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市场模式选择、制度障碍和实现路径
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金融开放路径思考
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金融开放路径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业的开放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全面开放的重要一环。
海南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是中国金融业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文将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出发,分析金融开放的路径和思考。
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海南自贸区于2018年9月建立,是中国设立的第12个自贸区,也是国内唯一的自贸区岛屿。
自贸区内实行了一系列的金融和贸易便利政策,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促进了海南岛经济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海南自贸区的作用,中国提出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目标。
这是中国全面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吸引国内外投资和人才,推动改革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金融开放的路径思考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金融业的开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思考金融开放的路径。
1. 要提高金融业开放的水平和速度。
在自由贸易港内,可以进一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提高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的股权比例限制,允许外国银行开设分行、允许外国机构投资设立独资债券承销公司等,以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进入海南自由贸易港。
还可以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速度,扩大金融机构对外开展业务的权限范围,放宽金融业务准入门槛,提高金融创新和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2. 要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
金融开放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应该加强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坚决打击金融乱象和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还可以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的体制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的跨区域协调,提高金融监管的效能。
3. 要加强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应用。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金融开放的重要途径。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加强合作,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
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兼论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离岸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中心早期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理解是:在境外某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的以本国法定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或交易标的,由非居民参与,不受母国金融监管规则和税制约束的资金融通市场。
19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离岸金融认识的不断深入,离岸金融市场的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1981年12月美联储授权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境内离岸金融市场(IBF, 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y)[1]。
1986年12月,日本模拟美国的IBF,建立了东京离岸银行市场(JOM,Japanese Offshore Market),并把它作为支持日元国际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至此,“境外本币”已不宜作为区别离岸与在岸的标准,离岸不再等同于“境外”。
目前区分“离岸金融市场”与“在岸金融市场”的主要标准已演变为:(1)是否实行比在岸市场更为宽松的监管规则;(2)是否实行有别于在岸市场的差别化的税收政策;(3)交易主体是否为非居民身份。
因此,有学者将离岸金融的定义修改为:“在立法上与国内监管体系相分离的金融活动”。
人们通常把离岸金融活动集中的中心城市称为离岸金融中心。
一般来说,早期形成离岸金融中心的直接动因有两个:一是为了规避母国金融当局的金融管制;二是出于避税和节省成本的考虑而将某些金融活动从境内金融市场独立出来。
因此,离岸金融中心通常拥有比母国更为宽松的金融监管环境和税收环境,资本进出更为自由。
1980代之后,离岸金融中心也被某些金融管制较严的国家(如日本)用来作为吸引国际资金和支持本币国际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二、全球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历程早期的离岸金融市场是1950年代末随着“欧洲美元市场”的形成而出现的。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大量美元流入西欧;同时,前苏联及东欧等经互会国家吸取朝鲜战争中美国冻结中国在美全部金融资产的教训,将其美元资产由美国转存到西欧各国银行。
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金融市场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以实现金融资源的流动性和资本的有效配置。
以下是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1. 自由化和放宽管制:通过取消或放宽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和限制,促进金融机构和资金的自由流动,增强市场竞争,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效率。
2. 消除贸易壁垒:通过降低或取消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为金融市场一体化打下基础。
3. 统一监管规则:建立和实施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以确保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减少跨国金融活动中的风险。
4. 建立跨国金融机构:建立跨国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协调各国之间的金融合作,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
5. 发展跨境金融工具:开发和推广跨境金融工具,如跨国支付系统、外汇交易平台、债券和股票市场等,促进国际金融交流和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
