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举制的几个问题
科举制的利弊分析
(一)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在奴隶社会,居于主流的人事行政模式是世卿世禄制。
这一制度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在固定的奴隶主贵族家庭中选拔国家官吏,职官世代承袭。
此外还存在着由官员作为举荐人的“乡举里选制”,即官员根据乡间民间的言论,向君主推荐德才贤能之士,但是在人才的选拔上并没有多大比重。
在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下,有奴隶社会发展而来的任人唯亲的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大多数统治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到两汉时期,世卿世禄制被察举征辟制所取代。
察举,就是根据皇帝诏令规定的科目,由中央和地方的官吏向国家推荐人才。
举荐的科目有廉科、茂才(秀才)科、文学科、有道科、明经科、明法科等。
这些科目所代表的都是由官方正式赋予的功名,一旦取得这些功名,则可以出职任官。
征辟,即征诏和辟除。
征诏是由皇帝下诏荐举贤良方正者委以官职,辟除就是中央和地方官吏可以自行聘请人员佐助自己任职治事。
此外,察举征辟制还包括中央举办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形式,汉武帝时设立了通过“岁试”授予中第者以官职的考任官职制度。
在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而言,察举征辟制的出现为中小地主出身的贤良人才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但是,这种进步是极其有限的,它并没有改变行政官员的选拔由某一社会阶层所操控的局面,因此,任职中的任人唯亲局面并没有完全被打破。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形成已经具备了完全的社会条件。
(二)隋唐时代科举制度的兴起隋文帝初创科举制,规定要以考试取士,由吏部主管考试,并把地方官员的选任权收归中央,九品以上官吏全由中央任免。
隋文帝初创立科举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对中央集权的加强,为地方官员的任免权制定了一个严格的选任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作为一种定期、分科的考试任职制度,在隋代虽然已经有了众多的考试科目,但是考试并未定期化,而且应试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并不允许士人“投牒自应”,所以,短暂的隋代并未使科举制度真正兴起。
只有到了唐代,科举制度才进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科举制的利与弊
科举制的利与弊1905年9月2日,随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一纸清帝谕令,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最终画上了句号。
关于科举的功过是非,历来是雾里看花,莫衷一是。
唐太宗李世民赞叹科举收罗了四海英才,“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近代西方人则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而孙中山考察的结果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相反的责难却更多,宋应星在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感慨地写道:“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
”康有为怒斥: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全是八股考试惹的祸!李光耀更直言:科举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百年后的今天,把科举放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也许可以更理智地审视这一特殊的考试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利作为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开始于隋朝。
自此在华夏大地绵延了十三个世纪之久,这自然有它赖以存在的道理。
首先,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
否定特权制度,是科举制最大的特点。
比起只讲出身的世袭制,比起看重门第的荐举制,比起拿钱买官的捐纳制,科考选人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科举制度本身的确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病,但千百年里争来议去,在朝廷选官国家用人这个万民关注的问题上,除了科举,终究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能够替代它。
换句话说,若用其他办法选官用人,其弊端会更为严重的。
诸弊相权取其轻,科举制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其次,科举制度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寒门士人能够有机会进入到参政治国的行列。
科举制向全天下抛出诱人的平等光环,使“底层”可以通过苦读考试升至“上层”,为平民子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进身之阶,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不无夸张,却是这种流动性的形象反映。
科场就像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着天底下思想最活跃的文人,使他们把才智和精力全都用到拥拥挤挤抢过科举独木桥上。
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封建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有利于天下士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调整,自然也就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也是科举制得以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
科举制度的利弊论文
科举制度的利弊论文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度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
科举制度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基础,颇有些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味道,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
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
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矗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
正因为如此,唐太宗看到当时人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盛况时,不禁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
从制度本身上来说,科举制度创立早期考查的范围相当广阔。
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
科举制度对及第者的优待和给予的荣誉是打动上千上万个读书人乃至社会上人们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无数个漫漫长夜中,学子们为了追寻自己中举的梦想而“头悬梁,锥刺骨”。
