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利弊分析
中国科举制的演变与利弊
中国科举制的演变与利弊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方式公开选拔官吏的一种选官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
科举制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
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淘汰。
一、科举制的演变(一)确立先秦居于主流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
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在固定的贵族家庭中选拔官吏,职位世代承袭。
两汉时,世卿世禄制被察举征辟制所取代,这为中小地主出身的贤良人才提供了参政的机会。
但是,这种进步是有限的,没有改变官员选拔由某一社会阶层所操控的局面,任职中的任人唯亲现象没有完全被打破。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九品中正制”。
隋朝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确立考试取士制度。
(二)兴起隋文帝规定要以考试取士,由吏部主管考试,并把九品以上官员的选任权收归中央。
其意义就在于为官员的任免制定了一个严格的选任系统,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是,作为一种考试任职制,虽然有众多的考试科目,但并未定期化,而且应试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不允许士人“投牒自应”,所以,这时科举制并未真正兴起。
唐高宗时,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评取标准、录取程序等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使科举制走向了真正的定期化、程式化,科举制真正兴起。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
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
其科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
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
此岁举之常选也。
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新唐书选举志》)由此,科举制基本形成。
(三)发展唐朝科举名目繁多,致使许多教育资源白白浪费,所以王安石变法时曾对科举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创造了八股文的前身—四股文。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一、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
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因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
唐代继承、发展和完善了隋代开始的科举制。
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常科,二是制科。
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登第”、“登科”,考不上就叫“落第”。
宋代完全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就,并且有一些重要的改革。
宋以后的元代也实行科举考试,而且已经实行三级考试,即乡试(各行省的考试)、会试(京城的礼部考试)、御试(殿试),考题都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但是,科举考试的完备阶段却在明清两代,而流弊之盛也在明清两代。
两代制度基本相同,只是清代在录取时分为满汉两榜,满汉考生的内容也有所区别。
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录取,考试内容以八股为主,每级考试都严密而繁琐。
殿试以后,一般还要经过朝考才能分配官职。
二、科举制度的好处与弊端首先,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制度的出身限制,对国家而言,大大拓宽了选拔人才的基础,为选人用人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对社会而言,是给更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国家稳定。
其次,它与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相比,具有相对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优点,是用人制度的历史性改革与进步,非但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的科举制,也影响了欧洲的文官制。
正是科举制为古代中国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可用人才,虽然他们之中并非都是杰出之士,但能过关斩将,荣登金榜,也绝非等闲之辈。
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国家管理高层的正直有才之士,也确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科举制度的影响及弊端
科举制度的影响及弊端科举制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制度使得社会身份不再世袭,为封建社会各阶层间的人员流动提供了条件.科举制度使得贫苦孩子可以靠勤奋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成为统治集团的一员.2、加强了中央的集权和专制,消灭了士族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最终目的还在于在于巩固帝王的中央集权.科举制度消灭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制度,从此贵族阶层再也无法与君权抗衡.3、促进了中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度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从而增加了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比例.4、科举制度摧毁了中国文人的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为专制政权输送了大量经世愚民的官僚.5、科举制度开启了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官员选拔制度.6、科举制度同时也影响到中国当时的很多附属国的官员选拔制度,比如:高丽、越南等国!二、消极影响(1)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2)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追求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三、对外国的影响中国科考制度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欧美人把科举这一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
科举制度的弊端一、科举制度是统治阶级奴化臣民的工具。
科举制度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历史产物,通过科举考试授予官职,将读书人培养成为忠实于朝廷,忠于皇帝的奴仆。
尤其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和形式上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备,造成官员人数剧增,官职冗杂,官僚机构庞大,相反行政效率低下的现象。
由于科举考试重才能轻德行,仅仅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而已,失去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意义。
简述科举制度的利弊
简述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利弊如下:
利:
