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6单元 第1课时《数的认识》 人教版 (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6单元 第1课时《数的认识》 人教版  (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课时《数的认识》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读写。

- 掌握数的分类,包括正数、负数、零。

- 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数,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数的感性认识。

- 利用数轴,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相对大小和位置。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 整数:像 -3, -2, -1, 0, 1, 2, 3 这样的数。

- 小数:有小数点的数,如 3.25, 0.5。

- 分数: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数,如 1/2, 3/4。

2. 数的分类:- 正数:大于零的数,如 1, 2, 3。

- 负数:小于零的数,如 -1, -2, -3。

-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3. 数轴:- 介绍数轴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轴是一条直线,用来表示数的位置和大小。

- 在数轴上表示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相对大小和位置。

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数的概念和分类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数的定义和性质。

2. 实际操作法:-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用小石子表示数,来加深对数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 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数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计、尺子等,引出数的概念。

2. 讲解:- 讲解整数、小数、分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3. 实际操作:- 让学生用小石子或其他物品,表示不同的数,加深对数的理解。

4. 小组讨论:- 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数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作业布置1. 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第6单元第1课时的练习题,加深对数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自主探究(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2)小华有10个苹果,小明有8个苹果,小刚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拥有多少个苹果?(3)小明的年龄是小红的2倍,小红比小明小3岁,求小明和小红的年龄。

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可以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尝试解决问题。

3.合作交流(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们运用了哪些策略?(2)这些策略在解决问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如何将所学策略应用到其他实际问题中?(1)画图表示:将问题用图形表示,直观地看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2)列表表示:将问题中的信息整理成表格,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3)列式计算:运用数学公式、法则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4)转换问题:将问题转换为已知的数学问题,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5)逻辑推理:通过逻辑推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实践应用(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求正方形的面积。

(2)小王买了3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5元,他一共花费了多少元?(3)小丽的年龄是小强的3倍,小强比小丽小4岁,求小强和小丽的年龄。

学生完成后,相互检查,教师点评。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2)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找规律》教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找规律》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找规律》教案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规律,提高数学运算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形成逻辑推理的思维习惯;3.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4.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了引导式教学,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课堂参与度较高,积极思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不够熟悉或者缺乏自信。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下一次课中提前给学生发放讨论题目,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增强他们在课堂上的自信心。
-练习多道除法题目,提高学生的运特别是余数小于除数的概念;
(2)解决实际问题中,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在运算过程中,保持准确性和速度。
难点解析:
-对于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举例让学生观察余数的变化,理解余数为何必须小于除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余数小于除数和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形象的图形,直观地展示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以及分数乘分数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软件:教师运用教学软件,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和游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网络资源: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分数乘法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分数乘法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乘法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分数乘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原理。
过程:
讲解分数乘法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3)数学竞赛:介绍一些数学竞赛,如全国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等,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提高学习积极性。
(4)数学电影:推荐一些与数学相关的电影,如《美丽心灵》、《数学家的故事》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奋斗历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5)数学网站:推荐一些数学学习网站,如中国数学教育网、数学空间等,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要内容包括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以及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是指一个分数乘以一个整数,结果仍为分数,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整数乘分数是指一个整数乘以一个分数,结果仍为分数,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子,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母。分数乘分数是指两个分数相乘,结果仍为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母。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使同学体验统计的过程,把握统计的方法,会依据统计图答复下列问题。

2、培育同学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使同学把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观看统计图,答复提出的问题。

教具预备投影片、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

(1)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红色黄色绿色蓝色(2)同学自由发言问:多买的依据是什么同学争辩、汇报争辩结果(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1) 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红色黄色绿色蓝色(2)统计,制成统计图(3)答复下列问题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

2、宠爱( )颜色的人最多宠爱( )颜色的人最少3、假如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宠爱( )颜色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拟好呢三、实践活动: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宠爱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动画片体育竞赛电影新闻做一次统计四、总结:你今日有什么收获#729992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教学内容:一班级下册第30—31页“回收废品〞。

学习目标:学问目标: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同学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稳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力量目标:在观看中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在操作、争辩、沟通中培育同学自主探究的力量,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同学的计算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师:小伴侣宠爱去公园吗那,老师就带大家去公园瞧一瞧。

