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教授治疗产后缺乳的经验分析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临床
案例三
总结词
苓桂术甘汤可有效治疗水湿内停型产后缺乳,通过健脾利湿,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详细描述
一位35岁的经产妇,产后一周出现缺乳现象,乳房柔软,无胀感,经中医诊断为水湿内停型产后缺乳 。医生采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组方包括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中药材。治疗一周后,产妇的泌乳 量明显增加,乳房胀满,婴儿吸吮有力,产妇身体状况良好。
其他因素
如产妇年龄过大、患有某些疾病等也可能导 致缺乳。
中医对产后缺乳的
02
认识
产后缺乳的中医病因
01
02
03
体质虚弱
产妇体质虚弱,影响气血 生化,导致乳汁不足。
情志不畅
产妇精神压力大,心情抑 郁,影响肝气疏泄,导致 乳汁不通。
饮食不当
饮食不节或不洁,导致脾 胃受损,影响气血生化, 使乳汁不足。
饮食调理
指导产妇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多吃 营养丰富的食物,促进乳汁分泌。
心理疏导
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精神压 力,促进乳汁分泌。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
03
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黄芪四物汤能够有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 后缺乳,改善产妇的泌乳情况,提高母 乳喂养率。
VS
详细描述
一位30岁初产妇,产后一周出现缺乳现 象,乳房柔软,无胀感,经中医诊断为气 血虚弱型产后缺乳。医生采用黄芪四物汤 治疗,组方包括黄芪、当归、川芎、熟地 黄等中药材。治疗一周后,产妇的泌乳量 明显增加,乳房胀满,婴儿吸吮有力,产 妇心情愉悦。
。
减轻副作用
中药治疗可以减轻西药治疗的副 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缩短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缩短疗程, 提高治疗效率。
产妇产后缺乳的护理
产妇产后缺乳的护理作者:张春梅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11-01【摘要】:目的:总结产妇产后缺乳的调护工作,以寻找产后缺乳的护理方法,指导产妇以正确及时的方式进行哺乳,从而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
方法:对78例产妇产后缺乳的护理进行追踪分析。
结果:经过有效的一系列身心护理,产后缺乳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率达87.2%。
结论:产妇产后缺乳只要及时有效的进行调护,绝大多数是能够纠正的。
【关键词】:产后缺乳健康教育乳房按摩中医中药护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的工作环境,繁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等,使产妇产后缺乳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近年来,我院对产后缺乳的产妇,经加强健康教育,辅于乳房按摩,必要时给予中医中药治疗等一整套系列调护,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到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并出现产后缺乳的产妇78例进行护理追踪分析,其中初产妇63例,经产妇15例;年龄20-25岁29例,26-30岁38例,31-35岁9例,36岁以上2例;早产6例,足月72产例。
2、护理方法及要点2.1 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由医护人员直接下病房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同时对每一个待产孕妇在入院时都发放母乳喂养的宣传资料,宣传内容主要如下:母乳营养丰富,是婴儿最适宜的最全面的天然营养品,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为1:3:6,易于被婴儿消化吸收和利用;母乳中含有分泌型IgA,尤其是初乳中含量更高,有抗感染、抗过敏作用;母乳中的乳铁蛋白及IgG、IgM抗体等能增强婴儿的抵抗力。
对产妇的好处:哺乳能帮助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乳癌与卵巢癌的发生率、避免产后肥胖等,同时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子感情,使母子均受益。
2.2 加强产后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2.2.1 让每一个产妇都认识到产后哺乳,乳汁分泌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只要想哺乳,且哺乳方法得当,绝大多数产妇能完成哺乳育儿的重任。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方案产后缺乳是指婴儿出生后母乳分泌不足以满足婴儿需求的情况。
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调节食欲、调理气血、激活脏腑、提高产后体质等方面。
以下是一套中医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中医诊断和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和望闻问切等检查,征询患者和家属的意见,了解产后缺乳的原因,如产妇食欲不振、体力透支、气血不足等因素造成。
二、中医治疗原则1.调养脾胃:产后脾胃功能较弱,容易影响消化吸收,进而影响乳汁分泌。
应通过中药调理,促进脾胃功能恢复,改善消化吸收能力。
2.活血化瘀:产后身体循环系统容易出现血瘀症状,影响乳汁的正常分泌。
适当的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可以调理产后体质,促进乳汁分泌。
3.补充气血:产后气血不足会影响产后的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
应通过中药补气补血,提高产后的身体免疫功能。
1.饮食调理:产妇应饮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红枣粥、山药莲子糖水等。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2.足浴温灸:采用足浴温灸的方式刺激腹部,促进气血流通,激活脏腑功能。
可以选取适当的中药材和穴位,进行足浴或温灸治疗。
3.推背通络:通过推背通络的方式促进气血循环,刺激经络,增加产后产妇的乳腺血液供应。
可以采用中医的推拿按摩技术,进行专业的推背通络护理。
4.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一些具有补气血、健脾胃等功效的中药,制成中药汤剂,以温热方式服用,促进产妇的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
四、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产后缺乳是个复杂的问题,中医护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固定的方案才能得到改善。
联合营养和饮食调理相结合,通经活络的温灸推背,以及定期的中药调理等方法,能有效地改善产后缺乳的状况。
催乳指标是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妇自身感受,通过医护人员的监测,产妇缺乳情况改善和乳汁分泌恢复即为治疗有效。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足浴温灸、推背通络、中药调理和心理疏导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后缺乳问题,并提高产妇的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情况。
产后缺乳的论治体会
弱、 肝郁气滞 、 瘀血阻滞 、 痰浊壅阻 四种证型进行辨 治, 此乃临证治疗之常法。产妇具有 “ 多虚多瘀 ” 、 “ 易虚易瘀 ” 的病理特点 , 产后缺乳的病 因病机错综
纠结 , 其辨证论治也应灵 活多样 , 不可拘泥一方一 法, 在临床治疗中必须细加分辨 , 审证求 因, 常法 在 之 中变 通掌 握 。 1 注 重安神 宁心 法 的运用
心脏病 、 骨性关节炎等属 阳虚痹痛诸证者。
( 收稿 日期 :0 10 — 5 修曰 :0 2 0 — 0 2 1- 5 2 : 2 1- 2 1 )
产 后缺乳 的论治体会
黄 克 臧 ( 尔勒 市第 一人 民医院 。 新 疆 库尔 勒 库 8 10 ) 4 00
产后缺乳是指妇女产后 乳汁不足 ,或点滴全 无, 不能满足哺乳需要的病症 , 临床上较常见。在城 市职业女性 中尤为突出, 其发生率约 占产妇的3%, 0
8 0
x 0a 盅 cI Mi i gul 黯 }s ei 响 m J le d 。 i c r e n
2 2 0 N2 o 3 第 期 gL o v3 . o 2 @ 0
观 因素相关。笔者体会 , 除了“ 多虚多瘀 ” 之外 , 当今 产妇普遍存在“ 多郁” 的病理特点。情志与妇人泌乳 的密切关系众所周知 , 但在临床论治 时往往 只强调 疏肝 理气 , 却忽略 了安神 宁心 。心 主神 明 , 肝主疏 泄, 二者对情志 因素之缺乳都有重要影响。一些 因 情 志所伤而致缺乳的病例 , 用疏肝理气通乳法效果 不佳时 , 结合辨证用安神宁心法常可收到较好 的疗 效 , 药可选远志 、 神、 欢皮 、 交藤 、 用 茯 合 夜 白僵 蚕 、
