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2篇
生命教育初探论文
生命教育初探论文(2)推荐文章中国教育之我见的论文热度:浅谈公共危机教育论文热度:传统文化教育的论文热度:关于大学生实践活动论文2篇热度:初中生安全教育论文热度:生命教育初探论文篇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各高校的相关数据不断攀升。
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死亡。
大学生自杀的缘由主要有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个人信仰的偏失以及心理素质脆弱。
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心理咨询与引导,并适时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关键词:自杀;大学生;生命教育一、引言长期以来,充满青春激情、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他们在“象牙塔”内一边忘我地吸纳人类知识精华、探寻社会发展真理,一边尽情展示活力四射的亮丽才华。
毋庸置疑,担负着民族复兴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最宝贵、最紧缺的人才资源财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今天大学生的发展状况昭示着国家明天的发展前景。
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自杀的事件却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2年4月,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一名研三女生服毒轻生,第二天该校经济学院金融系又一名研一女生跳楼轻生[1];2009年11月,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用两条毛巾系在一起自缢于宿舍的卫生间,从而结束了自己30岁的生命;2010年3月,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属硕博连读的高才生)从该校本部主楼跳楼身亡;2012年3月,仅10天内,南京就有两名女大学生先后自杀身亡[2]。
大学生自杀已成为吸引社会眼球的一大热点,其数据不断攀升。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1-2005年,全国共有281名大学生自杀,其中存活72人,死亡209人,自杀死亡率为74.4%;2006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剧增到130起之多,被称为自杀“高发年”;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63起,其中上海、北京各23起;2009年,北京仅上半年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而上海这一年则发生了21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13人死亡;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在新学期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仅上半年江苏高校学生自杀人数就超出了40人[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生命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论文范文一:生命教育创新教育理念研究1生命教育中的目的观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树立关注生命的发展这一理念,从而让教育体现出生命真谛并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真谛。
在此过程中,生命教育的目的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教育应当为生命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活动应当以知识为载体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潜能,因此教育应当发挥出推动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学习和终身发展的作用,并重视动态把握学生的生命历程,即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关照,使学生在生命发展中具备知识能力基础以及思想道德基础,从而让学生学会掌握知识、学会做事以及学会做人;二是教育应当推动生命意义的生成。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阶段同时也是人生中最宝贵、最具可塑性的阶段,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并不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内的许多内容都处在逐步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是生命中的潜力时期,具有着很多的发展可能与发展需求。
因此,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实现能力,都是教育阶段所影响和决定的,所以,教育应当以推动学生生命意义的生成为重要目的。
由此可见,在制定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生命感受,从而使教育活动突破知识教育的局限。
同时,生命的多样性以及独特性不仅应当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应当当做教育活动开展所追求的目标,这对于推动知识教育向生命教育转变,将教育目标从认知领域向生命领域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通过这种转变,可以指导教育活动突显出生命内涵,并让学生的生命换发出更大的活力与色彩。
2生命教育中的学生观在教育理念的创新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地位与需求做出重新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生命形态具有着差异性,并且每位学生都具有着强烈的精神盼望与生命企求。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契合路径[摘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关系密切,在教育活动中要摒弃将二者割裂的做法。
具体到实际的工作,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理念的培养,也要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契合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充斥着大量的吸毒、自杀、性危机等犯罪事件,且数量上升趋势显著。
最早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Walters,他认为“教育并非只是训练学生去谋得职业,或者单纯从事知识上的追求与获得,而是引导他们充分体悟、感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1]“生命教育”这一名词也随之提出。
1979年,澳大利亚牧师Rew•Ted•Noffs在新南威尔士州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ifeEducationCenter,LEC,这一中心成为最早成立的正式使用“生命教育”一词的机构。
从此,生命教育开始逐步发展。
到90年代,我国大陆地区开始对生命教育进行研究,本世纪初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之后,人们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大致呈平稳发展的态势。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成熟,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独生子女数量越来越多……诸多问题给大学生的学业、就业、情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高校中几乎每年都有因为学业压力、求职不顺、情感问题,甚至是同学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而出现危及他人生命甚至是自杀的报道,生命教育这一概念也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
应当看到,不论是何种原因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漠视,都有其深刻的思想原因。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契合的依据一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这一概念的出现,迄今不过半个世纪。
大陆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偏晚,直到现在,对这一概念仍旧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
王北生、赵云红认为,生命教育的基础是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它是一种让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
[2]任丽平认为,生命教育包括认知、实践和情感三个层面。
