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体、环境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了各种生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例如森林、海洋、湖泊和草原等。

1.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境和生态因子组成。

生物群落是特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类的集合,比如一个森林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境则指生物群落所处的具体场所和条件,比如森林的土壤、水源和气候等。

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群落和生境的环境因素,比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1.2 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具有许多重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

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循环过程,例如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从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的转移过程,通常是通过食物链进行的。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

第二节: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指在特定区域内生活在一起的不同种类的生物。

它们相互作用和依赖,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

2.1 生物群落的种类生态学研究发现,生物群落可以根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来进行分类。

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根据生物的自养方式,分为光合作用型和化石能源依赖型两大类。

光合作用型生物依赖太阳能进行自养,包括植物、藻类和部分细菌;而化石能源依赖型生物依赖地下化石能源进行自养,包括细菌和真菌等。

2.2 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不同种类的生物在生物群落中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以是竞争、共生、捕食、腐化等。

竞争是指同一群落内不同种类之间的争夺资源的关系;共生是指两种或多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相互受益;捕食是指一种生物捕食另一种生物获取能量和养分;腐化是指将死亡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生态学基础知识要点

生态学基础知识要点

生态学基础知识要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的科学。

它探究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本文将介绍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要点,帮助读者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单元。

它包括生物群落、所在地区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与该地区相互作用的土壤、水、气候等非生物元素。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在特定地点内生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不同物种的总体。

它由多种生物组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会受到环境、资源利用和种群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3. 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是同一物种在相同环境中形成的个体聚集体,即种群。

种群生态学主要关注种群的数量、密度、分布以及种群动态变化的原因。

种群的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

4. 能量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食物链的形式流动。

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由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然后被食草动物、肉食动物以及其他消费者所吸收和利用。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重要因素。

5. 物质循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以循环的方式流动。

例如,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

水循环使水从地表蒸发成为水蒸气,再通过降水回到地表。

碳循环涉及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和能量。

氮循环涉及到大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固氮、植物吸收和动物摄取等过程,最终又返回到大气中。

6.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的空间和资源。

每个物种有其独特的生态位,用来适应特定的环境和资源利用方式。

生态位的不同可以减少资源竞争,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7.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重要指标,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8. 共生与相互关系共生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生态学基本知识点

生态学基本知识点

生态学基本知识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生物组织、群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

以下是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点: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生物包括动植物等有机体,环境包括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水、空气等。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2.群落:群落是在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群生物个体。

3.种群:种群是同一物种在一个给定地理区域内的所有个体的总和。

种群之间会发生相互竞争和相互作用。

4.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物种的种类、形态和遗传信息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不仅提供了自然资源,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7.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

它包括物种对资源利用的偏好、生活方式和适应能力等。

8.生态平衡和稳定性: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即物种之间的资源分配和利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其在面对外部干扰时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恢复能力。

9.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污染等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破坏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10.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通过生态学研究,可以为保护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等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生态学的基本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生态比较研究资料分析的探讨——笔记

生态比较研究资料分析的探讨——笔记

生态学研究中生态比较研究(多组比较研究)资料分析的探讨生态学研究也称相关性研究,在群体水平上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频率,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在生态学研究中,生态比较研究或称多组比较研究是最为简单、应用较多的一种。

初步应用不需要暴露情况的资料,只是观察不同人群或不同地区某种疾病的分布,然后根据疾病分布的差异提出病因假设。

生态比较研究更常用来比较在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平均暴露水平和某种疾病频率间的关系,即比较不同暴露水平的人群中某疾病的率(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别,了解这些人群中暴露因素的频率和频率水平,并和(与)疾病的率作对比分析。

生态比较研究资料分析可如下进行.1. 生态研究资料分析模式四个格子内数值是未知的,这样的资料可以称为”四格边缘表”资料通过上表得知:生态学研究只掌握病例的总数m1j、非病例的总数m0j、暴露的总数n1j、非暴露的总数n0j;暴露因素与疾病等结局变量的比例n1j/N j和m1j/N j.以比例n1j/N j作为自变量X、以疾病频率m1j/N j作为应(因)变量Y,可以用于暴露和疾病间关系的研究分析。

