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核心素养教学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与教学评价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与教学评价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与教学评价一、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主要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素养和价值观素养四个方面。

1.知识素养知识素养是指学生掌握相关化学知识和理论的能力。

这包括对周期表、元素性质和周期规律、化学键、化学平衡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

对化学知识的扎实掌握是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必要条件。

2.能力素养能力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解决问题和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这包括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化学计算、实验操作与安全等实验能力,以及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3.情感素养情感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培养的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对化学发展史和相关科技成就的尊重和赞美,培养学生的科学好奇心、科学思维习惯和科学修养。

通过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4.价值观素养价值观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形成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实用主义观念和科学道德观。

化学学科教育既要注重传授化学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评价在核心素养体系的指导下,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的塑造。

1.知识水平的评价对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

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辅导和指导。

2.实验能力的评价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

通过实验评价,了解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的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兴趣爱好、探究精神、科学修养等方面。

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引言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研究化学过程中所培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科学探究能力、证据推理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

本文将详细阐述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策略及评价方法。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1.1 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环节。

1.2 证据推理能力证据推理能力是指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理论分析等证据,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和论证的能力。

1.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是指学生能够从宏观现象中提炼出本质规律,并运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

1.4 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是指学生在研究化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积极态度、严谨治学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2.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化学实验等情境,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注重实验,培养操作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引导探究,训练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的思维方法。

2.4 强调证据,提高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理论分析等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和论证的能力。

2.5 渗透德育,培养科学精神在化学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方法3.1 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业完成等情况,对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证据推理能力等进行评价。

3.2 终结性评价通过化学考试、学业水平测试等方式,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

3.3 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浅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浅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浅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一、基础知识和技能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等基本概念,掌握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等基本的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前提。

学生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能够正确地进行化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化学现象,培养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科学探究的精神除了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外,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科学探究的精神。

这包括对化学现象和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以及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学生需要培养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锻炼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

科学探究的精神也包括对化学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了解和关注。

学生需要了解当前化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养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和研究兴趣。

三、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要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化学知识,能够将化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中需要合作完成,学生需要掌握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与同伴协作完成实验,并能够跟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五、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培养保护环境、遵守规章制度、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和道德品质。

化学学科的学生应该具备一种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为社会做出贡献。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与教学评价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与教学评价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与教学评价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是指高中阶段化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的构成。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所培养的基本能力、核心素养与基本知识的整合,包括知识与技能、思维与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1. 知识与技能方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学生需要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化学知识与生活、科技等领域的联系。

2. 思维与创新方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科学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学生要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学会提问、观察、推理和实验,形成科学的思考方式,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要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树立科学、环保、安全等价值观念。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思维与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的方式可以包括学科考试、实验报告、科学项目等形式。

对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可以通过进行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平时表现、参与科学社团、科学项目等方式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态度。

化学新课程标准,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新课程标准,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新课程标准,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化学课程核心素养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反映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与育人功能。

化学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物质多样性、元素组成、微粒构成、化学变化规律、原子重组等观点。

这些观念是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这些观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整体认识。

科学思维也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证据推理、模型建构、科学探究等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获取证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形成科学结论。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模型建构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探究实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主要包括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工程设计等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探究化学问题,形成科学结论。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文献等途径获取信息,运用工程设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也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主要包括科学精神、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动力。

为了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新课标指导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问题解决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探究化学问题,形成科学结论。

如何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的实验、有趣的案例和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加深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注重化学实验与实践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与实践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通过进行化学实验,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化学现象,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与实验技能。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事化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项目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科学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参与竞赛与科研活动参与竞赛与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化学竞赛、科研项目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

此外,这些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是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化学领域的前沿科技与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普阅读与资料调研,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与学术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企业等场所,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实践认识。

总结起来,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化学实验与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鼓励学生参与竞赛与科研活动,以及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

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化学学科人才。

(完整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完整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引言概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者在化学学科中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包括化学知识的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阐述学习者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化学知识的掌握1.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学习者应掌握化学元素、化合物、反应等基本概念,并能理解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2.化学方程式的写作:学习者应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作规则和平衡方程的求解方法。

3.重要实验室操作:学习者需了解重要的实验室操作,包括测量、称量、制备溶液等,以及相应的安全注意事项。

4.周期表的应用:学习者应熟悉周期表,并能根据其信息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行为。

二、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1.实验室安全意识的培养:学习者应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和常见的安全事故,掌握正确的实验室行为。

2.实验装置的组装与调试:学习者需学会正确组装实验装置、连接仪器设备,并能进行适当的调试和校准。

3.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学习者应熟练掌握实验数据的收集方法和处理技巧,如数据图表的绘制、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等。