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2篇
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2篇第一篇一、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分析纵观大学生中发生的各类自杀事件,从生命的角度看,是生命意识脆弱的表现,因为不懂生命的意义,所以随便处置自己的生命,甚至把自杀作为逃避责任的方式,把自杀作为处理问题与报复社会或权威的方式,把自杀作为困境解脱的方式,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价值。
面对持续增多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我们不得不反思造成这个人间悲剧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指出:物性的过度扩张就会导致人性的匮乏与生存危机。
1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让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压迫感,物质丰富导致大学生的精神失落。
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人口膨胀,交通阻塞,空气污染,人际关系的复杂,价值观点的多元化,都很容易使大学生陷入焦虑、不安、压抑、苦闷中,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持续加剧,不但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也极大地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使很多大学生失去了安全感、稳定感而变得茫然无所适从。
当代大学生经历的磨炼少,承受水平差,一旦压力超出自己的承受水平或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因焦虑、担忧而产生严重的适合不良、精神病态的反应,容易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即自杀或杀人。
大学生的自杀还与日常生活中不恰当的教育影响相关。
如:大众媒体、影视节目、文学作品等对自杀的不当报道、渲染,其中隐含的同情、理解甚至赞赏对青年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面向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王牌。
教育是一种促动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人类可借其减少贫困、排斥、不理解、压迫、战争等现象。
2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写的《现代教育学基础》如上所述。
全美教育协会1977年出版的《七十年代以后的学校》一书指出:学校不限于培养学生成为“生存于社会中的人,它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获得了自我实现的、具备能够缔造更美好社会的能动作用的人———一个真正的人,具有自我革新精神、自律的个人。
大学生生命教育浅析论文(2)
大学生生命教育浅析论文(2)大学生生命教育浅析论文篇二《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途径研究》摘要: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①。
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第一个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以来,生命教育一直得到关注与发展。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如何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途径;研究一、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意义《礼记·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作为被寄予无限希望的祖国骄子的大学生,同样被赋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但面对马加爵事件、留日学生捅伤母亲、药家鑫事件等,都无法让人联想到这些居然是一心读圣贤书的大学生所为。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他们是否清楚?“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外,还跟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②,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郑宁老师如是说。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各个方面都没有完善,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成熟,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责任意识淡薄,生命意识模糊,忧患意识缺乏,难以判断何为对何为错,不知读书为何,不知生存价值在哪,这些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剑拔弩张。
生命教育不只是教会他们珍爱生命,更要启发他们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只是告诉他们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他们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他们明白要让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生命教育的根本是对博爱的追求,对大同世界的渴望,是人性光辉的张扬,体现的是人物共存、天人合一的境界,寻求的是和平、和谐,是对今日竞争、破坏的平衡和纠正,更是对人类终极目标的追寻。
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一:生命教育学校教育论文一、当前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1.传统文化中存在很多对生命漠视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斥着对生命的轻视、漠然、贬低、排斥。
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学校的生命教育依然缺乏,生命教育没有真正得到学校的重视。
在家庭、学校中,父母和老师或认为谈论死亡不吉利,或认为年轻的学生距离死亡太过遥远,或觉得此话题太过沉重,通常会对孩子回避死亡的话题。
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对死亡充满神秘感,所知甚少,甚至错误地把死亡看得过于简单、轻松。
由于学生不懂得生与死的真正意义,也往往会导致学生中出现不珍惜生命的现象。
这种漠视生命的观念也导致学校对生命教育的宣传和研究也相对滞后,生命教育往往只是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等部门在开展一些不成规模的宣传和研究。
2.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生命教育缺乏重视2021年,上海市颁布了生命教育的具体工作方案《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来确保生命教育在学校中的有效实施。
在上海市的带动下,国内的辽宁、湖南、云南、黑龙江等省市的教育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意见,并比较明确地在学校中开展了生命教育。
不过,国内仍然还有很多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由于没有认识到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视,没有将生命教育正式纳入到学校教育目标中来。
很多学校在教育中都没有真正去引导学生,如何去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对于学生的安全意识、生存能力的教育也谈之甚少。
这种教育中的目中无人和生命意识淡漠的情况,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中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出现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学校缺乏进行生命教育的操作性指导国内对学校生命教育的研究还较多地停留在“奔走、呼吁、探讨”的层面,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如何让这些生命教育认知层面的构想真正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际行动,也就是说“实施生命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才是当前学校生命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生命安全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
生命安全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生命安全教育论文3100字(一):高校体育教学视域下的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探析论文摘要: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给高校安全稳定带来了极大考验,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当务之急。
