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根据大纲整理)
201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201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注意:1.划横线处为2015版新增加部分;2.划曲线处为删减或改动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领会]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主导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领会]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单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领会]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单选]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领会]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单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的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同时要注意革命性和科学性的表现)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单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单选]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重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重点导读: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9、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⑵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⑷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0、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命运。
8、经济全球化(P216-221)全球化含义: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⑵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部分地缩短与发达国家距离;使劳动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可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获取更大利益。
⑶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扩大;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面临治理危机;各国经济联系愈益增强,但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9、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原因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⑵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⑷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0、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1.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
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
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
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参考答案:(1)关于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
如果从狭义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术体系,如果从广义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还不太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它还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创立并在此后得到不断发展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进行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决定他能够永葆时代的价值,为什么当今时代离不开马克思?可能从三个层面来讲,一个是马克思所针对的时代的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他提出的解决措施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前瞻性,既属于那个时代也是超越那个时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步骤已经实现,而我们当下已经为他实现更高目标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2.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认识与实践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1)科学的实践观①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a.实践主体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
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b.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客体有不同的类型:第一,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与人工客体;第二,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第三,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
c.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主体和客体依靠中介系统相互作用。
②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a.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b.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c.认识过程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对象的过程。
d.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
③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a.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的这一特征,把它同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打印版提纲和页码(2015年修订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打印版提纲和页码(2015年修订版)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3页)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10-16页)第一章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2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22-23)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此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此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论的主要内容: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认识论的主要内容:现象与本质、实践的观点.2、什么是物质及其存在形式?(24-26)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基本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实践性的表现)?(26-28)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时间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一切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4、什么是意识?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有哪些?(28-30)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30-3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主要表现有: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目录(2015年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Y Irene Chen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4(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8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二)鲜明的政治立场 12(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3(四)崇高的社会理想 15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一)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16(二)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7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一)物质 23(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25(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26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 28(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29(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德统一 30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33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34(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36(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37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39(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0(二)矛盾普遍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42(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43(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44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5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45(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46(二)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46(三)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知方法 48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49(一)辩证思维方法 49(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52(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53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认识与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科学的实践观 58(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62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64(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65(三)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66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 68(二)从认识到实践 70(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71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 73(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75(三)真理与谬误 78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一)哲学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80(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1(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84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价值及其特性 85(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86(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88(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90第三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 90(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90(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 92二、从必然走向自由 93(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93(二)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一个历史过程 94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95(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96(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单思想路线的核心 97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02(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02(二)社会存在 103(三)社会意识 104(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07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10(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10(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11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15(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18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120(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21(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21(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23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25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作用 125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128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28(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30(四)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131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33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33(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35(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136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37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37(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38(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38(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139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41(五)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43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一)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144(二)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144(三)从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145(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145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150一、商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150(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50(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52(三)价值量的决定 153(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55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55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57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160(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60(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162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163(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164(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65(三)资本的原始积累 166(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68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69(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70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171(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171(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172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73(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73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76(三)资本积累 179(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83(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86(六)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88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88(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89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90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90(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191(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192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97(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197(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198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202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202(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202(二)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特点 204(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205(四) 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205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07(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207(二)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211(三) 垄断资本在全世界的扩展 212(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215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216(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17(二)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218(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219第二节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21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221(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21(二)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222(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223(四)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224(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225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226(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226(二)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227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229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229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232(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233(二)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35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39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239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242(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242(二)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244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246(一)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246(二)社会主义发展到多个国家 250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251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251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257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260一、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260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264(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264(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66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原因 267(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完善与发展中不断前进 269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273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73(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73(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274(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摧绘 274二、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275(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76(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278(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81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83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283(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283(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283(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285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86(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287(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87(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289三、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90(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290(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291(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 29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简答+概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简答+论述)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①、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
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②、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4、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完整word版)2015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版复习资料期末重点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5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版复习资料(最新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复习资料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它产生的阶级基础,无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具有的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五、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该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答:首先,要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它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同时,还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二、哲学史上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通过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⑵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⑶物质世界时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⑷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⑸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复习提纲-原理2-14-201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一、客观题部分(了解就行,不必死记硬背)哲学的基本问题1、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去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础的观点。