1. 选拔人才:科举制度考察的是知识和才能,能够为官员选拔提供一种公正的标准,有助于选出合适的人才担任官职。
2. 鼓励学习: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发展,使得更多人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3. 制约腐败: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因为官员需要通过考试来晋升,而不是仅凭关系或金钱。
4. 促进稳定:科举制度为国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官员选拔机制,使得政权得以延续和稳定。
弊:
1. 偏重理论:科举制度过分注重文化知识,忽视实际能力和实践经验,导致官员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2. 社会分化:科举制度造成了社会分化,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拿到功名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官场,而其他人则被排除在外,导致社会不公平。
3. 学术僵化:科举制度注重经典书籍的学习,导致学术界出现僵化和创新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的利弊是并存的。
它可以有效选拔人才,鼓励学习,制约腐败,但也存在着偏重理论、社会分化和学术僵化等问题。
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利弊下面是整理的科举制度的利弊,欢迎参考。
科举制度被视作同鸦片、小脚一样的“国粹”而颇遭物议,作为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及教育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使中国封建社会有了一部有效而稳定的文官机器的同进,打造了良性的封建文化生态环境,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治国良材。
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
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
汉朝以“察举”制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比前代进步不少,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出射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这个制度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已成为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而科举制度的出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
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特别是在科举制度日趋完善的宋朝,历代皇帝几乎都以奖掖孤寒、抑制势家自诩,采取了特别举措限制“贵家”子弟,这客观上给了平民子弟更容易崭露头角的机会。
宋朝不但出现了“平民”状元的现象,而且很多普通百姓子弟通过科举改变了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
不少日本学者也因此把中国的宋朝称为“平民社会”。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海瑞、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龠、张、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摘要】中国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
在历史上盛行了千余年,其优点包括公平选拔人才、促进社会流动和提高治理能力等;但也存在着贵族阶层的垄断、考试内容狭窄等缺点。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举制度逐渐演变,最终在清朝被废除。
其历史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启示在于重视人才选拔和教育制度的重要性,为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科举制度的兴衰,既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缩影,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和启示。
【关键词】科举制度、起源、基本概念、盛行时期、优点、缺点、影响、演变、历史意义、启示1. 引言1.1 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实行了乡试、县试、会试等科举考试制度。
隋朝科举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科举制度的形成并逐渐完善。
随后唐朝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度,设置了进士、明经、明法等科目,形成了科举考试的三阶段制度。
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中国科举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并成为后代封建时代科举制度的范本。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孔子提倡“诗礼”“礼乐”等传统文化,强调学者应该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随着文化的传承,汉代开始出现乡试、会试等形式,选才制度逐渐得以确立。
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迭,科举制度逐渐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而其根源则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推崇儒家文化的思想影响。
科举制度的起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对于后来的历代王朝选拔人才、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 科举制度的基本概念科举制度的基本概念是指以考试选拔人才,以科目为基础进行选拔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度最初起源于隋朝,经过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完整的考试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书院教育培养学生,然后进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的兴衰中国古代选官机制的变迁
科举制度的兴衰中国古代选官机制的变迁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选官机制,经历了兴盛与衰落的变迁。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古老而又富有启发性的制度的演变过程。
科举制度的兴起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正式确立于唐代,成为中国古代选官的主要方式。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富贵,只要有才华就有机会成为官员,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人才选拔。
科举制度的兴盛
宋明两代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考核内容涵盖经义、史书等科目,选拔出大量人才,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举制度的衰落
到了清代,科举制度逐渐显现出弊端。
虽然科举选拔了许多人才,但也存在许多弊端,如功利化、应试教育等问题,导致官员质量参差不齐,政府效率下降,这也是科举制度逐渐式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举制度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举制度在清朝末期被废除,逐渐演变为现代的选官方式。
近代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如学历考试、公务员考试等,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兴起和兴盛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但随着时代变迁,其弊端也逐渐显现。