201 年 2 O 第 3 卷 第 2期 01 1 . 2 2 Vo30 N02
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进展
Hale Waihona Puke 中图分 类 号 : R 2 4 6 . 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0 7 7 9 ( 2 0 1 7 ) 0 5—0 0 8 1— 0 3
R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T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e s e Me ic d i n e i n t he Tr e a t me nt o f Po s t p a r t n m Hy p o g a l a c t i a
中 医药 治疗 产后 缺乳 方 法 多样 , 主要 有 中药、 针灸、 推 拿按摩 、 针 推 结合 、 耳 穴疗 法以及针 药结合 、 中药联 合按摩 和 其他 疗 法等 。本研 究综述 近 1 0年 中 医药治 疗产后 缺乳 的 临床 研 究 , 结果 表 明 中医药 治疗产 后
缺乳 疗 效肯 定 , 且 具有操 作 方便 、 副 作 用小 、 患者 易于接 受等优 点 。但 也存 在发 病机 理研 究不透彻 , 辨 证
c l i n i c a l l i t e r a t u r e s o n t he t r e a t me n t o f po s t p a tu r m h y po g a l a c t i a wi t h t r a di t i o n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i n r e c e n t t e n y e a r s .I t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wh i c h h a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e a s i n e s s a n d l e s s s i d e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缺乳运用现状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缺乳运用现状【摘要】产后缺乳是临床常见疾病,如何安全有效的改善泌乳量是众多母亲面临的难题。
本文以“产后缺乳、乳汁不足、中医外治法、中医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近5年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缺乳的文献,依据其类别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对其运用及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后缺乳;中医药;中医适宜技术;外治法中医适宜技术又称“中国传统疗法”、“中医特色疗法”等,包含针法、灸法、按摩疗法、外治疗法等,其中外治疗法包含刮痧、灌肠、拔罐、熏洗、药浴等。
它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具有“简、便、效、廉”等特点。
现代也将低频、中频、红外线等物理治疗方式纳入其中。
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运用甚广,在产后缺乳中也运用较多,笔者通过分类总结其近5年的文献,现将其综述如下。
1 针法1.1普通针刺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疗效确切[1],临床运用较多,可单用亦可联合按摩、中药等综合治疗。
李秋霞等[2]对80例辨证为气血亏虚型的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乳腺按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对比治疗5天及15天后两组的泌乳量,发现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姚月月等[3]为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将70例痰浊阻络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膻中、肩井、乳根、丰隆、中脘穴位按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针刺选穴同对照组,另加少泽穴,观察治疗后两组泌乳量及血清PRL水平,发现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
邱少红等[4]采用腹针治疗产后缺乳35例,针刺选穴为关元、气海、下脘、中脘、天枢、滑肉门、大横、气旁、气穴,并与35例使用常规产后乳房护理患者对照,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
陈枫[5]将80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口服中药自拟通乳汤,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针刺选穴为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等,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5天。
产后缺乳治疗研究进展
2019年5月A 第6卷/第13期May. A. 2019 V ol.6, No.1320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综 述·产后缺乳治疗研究进展王 红(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卫生院,山东 淄博 255430)【摘要】产后缺乳是妇产科的常见并发症。
本研究主要针对产后缺乳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分别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两方面,细化阐述产后缺乳的治疗,以期为产妇的母乳喂养及产后康复提供支持。
【关键词】产后缺乳;康复治疗仪;中药内服治疗;穴位按摩【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3.20.02随着母乳喂养优势的不断凸显,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逐渐增加。
在这一背景中,产后缺乳这一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产后缺乳不仅会影响母乳喂养的进行,还会为产妇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影响产妇的康复效果及新生儿的成长。
因此,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 产后缺乳的原因产妇出现产后缺乳的原因较为复杂,常见原因包含:(1)精神心理因素。
部分产妇容易因产后不适应角色改变、担忧新生儿成长等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在精神心理因素的干扰下,其正常泌乳机制也会受到影响。
(2)饮食因素。
产妇的不健康饮食(如营养补充不足、摄入过多油炸、烧烤类食物等)是造成产后缺乳的主要原因[1]。
近年来,随着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增加,因饮食而引发的产后缺乳患者逐渐减少。
(3)内分泌因素。
分娩带来的内分泌失调可能对产妇的泌乳机制形成干扰,进而造成产后缺乳。
与其他原因相比,内分泌因素属于产妇的生理因素,其特殊性要求这一因素需要通过对产妇机体循环机制的调节,改善其产后泌乳不足状况。
2 产后缺乳的治疗2.1 西医治疗对于产妇的产后缺乳,西医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治疗标准,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产后缺乳,疗效欠佳,因此,西医治疗方法多与其他方法联用。
针灸与中药配合治疗产后缺乳临床分析
针灸与中药配合治疗产后缺乳临床分析作者:苏丽平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针灸与中药配合治疗产后缺乳临床效果。
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120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分对照组(56例,中药治疗)、试验组(64例,针灸与中药配合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和泌乳量。
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31%)显著较对照组(83.93%)高,P【关键词】产后缺乳;中药治疗;针灸;泌乳量【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250-01产后缺乳具体指产后乳汁较少甚至全无情况,部分患者呈现乳汁逐渐减少状态,无法满足婴儿基本需求,临床发生率较高,流行病学研究[1] 结果指出具体发生率达20-30%,严重影响母乳喂养情况,不利于婴儿身心发育。
因此针对产后缺乳情况,临床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且治疗时在正中病机的同时,需保证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其中中医治疗优势逐渐得到临床认可,可采取中药、针灸等方式。
