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 利他:帮助他人
社会心理学“利他”实验报告
社会心理学课程模拟实验报告
实验人员:第十小组全体组员
2012年12月16日
目录
一、实验名称与主题
二、实验背景与目的
三、实验计划与准备
(一)参与成员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分工
四、实验内容与过程
(一)实验过程
(二)实验相关数据统计
(三)图表及相关结论
五、实验结论与分析
(一)实验结论
(二)原因分析
六、实验总结
一、实验名称与主题
实验名称:社会心理学关于“利他”的社会模拟实验
实验主题:通过向陌生人求助,学习“利他”知识理论
二、实验背景与目的
实验背景: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助人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于“利他”的一个知识点。但是随着社会科技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会上的助人行为慢慢成为了一种“难得”的事情。而当我们谈论关于“助人利他”的社会现象时,我们又常常忽视了其深层原因。鉴于此,在学习社会心理学时,我们为了充分了解“利他”知识理论,按照老师要求,同学们组队完成了相关社会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校园同学对“利他”助人的态度与行动,统计结果,进而了解分析助人行为产生的条件。
(2)通过实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增加社会经验和动手能力。
(3)通过实验,让自己准确的意识到自己的助人利他行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也想用此来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三、实验计划与准备
参与成员:社会心理学第十小组成员
实验设计:情景一:在校园内,假设自己是一名手机丢失或没带手机的同学,急
于找回手机或者联系紧急事情,借用陌生同学手机,向其求
助。观察被求助者的反应。
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章 帮助行为
第十二章帮助行为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答: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什么是利他主义?
答:利他主义(altruism)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甚至没有要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利他行为经常有个人遭受损失和面临严重危险的含义。
社会交换:助人的成本与报酬
社会经济学:人们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还交换社会性商品:爱、服务、信息、地位等。
2.内部回报
(1)内疚感:消除内疚感,减少不良的感觉,并恢复自我形象,促使人们坦白、道歉、帮助、避免再犯错,使人们敏感,使亲密关系能持久。
(2)坏心情——好行为的例外
(3)好心情,好行为: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好心情使我们看到光明面,增加积极想法和积极自尊,更可能根据价值观与理想行事导致积极行为。帮助行为能缓解不好心境,维持好的心境。
二、社会规范
(一)含义:符合社会期望适宜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
1.互惠规范:对于曾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
2.社会责任规范: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考虑以后的交换。
3.性别与受助:男性性别角色包括骑士风度和英雄主义;女性则被希望成养育和关怀。
被知觉为柔弱和具有依赖性更容易得到帮助。
三、演化心理学:本能与基因
1.亲缘选择
愿意关心与我们有亲缘关系的人,帮助近亲是本性(文化)
2.互惠—期望得到回报
在小的、与外界隔离的群体中更好地起作用。
经常看到帮助自己的人。只发生在相熟且同甘共苦的同住者中。
最新社会心理学之利他的理论解释
社会意理学之利他的理论解说
-
有的时候,人愿意无偿地帮助他人,即即是他其实不认识这人,或
者他的助人行为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能够预示的利处,他却仍旧选择
了助人的行为方式,我们把这类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人类
社会中一类美好的事物,也是社会生活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有些学
者提出动物也有益他行为,比如,某些物种的老年动物会不惜牺牲自
己来拯救同类中的年青动物,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种族繁衍的时机。
但是,只需有深入的思虑,人们就会产生一些疑问:动物的利他行为
与人类的利他行为有何不一样呢?利他行为是否是源于本能呢?人类
的利他行为遇到哪些要素的影响呢?本节的内容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利
他行为的实质及其发活力制。
利他( altruism)是个人出于自发而不计较外面利益地帮助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个人牺牲,却能给他人带来实在的好处。西方社会意理学研究利他行为始于 20 世纪 60 年月中后期,
到70 年月中期已经获得了一些成就。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提出理论看法,并用实验加以考证,渐渐深入剖析这一现象。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
人们在一般社会交往中的利他行为;二是人们在紧迫事件中的利他行为,即旁观者介入行为。
一、什么是利他行为
社会学家和社会意理学家对利他行为( altruistic behavior)进行了
大批的科学研究,依据很多学者公认的见解,本章将利他行为定义为
对他人有益处,没有显然自私动机的自觉自发的行为。
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能够看出利他行为有以下几个特色:①
以帮助他人为目的;②不希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赏,比如荣誉或奖品;
利他行为分析
