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学案
卖炭翁优秀教案
卖炭翁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人们对于劳动和时间的重视。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于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认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品味能力。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提问- 你有没有遇到过卖炭的翁?- 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Step 2 阅读课文(10分钟)1.师生共读:播放或分发课文材料,师生一起朗读课文。
2.学生个人朗读:学生个别或小组朗读课文。
Step 3 理解课文(15分钟)1.细节理解:提问学生关于课文中细节内容的问题,并通过学生互相提问,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问题。
2.主旨理解: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归纳总结本文的主旨。
Step 4 分组讨论(15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学生担任组长,其他成员阅读自己的作业。
2.讨论挖掘文章中较难理解的词语、句子、段落等,并集体解决问题。
3.组长汇报:每小组组长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Step 5 总结教训(10分钟)1.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发表对于课文内容的思考和感受。
2.师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对于教训的更深入的讨论,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反思和感悟。
Step 6 课堂练习(10分钟)1.语言运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创作一个小故事。
2.读书报告:学生选择喜欢的故事或书籍,进行读书报告的撰写和分享。
Step 7 课堂总结(5分钟)1.学生总结: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对于劳动和时间,你有什么更深的思考?2.教师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内容和思考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Step 8 作业布置(5分钟)1.选做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完成一道题目,并书写自己的想法。
- 你有没有遇到过一个与卖炭的翁一样努力工作的人?请描述他的故事。
《卖炭翁》教案
《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学生能够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讲解诗歌,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通过分析诗歌,让学生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通过背诵诗歌,让学生巩固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重。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朗读法:通过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分析法: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背诵法:让学生背诵诗歌,巩固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唐代社会生活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吗?他们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引出课题《卖炭翁》,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1. ◦ ◦ ◦2. ◦ ◦ ◦ ◦3. ◦ ◦ ◦ 1. ◦ ◦ ◦ 2. ◦ ◦ 1. 2. 3.4.5. 1. ◦ ◦ ◦讲授新课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教师分析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
《卖炭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卖炭翁》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卖炭翁》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描写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语句。
2、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一、新课导入导入:时常在古诗苑中漫步,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诗作。
很多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这样的诗词你知道哪些呢?补充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悯农》杨万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中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水浒传》施耐庵导入:其实在文学作品中,谈及悯农的不甚枚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卖炭翁》。
(板书:卖炭翁白居易)二、教授新课【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正音:骑jì 将 jing 系jì【再读古诗读准节奏】明确:七言为主,基本上是二二三,断句根据句意。
【三读古诗理清大意】质疑:同学间解决疑难语句的大意(预设质疑不多,顺势分享故事补充白居易文风特点:浅白如话,介绍作者)朗读:“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注意其意思及断句。
引导:“可怜”一词的含义,并拓展其意思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怜悯)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可惜)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可爱)追问:诗中“可怜”是怜悯,卖炭翁哪里让人怜悯呢?心理描写,“忧炭贱”“愿天寒”六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卖炭翁内心的矛盾与心酸。
寒冬时节,自己穿着单薄,但为了炭能卖一个好价钱,还希望天更冷些。
这无不体现出卖炭翁生活的艰难,着实可怜。
《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修改版]
第一篇:《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最后一课,课题为《唐诗二首》,选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两首诗,这一节课着重学习《卖炭翁》。
这一单元所选的课文其主题为“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因此,本课学习应当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这首诗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有限的一首古体诗——新乐府诗,又是一首叙事诗,在写作中,运用了比较多的人物描写,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让学生去读去比较,从而初步了解新乐府诗的特点。
还要让学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去思考、去交流、去动笔改写,在这一过程中更深入地研究文本,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
【学情分析】部编教材加大了古诗文学习的量,因此,即将结束初二学习的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
白居易的诗素来以“浅直”著称,对于初中生而言,字面难度并不大,学生借助工具书,均能自己读懂内容。
但也应当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诗歌学习单纯理解为就是要背,忽略了对作品的深入地思考、分析与品味,更不会将诗歌学习与自己的写作联系在一起,这种理解是有偏误的,背诵只是诗歌学习的一部分,这些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传诵千古的优秀诗作,其学习价值远不止于诵读。
因此,要以诵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这首诗。
【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指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文,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学生积极谈论、交流、展示,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