(播放课件)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有绿树、有凉亭、还有人工湖……这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欢快呀!可是,人们又给公园留下了什么呢大家宠爱现在的公园吗为什么你们打算怎么做2. 板书课题:回收废品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 (播放课件)师:瞧,这三位小伴侣已经开头行动了,他们正在收集塑料瓶。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7篇教案在制订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强调文字表述规范,想要写出全面的教案,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目标,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篇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提问导入1.提问激趣。

根据“甲是乙的”,你能想到什么?预设生1:乙是甲的。

生2:甲比乙少,乙比甲多。

生3:甲是甲、乙之差的5倍。

生4:甲是甲、乙之和的。

生5:乙比甲多20%。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用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回顾与整理1.分数(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①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②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

找准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2)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关键各是什么?①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

求分率或百分率,就是求它们的倍数关系。

②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理清把谁看作标准量,也就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的量作比较,谁就是被除数。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常见题型有哪些?如何解答?①求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乙。

②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甲-乙)÷乙或(乙-甲)÷乙。

③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甲:乙×。

④已知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求乙:甲÷。

⑤求百分率。

发芽率=×100%小麦的出粉率=×100%产品的合格率=×100%出勤率=×100%⑥求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工程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辅导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辅导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辅导教案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学教育在小学一年级开始,是深入普及数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是关于“图形”这一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孩子们可以在手脑协调、观察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好的提高,实现知识的全面性和能力的素养。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孩子学会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能够准确地辨认它们的特征,了解其特点,能根据给出的条件画出所需图形。

同时,还要通过关键词和问题的串联,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使孩子的思维得到更全面、更深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通过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目,让孩子掌握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是:让孩子由抽象认识到具体认识。

孩子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整体看待一个物体的能力,还需要凭借所知道的一些实物进行模拟和类比,逐渐获得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特征的认识。

同时,孩子的绘图能力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下面列出本单元教学设计:1.导入通过简单的理解提问导入本单元的知识。

综合问答:人有几只脚?人的头长什么样?(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能回答)如果把人的头延长成矩形,身体部分形成正方形,腿延伸出去的形状就像是平行四边形,请你画一下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的。

通过生活场景引入,进一步培养孩子对图形的认知和联系。

2.学习新知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引领孩子掌握绘制图形的方法。

①同桌配合游戏要求一个人将手中的木块组合成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另一个人看后要快速地说出形状和排列方式。

通过同桌配合的方式让孩子掌握绘制图形的方法,对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也具有很好的作用。

②生活实例练习让孩子们在生活实例中挖掘出图形的规律,举例钢笔、书桌等熟悉物品,通过描述特征让孩子使用几何角度去分析并画出这些物品的形状。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集体备课内容。

该单元主要内容为“时间的比较和计算”。

备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掌握时间的比较和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读出时刻、计算时间的差和和,培养时间观念、时间计算能力和阅读时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时间的比较和计算”;教学难点为:时分秒间的换算及口算时间差。

三、教学策略
在备课中,老师们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合作研究、把握教学时机、引导学生探究等等,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备课内容
备课团队按照教学大纲进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备课内容,包括准备教具、PPT课件、活动设计、难点疏导以及教学反思等,以便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
备课团队在备课进行中,注重教学评价,及时收集学生研究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错误,培养出达到教学目标所需的能力。

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成果分享,思想碰撞,实现了教学思路和策略的统一,共同提升了教学水平。

同时,备课还促进了老师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助,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第1部分 2 数的运算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第1部分 2 数的运算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部分 2 数的运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正数、负数的概念,掌握正负数加法、减法的运算规律。

2.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正负数之间的运算规律。

2.熟练运用整数加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正数、负数的概念理解。

2.正负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

4.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言: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正数、负数的概念。

2.讲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和加法规则。

3.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正负数加法练习。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强化正负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2.讲解正负数的减法规则。

3.给学生布置正负数加减法练习题,以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课时1.引入整数的概念,讲解整数的加法、减法规则。

2.给学生讲解整数加减法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3.练习整数的加减法计算,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四课时1.针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和强化。