利他行为分析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的事迹: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锋……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危难的时刻去营救、保护他人。虽然我们自己没有这些光辉的事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再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也会为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赠衣物和钱财……而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使他人,群体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现代社会心里学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主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由此可见,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 3、完全自愿的行为; 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那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再无利可图或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呢?社会心理学家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利他行为作出了解释。由于人和动物在表现“利他主义”行为时,往往会冒着伤害自身利益的风险,难以符合进化论规律。因此,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的,它是人类本性中的天性的部分,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他的观点基于对动物的考察与实验的结果。他发现,在一个蚁穴前,当危险来临时,工蚁走到其他蚂蚁前边来保卫巢穴,抵御入侵者。当工蚁收到攻击时,受伤的工蚁比后边的
没受伤的工蚁更有可能离开巢穴,但是他们不逃走,甘愿冒生命危险与进犯者搏斗,许多工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和巢穴的存在而死去。因此,威尔逊认为,动物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决定、通过遗传获得的。我们会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受到家长的的表扬,或者因为提供帮助却袖手旁观时受到的批评。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眼中,利他行为就是就是这样在赞扬与批评中产生的。有研究发现,4岁儿童,如果他们由于慷慨行为而得到奖励时,他们就会更愿意和其它小朋友分享弹珠玩具。研究表明,某些形式的赞扬比其他形式更有效。榜样的作用也是重要的。例如,一个研究揭示了一年级儿童中,观看亲社会条件电视节目的儿童显著比看中立条件电视儿童更爱帮助他人。成长中,人们学到了一些关于谁应该得到帮助,以及什么时候应该给予帮助的规则,并逐渐化为价值观和人生准则,所以社会条件这些也是利他行为形成的原因。利他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有利于社会的行为,所以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比较多,归结如下:(一)利他者因素年龄。研究证明,6至12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利他行为也有所增长。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开始明白助人为乐是一件为社会赞许的行为,而且,其行为也逐渐由“自我中心化”行为向“互惠化”行为发展,开始懂得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了性别。一般来说,需要较大体力或者不适合女性角色的利他行为,往往会有男性完成。此外,在较为尴尬的助人情
社会心理学A12
利他行为对于利他者和受助者有什么影响或 后果? 为什么社会必不可少地存在利他行为? 为什么有人见死不救? 等等。
某日,男青年王某在斗殴中左臂被砍伤,来医院 急诊。王某的伤口三寸,血流不止。值班医生见 情况紧急,不等伤员缴费,便为其救治。伤口缝 合包扎完毕,医生和颜悦色地让其去缴费,没想 到王某眼露凶光,破口大骂:“老子被人砍伤正 愁没地方出气呢,你竟敢让老子缴钱!不想活 啦!”说完拔出匕首,恶狠狠地向医生大腿捅了 一刀,然后与同伴狂笑扬长而去,致使该医生失 血300毫升,住院11天,花费千余元。医院报案后, 经法院审理,该伤害医生的男青年被定为故意伤 害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表中所列事件,被评断为1-5等紧急事件,从第一等的非常紧急到第5等 的非常不紧急。)
1.00 1.00 1.00 1.02 1.09 1.00 2.00 2.72 2.72 2.84 3.18 3.75 4.87
紧急事件的特点有: ①突然和出乎意料发生的, ②当事人可能要受到伤害或已经受到伤害, ③随着时间的延长情况越来越严重和危险, ④当事者无人帮助, ⑤旁观者有可能给予帮助。
表12-1 有可能被定义成需要帮助的紧急情况的事件
事件 程度 平均紧急
割断动脉大量出血 房子起火屋里有人呼救 小孩中毒 心脏病发作 某个女性正在被强奸 吃多了药 晚期癌症,只能活3个月 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呼救 汽车在路边熄火 轻度醉酒的朋友驾车回家 朋友倾诉其不幸和压抑 电视节目中要求为营养不良的儿童募捐两千万元 有人手里拿着香烟,急着找火柴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十二章 利他与侵犯
第二节 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指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 害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的判断: ✓ 一是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 ✓ 二是其行为是否违反社会主流规范; ✓ 三是个体的内在动机或意图如何。
第二节 侵犯行为
如何判断行为者是否具有侵犯动机?
