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基础积累练一、基础清单化预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氾.南( ) 佚.之狐( )夜缒.而出( ) 阙.秦( )秦伯说.( ) 逢.孙( )失其所与.( ) 戍.之(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秦伯说( )(3)失其所与,不知(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敢以烦执事..古义:今义:办事的官员。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请客的仆人。
(3)行李..之往来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共其乏困..古义:今义:疲乏,没有精神。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4.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1)烛之武退.秦师( )(2)且贰.于楚也(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4)夜.缒而出(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越国以鄙远..( )(7)共其乏困..( )(8)邻之厚,君之薄.也( )(9)朝.济而夕.设版焉( )(10)与郑人盟.( )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句子。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译文:(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译文:(3)是寡人之过也。
( )译文:(4)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译文:二、语基习题化细练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失其所与,不知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B.共其乏困C.臣之壮也,犹不如..之力不及此..人 D.微夫人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烛之武退.秦师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⑥越国以鄙.远⑦朝.济而夕设版焉⑧因人之力而敝.之⑨既东.封郑A.①④⑤/②/③/⑥/⑦⑨/⑧B.①④⑤/②③/⑥⑧/⑦⑨C.①④⑤/②/③/⑥⑧/⑦⑨D.①④⑤/②/③⑦⑨/⑥⑧9.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其.还也②人尽其.才,悉用其力③以.其无礼于晋④以.刀劈狼首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三、课文高考化精练阅读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全文,完成题目。
烛之武退秦师作业题含答案解析人教版
烛之武退秦师作业题含答案解析(人教版)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字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氾南()②佚之狐()③烛之武()④缒()⑤阙秦()⑥秦伯说()⑦杞子()⑧逢孙()⑨共其乏困()⑩敝之()(2)给多音字注音①伯伯父大伯子②薄日薄西山薄荷片薄脆③济同舟共济济济一堂④与参与与日俱增 2.辨形组词①犯氾②戌戊戍③瑕暇遐④敝蔽弊3.词语释义①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②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③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④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⑤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⑥行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⑦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⑧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名句填空(1)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下《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及答案1.(2020 山东济南济钢中学物中考)下列加点间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是.(这)寡人之过也②共.(共同)其乏困B.①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②且贰.(从属二主)于楚也C.①辞.(推辞)曰②又欲肆.( 放肆)其西封D.①因.(依靠)人之力而敝之②越.( 跨越)国以酈(鄙视)远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且贰.于楚也B.晋军.函陵,秦军汜南C.朝济而夕.设版焉D.越国以鄙远.3.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夜缒而.出,见秦伯A.今急而.求子B.朝济而.夕设版焉C.吾恂恂而.起D.黑质而.白章4从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B.是寡人之过也C.唯命是从D.微斯人,吾谁与归5(2020.山东泰安十九中期中考)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D.失其所与..,不知所与:结盟、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节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此后多以成语“秦晋之好”来形容两姓联姻。
C.“她之武退秦师"中的“师”,指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之一,以二千五百人为师。
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泛指军队。
D.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文中晋侯、秦伯分别代指晋文公、秦穆公。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去解除国家的危难。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 (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通假字①无能为也已(“ ”,同“矣”,句末语气词,了)①共其乏困(“共”,同“ ”,供给)2.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漫兴九首(一)①杜甫隔户②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③,狂风挽断最长条。
【注】①公元757年,杜甫45岁,正值年富力强,在京城长安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759年夏,杜甫来到成都,定居草堂。
本诗是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所写。
①户:门。
①作意:如意。
3.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B.“恰似十五女儿腰”用杨柳描写十五岁少女的纤柔细腰,意在表现少女的妩媚动人。
C.“谓谁朝来不作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对于摧残杨柳的人给予了无情的嘲讽。
D.“狂风挽断最长条”的意思是忽然一阵狂风吹来,把杨柳那根最长的枝条给折断了。
E.本诗前两句描写杨柳之美,后两句借杨柳为何不展身姿之问,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附答案和解析)
导语:练习有利于同学们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语文水平。
下面是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欢迎同学们的练习和关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秦军氾南军:军队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过:过错D.许之许:答应【解析】选B。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解析】选B。
均为介词,对。
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C.连词,因为/介词,用。
D.代词,郑国/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晋围郑的两个理由是郑“无礼于晋”和“贰于楚”。
B.第一段文字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C.“辞曰”一句流露出烛之武因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的委屈和牢骚,说明他漠视国家的生死存亡。
D.郑伯对烛之武欲扬先抑,可见郑伯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
【解析】选C。
“漠视国家的生死存亡”错。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壮年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
(2)现在事情危急才求您帮助,这是我的过错。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5.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助C.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削减D.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解析】选B。
济:渡河。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B.朝济而夕设版焉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且焉置土石【解析】选B。
B项的“焉”为语气词,可不译。
其他三项中“焉”均为疑问代词。
