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课件主持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夜雨寄北》课外古诗词诵读PPT教学课件
夜 雨 寄 北
李 商 隐
作
者
简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
介 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
南生。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
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
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
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
美动人,广为传诵。ຫໍສະໝຸດ 诗词夜雨寄北
内
理解默写: 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写诗人夫妻(或友人)相互思念而 无法团聚的抑郁愁苦之情的两句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的美好愿望和对妻子 (或友人)的无限思念及温柔安慰的两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夜雨寄北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 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 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与 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有《李 义山诗集》传世。
解诗题 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 即李商隐的夫人王氏。而现传各本多作 “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 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 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 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 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 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 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 与想象中徘徊。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 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 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 思归的急切心情。
李 商 隐
作
者
简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
介 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
南生。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
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
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
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
美动人,广为传诵。ຫໍສະໝຸດ 诗词夜雨寄北
内
理解默写: 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写诗人夫妻(或友人)相互思念而 无法团聚的抑郁愁苦之情的两句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的美好愿望和对妻子 (或友人)的无限思念及温柔安慰的两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夜雨寄北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 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 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与 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有《李 义山诗集》传世。
解诗题 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 即李商隐的夫人王氏。而现传各本多作 “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 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 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 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 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 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 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 与想象中徘徊。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 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 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 思归的急切心情。
34夜雨寄北(教学)PPT课件
9
品读欣赏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他借“何当共剪西窗烛”把现在的时间推移到未来, 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想象境界:何时能与你共剪烛花 于秋窗之下,共话如今这种巴山夜雨之中两地的深深 思念?那时,把如今这万般愁苦都化作了回首往事的 欢乐。
10
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伤感辛酸的往事,人们总是带着一种不堪回首的心 情。但在这,诗人却偏偏要回首,要重提巴山旧事, 不是咀嚼痛苦,而是在将来的重逢欢乐中来回顾今日 的寂寞凄凉。这种欢乐式的回顾,一方面使愉快的重 逢变得珍贵,更充溢着幸福感,就像忆苦思甜一样; 另一方面那设想中将来愉快的重逢本身又照亮了今夕 “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情景。
16
13
2、夜雨素描 :“唐诗素描”以诗歌为载体, 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用自由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 的意境,描写具体可感、极富感染力的形象, 使诗歌具体化、形象化。它是一种作文的形 式。
(1)例文:《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
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
拓展: 1、诗歌中有关雨夜情思的句子
⑴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 飕飕。
⑵ 一枝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 归梦三更后。
⑶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⑷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⑸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⑹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⑺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对妻子的关切和爱恋,表达了 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体贴入微,情深意切。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 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 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品读欣赏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他借“何当共剪西窗烛”把现在的时间推移到未来, 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想象境界:何时能与你共剪烛花 于秋窗之下,共话如今这种巴山夜雨之中两地的深深 思念?那时,把如今这万般愁苦都化作了回首往事的 欢乐。