鉴于以上所分析的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教学目标】1.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2.了解新乐府诗的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卖炭翁教学设计(通用5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通用5篇)卖炭翁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3、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诗人对他的深切同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唐朝,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首唐诗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两首。
在大唐,发展机会最好的地方,不是江浙沪,也不是北上广,而是长安和洛阳。
在1221年前,一位16岁的翩翩少年来到长安,想出人头地、一鸣惊人——(白居易16岁求达故事,涉及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故事中的少年你知道谁吗?(对,白居易)今天,我们就走进白大师的《卖炭翁》,一起感受下大唐的世态冷暖。
(二)白居易个人经历及其写作背景白居易(772新郑———846洛阳),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文化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虽生于官宦之家,却从小过着动荡不安、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
在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白居易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聆听过无数灾民的哀嚎,也在兵荒马乱中饱尝家贫多故、飘零无助的苦痛,由此,他默默立下了一生的志向:我要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凭借1%的天赋和99%的汗水,白居易活跃在中唐政坛,官至左拾遗。
当时的中唐政坛,最大的毒瘤莫过于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
白居易一上任就对这些霍乱朝纲的权豪重臣们进行了尖锐抨击,白居易敏锐地觉察到眼下正是实现自己“为民代言”的绝佳时机,于是日吟夜唱,将继承杜甫现实主义诗风的新乐府运动推向了最高潮。
这期间,传唱最广的作品就是讽喻诗《卖炭翁》(三)题解“苦宫市也”,即苦于宫市。
唐德宗时期,公众所用之需,不再经官府承办,而是由宦官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
《卖炭翁》教案(通用13篇)
《卖炭翁》教案《卖炭翁》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卖炭翁》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2、体会本诗的。
写作特色。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3。
三、教学难点:教学目的2。
四、教学设想:通过史书记载的关于宫市的资料帮助理解诗歌所述内容,理解诗歌主题,同时在认真的吟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在与原型的比较分析中体会本诗的。
写作特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咱们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卖炭翁》,它也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讽喻诗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二)介绍“宫市”: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
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
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咱们不忙着做结论,先来看一些史书记载。
《旧唐书张建封传》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
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压低人家的物价,比原价稍低)。
末年(指唐德宗贞元末年)不复行。
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
《卖炭翁》教学设计
《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卖炭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炭翁》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介:《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以“同情弱者”为题的古诗。
这是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
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老人的形象。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恨与抗议。
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卖炭翁》,进一步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读懂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情境诵读,了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3、用叙事的手法凸显主题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了解诗人1、师:同学们,唐朝是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最负盛名的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王白居易。
你对白居易有哪些了解?(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那时劳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所以,他的作品中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比较多。
)2、师:你知道的可真多,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的。
)师:这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今天,我们就跟随白居易来认识一个人——(指课题,生齐读。
《卖炭翁》)3、师: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首诗歌写的是一位以卖炭为生的老汉。
)师:你怎么知道课文写的是一位老汉呢?(从“翁”字看出来的,我查过字典,“翁”就是“老汉”的意思。
)4、师:非常正确!以人物为题,引发了我们对人物命运的思考。
让我们一同随着作者的视线跨越千年,走近卖炭翁,了解他的生活,思考他的命运。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师:请大家自由朗读《卖炭翁》这首诗歌,仔仔细细读上4遍。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
初中语文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炭翁》。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了解卖炭翁的生活状况以及作者的表达意图。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同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卖炭翁》的文本。
2. 生词和句子翻译的参考资料。
3. 修辞手法的讲解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炭吗?炭有什么用途呢?(2)介绍卖炭翁的职业和生活状况,引发学生对卖炭翁的同情和关注。
2. 朗读和背诵:(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引导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 生词和句子的理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如“炭”、“翁”、“烟雾”等,并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2)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如“炭翁运炭去,烟熏泪流满面。
”等,理解其意义和表达方式。
4. 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1)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并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
(2)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段描述自然景色的文字。
5. 讨论和分享:(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2)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