✓ 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任何行为都发生在一定的社 会情境或环境之中,环境的特点可以向我们提供获悉 行为者动机和意图的线索。 ✓ 行为者的社会角色。 ✓ 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
应付和解决一些问题; ✓ (4)观众对于主题内容所表现出的思想必须有某种程度的接受。
第二节 侵犯行为
侵犯与大众传播
电子游戏与侵犯行为
安德森等认为,暴力电子游戏是侵犯行为的前因变量, 即过多的接触会增加个体的侵犯行为,并用一般侵犯模型 进行解释,因此主张未成年个体要减少接触暴力电子游戏。
第一节 利他行为
巴特森(C.D. Batson)认为,利他行为应该是指那些不图 日后回报的助人行为。
当一个人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既有可能产生 专注于自我的内心焦虑,也有可能产生专注于他人的 同情情绪,因此,可能产生两种相对应的利他行为取 向:
自我利他主义:是为了减轻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 助人行为,这种情况的动机是为自我服务的,助人者通过 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者体 会到一种自我价值
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概述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能力以帮助他人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这里的不期望报答的利他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总之,利他行为是一种处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利他的表现诸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还是有不同动机的,有些是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巴特森指出,利他行为一般不图日后他人的报答,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著于他人的同情情绪。由此产生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一种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此即自我利他主义取向;另一种受到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此即纯利他主义取向。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人因素主要包括:认知。主要是认知归因和公平动机等方面;一般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是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不是不可控制的。而个人的公
最新社会心理学之利他的理论解释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的理论解释
-
有的时候,人愿意无偿地帮助他人,即便是他并不认识此人,或者他的助人行为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可以预见的好处,他却仍然选择了助人的行为方式,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中一类美好的事物,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学者提出动物也有利他行为,例如,某些物种的老年动物会不惜牺牲自己来挽救同类中的年轻动物,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种族繁衍的机会。然而,只要有深入的思考,人们就会产生一些疑问:动物的利他行为与人类的利他行为有何不同呢?利他行为是不是源于本能呢?人类的利他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本节的内容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利他行为的本质及其发生机制。
利他(altruism)是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地帮助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个人牺牲,却能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利他行为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中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提出理论观点,并用实验加以验证,逐渐深入分析这一现象。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在一般社会交往中的利他行为;二是人们在紧急事件中的利他行为,即旁观者介入行为。
一、什么是利他行为
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根据许多学者公认的看法,本章将利他行为定义为
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①以帮助他人为目的;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③自愿的;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其中第二个特征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如果某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火,而不期望得到什么回报,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利他行为。然而,人们利他行为的动机很少如此单纯。通常的利他行为既包含利他的因素,也含有利己的因素。当一个慈善家大量捐款帮助穷人的时候,他可能也会期望在社会上获得声誉的回报。如此说来,利他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其中有些行为是以利他为手段、以利己为目的,有些行为有微妙的利己动机,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助人,丝毫没有想到自己的得失。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为什么在生死关头会有人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把生留给战友在社会心理学上是一种“利他行为”,而“利他行为”从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上来看利他是生物的本能,有助于物种保存。动物往往帮助那些有保存基因价值的对象,使得这一物种的传递更有可能。助人是一种社会适应性行为,只有互相帮助,物种才能更好地战胜环境威胁,在竞争中胜出。这被保存并在基因中传递下去,成为该物种赖以生存的本能。