10
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伤感辛酸的往事,人们总是带着一种不堪回首的心 情。但在这,诗人却偏偏要回首,要重提巴山旧事, 不是咀嚼痛苦,而是在将来的重逢欢乐中来回顾今日 的寂寞凄凉。这种欢乐式的回顾,一方面使愉快的重 逢变得珍贵,更充溢着幸福感,就像忆苦思甜一样; 另一方面那设想中将来愉快的重逢本身又照亮了今夕 “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情景。
16
13
2、夜雨素描 :“唐诗素描”以诗歌为载体, 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用自由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 的意境,描写具体可感、极富感染力的形象, 使诗歌具体化、形象化。它是一种作文的形 式。
(1)例文:《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
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
拓展: 1、诗歌中有关雨夜情思的句子
⑴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 飕飕。
⑵ 一枝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 归梦三更后。
⑶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⑷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⑸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⑹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⑺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对妻子的关切和爱恋,表达了 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体贴入微,情深意切。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 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 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夜雨寄北》ppt经典课件
(二)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 由当前 离别愁苦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相聚的欢乐 的 憧憬。
4.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答案: 渲染气氛,融情于景。
6.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 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的 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的志向。 答案: 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
1.针 锋 相 对 , 比喻 双方在 策略、 论点及 行动方 式等方 面尖锐 对立。 势不两 立:指 敌对的 双方不 能同时 存在, 比喻矛 盾不可 调和。 语境是 “学好汉 语就得 弱化英 语”,这 不是敌 对的双 方,也 不是“不 能同 时存在 ”,而是 人们对 这两者 的学习 方面存 在严重 分歧, 故选“针 锋相 对”较好 。 2.学 富 五 车 , 形容 读书多 ,知识 丰富。 学贯中 西:形 容学问 贯通了 中国和 西方的 种种知 识。语 段中所 举的钱 钟书、 林语堂 和胡适 的事例 都是说 明“他们 的国学 功底异 常深厚 ,他们 的英语 水准堪 称世界 一流”, 而非单 纯指他 们的学 问大, 故选“学 贯中 西”更合 适。 3.南 辕 北 辙 , 比喻 行动和 目的相 反,指 自身的 行动与 自己的 目的相 反。背 道而驰 :比喻 彼此的 方向和 目标完 全相反 ,是指 某人的 做法和 应遵循 的大众 化的目 标相反 。语境 是“与时 代的发 展”相反 ,据此 应该选 “背道 而驰”。 4、合作学习的培养。合作学习既是一 种方法 也是一 种能力 ,未来 社会的 人没有 合作的 态度是 不行的 。这节 课我要 求学生 合作学 习,培 养学生 的合作 意识。 5.分小组讨论是合作,表演课本剧更 是合作 的高级 形式, 在短短 的时间 内,同 学们要 把课文 内容以 课本剧 的形式 表演出 来,没 有合作 的精神 是不可 能完成 的。演 课本剧 不是一 件简单 的事情 ,这里 有导演 、演员 的分工 ,道具 的使用 ,等等 。 6.因为文中说,白兔原本是快乐的, 自从拥 有了月 亮以后 ,她便 产生了 无穷的 得失之 患,所 以她放 弃了, 求诸神 之王撤 销那个 慷慨的 决定。 7.文章的结尾还说,和人类不同的是 ,我们 的主人 公毕竟 慧心未 泯。言 外之意 是肯定 白兔的 做法, 希望人 类也像 白兔一 样要学 会放弃 。 8.这是这堂课最精彩的部分,不论学 生的质 疑,还 是探究 ,都热 情高涨 ,高潮 迭起。 由于课 堂气氛 宽松、 和谐, 教学双 方对教 材有深 入的理 解,所 以能全 身心地 投入。 9.特别是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常常迸 射智慧 的火花 ,出现 精彩的 对答。 在这一 环节中 ,教者 的点拨 、引导 ,学生 的质疑 与解疑 ,师生 之间思 想的碰 撞,语 言的交 流,课 文内容 与表达 形式的 交融无 不令人 赏心悦 目。 10教者在其中并没有越俎代庖,而是 让学生 当主角 ,根据 课文脉 络层层 推进, 剥茧式 的教学 提升了 学生要 洞悉底 细的情 绪。在 不断探 究研讨 的过程 中,学 生充分 享受了 学习的 乐趣和 成功的 喜悦。 11.课文小结所以说我们认识和评价一 个人应 该一分 为二, 华歆不 专心读 书,追 求富贵 ,但也 有可取 之处, 就像我 们今天 所学文 中他救 人救到 底的态 度十分 令人敬 佩。 12.而我们的同学们在学校的学习也应 该是一 分为二 的,纪 要学习 文化知 识,也 要学习 做人的 道理。 希望同 学们做 到重诺 守信, 言行必 果!
《夜雨寄北》ppt课件(9页)
合作探究
• 请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 “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既写出 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 之思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 绵绵的愁思。 • “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点明了时间、地 点和环境,其中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 答:夜雨池涨,烘托了秋思。景中透情, 委婉清新。
• 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 答:《夜雨寄北》通过写巴山夜雨景象和 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 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读 透
李商隐,晚唐最杰 出诗人,将唐朝诗歌 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16岁以文而名,25 岁及第。本应青云直 上,却被卷进朋党之 争,仕途上很不得志, 46岁抑郁而终。他的 诗歌反映了人生的追 求和落寞。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 。
何 当 共 剪 西 窗 烛 ,
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 。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 ,
夜 雨 寄 李 商 北
隐
读 准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合作探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何当”体 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答: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 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如何理解? 答:这两句是想象,想象未来的欢聚。用未来的欢乐 衬托出今夜的孤苦,曲折委婉,含蓄隽永,构思巧 妙,余味无穷。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读 懂 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景物?