推动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困境和路径优化
2024年4月第21卷 第4期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Apr.2024Vol.21 No.4推动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困境和路径优化李 博(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殷汝婷(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摘 要:本文系统梳理推动湖北自贸区绿色低碳发展所具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认为推动自贸区绿色低碳发展仍面临产业绿色转型障碍、绿色物流体系不完善、绿色贸易发展水平偏低、绿色低碳发展管理体系不健全、绿色金融支持作用不足等现实困境,并提出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借鉴推广其他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积极建设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流通体系、深入推进绿色贸易发展等路径优化策略。
关键词: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作者简介:李博(1982- ),男,湖北宜昌人,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殷汝婷(2002- ),女,湖北孝感人,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自贸区改革创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毛涛,202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史宝娟和汪萍萍,2022)[2]。
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的最高水平开放平台,承担着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张国庆,2023)[3]。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让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高质量建设湖北自贸区升级版。
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成就、困境及提升途径
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成就、困境及提升途径作者:暂无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5年第12期刘辉郑州科技学院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Zone)又称为免税贸易区(Tax-Free Trade Zone),其实质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即由主权国家或地区设立,在贸易、投资等方面享有更加优惠的政策,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的地方。
自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升,自由贸易区也不断增多。
截止2015年9月,我国在建自贸区19个,涉及32个国家与地区,已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到东盟、冰岛、瑞士等22个国家与地区。
当前,我国已进入自贸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但也面临很多制约因素,不利于我国自贸区的扩展。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困境展开研究,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提升途径。
一、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的成效(一)自由贸易区发展迅速,双边自贸协定谈判稳步推进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持续加深。
同时,我国顺应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建设且已取得一定成效。
2002年我国与东盟十国建立了第一个自贸区-CAFTA。
在随后的13年里,自贸区建设已成为我国以“开放促改革”的利器,推动着国内经济的升级转型。
据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公布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9月,我国在建自贸区19个,涉及32个国家与地区。
其中,14个已签署自贸协定,涉及到东盟、冰岛、瑞士等22个国家与地区,包括内地与香港、澳门的CEPA协定,大陆与台湾的ECFA协定。
除韩国、澳大利亚以外,我国自贸协定均已实施。
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加快双边自贸谈判步伐。
2014年7月中瑞自贸协定正式生效,瑞士对中国99. 7%、中国对瑞士84. 2%的出口商品实施零关税;2015年6月1日签署国别贸易额最大的中韩自贸协定,三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6月中旬签署中澳自贸协定,双方各占出口额85. 490的产品将实现零关税。
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市场模式选择、制度障碍和实现路径
国际化为导 向、市场化为 目 标 、法制化为保 障的金融 自由作为基本制度要件之一 。
好金 融机 构准入和金融 自由化 的问题 ,助推人 民币 国际化战略 目标的实现。 关键 词 :自由贸易 区;离岸金融 ;金融 自由化 ;金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
一
、
金 融 市场 对 自由贸 易 区运 行 的 必 要 性
“ 自由贸易 区”也称 “ 自由贸易园区” ( F r e e T r a d e Z o n e ,以下简称 “ 自贸 区” ) , ① 一般 指某一特定 区域 ,在该 区域 中货物 的运输 、储存 、包装 、分类及加工制造等活动 ,均可 自由 经营 ,无须缴 纳关税及其他相关税收 ,豁免海关及其他 出入境程序 ,仅 在货物从 自贸 区进入
]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2 0 1 3 年 第 5期
则会 不断地促进经济发展 。 自由化对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 的” 。 ①
金融 自由与金融开放互为条件 ,实质在于放松金融管制 ,更在于金融市场 的开放 、金融 制度市场 化以及金融机制的同化 。 ② 金融开放主要体现在 :放宽或取消利率 、汇率和外汇 的 限制 ;减少或取消信贷规模直接控制 ;放宽境外金融机构 的准入和经营活动 的限制 ;放宽金 融机构及金融交易市场的设立 ;允许金融工具创新 ,放开资本 自由流动 。理论和实践总结认
( E . S . S h o w ) 提 出了 “ 金融 自由理论” ,“ ‘ 深化 ’金融效应 的新战略——金融 自由化战略——
* 作者单位 :中国金融期货交 易所法律部 ① 为了规范 “ 自由贸易区”和 “ 自由贸易 园区”的混用现象 ,商务部 和海关 总署 曾在 2 0 0 8 年 《 商务部海关 总署关于规 范 “ 自由贸易区”表述的函》( 商国际函  ̄ 2 0 0 8 3 1 5号) 中统一规范为 “ 自由贸易 园区”对应 “ F r e eTr a d eZ o n e ”( F TZ )的概 念 ,然而 ,“ 园区”的提法并未被 2 0 1 3年的 《 中国 (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 区总体方案》 ( 国发  ̄ 2 0 1 3 3 3 8号)采纳 ,因此 ,本 文使用 “ 自由贸易区”指代 F TZ 。 ② 联合 国对全球主要 自贸区进行统计和归类后 ,认为 自由贸易区、对外 贸易 区、工业 自由区、自由区、自由市 、出口免 税 区、免税 出口加工区 、出 口加 工区、经济特 区、投资促进区和 自由出 口区等,虽然在货物 自由流动的程度上和设立 目的有所 区别外 ,对货物进出区域的 自由开放的 目标基本一致 。S e e UN F r e e Tr a d e Z o n e a n d P o r t Hi n t e r l a n d De v e l o p me n t ,2 0 0 5 ,p 5 .
