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word版

合集下载

科举制度的影响及弊端

科举制度的影响及弊端

科举制度的影响及弊端科举制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制度使得社会身份不再世袭,为封建社会各阶层间的人员流动提供了条件.科举制度使得贫苦孩子可以靠勤奋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成为统治集团的一员.2、加强了中央的集权和专制,消灭了士族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最终目的还在于在于巩固帝王的中央集权.科举制度消灭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制度,从此贵族阶层再也无法与君权抗衡.3、促进了中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度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从而增加了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比例.4、科举制度摧毁了中国文人的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为专制政权输送了大量经世愚民的官僚.5、科举制度开启了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官员选拔制度.6、科举制度同时也影响到中国当时的很多附属国的官员选拔制度,比如:高丽、越南等国!二、消极影响(1)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2)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追求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三、对外国的影响中国科考制度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欧美人把科举这一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

科举制度的弊端一、科举制度是统治阶级奴化臣民的工具。

科举制度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历史产物,通过科举考试授予官职,将读书人培养成为忠实于朝廷,忠于皇帝的奴仆。

尤其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和形式上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备,造成官员人数剧增,官职冗杂,官僚机构庞大,相反行政效率低下的现象。

由于科举考试重才能轻德行,仅仅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而已,失去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意义。

简述科举制度的利弊

简述科举制度的利弊

简述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利弊如下:
利:
1. 选拔人才:科举制度考察的是知识和才能,能够为官员选拔提供一种公正的标准,有助于选出合适的人才担任官职。

2. 鼓励学习: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发展,使得更多人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3. 制约腐败: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因为官员需要通过考试来晋升,而不是仅凭关系或金钱。

4. 促进稳定:科举制度为国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官员选拔机制,使得政权得以延续和稳定。

弊:
1. 偏重理论:科举制度过分注重文化知识,忽视实际能力和实践经验,导致官员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2. 社会分化:科举制度造成了社会分化,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拿到功名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官场,而其他人则被排除在外,导致社会不公平。

3. 学术僵化:科举制度注重经典书籍的学习,导致学术界出现僵化和创新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的利弊是并存的。

它可以有效选拔人才,鼓励学习,制约腐败,但也存在着偏重理论、社会分化和学术僵化等问题。

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利弊下面是整理的科举制度的利弊,欢迎参考。

科举制度被视作同鸦片、小脚一样的“国粹”而颇遭物议,作为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及教育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使中国封建社会有了一部有效而稳定的文官机器的同进,打造了良性的封建文化生态环境,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治国良材。

在中国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采用过多种方式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

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

汉朝以“察举”制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比前代进步不少,但由于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出射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入仕途,但这个制度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实际上已成为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而科举制度的出现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

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特别是在科举制度日趋完善的宋朝,历代皇帝几乎都以奖掖孤寒、抑制势家自诩,采取了特别举措限制“贵家”子弟,这客观上给了平民子弟更容易崭露头角的机会。

宋朝不但出现了“平民”状元的现象,而且很多普通百姓子弟通过科举改变了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

不少日本学者也因此把中国的宋朝称为“平民社会”。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海瑞、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龠、张、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唐朝的科举舞弊案例

唐朝的科举舞弊案例

唐朝的科举舞弊案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最为完善的时期之一,但同样也出现了不少科举舞弊案例。