4.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学习者需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总结,结合理论知识得出合理的结论。

5.实验报告的书写:学习者应学会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内容。

三、化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观察与实验思维:学习者需培养具有细致观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发现实验现象和问题,并设计相应实验进行验证。

2.问题分析与解决:学习者应具备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化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探究式学习:学习者应培养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学习化学的能力,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总结经验。

4.模型建立与应用:学习者需通过学习建立和应用化学模型,对化学现象和反应进行有效描述和解释。

5.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学习者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提出新颖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1. 引言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研究化学过程中所培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它不仅包括化学知识的掌握,还包括科学思维、实验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本文将详细阐述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2.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2.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和公式;- 能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2.2 科学思维- 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化学问题;- 具备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和探索;- 建立模型、假设,进行科学预测。

2.3 实验技能- 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方法;- 能设计并完成化学实验,具备实验安全意识;- 能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合理结论。

2.4 情感态度- 热爱化学学科,保持好奇心和研究兴趣;-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交流和分享;- 关注化学与环境、健康的关系,具备社会责任感。

3. 培养策略3.1 课堂教学-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科学思维;- 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原理。

3.2 实验教学- 增加实验课时,让学生动手操作;- 注重实验安全,培养学生实验素养;-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3 课外活动- 组织化学竞赛、讲座等活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开展化学实验研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3.4 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过程和结果相结合;- 定期进行素养测试,了解学生发展状况;-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4. 总结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以及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实验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感知化学现象,掌握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二、创新思维
高中化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本质,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方面的整体素质,高中化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具备科学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团队合作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验和探究常常需要学生彼此合作,进行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交往和沟通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高中化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协作。

五、责任意识
高中化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或团队中的职责,让学生养成敬业奉献、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提高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综合素质
高中化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包括学生的个性、品德、才能、情感和文化素质等。

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成为有着全面素质的人。

总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备竞争力。

化学教学论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名词解释

化学教学论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名词解释

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

它包括知识、思维、情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中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科学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以及科学思维能力等。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2. 知识扩展知识扩展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逐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体系和概念模型。

在化学学科中,学生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物质结构等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通过知识扩展,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化学学科的基本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通过进行实验来观察、记录和分析化学现象和实验数据的过程。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对化学现象和理论进行实践验证,并且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观察力。

在化学学科中,实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化学现象和原理,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并且培养对实验数据的准确分析和判断能力。

4.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通过进行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提出科学问题并加以解答的能力。

通过科学研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探索化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化学学科中,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通过深入研究化学问题,能够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5.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学科中,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空间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个方面。

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理论和知识,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学科中,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学化学核心素养教学

中学化学核心素养教学

中学化学核心素养教学
中学化学核心素养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化学基本观念: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形成对化学物质的基本认知。

2. 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

3. 科学态度与责任:学生应该具备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化学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形成对化学科学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同时,学生也应该承担起科学探究的责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护实验器材和环境。

4. 创新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为了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中学化学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4.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不足之处,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实践,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有效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1. 强调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教师应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不仅仅是记忆化学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基本概念背后的本质和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探究精神。

2. 鼓励学生发展实验技能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并引导他们学会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进行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阅读与科学化学相关的文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与科学化学相关的文献,如科学论文、科普读物、科学资讯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了解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

4. 提供实际应用案例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实际应用案例,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医药研发等,引导学生将所学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安排小组活动或项目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和组织能力。

6.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模拟实验软件等,丰富化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7. 提供反馈和评价教师应定期提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和支持。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借鉴,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和进步。

8. 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化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

教师可以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生物、物理、数学等,通过交叉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化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化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化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作为一位辛劳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每一天都需要为自己的课程教学担忧,特别是教案的编写。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化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化学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篇11、理论学习: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标教学思想,建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2、做好各时期的计划: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安排以及九年级化学任务和内容,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整体计划和安排。

3、备好每堂课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教材,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情形和各单元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控情形,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4、做好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爱好,爱因斯曾经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是化学教学进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公道,教学内容语言生动。

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批改作业精批细改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点,做到心中有数。

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订正和掌控情形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6、做好课外辅导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知道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一定深入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本着以教育为中心,以课堂为基地,扎实的练好个人基本功。

在班上抓好常规教学,多方位掌控孩子们的进步与变化,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法。

特别是在化学教学方面,应当更多的体现化学课的特点,用实验代替老师的指令,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产生对学习的爱好。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

这些素养不仅包括对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还包括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跨学科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基本化学知识学习化学的核心是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元素、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和化学键等基本概念,掌握化学物质的性质、分类和命名规则,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一些重要的化学定律和规律,如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动力学等,以及化学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技能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并能够进行常见的定量和定性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该在实验中培养创新思维,提出新的实验方法和解决方案。