7.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⑤秦伯说,与郑人盟A.①②④B.①②⑤C.③④⑤D.①②③【解析】选D。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氾.南(fán) 栖.息(qī)游说.(shuō) 跌宕.多姿(dànɡ)B.函.陵(hán) 官宦.(huàn) 更.改(ɡènɡ) 摇曳.生姿(yè)C.宫阙.(què) 窥.视(kuī) 讽谏.(jiàn) 寝.食不安(qǐn)D.涕唾.(tuò) 翁媪.(ǎo) 沟壑.(hé) 恃.才傲物(shì)解析:A项,“说”应读shuì;B项,“更”应读ɡēnɡ;D项,“壑”应读hè。
答案:C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B.以乱易.整,不武(容易)C.许.之(答应)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解析:B项,易:替代。
答案:B3.下列带“之”的各句均选自本课文,按用法把“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公从之②臣之壮也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许之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行李之往来⑦君之所知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将焉取之⑩唯君图之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B.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解析:①④⑨⑩是代词;②⑤⑥⑦是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是助词,的;⑧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答案:B4.下列加点的词与“既东封郑”中“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肆其西封.B.朝.济而夕设版焉C.越国以鄙.远D.烛之武退.秦师解析:A项,“封”是疆域的意思;C项,“鄙”是名词用作动词;D项,“退”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B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工作。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一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
2烛之武退秦师课后·训练提升一、语言运用1.下列对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从之。
辞.曰辞:推辞。
B.许.之许:答应。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赏赐。
D.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恩惠。
2.下列对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以:介词,因为。
B.臣之.壮也之:结构助词,的。
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焉:语气词,表陈述。
D.吾其.还也其:表示祈使。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B.夜缒而出,见秦伯C.秦伯说,与郑人盟D.失其所与,不知项,“共”同“供”。
C项,“说”同“悦”。
D项,“知”同“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乱易整,不武.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B.是罔.民也C.夜.缒而出D.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名词用作动词,符合武德。
A项,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B项,名词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用法与例句相同。
C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小孩。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吾不能..早用子D.因其固然..项,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B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C项,古今同义。
D项,古义,本来的样子;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爵位高于秦伯。
B.“吾不能早用子”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是诸侯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项,“战国末年”错,应为“春秋末年”。
7.下列对《烛之武退秦师》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也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统编版高中语文 高一 必修下册 2 烛之武退秦师 课后练习 (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含解析)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下册第二课课后练习一、文言文阅读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乙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新教材)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巩固:第一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
2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篇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夯实基础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助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削减D.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项,“济”,渡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B.{且贰于楚也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以其无礼于晋以乱易整,不武D.{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项,均为介词,对。
A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C项,介词,因为/介词,用。
D项,代词,郑国/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13.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B.晋军.函陵C.夜.缒而出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名词用作动词,联盟。
A项,名词作状语,在东边;B项,名词用作动词,驻军,用法与例句相同;C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D项,动词用作名词,恩赐。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吾不能..早用子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项,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B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C项,古今同义。
D项,古义,那人,指秦穆公;今义,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开头点明秦、晋两国攻打郑国的原因是“,”。
(2)在《烛之武退秦师》中,起初烛之武拒绝郑伯,不愿意去“退秦师”的原因是“,;,”。
2(3)《烛之武退秦师》最后阐明晋侯没有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的句子是“。
,;,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6.结合文章内容,在横线处填上一段描写性的语句,表现烛之武“夜缒而出”时的情景。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新人教必修1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新人教必修1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新人教必修1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新人教必修1一、知识与文意1、本文选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合称为“春秋三传〞。
2、本文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是:①;②;③;④。