本文探究了不同中医治疗方式对产后缺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做出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定本院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120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分对照组(56例)、试验组(64例)。
对照组年龄24-45岁,平均(35.23±2.77)岁,其中经产妇20例,初产妇36例,自然分娩30例,剖宫产26例;试验组年龄23-45岁,平均(34.72±2.65)岁,其中经产妇22例,初产妇42例,自然分娩34例,剖宫产3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中药治疗,方剂:当归15g、党参15g、黄芪15g、麦冬15g、王不留行10g、通草10g、香附10g、桔梗10g、漏芦6g、穿山甲6g,同时随症加减治疗,若患者伴有胸闷情况,加入玫瑰10g、柴胡10g,对于腰背酸痛患者加入淫羊藿12g、杜仲10g,若患者恶露不尽加白术15g、茯苓10g,若乳房中存在结节则加入僵蚕6g、夏枯草6g,对于失眠较为严重患者加酸枣仁15g、夜交藤15g,清水熬煮,收汁250ml,1剂/d,分2次服用。
改良式中药溻渍治疗产后早期缺乳的临床观察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 ,J u l .2019,V o l .27N o .14җ基金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5Z Y 02018)通信作者:陈萍,E -m a i l :p i n g p i n g6768@126.c o m 改良式中药溻渍治疗产后早期缺乳的临床观察җ杜巧婷,陈 萍,任先丽,崔翠林(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ʌ摘要ɔ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疗法治疗产后早期缺乳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选择80例产后早期缺乳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㊂对照组在产后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和母乳喂养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溻渍治疗㊂治疗4d 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情况㊁乳房胀痛评分㊁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㊂结果: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泌乳量㊁母乳喂养成功率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乳房胀痛程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中药溻渍治疗产后早期缺乳能够增加泌乳量,减轻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㊂ʌ关键词ɔ 产后早期缺乳;初产妇;中药溻渍治疗;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乳房胀痛;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 244.9;R 271.4 文献标识码:A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19.1417产后6个月坚持纯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1]㊂产后早期缺乳指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很少甚至没有分泌,乳汁不能满足婴儿日常需要的一种临床常见现象㊂目前,母乳分泌不足是大部分母亲未进行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母乳喂养率下降[2]㊂西医治疗产后缺乳效果欠佳,而且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产妇因缺乳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而焦虑影响母乳喂养会导致错过初乳期,甚至使产妇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㊂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中药疗法,包括针刺㊁按摩㊁食疗等,需要根据患者依从性及医者经验进行实践㊂如何有效降低产后缺乳,同时应用中医药特色进行缺乳治疗,提高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已成为当务之急㊂本院妇产科选取产后早期缺乳的初产妇,运用改良的中药溻渍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㊂1 临床资料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产后早期缺乳初产妇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㊂对照组平均年龄(27.22ʃ2.78)岁;学历:大专及以上35例,大专以下5例;分娩方式:顺产25例,剖宫产15例;新生儿性别:男19例,女21例;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3537.68ʃ302.29)g ㊂治疗组平均年龄(27.56ʃ2.84)岁;学历:大专及以上30例,大专以下10例;分娩方式:顺产24例,剖宫产16例;新生儿性别:男20例,女20例;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3597.40ʃ304.70)g ㊂两组产妇年龄㊁学历㊁新生儿性别㊁新生儿出生体质量㊁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㊂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证,临床表现为产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乳房胀硬或痛,胸胁胀闷,神志抑郁,或有微热,食欲不振,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细㊂1.3 纳入标准 初产妇年龄23~40岁;顺产或剖宫产后,有母乳喂养意愿者;产后母婴同室相处;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4 排除标准 合并乳房疾病㊁高危妊娠㊁慢性乙型肝炎及血液系统疾病或重要器官疾病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评定疗效或资料不全者;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或中途退出者㊂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 按常规给予母婴同室㊁常规护理㊁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及产后饮食指导,如5d 内应饮食清淡,忌食生冷㊁油腻㊁辛辣等食物㊂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8h 后双侧乳房给予中药溻渍治疗㊂中药溻渍处方:漏芦㊁丹参各30g ,炒王不留行籽㊁路路通各60g ,瓜蒌15g ㊂取8剂混合碾碎制成30~60目筛的粉末,将药粉装入特制的能覆盖整个乳房的棉布袋中,将药袋浸润湿透,微波炉加热2~3m i n ,热度达45~50ħ㊂将加热后的药袋紧贴于双侧乳房,药袋外面用一次性保鲜膜覆盖,预防药物外渗,同时防止药袋散热㊂中药溻渍时注意为产妇保暖,根据产妇对热度的耐受程度移动药包避免烫伤㊂治疗结束后擦干药液,休息30m i n 后方可外出,同时检查皮肤红晕程度及范围㊂每日治疗2次,每次30m i n ,两次间隔至少6h ㊂药袋每2d 更换一次药物,冷却后冰箱保存,乳房溻渍持续使用4d㊂3 疗效观察3.1 观察指标 ①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泌乳始动23 中国民间疗法2019年7月第27卷第14期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019,V o l.27N