2.给学生提供一些综合运算题目,并指导学生如何解题。

3.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与整数运算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五、教学反馈1.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批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3.定期组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整数运算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给学生拓展更多整数运算的应用场景,如温度计算、海深计算等。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整数运算背后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上是教学计划的大致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使用进位法进行加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准备PPT演示教学内容。

2.教材:准备教科书和练习册。

3.小道具:准备十位和个位数的卡片。

4.讲义:准备教案和教学大纲。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介绍二位数加一位数的运算概念,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

2. 概念讲解
教师展示十位和个位数卡片,介绍进位的概念,然后讲解进位法进行二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3. 课堂练习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通过口算或课本上的习题加深理解与掌握。

4. 巩固训练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搭档进行练习,强化加法运算方法的掌握。

5. 拓展练习
布置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和练习加法运算方法。

五、教学总结
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进位法在二位数加一位数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加法运算方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6.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6.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6.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一. 教材分析《6.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面积的概念,对面积单位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讲解来进一步理解。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换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换算规则。

2.实物:如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物品。

3.练习题:包括不同面积单位的换算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实物,如1平方米的地面、1平方分米的桌布、1平方厘米的纸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的面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入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换算规则,如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进率和换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到你满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到你满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到你满意,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数学课程,它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吧。

1.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掌握0-10以内的数字顺序和大小比较,能够听到数字就数到相应的数量,能够用图片、手指、计数器等不同的方法表达数量。

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字0-10的认知,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计数和表达数量的方法等。

其中,数字的认知和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它们是孩子们进行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的基础。

3. 教学方法:本单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通过多种渠道来认知数字和计数方法。

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计数器、手指等不同的物品和工具,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采用游戏、问答、贴画等互动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 教学步骤:本单元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数字认知阶段、数的顺序比较和大小比较阶段、计数和表达数量阶段。

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1) 数字认知阶段:通过图片、计数器、手指等多种方式呈现数字0-10,让孩子们认知并记忆这些数字。

(2) 数的顺序比较和大小比较阶段:老师通过对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来让孩子们学习数字的大小和关系。

(3) 计数和表达数量阶段:通过数物品、计算小组人数、找东西等活动来让孩子们练习计数和表达数量的方法。

5.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孩子们能够快速掌握数字的认知和大小比较,能够灵活地计算和表达数量。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孩子们对数字的认知不够深入,往往只是形式上认识数字,而缺乏实际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让他们真正掌握数学的本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统计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统计教案

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1)教学内容教科书P95,教科书P96第4题,完成教科书P97“练习二十一”中第1~4题。

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统计知识,培养梳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2.通过整理、分类、制图、观察、比较、分析信息,形成统计观念,进而掌握根据数据和事实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教学重点复习整理各类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方面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统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在做一些事情之前,先要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再作出决定。

统计就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时常用的方法。

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你能在本子上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来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继续引导。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和补充,然后想一想,可以怎样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整理?讨论交流后,依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

[板书课题:统计(1)]二、回顾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情况1.师: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条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折线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便于直观了解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各种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2.课件出示教科书P97“练习二十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情况完成习题,汇报时要求学生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了解它们的适用情况。

三、经历统计,解决问题1.收集数据,完成调查表。

师:经过六年的学习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我们的身高、体重;也有很多的收获,比如有自己最喜欢的学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自己的特长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目标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目标及教案)

⼈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标及教案)第六单元⼩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学习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的在⼈类⽣产和⽣活中要解决诸多的问题都离不开的⼩数加减法,是形成良好计算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元教学内容:其主要内容有:⼩数加法,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到⼩数运算。

单元教学⽬标:1、让学⽣⾃主探索⼩数加减法的计算⽅法,理解并能正确地进⾏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

2、使学⽣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数同样适⽤,并会运⽤这些定律进⾏⼀些⼩数的简便计算,进⼀步发展学⽣的数感。

3、使学⽣体会⼩数加减法运算在⽣活中学习中的⼴泛运⽤,提⾼⼩数加减法能⼒的⾃觉性。

单元教学重点:1、让学⽣⾃主探索⼩数加减法的计算⽅法,理解并能正确地进⾏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难点:1、使学⽣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数同样适⽤,并会运⽤这些定律进⾏⼀些⼩数的简便计算,进⼀步发展学⽣的数感。