三、科学思维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理解现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能够运用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化学推理和分析,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此外,学生还应该具备探究精神和好奇心,主动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发展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四、跨学科能力化学的研究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

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化学能够应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并认识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

例如,化学与生物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应该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和探究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现象,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学习。

总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可以了解世界的基本组成和变化,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与其他学科建立联系。

具备良好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挑战,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公民。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一、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核心素养中包含了宏观辨识与微观研究、变化理念与平衡思维、证据推断与模型理解、科学研究与优化观念、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大维度,具体分析如下所示:第一,宏观辨识与微观研究。

其可以从多个层次了解物质的多变性,且对物质进行划分,可以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了解物质的构成、特点以及变化,以此构建“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可以在宏观和微观彼此结合的观点下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

第二,变化理念与平衡思维。

可以了解物质在实际发展中是变化和运动的,了解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遵守一定的规则,了解化学变化的特点就是新物质的构成,且存在能量的转变。

了解化学变化存在约束,在实际发展中是可以调节的,可以在多方面、动态化的去研究化学反应,且可以引用化学反应去解决现实问题。

第三,证据推断与模型理解。

存在论证观念,可以结合证据对物质的构成、结果和变化提出更多的假设,结合研究判断来证明真伪性。

构建观念、结果以及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结合研究、判断等形式了解目标的本质特点,构成要素和彼此推论关系,构建模型,可以引用模型解释化学现状,突显实验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第四,科学研究和优化观念。

了解科学研究是实施验证和发掘科学现象,优化和引用科学现实活动,以此了解和提出更多具备研究意义的问题,并且以问题和假设为基础,明确研究的目标,设计研究的形式,以此进行实验探索。

同时,在探索中全面落实合作观念,且在面对“异常”现象时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拥有严谨细致的科学观念,具备研究未知、推广真理的观念,对社会发展拥有一定的贡献。

同时,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观念,可以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提出标准的价值判断。

二、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案分析(一)深入发掘,整合教材知识,培育学生问题观念现阶段,教师在实施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更愿意依据课本规定进行模仿,缺少自主创新和研究的行为和意识。

(完整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完整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完整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简介:本文档将介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定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化学研究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

这些核心素养包括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实验技能的培养以及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于他们的综合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实验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些素养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将来的研究与工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方法和策略1. 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设计合适的化学研究任务和内容。

这些任务可以包括理论知识的研究、实验操作的实践以及科学实践活动的参与,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 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老师应该积极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对实验仪器和化学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时加强他们的科学实验技能。

3.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可以通过举例讲解、化学实验展示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打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这包括教室的布置、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器材的配备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比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网络研究等,增强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5. 相关学科的融合:化学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老师可以将化学与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从而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综合能力。

结论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核心素养与化学教学

化学核心素养与化学教学

03
化学核心素养在化学教学中的体 现
化学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中的现
化学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中主要体现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 应用,包括对物质性质、变化规律、化学反应等方面的掌握 ,以及对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价值的认识。
教学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通过实验 设计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变化的奥秘,加深对化学 知识的理解。
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有助于个体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参与科 学决策,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同时,科学素养也是个人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关
键因素。
化学核心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关联性
化学核心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等方面的要素,这些要素与科学素养的要求相一致,是培养个体 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06
未来展望
加强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
深入研究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与外延,明确化学核心素养在 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 地位。
探索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及其相互关系,为化学教学提 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结合国际化学教育发展趋势, 不断完善和更新化学核心素养 的理论体系。
推进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忽视学生主体性
传统化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 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需求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缺乏实践应用
化学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 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创新能力不足
传统化学教学以应试为主要目标, 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的培养,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 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 改进,教师也可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 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化学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化学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1.模型建立与应用能力: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化学模型,预测化学现象,并且能够将模型应用于解决化学问题。

2.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能力:学生能够设计化学实验,严谨地记录实验数据,并且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3. 知识应用与跨学科思维能力:学生能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同时能够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进行跨学科思考与探究。

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探究与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且能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活动。

化学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入手,注重师生互动、探究性学习和跨学科融合,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 1 -。

化学教学核心素养

化学教学核心素养

化学教学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 1 —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 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量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大大提
高了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高度重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习成绩,还要重
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素养是指在学习和实践某一学科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以该学科特征为基础的理论
知识、专业技能、品质以及学习经验的综合。

这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和叠加,而是渗透了学
生的主观意识,将其成功转化为一种思考方式。

化学核心素养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新形势下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育人要求,将化学知识转
化为一种具体的能力用以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研与创新、科学精神
与社会责任五大方面。