本文从体育教育的视角对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安全观进行探索,尝试通过多种体育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助力大学生成长为健康、阳光、进取的青年。
关键词:体育教学;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心理问题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教会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是大学教育的基石。
如何通过进行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致力于研究的课题。
大学生确保自身安全的能力基础,特别是面临灾难险境时逃生自救的基本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如“跑、跳、爬、滚、攀登、下坠”与快速反应、快速适应环境等能力,这些有时甚至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大学生通过习得体育知识与技能,可以增强体能、提高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于其提升为人处事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以“体育与生命安全”为主要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对2000—2020年已有研究进行检索,搜集相关论文184篇,权威报纸报道20余篇,查阅2013年华北协作区高校保卫工作学术年会论文集3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生命安全意识分析2.1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体育”是一项社会化的活动载体,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沟通,在一定意义上起到“分散压力、转移压力、排解压力”的效果。
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大多不爱与人交流沟通,甚至有时会产生过激的动作和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此类学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结合体育竞赛、课堂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鼓励他们多参与、多体会、多融入、多沟通,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鍛炼他们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参与合作式的体育游戏及比赛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进而培养其阳光向上的价值观、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生命教育浅析论文(2)
生命教育浅析论文(2)生命教育浅析论文篇二《浅析生命教育的补足》【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价值取向多元化、生存环境激烈竞争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在精神上迷失自我,没有人生目标。
高校通过“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的企业文化精神,用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关键词】校企文化生命教育交汇一、高校企业文化理念高校企业文化是将企业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与学校教育方法高度融合的特色校园文化,该文化促使高校带有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作风、制度、规范、教育行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是高校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对于民营企业,高校企业文化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并不那么迫切,因为高校企业的定位是支持教学科研,这就促使了高校企业多以高科技产品为主,在倚重高校的文化背景下还拥有雄厚的科研资源做依托。
高校企业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使得其不仅看重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研发,而且有意识地使公司利益和社会发展相关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这使得高校企业更易于树立企业社会责任观,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二、生命教育理念(一)部分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大学生虽被定义为高素质人群,却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自我意识处于相同的高度。
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自我觉醒、自我确立的阶段,思想格外活跃,观念容易改变。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因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冲击,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沉溺于网络游戏,寻求无聊的刺激,不屑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导致校园文化主题的意义弱化。
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也导致了伦理道德的异化与行为的失衡,使高校传统的监督和教育方式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另外,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未来的恐惧使他们对生活产生了强烈的无助感,加上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导致他们心理问题严重,极易产生生命的脆弱感,以至于荒废学业,不思进取,导致其无所作为,最终造成对生命的浪费,从而造成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忽视甚至怀疑。
生命观教育论文(2)
生命观教育论文(2)生命观教育论文篇二《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才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
当前,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有一些偏差。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教育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每个个体自身兴趣和需要而形成的关于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职业选择等方面比较稳定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性行为,它为高职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提供重要的尺度。
同时也对他们的工作态度、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然而,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无序化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认知、职业评价及职业选择。
因此,如何结合就业市场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是高校教育应积极探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1.1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认知存在偏差大学生职业认知标准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
当代高校大学生受传统职业等级观念的影响,在经过寒窗苦读之后都希望以后能获得一份更好的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工作。
却没能很好的认识自身条件的有限性,对于择业的期望值没有把握好度,走入了期望值过高的择业误区。
因而这种职业选择倾向常常突出表现为就业期望值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
同时,一些学生甚至认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有一种“无奈的选择”,总以“职业”为贱、“一线”为苦,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从事职业活动时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追求。