科举制度的衰落与变迁,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机制的演变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的兴衰是中国古代选官机制的重要变迁之一,其历史演变既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也揭示了其弊端和不足,对于当代选拔人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和影响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考试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演变和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性。
一、演变1. 起源与初期发展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这是封建社会向官僚社会转变的时期。
当时的国君开始重视人才选拔,通过诸侯的举荐和考试等方式选拔官员,这是科举制度的雏形。
2. 官吏选拔方式的改变随着过程的推进,科举制度逐渐确立并系统化。
在汉代,科举制度正式定型,形成了状元、榜眼、探花的选拔方式,并且开始正式运行。
3. 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唐代科举制度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科举考试以文言文为主要内容,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科举考试在唐代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考试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考官选拔方式更加公正透明。
4. 宋代科举制度的变革宋代科举制度的最大变革是增加了进士科,进士科成为考试的最高级别,合格者可直接进入朝廷任职。
同时,科举考试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实用,如经史子集等。
5.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全面落实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和发展。
科举考试的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不仅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士人追求社会地位和名望的途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二、影响1. 社会稳定和统治合法性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人才得以广泛涌现,为社会稳定和国家统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有能力和才华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场,提高了社会的公平性和竞争性,从而增强了统治者的合法性。
2. 文化传承和儒家思想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科举考试注重经典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教育,使得这些价值观念得以代代传承。
科举制度不仅是官员选拔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3. 精英统治和社会阶层固化科举制度的实施导致了官员的世代传承,形成了一种精英统治的现象。
社会阶层固化,使得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公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优缺点分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优缺点分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制度的核心之一。
自唐代初期开始实施至清朝末年废除,近千年历史上,科举制度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举制度的实施,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科举制度的优点1. 提高普及教育水平科举制度让更多的人接受了基础教育,从而提高了普及教育水平。
从唐代开始,科举制度逐渐成为教育普及的手段。
考试限制和公共教育贯穿于整个科举制度之中,从而使得更多人接受了基础教育,并从中获取了一些知识和信息。
这种教育方式是根据普遍教育的理念发展起来的。
科举考试的门槛设得不高,而且政府为贫困家庭提供了资金补贴。
2. 鼓励学术创新科举制度鼓励了学术创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在科举考试中,读书人必须表现出他们的新思想,并向考官展示传统经验的创新观点。
这种重视独创思想的文化反映在许多期刊杂志和科学会议上。
3. 提高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科举制度让社会中最优秀、最聪明的人选入官场,从而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行政效率。
官员的选拔,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平民族群中的族群垄断和地区独裁。
二、科举制度的缺点1. 限制社会上的人才科举制度限制了社会上其他领域的人才。
在科举制度存在时,只有在考试中表现优异的人才能成为高层官员。
这种选拔机制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才能,例如工匠、商人和家族企业CEO而只重视书本知识。
这从一个侧面导致了社会上的人才激励的不足。
2. 加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加强了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传统文化在科举制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文化注重原则和规范,强调个人责任感和教育素养,但也限制了创造性思维。
作为一种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思想,传统文化逐渐被视为队伍的标准,尤其是在考官的选拔中。
3. 滋长了贿赂现象科举制度滋长了贿赂现象。
通过贿赂,考生可得到有关科学问题的答案。
贿赂的问题在整个科举制度中都很常见,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庭或地区贫困的读书人来说,更加普遍。
4. 增加了阶层差异科举制度增加了阶层差异。
科举制度的利弊范文
科举制度的利弊范文科举制度的利弊范文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一、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
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因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
唐代继承、发展和完善了隋代开始的科举制。
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常科,二是制科。
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登第”、“登科”,考不上就叫“落第”。
宋代完全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就,并且有一些重要的改革。
宋以后的元代也实行科举考试,而且已经实行三级考试,即乡试(各行省的考试)、会试(京城的礼部考试)、御试(殿试),考题都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但是,科举考试的完备阶段却在明清两代,而流弊之盛也在明清两代。
两代制度基本相同,只是清代在录取时分为满汉两榜,满汉考生的内容也有所区别。
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录取,考试内容以八股为主,每级考试都严密而繁琐。
殿试以后,一般还要经过朝考才能分配官职。
二、科举制度的好处与弊端首先,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制度的出身限制,对国家而言,大大拓宽了选拔人才的基础,为选人用人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对社会而言,是给更多中小地主阶级的__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国家稳定。