方法一:把握意象,理解诗意
读 美
你认为哪个句子或哪个词最有表现 力, 应该怎么读? 要求: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夜雨寄北》 (共18张PPT)
巴山夜雨涨秋池。
译: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 水。
评: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 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之景中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 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品词赏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
译: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 长谈。 评: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品词赏句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评:向“君”追话今夜“我” 思 “君”而 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 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合作探究
1、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是谁在问 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是妻子在问丈夫。这样一问一答,足 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但这问 答,并非一处,是彼此相隔一方;不仅 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透露出羁 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合作探究
• 2、“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点明了时间、 地点和环境,其中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 答:夜雨池涨,烘托了秋思。景中透情, 委婉清新。 • 请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 “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既写出 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 之思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 绵绵的愁思。
合作探究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何当” 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答: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 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答: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想象到什么时候才 能 还 乡,同友人对坐灯下促膝长谈,共剪烛花,那时再 回想如今的寂寞难耐和孤苦心境,定是苦中有乐, 忆苦思甜。 如何理解? 答:这两句写未来的欢聚。用未来的欢乐衬托出今夜 的孤苦,曲折委婉,含蓄隽永,构思巧妙,余味无 穷。
译: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 水。
评: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 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之景中 “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 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品词赏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
译: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 长谈。 评: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品词赏句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评:向“君”追话今夜“我” 思 “君”而 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 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合作探究
1、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是谁在问 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是妻子在问丈夫。这样一问一答,足 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但这问 答,并非一处,是彼此相隔一方;不仅 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透露出羁 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合作探究
• 2、“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点明了时间、 地点和环境,其中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 答:夜雨池涨,烘托了秋思。景中透情, 委婉清新。 • 请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 “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既写出 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 之思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 绵绵的愁思。
合作探究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何当” 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答: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 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答: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想象到什么时候才 能 还 乡,同友人对坐灯下促膝长谈,共剪烛花,那时再 回想如今的寂寞难耐和孤苦心境,定是苦中有乐, 忆苦思甜。 如何理解? 答:这两句写未来的欢聚。用未来的欢乐衬托出今夜 的孤苦,曲折委婉,含蓄隽永,构思巧妙,余味无 穷。
七年级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课件(21张PPT)
这两句是想象两人相逢后畅谈的景象,以相 见的欢乐来衬托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 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更显得思念情深。
细读,感悟诗情:
问题6:“何当”一词体现出主人公一 种怎样的心情?
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 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 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问题7: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 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细读,感悟诗情:
问题9: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 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 的两次出现,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 复使用,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期字”的两次出现,特别是 “巴山夜雨”的重复使用,正好构 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 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 式的完美结合。
导入:
在一千多年前的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 一位诗人收到他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 问他何时能回到长安。妻子的情意殷殷的 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于是 诗人倚窗观雨景,吟唱出了一首传唱千古 的诗篇,它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作家名片:
表达思念亲友8: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抒发感情的?
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未来与亲人团聚的欢 乐的憧憬。就空间而言,诗中巴山、西 窗、巴山往复对照;就时间而言,诗中 又有今宵、他日、今宵的对比,诗人跨 越了时空的限制,用未来的乐,反衬今 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 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问题3:“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涨”字与“夜雨秋池”相照应,表面上即景点题,实 则说明了淅淅沥沥的秋雨使池水都涨满了。巧妙暗 示了诗人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时间之长。这一精细 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似乎 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细读,感悟诗情:
问题6:“何当”一词体现出主人公一 种怎样的心情?
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 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 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问题7: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 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细读,感悟诗情:
问题9: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 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 的两次出现,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 复使用,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期字”的两次出现,特别是 “巴山夜雨”的重复使用,正好构 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 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 式的完美结合。
导入:
在一千多年前的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 一位诗人收到他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 问他何时能回到长安。妻子的情意殷殷的 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于是 诗人倚窗观雨景,吟唱出了一首传唱千古 的诗篇,它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作家名片:
表达思念亲友8: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抒发感情的?