同时也有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描写读书人读书时写照的传世诗句。
科举的积极作用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文化方面。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这一点不难理解。
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
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
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
其次,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
明清科举制弊端
明清科举制弊端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八股文取士,是明清时期科举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考试内容和文章格式两个方面。
明朝科举考试基本内容,开始是《五经》、《四书》并重,后来逐渐发展成主要根据《四书》成绩录取,正是在以上背景下出现的变化。
这个变化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八股文取士,虽主要考《五经》、《四书》,以至专重《四书》,但却不采用要求考生死记硬背之法,而是规定必须撰写文章,阐述经义,以“代圣贤立言”。
这样,一方面防止了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又防止了束书不读,胡乱联系历史与现实,故为新奇诡异之论的毛病。
从考试内容上说,也就是说,在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巩固王朝统治为目的的传统政治格局中,八股取士是能够找到的最好办法了。
八股取士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文章格式的要求,所谓“排比有定式”。
明清科举考试中的文章,一般需要四组文句,每组两个段落,相互对仗。
因共有八个段落,即八股,故称八股文(又称时文、制义、制艺等)。
防止考官的主观升降和徇私舞弊,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八股取士制度是明清统治集团为选拔人才,经过长期摸索,总结经验教训,最后确定下来的。
从考试内容上说,继承发展的是北宋以来所肯定的一种指导思想,即通过阐述经义,最有利于督促士人阅读《四书》、五经,体会圣贤心意,以培养、选拔合乎规格统治人才。
从文章格式上说,继承发展的却是诗赋写作中的规矩准绳,以此种文学领域的规矩为楷模,经过长期摸索,演变而成的一种文章格式。
这样一套制度,从最初指导思想看,决不是为了禁锢士人思想,陷士人于愚昧无知。
)这是八股取士的好处!!好处就是录取的人数多了,明朝多了个八股取士(首先我个人认为他的弊大于利)但是你可以这样分析:八股取士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论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论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
1. 提高了古代中国读书人的社会地位:科举制度使得读书人能够通过考试取得官职,从而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
2. 增强了教育的普及性:科举制度强调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激发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推动了教育的普及。
3. 促进了文化的传承:科举制度注重经典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培养出众多文人墨客,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负面影响:
1. 依赖书本知识:科举制度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导致人们对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欠缺。
2. 偏重文科教育:科举制度更偏重于文科的教育,忽视了理工科等其他领域的培养,限制了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3. 动摇社会的等级和阶层: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可能造成社会的精英集团的垄断和社会等级的僵化。
4. 官僚主义和功利性:科举制度使得官员成为社会上的精英,一些官员为了得到高官厚禄,可能追求功利而忽视公正、廉洁等价值观。
对科举制的看法
对科举制的看法
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主要在中国及东亚国家施行。
这套复杂的制度及技术考核曾经促进了中国及其他国家文化的发展,科举考试期间经常兴起了启发性的思想和观念。
在古代,科举制度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常常因为改善了官员的选拔,有助于任人唯贤。
无论如何,一般来说,科举制度固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容易生成一种刻板的学习模式,即考生只要考察掌握的知识,而不追求真正的创新能力。
其次,这种制度也容易出现社会上的贫富悬殊,因为并不容易承受科举制度的精神和物质负担,造成有钱有势的家庭可以更多地投资孩子的学习,而平民家庭则使孩子受到苛刻的学习压力。
考虑到上述问题,尽管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帮助,但它也有很多弊端。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种制度,尤其是要解决它给社会带来的不平等现象。
它不应该成为选拔有能力的官员的唯一方法,而是应该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因此,在同样的学习机会范围内,更多的创新的考核体系应该尽可能地被采纳,而不只是严格限定于几种传统的知识技能的考核。
最后,从一个更广的意义上来讲,科举制度也应该促进改革,使其能够保持同时服务国家社会的目标。
这就要求主管当局及时研究改革措施,以使科举制度更科学、合理。
必要时,可以引入外来技术及新思维,以满足科学进步带来的新需求。
总之,科举制度在古代是有一定的价值的,但它也有很多弊端。
在当今社会,要想让科举制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改革来使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员,考核官员及服务于社会的工作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以确保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利弊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利弊。
科举制度的优点在于选拔人才的公平性。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对于参加考试的人来说,无论身份、出身背景如何,只要有才能,就有机会进入仕途。
这样可以保证了官吏的素质和能力,使国家机器能正常运转。
此外,科举制度还有助于社会稳定。
科举制度确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成为一种向上流动的渠道。
这样一来,人们对于在社会上的地位还是相对满意的,不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和冲突,从而对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
科举考试主要考察的是文化素质,对于官员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科举制度并没有相应的要求。
这导致了官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无法胜任其职责。
其次,科举制度存在着贿赂问题。
由于科举考试对于官员职位的重要性,很多有钱人家都愿意花大量财力贿赂考官,为自己的儿子争取更好的机会。