其次,它与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相比,具有相对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优点,是用人制度的历史性改革与进步,非但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的科举制,也影响了欧洲的文官制。
正是科举制为古代中国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可用人才,虽然他们之中并非都是杰出之士,但能过关斩将,荣登金榜,也绝非等闲之辈。
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国家管理高层的正直有才之士,也确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唐代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名人,大多是进士出身,有的还是头名状元。
剖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优缺点
剖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优缺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个具有独特影响力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从唐代开始,经历了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这一制度的实施,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接下来,我将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优缺点进行剖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古代科举制度的优点。
科举制度打破了社会等级的束缚,弱化了出身的影响,实现了人才的广泛选拔。
通过考试评定人才,让有能力的人有机会进入官方体系,为国家服务。
这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了基础,并为广大人民提供了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科举制度还倡导了治学和修身的理念。
通过考试,进士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从而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了榜样。
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崇高的品德。
这种追求卓越、追求全面发展的精神,对于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科举制度还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通过统一的考试制度,中央政权能够对地方官员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
这有助于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提高官方的素质和能力。
然而,就像任何制度一样,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科举制度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发展。
有些考生可能在实践中具备一定的才能,但由于其在考试中的成绩不理想,无法获得官职,从而浪费了国家的人力资源。
此外,科举制度导致了当时社会对文科的过度倾斜。
科举考试主要以文学、经史、诗词等为主,而对工科、技术等领域的考察较少。
这导致了对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的忽视,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另外,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
由于任官与考试成绩挂钩,一些官员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提高自己或他人的考试成绩,从而获取更高的官位。
这导致了一些不称职的官员进入官场,影响了政府的公正和效率。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个具有独特影响力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它虽然强调了学术能力和品德修养,打破了社会等级的束缚,起到了一定的公平正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对实际能力发展的忽视以及容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等。
试评中国传统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作文
试评中国传统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想要当官做朝廷大臣,就得通过这个考试,通过的人就可以做官啦!科举制度有一些好处:首先,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公平的机会给所有人。
不论你是皇亲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你勤奋用功考上了,就能当官领俸禄。
其次,这个制度让广大读书人有了很大的上升空间,大家都会努力学习文理知识,提高修养素养,这对社会文明确实有好处。
再有,考试题目往往和治国理政有关,及格者就有这方面的才干,由他们出任官员,理应可以为国家分忧解难。
不过,科举制度也有一些弊端:比如,题目侧重于经学文字,偏离实际问题太多,当时科技人才培养就严重不足。
再者,考录名额太少太少,很多才俊无缘出人头地,这是一种资源浪费。
最后,考生为求及格,只是死记硬背典籍,知识面太狭窄,这不利于全面发展。
所以,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科举制度既有利有弊。
至少这套选才方式,在当时确实挑选出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但随着社会发展,也显露出了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我们应该总结经验教训,未来设计时候应该设法克服这些缺点,真正办一个科学公平高效的选才制度。
希望这篇小作文对大家理解这段历史有所帮助!如果有什么补充或疑问,尽管随时提出来哦。
篇2科举制度的好处:它给穷人一个机会,只要你考试考好了,就有可能当大官!这让大家都很努力地读书,希望有朝一日能改变命运。
它选拔了很多聪明有学问的人做官,这样皇帝就有能干的下属帮助处理国家大事了。
学习古代圣贤的经典著作,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操守。
很多科举出身的官员都是正直清廉的。
知识分子地位显赫,受到社会尊重,这激励大家读书求学。
不过科举制度也有一些坏处:科举考试太注重死记硬背,考生们光记住书本里的内容就行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反而不重要。
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其他学科像数学、天文学等都被忽视了。
这限制了知识的发展。
太看重文词遣词造句的功夫,有些聪明人也因为不擅长作文而一再失利。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教育选拔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改革,影响深远。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成型于唐代,直到清朝末年废止。
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利弊在历史长河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科举制度的利: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流动性。
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不论出身贫寒还是富贵,只要有才华,就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跻身士人,从而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这种机会平等的制度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流动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科举制度推动了古代中国的教育发展。