关于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银行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银行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探索新的对外开放模式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
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现状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包括河北雄安新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采取“先行先试,试点先行”的方式,以充分调动市场主体活力,集聚全球优质资源,探索适应新时代对外开放要求的制度、政策和模式。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营商环境、探索新的开放方式。
自贸试验区建设通过进行制度创新,支持境内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高中国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目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比如,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放开外资准入、扩大外资业务范围、打破外汇限制、建立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等一系列政策陆续推出,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入驻海南,形成了一批新的产业集群,推动了海南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虽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随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不断扩展,地方政府纷纷加快一线城市或开放地区的自贸区建设,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一些欠发达地区,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内发展格局不平衡。
2.监管体制不健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进行政策创新,但是由于监管体制不健全,政策实施难以落地,政策效果不彰。
3.制度创新不够深入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制度创新,但是目前的制度创新程度不够深入。
对于一些关键制度改革,比如税收、金融等,实行程度、力度都还有待加强。
三、建议为进一步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出以下建议:1.制定科学规划,构建统筹有序的自贸区发展格局。
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 知易行难
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知易行难引言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自由贸易区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中澳两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发展,更能为亚太地区带来广阔的合作机遇。
然而,尽管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前景看似美好,但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知易行难问题,并展望未来合作的潜力。
1. 初步探索1.1 背景中澳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始于两国政府的共同目标: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加强互联互通,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繁荣。
自2014年起,中澳两国开始正式探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并于2015年启动了双边自贸协议谈判。
1.2 潜在优势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规模。
中澳两国在农产品、矿产资源、能源等领域拥有互补的优势,合作潜力巨大。
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两国企业将获得更好的市场准入机会,促进贸易的畅通和资金的流动。
2. 知易行难问题2.1 双边协商困难自贸协议的谈判和达成需要双方就许多敏感问题进行磋商和妥协。
双方在关税、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谈判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对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权衡,使得谈判变得复杂和困难。
2.2 经济结构差异中澳两国的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增加了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难度。
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核心,而澳大利亚经济则以资源出口为主导。
因此,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如何协调两国经济利益的分配和转型,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3 非经济因素的干扰除了经济因素外,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还面临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如安全和环境等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两国政府的政策协调和法律制度的对接,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3. 展望未来合作的潜力尽管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面临一系列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合作将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3.1 加强政府协调政府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双方政府需要加强协调,解决分歧,推动谈判进程。
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发展市场环境分析
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发展市场环境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自由贸易港在离岸金融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发展市场环境得到了不断改善和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资本参与其中。
本文将从市场环境、政策优势、人才优势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离岸金融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市场环境海南自由贸易港离岸金融发展市场环境积极向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缘优势明显。
海南位于中国南海沿岸,是我国最年轻的自由贸易港试验区,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海南自贸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这为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
2.政策支持力度大。
海南自贸港在金融业发展方面,享有一系列国家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准入便利化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为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3.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离岸金融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离岸金融业务能够为跨国企业和大型金融机构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4.人才优势明显。
海南自贸区在引进高端人才和金融专业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政策支持和人才政策的双重推动下,离岸金融机构在海南自贸区可以更好地借助人才资源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二、政策优势1.金融监管政策。