6. 总结和拓展:(1)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修辞手法,强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卖炭翁教学设计板书精选3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板书篇7【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写人物外貌和刻画人物心理的诗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写人物外貌和刻画人物心理的诗句。
【教学难点】品味描写人物外貌和刻画人物心理的诗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学过欧阳修的《卖油翁》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熟能生巧)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不再卖油了,改卖炭。
大家见过炭吗?炭有什么特点?(黑色、可取暖、可卖钱)谁知道烧炭的过程?(学生试着回答)大家觉得这个过程辛苦吗?(辛苦)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起去看看在这样辛苦劳动的一位卖炭翁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及相关知识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而作的诗歌——《卖炭翁》。
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板书:讽喻诗、叙事诗)2、讽喻诗的特点。
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表达对被压迫的人民的同情。
这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诗人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
”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社会的弊端。
3、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
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
所谓“宫市”,是指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皇宫里需要的物品。
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抢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能进行公平交易吗?三、分析鉴赏诗歌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初中有卖炭翁教案
初中有卖炭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例如“牛困人饥日已高”、“一车炭,千余斤”等。
(3)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和象征,例如卖炭翁的形象、牛的形象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和象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3)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社会不公和贫困人民生活困境的关注和同情。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3. 诗歌中的形象和象征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 诗歌中的象征和隐喻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贫困人民的生活状况,引起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和关注。
2. 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地发音和停顿,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让学生背诵诗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和理解。
3. 词语解释: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如“炭翁”、“牛衣古木”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4. 句子理解: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如“牛困人饥日已高”、“一车炭,千余斤”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5. 形象和象征分析: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和象征,如卖炭翁的形象、牛的形象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6. 讨论和表达: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的意义和主题,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7.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文的学习收获,鼓励学生关注贫困人民的生活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
2. 写一篇关于本文的学习心得。
卖炭翁教学设计(共5篇)
卖炭翁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卖炭翁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品味语言的内涵,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的内涵,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忆旧识,获新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汉乐府民歌,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学生回忆诗歌内容:《十五参军征》反映民生疾苦,讲述了一位老兵在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下的悲惨遭遇。
《十五参军征》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精神,影响了一代代文人,时至唐代,一批文人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以新题写时事,反映社会现实。
其中有位诗人更是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响亮口号,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白居易〕乐府诗知识和白居易生平介绍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新乐府题材的讽喻诗《卖炭翁》。
二.读诗文,通诗意1.听读古诗朗读,给生字注音。
可小声跟读,读出古诗应有的节奏和韵律来。
2.学生齐读。
3.白居易的诗歌,往往粗浅直白,通俗易懂。
相传老妪能解,也就是老婆婆都能听懂诗歌的内容。
请借助书下的注释梳理古诗的意思。
重难点注释:①伐薪::砍柴。
②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③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④何所营:做什么用。
⑤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⑥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⑦骑〔旧读jì〕:一人一马成为骑,骑马的人。
⑧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⑨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⑩回:调转。
叱:喝斥。
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三.入诗境悯老翁1.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给我们朗读一遍诗歌。
2.请考虑:本诗围绕卖炭翁卖炭,写了哪些内容?讲了什么事情。
写的是一位老翁很辛苦的砍柴烧炭,历经艰辛快要把炭运到市场时,被宫使抢去了,卖炭翁失去了自己的炭。
《卖炭翁-白居易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卖炭翁-白居易》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及其代表作《卖炭翁》的背景和特点;
2. 理解诗人通过描写卖炭翁的生活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进修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导学内容:
1. 《卖炭翁》的背景介绍;
2. 《卖炭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卖炭翁》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导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讲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及其作品特点;
2. 引入《卖炭翁》的背景和主题。
二、进修(20分钟)
1. 朗读《卖炭翁》全文,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分析诗歌中描绘的卖炭翁的生活场景和情感表达;
3.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探讨诗歌的艺术特点。
三、讨论(15分钟)
1. 小组讨论:你们是如何理解卖炭翁的生活和情感的?