1.2学生的职业目标规划主体意识增强高职大学生身处于大转型的社会,社会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从各个不同侧面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
生命教育论文优秀范文(2)
生命教育论文优秀范文(2)生命教育论文优秀范文篇二《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摘要】通过对药家鑫事件的简述,结合当前我国高校的生命教育现状,浅析当前大学生对生命及生命教育的态度。
当今中国大学生对生命的轻视的问题表明了各高校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缺失。
各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命,从而使学生们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药家鑫;大学生;生命;生命教育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21 岁大三学生药家鑫驾着私家车去看女友,在西安大学城学府大道上撞倒骑电动自行车的张妙,下车后他没有立即施救,而是在发现张妙看自己车牌号后,拿出水果刀,对张妙连捅8 刀,致其死亡。
在被警察逮捕之后,问其为何行凶杀人,药家鑫回答说“怕撞到农村的人,特别难缠”。
药家鑫交通肇事不仅仅不主动救助伤者,反而凶残的将其杀死。
据调查,药家鑫家境殷实,所驾车辆为私家车,他在朋友眼中是个温顺又倔强的的年轻人,他喜欢弹钢琴,在同学眼里是个“乖同学”,学习优秀、内向,还带了几份钢琴家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可是是什么让一个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对鲜活的生命如此漠然?为什么正在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会以这样的方式对待生命?一味的指责80后的药家鑫“富二代”、“官二代”是没有道理的,一味的把他肇事杀人归结与大学生心理素质脆弱、道德缺失也是不公平的。
我们应该看到,现在在许多大学生中间,对生命的漠视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大学生杀人、自杀事件屡见不鲜。
这些事实都在提醒着我们: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大学生教育,除了知识、文化、素质教育外还少了一些教育,那就是——生命教育。
在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值得大家深思。
因此,重视生命教育,乃是各个高校的当务之急。
一、什么是生命生命本来是我们碰到的最基本的现象,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着生命的运动。
浅谈生命教育的论文(2)
浅谈生命教育的论文(2)浅谈生命教育的论文篇二《高校生命教育探究》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提出高校生命教育未来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生命责任和生命历程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不畏艰难,敢于担当。
关键词:生命教育;责任;高校1 高校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生命教育”一词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
1968年,杰·唐纳·华特士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学校,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影响不断扩大,并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思潮。
如英国提出教育要顺应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并着手进行课程改革。
1989年日本明确提出要以“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观念来定位教育的目标,并着手对《教学大纲》进行修改。
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省的学校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并设立“生命教育委员会”,还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
20世纪末我国的香港出版了《香港的生命教育》、《爱与生命》等专著,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实施推进的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要求尊重、关心、理解每个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包含有生命教育的意蕴。
但是,真正把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来开展,那还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的事,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两个文件,自此生命教育引起全国范围的极大关注。
2005年“生命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正式进入上海市、黑龙江省、辽宁省等省市的中小学课堂,随后开始在全国开课。
相比之下,我国大陆高校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晩。
目前,大陆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认知教育、生命意志教育和生命行为教育。
1.1 生命认知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认识生命的珍贵,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并不断升华生命。
以生命教育为话题的论文(2)
以生命教育为话题的论文(2)以生命教育为话题的论文篇二《生命教育的思考》摘要:2010年我国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的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明确指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应该说这是我国第一次将“生命教育”清清楚楚地写入教育纲要,标志着实施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生命教育,为什么要重视生命教育,如何进行生命教育等问题。
关键词:生命教育;发展;思考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152-03一、生命教育的脚印世界上最早开展生命教育的国家是美国。
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上获得满足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尤其是青少年吸毒、自杀、他杀、暴力袭击等危害生命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美国各方的关注。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引导青少年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首次明确地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且在加州阿南达社区创建了第一所生命教育学校并开始了生命教育的实践。
自此以后,生命教育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开来,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性教育思潮。
在我们中国,虽然在这方面较为滞后,但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教育由追求数量、规模向质量、内涵发展,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的过渡以及现行社会存在的大量的漠视生命现象,让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注意到“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脆弱之外,还跟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而且也逐渐认识“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生命教育在中国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且首先是由少数几个省或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有差异的生命教育计划。
生命观教育论文