以下是一些唐朝的科举舞弊案例,以及他们的舞弊手法、制度漏洞和后续影响:1.代考:在唐朝,考生可以请人代考或替他人代考。

这种舞弊手法常见于有地位和财力的考生,他们通过贿赂官员和请枪手代考,来取得高分。

这种现象钻了科举制度对考生身份审核不严的漏洞。

2.泄露考题:有些考官为了谋取私利,会泄露考题给亲朋好友或其他考生。

这种舞弊手法利用了科举制度中保密措施不完善的漏洞。

著名的案例有唐德宗时期的礼部侍郎郑注泄露进士科考题给李德裕等。

3.买官:有些考生通过贿赂官员,换取高分或提前得知录取结果。

这种舞弊手法利用了科举制度对官员廉洁性检验不严的漏洞。

如唐玄宗时期的李林甫,他就曾收受考生贿赂,泄露科举考题和录取名单。

4.裙带关系:有些考生依靠家族背景和人际关系,得以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势。

这种舞弊手法利用了科举制度对考生背景调查不够严格的漏洞。

如唐太宗时期的魏征,他的儿子魏叔玉就因父辈关系而在科举中受益。

这些科举舞弊案例对后来产生了以下影响:1.降低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公平性:舞弊现象使得有才学但家境贫寒的考生失去了晋升的机会,而那些通过舞弊晋升的考生才能平庸,导致朝廷官员的整体素质下降。

2.破坏了科举制度的权威性:科举舞弊使得民众对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和权威性产生质疑,进而影响到朝廷的统治地位。

3.促使科举制度不断完善:为了遏制舞弊现象,后来的统治者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加强考试管理、完善考生身份验证、严惩舞弊行为等,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公平、公正。

4.影响了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科举舞弊现象不仅发生在唐朝,还延续到后世各个朝代。

尽管历代朝廷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舞弊,但舞弊现象仍时有发生,对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产生了负面影响。

总之,唐朝的科举舞弊案例揭示了科举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促使后世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

浅谈唐朝科举制的利与弊1

浅谈唐朝科举制的利与弊1

浅谈唐朝科举制的利与弊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立科目进行考试,允许普通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

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

这种新的选官制度同以前选举制度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进行分科考试而是允许普通人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考试。

唐朝建立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封建地主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这时中小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进一步壮大,他们迫切要求掌握一部分政治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另一方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隋朝统治者对官僚机构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实行三省六部制。

使得官僚机构更为完备。

分工也更加细密,官僚机构的调整和膨胀,也使的补充大量的官吏成为可能。

科举制既能满足广大的中小地主要求做官参政的愿望,也能更广泛地吸引笼络人才,把他们输送到各级官僚机构中去。

关键词:唐朝科举制科举制的利科举制的弊一、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1.定期性选举(岁举或常科)(1)、生徒:即学馆出身的学生,包括中央【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及算学)【二馆】(弘文及崇文馆)或地方州县学校的学生,成绩友谊的生徒,每年由国子监祭酒或长史送至礼部(省试)。

由唐代科举并不普及,故学馆出身者多为官宦子弟。

文宗太和年间规定,凡公聊士族子弟,须先由【国学】肄业,才准应明经,进士,武宗会昌年间,规定不论中央或地方,须由学校出身者方可应试。

两次下诏的目的,旨在拉近学校与科举的关系,使学校制度与考试结合。

(2)、乡贡:不在学校读书而自修有成的士子,可或从【怀牒自列】途径入仕,(【牒】是姓名,籍贯,学历),即自由向州县报名应试。

经此途者,多属平民子弟。

他们经州县官甄选举,取得参加省试资格,与生徒一起考试。

但各郡每天的贡生数目有规定,据《通典选举制》载:【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上中下郡是依人口划分)。

2.不定期选举(制科或特科)唐朝的制举,继承汉代的传统,选拔突出人才,由君主按需要临时定立名目,亲目策试,曾考科举或未考科举者,均可参加。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优缺点分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优缺点分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优缺点分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制度的核心之一。

自唐代初期开始实施至清朝末年废除,近千年历史上,科举制度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举制度的实施,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科举制度的优点1. 提高普及教育水平科举制度让更多的人接受了基础教育,从而提高了普及教育水平。

从唐代开始,科举制度逐渐成为教育普及的手段。

考试限制和公共教育贯穿于整个科举制度之中,从而使得更多人接受了基础教育,并从中获取了一些知识和信息。

这种教育方式是根据普遍教育的理念发展起来的。

科举考试的门槛设得不高,而且政府为贫困家庭提供了资金补贴。

2. 鼓励学术创新科举制度鼓励了学术创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在科举考试中,读书人必须表现出他们的新思想,并向考官展示传统经验的创新观点。

这种重视独创思想的文化反映在许多期刊杂志和科学会议上。

3. 提高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科举制度让社会中最优秀、最聪明的人选入官场,从而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行政效率。