2、使学⽣体会⼩数加减法运算在⽣活中学习中的⼴泛运⽤,提⾼⼩数加减法能⼒的⾃觉性。

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第⼀课时⼩数加减法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教学⽬标:1、使学⽣理解掌握⼩数加、减法的⽅法。

2、培养学⽣的计算能⼒。

3、培养学⽣细⼼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法。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复习引⼊。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754+3826 2000-4932、引⼊:⼩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数加法。

⼆、教授新课。

1、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赛中,⼥⼦10⽶跳台双⼈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现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组合作:(1)根据上⾯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法。

互动式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互动式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互动式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内容互动式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认识钱币”、“认识价格标签”、“认识钱的加减法”和“列式计算”。

这些内容涉及到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尤其是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而言,更是尤为重要。

而且,这份教案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更注重实用性。

例如,通过互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认知钱币的名字、面值、大小等基本信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价格标签的讲解,让学生知道不同货物的价格差异,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货币的使用方法。

不仅如此,针对小学生的编写教案还特别注重了实用的计算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更自如地应用所学知识做出计算。

二、教学方法互动式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的教学方法非常新颖和实用,使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其中,互动式教学是最突出的特点。

老师通过PPT、游戏、实例等情境教学,让学生在互动中自主学习,以此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例如,在“认识钱币”部分,老师会将各种面值的钱币和它们的名称、尺寸进行现场展示,并邀请学生逐一识别和进行口头介绍;而在“认识价格标签”部分,则通过贴近生活的实际例子告知学生超市商品的价格在哪里,如何预算购买花费等核心信息,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思维。

三、教学效果互动式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在教学效果上表现非常出色。

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更为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教案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认知并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口头测试、测验和练习题等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重点难点,适时反馈和调整教学方向。

互动式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数学素养,更通过互动式教学、针对性练习等手段使学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

在未来,应该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到更多的课程中,以帮助更多的小学生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家长教师共同备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家长教师共同备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家长教师共同备课教案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数学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随着小学生们逐渐接触到更高级别的数学知识,一个数学单元的学习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单元。

针对这个单元的教学,家长们应该与老师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备课,力争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更为深入的学习成果。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讨论这个教学单元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策略。

一、教学重点1.认识分数,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

2.学会将分数分解成单位分数和简单分数,掌握分数与整数的互换关系。

3.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能够对分数进行排序。

4.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如在测量、画图、比较等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1.认识分数的本质和概念,理解分数的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

2.将分数分解成单位分数和分数分解的方法,正确使用分数符号和加减乘除。

3.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的基本计算,学生需要在操作中灵活掌握分数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兴趣,定期开展分数知识的趣味竞赛、小游戏及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娱乐中理解和学习分数。

2.注重整体学习效果的拓展,在知识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实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运用课件、练习册、讲解、演示及实验等不同的教学样式,以丰富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家长可以与教师密切合作,采用在线互动、微信公众号、课程群等方式,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共同推进孩子的学习进程。

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相信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将会成为孩子们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有助于孩子们建立对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为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与代数》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与代数》集体备课教案

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稿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一些练习。

1.做一做。

师:我们先翻开数学书第77页,同学们自己完成这一页上面的做一做好吗?()()生2:左边的是(-1.5), 右边是(1.5) 师:那么它们又属于什么数呢?师:同学们,像这样,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同样,任意一个数也都可以在直线上找到它对应的位置,那你们能在数轴上标出这些数的位置吗?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稿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稿2.做教科书第84页“做一做”。

3.让学生用字母表示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S﹦U×tU﹦S÷tt﹦S÷U二、简易方程1.复习方程的概念。

(1)出示复习题:下列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18+25=43 5x+4x+8=35 x-24×3-18÷3 = 6 3x+5=7 a+4我们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的特征是:它含有未知数,同时又是—个等式。

(2)提问: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可以用集合图表示给学生看。

(3)举例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你怎样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这些词的?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做什么?(4)说一说“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有什么区别?2.复习解简易方程。