生命观教育论文在高校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观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懂得人类生命的意义,而且使学生理解只有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生命观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生命观教育论文篇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生命观教育》【摘要】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观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懂得人类生命的意义,而且使学生理解只有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校重视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并通过可使学生接受的多种形式的生命观教育,使学校的公共课程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与途径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而且更应该懂得珍惜和热爱生命,以及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性。
生命观教育包含:生命的演进、生命的关爱、生命的危险、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尊严等内容。
我校自2009年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以来,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关注,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
但对众多高职院校来说,生命观教育尚在起步摸索阶段。
现就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不可缺失高职院校公共课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育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但公共课教育还应该承担起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任务,在许多高职院校这一内容往往是缺失的。
从而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的缺乏,造成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出现学生轻生现象,与学校生命观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
我校重视对新生开展生命观教育,加上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学生轻生现象已杜绝。
高职院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有:1.让学生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人类生命是地球生命的最高级形式,因为人类不仅能够改造世界,还能改造人类本身的意识形态。
人的生命具有特殊的存在价值。
这种特殊的存在价值表现在:(1)人具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2)人类个体存在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生命教育论文范文精选(2)
生命教育论文范文精选(2)推荐文章关于教育论文的范文大全热度:关于教育论文的范文精选热度:关于教育论文的范文热度:科技技术与教育论文2000字范文热度:小学家庭教育论文3000字范文热度:生命教育论文范文精选篇二《生命教育的价值与实施策略研究》[摘要]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多元的价值观冲击,身心发展出现新的特点。
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而衍生出一系列困顿和迷失,他们追求功利、重智轻德,甚至无视自我和他人生命。
文章对开展生命教育的价值进行了剖析,对高职院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其职业理想与生命价值的实现相统一,成为人文素养与技术技能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策略[作者简介]薛红(1959- ),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体育健康教育研究;刘利平(1962- ),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于海霞(1981- ),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北京 100016)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在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的期待中更加物质化了,忽略了对精神世界的需求,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
虽然人人都拥有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理解和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于是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等深层的问题也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生命教育的价值剖析1.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为了内心的满足与快乐,极力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追求金钱、名望与权力,期待着通过实际的物质换取内心的满足和愉悦,精神世界却日益贫乏。
生命意识的淡漠和不良的生活方式,致使亚健康状态人群数量有增无减,生命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这些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青少年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重智轻德,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给青少年的生命涂抹上了时代的阴影。
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论文
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论文推荐文章教育局领导民主生活会讲话热度: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感悟热度: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热度:中专学前教育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热度: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心得体会热度:生命是我们进行一切活动的首要基础,就学校教育而言,实施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生命教育的论文篇一:《关于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摘要]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文章在分析当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强生命教育的对策思考,以示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对策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和创新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
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可能培养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可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社会创造幸福。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生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教育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不可逆转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具体来说,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珍重生命的教育“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相对于天地之悠悠,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失去了就无法挽回;生命又是脆弱的,非常容易让鲜活的生命顷刻间划上句号。
现实中的人总会碰到各种磨难、痛苦、失意和挫折,或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
这种时候,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对待,把种种不如意看作生命必须经历的一部分,那么,负面的东西就可能转变成积极的因素;但许多大学生缺少的就是耐挫力,所以,他们经常抱怨“累”、“没意思”,存在消极、懈怠心理。
有关生命教育的论文(2)
有关生命教育的论文(2)有关生命教育的论文篇二《论如何加强社会生命教育》[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作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大环境。