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考试结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给整个制度带来了腐败的问题。
最后,科举制度对于女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科举制度只适用于男性,女性几乎没有机会进入仕途,这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是不可忽视的。
这也造成了女性在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上的不公平。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虽然有一些优点,但是其存在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需要在保留科举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改革,使之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选拔官员的效率和公正性,使更多的人才得到发挥和机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历史悠久,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朝灭亡才废止。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
下面将从利与弊两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科举制度为民族精英的选拔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在科举制度下,人们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不论出身贫寒还是显贵,只要通过考试取得功名,就有可能成为官员,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制度公平地对待每个人,无论你出身如何,你只需要其次,科举制度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科举考试非常严格,参加考试的人需要通过几轮选拔,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只有成绩优异的人才能进入官场,这就保证了官员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才干。
另外,科举制度还倡导文章立身、宽厚明理的风尚,使得官员们在日常工作中更注重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从而提高了整体的行政效能。
再次,科举制度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科举制度倡导文治,即通过文学才能来治理国家。
这一制度培养了大批的文人学士,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对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度也为士人们提供了实现自己理想的舞台,他们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更高的权力和地位,进而有更大的能力去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化教育,忽视了实际能力的锻炼。
科举考试主要考察的是文学才能,由此培养出来的官员往往空有知识,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在管理和治理实践中,仅凭书本知识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这给官员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且,科举制度还造成了官员人脉的封闭性,很少有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专家和人才得以涌入官场,导致官员群体缺乏多元化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其次,科举制度的选拔范围过于狭窄。
科举制度只考虑了文化知识的一部分,对于其他方面的才能和能力缺乏考量。
这就导致了科举制度往往只能选拔出一些知识渊博,但思维僵化、创新能力不足的官员,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才能和素质。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一、本文概述唐代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重要机制,对唐代乃至后世的社会、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唐代社会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制度在古代中国的作用和影响。
文章将首先概述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然后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探讨科举制度对唐代社会的推动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分析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今天的人才选拔和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唐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选拔人才,开始实行科举考试,但此时的科举制度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度,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科举体系。
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初期,科举考试主要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明经主要考察儒家经典,进士则主要考察文学才华。
随着唐朝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扩大,增设了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涵盖了法律、书法、数学等多个领域,为选拔各类专业人才提供了渠道。
到了唐高宗和唐玄宗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考试内容更加广泛,考试形式也更加规范。
唐朝还实行了“乡贡”和“府试”制度,使得更多地方的士子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唐朝还建立了“贡院”作为科举考试的专门机构,进一步提高了科举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唐代科举制度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完备的科举体系,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代科举制度也为后世的科举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利益唐代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科举制度的实行,打破了门阀世袭的旧有格局,使得更多的士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场。
科举制度的评价
科举制度的评价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隋代,最终于清代废止。
在此期间,科举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科举制度进行评价。
首先,科举制度为社会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