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领域,将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创新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开放、透明、智能的金融监管模式。
2.税收优惠政策。
海南自贸港将实施更加开放、灵活的税收政策,推动构建离岸金融领域税收政策体系。
3.资本市场政策。
海南自贸港将充分依托境外资本市场,积极引进境外机构,推动完善离岸金融业务环境。
4.业务经营政策。
海南自贸港将进一步放宽金融业务准入条件,提供更多便利的金融业务经营环境,支持更多金融业务创新。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自由贸易逐渐成为国家间经济合作的主流。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国于2013年开始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并陆续在多个地区设立了这样的区域。
本文将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
一、机遇1. 推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先针对的是海外投资者。
它们为外国企业在我国持续稳定地发展提供了一个加速器。
首先是放松外资的准入限制,比如外国投资者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准入简化、投资管理更加开放,执行负面清单管理,使外国投资者获得了更好的投资环境。
使国际化的资本和人才更加容易地走进中国,在营商环境中享有公平的竞争机会。
2. 推进营商环境改革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改善我国的营商环境,从而增强国家竞争力。
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当地政府将会更为注重营商环境的创新改革,尤其是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减少企业的税负成本,完善企业诉求的反映机制,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市场监管等。
这样一来,就能够减少企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国家的创新动力.3. 引导产业升级自由贸易试验区各自具有特色优势和发展潜力。
例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依托主要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等优势,而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依托自有比较优势,深圳自由贸易试验区则着眼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
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推进工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创新和科技的发展等方面也提供了机会,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提高制造业质量行动计划的出台,应运而生,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挑战1. 市场风险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开放的市场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市场的风险。
一些企业或投资者未曾面对过的风险将在这里挑战他们的创新理念和经营模式。
这就要求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在平衡风险与机遇方面做到更为理性和合理。
2. 制度创新风险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全国公共管理制度不一样,将在落地实施中面临许多制度创新方面的风险,需要勇于尝试,大胆实践,但又不能草率行事,导致制度和经济的大范围崩溃。
上海自贸区发展优势与难点
上海自贸区发展优势与难点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田,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它的发展优势和面临的难点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优势以及面临的难点,并给出实践导向的结论。
一、发展优势1. 地理位置优势:上海自贸区位于中国最具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与东南亚、日韩等地区相距较近,便于开展国际贸易和合作。
2. 政策创新优势:上海自贸区率先推出一系列政策创新,如“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自由兑换人民币、税收优惠等,为企业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机遇。
3. 金融创新优势:上海自贸区致力于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进一步开放。
例如,推出了人民币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在自贸区设立全球或亚太区总部。
4. 人才资源优势:上海自贸区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包括金融、法律、贸易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人才的集聚为自贸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二、面临的难点1. 体制机制创新难度:上海自贸区试图在自由贸易、金融创新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但由于相关政策和制度的调整需要时间,导致创新的推进难度较大。
2. 竞争压力增大: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上海自贸区面临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竞争压力。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3. 风险管控难度:自贸区的开放程度较高,也带来了一些风险。
例如,金融风险、贸易风险等都需要有效的管控措施。
如何在保持开放的同时,有效地管理风险,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实践导向结论1. 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进入自贸区,政府应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确保企业能够在可预见的政策环境下进行长期规划。
2.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上海自贸区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借鉴他们在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自贸区的发展。
3.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自贸区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提高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防范金融风险和贸易风险对自贸区的影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1.22•【文号】•【施行日期】2024.01.2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浦东新区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有关要求,现就扎实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权,支持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率先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为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提供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
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瞄准浦东新区具有改革场景、具备率先突破条件的关键领域,推出更多实质性举措,及时推广成功经验,更好发挥对改革全局的突破和带动作用。
——坚持开放合作、先行先试。
围绕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率先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为全国制度型开放探索经验。
——坚持系统观念、协同高效。
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推动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改革举措充分联动和衔接配套,放大改革综合效应。