o.14时间是指产后第1次医务人员用拇指和食指向胸壁按压产妇乳晕时黄色或清的乳汁溢出时间[4];泌乳量:每日有效母乳喂养次数ȡ6次评3分,每日4次或5次评2分,每日ɤ3次评1分(以婴儿吸吮时产妇有下奶感,且能听到婴儿吞奶声,吸吮后婴儿哭闹停止,或能安静入睡为有效母乳喂养)[5]㊂②乳房胀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代表无痛,10代表最痛㊂③产妇满意度调查[5]:产妇出院前1d采用2010年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中的产妇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包括5个维度20个条目,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80~90分为一般,<80分为不满意㊂④产妇有无烫伤㊁不耐受等不良反应㊂每日17ʒ00由同一个责任护士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评估两组产妇术后24h内㊁24~48h㊁48~72h㊁72~96h的泌乳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烫伤及不耐受等,统一记录于评价表上㊂观察时间为治疗4d后,出院前1d或出院当天做满意度调查㊂3.2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㊂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3.3结果(1)泌乳始动时间比较两组初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两组产后早期缺乳初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比较(例)组别例数<24h24~48h48~72h72~96h治疗组401015150对照组40913162(2)泌乳量评分比较24h内,两组初产妇泌乳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24h后,治疗组初产妇泌乳量明显增多,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㊂见表2㊂表2两组产后早期缺乳初产妇泌乳量比较(例)组别例数<24h3分2分1分0分24~48h3分2分1分0分48~72h3分2分1分0分72~96h3分2分1分0分治疗组4002353313240917140122170对照组40013452627559224712192 (3)乳房胀痛评分比较24h后,治疗组乳房胀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㊂见表3㊂表3两组产后早期缺乳初产妇乳房胀痛评分比较(分,xʃs)组别例数<24h24~48h48~72h72~96h 治疗组400.147ʃ0.0311.282ʃ0.319ә1.778ʃ0.413ә1.778ʃ0.422ә对照组400.145ʃ0.0292.252ʃ0.4912.346ʃ0.3742.346ʃ0.364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әP<0.05(4)满意度比较治疗组初产妇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㊂见表4㊂表4两组产后早期缺乳初产妇满意度比较(例)组别例数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治疗组40382095.0ә对照组40323580.0注:与对照组比较,әP<0.05(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和烫伤发生,且无患者退出㊂4讨论中医认为产后泌乳与心㊁肝㊁脾胃㊁肾等脏腑功能及气血均有密切关系㊂‘胎产心法“载 产妇冲任血旺,脾胃气壮,则乳足 ,‘傅青主女科“中记载: 今产后数日,宜其有乳,而两乳胀满作痛,是欲化乳而不可得,非气郁而何 治法宜大舒其肝木之气,而阳明之气血自通,而乳亦通矣,不必专去通乳㊂ 产妇产后气血衰弱㊁气行无力㊁情志所伤㊁津液匮乏等都会引起产后缺乳[6],且气血不足常伴有肝郁气滞㊂中药溻渍是中医外治法的组成部分,‘理瀹骈文“是中药外治分支科学体系的成熟与完善,它提出的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 更是将中药外治法从理论到实践推向一个全新高度,后世医家多沿用此理论确立中医外治法的理㊁法㊁方㊁药㊂现代研究表明,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使平时呈闭锁状态的动静脉吻合支开放,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痛觉神经兴奋性,加速致痛物质排除,减少缓激肽㊁前列腺素等内源性物质的释放,同时促进药物吸收[7]㊂本科室改良的中药溻渍法药物与乳房接触面积广,可充分发挥热效应及药理效应的双重作用㊂本研究溻渍方中王不留行籽味苦㊁性平,归肝㊁胃经,能活血通经㊁下乳消肿㊁利尿通淋,苦泄宣通,行而不留,具有行血脉㊁通乳汁之效㊂漏芦味苦寒,归胃经,具有清热解毒㊁消痈㊁下乳㊁舒筋通脉等作用[8],用于乳痈肿痛,乳汁不通㊂瓜蒌味苦寒,归肺㊁胃㊁大肠经,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治疗结胸痞满㊁乳痈[8]㊂路路通味苦性平,归肝㊁肾经,有疏通气血而下乳之功效[8]㊂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㊁肝经,能活血化瘀,是妇科调经要药,具有祛瘀止痛㊁活血通经㊁清心除烦之效[8]㊂诸药合用,可以达到疏肝解郁㊁宽胸理气㊁醒脾下乳㊁通络行乳的功效㊂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初产妇实施中药溻渍干预,疗效显著,能够加速乳腺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乳房微循环,通畅乳腺导管,从而减少乳汁淤积,减轻乳房33中国民间疗法2019年7月第27卷第14期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019,V o l.27N o.14胀痛,提高产妇身心舒适度㊂产后泌乳的增加,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及产妇身心舒适度的提高,极大地增加了产妇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同时增加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㊂改良的中药溻渍方法简便易学,居家使用方便,产妇和家属容易接受㊂因此,可在临床推广使用㊂参考文献[1]朱心翠.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 (6):198-199.[2]罗梅,刘大纯,何倩倩,等.2285例产妇产后缺乳发病情况及中西医诊治状况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3): 3262-3264.[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李兰兰,冯莺,叶君儿,等.耳穴贴压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4):419-422.[5]E S F A HA N IM S,B E R E N J I S O O G H ES,V A L I A N IM,e t a l.E f f e c t o f a c u p r e s s u r e o nm i l kv o l u m e o f b r e a s t f e e d i n g m o t h e r s r e f e r r i n g t os e l e c t e dh e a l t h c a r ec e n t e r si n T e h r a n[J].I r a nJ N u r sM i d w i f e r y R e s,2015,20(1):7-11.[6]胡国华.祖国医学对乳汁生成及缺乳原因的认识[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7,6(2):50-53,15.[7]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58.[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收稿日期:2018-12-22)单方验法重用仙鹤草治眩晕田玲玲(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264100)仙鹤草味苦㊁涩,性平,归心㊁肝经,有收敛止血㊁截疟㊁止痢㊁补虚强壮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出血证㊁痢疾㊁疟疾寒热㊁脱力劳伤等㊂笔者临证发现重用仙鹤草治眩晕,效如桴鼓㊂用法:取仙鹤草100g,加水300m L,浓煎至150m L,分两次服用,连服3d,治疗眩晕有较好的效果㊂临证时伴有眩晕者,亦可在辨证施药的基础上加仙鹤草30~ 60g,可奏奇效㊂(收稿日期:2018-12-12)穴位按摩联合产时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高卫娥(山西省临县人民医院,山西吕梁033200)ʌ摘要ɔ目的:探讨和分析穴位按摩联合产时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㊂方法:选取初产妇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5例㊂对照组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穴位按摩联合产时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的焦虑㊁抑郁评分,产程中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㊂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分娩后焦虑自评量表(S A S)和抑郁自评量表(S D 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程中疼痛程度0级和Ⅰ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疼痛Ⅱ级和Ⅲ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初产妇第1产程㊁第2产程㊁第3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㊂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产时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初产妇紧张㊁焦虑的不良心理反应,缓解疼痛,缩短产程和提高自然分娩率,对提高分娩质量具有重要意义㊂ʌ关键词ɔ产时综合护理干预;穴位按摩;初产妇;分娩质量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AD