2.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Y=m1j/N j X=n1j/N j可拟合直线方程Y估计值=β0+β1X 式中:β0为截距;β1为生态回归系数.当X=0时,Y估计值=β0;当X=1时,Y估计值=β0+β13.生态学相关系数r的计算r=β1√(VarX/VarY) 式中:VarX与VarY分别是X和Y的方差4.相对危险度的计算RR=(Y估计值X=1)/(Y估计值X=0)=( β0+β1)/ β05.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的计算PARA=Pβ0/(Pβ0+β1)×100%=((Pβ1)/β0)/((Pβ0+β1)/β0) ×100%=[P(β1/β0)]/[P(β1/β0)+1] ×100%={P[(1+β1/β0)-1]}/{P[(1+β1/β0)-1]+1}×100%=[P(RR-1)]/[P(RR-1)+1]×100%(教科书常见公式形式)式中:P人群中研究变量或因素的暴露比例(见有关论述)。

初中生物生态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生态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生态学知识点归纳生物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初中生物学中,生态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物质的循环等内容。

下面将对初中生物生态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1. 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生物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生活所需的水、养分和能量。

环境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2. 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以及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由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通过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来维持其稳定性。

3. 物种的生存和繁衍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是生物生态学的核心内容。

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受到生态因素、环境条件、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生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

而生物间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共生等。

只有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生存下去并繁衍后代。

4. 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由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和流动。

光能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来源,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供给自身和其他生物。

物质的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通过这些循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物质得以循环利用。

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其维持一定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生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食物链中各个层次生物的相对数量都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当一个生物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食物链中其他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动,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多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这些人类活动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态平衡的破坏,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考生物生态学知识点梳理

中考生物生态学知识点梳理

中考生物生态学知识点梳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分支,它对于我们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而生态学常常作为中考生物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其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对中考生物生态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生态系统及其要素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它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以及它们所居住的地理区域等。

2. 生态系统的要素:a. 生物要素: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b. 非生物要素:指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组成,包括水、土壤、空气等。

3. 生态系统的层次:a. 物种层次:由相同物种个体组成的种群。

b. 种群层次: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内,同一物种的生物个体总和。

c. 群落层次:由多个种类生物组成的一个生态类群。

d. 生态系统层次:由多个群落组成的地理区域。

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 生物多样性: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差异和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

2. 能量流动:能量是生态系统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能量在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最终以热能流失。

3.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等方式进行持续循环,如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4. 稳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维持一定的稳态平衡,即生物种群和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

三、生态环境与生物适应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生物种群有着重要影响,包括水、温度、光照、气候等因素。

2. 生物适应:生物通过遗传和进化等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如动物的迁徙、植物的适应性形态等。

四、生态问题与保护1. 生态问题: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或过度开发利用,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生物种群减少等。

2. 生态保护:为了解决生态问题,人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广生态农业、节约能源等。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比较辨析.ppt

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比较辨析.ppt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 解析 考查演替的概念和过程。随着演替 的进行,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会不 断发生变化,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 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 到达到顶极群落为止。演替的结果,群落 的特征一般表现为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生 物种类由少到多,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 不稳定变得比较稳定,同时群落越来越能 够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
• 答案 (1)“J” 调整 对数
• (2)“S” 0(或零) 减少
• 一、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比较 辨析 • 1.个体有生长、发育、交配、繁殖、衰老、 死亡等生命现象。
• 2.种群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
• 3.群落有物种组成、优势种、丰富度、空 间结构、种间关系、范围和边界及演替变 化情况等特征。
•• 4.生态系在统无有人范为围因、素类的型干、扰功下能,及群稳落定演性 等替特的征总。趋势是
• (3)随着更换培养液的时间间隔的延长,酵 母菌种群后期增长的增长率趋于________, 其 可 能 的 限 制 因 素 是 ________ 不 足 和
• 数期。(2)曲线d是在不换培养液条件下形成 的,呈现“S”型增长,100~120 h由于营 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种群数量增 加,使生存斗争剧烈,出生率下降、死亡 率增加,增长率趋于零,若继续培养,种 群数量将减少。(3)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决 定于生存条件,更换培养液的时间间隔越 长,生存条件越恶劣。此时的限制因素主 要是营养物质不足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初中生态学知识点

初中生态学知识点

初中生态学知识点一、生态系统:1.定义:生态系统是由有机与无机物质、各种生物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综合体系。

2.组成:(1)生物群落:由相互关联的各种物种组成。

(2)无生物环境:包括土壤、水、空气等非生物要素。

(3)生态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性质:(1)能量流动:自光合作用中获取能量,经食物链传递。