所谓“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即: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或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因而,在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与利他行为相近的术语还有“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
利他行为社会规范理论的解释:助人是被社会认可并受到鼓励的行为规范。社会责任规范:对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每个人都负有一定的责任,为了自身的声誉和社会责任而采取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
“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比如有人会在生死关头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在动物身上一样如此,比如,汤姆逊瞪羚的利他主义行为: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向同伴们发出警告。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应该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汤姆逊瞪羚的“英雄主义”却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此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我们前面提到的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因为汤姆逊瞪羚所保护的并非是它的子女或亲属,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项没有任何收益的投资。这一行为与吸血蝙蝠的“互惠利他”有着更明显的区别,对个体来说这一行为的投资风险与预期回报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而且也不可能通过识别机制来剔除那些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搭便车”者。
利他行为
Altruistic Behavior 利他行为
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帮助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某种程度的个人牺牲,但却会给他人带来实在的益处。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利他行为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在一般社会交往中的利他行为;二是人们在紧急事件中的利他行为,即旁观者介入行为。在非紧急情况下的一般社会交往中,社会规范对个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实验表明这种遵循社会规范的行为在人与人之间是互相的,而且在程度上也是相应的。社会规范的制约作用还表现为在遇到有人需要相助时,会自觉地将提供帮助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交往情景中的榜样作用也是影响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实验证明,人会不自觉地按照情景中榜样的行为方式行动,或采取利他行为,或在一边袖手旁观。
除上述环境因素外,个人内部的心理状态,如个人的认识评价,对产生利他行为也有影响。此外,人在交往中因伤害他人而产生的内疚感也可以成为他采取利他行为的动力。
所谓“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即: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或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因而,在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与利他行为相近的术语还有“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
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用来涵盖所有与攻击、欺骗、谋害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一类行为,如同情、协助、善举、分享、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人类亲社会行为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从一般性的有益他人的行为到做出自我牺牲。通常,社会心理学家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期待外来酬赏,给他人带来利益,自发自愿,自动自选进行的行为,通常称为利他主义行为(简称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可能出现在一般情景下(或称非紧急情况中),也可能出现在紧急情况下。在一般情况下出现的利他行为,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座、主动打扫公共卫生、为残疾人服务等等,这些利他行为通常是利人不损己的。在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往往会带来对自己不利的结果,使利人者自身蒙受某种损失或伤害,如舍身救人、与歹徒搏斗等等,有时行为者甚至要做出自我牺牲。有的学者认为,这后一种利他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最高形式,这类行为在古今中外都是为人们所称颂的。
12 利他行为 (2015-6-17)