科举制度以才能为标准,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得人才得以充分发挥,杜绝了权贵世袭等问题。
在科举制度下,无论官员出身如何,只要经过考试合格,就能够晋升为官员。
这为一些出身贫寒的人提供了一个脱贫的机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发展。
其次,科举制度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为了应对科举考试的需要,各地都设立了学宫,培养了大量的学子。
这些学宫为许多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知识的普及范围。
同时,科举制度也使得教育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文人学士,促进了经学和文化的繁荣。
另外,科举制度也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注重诗词歌赋等文学才能,对其他才能的忽视较多。
这导致了社会对文学才能的过度追求,而对其他才能的忽视。
其次,科举制度造成了官宦之风的滋生。
由于科举考试的重要性,人们通过贿赂考官等不正当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分数,这导致了一些官员品质低劣,行事不正。
再者,科举制度过度强调文化知识,没有特别强调实际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一些官员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只能进行虚文官僚主义。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在提供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和推动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弊端,但是无论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方面来看,科举制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科举制度的历史地位和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将永远不会被人们所忘记。
关于科举制的历史论述题
关于科举制的历史论述题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它起源于隋朝,兴盛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废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
它的产生是为了选拔人才,确保政府能够得到具备儒家经典教育背景的官僚。
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儒家经典和文史知识。
考取进士称为“及第”,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榜眼、第二甲探花、第三甲状元,从而可以担任各级官职。
科举制的实施使得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也有机会通过考试来进入仕途,提供了一种社会流动的渠道。
然而,科举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举制造成了人才过于注重文学修养,而忽视实践经验。
官员普遍缺乏实际执政能力,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其次,科举制造成了人才选拔过于注重记忆和应试技巧,而忽略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科举出身的官员在政府内部的决策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此外,科举制也容易导致腐败和贿赂现象的产生,有些考生通过行贿等手段来获取高分以进入仕途。
尽管科举制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科举制的实施使得社会流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地方权贵的垄断力量。
科举制也培养了大批重视儒家价值观念的官员,使得孔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科举制也间接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发展,促进了儒家经典的传播和研究。
总的来说,科举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尽管有一些问题和弊端,但它成为了推动社会流动性和文化发展的一种制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逐渐暴露出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最终在清朝被废除。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发展于宋代,并延续到清代,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各不相同,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公平、公正。
科举制度突破了世袭的家族势力,以实力为本,选拔人才。
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生于何处,只要通过了科举考试,就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晋升为高级官员。
这无疑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为社会底层的人们提供了向上攀升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公平的一面。
同时,科举制度还可以防范腐败,避免了权贵集团的形成。
通过公正的选拔机制,才德兼备、道德品质优秀的人才有机会参政议政,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其次,科举制度的劣势也比较明显。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化学问,对于工商农等实际技能的要求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科举出身的官员往往思维僵化,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国家的政务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以经义、诗词为主,阻碍了科技、工艺、商业等领域的发展。
科举制度造成了中国古代科技的相对滞后,使得中国在一定时期内失去了在世界科学研究的竞争力。
另外,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科举考试以文化知识考试为主,对于选择人才的全面能力有一定局限性。
只看重文化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造成了一些有实际才干而没有学问的人才无法得到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对于女性的包容度也比较低,长期以来对女性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存在局限。
这种性别歧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并存。
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和机会公平性,防范了权贵集团的形成。
然而,在对人才的具体要求、考试内容和选拔机制上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且对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需求相对较低。
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需要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增加科技、工艺、商业等领域的内容,对于所有人才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科举制的弊端
