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的教学过程改革之路 黄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地理的教学过程改革之路
黄婷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导作用越发凸显,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地理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思想教育为一体,因此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贯彻新课程改革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学过程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学习
1、了解地理的基本内容,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由此可见地理知识涵盖的范围很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课堂是学习地理的主要途径,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来学习地理。
地理主要分为三大模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主要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空间分布。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自然现象都是与自然地理密切相关的内容。人文地理主要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如:农业区位的选择,工业区位的选择等。区域地理是指包含大区块的地理相关资讯,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还包括政区、人口、城市、环境问
题。如: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和名族,中国的地形、气候与河流等内容。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所学内容的方法规律,找到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
2、加强地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我们在教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地理知识,理解地理知识,享受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如:当我们在讲解北京有关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相关的教学资源,播放与北京相关的视频,也可以通过去北京旅游的同学的亲身体验。结合实际的经验,来讲解相关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能深刻感受到这些地理知识的存在,更能深刻感受到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学生再也不是单纯接收知识的容器,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仅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帮助、引导学生
1、通过引导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路,培养其创新能力
中学生看待问题很片面,往往不能全面、深刻的分析问题。此时,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能让学生幡然醒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南亚》的学习时,在讲解“世界雨极”乞拉朋齐时,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乞拉朋齐的形成原因,对此很迷茫。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它与地形联系起来,首先,降水的几种形式有:对流雨、地形雨和锋面
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乞拉朋齐的周边的地形,发现乞拉朋齐的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那么在乞拉朋齐就能形成了地形雨,而且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因此地形雨的雨势很大。教师接着提问:那么乞拉朋齐的水汽来自于何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乞拉朋齐的位置,它的南侧分布着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所以乞拉朋齐的水汽来自于印度洋。教师总结乞拉朋齐形成的原因: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的降水,遇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形成地形雨。乞拉朋齐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的巧妙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所以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且要强调学生能力的形成。当然,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熟悉的使用相关的教学设备。如:当我们在学习海陆分布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海陆分布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一切地球模型和海陆模型,让学生对照书本,自己动手在地球模型上,划出海洋、陆地。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也可使学生更清楚的明白,地理源于生活。但是如果只强调活动,而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活动主义”为活动而活动,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还会使教学效率下降。而且
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容易导致学科知识的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使学生能愉快、健康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上,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所以要建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那么教师要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让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要了解和研究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教师不仅要把学生当成教育的对象,更要耐心的管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歧视学生明主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还要关心全体学生,不能存在偏向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讨厌差生。这样的结果,只会使班级的氛围越来越紧张,教师与学生不能以诚相待、共同发展。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同样不能去做,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在生活中处处关系学生,当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出现了任何的问题,应给与帮助和开导,而不是冷漠的对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觉得只要搞好学生的学习就可以了,其它一切的事情都与教师没有任何的关系。这样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反感学习,反感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做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必须落实。
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入必要的情感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入了情感教育,才能使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提高,使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整体效益。世界上有纵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景观,很多地理事物是不能被学生以直观的方式去感知的,作为教师必须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饱含情感的表达出地理事物的神奇之处。
如:当我们在讲解黄河的治理问题,要用忧患的情感状态,告诉学生因为我们对植被的破坏、对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了黄河“一碗水,半碗沙”,因为人类对黄土高原的破坏,导致山东河段出现了“地上河”,黄河的生命岌岌可危,这一切都是源自于我们人类对自然地践踏。地球在哭泣,但是最终哭泣的还是人类,因为我们的破坏,黄河沿岸很多地区处于缺水的状态,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用富含情感的语言,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虽然学生的力量还小,但是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捡起地上的垃圾、植树活动,做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发他们去保护地球。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不仅仅使学生加深对地理的兴趣,更能引起对社会的共鸣。引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产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地理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首先,教师要立足于地理课本的知识,保证所教地理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