海南自贸区(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海南自贸区(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海南自由贸易港近年来逐渐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我们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比较,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模式。
本文将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展开探讨。
一、国际离岸人民币市场概况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目前全球离岸人民币市场主要分布在香港、新加坡和伦敦。
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离岸人民币交易规模居全球首位,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全球最为活跃和成熟的市场之一。
新加坡是亚洲另一个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拥有完善的离岸人民币金融服务体系和优良的交易环境。
伦敦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逐渐崛起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离岸人民币中心。
1. 健全的离岸人民币金融体系在国际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中,健全的离岸人民币金融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离岸人民币存款、贷款、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债券市场等多个方面。
在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中,都建立起了完善的金融体系,基础设施完备,金融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
这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开放的资本市场离岸人民币市场要获得成功,必须建立开放的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和投资者。
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等离岸人民币市场均对外国投资者实行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境外资金流入。
特别是在境外机构的监管和准入方面,这些离岸人民币市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简化开户手续、取消投资者准入限制、放宽交易品种等,为境外机构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机会。
3. 积极的政府政策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
为了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等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支持措施,包括税收优惠、金融监管配套政策、人民币结算贸易支持等。
这些政策支持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推动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健康发展。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潜在问题与解决方案建议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潜在问题与解决方案建议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家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政策问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需要协调多部门、多级别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政策协调不力和政策衔接不畅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解决方案建议:1.建立政策协调联席会议机制,负责统筹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及时处理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问题,确保各政策的衔接和协调。
2.加强与港口自贸区、海外自贸区等区域自贸机制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借鉴和吸取其经验,改进和完善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制度。
3.积极推动各地自由贸易试验区之间的政策交流和分享,促进政策的共享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效益。
二、法律问题自由贸易试验区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法律,包括国际贸易法、海关法、税法、知识产权法等。
由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法规尚不完善,这会限制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和活力。
解决方案建议:1.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尽快制定和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的法规和规章,确保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打造一个便于企业和投资者操作和管理的环境。
2.加强法律培训和宣传,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工作人员和企业投资者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正确应对各种法律风险和挑战。
3.与国际贸易组织和相关国际组织深化合作,学习吸取其先进的法律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法律建设和实践应用。
三、人才问题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因此,如何优化人才培养、引进和流动机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解决方案建议:1.建立和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尤其是加强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以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2.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进行创新和创业,加强人才的交流和流动,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人才资源共享。
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金融开放路径思考
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金融开放路径思考【摘要】随着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推进,金融开放成为关键的发展路径。
本文围绕海南自贸区的发展现状、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金融开放对其影响展开探讨。
通过分析金融开放路径选择和金融服务创新与建设,揭示了金融开放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性。
文章还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海南自贸港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并强调了金融开放的不可或缺性。
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金融开放路径思考,不仅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更能为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关键词】关键词: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金融开放、发展现状、重要意义、影响、路径选择、服务创新、展望、挑战、重要性。
1. 引言1.1 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金融开放路径思考在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金融开放路径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海南自贸区和自贸港的建设成为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