O I:10.19621/j.c n k i.11-3555/r.2019.1418分娩是女性的一种正常自然生理过程㊂但分娩时因子宫收缩和胎儿下降导致的压迫作用,使产妇常伴有剧烈疼痛和精神紧张㊁焦虑等现象,特别是初产妇由于无分娩经验,分娩时疼痛和精神紧张愈加明显,导致产程延长,严重影响初产妇的分娩质量[1]㊂产时护理干预是分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常规产时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分娩质量,但不能达到预期临床效果㊂因此,如何降低初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和焦虑程度㊁缩短产程和提高自然分娩率,进而提高分娩质量成为广大临床医师的研究热点㊂临床研究报道表明,中医穴位按摩对缓解子宫收缩乏力和减轻疼痛具有很好的作用[2]㊂为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山西省临县人民医院近年来对收治的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施行中医穴位按摩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㊂43中国民间疗法2019年7月第27卷第14期。
产后缺乳破解之道
Expertise 专业家庭服务 47目前,随着新生儿的逐年递增,新手妈妈们对于产后哺乳、乳腺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多。
很多宝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乳房很大、汤水补得很足,可是奶水却少得可怜。
理论上奶水的多少跟妈妈的高矮肥瘦、乳房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每个妈妈都应该会有足够的奶水喂养宝宝到六个月或更久。
产后缺乳的原因在还没有奶粉的那个时代,老一辈的人就很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照样把我们养得高高大大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老一辈们体力活做得多,吃的是五谷杂粮,体质好,气血足。
再想想我们这一代,缺乏运动、饮食不节、工作压力大、睡眠紊乱、精神紧绷……太多因素导致我们的体质变差了。
产后少乳和妈妈们的体质、饮食、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想要奶水充足,就要改变体质,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下面我用中医理论来说说产后缺乳的几种情况。
气虚失固:产后妈妈元气大伤,产后产后缺乳破解之道文丨赵丽莉专业EXPERTISE48HOME SERVICE脾气虚弱,中气不足,固摄无权,乳汁随化随出,则乳汁自溢。
为什么有些妈妈会漏奶就是这个原因。
气血虚弱:产后体弱,气血两亏,化源不足,或分娩失血过多气血亏虚,不能化为乳汁,因而乳汁甚少或全无。
肝郁气滞:产后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乳汁壅阻不下,因而乳汁不行。
就是俗称的生气、抑郁了,奶堵了,出不来。
肝郁化火:郁怒伤肝,肝火亢盛,疏泄太过,逼乳外溢。
然后来看看都有哪些症状,可以对照一下属于哪一种类型。
气虚失固:产后乳汁自溢,乳房柔软,乳汁清稀,神疲气短,苔薄舌淡,脉细弱。
气血虚弱:产后无乳,或乳汁点滴清稀,乳房松软,面色(白光)白,头晕乏力,苔薄,脉细弱。
肝郁气滞:产后乳汁不行或量少不畅,乳房胀硬而痛,痛引两胁,胸闷心烦。
苔薄黄,脉弦。
肝郁化火:产后乳汁自出,量多且稠。
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头胀目赤,口干喜饮,溲赤便秘。
苔黄,舌红,脉弦数。
现在知道所属的类型后,就可以分型来治疗了。
气虚失固治法:益气摄乳。
剖宫产术后缺乳病机探析
基 金 项 目 :四 川 省 科 学 技 术 厅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 编 号 : 2019YFS0412)。
作者简介:何冠瑾,女,在读硕士研究生,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 都 610072);谢萍、孙国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通讯作者:孙国娟,E-mail:sunguojuan@
剖宫产术后缺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国 6个月以下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30%左右,主要 原因之一是产乳不足[1]。笔者对剖宫产术后发生 缺乳的病机及临床治疗进行探讨。 1 病因病机 1.1 冲任血伤:《 冯氏锦囊秘录》 指出:“冲为血 海,任主胞胎”。《 傅青主女科》 认为:“夫乳乃气血 所 化 而 成 ,无 血 故 不 能 生 乳 汁 ,无 气 亦 不 能 生 乳 汁”。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 冲,蓄溢十二经脉气血。冲脉与任、督二脉属一源 三歧,冲脉对“阳脉之海”的督脉和“阴脉之海”的任 脉起着调节作用。任脉为阴脉之海,精血津液皆属 任脉所司,主一身之阴液。因此,气血精液均为冲
山 西 中 医 2021 年 7 月第 37 卷第 7 期
·学术探讨·
SHANXI J OF TCM Jul. 2021 Vol.37 No.7 ·1·
剖宫产术后缺乳病机探析
何冠瑾 谢 萍 孙国娟
缺乳产妇应该如何护理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缺乳产妇应该如何护理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母乳喂养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十分有利, 所以很多的宝妈都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奶水来哺育自己的宝宝。
但是很多产妇在产后都会出现缺乳的症状。
这也是宝妈和家属们十分担心的一个问题。
那么。
产妇为什么会出现缺乳的症状呢?如果产妇在产后出现了缺乳的症状, 又应该怎样护理呢?一、产后缺乳会有什么症状?宝妈们大多都希望可以用母乳来喂养自己的宝宝, 但是在宝宝出生之后, 很多宝妈又都会出现缺乳的症状, 这些症状不仅让宝妈们因为不能用母乳喂养自己的宝宝而感到非常失望, 而且也会导致很多宝妈出现身体的不适。
那么产后缺乳的宝妈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1、血型偏弱的症状:由于宝妈的乳汁来源不足, 就会出现缺乳甚至根本没有母乳的情况。
出现这种状况的宝妈乳房会很薄、很软, 没有哺乳期乳房发胀的感觉, 而且宝妈的面色也会很不好, 同时伴有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等的症状。
2、肝气郁结的症状:肝气郁结或者是气滞血导致宝妈缺乳或者是没有母乳, 宝妈的乳汁会比较浓稠, 乳房有鼓胀、疼痛的感觉, 同时乳房会很硬, 发热。
此时, 宝妈会出现胸闷、舌头淡红、舌苔薄而且发黄等的症状, 伴有明显的食欲不振, 而且宝妈的情绪也会变得很低落。
3、胀痛的症状:宝妈在缺乳或者没有母乳的时候, 感觉乳房十分胀痛, 又会有胸闷的感觉, 十分不舒服。
此时, 宝妈会十分嗜睡、感觉头重头晕等。
二、为什么很多宝妈会出现产后缺乳的现象?母乳之中的营养元素是十分丰富的, 因此母乳喂养对宝宝的生长和发育都十分有利。
但是很多宝妈在生完宝宝以后, 就会面临着缺乳问题, 她们被这个问题深深困扰, 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出现产后缺乳的现象。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宝妈会出现产后缺乳。
1、没有尽早给宝宝喂食母乳:如果宝妈在宝宝出生以后没有尽早给宝宝喂食母乳, 或者是喂食的时间比较少等, 就会因为产后的缺氧导致缺乳现象。
2、宝妈怀孕期间的饮食结构不够合理:很多年轻的宝妈都希望自己的身材不会因为孕育而变臃肿, 所以在怀孕期间的饮食会十分单一, 或者是吃得特别少。
中药预防剖宫产后缺乳的疗效观察的开题报告
中药预防剖宫产后缺乳的疗效观察的开题报告
题目:中药预防剖宫产后缺乳的疗效观察
导师:XXX
研究背景: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剖宫产后的母乳喂养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剖宫产和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有着明显的影响,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
率普遍低于阴道分娩产妇。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预防和治疗方式,已经
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调理中。
然而,目前相关的研究仍然
有所欠缺。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预防剖宫产后缺乳的疗效,为促进剖宫产后母
乳喂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实验设计,招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产后72小时开始使用中药,对照组给予安慰剂。