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全社会营造一个珍爱生命的氛围,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及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生命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亲身经历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巨大变化。
科技的发展。
文化的多元化使大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但同时一些负面消极的文化也使部分大学生迷失了自我。
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应整合与优化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各种社会资源。
为大学生生命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
因此,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在完善生命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整合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的过程中理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文化的监管力度,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大力宣扬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加大对生命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及社会环境。
一、加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干预力度在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地位不明确,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总体计划,也没有形成纳入正规教学计划的系统课程。
大学生生命教育要想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足够重视,并得到顺利开展与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落实就必不可少。
首先,我国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大学生生命教育纳入国家大学生教育的正规教育课程中,规定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教学课时,明确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
并且政府部门要在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培训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同时,在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及各种生命教育专业协会等教育机构,使其致力于生命教育研究和各种专业与普及性的书刊、杂志、视听教材的出版,为学校及家庭生命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媒体的监管力度,保证媒体导向的积极健康性,加强对娱乐节目的审查力度。
生命教育论文
生命教育论文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培育和人生观的引导。
通过生命教育,人们能够掌握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
首先,生命教育能够帮助个体理解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在现代社会,个体往往容易迷失在物质的诱惑和功利主义的思维中,忽视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生命教育通过教育个体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使其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些理念不仅使个体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还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增强社会互助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生命教育能够提高个体的生命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
在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道德和伦理问题。
个体往往面临伦理困境和道德选择,需要具备正确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生命教育通过培养个体的生命素养,使其具备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面对人生的选择和挑战,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同时,生命教育还培养个体对他人的关怀和人文关怀能力,使其能够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再次,生命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和价值观念往往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而一个道德败坏、人性薄弱的社会难以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生命教育通过培养社会成员的生命观念和道德素质,使其具有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这些素质将引导个体积极投身社会发展,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生命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
它不仅体现在校园教育中,也应该渗透到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生命观念和行为规范,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社会也应该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
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范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命的认知和关注也逐渐提高。
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生命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大学生生命教育也成为了当今大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目标和方法,以及如何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落实这些目标和方法。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在当今社会,生命受到的威胁和挑战越来越多,保护生命显得非常重要。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栋梁,他们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大学生生命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加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保护生命的意识增强,从而在平凡中升华,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其自我意识、自我敬重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保护生命的意识增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其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具体来说,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科普讲座等形式,让大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继承生命的同时,要守护生命,珍爱生命。
(二)培养大学生拥有崇高的生命道德。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生命伦理观。
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的生命道德素质,让大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生命,形成珍爱生命的信念和意识。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培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意识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核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提供平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大学生掌握有效的自我调节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5篇)