金融开放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对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自贸区的发展现状为金融开放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海南自贸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吸引着众多企业和资本涌入。
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为金融开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金融开放不仅可以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制定合适的金融开放路径至关重要。
在探讨金融开放路径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海南自贸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积极引入国际金融机构,推动金融创新,加强金融服务建设,是实现海南自贸港金融开放的关键举措。
还需加快建设金融监管体系,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风险可控。
金融开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未来,海南自贸港将继续加大金融开放的力度,推动金融服务创新,为打造开放型经济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也要认识到金融开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确保金融开放的稳步推进。
国际金融“三基”名词解释简答计算
动态外汇: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的金融活动。
静态外汇:(广义)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
(狭义)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或以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
外汇汇率:本币与某一种外币的兑换比率。
直接标价法(应付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
间接标价法(应收):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收进多少单位的外国货币。
买入价(买入汇率):指银行从客户或同业那里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常称为出口汇率。
卖出价(卖出汇率):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常称为进口汇率。
中间价(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平均数。
即期汇率(现汇汇率):用于外汇的现货买卖,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外汇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期汇汇率):用于外汇远期交易和期货买卖,是买卖双方事先约定,据以在将来一定日期进行外汇交割的汇率。
名义汇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直接公布、使用的表示两国货币之间比价关系的汇率。
实际汇率:经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
基本汇率: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套算汇率(交叉汇率):指两国货币通过各自对关键货币的汇率套算出来的汇率。
关键货币:在本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使用的货币。
固定汇率:指政府选择黄金或外国货币作为标准,以法定的形式规定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比价,且这一比价的波动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浮动汇率: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自发决定的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
马歇尔-勒纳条件:假设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那么贬值的效果就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只有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货币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
J曲线效应:在货币贬值的初期,出口商品的数量增加缓慢(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已降低),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不变而数量未见减少,贸易收支反而恶化。
关于自贸区金融政策探讨
关于自贸区金融政策探讨自贸区金融政策是指在自由贸易区内制定的一系列金融政策,旨在促进自由贸易、吸引国际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设立自贸区,并制定适合自己的金融政策以利用自贸区带来的机遇和优势。
下面将针对自贸区金融政策的背景、目标和措施进行探讨。
首先,自贸区金融政策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市场的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金融限制也逐渐减少。
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越来越多的国家决定设立自贸区,并实行一系列开放、便利和创新的金融政策,以吸引国际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自贸区金融政策的目标是促进自由贸易和提高金融市场发展水平。
自贸区金融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一是促进自由贸易,即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减少贸易限制和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自由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自由流动;二是提高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即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金融监管制度、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提高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最后,自贸区金融政策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放宽金融准入条件。
自贸区可以放宽外商投资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经营条件,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进入自贸区,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自贸区可以推出更多符合国际标准和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是优化金融监管制度。
自贸区可以建立更为灵活、高效和透明的金融监管制度,提高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四是促进金融机构国际化。
自贸区可以鼓励本地金融机构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增加海外业务和收益。
五是加强金融合作和交流。
自贸区可以促进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自贸区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竞争力。
总之,自贸区金融政策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工具,它可以促进自由贸易、吸引国际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
上海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上海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内容摘要: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对上海离岸贸易发展现状进行统计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发展离岸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瓶颈障碍,并就这些问题障碍进行分析,提出深入发展离岸贸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离岸贸易 保税区 国际贸易中心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主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中,离岸贸易已普遍超过传统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以及转口贸易等方式而成为最为重要的贸易方式之一。