科举制的弊端作为一种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制度而言,科举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弊端。
钳制文人思想,打击压制人才如前文所述,科举取仕迫使读书人虚耗毕生精力于死板的考试内容上,毫不关心国家政治经济大事,造成了当时大多数文人的不学无术。
而封建统治者正是利用了科举制的这一弊端来钳制文人的思想,使考中者对朝廷忠心耿耿,不中者默默无闻地苦读经书。
轻视自然科学,导致中国落后正是由于前文所述的封建专制对于“异端”文化的不能容忍,近而打击,压制人才的做法,从另一个角度讲,即统治者对于人才选拔的“唯一”标准,迫使读书人将埋头苦读以求中第作为终身的唯一目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毒害了一代文人。
商人的地位低下及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落后即是明证。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说:“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世界近代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与社会经济生活相隔离,对科学技术采取粗暴贬斥态度的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长期实行,恐怕也是一个原因。
科举制的积极作用“存在即合理”。
科举制之所以历经多次停废磨难,却被历代君主所采用来选官取仕,并最终存在了1300多年,必然有其科学性和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总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公平公正,唯才是举科举制自隋唐建立,历经各朝各代的改革,至清代时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考试制度:“糊名”,“誊录”,“锁院制”等制度有效地约束了考生的作弊行为;“别头”考试则把考官的亲属交给吏部的考官去负责考试;清代为抑制“缙绅之家多占中额,有妨寒峻进身之路”,又有了“官生卷”,“民生卷”之分。
这对各省乡试中有权势者的行贿作弊是一种有效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有才干的清寒人家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科举取仕这一制度本身,就其公正性而言,与世袭制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论科举制的利与弊作文
论科举制的利与弊作文
今天,老师说要写一篇作文,题目是“论科举制的利与弊”。
我头大如斗,科举制是什么?离我太远了,好像只有一一古代人才会用它来笔试。
爸爸说,科举制就像古代的“高考”,考得好就能当官。
但,它和我们现在考试有什么区别呢?难不成古代人考试也要背知识点、做题目?
书上说,科举制可以选拔人才,让有才能的人当官儿,为百姓做贡献。
那样的话,科举制好像很厉害啊!
但,书上还说,科举制也有缺点,它只很看重读书,却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才能。
看上去像我,我画油画蛮好,但科举制考画画吗?
老师说,科举制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它的影响依旧存在。
现在我们学习,也期望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这和科举制是不是很像?
我抚了抚下巴,感觉上科举制是件很复杂的事情。
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看起来像我们学习,也有比较喜欢的科目,也有不喜欢的科目。
但,不论怎么样,学习和考试都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感觉起来就像古代人通过科举制来为百姓服务一样。
我想,科举制就像一道题目,而我们则要努力争取找到它的答案,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古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古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考试选拔制度,从公元隋唐时期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废除。
科举制度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可以确保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科举考试,官员们必须通过文史哲等科目的考试才能入仕,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这种选拔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官员的素质,避免了人们凭关系和财富买官卖官的情况。
科举制度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的人,只要通过考试就有机会成为官员,这种公正性也为社会带来了稳定和和谐。
其次,科举制度有助于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为了应对科举考试,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兴盛。
科举考试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儒家经典,使得人们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领悟更加深入。
科举制度激发了人们对文化知识的热情和渴望,推动了历史上多种学术思潮的兴起,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侧重书本知识,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官员们通过考试取得的是理论学问的成就,并不能保证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具备足够的能力。
这导致了官员们在实际执政过程中往往缺乏实践经验,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其次,科举制度容易滋生腐败。
为了通过考试,一些官员们不择手段地通过贿赂和舞弊来获取高分。
这使得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受到了质疑,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安和不满。
综上所述,古代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带来了一些好处,它为推动官员素质的提高和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侧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滋生腐败等问题。
因此,在评估科举制度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利与弊,同时寻求更加合理和全面的选拔制度。
科举制弊端与明清政治的衰落
科举制弊端与明清政治的衰落一、科举制度背景及实行情况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隋朝,终于清朝。
科举制度分为两级考试:乡试与会试。
参加称加的人称为“举人”,考取会试的举人称为“贡士”。
贡士再参加殿试,以考取进士称号,成为官僚。
科举制的实行有其优点:公平、透明、选拔人才、降低贫富差距等,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一项制度。
科举制还带来了文化繁荣、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化名著史无前例的繁荣发展。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然而,科举制度也有其缺点和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的掌握和控制权完全在掌握科举制度的官员手中。