官员的选拔,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平民族群中的族群垄断和地区独裁。

二、科举制度的缺点1. 限制社会上的人才科举制度限制了社会上其他领域的人才。

在科举制度存在时,只有在考试中表现优异的人才能成为高层官员。

这种选拔机制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才能,例如工匠、商人和家族企业CEO而只重视书本知识。

这从一个侧面导致了社会上的人才激励的不足。

2. 加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加强了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传统文化在科举制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文化注重原则和规范,强调个人责任感和教育素养,但也限制了创造性思维。

作为一种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思想,传统文化逐渐被视为队伍的标准,尤其是在考官的选拔中。

3. 滋长了贿赂现象科举制度滋长了贿赂现象。

通过贿赂,考生可得到有关科学问题的答案。

贿赂的问题在整个科举制度中都很常见,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庭或地区贫困的读书人来说,更加普遍。

4. 增加了阶层差异科举制度增加了阶层差异。

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
的弊端
科举制度,作为古代中国考试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科举制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隋朝,直到明清时期才被废除。

然而,在科举制度的运作中,也存在着它的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

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手段,选拔才智出众的人才。

这种智力选拔方式虽然在某些程度上可以确保官员的素质,但是,它也会导致社会对于非科举出身者的不平等待遇。

这种不公平政策,特别是在唐代世族大肆攫取科举发源地实惠户口等资源的背景下,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是决定性的。

其次,科举制度还有对教育者的负面影响。

科举制度中,高考排名是选拔贵族门第后代进入官场的唯一标准。

因此,在唐代,学生们学习课程都备考高中考试进入大学,这导致教育界普遍贪图功名利禄,奉行功利的教育思想,这对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最后,科举制度的客观性也受到了严重的质疑。

科举制度下的考试制度虽然避免了官员的世霸驯服、贿赂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但它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些负面行为。

在唐代,如同后来的历史上所有时期的考试中,贿选、懒惰、唱山歌等行为也时常出现。

同时,像说好话、会交际等与官场环境有关的因素同
样可以左右考生的成绩。

这些造假行为的存在,也会导致考试结果的客观性存疑。

总之,科举制度在唐代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弊端,这些弊端对于社会、教育以及考试系统的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虽然我们已经迈向现代化社会,放弃了科举制度,但是唐代的这段历史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

科举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科举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科举制度的优点和缺点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自唐代开始实行,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

它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一、优点1.选拔人才的公正性科举制度将选拔官员的权力从贵族阶层中夺取,使人才的选拔具有公正性,不再局限于出身、权势等因素,而是真正以能力为标准。

这样,能力强的人才可以站在平等的起点上,有了充分的机会展现自己,实现了人才选拔公正化。

2.培养文化良民科举制度的出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

此制度要求考生们考取功名,进而成为官员,因此,人们纷纷投入到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文艺精湛、思维开阔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促进地方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中,每个乡村都有义务为考生提供学习场所和人员培训,使本地学问兴旺,地方教育亦随之发展。

这一点不仅推动了国家教育体系的发展,同时也弥补了一些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缺失,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4.增强了官员的服务意识科举制度最初的目的是选拔官员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而来的官员,除了具备一定的能力之外,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服务意识。

他们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已经认识到管理与服务国家与民众同时具有很高的价值,将秉承这种宗旨为国家和民众服务。

5.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步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中国社会的学术研究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时高级官员都要参加科举考试,对于推动学术研究有着极大的帮助。

同时,科举制度也为先哲们提供了广泛的研究对象,有利于他们收集资料,从而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

二、缺点1.削弱人才流动性科举制度既然是一个考试制度,考察的是应试人员教育程度与知识水平,但是它也制约了人才流动。

一旦一个人通过科举制度成为官员,他将成为一种社会固定资本。

这将有害于社会的发展,因为优秀的人才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2.影响社会进步科举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自由,因此,它对社会进步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一、概括唐代是我国古代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朝代,这得益于其先进的政治制度,其中科举制度是尤为重要的一项。