例: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

3X+5=7 5X+4X+8=35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

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和及时纠正错误。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

我们主要是应用了加、减、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些运算定律。

三、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1、说出下面各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1)养禽场一共养鸡鸭600只。

(2)红花比黄花少25朵。

(3)参加航模组的人数是参加美术组的3倍。

(4)花金鱼比黑金鱼的1.2倍还多8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精品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年、月、日,平年、闰年,24时计时法,以及解决问题。

2.地位与作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时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对本单元的学习起到了有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及其相关知识;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最基本知识。

2.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课时安排:建议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年、月、日(1)教学内容:教材P76~78例1及“做一做”,教材P80“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1.根据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2月及其相关知识。

2.通过具体活动,经历判断大、小月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3.体验利用已有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兴趣,体验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大月、小月、2月的知识。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课件出示)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

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师: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预设】大部分学生能猜出是日历。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猜对了。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年、月、日的秘密。

[板书课题:年、月、日(1)]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P76情境图。

师:请看年历表,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预设】预设1: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的有31天,有的有30天,有的有29天,还有的有28天。

预设2:知道5月1日是劳动节、6月1日是儿童节、7月1日是建党节、9月10日是教师节、10月1日是国庆节。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与代数教案(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与代数教案(人教版)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数的认识。

教材第72-75页。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

难点: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一、创造意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谁能够给大家说一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谁能够举出生活中应用这些数的例子吗?说一说每一个数的具体含义。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资料,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图及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

组织学生交流与汇报,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师:同学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这些是我们学过的数。

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吧!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知识树。

教师:你能把学过的数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这些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尝试自己用图表整理数的知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整理的结果。

2.数轴。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的数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现在,请打开课本第73页,看第2题,并在直线上表示几个数。

学生尝试在数轴上表示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尽量给予学生鼓励。

3.数位表。

教师:同学们,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你们能够说出哪些计数单位?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完成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千……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

4.因数与倍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a÷b=c(a、b、c均为整数,且b≠0),说明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吗?学生甲:a÷b=c(a、b、c均为整数,且b≠0),说明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的评估与改进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的评估与改进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的评估与改进。

一、评估教案1.教学目标:在学习《解决问题(二)》这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解决方法,能够理解并解答一些复杂的问题,如组合问题、旅行问题等。

2.教学内容:本单元共有4个子单元,分别是“旅行问题”、“组合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连锁问题”。

这些子单元都是在上一个单元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问题解决方法。

3.教学方法:我们结合课堂讲解和学习案例的形式,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的过程,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发言,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的测试和学习过程的观察,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他们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解决方法,能够理解并解答一些复杂的问题,如组合问题、旅行问题等。

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二、改进教案1.教学准备:在教学开始前应提前准备充分,包括教学材料、案例、课件等。

特别是在案例和课件的准备上,应更替学生多姿多彩的例子,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

此外,还应该注意到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乐趣。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在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领域上进行深入的学习。

这样,学生会更加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老师的引导: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来安排学习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老师还应该及时给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从而更好地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结:一方出“石头”时,如果对方出“剪子”,则胜,对方出“布”则输,对方也出“石头”,则平,其他依次类推,双方输赢的机会各半。

这样,出石头,剪子或布,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所以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4、请全体同学起立,跟老师玩这个游戏,输了就坐下去。

5、站着的同学太厉害了,居然连战连胜。

刚才我们都说这个游戏是公平的,说明公平的游戏规则,只是使双方获得相等的赢输机会。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现在你们都知道怎么判断一个游戏规则公不公平,现在想请你帮一个忙,愿意吗?
课件出示:小兔选出点数为1、2、3、4、5、6、7、8、9、10的扑克牌10张,准备和小狗做游戏。

你能帮帮小狗的忙吗?这个规则公平吗?如不公平,怎样改变游戏规则,让游戏公平?
五、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上了游戏公平一课,知道人人都乐于接受公平的事,但生活中我们还是常常会碰到其他的情况。

(课件出示):全体齐玩3次。

小组合作学习,
汇报。

4分
3分
每次摸一张,牌上的点数大于5
就是我赢,小于5就是你赢。

如果这个规则公平,
我就参加。

第二课时:转转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