这一事件中人们表现出的冷漠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引起
了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亲社会行为”之所以成为社会心 理学研究热点即始于这一惨剧。
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碾事件
2011年10月13 日下午5 时30 分许,一出 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 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 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 的18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小悦悦经医 院全力抢救无效,在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 离世。
2.利他行为的分类
(1)按实施情景 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2.利他行为的分类
(2)按责任归属 职责性利他行为 非职责性利他行为
2.利他行为的分类
(3)按实施动机 求回报性利他行为 不求回报性利他行为
2.利他行为的分类
两种利他主义的行为取向: 自我利他主义取向: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
当徳蕾莎的遗体抬起来的时候,所有的印度人都 跪下了,还有印度的总理。徳蕾莎的遗体走过大街的 时候,两边楼上的印度人都下来了,他们不能站在比 徳蕾莎更高的位置。伟大的徳蕾莎死了。 1979年,德蕾莎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同年也获得 印度政府颁发的全国最高荣誉奖Bharat Ratna。全世 界许多的大学争相颁授荣誉学位予特蕾莎,各地也纷 纷邀请她去演讲。 她从未被这些虚荣迷惑,她依然穿著朴素,行为 节俭,单纯地接受这些由人而来的赞美与光荣。她代 表穷人发表简单的感言,词句里充满了爱与感谢。 徳蕾莎在印度,没有任何爵位,没有任何官位, 没有任何功名。但有人格,有爱,伟大的人格魅力和 博大的爱!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我们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任何明显益处的自觉自愿行为。
中文名
利他行为
外文名
altruistic behavior
应用学科
心理学
应用范围
社会心理学
目录
.1什么是利他行为
.2利他行为的特征
.3巴特森分类
.4利他行为研究的范畴
.5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利他行为的唤起
.▪助人的得与失
.▪求助者的特点
.6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
.▪人格因素
.▪利他者的性别差异
.▪利他者心境的作用
.7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
.▪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晌
.8利他行为理论分析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
.▪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
.9利他行为的促进
.▪培养移情能力
.▪强化利他行为
.▪提供榜样示范
.▪学习助人技能
.10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什么是利他行为
编辑
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很早就对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根据许多学者公认的看法,我们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特征
编辑
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①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③自愿的;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其
中第二个特征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如果某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火,而不期望得到什么回
报,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利他行为。然而,人们利他行为的动机很少如此单纯。通常的利他行为既包含利他的因素。也含有利己的因素。当一个慈善家大量捐款帮助穷人的时候,他可能也会期望在社会上获得声誉的回报。如此说来,利他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其中有些行为是以利他为手段、以利己为目的,有些行为有微妙的利己动机,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助人,丝毫没有想到自己的得失。[1]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七章(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亦称初次印象。
第一印象的特征:表面性,片面性,类化,归因。
第一印象的作用(首因效应):对认知有重要作用,因此,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个体必须注意自己的外表,言语谈吐,还必须增长才能,加强个人修养等等。
信息本身对印象形成的影响:1,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当一种仅属中性的合意的信息资料与先前建立在很合意的信息基础上的评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综合评价并不会增加,甚至还可能会减少。2,消极否定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积极地信息和消极的信息,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的信息。
印象管理
含义: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很关心如何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印象管理。