在这一制度下,唐朝选拔出了大批优秀的治国人才,进而推动了一个时代的繁荣。

任何制度都有其两面性,唐代科举制度也不例外。

本文拟从利与弊两方面对唐代科举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它通过严格的考试来选拔官员,确保了官员的素质。

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法、明经、明算等多个科目,涵盖了文学、法律、哲学、数学等多个领域,使得各种人才都能找到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唐代科举制度还促进了社会公平,因为不论出身贫富,只要有才能,都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从而提升了社会的流动性。

唐代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过于注重文学才能,而忽视了实用性。

进士科是最为重要的科目,而进士科主要考察的是文学才能。

这导致了很多有实际才能的人才无法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而一些只会吟诗作赋的人却能够高居要位。

唐代科举制度存在舞弊现象。

由于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因此一些人会动用各种关系来作弊,影响了科举制度的公正性。

唐代科举制度对考生的束缚较大。

考生需要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身份验证,才能够参加科举考试。

这使得一些有才能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参加考试,从而限制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范围。

1.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唐代(公元618年 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繁荣的时期,政治稳重、经济发达,文化艺术更是独领风骚。

在这个背景下,科举制度应运而生,成为了选拔官员和拓展文人阶层的主要途径。

唐代科举制度的确立,既继承了前朝的选拔制度,又为后世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隋唐时期,随着士族势力的衰退和庶族地主阶级的逐渐崛起,原有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隋朝实行科举制度,采用分科取士,让人才能够更好地脱颖而出。

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从唐太宗(公元598年 649年)开始,科举制度逐渐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取代了之前的九品中正制。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一、本文概述唐代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重要机制,对唐代乃至后世的社会、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唐代社会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制度在古代中国的作用和影响。

文章将首先概述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然后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探讨科举制度对唐代社会的推动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分析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今天的人才选拔和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唐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选拔人才,开始实行科举考试,但此时的科举制度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度,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科举体系。

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初期,科举考试主要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明经主要考察儒家经典,进士则主要考察文学才华。

随着唐朝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扩大,增设了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涵盖了法律、书法、数学等多个领域,为选拔各类专业人才提供了渠道。

到了唐高宗和唐玄宗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考试内容更加广泛,考试形式也更加规范。

唐朝还实行了“乡贡”和“府试”制度,使得更多地方的士子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

唐朝还建立了“贡院”作为科举考试的专门机构,进一步提高了科举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唐代科举制度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完备的科举体系,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代科举制度也为后世的科举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利益唐代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对于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素质:科举制度的实行,打破了门阀世袭的旧有格局,使得更多的士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场。

科举制度的利弊范文

科举制度的利弊范文

科举制度的利弊范文科举制度的利弊范文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一、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

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因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

唐代继承、发展和完善了隋代开始的科举制。

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常科,二是制科。

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登第”、“登科”,考不上就叫“落第”。

宋代完全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就,并且有一些重要的改革。

宋以后的元代也实行科举考试,而且已经实行三级考试,即乡试(各行省的考试)、会试(京城的礼部考试)、御试(殿试),考题都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但是,科举考试的完备阶段却在明清两代,而流弊之盛也在明清两代。

两代制度基本相同,只是清代在录取时分为满汉两榜,满汉考生的内容也有所区别。

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录取,考试内容以八股为主,每级考试都严密而繁琐。

殿试以后,一般还要经过朝考才能分配官职。

二、科举制度的好处与弊端首先,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制度的出身限制,对国家而言,大大拓宽了选拔人才的基础,为选人用人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对社会而言,是给更多中小地主阶级的__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国家稳定。

其次,它与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相比,具有相对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优点,是用人制度的历史性改革与进步,非但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的科举制,也影响了欧洲的文官制。

正是科举制为古代中国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可用人才,虽然他们之中并非都是杰出之士,但能过关斩将,荣登金榜,也绝非等闲之辈。

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国家管理高层的正直有才之士,也确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唐代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名人,大多是进士出身,有的还是头名状元。

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word版

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word版

改革与开放2 0 12年3月刊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庞峰伟(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64 )摘要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延续至凊,历经1300 年之久。