2. 分享讨论结果,交流对《卖炭翁》的理解和感悟。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卖炭翁》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重要性,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导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自行阅读其他白居易的诗歌作品,比较《卖炭翁》与其他作品的异同;
2.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展示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深入了解唐代诗歌及白居易的作品,提高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愿学生在导学中有所收获,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卖炭翁》学案
《卖炭翁》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卖炭翁》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学习诗歌中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把握卖炭翁的形象。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难点分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四、朗读诗歌1、听录音,注意字音和节奏。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五、诗歌解读1、诗歌开头“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两句,介绍了卖炭翁的什么情况?这两句介绍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工作地点。
“伐薪烧炭”表明他以砍柴烧炭为生,“南山中”指出他劳作的场所是在终南山。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两句描写了卖炭翁的什么?这两句着重描写了卖炭翁的外貌。
满脸的灰尘,被烟火熏黑的脸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染得乌黑,展现了他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
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两句反映了卖炭翁怎样的生活状况?这两句反映出卖炭翁生活的贫困。
他卖炭所得的钱只是为了购买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食物,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矛盾心理?这两句表现了卖炭翁极度矛盾的心理。
他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本该希望天气暖和,但却担心炭价低廉,反而盼望天气更加寒冷,这样炭就能卖个好价钱。
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揭示了他生活的艰难。
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共3篇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1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二首—卖炭翁》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诗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分析和理解唐诗中的细节和意境,并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3. 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唐代诗歌《卖炭翁》。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复习唐代诗歌的主要特点和表现手法。
二、诗歌鉴赏(30分钟)1. 讲解《卖炭翁》的背景和内容。
2. 理解词汇和结构:分析诗歌中的词语和结构,理解每一个细节和内容。
3. 欣赏诗歌的意境:通过描绘炭匠老翁的形象和生活状况,表现他的清贫和孤独,赞颂他的坚韧不拔和人格力量。
4. 回顾唐代诗歌中的其他代表作品,并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课文导读(20分钟)1. 演示和解读唐代诗歌的朗诵技巧和节奏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2. 引导学生阅读和表达唐代诗歌的核心思想和感受,帮助他们提高诗歌文学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
四、课后练习(10分钟)布置阅读练习和写作任务,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唐代诗歌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个人优势,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和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1. 以唐代诗歌为主题进行开放式的引导和讨论,以唐诗的文化特点和精髓为轴心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
2. 以诗歌鉴赏为重点,通过对唐代诗歌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美感和价值。
3. 以课文导读为基础,进行朗诵和演示,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4. 以练习和任务为支撑,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会对唐代诗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唐诗的朗诵和欣赏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对文学艺术和人文素养将产生积极影响。
卖炭翁初中教案
卖炭翁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炭翁》;(2) 能够理解《卖炭翁》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3) 能够分析《卖炭翁》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2) 通过讲解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心;(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唐代社会的情况,特别是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让学生了解《卖炭翁》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2. 诗歌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朗读和背诵《卖炭翁》,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
3. 诗歌解析:讲解《卖炭翁》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分析《卖炭翁》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卖炭翁》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疾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朗读和背诵《卖炭翁》,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唐代社会的情况,特别是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让学生了解《卖炭翁》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3. 诗歌解析:讲解《卖炭翁》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分析《卖炭翁》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卖炭翁》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疾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了解《卖炭翁》这首诗歌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卖炭翁》教案9篇
Honor depends on us to fight for with action.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卖炭翁》教案9篇《卖炭翁》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3。
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诗人对他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把握诗歌内容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感受卖炭翁的遭遇,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赏读入境(一)情境导入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__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__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
(板书课题)(二)预习先知1、走近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在文学创作理论上,他提出“__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2、简介写作背景,了解“宫市”。
《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
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时,是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
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