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古代中国尤其重视教育,普及了文化和知识,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文化人才,使中国古代教育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科举制度对于政治文化的扩张有积极的作用。
科举选拔的士人在朝廷内部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政治和文化的繁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
科举制度使得中国古代社会趋向理性,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标准。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士人大多具备优秀的才华和理性,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科举制度在其光辉和辉煌的也存在着不少弊端:科举制度削弱了家族的地位和作用。
在科举制度下,个人的才华能力成为了成仕的关键,而家族的背景和社会地位往往被忽视,这导致了部分有家族背景而无才华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家族在社会上的地位逐渐被摧毁。
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了士人阶层的特权。
士人在古代中国享有特权,他们可以避开赋税,且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种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阶层固化,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科举制度使得中国古代社会工商业落后。
在科举制度的长期影响下,士人地位被提升,而农商工业地位则相对下降,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扭曲发展,导致了中国在农工业方面的相对落后。
科举制度对于学习能力强而非应试能力强的人不利。
科举制度着重考察的是应试能力,而对于学习能力强、但应试能力弱的人来说,他们往往无法通过科举考试,这造成了有一定学识但应试能力不足者的排斥,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演变及影响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演变及影响篇一:中国科举制的演变与利弊中国科举制的演变与利弊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方式公开选拔官吏的一种选官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
科举制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
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淘汰。
一、科举制的演变(一)确立先秦居于主流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
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在固定的贵族家庭中选拔官吏,职位世代承袭。
两汉时,世卿世禄制被察举征辟制所取代,这为中小地主出身的贤良人才提供了参政的机会。
但是,这种进步是有限的,没有改变官员选拔由某一社会阶层所操控的局面,任职中的任人唯亲现象没有完全被打破。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九品中正制”。
隋朝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确立考试取士制度。
(二)兴起隋文帝规定要以考试取士,由吏部主管考试,并把九品以上官员的选任权收归中央。
其意义就在于为官员的任免制定了一个严格的选任系统,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是,作为一种考试任职制,虽然有篇二: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变化一.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变化与影响产生: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的地位,而士族在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隋唐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条件。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被认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完善的选拔制度之一。
自唐代开始至清朝末年,科举制度一直贯彻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但真正兴盛和成熟是在唐代。
此后,科举制度遵循“进士”、“举人”和“乡试”的考试形式,命名为三元及第,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宋代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确立了“科第”选拔体制,将才智与品行相结合。
2. 科举制度的规模和流程科举制度的规模庞大,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考生参加考试。
考试分为两个阶段:乡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各地州县进行的基层选拔,而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对乡试中的优胜者进行最终选拔。
通过这种选拔方式,参与考试的人们具备了公平的竞争机会。
3. 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局面,使得社会更具流动性和公平性。
其次,科举制度激励着人们的求知欲望,使得全民教育得到普及。
此外,科举制度还培养了大量的政治精英,为政府提供了人才储备。
4. 科举制度对政治引导的影响科举制度在政治引导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更有可能忠诚于皇帝,从而使得政府更加稳定统一。
此外,科举制度还为皇帝提供了更多的智囊团,使得国家的决策更加明智和全面。
5. 科举制度的弊端与衰落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容易滋生腐败,考试内容固化、重复,等等。
此外,科举制度的严格要求也使得许多非士人阶级的人们难以参与其中,限制了社会的多样性和知识的传播。
最终,科举制度在清朝末年被彻底废除。
总结: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庞大的制度体系,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举制度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流动和公平的机会,也为政府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储备和决策支持。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最终在历史的进程中被取代。
尽管如此,科举制度的影响仍然深远,奠定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章。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评价
中国历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评价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考试制度,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这种考试制度始于汉朝,终于1911年被废除。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科举制度经过多次改革和调整,逐渐向现代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历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评价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规定了由政府对有才华的人进行考试来选取官员的制度。