唐代科举制度为唐前期的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其存在的弊端也对后世产生了诸多影响。

本文重点考察其所带来的弊端,这对反思和完善我国当前人才选拔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唐代科举制度人才选拨弊端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在荐举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通过考试选拨官吏的选官制度。

它肇始于隋朝,确立于唐,完善于宋,以后各代虽在内容上屡有深化与扩展,但仍旧难以超脱唐宋时期的框架与实质。

光绪三十年(1905 年),历经分。

另一方面,唐代实行科举制度,调动了文人学士的积极性,对于唐代文化的发展,尤其对唐代文学事业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宋人严羽就在《沧浪诗话》写道“试问唐朝何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能及也。

”[4] 可见科举制对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科举制在提高封建官僚队伍素质,营造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宣告废除。

一、科举制度的出现及发展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

隋朝建立后,为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要求,巩固王朝统治基础,隋文帝实行了科举制度,开始用考试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官吏。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1] 这标志着隋王朝设科举的开始。

应时而生的科举制度,削弱了荐举的功能,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豪门世族所垄断的用人状况,为底层知识分子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唐初并没有马上沿袭隋朝的科举制,而是为了笼络豪强势力,一度实行九品中正制。

《剑桥中国隋唐史》谈到“如果认为科举考试在唐朝初年有很大的影响,那就错了。

”“那时中式的士子与唐朝全部官吏的数目相比为数极少。

”[2] 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唐高祖发现,这种选官制度分散了皇族的权力,并不利于朝廷对豪门世族的控制。

科举制度的坏处(3篇)

科举制度的坏处(3篇)

科举制度的坏处(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科举制度的坏处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科举制度的坏处为科举制度申辩导语:1905年科举制的停废,终结了1300年尊崇科举的时代。

废科举后的100年中,它背负了种种的骂名。

人们对科举制度存在着几大误区:1. 科举无法选拔真才。

2. 科举造成中国科技落后。

3. 考试作弊说明科举制黑暗。

4. 妇女无权参加科举,因此科举制很不平等。

5.科举造成官本位体制。

6.科举导致官场腐败。

更有“范进”、“孔乙己”、“陈士成”等“活生生”的例子摆在我们的眼前,因此,在很多人眼中,“科举”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被当作是“吃人的封建制度的吃人工具”,被认为是国家落后、主权沦丧的的一大帮凶。

然而,作为一种人才选拔的制度,“科举”真的是上述罪名的“元凶”、“主谋”么?科举制度的弊处一定大于利处吗?科举之前要评价科举制度功过,自然需要了解科举制度形成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

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

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到了东周,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

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两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

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唐代科举考试的特点及利弊

唐代科举考试的特点及利弊

唐代科举考试的特点及利弊
唐代科举考试是唐代王朝统治者用来考核各地经济文化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实行人才测试和选拔、聘任官僚的一种考试制度。

唐代科举考试的特点主要有:
一、皇帝坐考。

唐玄宗(公元726-779)重新制定了科举法则,把科举考试基本确定为现行格式,并自己主持考试;
二、复杂考试科目。

分乡、京、上级三级考试,考试科目主要是文字、礼制、诗歌、算术、史书、论学;
三、竞争激烈。

考生的总量并不多,只有2900多人,在最低的乡试考试中竞争很激烈,十イト四有一人录取。

唐代科举考试既有利又有弊:
利:加强了治理官僚体制,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
弊:缺乏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使得一些仅把重视记忆性知识的考试者,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把非读书人的人才排除在外,浪费了一些实践创新的才能;科举考试占用了大量公共财力,使得官僚结构变得普遍过于庞大且腐朽。

科举制度弊端

科举制度弊端

科举制度弊端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也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

科举制度以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而考试内容主要是经典著作和文言文的背诵和理解。

这种制度使得人们过分追求纸上得来的知识,而忽视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科举出身的官员虽然在纸面上有很高的才能,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不能很好地适应,导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其次,科举制度容易导致考试作弊现象的出现。