两组均持续使用14天,观察2周内的母乳喂养情况、乳房充盈程度、产后血红蛋白水平和剖宫产伤口愈合情况等,收集数据
并进行分析。
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预防剖宫产后缺乳的疗效,为促进剖宫产后母
乳喂养提供依据,填补目前研究中的空白。
这将进一步推广中药在剖宫
产后康复过程中的应用,并为减少母乳不足的发生提供新思路。
预期结论:
本研究预计得出中药预防剖宫产后缺乳的疗效高于安慰剂的结论,并且初始治疗对产妇的产后恢复、乳房充盈和剖宫口恢复等均有积极影响,为剖宫产产妇提供更好的康复方案。
产后缺乳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产后缺乳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张静霞;朱茜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年(卷),期】2006(013)002
【摘要】产后缺乳是指孕妇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或全无。
本病在临床上很常见,常
给产妇、婴儿及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其病因复杂,哺乳方法不当、新生儿不能吸吮乳头、产妇健康和营养不良或情绪紧张、代乳品的频繁应用、乳房刺激减少等原因均可能引起乳汁分泌减少。
中医认为缺乳多由于产妇气血化源不足,无乳可下,或因气机不畅、气血失调、经脉涩滞以及痰湿壅阻气机所致。
在临床工作中,对产后缺乳的产妇进行辨证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51-51)
【作者】张静霞;朱茜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沈阳,110032;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妇
婴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
【相关文献】
1.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综述 [J], 胡引;张慧;徐鑫芬
2.近11年来产后缺乳中医治疗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J], 胡赟;钟宇富;李万瑶
3.产后缺乳的社区中医治疗及护理 [J], 刘秋兰
4.中医治疗牛产后缺乳或泌乳不足 [J], 李占武
5.李伟莉名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经验 [J], 曹丹;李伟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体会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体会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或称“乳汁不足”、“乳汁不行”。
中医认为,多由气血虚弱,或肝郁气滞所致。
气血虚弱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产后乳少或无,乳汁清稀,乳房无胀痛之感;肝郁气滞型的主要症状是,乳汁不行伴乳房胀痛。
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
产后缺乳会降低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影响母乳喂养,导致新生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疾病。
保持充足泌乳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我科对缺乳产妇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中药汤剂治疗:1.1方剂:生黄芪 30g 酒黄精15g 熟地黄15g 酒山茱萸10g 生续断10g 盐杜仲15g 漏芦10g 王不留行10g 路路通10g 小通草10g 当归10g 鹿角片10g(先煎)生党参15g1.2中药用药指导,1.2.1中药汤剂宜温服,服后休息30分钟,注意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1.2.2疏肝解郁,通络行乳的汤药宜热服。
2 穴位按摩治疗:2.1我科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通过按摩乳房周围等穴位(如乳中、乳根),以舒筋通络达到乳汁分泌增加或消除乳汁淤积、乳房胀痛。
2.1操作步骤:1)将用物携至床边,做好解释工作。
2)协助仰卧位,暴露胸部,注意保暖。
3)定位:乳房周围等穴位(如乳中、乳根)。
4)治疗传输片均匀涂上耦合剂后,和两乳房皮肤紧密服帖,扎好胸带,松紧适宜。
5)调好治疗能量,时间25分钟。
6)观察:随时询问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
7)治疗结束后撤除治疗传输片,协助清洁皮肤。
8)安置病人,清理用物并记录。
9)终末处理。
2.3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和饮料,爱婴医院的宗旨之一即推行母乳喂养,“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的使用对产妇提前下奶,减少乳房肿块,减轻产妇疲劳等有明显作用,起到支持、促进母乳喂养的作用,为巩固爱婴医院提供保障。
3 耳穴埋籽刺激耳穴催乳法:3.1我们根据中医穴位疗法的原理,应用王不留行耳穴贴压法治疗产后泌乳不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产妇缺乳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产妇缺乳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施秀芳【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产后缺乳产妇中的应用价值,为增加产后泌乳量和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自我院住院分娩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和成功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后泌乳时间、母乳喂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妇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5(013)010【总页数】2页(P111-112)【关键词】中医护理;产后缺乳;气虚;肝郁气滞【作者】施秀芳【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中医院骨伤科,婺源333200【正文语种】中文产后缺乳是指产后2~10天未见乳汁分泌和泌乳量异常偏少,或产褥期、哺乳期内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以至不够喂哺婴儿等现象,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1]。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社会节奏加快等原因,产后缺乳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报道大城市产妇产后缺乳率高达20%~30%。
母乳及母乳喂养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为提高和保障产妇产后足够的泌乳量,产后的护理十分必要。
本文探讨应用中医护理模式对初产妇进行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自我院住院分娩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年龄22~32岁,平均(27.3+4.2)岁;病程2~9d,平均(7.3+1.3)d;手术产25例,顺产15例;无乳汁22例,乳汁少14例,乳汁浓稠不下4例;对照组年龄23~34岁,平均(26.8+ 5.1)岁;病程3h~10d,平均(8.0+1.5)d;手术产23例,顺产17例;无乳汁20例,乳汁少15例,乳汁浓稠不下5例。
中医综合疗法干预对产后缺乳患者的预防效果评价
中医综合疗法干预对产后缺乳患者的预防效果评价危福兰【摘要】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缺乳的预防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产妇4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2组都施以常规母乳喂养护理和健康教育,同时对试验组加用中医护理措施,分析2组的泌乳情况,比较产后缺乳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泌乳素水平为(399.82±142.97) μg/L,明显比对照组的(285.13±124.61) μg/L高,试验组的产后缺乳发生率为4.55%,明显比对照组的36.36%低.试验组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均还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积极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对产妇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产后缺乳的发生风险,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改善泌乳素等.【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8(016)020【总页数】2页(P136-137)【关键词】中医护理;预防效果;产后缺乳;健康教育【作者】危福兰【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中医院妇产科,江西九江332100【正文语种】中文产后缺乳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后症状,多发于产后4~7 d内,可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能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1]。