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未来与亲人团聚的欢 乐的憧憬。就空间而言,诗中巴山、西 窗、巴山往复对照;就时间而言,诗中 又有今宵、他日、今宵的对比,诗人跨 越了时空的限制,用未来的乐,反衬今 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 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问题3:“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涨”字与“夜雨秋池”相照应,表面上即景点题,实 则说明了淅淅沥沥的秋雨使池水都涨满了。巧妙暗 示了诗人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时间之长。这一精细 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似乎 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课件(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对友人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 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 思。
造字本义:套住马头, 绑住马腿,使马不能 自由活动
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隐 的典故,二人为义士归 于山林,古人名与字意义上是相对
应的,所以李商隐字义山。(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孤竹国
的国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 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勒住马头进行 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 采薇而食(巢菜”或“野豌豆),饿死于首阳山甘肃省定西县。)
一抑,思念妻子、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而且“期” 字重复出现,构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巴山、巴蜀:
• 刘禹锡曾云:“巴山蜀水凄凉地,二 十三年弃置身”。 • 李白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偏僻闭塞,荒凉孤寂。
巴山夜雨涨秋池。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了秋池。
试一试: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当晚巴山 夜雨的情景及作者的当时的心情。
冷雨秋窗,本就让人心惊,更兼独 处异地他乡(原是河南人),孤单落寞 何人可解?
(创作背景)你还知多少??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 商隐居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
(云南省昆明市)节度使(节度使权力很大,既有军 权又有政权,相当于军区司令加省委书记)柳仲郢 yǐng(唐代大臣,李商隐曾在柳仲郢手下有过差不 多8年的任职经历。)幕僚(出谋划策 chū móu huà cè 的人)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在此之前李
造字本义:套住马头, 绑住马腿,使马不能 自由活动
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隐 的典故,二人为义士归 于山林,古人名与字意义上是相对
应的,所以李商隐字义山。(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孤竹国
的国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 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勒住马头进行 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 采薇而食(巢菜”或“野豌豆),饿死于首阳山甘肃省定西县。)
一抑,思念妻子、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而且“期” 字重复出现,构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巴山、巴蜀:
• 刘禹锡曾云:“巴山蜀水凄凉地,二 十三年弃置身”。 • 李白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偏僻闭塞,荒凉孤寂。
巴山夜雨涨秋池。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了秋池。
试一试: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当晚巴山 夜雨的情景及作者的当时的心情。
冷雨秋窗,本就让人心惊,更兼独 处异地他乡(原是河南人),孤单落寞 何人可解?
(创作背景)你还知多少??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 商隐居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
(云南省昆明市)节度使(节度使权力很大,既有军 权又有政权,相当于军区司令加省委书记)柳仲郢 yǐng(唐代大臣,李商隐曾在柳仲郢手下有过差不 多8年的任职经历。)幕僚(出谋划策 chū móu huà cè 的人)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在此之前李
李商隐《夜雨寄北》PPT课件
• 6.“问“、“话”二字好在何处?
• 答: “问”写出了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 ;“话”照应了“问”,写出了宦游人的 乡愁和歉意。
• “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 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默写名句。 • 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用未来的欢聚反衬今
• 3.本诗构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 答:跨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 聚反衬出今天的愁苦。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 4.诗歌一般要避免重复,这首诗歌却打破常规,“期”“巴山 夜雨”重复出现,是否影响了表情达意?为什么?
• 答:没有。这样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抒发了诗 人羁旅他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
• 3.诗人重复“巴山夜雨”有什么作用?
• 突出思亲念归,寂寞凄凉的感情;将现在和将 来,自己和亲人,巴蜀和北方(长安)联结起
来
• 4.用简洁的话想像出“今夜”诗人在做什么。
• 独剪残烛,夜深不眠,在巴山秋雨中展读妻 子询问归期的信。心中充满了归期无准的郁闷 孤寂。(或读妻子的信;想象和妻子团聚。)
夜的愁苦,而今夜的愁苦又将成为重聚的话题,增 添重聚的欢乐的句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写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作者想象日后与友人相 见,秉烛夜谈,共叙思念之情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 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7.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 窗”的含义是什么?
• 答:表达思念妻子或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小李杜”。
• 答: “问”写出了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 ;“话”照应了“问”,写出了宦游人的 乡愁和歉意。
• “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 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默写名句。 • 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用未来的欢聚反衬今
• 3.本诗构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 答:跨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 聚反衬出今天的愁苦。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 4.诗歌一般要避免重复,这首诗歌却打破常规,“期”“巴山 夜雨”重复出现,是否影响了表情达意?为什么?