上海为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出了积极推进离岸贸易试点建设的决策。
一、上海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目前上海离岸贸易的试点主要在外高桥保税区等区域开展。
外高桥保税区等区域的大量跨国公司普遍具有开展离岸业务的需求和能力。
保税区内6500多家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业务的3220多家,据调查其中有不少企业正在筹备或已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离岸贸易运作中,特别是140家跨国公司运营中心更为突出。
据统计资料显示(如图1所示),外高桥保税区2006年离岸贸易项下商品销售额已达到175亿美元,2008年增加到269亿美元,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回落,但仍然达到206亿。
图1 2006-2009年外高桥保税区离岸贸易项下商品销售额据调研,目前在外高桥保税区,企业已进行的离岸贸易业务已不仅仅传统意义上的离岸贸易业务模式,实际上较大的业务是在境内外贸易中发挥离岸贸易功能的作用。
课题组经过调研,总结出现有开展的离岸贸易业务模式主要可以划分为纯离岸交易方式、准离岸交易方式与区内交易方式三种类型。
亿美元外高桥保税区2006-2009年离岸贸易项下商品销售额1、纯离岸交易方式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离岸贸易操作方式,主要是以外高桥企业作为贸易服务提供商分别与出口地出口商和进口地进口商订立买卖合约,货物实际并未在外高桥进出口,而是由出口地直接交运进口地,但单据文件押汇或托收经过外高桥贸易服务提供商处理,外高桥作为资金流、订单流、货物流控制管理中心的一种贸易。
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构想
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构想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南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
近年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推出,以及对离岸金融中心的重视,海南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正在逐步推进。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关于海南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构想。
一、政策支持海南自贸区的建设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随着《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海南将逐步建成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
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海南将大力推动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体系,为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基础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先进、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
海南已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港口、机场、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海南还在加大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加强金融科技与离岸金融中心的融合发展,推动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三、服务功能海南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要发挥好服务功能,为全球跨境资金流动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务。
离岸金融中心还要发挥资金结算、融资、投资、风险管理等功能,推动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促进离岸金融市场的繁荣。
四、监管机制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透明和规范运行。
海南已经在监管方面加强了力度,并与国际接轨,提高了离岸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力。
还要适时进行金融市场的风险防控和产品创新,提高金融市场的活跃度和韧性。
五、国际合作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与国际接轨,积极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海南已经与国际金融机构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积极引进国际金融机构和专业人才,提升离岸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加强离岸金融中心与全球金融市场的联系与交流。
海南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 稿·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市场模式选择、制度障碍和实现路径顾益民*摘 要:作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重大创新,金融自由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制度要件,自由贸易区内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必然带有离岸金融的性质和特征。
作为必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区内应当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并根据自由贸易区所在地的条件选择符合自身特征的离岸金融模式。
我国在自由贸易区内开展离岸业务,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的障碍。
通过对“境内关外”的再认识,解决制约离岸金融业务的贸易自由的问题,以及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在制度建设上处理好金融机构准入和金融自由化的问题,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金融自由化;金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一、金融市场对自由贸易区运行的必要性“自由贸易区”也称“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以下简称“自贸区”),①一般指某一特定区域,在该区域中货物的运输、储存、包装、分类及加工制造等活动,均可自由经营,无须缴纳关税及其他相关税收,豁免海关及其他出入境程序,仅在货物从自贸区进入所在国时,重新课征关税,也可称为“海关监管下的非关税区”。
尽管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但自由贸易区设立的基本目的是在不影响对国内市场保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全球自由贸易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好处。
②(一)金融自由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的制度要件自贸区意义上的“自由”主要指,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自由、保税、金融自由以及信息传递自由。
研究证明除极个别国家或地区外,自贸区的“自由”给该区域经济的提升作用均超出了设立之初的预期。
③20世纪70年代,针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政府过度干预金融,影响经济发展的“金融抑制”状况,麦金农(R.J.Mckinnon)和肖(E.S.Show)提出了“金融自由理论”,“‘深化’金融效应的新战略———金融自由化战略———1顾益民: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市场模式选择、制度障碍和实现路径*①②③作者单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法律部为了规范“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园区”的混用现象,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曾在2008年《商务部海关总署关于规范“自由贸易区”表述的函》(商国际函〔2008〕15号)中统一规范为“自由贸易园区”对应“Free Trade Zone”(FTZ)的概念,然而,“园区”的提法并未被201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发〔2013〕38号)采纳,因此,本文使用“自由贸易区”指代FTZ。