策略: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只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的策略)a,讨好技术。b,自我宣传。
C,威慑。d,恳求
2,保护性印象策略(指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策略):a,借口和辩解。B,事先申明。C.自我设障。D,道歉。
社会认知的偏见
偏见的特征:偏见是以有限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偏见就是刻板印象,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个人偏见:与个人经验,价值观有关,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1首因与近因效应(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首次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起很大的作用,这就是首因,个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即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光圈效应,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判断主要根据个人爱好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品质,即以点概全)。3,宽大作用,4,投射作用(指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会发生认可歪曲,发生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亲属,我们还和很多人拥有共同的基 因。我们怎么区分哪些人和我们拥有共同 的基因呢? 外表的相似性,地域的接近性……
互惠
一个有机体帮助他人,是因为它期待得到 回报性的帮助。
在偏远的乡村比在大城市更容易发生互惠 行为。在小的学校,城镇,教堂,工作团 队,宿舍中,所有的人都容易形成互相关 心的共同信念。
消极心境
内疚感是消极情绪,那么其他的消极情绪 能够引发助人行为吗? 结果发现,对儿童而言,助人行为减少, 对成人而言,助人行为增加。
利他主义对于成人是一种自我满足,可以 带来自己内在的回报。 而帮助行为对儿童不能起到类似的奖赏作 用。他们不能从帮助他人中体验到快乐。 人生来自私? 最初帮助他人是因为物质回报,然后是社 会性回报,最后才是自我回报。
文明进化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各种方 式来缓解内疚感:用动物和人做祭品、供 奉谷物和金钱、忏悔、认罪、否定等。
被试等待实验的时候,来了一个假被试, 说自己参加过这个实验,测验的时候答案 基本上都是“B”。 实验时,主试问被试有没有得到过实验的 一些消息。 被试基本上都撒谎说没有。 实验后,主试让被试帮个小忙,结果,撒 谎的人平均付出63分钟,而没有撒谎的被 试只愿意拿出2分钟时间。
第十二章 利他:帮助他人
5.12大地震后,大连一个自愿者打的来到震 区 9.11后,血库挤满了人,食品站挤满了人, 衣服站也挤满了人,人们都希望能够贡献 一些什么。
很多人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救助别人而牺 牲自己。
利他主义是自私自利的反义词。一个利他 的人即使在无利可图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的 情况下,也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谁会提供帮助
除了内部因素(内疚感和心境等),外部 因素(社会规范,旁观者数目,时间压力, 相似性等)。还要讨论帮助者本身的特点。
人格特征
人格并不能区分助人者
人品影响我们的所作所为,但态度和特质 很难预测一个特定的行为。
宗教信仰
如何增加帮助行为
我们能否通过把那些抑制帮助的因素反过 来用以增加帮助呢?或者我们教化帮助的 社会规范,通过社会化使人们自视为乐于 助人的人。
别说谎,否则你会活在内疚里。
我们在犯错之后(不管别人知不知道)的 行善愿望反映出我们既需要减轻个人的内 疚感,也需要恢复动摇了的自我形象和期 望确立积极的公众形象。
解除内疚感的其他方法,如坦白,会减少 内疚引起的助人行为。 内疚有很多好处,促使人们坦白,道歉, 帮助,避免再犯错误,使亲密关系能够维 持。
去除对帮助的抑制
减少模糊性,提高责任感
内疚和对自我形象的关心
利他主义的社会化
教化道德包容
树立利他主义榜样 把帮助行为归因与利他主义动机
生活中有很多两难局面 窗外的尖叫是嬉戏还是求救信号? 躺在地上的人受伤程度如何? 用砖头砸烂玻璃打开车门的人是小偷还是 车主?
人们不愿意把事情闹大。
确定责任
但是,在明显的紧急情境中,人们还是会 袖手旁观 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还有其他人也在场。
别人一定比我更专业,他们知道该怎么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
攻击性榜样助长攻击行为,冷漠的榜样助 长冷漠的反应,热心的帮助能够助长利他 行为吗?
进化心理学
生命的本质就是使基因存活下来。我们的 基因驱使去我们采用某些能使其存活机会 最大的方式。
那些为了陌生人的利益而自我牺牲的基因 是会被淘汰的。而这种自私性却以两种无 私的方式体现:亲缘保护和互惠。
亲缘保护
基因使我们更愿意关心与我们有亲缘关系 的人。因此,我们愿意为下一代奉献。 基因的利己主义促使了父母的利他主义。 父母对孩子的奉献远多于孩子的回报。
社会规范 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不是因为我们有意 识地去算计那样的行为符合自身利益,而 是由于自身利益的更为微妙的一种形式: 因为某些东西告诉我们应该这么做。 这种东西就是规范,它们规定了我们生活 中适应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 两种驱动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互惠和责 任规范
互惠规范
对于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 以帮助,而不是伤害 如果你不出席别人的葬礼,别人也不会出 席你的。
自己的愉快是副产品
假被试遭受假的电击,让真被试在一旁观 看,间歇期,假被试报告自己很痛苦,还 有童年的生活阴影,对电击很敏感。 告诉一半被试,这个受害者与他们有很多 相同的地方。
结果,这一组被唤醒的被试,都愿意代替 那个假被试接受剩下的电击。
我们何时会帮助
什么环境促使人们提供或不提供帮助?为 什么在场的他人数量、个人的情绪状态、 人格品质和价值观念都会影响帮助行为? 他们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为什么经常会发生大群的观众面对需要帮 助的人却无动于衷呢?