• 答:没有。这样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抒发了诗 人羁旅他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
• 3.诗人重复“巴山夜雨”有什么作用?
• 突出思亲念归,寂寞凄凉的感情;将现在和将 来,自己和亲人,巴蜀和北方(长安)联结起
来
• 4.用简洁的话想像出“今夜”诗人在做什么。
• 独剪残烛,夜深不眠,在巴山秋雨中展读妻 子询问归期的信。心中充满了归期无准的郁闷 孤寂。(或读妻子的信;想象和妻子团聚。)
夜的愁苦,而今夜的愁苦又将成为重聚的话题,增 添重聚的欢乐的句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写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作者想象日后与友人相 见,秉烛夜谈,共叙思念之情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 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7.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 窗”的含义是什么?
• 答:表达思念妻子或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小李杜”。
李商隐《夜雨寄北》PPT课件
的影响很大。主要名篇有:《登
乐游原》、《无题》、《夜雨寄
北》等。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其夫人。现
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
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
来解读,似乎更确切。
回首页
夜雨寄北(七言绝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
回首页
回首页
简析
★全诗表达了 游子羁旅巴山 的孤寂和思乡 之情。
“何当”,表愿望,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 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是由当前的 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既然盼“共剪西 窗烛”,则游人思归之切,自不待言。盼望归后与妻子
“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与“巴山夜雨”相共而不 得与妻子相聚共话的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可想而知。
作者简介及题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
就最李”之一(李白、李
贺)。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
诗歌典雅华丽,形象鲜明,工于
比兴,深于寄托,具有独特的艺
术风格。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
为人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
回首页
《夜雨寄北》赏析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 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 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 景点题。但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染得更 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是秋天,又是深 夜,又是夜雨。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伤感的。尤其是 “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 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 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
李商隐《夜雨寄北》PPT课件
回首页
回首页
“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 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写出诗人的遐想。 “何当” 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
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 两句,似断非断 。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 “共剪西窗”而来,似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 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 胆。然而,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 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 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与“西窗剪 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 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 然而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预料的期待,反而加剧了眼前 “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 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夜雨寄北(七言绝句)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却话巴山夜雨时。
回首页
“君问”即妻子问;“未有期” 是游子在答,即丈夫在答。彼此相隔一 方,超越时空,一问一答,足见夫妻感 情是多么真挚。“巴山夜雨涨秋池”, 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仅遥远,且惨 ★全诗表达了 淡,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这 句是寄给妻子的信息,而不是像前句那 游子羁旅巴山 样的遥相问答。虽无问答,但彼此的憧 的孤寂和思乡 憬,已在不言之中。故引出下句。 之情。 “何当”,表愿望,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 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是由当前的 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既然盼“共剪西 窗烛”,则游人思归之切,自不待言。盼望归后与妻子 “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与“巴山夜雨”相共而不 得与妻子相聚共话的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可想而知。
回首页
“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 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写出诗人的遐想。 “何当” 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
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 两句,似断非断 。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 “共剪西窗”而来,似顺流之舟。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 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 胆。然而,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 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 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它与“西窗剪 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 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 然而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预料的期待,反而加剧了眼前 “归期未有期”的痛苦。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 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夜雨寄北(七言绝句)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却话巴山夜雨时。
回首页
“君问”即妻子问;“未有期” 是游子在答,即丈夫在答。彼此相隔一 方,超越时空,一问一答,足见夫妻感 情是多么真挚。“巴山夜雨涨秋池”, 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仅遥远,且惨 ★全诗表达了 淡,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这 句是寄给妻子的信息,而不是像前句那 游子羁旅巴山 样的遥相问答。虽无问答,但彼此的憧 的孤寂和思乡 憬,已在不言之中。故引出下句。 之情。 “何当”,表愿望,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 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是由当前的 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既然盼“共剪西 窗烛”,则游人思归之切,自不待言。盼望归后与妻子 “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与“巴山夜雨”相共而不 得与妻子相聚共话的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可想而知。
夜雨寄北PPT【教学课件】共22页文档
夜雨寄北PPT【教学课件】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夜雨寄北ppt课件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 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 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这首诗通过“归期” 的问询和回答,抒发了羁 旅他乡的诗人漂泊在外的 孤寂、归期无期的无奈和 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之情。
返回
课后练习
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 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李_商__隐__和 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 北”。