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的物质标志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社会革命主要是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即由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腐朽的社会制度。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货币支付手段职能货币在长期交换的过程中形成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P160 m’=m/v m为剩余劳动时间,V为必要劳动时间经济危机的实质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但是,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的原因货币的实质是劳动,是社会平均劳动。
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这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及其存在形态(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①世界观a.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看法和把握,这就是人的世界观问题。
b.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它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
②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a.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b.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发展a.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了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为唯物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b.恩格斯总结了19世纪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对物质概念作了初步概括,“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继承和汲取了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也把唯物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a.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即客观实在性。
b.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汇总12p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汇总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资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③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①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②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科学性:①它不带任何偏见②它具有深刻性③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答: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第一,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第二,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第四,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第五,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5.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答: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近期的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思想的必须阶段和必要基础。
最高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共同理想的实现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条件。
现阶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最高理想而奋斗。
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2015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2015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01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序论1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 .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4.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性。
5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阶级性、实践性。
6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9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唯物论10. 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11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第二,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2 .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和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
13. 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原,但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14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金木水火土元气)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15 .近代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时,以自然科学为依据,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及其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16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7 .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比如牛顿)。
18.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看不到实践的重要性。
19 .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把主观精神( ( 人的) ) 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
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2015年版-北大出版社)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P.38)2、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在什么时候?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P.38)3、如何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看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P.38-39)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P.40)5、德国古典哲学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哪两位?(P.40)6、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什么?(P.40)7、费尔巴哈在哲学方面的伟大功绩是什么?(P.40)8、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哪几位?(P.41)9、马恩对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是什么?(P.41)10、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哪几位?(P.41)11、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存在哪些缺陷?(P.42)12、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有哪三大发现?(P.43)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3、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主要是哪两部著作?(P.44)14、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主要是哪两部著作?(P.44)15、恩格斯在哪两部著作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P.44)16、谁最先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P.45)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P.45)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18、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46)19、我们应该从哪四个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P.46-47)20、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P.47)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2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什么?(P.47)2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两方面)?(P.48)2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三方面)?(P.48-49)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2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49)25、什么是与时俱进?(P.49)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26、什么是理想?(P.51)27、从内容上来划分,理想可以划分为哪些?(P.51)28、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以划分为哪两种?(P.51)29、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P.51)30、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哪些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P.52)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3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应注意什么?(P.54)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3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什么?(P.54-55)3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什么?(P.55)34、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哪两种错误倾向?(P.56)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略)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35、什么是世界观?(P.60)36、什么是哲学?(P.60)3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61)38、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P.61)39、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什么派别的标准?在哲学上属于什么问题?(P.61)40、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什么派别的标准?在哲学上属于什么问题?(P.61)4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什么派别的标准?(P.61)42、对世界如何存在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哪两种派别?(P.61)43、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存在着哪些对立?(P.61)44、什么是一元论?什么是二元论?(P.61)45、一元论又分为哪两种?(P.62)46、唯心主义一元论有哪两种表现形式?(P.62)47、唯物主义一元论有哪三种基本形式?(P.62)48、主、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对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是什么?(P.62)49、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哪四个局限性?(P.63)50、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P.63)51、什么是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P.64)52、列宁的物质定义有什么重要意义?(P.64)53、如何理解物质的根本属性以及运动与物质两者的关系?(P.64-65)54、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静止?(P.65)55、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而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的共同错误是什么?(P.65)56、什么是时间?其特点是什么?(P.65)57、什么是空间?其特点是什么?(P.66)58、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关系?(P.66)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59、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P.66)60、什么是实践?或者说:实践的本质是什么?(P.67)61、实践主体可划分为哪三种形式?(P.67)62、实践客体具有哪三种基本类型?(P.67)63、实践具有哪三个基本特点?(P.68)64、人们的实践主要有哪三种基本形式?(P.68)65、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开来的是什么?(P.69)66、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关于人的观点的基础是什么?(P.69-70)67、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三方面论述)(P.70)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6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P.71)69、什么是联系?(P.71)70、在联系与区别的问题上,有哪两种错误观点?(P.71)7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应如何理解?(P.72)72、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P.72)73、了解以下三个范畴:运动、变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绪 论【圣才出品】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秘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③1871 年 3 月,巴黎公社成立后,马克思代表第一国际著写了《法兰西内战》,该书
与几年后他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一起,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④1876~1878 年,恩格斯写出了《反杜林论》,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
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
b.除无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外,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成为
③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 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 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 方法等。 (2)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目的 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有科学的理
论指导。
③思想渊源
a.19 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
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b.19 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为马
⑤1883 年 3 月 14 日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写出
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进
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015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根据大纲整理)
【370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复习资料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单选)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单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简答)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单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单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单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单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简答)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1)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3)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多选)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单选)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单选)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单选)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单选)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简答)为什么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首先,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其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再次,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单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简答)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选)(单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取向,以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价值评价标准.2.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单选)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单选)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选)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单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多选)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
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
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靠科学性来保证。
(2)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并通过一系列原理表现出来。
2.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涵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答案:(1)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第一,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是二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第二,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第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能动地改造和认识客体,客体对主体又有制约作用。
3.简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答案:(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正确认识了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实现预期目的。
如果违背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才能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
4.简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方法。
答案: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
(1)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从而增加或减少市场的货币供给量。
(2)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提高最低准备金率会减少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降低最低准备金率则会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
(3)再贴现利率政策。
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向其再贴现的利率,可以相应地减少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
5.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答案:(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也是抽象劳动。
(2)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0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复习资料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单选)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单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简答)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单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单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单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单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单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简答)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1)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3)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多选)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单选)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单选)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单选)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单选)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简答)为什么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首先,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其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再次,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单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简答)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选)(单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取向,以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价值评价标准.2.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3.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单选)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单选)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选)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单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多选)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单选)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多选)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是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单选)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单选)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
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单选)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单选)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单选)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物质实体是有广延性的、被动的、不能思想的.心灵是没有广延性的、能动的、能思想的.物质和心灵是各自独立的.(单选)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之处在于二者分别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多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思想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这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单选)贝克莱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多选)唯物主义哲学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单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多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单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当时在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多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二是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三是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四是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单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多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多选)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多选)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单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简答)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单选)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单选)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单选)(2)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单选)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