科举考试对于学子来说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机会,因此有的人可能会为了取得好成绩而采取作弊的手段。

这种现象不仅扭曲了考试结果,也导致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的形成,阻碍了真正的人才的涌现。

再次,科举制度培养的是一种僵化的官僚体制。

科举制度将官员的选拔完全依赖于考试成绩,而忽视了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这种制度造成了一种只重视职位和权力的官僚体系,使得官员们更注重自己的升迁,而忽视了对民众的服务。

这种制度也让官员们很难有真正的创新和改革精神,导致社会进步的缓慢。

最后,科举制度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科举制度要求考生具备高水平的书本知识和文言文功底,因此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领导层的资格。

而为了取得好成绩,家庭背景、财富都会对科举考试产生重要影响。

这使得教育资源不公平的分配给了少数人,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固化和内卷化的现象。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教育发展,但它也存在不少弊端。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容易产生作弊现象、培养僵化的官僚体制和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都是科举制度的弊端。

因此,在对待科举制度时,我们既要了解其贡献,也要认识到其问题,并从中吸取经验,以建立更加合理和公正的人才选拔体制。

浅析科举制度的利弊【范本模板】

浅析科举制度的利弊【范本模板】

浅析科举制度的利弊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而设立的、由读书人参加的一种考试制度。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数从权贵子弟中选出,并不能选出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

为了克服这个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才正式设立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核成绩录取人才,这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科举制度对隋唐至明清期间中国政治、教育、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均具有重大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科举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形象,而且为东亚国家的科举制和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教育也还有深刻的影响.尽管距离科举制度的废除已有一百多年了,但当今人们对科举的认识仍是见仁见智,特别是在科举的利弊及清末废除科举的得失等问题上分歧较大,下面我愿就个人的了解谈一点浅薄之见.客观地分析,科举在利的方面,首先表现在科举考试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它带动了民间社会崇尚人文、教育,唐代科举盛行后,就形成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社会风气.其次,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

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材的范围,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社会整体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读过书但未做官的“寒门"出身。

此外,科举起到了文化传承的纽带作用。

由于它确定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科举便成为知识分子和占统治地位文化的连接点。

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

一个书生若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谈何治国之道.科举规范了学习、修养、考试的内容,并一直延续1300余年,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当然,科举的诸多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科举考试给予及第者的优待和荣誉,是打动千百万知识分子乃至全社会人们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举制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心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科举成为最吸引人的事业,读书成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活动.科举及第与否成为人生极喜极悲的重大因素.”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成为当时世人对科举制的一种普遍心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众多知识分子形象的写照.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提倡和鼓吹,逐渐形成了世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心态,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读书做官论”的滥觞。

科举制的弊端

科举制的弊端

科举制的弊端作为一种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制度而言,科举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弊端。

钳制文人思想,打击压制人才如前文所述,科举取仕迫使读书人虚耗毕生精力于死板的考试内容上,毫不关心国家政治经济大事,造成了当时大多数文人的不学无术。

而封建统治者正是利用了科举制的这一弊端来钳制文人的思想,使考中者对朝廷忠心耿耿,不中者默默无闻地苦读经书。

轻视自然科学,导致中国落后正是由于前文所述的封建专制对于“异端”文化的不能容忍,近而打击,压制人才的做法,从另一个角度讲,即统治者对于人才选拔的“唯一”标准,迫使读书人将埋头苦读以求中第作为终身的唯一目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毒害了一代文人。

商人的地位低下及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落后即是明证。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说:“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世界近代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与社会经济生活相隔离,对科学技术采取粗暴贬斥态度的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长期实行,恐怕也是一个原因。

科举制的积极作用“存在即合理”。

科举制之所以历经多次停废磨难,却被历代君主所采用来选官取仕,并最终存在了1300多年,必然有其科学性和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总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公平公正,唯才是举科举制自隋唐建立,历经各朝各代的改革,至清代时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考试制度:“糊名”,“誊录”,“锁院制”等制度有效地约束了考生的作弊行为;“别头”考试则把考官的亲属交给吏部的考官去负责考试;清代为抑制“缙绅之家多占中额,有妨寒峻进身之路”,又有了“官生卷”,“民生卷”之分。