目前,母乳喂养指导和健康教育乃临床妇产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预防产后缺乳措施,但效果不佳。
对此,护士还应采取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对产妇进行干预,以减少其发生产后缺乳的风险。
本研究将着重分析中医护理在预防产后缺乳中的干预作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产妇44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
试验组:年龄为21~38岁,平均(27.14±2.58)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39.2±1.1)周;剖宫产者10例;顺产者12例。
产后缺乳与中医体质及中药治疗分析
产后缺乳与中医体质及中药治疗分析
陈俊娜
【期刊名称】《医药与保健》
【年(卷),期】2016(024)005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缺乳与中医体质及中药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产后缺乳患者5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分析中医体质,并采取中药治疗。
结果本次选取的50例产后缺乳患者,治愈38例,占76%;好转10例,占20%;未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
相较治疗前,治疗后补授乳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后缺乳与多种因素相关,分析中医体质,行辨证分型,针对性用药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促补授乳量明显减少,对保障母婴健康意义显著。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陈俊娜
【作者单位】467100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妇幼保健院乳腺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9
【相关文献】
1.产后缺乳与中医体质及中药治疗分析
2.手法按摩加中药治疗产后缺乳20例分析
3.产后缺乳的中医体质分型及其与MES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4.中医体质偏颇与产妇产后缺乳、失眠的关系研究
5.中医体质偏颇与产妇产后缺乳的关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后缺乳中医治疗
产后缺乳的中医治疗【摘要】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或称乳汁缺乏。
其发生或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缺乏;或因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
临床依照病因病机分为两类:气血虚弱型,肝郁气滞型。
我科运用中医护理特点,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辨证施护、配合治疗,收到满意收效。
【要点词】产后缺乳;中医;护理;治疗【文章编号】 1004-7484 〔 2021〕 04-2425-02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量过少;也许在产褥期、哺乳期内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不够喂哺婴儿的统称为缺乳。
亦称“乳汁不能够〞或“乳汁缺乏〞。
我们依照中医护理特点,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辨证施护,配合中医护理技术治疗,收到满意收效。
现总结以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自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月在我院分娩初产妇,年龄22-34 岁,平均 27.3 岁。
病程为产后 2-15 天内,其中手术产 44 例,顺产 34 例;无乳汁 31 例,乳汁少 27 例,乳汁浓稠不下 20 例。
将 78 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 40 例,比较组 38 例,两组经临床统计学办理,差异无明显性〔〕拥有可比性。
1.2 中医辨证分型1.2.1 气血虚弱型: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四肢疲备、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纤弱或脉大无力者乳房娇嫩、乳汁量很少或无、乳汁稀少。
1.2.2 肝郁气滞型:情志抑郁不乐、食欲不振、胸胁痞闷、头晕腰酸、失眠多梦、口苦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脉弦乳房胀痛、乳汁浓稠。
2中医护理治疗2.1 情志护理2.1.1 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相关知识和服中药的作用机制及优势,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使患者除掉忌惮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1.2 产妇宜保持乐观,防范过分的精神刺激,以致乳汁分泌发生异常。
多谅解患者,保正充足睡眠,保持快乐的心情优异的心理状态。
2.1.3 肝郁气滞者情志抑郁,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乳络乳脉涩滞、乳汁适行受阻[2]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情志护理,防范紧张忧愁悲伤情绪,保持快乐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0卷第11期 -103-及利可君片进行预防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所得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地榆升白片预防性治疗的观察组,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3d、7d、14d及28d的粒细胞指标及白细胞指标明显更趋近于正常范围,用药3d及28d后的血小板及血色素明显更趋近于理想范围,实验数据经统计学检验P<0.05。
由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地榆升白片预防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比利可君片更加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为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损害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预防方案,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1]钟怡静,莫春梅,胡振斌,等.中西医防治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9):139-141.[2]易臻,肖春玲,赖姿娜,等.隔药灸预防干扰素所致病毒性肝炎病人骨髓抑制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16):1998-1999.[3]毕德忠,代玉平,张海滨,等.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症62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9):34-35.[4]陈孟峰,段小华,杨守平,等.川黄口服液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所致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5):320-321. [5]董红筠,宓余强,王敬,等.地榆升白片预防性治疗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J].中成药,2010,32(2):182-183.作者简介:靳嵩,通讯作者。
编辑:李堉琳编号:ER-4171018020 (修回:2018-04-15)陈萍教授治疗产后缺乳的经验分析An analysis of treating postpartum hypogalactia from Professor Chen Ping王亚楠杜巧婷*陈萍(指导老师)任先丽(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中图分类号:R2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8)11-0103-02【摘要】整理并总结陈萍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经验。