(2)物质循环: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态系统内的循环。

(3)稳定性: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和恢复力。

(4)区域性:生态系统是地理上一定范围内的总体。

二、物种与群落:1.物种:具有相同形态、生理特征,可以进行交配繁殖而繁衍后代的一组个体。

2.群落:在相同生境中,由多个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的总体。

物种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依存。

3.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

4.群落结构: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个体数量及其分布的状态。

三、生态圈:1.地球生态圈: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生物圈等。

2.大气圈:地球上的气体层,包括对生物有利或不利的气象条件。

3.水圈:地球上储存水分的地下、地面、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所有水。

4.土地生物圈:陆地上生物栖息和活动的区域。

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能量流动: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2.食物链:描述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以食物链的概念为中心。

4.物质循环: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无机物的循环。

5.氮循环、碳循环和水循环是最重要的物质循环。

五、生态位:1.生态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

2.生态位的类型:生态位分为基本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

3.生态位的互补和重叠: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之间可以相互互补或重叠。

4.生态位的竞争:资源有限时,生物之间会展开生态位的竞争。

六、种群动态:1.种群: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总和。

2.种群的密度、分布和数量:指种群个体的数目、分布在空间上的情况以及这些个体相对于资源的数量。

高中生物生态学知识梳理与考点

高中生物生态学知识梳理与考点

高中生物生态学知识梳理与考点
1. 生态学基础概念
•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群落的概念
•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生物种群生态学
•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测定方法
•种群增长模式:指数增长和对数增长
•种群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共生等关系
3. 群落生态学
•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群落演替: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
•群落多样性度量指标: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均匀度等
4. 生态位与资源利用
•生态位的概念与类型:基本生态位、已占据生态位、真实生态位等•资源利用方式:竞争性排斥、时空分离等机制
5. 全球变化与生物适应策略
•全球变暖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对生物的适应策略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6. 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和评价指标:抗扰度、重要度等
7.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及相关政策和措施
•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实践: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
以上是高中生物生态学知识的一个梳理,这些知识点是考察较为常见且基础的内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生态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生态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生态学知识点汇总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初中生物学来说,生态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学习生态学,学生可以了解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及其重要性。下面将对初中生物生态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汇总。一、生物的基本 Nhomakorabea位——生态位
生态位描述了一个物种在其所生存的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它包括物种的角色和功能。生态位分为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两个方面。生态位宽度指物种所占据的生态位中资源利用的范围。而生态位重叠则表示不同物种在资源利用上的重叠程度。生态位对于理解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3.共生关系
共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的生存关系。常见的共生关系有互利共生、寄生共生和损益共生等。共生关系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三、能量传递与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通过食物链进行。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资源传递能量与物质的关系。食物链通常分为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不同层次。能量在食物链中从一个物种传递到另一个物种,形成了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
初中生物生态学知识点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参观生态公园、野外考察等方式,亲身感受生态系统的奇妙之处,加深对于生态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生态学知识点的汇总包括生态位、生态因素、共生关系、能量传递与食物链、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这些知识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是影响一个生物群体或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周围环境要素。常见的生态因素包括温度、光照、湿度、气体含量等。不同的生物对于这些环境因素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从而在不同环境中生存繁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资源与环境资源是指某一生物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的所用环境因素的总称。

资源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离开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资源和环境都具有相对性,离开主体或中心谈资源和环境都是没有意义的;环境是潜在的资源,资源是可以利用的环境因素。

2、大环境与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大环境直接影响着小环境。

3、大气候与小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

是指离地面1.5米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所决定的,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距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

小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小气候变化大,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调节,与大气候有极大差别。

小气候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活。

4、生态环境与生境生态环境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生态因子的总和。

生境是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生境属于生态环境。

5、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有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因子的范围更广,生态因子也可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6、主导因子与限制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并非都是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生态因子发生变化,是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事物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7、生态系统与环境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环境系统是指是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强调把人类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看待,强调环境系统的本质在于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环境系统着眼于环境整体,而生态环境侧重于生物彼此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8、生态幅与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围就称为生态辐。

一个种的生态位包含了对所有生态因子耐受的生态幅。

9、基础生态位与实际生态位基础生态位是指物种所能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

实际生态位是指物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空间。

10、生态型与生活型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的称为生态型。

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

生态型是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活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1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

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12、自然选择与适应适应是生物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性与性状的现象。