生命教育理论论文(5篇)生命教育理论论文(5篇)生命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一)语文教学与生命情感的关系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情感教育,旨在使同学熟悉生命的同时,珍惜、敬重与喜爱生命,逐步脱离自我中心主义,进展人文关怀与社会关怀的精神。
课程改革已全面推动语文课程的功能性转变,由单纯关注同学的学问习得转变为关注同学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以及人格养成。
语文新课标更是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应乐观培育同学包括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情感、民族文化情感、审美情感在内的生命态度与价值观。
学校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目标与生命教育相吻合,同学在语文课堂中所获得的真善美、假丑恶等情感体验,将进展成为同学对生命的理性思辨,最终影响同学的心智、品性与道德,彰显同学的生命共性与追求。
(二)语文教学与生命践行的关系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践行的教育。
同学具备对生命的认知与情感还不够,还需要切实地去履行生命存在的职责与义务,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为别人的生命尽一份力。
学校语文教学与践行生命教育的关系在于:语文课堂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感染同学心灵,熏陶同学思想,树立同学行为规范的楷模,进而激励同学实现人生价值。
大量的试验证明:榜样的力气在学校生成长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学校生的行为学习力以仿照性学习为主,且喜好仿照受到敬重、欢迎、鄙视的对象。
语文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对学校生行为的示范与激励,不仅能起到对学校生践行生命教育内涵的导向功能,其践行本身也是提升学校生生存技能与生命质量的根本途径。
二、生命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一)语文的生命认知教学学校语文的生命认知教学应以建构学校生生命认知内容为主。
通过对学校语文教材(以苏教版为例)的梳理,笔者针对学校生生命认知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并列举了相应的篇目。
老师在构建学校生生命认知内容时,可将其划分为“熟悉与珍惜生命”、“敬重与爱惜生命”、“享受与超越生命”三个维度,整理相应的素材实施教学。
合理的维度划分是生成教学系统性与科学性的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2篇第一篇一、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分析纵观大学生中发生的各类自杀事件,从生命的角度看,是生命意识脆弱的表现,因为不懂生命的意义,所以随便处置自己的生命,甚至把自杀作为逃避责任的方式,把自杀作为处理问题与报复社会或权威的方式,把自杀作为困境解脱的方式,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价值。
面对不断增多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我们不得不反思造成这一人间悲剧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指出:物性的过分扩张就会导致人性的匮乏与生存危机。
1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让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压迫感,物质丰富导致大学生的精神失落。
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人口膨胀,交通阻塞,空气污染,人际关系的复杂,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都很容易使大学生陷入焦虑、不安、压抑、苦闷中,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生活节奏加快,竞争不断加剧,不仅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也极大地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使许多大学生失去了安全感、稳定感而变得茫然无所适从。
当代大学生经历的磨炼少,承受能力差,一旦压力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或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因焦虑、担忧而产生严重的适应不良、精神病态的反应,容易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即自杀或杀人。
大学生的自杀还与日常生活中不恰当的教育影响有关。
如:大众媒体、影视节目、文学作品等对自杀的不当报道、渲染,其中隐含的同情、理解甚至赞赏对青年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学校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功利性导致教育危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王牌。
教育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人类可借其减少贫困、排斥、不理解、压迫、战争等现象。
2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写的《现代教育学基础》如上所述。
全美教育协会1977年出版的《七十年代以后的学校》一书指出:学校不限于培养学生成为“生存于社会中的人,它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获得了自我实现的、具备能够缔造更美好社会的能动作用的人———一个真正的人,具有自我革新精神、自律的个人。
”3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驱动,学校教育中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被弱化了,培养人的教育被演化成了后果严重的应试教育。
具体表现为学校的教育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塑造,重科学素养轻人文素养,重技能轻创新独立。
应试教育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教育成了各种考试的傀儡,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
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受到了遏制与发展。
家长、学校片面追求分数,给学生带来的是沉重的心理压力,教育成了没有生命的教育。
2002年浙江某大学一年级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而自杀。
2009年某高职院校女生因恋爱受挫,从宿舍楼4楼跳下身亡。
2011年北大双硕士学位研究生因在深圳工作期间年终公司排名倒数第一而跳楼自杀。
学校教育忽视了应有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导致一些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尊严知之甚少,当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困境时,难以承受挫折,容易自暴自弃、离家出走、自杀或犯罪。
丢失了应有的人文精神,同时也失去了人生的乐趣。
可见在学校的教育中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理解人生,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是何等的重要。
3.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将导致恶果。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结构的变化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尤其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早期的心理创伤如:父母的离异、早亡,受到虐待、不被关注等都会对子女带来影响,造成心理创伤,对未来发展造成影响。
在社会现实中当大学生受到挫折时,容易唤醒童年的创伤记忆,在不知不觉中会造成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过激行为,甚至自杀或杀人、犯罪。
又如,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子女心理压力过重,有些学生为了逃避责任与压力选择自杀。
日常生活中,家长通常回避死亡的话题,父母老师认为讲死亡不吉利,此话题太沉重等,导致青年学生认为自己离死亡太遥远,对生死所知甚少,认为其充满神秘感,甚至把死亡看得过于简单、轻松,以为可以死而复生,不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
4.大学生自身心理缺陷的影响。
就气质特而言,抑郁质气质特点的人更容易产生自杀的情绪,抑郁质者往往在反复思量后才采取行动,故不容易改变,即使情绪缓解后,仍旧有自杀的危险。
性格影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对事物的反应,有些人天生就敏感多疑、内向退缩、自卑抑郁。
还有一些在生活方面依赖他人,自我为中心,对一些事爱钻牛角尖,自负。
个别的好胜要强、期望过高、攻击性强,有上述特点的人,都容易在挫折困难面前产生自杀的意念,严重的话会自杀。