这种制度不仅有利于选出政治才能和文化能力较高的人,同时也增强了政府对人民的控制,限制了地方与军阀势力的发展。
然而,最初的科举制度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由于只有特定的学生参加考试,选取的官员常常是家族背景和政治声望较高的人。
这种情况直到唐代也没有改观。
唐代的改革推动了科举制度的进步和发展。
唐朝的统治者意识到了许多人才无法参加考试的问题,他们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确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增加考试的公正性和参加人员的多样性。
比如在唐代,“府学”和“州学”成为地方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城镇居民和乡村士族提供入学和参加考试的机会。
这些公立的学校中招收的学生来自各种户籍和社会阶层,增加了考试的最大范围和公正性。
此外,唐朝取消了以往的九品官制,在选举政府官员时,采取运用候选人的考试成绩来确定他们的职位,从而增加了科举考试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
宋代继承了唐代科举制度的基本框架,并对它进行了必要的改革。
宋代对地方官员的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推出“策府编制法”,即不再限制仅由京官官员参加“进士”考试,同时为地方官员设立了“制举”考试,这一政策使得地方政治权力更加分散。
此外,宋朝还试图通过“科举”制度来减少历代帝王的专制倾向。
考试科目改变为“经义”和“诗赋”,增强了社会上文化实力的重要性,也减少了官僚体系中官员的特权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相对于前代出现了一些与时俱进的特点,创设了一些新的考试类型。
明代创设了一种新的考试科目“明经”和“友贡”,代之以“经义”和“策论”,并对考官的选拔进行了改革,但这些改革并没有实际改变官员选拔过程中的腐败问题和其他不公正现象。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发展于宋代,并延续到清代,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各不相同,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公平、公正。
科举制度突破了世袭的家族势力,以实力为本,选拔人才。
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生于何处,只要通过了科举考试,就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晋升为高级官员。
这无疑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为社会底层的人们提供了向上攀升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公平的一面。
同时,科举制度还可以防范腐败,避免了权贵集团的形成。
通过公正的选拔机制,才德兼备、道德品质优秀的人才有机会参政议政,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其次,科举制度的劣势也比较明显。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化学问,对于工商农等实际技能的要求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科举出身的官员往往思维僵化,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国家的政务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以经义、诗词为主,阻碍了科技、工艺、商业等领域的发展。
科举制度造成了中国古代科技的相对滞后,使得中国在一定时期内失去了在世界科学研究的竞争力。
另外,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科举考试以文化知识考试为主,对于选择人才的全面能力有一定局限性。
只看重文化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造成了一些有实际才干而没有学问的人才无法得到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对于女性的包容度也比较低,长期以来对女性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存在局限。
这种性别歧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并存。
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和机会公平性,防范了权贵集团的形成。
然而,在对人才的具体要求、考试内容和选拔机制上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且对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需求相对较低。
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需要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增加科技、工艺、商业等领域的内容,对于所有人才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利弊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利弊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自隋唐开始,直至清朝末年,历经1300多年。
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下面我们就来论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利弊:
利:
1. 公平选拔:科举制度使得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人才有机会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提高社会地位,对社会阶层的流动具有积极意义。
2. 文化传承:科举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使得古代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3. 选拔人才: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得官员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行政能力,有利于国家治理。
4. 社会稳定:科举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得社会各阶层都有机会为国家效力,有利于社会稳定。
弊:
1. 科举制度僵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考试内容和形式趋于单一,束缚了人才的发展。
2. 读书人的思想禁锢: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导致读书人的思想受到禁锢,缺乏创新精神。
3. 选拔人才局限:科举制度主要以文学为主,对于其他领域的
人才选拔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国家各方面的发展。
4. 腐败现象:科举制度的存在使得官员选拔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腐败现象,如贿赂考官、作弊等,影响了官员的选拔质量。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对于选拔人才和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影响了其选拔人才的质量和效果。
科举制度利与弊
科举制度利与弊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由汉代演变而来,经过经历了明确的考试内容和评判标准后,在唐代形成了完整的制度。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选拔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以及对现代教育体制的启示。
首先,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提供了公平的竞争平台。
在古代中国,社会地位和财富很大程度上与出身背景相关,而科举制度打破了这种局面。
只要考生能够通过考试,无论他们来自何种家庭背景,都有机会得到官职。
这种公平的选拔机制有助于激发社会上下层之间的竞争动力,促进社会的流动性。
其次,科举制度也强调了对于知识和才能的重视。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文和文章的解析、理解和创作能力。