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抢了过去,常有数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
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他对宫市十分了解,又对人民十分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三)字词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
辗冰辙()翩翩()口称敕()[答案]niǎn piān chì2、重点词语。
(1)薪:木柴。
(2)苍苍:灰白。
(3)营:谋求、需求。
(4)敕:指皇帝的命令。
(5)叱:吆喝。
卖炭翁导学案含详细答案
卖炭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背诵诗歌。
2.学习诗歌多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品析卖炭翁、宫使的形象。
3.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学习重点〗1.熟读背诵诗歌。
2.学习诗歌多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品析卖炭翁、宫使的形象。
〖学习难点〗学习诗歌多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品析卖炭翁、宫使的形象。
资料链接:1、《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
题下自注:“苦宫市也”,什么叫“宫市”呢?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
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自注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
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唐宪宗元和初年(公元806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有《白氏长庆集》传世,《卖炭翁》就选自其中,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新课导入: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在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杜甫推己及人,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呼喊;面对社会的贫富悬殊杜甫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
同情被压迫人民,揭露社会黑暗,是现实主义诗人的重要主题。
同样唐代另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遵循“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创作了不少这类题材的讽喻诗,《卖炭翁》堪称其中的杰出代表。
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两首《卖炭翁》教案设计八年级下册卖炭翁
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两首《卖炭翁》教案设计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卖炭翁》,了解唐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2. 理解诗中表达的独特情感和哲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卖炭翁》中的意象和情感。
2. 掌握诗的背景和主题。
教学难点:1.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 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具准备:1. 《卖炭翁》的诗文材料。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唐代的社会状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回忆一些他们了解的关于唐代社会生活的知识。
讲解诗文:1. 教师对《卖炭翁》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杜甫以及时代背景。
2. 教师对诗中的词语、句子进行逐一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鉴赏诗歌: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2.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其他诗歌进行对比,比较不同诗人和不同诗歌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2. 引导学生以卖炭翁的角度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社会现状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对《卖炭翁》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让学生陈述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和体会,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思想发展。
这个教案设计的是以《卖炭翁》为主题的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并以课堂活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鉴赏和拓展延伸。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唐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读积累】:
1、 背诵默写全诗
2 、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用原文语句填空
1)勾画卖炭翁的肖像,表现烧炭生活艰辛、痛苦的诗句是: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揭示卖炭翁的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题
卖炭翁
课时
1
设计者
备课时间
月 日
周节
课型
新授课
使用者
使用时间
月日
目
标
导
学
学 习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3、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
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品析、积累诗句,把握诗歌内容,人物形象
难点
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
课堂小结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诗节写卖炭翁老人的贫穷艰辛,后一诗节写宫使的公开掠夺,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个黑暗,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悲苦 ——同情
对比
宫使——霸道 ——讽刺
指导:
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分析,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
5、通过这两种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诗用卖炭翁艰难谋生但横遭掠夺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市”、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残酷剥削,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6、本诗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找出文中有哪几处对比?并谈谈它的作用是什么?
3)极言抢占卖炭时机、急切卖炭的诗句是: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4)描写宫使的嚣张气焰,直接掠夺的诗句是: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美读运用】: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敕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请大家想象一下。
2、简介写作背景,了解宫市: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
【悟读品味】:
1、诗歌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被宫使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
2、全诗围绕卖炭翁卖炭,写了哪几个层次的内容?
烧炭,运炭,卖炭(炭被掠夺)
3、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
卖炭翁,宫使(黄衣使者白衫儿)
4、在诗中标划出描写人物的具体语句,并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可以是人物描写,可以是修辞方法,可以是词语运用……)谈谈你最欣赏哪句话?为什么?
(三)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辗冰辙翩翩两骑口称敕
2、重点词语:
薪:柴辗:通“碾”,轧骑:骑马的人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叱:吆喝直:通“值”,价格
(四)初读古诗。
(1)范读诗歌并指导学生自由读两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小组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完成。
自
主
预
学
合
作
探
究
精
拨
学
以
致
用
板
书
设
计
学习过程
教师调控
【赏读入境】:
(一)情境导入:
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二)预习先知:,
1、走近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由《白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