第一,宏观观察与微观探索,旨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去认识物质的多
样性,从而对物质进行有效分类;旨在引导学生从元素、原子、分子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结
构和性质,得出“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旨在引导学生站在宏观和微观的高度去解决遇到
的实际问题。

第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明白物质
产生化学变化是基于一定的基础、并遵循相关的规律;旨在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
质是伴随一定的能量转化,从而生成新的物质;旨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的去分析化学反应,
充分利用化学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利用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变
化提出相关的假设,通过层层分析、逐步推理来证实自己的假设,处理好观点、证据、结论
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推理法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建立模型,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来解释化学现象、解释化学本质与规律。

第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究意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获得新的、有价值的发现;组织学生去明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并执行探究方案,在
探究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对于“异常”现象,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五,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树立勇于
探索未知世界、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观念,对于化学有关的社
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一)立足于化学教材,高度整合和利用教材内容
第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化学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一改传统的课堂
教学权威地位,转化为教学组织者、指导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
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创造足够的课堂表现时间。

第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对化学教学有
效性影响非常大,教师必须予以重视。

新形势下,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切忌过
分依赖化学教材、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应注重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选
择学生感兴趣内容,以此作为实验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
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第三,作为化学教师,必须充分整合化学教材内容,创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
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
维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结合本课时的具体知识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
学情境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前沿的化学科研成果、与本章节知识有关的化学家门
的真实故事。

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育人的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如,在学习“铁的性质”章节知识点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

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铝制品,如,易拉罐等等。

旨在利用身边学生熟悉
的物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身边处处是化学的理念。

再如,在正式上课前10分钟,向学生介绍我国铁制餐具的发展历程,向学生介绍使用铁制品的注意事项:铁制品不宜
与酸性物质长时间存放在一起,铁制餐具不能用于蒸煮食物等等。

旨在激发学生对研究铝制
品的性质,从而主动去探究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创设良好的、立足于实际的教学情境,旨在利用这些教学情境来让学生认识化学、了
解化学在我国经济发展、环保事业、人类健康中的作用,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与动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主动观察、关心人类发展、关心科技发展,从而组织学生
去梳理和拓展化学教材中与人类发展、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如,氨气容
易液化,因此用来做制冷剂;硅是半导体,可做太阳能电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放在一起
能生成氧气;氧化铁能用作红色涂料;氢氧化铝由于能与盐酸产生反应,医学生用来治疗胃
酸过多患者等等。

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后,笔者就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教师贯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社会
理念来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如,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从青花瓷的
制作中学习硅酸盐工业,从青铜器等文物中感受金属冶炼的魅力等等。

笔者将这些优秀的传
统文化与化学教学高度结合起来,从化学的角度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从古代科技的角度培
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三)高度重视化学核心知识,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化学学科本质与思想方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近年来的中考化学始终围绕化学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出题。


些考点在日常化学教学中发挥了导向作用,无疑成为我们日常教学中的核心。

因此,在化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构建知识体系,建立模型,利用模型
来掌握知识。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构建的氧气的研究模型:
物质的类别:纯净物→单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决定
氧气用途体现
检验方法
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
实践证明,在带领学生建立起如上述的化学模型后,学生在后续的化学学习中,遇到未
知的物质,也会从物质上述的角度去认识未知物质。

综上所述,化学核心素养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渗透在化学学科知识当中,需要教师带领
学生去发现、去挖掘。

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必须将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掌握作为教学的重点。

学生只有牢记、理解掌握了这些化学核心知识,才能实现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化学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实现终身发展。

(四)积极组织开展化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
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大改变了传统了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现阶段,中考化学侧重于考查化学探究内容、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其中,有针对化
学实验的,也有针对理论知识的。

在考查化学实验这方面,主要涉及仪器的操作使用、化学
实验原理、化学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等内容。

在考查理论知识这方面,多是提供相关的阅读素材,要求学生根据这些素材来回答相关问题。

分析历年中考化学试卷
的选材发现,这些选材多是教材上实验的改进或者组合、某个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探究、与工
业流程背景高度结合起来。

不难发现,这些素材综合程度非常高,能有效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能直接检测出学生的思想是否与21世纪化学核心素养保持高度一致。

不难发现,这些考试内容、考查方式都在告诫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组织学生深入
探究教材中某一化学知识,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究思路、探究方法,然后让学生独立探究或者
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再课堂上分享各自的探究结果,教师予以评价,对不正确的及时予以纠
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在讲解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章节知识点时,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探究实验必须立足于化学课本,充分结合课本知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活动内容。

在传
授给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前提让,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自己梳理实验
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际现象以及相关的结论。

其次,树立创新意识,教师可尝试改进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挖掘实验原理等等。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化学课堂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高度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
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