这种考试形式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学识和文化素养,同时也鼓励考生积极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才能。
因此,科举制度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
首先,科举考试的范围有限,主要围绕着经学和文学方面的知识。
这种考试形式十分死板,没有考察到其他方面的才能和能力。
因此,科举制度对于全面发展人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科举制度过分依赖考试成绩,容易造成应试教育的倾向。
在科举制度下,学生们通常会以应试为目标,为了追求高分而背诵大量的诗文和经典书籍。
这种应试教育的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们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
另外,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和标准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历史上有一些政治动乱和权力争夺导致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的改变,使得一些有才能但与当权者不和的人被排除在外。
这进一步削弱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造成了能力和权力之间的脱节。
然而,尽管科举制度在古代中国存在一些弊端,但它对于现代教育体制仍然有着一定的启示。
首先,科举制度的公平竞争机制提醒我们,选拔人才应该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不应被家庭背景和身份所左右。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朝,一直延续至清朝晚期。
这一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以及它对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重要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1. 隋朝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开创了官僚选拔制度的先河,通过实施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
当时的科举考试仅限于有特殊功绩的官员之后的子弟,是一种可以继承功名的制度。
2. 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经历了较大的改革和完善。
唐太宗制定了科举考试的条例,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和程序。
科举制度的目标由亲族政治转变为选拔人才,士人通过考试获得功名,可以晋升到高位。
3. 宋朝科举制度的巅峰科举制度在宋朝达到了巅峰,被称为经世致用之法。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这一系统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公平,选拔出了大量优秀的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施也推动了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4.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变革明朝和清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明朝创立了兵科制度,举办武备考试,增加了进入仕途的途径。
清朝则继承明朝的科举制度,但始终未能进行彻底的改革。
科举制度在这一时期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选拔出的官员多为保守派,影响了政治的公正性。
二、科举制度的影响1. 官僚体制的形成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中国古代形成了官僚体制。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保证了政府的高效和稳定运作。
官僚体制的形成也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管理社会资源,推动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2. 社会阶级流动性的增加科举制度打破了世袭贵族的特权,为平民百姓提供了跻身士人阶层的机会。
通过考试获得功名,平民百姓可以改变命运,实现社会阶级的流动。
这一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文化传承和发展科举制度催生了大量的文人士子,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考取功名成为士人的人们,注重文化修养,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 一种考 试 制 度 。其 对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的 发 展 演 变 、政 治 稳 定 以 及 中 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 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但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举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 严重 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最终被历史淘汰。
选拔出 来 的 人 才 质 量 自 然 就 提 高 了 。此 外 , 天 下 人 为 求 功 名 而 发 愤读书, 在为统治者提供大量储备人才的同时, 统治者利用科举 还有效地控制了天下的读书人。
3. 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 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 这一点不难 理解。作为考试内容, 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 而在当时最 重 要 的 就 是 学 习 古 代 文 化 知 识 。一 个 书 生 没 饱 读 文 化 思 想 的 精 华 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 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地传承下去。其 次, 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 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 没 有 中 国 古 代 的 灿 烂 文 化,如 令 今 人 赞 叹 不 已 的 唐 诗 、宋 词 以 及 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许许多多的精神财富, 均是读书成果的鉴证。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二) 科举制的消极作用 1. 科举考试内容单一、僵化, 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科举 制产生时, 所考内容与社会所需基本适合, 并侧重考生的个人观 点 。宋 代 科 举 曾 加 入 了 论(对 时 局 的 评 论)、策(提 出 解 决 时 弊 的 方 法)。自明始, 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 采取了禁锢人们思想的政策, 规定科举考 试 只 能 以 《四 书 》、《五 经 》内 容 命 题 , 考 生 答 卷 不 能 有 自己的观点, 必须用朱熹注的经书的相关内容说明问题, “代圣人 立言”, 甚至对文章的形式也做了严格的统一, 形成了人们熟知的 八 股文。人们为求功名, 只能按统治者的要求死背经书, 完全丧失 了自己的思想, 十年甚至几十年的苦读、应考, 导致了一代代读书人 思想的僵死, 科举从此成了为统治者量身打造思想单一人才的工 具, 在这一制度引导下,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彻底地死掉了。 2. 科举考试 重 伦 理 轻 技 艺 , 严 重 桎 梏 了 中 国 近 代 科 技 的 发 展。科 举 考 试 以 儒 家 经 典 为 主 要 内 容 。