题解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 “内”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 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 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 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 切。
回首页
字词解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 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 达了诗人对妻子、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 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 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 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 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返回
题目 作者 体裁 内容 情调 名 句
《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王勃
五律
送别友人
奔放 海内存知已, 豪迈 天涯若比邻。
《黄鹤楼》
崔颢
七律
吊古怀乡
惆怅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泊秦淮》
杜牧
七绝
怀古伤今
沉痛 商女不知记国恨, 深思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通过“归期” 的问询和回答,抒发了羁 旅他乡的诗人漂泊在外的 孤寂、归期无期的无奈和 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之情。
返回
课后练习
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 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李_商__隐__和 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 北”。
题解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 “内”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 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 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 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 切。
回首页
字词解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 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 达了诗人对妻子、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 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 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 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 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返回
题目 作者 体裁 内容 情调 名 句
《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
王勃
五律
送别友人
奔放 海内存知已, 豪迈 天涯若比邻。
《黄鹤楼》
崔颢
七律
吊古怀乡
惆怅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泊秦淮》
杜牧
七绝
怀古伤今
沉痛 商女不知记国恨, 深思 隔江犹唱《后庭花》。
《夜雨寄北》课外古诗词诵读PPT
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委婉地表达诗人 的思念之情。“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 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 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涨秋 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 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字里行间流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时将要。
回头说,追述。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 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 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 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 我痛苦的情思。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 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 的画面。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 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 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 中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 念对方,而是写
文章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现 实之境的凄寒和想象 之境的温暖,表达了 对妻子的深切思念。
夜雨寄北
-.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 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 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夜雨寄北》《锦瑟》 《无题》等。
诗词释义
夜雨寄北 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
李商隐 长安,所以说“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 东一带古属巴国。
《夜雨寄北》课件
夜
李商隐பைடு நூலகம்
雨 寄
北
李商隐(812~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 晚唐诗人。与杜牧合 称“小李杜”。 著作:《樊南甲集》、 《樊南乙集》
夜雨寄北 (七言绝句)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你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还未确定,
巴山夜雨涨秋池。
现在的我独居在巴山的旅店内, 面对着不停的夜雨, 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巴山夜雨涨秋池。(颔联)
巴山:泛指诗人居住的巴蜀山地。此句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 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缠绵不断的思念。
何当共剪西窗烛,(颈联)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重逢 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尾联)
却话:从头谈起。 长久的孤寂与思念,在相聚时不知从何说 起。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什么时候才能像旧时般在西窗下与你秉烛长 谈,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还从头提及我当时在巴山孤独时,面对着夜 雨的情景。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首联)
倒装句:君问。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 一答,思念妻子、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李商隐பைடு நூலகம்
雨 寄
北
李商隐(812~858), 字义山,号玉溪生。 晚唐诗人。与杜牧合 称“小李杜”。 著作:《樊南甲集》、 《樊南乙集》
夜雨寄北 (七言绝句)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你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还未确定,
巴山夜雨涨秋池。
现在的我独居在巴山的旅店内, 面对着不停的夜雨, 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巴山夜雨涨秋池。(颔联)
巴山:泛指诗人居住的巴蜀山地。此句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 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缠绵不断的思念。
何当共剪西窗烛,(颈联)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重逢 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尾联)
却话:从头谈起。 长久的孤寂与思念,在相聚时不知从何说 起。
何当共剪西窗烛,
什么时候才能像旧时般在西窗下与你秉烛长 谈,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还从头提及我当时在巴山孤独时,面对着夜 雨的情景。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首联)
倒装句:君问。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 一答,思念妻子、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意
你问我何时回家,我还没有确定日
期。 在巴山,淅淅沥沥的小雨涨满了秋 池。 何时才能与你在西窗共剪烛芯, 与你谈起巴山下雨时我对你的思念。
李商隐(约813 — 约858),字义山,号玉 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人,原籍怀 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 南郑州荥阳市),唐代诗人,是晚唐最出色 的诗人之一。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 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 筠合称为“温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