旁观者数量
单独在场,90%的人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 助。
注意
单独在场时,新事件更容易引起注意
解释
他人都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他人一定 是对的) 如何对情形定性? 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打架
走开,我又不认识你!65% 走开,真后悔嫁给你!19%
社会交换理论并不主张我们要有意识地去 监控花费和收益,只是表明这类因素能预 测人们的行为。
以献血为例,人们肯定会权衡献血的代价 和不献血的代价,以及收益。
社会交换 催生帮助行为的回报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外部的报偿可以解释企业为了提升形象而 捐款,…… 我们的付出是为了收获。
因此我们会热心帮助那些对我们有吸引力 的人,帮助那些我们渴望得到其赞许的人
比较和评价帮助行为的理论
社会交换、社会规范和进化理论对利他的 解释具有相似性。
真正的利他主义
关于利他的本质,自私论者认为人们为了 心安而利他。
心理学家认为,既有利己的考虑,也有无 私的考虑:因某人不幸而感到的痛苦既能 驱使我们逃离这种情境,也能驱使我们提 供帮助,从而解除我们的痛苦。 当我们感到我们与某人有所关联时,就会 产生共情。
人们为什么、什么时候会做出帮助行为? 谁会做出帮助行为? 怎样才能减少冷漠而增加帮助行为?
我们为什么有帮助行为
利他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哪些事情会激发 人们的帮助行为?
获得回报,避免惩罚
几种关于帮助行为的理论都一致认为,从 长远来看,帮助行为会使施与者与接受者 同样受益。
有一种解释假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社 会经济学”指引。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 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 的商品--爱、服务、信息、地位等。
当人们不能给予回报时,会因接受了援助 而感到威胁和被贬低。骄傲、自尊心强的 人通常不愿意寻求帮。
接受别人主动提供的帮助会打击他们的自 尊心。
社会责任规范
对于一些依赖性很强,又无力回报的人, 比如孩子,非常贫困的人,残疾人,一些 被认为是不能够全部回报期所受恩惠的人, 那么,社会责任规范就发挥作用了。 这个规范要求人们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 人,而不考虑今后的交换。
帮助行为也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
内部的回报可以解释为什么献血能让人对 自己感觉良好,离家在外的人会帮助那些 以后再也不会见面的陌生人。
研究发现,经常帮助他人的人,更少犯罪, 更可能成为良好公民,有利于精神健康。
内部回报
接近一个痛苦的人,我们也会感到痛苦, 给予帮助能让我们得到安慰。
内疚感:是一种我们总是设法回避的、令 人痛苦的情绪。
坏心情-好行为的例外 坏心情并不能总是诱发好的行为(利他)。
在愤怒和悲伤的心情下,会经历强烈的自 我关注时期,会抑制对别人的付出。
好心情,好行为 快乐的人愿意帮助别人吗?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好心情更容易诱发 好行为。 车主发现车有张纸,(罚单常放的位置, 广告常放的位置)。如果车主在罚单的位 置发现了广告,会松口气。这时他会更耐 心地帮助别人。
实验表明,即使帮助者不为人知,或他们 不能期望任何回报,人们也会帮助那些需 要帮助的人。
然而,人们的帮助是有选择的。 只有人们将需要帮助对象的困难归因为不 可控因素的时候,才会帮他。
性别与助人规范
女性更容易得到男性的帮助,而女性对男 性和女性一视同仁。 外表具有吸引力的女性更容易获得帮助。 女性也更喜欢寻求帮助
让司机目睹一个助人的榜样,结果,他们 更可能帮助抛锚的司机
时间压力
一个悠闲的人,可能停下来帮助处于困境 中的人,一个有急事的人则会继续赶路。 即使一个赶着去做“先进事迹报告”的人, 也不会停下脚步。
相似性
相似性容易引起喜欢,而喜欢又会引起帮 助行为,因此,我们更多地对那些跟我们 相似的人产生共情,也更乐于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