儒 家 历 来 重 纲 常 伦 理 而 轻 贱技艺, 以此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极度缺乏自然知识的内容。13、14 世纪, 随着工商业发展的需要, 西欧一些大学相继问世, 教学内容 十分丰富, 有文 法 、修 辞 、算 术 、几 何 、天 文 等 , 这 些 学 校 培 养 了 大 量的有知识的工商业者、医生、技师等, 正是他们成了近代科学技 术兴起的主 角 。而 中 国 的 科 举 只 重 伦 理 、文 学 , 在 它 影 响 、引 导 下 的封建 教 育 培 养 出 来 的 是 一 批 批 封 建 社 会 的 “卫 道 士 ”和 满 腹 诗 词文章 的 “学 者 ”, 无 论 如 何 也 培 养 不 出 懂 自 然 科 学 知 识 的 人 才 。 因此, 科举制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3. 科举制不适应 时 代 发 展 的 需 要 。到 了 清 朝 晚 期 , 科 举 制 与 当时社会发展极不适应。清末, 统治者对科举也作了一些调整, 但 由于考试内容单一, 经科举所选拔出的人才都是些只知封建纲常 伦理、诗 词 文 章 的 文 人 墨 客 , 对 世 界 早 已 兴 起 的 近 代 科 技 毫 不 知 晓。洋务运动后, 清政府也需要大批懂近代科技和外语的人, 但传 统的科举根本不能满足这一需要。此外, 新式学堂的出现, 给传统 的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科举制显得陈旧落后, 近代教育取代传统的封建教育成了历史的必然, 科举制经历了 1300 年的历史, 终因落伍而被废止。 总之,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选官、选才制度, 它 的 作 用 在 中 国 古 代 总 的 来 说 应 该 是 积 极 性 大 于 消 极 性 。从 制 度 的 角 度来说, 科举制度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参考文献: [ 1][ 唐] 魏徵等主编.隋书( 第 46 卷.赵煚传)[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 2][ 唐] 魏徵等主编.隋书( 第 14 卷.牛弘传)[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 3][ 北宋] 欧阳修等编撰.新唐书( 第 34 卷.选举志)[ M] .北京: 中 华书局点校本, 1975.
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既举制度; 发展; 利弊
中图分类号: G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1687( 2008) 01- 0088- 02
作者简介: 崔改梅( 1970- ) , 女, 河南滑县人, 讲师, 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教学与研究。
严格说, 八股文是一种论文的格式, 其本身并无什么问题, 这 就象我们今天无论是写作社会科学论文还是自然科学论文, 都必 须遵照 一 定 的 格 式 那 样 。八 股 文 之 所 以 后 来 的 名 声 不 好 , 主 要 是 因 为 元 朝 和 明 朝 的 科 举 严 格 要 求 学 生 按 照 朱 熹 注 释 的 “四 书 五 经”而作文, 这才是中国科举在元明清三朝很压抑人的关键因素。
1306 年, 元朝为了体现中华民族一统化的决心, 也 为 了 向 汉 族人证明蒙元皇权尊敬孔子等圣人, 元成宗命人在大都建设祭祀 孔子的圣庙, 诏封孔子先圣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董仲舒和朱熹等 人 也 得 以 谥 封 。1313 年 , 元 朝 承 接 宋 朝 科 举 方 法 , 并 首 次 以 朱 熹 注释的四书五经为科举版本, 也就是要求参加科举人员必须以朱 熹的注释去理解圣人言论, 这样, 就压抑了许多学生自己对经典 的理解, 朱熹的思想文化开始占据了科举的重要位置, 程朱理学 就是这样借助科举而登上中国思想文化神坛的。四股文经过元朝 和明朝的不断发展, 到了明朝弘治九年, 也就是 1496 年, 在该年的 会试题目《责难于君谓之恭》的作文要求中, 八股文正式完善于世。
2008 年 1 月 第 25 卷第 1 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Jan.2008 Vo1.25 No.1
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利弊分析
崔改梅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政史与法律系, 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研究选拔人才的国家之一;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 其产生和演变对中
· 88 ·
家统一需要的人才科目, 不分身份地位直接从社会中考评人才。 当时, 这些科目的考试还非常的简单, 并无严格的考试程序。隋炀 帝时代, 一些官员向隋炀帝建议: 由于以前世族门阀制度遗留的 社会原因, 导致“民少官多, 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 瑟无胶柱之 理。今存要去闲, 并小为大, 国家则不亏粟帛, 选举则易得贤才, 敢 陈管见, 伏听裁处 。帝览而嘉 之 , 于 是 遂 罢 天 下 诸 郡 。”[1] 就 这 样 , 隋炀帝时代严格了通过平等考试从社会中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当然, 科举制度的宗旨是一开始就确定了的, “其选举先德行而后 文才, 务在审慎”[2], 也就是要求举子们必须遵守“三纲三纪”的 伦 理。
收稿日期: 2007- 11- 15
由于唐朝科举名目繁多, 致使许多教育资源白白浪费, 所以, 北宋王安石改革时期, 曾经对科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特别是创 造 了 八 股 文 的 前 身 , 即 做 经 学 大 义 文 章 的 “破 题 、接 题 、小 讲 、缴 结”的四股 文 格 式 。北 宋 末 期 , 宋 徽 宗 还 曾 经 取 消 过 科 举 考 试 , 实 行过直接从学校中选拔官员的方法, 但是, 这是在战争时期的应 急措施, 所以, 南宋以后, 又恢复了科举考试, 甚至把王安石的许 多科举考试改革措施也取消了。
一 、科 举 制 度 的 形 成 及 其 演 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研究选拔人才的国家之一, 早在西周 时期就已经有了选士、贡士的办法。但是, 作为封建皇朝从知识分 子中选拔人才担任官吏的一种制度, 是在西汉以后逐渐形成的。 西汉政府是 以 “察 举 ”作 为 任 用 官 吏 的 基 本 制 度 。所 谓 “察 举 ”, 就 是由各级地方官员经过自己的考察和考核, 而向上方举荐人才的 一种制度。 汉朝开辟的“察举”制度, 已经使汉朝具备了寒门布衣可以直 接走上国家高级职位的社会良性运作功能; 其中, 比较典型的实 例, 就是奴隶出身, 后来成为了汉武帝时代的大将军的卫青。 新莽 改 革 时 期 , 刘 歆 创 造 了 一 套 以 《左 传 》、史 学 和 《孝 经 》及 “三 礼 ”( 周 礼 、礼 记 、礼 仪 ) 而 配 套 的 “新 儒 学 ”思 想 文 化 路 线 , 后 来, 虽然新朝灭亡, 但是, 东汉“白虎观会议”实际上是继承了王莽 刘歆等人的 “新 儒 学 ”路 线 , 这 就 是 说 , 新 莽 王 朝 的 许 多 文 化 革 命 举措, 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儒学”, 而这样的儒学的创造者, 并不 是孔子, 而是刘歆! 刘歆的“新儒学”是中国宗法制度的催化剂, 也是魏晋南北朝 时代世 族 门 阀 制 度 猖 獗 的 历 史 原 因 。同 时 , 新 莽 时 代 实 行 的 军 政 一体化改革, 造就了后来中国地方军阀的出现和屡禁不绝, 这些, 都是新莽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历史副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 各国的吏部为国家选拔人才, 按照品格、知 识、才能、出身的综合情况, 将社会中的人们分为九等, 然后, 考评 的 “中 正 官 ”再 根 据 自 己 对 这 些 人 的 考 核 情 况 向 上 方 推 荐 。这 样 的 “九品中正”制度, 虽然也有撒大网网络人才的有效作用, 但是, 由 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世族门阀和军阀现象严重, 一般平民百姓中 的人才由于身份低贱而很难登上社会管理阶层, 所以, 魏晋南北 朝时期的中国教育曾经严重萎缩, 许多佛教寺院和道教道观承担 了平民教育的责任。如果不是后来的隋唐及时产生了科举制度, 中国完全有可能因此而蜕变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 公 元 583 年 , 隋 文 帝 出 于 政 治 上 的 统 一 需 要 , 打 破 了 以 往 根 据门阀等级风俗而选拔仕员为世族军阀所用的举仕方法, 按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