陈教授认为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临床治疗应以补气养血,佐以通乳为主;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临床治疗应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为主,两种类型均联合中药塌渍包治疗,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有益于母婴身心健康。
【关键词】产后缺乳;中医治疗;中药塌渍【Abstract】The experience of treating postpartum hypogalactia with TCM medicine from Professor Chen was organized and summarized. The important reasons of postpartum hypogalactia were Qixue Xuruo (气血虚弱) and Ganyu Qizhi (肝郁气滞). The Qixue Xuruo type of postpartum hypogalactia should be treated by Buqi Yangxue (补气养血) and Tongru (通乳); the Ganyu Qizhi type of postpartum hypogalactia should be treated by Shugan Jieyu (疏肝解郁) and Tiaochang Qingzhi (调畅情素). TCM medicine compress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breastfeeding rate and benefi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mother and baby.【Keywords】Postpartum hypogalactia; TCM; TCM medicine compress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11.049陈萍教授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妇产科主任、硕士生导师。
多年来全身心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临床疑难杂症、热衷于妇产科复杂手术的诊治,在中西医并重的思想指导下治疗产后缺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兹介绍如下。
部分孕妇在产后的哺乳期间会出现乳汁量达不到婴儿所需,甚至全无乳汁的情况,这些现象均可归入“产后乳汁不行”,或“无乳”“乳难”的症状范畴[1]。
临床表明,产后缺乳多发生在产后初期,即产后的2~3天至半个月期间,但是不排除发生于整个哺乳期的可能[2]。
在我国,此病发人群中城市妇女占多数。
据相关报道,部分城市医院的妇产科中,20%~30%的产妇会出现产后缺乳的症状,而发达城市的比例更要高,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3]。
产后缺乳虽不是重症,但是会直接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状况;也会增加产妇患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概率[4]。
因此,一旦发现产后缺乳,应尽早治疗,改善缺乳,确保新生儿有充足的母乳喂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产后缺乳的研究治疗从古延续至今,且相关古书典籍中记载了其病因病机。
如《巢氏病源》认为“产后乳无汁候”的病因在于“产则血水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宋代陈言则从虚实论缺乳,并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指出:“产妇有两种乳脉不行,有气血盛而癃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又如,张从正于《儒门事亲》一书中谈到:“妇人本生无乳者不治,或因啼哭悲怒郁结,气溢闭塞,以致乳脉不行”。
《傅青主女科·产后气血两虚乳汁不化》云:“夫乳乃气血之所化生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8 V ol.(10) No.11 -104-无气亦不能生乳汁,然二者之中,血之化生,又不若气之所化为尤速[5]”。
当代学者认为,随着现代社会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术后切口疼痛和进食量减少也是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重要因素。
纵观古今中医学家观点,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多见于两大类:气血虚弱、生化不足造成的无乳可下和肝气郁结、乳脉闭塞导致的乳不得下,并提出对于这两种证型,宜采取辨证治疗。
从古时的典籍记载到现今的科学研究,均表明气血虚弱以致乳汁化源不足或情致郁结致肝气不舒而阻碍乳汁生成,是产后缺乳的主要发病机制[6]。
2法治法则基于产后缺乳的一系列病因病机,陈萍教授提出中药塌渍包联合中药汤剂治疗产后缺乳的方案。
取丹参30g,瓜蒌15g,漏芦30g,炒王不留行60g,路路通60g这五味中药,将其研磨成粉,并装入特制棉布袋中,制成所需的中药塌渍包。
在使用中药塌渍包时,需先将中药包浸润湿透,并置于微波炉中加热2~3min,使其热度达50℃左右;为避免中药塌渍包中的药物外渗,可在药袋上覆盖一次性保鲜膜,同时也可防止热度的过度外散。
注意湿敷的过程中防止烫伤,一方面控制好湿敷包的温度,另一方面,根据患者皮肤耐热性情况,交代患者如感湿热难耐,及时翻转药包或待药包温度降低后再继续湿敷。
中药塌渍包湿敷乳房宜每日2次,每次30min,两次间隔至少6h,用后待凉却后放置冰箱保鲜层储存。
药袋每3天更换一次药物,乳房塌渍持续使用3~5天。
陈萍教授认为治疗产后缺乳应以健脾益气,养血通乳为主。
其中,丹参活血通络,散结消痈,清心安神;瓜蒌清热化痰,宽胸理气,润肠通便;漏芦通乳管,利经脉,解毒下乳;王不留行性平味苦、归胃经,活血通经下乳,善于通利血脉,行而不住,走而不守,上能通乳汁,下能通经闭;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为通乳常用之药。
全方有开胃醒脾下乳,疏肝解郁,宽胸理气,通络行乳的作用。
《济阴纲目》曰:“冲任血旺,脾胃气壮,饮食调,则乳足而浓,以化生之源旺也。
”3验案举隅3.1 病案一患者甲,女,32岁,经产妇,2016年6月6日初诊。
剖宫产术后第5天,自诉乳汁量少甚无。
产褥期褥汗多,神疲食少,面色苍白,精神不济,纳眠可,舌淡少苔,脉细弱。
查体:乳房柔软,不胀不痛,乳汁量少而清稀。
陈萍教授分析:产妇产前因疑似胎盘早剥阴道持续出血3小时余,产时出血较多,气随血脱,以致气血骤虚。
气虚卫阳不固,腠理不实,阳不敛阴,阴津外泄,乃至自汗不止,动则耗气,固出汗加剧。
产后阴津耗伤,阴血骤减,阴阳失调,气无所依,气随血脱,引起气血两虚,气虚则血运不利,以致产后恶露不畅,量少,色黯。
诊断为产后缺乳,属气血亏虚、乳汁不足。
治以健脾益气,养血补气,下乳为则。
给予中药塌渍包热敷乳房,每日2次,每次30min。
同时配合中药汤剂口服,陈教授自拟催乳处方:党参15g,茯苓15g,车前草20g,黄芪15g,当归15g,川芎15g,炒桃仁15g,炮姜6g,路路通20g,炒王不留行20g,漏芦15g,青皮15g,炮山甲6g,白术15g,炙甘草6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3日后,进食量增加,乳房轻微胀痛。
五日后,乳汁充盈,足以喂养婴儿。
3.2 病案二患者乙,女,28岁,初产妇,郑州人,2016年8月10日初诊。
会阴侧切顺产后第3天,自诉产后乳房胀痛,乳汁缺乏,不足以喂养婴儿。
产妇体温属正常,疲乏无力,恶露量少,色黯,查体见宫底脐上一指,会阴侧切口处愈合良好,无潮湿,无红肿,子宫复旧不全,舌质红,苔薄厚腻明显,脉弦细,分娩后以流质饮食为主。
查体:乳房胀痛,乳汁质地浓稠。
陈萍教授分析:此病患恶露量少,色黯的病因在于分娩过程中,患者体力的严重耗损,再加上失血失液过多,使得气血亏虚,运行不畅。
缺乳在于产后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造成的乳脉不通,乳汁运行不畅。
诊断为产后缺乳,属肝郁气滞、乳汁不通。
治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通乳为则。
给予中药塌渍包热敷乳房,每日2次,每次30min。
同时配合中药汤剂口服,陈教授自拟催乳处方:当归15g,川芎15g,炒桃仁15g,炮姜6g,麦冬12g,炒王不留行20g,路路通15g,黄芪15g,醋五味子15g,党参15g,茯苓15g,麸炒白术18g,炮山甲6g,炙甘草6g,炒火麻仁18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3日后,乳房胀痛减轻,挤压乳头,出现淡黄色初乳。
5日后,乳房胀痛完全缓解,乳汁通畅充盈。
4小结产后缺乳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常常危害产妇和新生儿的身心健康。
并且随着医院剖宫产率的不断提升,产后缺乳的发生率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临床上最常见的产后缺乳有两大类——气血亏虚型和肝郁气滞型,气血亏虚型属虚证,宜补气养血,佐以通乳;肝郁气滞型属实证,宜疏肝解郁,调畅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