这对各省乡试中有权势者的行贿作弊是一种有效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有才干的清寒人家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科举取仕这一制度本身,就其公正性而言,与世袭制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科举制度的危害

科举制度的危害

科举制度的危害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从唐朝开始,历时一千一百多年,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危害。

首先,科举制度造成社会地位的不公平。

根据科举制度,只有进士及以上等级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官职,而其他人即使有才能也无法得到认可。

这种排斥非进士士子的做法,使得社会上其他阶层的人才无法得到发挥和提升,导致社会地位被严重限制。

科举制度更重视文化的知识,而对其他领域的才能则相对忽视,这也造成了学霸文人的封建思想盛行。

其次,科举制度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科举制度过于注重经典的学习,对于创新和实践的重要性却缺乏关注。

因此,士子们往往只追求书本知识,而对于现实生活的问题缺乏解决能力。

这也使得整个社会不愿意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导致科举制度下的社会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了保守和封闭的状态。

此外,科举制度带来了大量的腐败和贪污问题。

由于科举制度通过文化考试选拔官员,而非考察其品德和为人处世之道,使得一些应试者为了通过考试,不择手段地作弊,甚至贿赂考官。

同时,科举考试的重要性也导致了公务员考试的贪污行为大量存在。

官员通过贿赂、请托等手段来影响考官,从而获得高分和更好的官职,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最后,科举制度造成了知识的僵化和教育的功利性。

科举制度重视应试,注重记忆和机械性的知识,缺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标。

这种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们只关心得高分,而非真正的学习和兴趣培养,从而形成了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教育方式,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科举制度的存在也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只有一小部分得到朝廷的教育补助,而其他人则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加剧了阶层的固化。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虽然在某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它造成了社会地位的不公,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创新,导致大量的腐败和贪污问题,同时也使得知识僵化和教育功利化。

因此,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替代已成为历史进程中必然的选择。

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弊端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的选拔人才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科举制度所存在的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以下是科举制度的一些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功利性。

科举制度最初的目的是选拔有才华的人士,使其为国家服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形成了刻板的功利观念,唯分数论的取向。

这种功利性导致了在科举选拔中,追求分数而不是真才实学的现象,为了有更好的成绩,学生们不断背诵死记硬背的知识,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的能力。

这种功利性质大大削弱了科举制度对真正人才的选拔作用。

其次,科举制度造成了社会的封闭性和僵化性。

科举制度秉承着门阀制度的思想,带有明显的社会等级观念,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士人阶层。

这种等级观念使得社会上的人才流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限制了社会上人才的真正发挥。

另外,科举制度的存在也导致了人们对新思想、新观念的抵制,只重视旧有的固定的文化传统,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此外,科举制度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在科举制度下,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和机会,而大多数人被排除在外,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这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更加深化了社会的阶级分化。

同时,科举制度强调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分数排序,使得高等教育更加偏向于应试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能力,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最后,科举制度使教育评价过于单一和片面。

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将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缺乏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种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缺乏足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也存在诸多弊端。

为了更好地发展教育和选拔人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科举制度的弊端,尽量避免重蹈覆辙,在借鉴古代科举制度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完善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与开放
2012年3月刊
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庞峰伟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64)
摘要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延续至凊,历经1300年之久。

唐代科举制度为唐前期的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其存在的弊端也对后世产生了诸多影响。

本文重点考察其所带来的弊端,这对反思和完善我国当前人才选拔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唐代科举制度人才选拨弊端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在荐举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通过考试选拨官吏的选官制度。

它肇始于隋朝,确立于唐,完善于宋,以后各代虽在内容上屡有深化与扩展,但仍旧难以超脱唐宋时期的框架与实质。

光绪三十年(1905年) ,历经
分。

另一方面,唐代实行科举制度,调动了文人学士的积极性,对于唐代文化的发展,尤其对唐代文学事业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宋人严羽就在《沧
浪诗话》写道“试问唐朝何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能及也。

”[4]可见科举制对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科举制在提高封建官僚队伍素质,营造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宣告废除。