根据京、港、沪等地对高校学生自杀者所做的调查分析,自杀者具有脆弱、自卑、孤僻、抑郁、悲观等个性特点。
4国内有研究报道,自杀者中性格内向与较内向的占95.2%,孤僻者占52.4%,虚荣心强占71.4%。
5.严重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影响。
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是自杀行为的罪魁祸首。
研究表明大学生是精神疾病的高发人群。
主要精神疾病就是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
通过调查发现,四分之一的抑郁症病人产生过自杀的行为,几乎全部的病人都有过自杀的意念。
6美国的研究者调查发现,有精神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自杀率是平常人的5倍。
自杀冲动是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症状之一。
在我国大学生自杀案例中“,仅有少部分自杀者患有精神病,自杀者中的大部分是具有严重的抑郁、孤独、绝望、无助、被虐待、人际关系冲突或者别的情感状态的正常人。
”7遭人陷害、被人误解、心理矛盾、躯体痛苦、情绪遭受打击、屈辱愤怒等都有可能成为大学生自杀的诱因或直接因素。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失败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学习压力大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8%。
二、加强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2010年7月29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要“学会生存生活”,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见,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也是在国家教育改革文件中第一次载入了要“学会生存生活”,要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教育部门要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目前大学生教育仍然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我国社会、时代的发展。
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缺乏生命意义教育的内容,“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中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与自己生命的价值”。
当大学生对为什么活着缺乏明确的信念、目标意义时,就会陷入迷茫,就不愿意这样活着,当对疾病、死亡、挫折不能承受的时候,心理素质差的大学生也会选择死亡逃避痛苦与责任。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较快,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即不仅要关注培养学生的知识、思维、理解、技能等认知方面,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情、兴趣、态度、需要、信念、自我决断等方面的能力,不仅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还要充分关注人的生命质量与人格的全面提升。
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应当把生命教育作为重点。
作为高等院校,要成为生命教育的领头羊,更好地发动和引导生命教育,要将其纳入教育目标,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进行实施规划。
转变教育思想,与时俱进,认识到生命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
作为学校和教师要积极配合生命教育的开展,成为生命教育的传播者,合理有效地利用自己工作的优势,把工作和生命教育相结合,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刻不容缓。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是真正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
关注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具有开发潜能、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功能,通过教育可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人的发展与完善。
2.积极开展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定期在教职工与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防范方面教育与训练,普及有关自杀的预防与相关症状的基本知识。
开展心理测评,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危机重点人群的排查工作,建立快速反应通道,对有危机的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整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紧密配合,共同参与其中。
我国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最早就是由民间社团引入并逐步在全岛推广的。
我国的生命教育现在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分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增强危机干预与生命教育的效果。
3.重视生命文化知识与校园生命文化教育活动。
在大学生中要广泛开展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与生存教育、生命哲理、死亡教育等相关人文教育课。
通过开设生存教育课,使学生懂得在突发情况下如何自救、救人,保全生命。
通过开设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爱惜生命,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
通过开设死亡教育课程让学生理性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存智慧。
加强对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与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心理防卫机制,缓解来自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处理好各种人际矛盾与冲突,培养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
学校在倡导生命教育意义的同时,也要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聘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就有关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和探讨,这些活动必定能促进我国生命教育的发展。
平时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命文化活动,营造校园生命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当中掌握生命知识,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学校可以正确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促使广大教师参与其中,进而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4.重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生命教育意义的有效开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后盾。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一些相关的教育培训,加强生命教育认识的传播。
2012年5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推出“生命教育导师”岗位职业培训。
由此“,生命教育导师”这一职业诞生,使我国的生命教育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发展到面向社会、家庭、企业等,无论是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生命教育的发展。
第二篇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加强生命教育的紧迫性长期以来,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在我们的高职教育中是没有被足够重视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也不曾体验到生命的丰富多彩,感悟不到生命的可贵。
我们不难发现,有些高职院校大学生不但挥霍自己的美丽生命,而且还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虚度自己的一生,怀疑并否定生命存在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