自然选择是对有差异的存活能力和生殖能力的选择。

自然选择只能出现在具有不同存活和生育能力的,遗传上不同的基因型个体间。

当各基因型个体在适合度上存在差异时,自然选择就发生了作用。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3、胁迫和耐受胁迫是在资源利用曲线上,系统适宜区之外到最低点或最高点之间的区间为耐受区,此时植物要遭受一定程度的限制,即胁迫。

在生态学上,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植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

耐受指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耐受范围,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生物才能生存。

14、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是生命表的两种不同形式。

动态生命表是依据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编制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推算出个体命运编制出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反映的是同生群个体在不同年龄的命运;静态生命表是假定不同世代个体经历的环境条件相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命运。

15、休眠与迁移休眠是指如果当前环境苛刻,而未来环境预期会更好,生物可能进入发育暂时延缓的状态。

迁移是生物通过移动到另一地点来躲避当地恶劣的环境。

休眠是是生物在时间上越过一段不利的时期,而迁移是使生物在空间上移到更适宜的地点。

16、边缘效应与岛屿效应边缘效应是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以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岛屿效应是岛屿面积越大种数越多。

岛屿效应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主要与生物的迁入和迁出的强度有关。

都对物种多样性有影响。

17、遗传漂变与建立者效应遗传漂变是指当一个族群中的生物个体的数量较少时,下一代的个体容易因为有的个体没有产生后代,或是有的等位基因没有传给后代,而和上一代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频率。

一个等位基因可能(在经过一个以上的世代后)因此在这个族群中消失,或固定成为唯一的等位基因。

像这些连续的活动会导致遗传变异从种群中逐渐丧失。

建立者效应是指由于取样误差,新隔离的移殖种群的基因库不久便和母种群相分歧,而且由于两者所处地域不同,各有不同的选择压力,使建立者种群与母种群的差异越来越大。

建立者效应属于遗传漂变18、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次生裸地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

原生裸地没有植物繁殖体,次生裸地存在一些植物的繁殖体。

19、演替系列和顶极群落在同一地段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所经历的顺序出现的群落系列称为演替系列;一个自然演替的最后阶段的群落称为顶级群落。

顶级群落是演替系列的最后阶段的群落,是演替系列中的一个阶段。

20、进展演替与逆行演替进展演替是指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群落生产力由低到逐步增高,群落逐渐发展为中生化,生物群落对外界的改造逐渐强烈。

逆行演替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不能充分利用环境,生产力逐渐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地面,群落旱生化,对外界环境的改造轻微。

逆行演替与进展演替相反。

21、层片与层次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层片具有如下特征: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

陆生群落的成层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的垂直排列结果。

例如,发育成熟的森林中,通常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

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地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一般层片比层次的范围要窄,因为一个层次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组成。

22、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单体生物是指个体由一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个体的形态和发育可以预测,如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昆虫。

构件生物是指个体由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结构单位,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构件,形成分支结构。

构件发育的形式和时间是不可预测的。

如植物、海绵、水螅和珊瑚。

单体生物的发育可预测,构件生物发育不可预测。

23、多度与盖度多度是对植物群落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中。

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盖度不仅反映了植物所占的水平空间的大小,还反映了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多度和盖度是不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指标。

24、盖度与郁闭度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郁闭度是林业上对林木层盖度的一种表示。

郁闭度属于盖度25、优势种和建群种优势种是指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在群落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大的种称为建群种,一般优势层的优势种为建群种。

26、种群和群丛种群是在一定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群从指凡是结构相同的各层片的优势种和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从是各种生物的总和,群从的数量特征非常复杂。

27、植物群落和植被植物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植被是覆盖一定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总体。

植物群落是生态学名词,植被是地学名词,是地理景观用语。

28、总初级生产量和净初级生产量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量,称为初级生产量;包含植物本身呼吸消耗在内的称为总初级生产量,去除植物本身呼吸消耗部分的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29、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初级生产又称第一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的生产。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光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产过程 (2分)。

次级生产或称为第二性生产:是指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以外生物有机体的生产。

次级生产就是异养生物的生产 (2分)。

次级生产最终是以初级生产为基础,次级对初级生产是有反馈调节作用。

30、生物量与生产量生物量是指某一特定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

生产量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有机物质的生产量。

生产量有速率的概念。

31、捕食食物链与碎屑食物链捕食食物链是以食草动物吃植物的活体开始的食物链。

碎屑食物链是从分解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中的有机物质颗粒开始的食物链。

32、r选择与K选择书上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