一、科举制度的出现及发展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

隋朝建立后,为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要求,巩固王朝统治基础,隋文帝实行了科举制度,开始用考试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官吏。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1]这标志着隋王朝设科举的开始。

应时而生的科举制度,削弱了荐举的功能,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豪门世族所垄断的用人状况,为底层知识分子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唐初并没有马上沿袭隋朝的科举制,而是为了笼络豪强势力,一度实行九品中正制。

《剑桥中国隋唐史》谈到“如果认为科举考试在唐朝初年有很大的影响,那就错了。

”“那时中式的士子与唐朝全部官吏的数目相比为数极少。

”[2]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唐高祖发现,这种选官制度分散了皇族的权力,并不利于朝廷对豪门世族的控制。

因此唐高祖很快就废止了这一制度,改而采用科举选官制。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贡举和制举是唐代科举主要的考试科目。

每年分期举行的为贡举,也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为制举,也称制科。

贡举和制举选拨人才的目的不同,其考试方式也有较大差异,其中贡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贡举常设科目有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秀才、进士、俊士等科,在众多科目中,进士和明经两科最受重视。

当时考试录取的名额很少,进士科最严格,“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3]武则天时开设了武举、殿试,但殿试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固定制度。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虽然唐代科举制度带来了诸多好处,但由于制度本身不健全,以及受到政局动荡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科举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弊端。

第一,科举制度使知识分子一味埋首故纸堆,脱离实际,造成思想僵化,影响了中国科技文化的长远发展。

唐穆宗曾诏令“将欲化人,必先兴学……招延儒学,明加训练,名登科第。

”[5]由此可见,唐朝统治者利用“儒学”以“化人”,培养忠于封建统治的知识分子。

另一方面,科举考试的内容拘于经义,致使士子们,只读死书,不思创造,而且科举考试形式固化呆板,极大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

这些都严重阻碍中华文化的发展丰富和社会进步。

科举制度拘限于对
儒家经典的考查,限制了其他文化的发展,这导致后世再难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

第二,科举制度影响了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实际上,唐代教育危机从科举制大规模推行之初就已经显露出迹象。

到了唐高宗即位时,皇权渐衰,内讧愈烈,这时官学教育已有颓坏的趋势,所谓“醇日去,毕竟日彰,犹火销膏而莫之党也”,“二十年间,学校顿时颓废矣”。

[6]究其原因,除了时局不稳,主要还在于唐代科举制度改变了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学校教育的目的变为中举,科举使学校处于可有可无状态。

科举制度使得应考者把所有精力都放之于经史子集,这造成了对自然科学的漠视,这也是其后我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落后西方的重要原因。

第三,唐代科举制度伴随着严重的腐败。

唐代举子在参加科举考试前,要进行“行卷”。

所谓“行卷”,就是应试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在考试前写成卷轴送呈在当时有较高声望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

投“行卷”是为了“公荐”。

“公荐”就是声望地位较高的公卿大臣向考官推荐考生。

应该说,“行卷”“公荐”确有其可取之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反而成为了徇私舞弊的重要手段。

821年,唐穆宗在诏书中承认“访闻近日浮薄之徒,扇为朋党,请之关节。

干扰主司,每岁第名无不先定。

”(《旧唐书·钱徽传》)[7]所以,一些无真才实学,但能够结交甚至贿赂公卿大臣的人也往往能够考中。

而这种考生一旦考中便和考官结成很深的师生
(下转第180页)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对魏晋南北朝所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的否定,是封建时代选士制度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封建统治者为适应当时客观形势而采取的一种选拔官吏的新办法。

就选拨人才本身来说,科举制度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改革。

唐代实行科举制度以后,打破了士族门阀对官吏选任的垄断,有效地巩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通过推行科举制度,唐代选拨官员的范围从魏晋时期少数豪门望族,扩展到地主阶级各个阶层。

参加科举者的门第、品行限制并不严格,他们所代表的阶层也比较广泛,这对加强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科举制度最终能延续千年,与其对封建王朝统治基础的巩固作用密不可
-1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