由于官员有权掌握试题和口试考官名单,这就为科举制度的操作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政治环境差,考官与举人之间可能存在“关系”,考官可能会被贿赂或其他形式的利益所影响,对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造成巨大影响,使得科举制度出现了很多严重的弊端。
其次,科举制度纯以文字能力和文化水平为评判标准,而这种文化标准可能会与实际所需岗位的技能要求不相符,从而对实际生产、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考生可能会仅专注于考试的课本,而忽视了更为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这些真正能帮助国家、民族快速发展的技能被忽视。
此外,科举制度也带来了更深远的社会问题:家族主义、钦差大臣、官员买卖、孝顺文化等社会问题,最终导致了名人集团恶性肆虐,社会动荡,明清政治的逐渐衰落。
三、对科举制的改革清朝后期继承了明朝的科举制和官僚政治系统,并且存在的种种弊端更形严重。
因此,清朝后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这些改革旨在削弱科举制度的权力,消除地方文雕琢员队伍,并开放洋务、荣宝斋等新式学堂招收生徒,来推进新技术的发展,提高劳动力的科技素质,从而促进其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可惜的是,这些改革都局限于地面,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对政治的改革之中。
这意味着科举制度的弊端依然存在,并继续造成着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明清两朝间没有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也不可能迎来更好的未来。
对科举制的评价
对科举制的评价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起源于隋朝,经过唐朝的发展和宋朝的完善,成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晋升途径。
然而,科举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科举制进行评价。
科举制为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机制。
在科举制下,士人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凭借才能和学识来获得官职。
这样一来,无论是出身贫寒还是富贵,只要有足够的才能,就有机会晋升为官员。
这种制度消除了世袭贵族的优势,为社会的流动性提供了保障,使得人才得以充分发挥。
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水平。
为了通过科举考试,士人们不得不钻研经史文集,修炼文辞才艺,培养自己的修养和才华。
这种文化追求和自我提升的态度,促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繁荣。
科举制的实施使得文人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然而,科举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科举制对士人的知识要求过于狭窄。
科举考试主要考察经史文集的知识,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才能并不重视。
这导致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知识结构偏颇,缺乏多元化的学术探索。
其次,科举制往往过分强调背诵和模仿,忽视了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使得士人们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科举制也存在一些制度弊端。
科举考试的内容繁琐复杂,阅卷过程容易出现主观偏差和腐败现象。
这导致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受到了质疑。
而且,由于科举制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备考,给士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贫困家庭的子弟很难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限制了社会的公平和流动性。
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科举制为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一种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机制,提升了社会的文化水平。
然而,科举制对士人的知识要求过于狭窄,忽视了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
此外,科举制的制度弊端也不容忽视,如阅卷过程的主观偏差和腐败现象,以及经济负担过重等。
科举制度的完善
科举制度的完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选拔人才制度,起源于隋朝,经过唐朝和宋朝的发展和完善。
尽管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但它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首先,应当改善考试内容和方式。
在传统的科举制度中,科考的题目主要集中在经义、史书、文辞等方面。
这种考试方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对实际能力和技能的考查。
因此,应当增加对实际能力和技能的考试项目,如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同时,多元化考试形式,可以采用面试、论文、实际操作等方式,使科举考试更加全面客观。
其次,应当改进选拔方式。
传统的科举制度侧重于选拔文人,而对其他领域的人才关注不够。
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需要各个领域都有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因此,在现代的科举制度中,应当引入对不同领域的人才的选拔,如科学、技术和工程等行业的人才选拔。
同时,选拔程序应当更加公正和透明,避免有利于特定群体的不公平现象。
再次,应当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
科举制度主要依靠自学考试的方式,缺乏系统的培养和教育。
因此,应当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教育体系和机制。
培养人才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水平,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最后,要完善考试评价和选拔机制。
科举制度注重考试成绩,但忽视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
因此,应当在考试评价和选拔机制中增加对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的考察内容。
可以将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社会实践等方面相结合,综合评价和选拔人才。
同时,还可以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选拔机制,有计划地培养和选拔各个领域的人才。
总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制度,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但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现代社会,为了适应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应当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