联合国对全球主要自贸区进行统计和归类后,认为自由贸易区、对外贸易区、工业自由区、自由区、自由市、出口免税区、免税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投资促进区和自由出口区等,虽然在货物自由流动的程度上和设立目的有所区别外,对货物进出区域的自由开放的目标基本一致。
See UN Free Trade Zone and Port Hinterland Development,2005,p5.See Kankesu Jayanthakumaran,Benefit–Cost Appraisals of Export Processing Zones: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January 2003,Volume 21,Issue 1,pp.51–65.则会不断地促进经济发展。
自由化对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①金融自由与金融开放互为条件,实质在于放松金融管制,更在于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制度市场化以及金融机制的同化。
②金融开放主要体现在:放宽或取消利率、汇率和外汇的限制;减少或取消信贷规模直接控制;放宽境外金融机构的准入和经营活动的限制;放宽金融机构及金融交易市场的设立;允许金融工具创新,放开资本自由流动。
理论和实践总结认为,金融开放前提下的金融自由并不是简单的放弃管制,放任市场恣意行为只能产生破坏性,“金融自由化可以通过迅速的改革计划来成功地推行,在此计划中法律制度的变化要同时发生。
最终,内部和外部政策变化必须要一起配合来促进调整”,③成功的自贸区必须以国际化为导向、市场化为目标、法制化为保障的金融自由作为基本制度要件之一。
(二)自贸区必须建立适当的金融基础设施自贸区的设置最基本的功能在于货物或商品流动的障碍最小化,贸易的过程是物流和货币与资金流共同参与的,货币或资金的流通与物流互相作用。
首先,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其流通对价格施加影响来作用于物流的速度与数量;其次,作为资本流通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等,是通过对流通时间、流通费用和流通中实现的价值总量影响商品或货物流通,④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效率关系到对货币和资本的有效利用,需要建立适当的金融基础设施,提供货币获取和资本运营的设备和制度安排。
国际清算银行(BIS)认为金融基础设施,是指金融运行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支付体系、法律环境、公司治理、会计准则、信用环境、反洗钱以及由金融监管、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组成的金融安全网等,⑤由三大体系组成即市场交易体系、支付结算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
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能够扩大资金的流量和流速、吸引资本流向、提高资金流动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在金融自由的条件下,利率、汇率和信贷需求由市场决定,政府通常不对生产要素价格加以限制和干预,资金以及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通过市场供求状况决定。
在自由贸易的环境中,价格的形成需要市场,对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是自由贸易顺利开展的前提之一。
因此,自贸区必须建立适当的金融基础设施,建立必要的生产要素交易市场,通过高速安全的支付结算,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实现货物和商品流通的高效率。
二、自贸区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意义、可选模式和特征一般而言,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e Market),是指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亦称境外金融市场,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市场交易以非居民为主,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限制。
联合国认为,自贸区是“某一离岸所在”(An Offshore Location),与成品的目的地市场存在一定的隔离,⑥自贸区内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必然带有离岸金融的性质和特征。
2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①②③④⑤⑥〔美〕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邵伏军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页。
参见〔美〕艾伦·加特:《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陈雨露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版,第31-19页。
Trevor MSikorski,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Countries,Eldward Elgar,1996,p.79.参见李辉华:《我国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关系的实证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See BIS-IOSCO,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Market Infrastructures,http://www.bis.org/publ/cpss94.pdf.See UN,Free Trade Zone and Port Hinterland Development,2005,p.6.(一)离岸金融对新兴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离岸金融市场本身对投资的需求有限,其作用是作为特殊通道,向在岸市场配置资金。
研究发现,2008年印度44%的外国直接投资来自离岸金融市场;巴西全部外国直接投资的1/3以上来自离岸金融市场。
某一离岸金融市场每增加1美元,会导致其临近的新兴市场外国直接投资增加7美分。
①离岸金融市场的成本优势对其他信贷市场形成竞争压力,包括税收竞争、降低在岸市场融资成本及政府税收;同时由于监管、营运、资金成本更低,离岸金融市场的存款利率更高,为投资者带来财富增值。
作为公司跨国合作的重要形式,有些公司在与其他国家公司建立跨国合资企业时,由于顾及双方国家的高税收,可选择离岸金融市场注册,促进跨国投资。
离岸金融市场也作为公司应对意外市场冲击,例如外汇汇率突然大幅波动时的缓冲地带,在合理监管、合规运营环境下,对新兴市场而言,离岸金融带来的利益大于成本。
(二)离岸金融模式及特征离岸业务与国内金融市场尽管彼此隔离,不受所在国金融、外汇政策限制,但是,一些离岸市场是与国内或地区内市场融合在一起的。
实际上,尽管离岸市场在业务规定、制度结构、利率决定以及资金借贷方式等方面都和国内金融市场有所差别,但仍然在信用工具、资金利用方面与之保持密切联系,②由国内金融、跨境金融与离岸金融三者的密切联系程度不同派生出了不同的离岸金融模式。
1.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按照离岸金融市场与国内市场的业务联系可以分为隔离型和混合型两大类。
其一,隔离型离岸金融,这类离岸市场金融业务完全与国内市场隔离,当地居民不可进入离岸账户从事交易,以纽约、巴林、东京、曼谷为代表;其二,混合型离岸金融,这类离岸市场金融业务可以全部或有条件地与国内市场混合交叉,以伦敦、香港为代表。
此外,按照离岸金融市场在物理空间上的存在,可以分为全境型、区域型和虚拟型三大类,即一国或地区全境均可为离岸金融市场或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全境型离岸金融,以小型国家和地区为典型,如开曼、维京群岛等;一国或地区某一区域允许设立离岸金融市场开展离岸业务的区域型离岸金融;③通过设立特别机构或实体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虚拟型离岸金融,如美国国际银行设施(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ies,IBF)、日本JOM(Japanese Offshore Market)、曼谷IBF、马来西亚国际离岸中心。
④2.离岸金融市场的关键特征首先从市场主体上来看,离岸金融市场以非本地居民作为参与主体,包括自然人、法3顾益民: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市场模式选择、制度障碍和实现路径①②③④See Luisa Blanco,Are Tax Hevens Good Neighbors?An LDC Perspective,SSRN,working paper,July 10,2009.陈雨露主编:《国际金融》(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0页。
IMF较早时期对离岸金融中心有三种分类方法:第一种是主导型离岸金融中心,第二种是区域性金融中心,第三种是岛国型金融中心。
See Marcel Cassard,The Role of Offshore Center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IMF Work-ing Paper,September 1994.虚拟性离岸金融最初发端于美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设施就用于欧洲市场,特别是伦敦、卢森堡、瑞士和加勒比海地区,进行离岸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