二、一词多义:解释加点字的用法及含义1、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①今急而.求子②夜缒而.出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④朝济而.夕设版焉3、①子亦有不利焉.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三、解释加点字活用的方式及含义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③共其乏困....④越国以鄙远⑤朝.济而夕.设版焉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⑦与郑人盟.⑧若不阙.秦⑨夜.缒而出⑩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四、写出加点字的通假字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共.其乏困③何厌.之有?④秦伯说.⑤失其所与,不知.⑥无能为也已.五、解释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①行李..东道主.....之往来②若舍郑以为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④亦去.之五、说出以下各句的句式特点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③夫晋,何厌之有?④是寡人之过也六、能力训练1.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利于晋B.焉用士郑以陪邻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以乱易整,不武2.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同舟共济B.济世安民C.赈灾济贫D.无济于事3.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4.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以其无利于晋B.君知其难也C.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还也5.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①辞曰:“臣之壮也……〞②许君焦、瑕③夜缒而出④敢以烦执事⑤晋军函陵,秦军氾南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若不阙.秦/阙.秦以利晋7.翻译下列四句话,要求意准句顺.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同步习题:烛之武退秦师(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共.其乏困 “共”同“ ”, 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 ”,3.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辞{①辞曰:“臣之壮也……”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2.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动刀甚微 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其{①君知其难也 ②共其乏困 ③吾其还也5.以{①敢以烦执事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以其无礼于晋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夜.缒而出 3.越国以鄙.远4.朝.济而夕.设版焉5.既东.封郑6.烛之武退.秦师7.越国以鄙远.8.邻之厚.,君之薄.也9.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0.且贰.于楚也 11.既东封.郑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句式: 译文:2.夫晋,何厌之有?句式:译文:3.以其无礼于晋。
句式:译文: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句式:译文:5.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句式:译文: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句式:译文:7.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句式:译文: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时期诸侯中势力最大的五个诸侯盟主。
历史上说法不一,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 )2.《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旧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著作。
新教材适用高中语文第1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
2 烛之武退秦师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B.敢以烦执事烦:麻烦C.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D.又欲肆其西封肆:肆意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B.吾其还也共其乏困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5.下列对有关词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侯”“秦伯”中的“侯”“伯”都是爵位名。
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C.“行李”,文中的意思是“外交使者”,今天的意思通常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传”是文体标志,即传记,与“志”“记”意思相同。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城濮之战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慭①次于城濮。
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
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
”公疑焉。
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
”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盬其脑,是以惧。
子犯曰:“吉。
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50分钟,49分)一、基础达标(28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解析】选B。
济:渡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秦伯说,与郑人盟C.失其所与,不知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解析】选A。
B项,“说”同“悦”;C项,“知”同“智”;D项,“共”同“供”。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国以鄙.远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解析】选B。
B项,为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其余的均为使动用法。
A项,为“使……削减”。
C项,为“使……灭亡”。
D项,为“使……服从”。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解析】选D。
A.夫人:古义:那人,指秦穆公。
今义:妻子。
B.行李:古义:外交使者。
今义:出门时所携带的物品,包裹、箱子等。
C.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主人。
5.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易整,不武(被动句)【解析】选D。
D项是否定判断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新人教版必修1_高中语文2.4.1烛之武退秦师作业与测评含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并疏通文意,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①(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晋军.②(驻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假设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③(如今情况紧急了才求助于您,这是我的过错啊)。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④(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假设亡.⑤(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⑥(增加)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⑦(古义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⑩(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⑧(古义为出使的人)之往来,共.⑨(通“供〞,供应)其乏困东西),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⑪(渡河)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⑫(晋国,怎么会满足呢)?既东封郑,又欲肆.⑬(延伸,扩张)其西封,假设不阙.⑭(侵损,削减)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⑮(通“悦〞,快乐),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⑯(那人,指秦穆公)之力不及此。
因.⑰(依靠)人之力而敝.⑱(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⑲(通“智〞,明智);以乱易.⑳(替代)整,不武。
21(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还也。
〞亦去.○22(离开)之。
吾其.○1.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
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情节的?请填写下表。
答案2.以下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烛之武在壮年时,不被重用,到年老时却被委以重任,他心存不满,但迫于国君的压力,勉强应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1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
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必备知识基础练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是.寡人之过也是:肯定C.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D.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2.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还也4.下列各句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A.夫晋,何厌之有B.以其无礼于晋C.敢以烦执事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5.下列关于本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秦伯、郑伯:分别指晋文公、秦穆公和郑文公。
“侯”“伯”均为爵名。
中国周代爵位从高到低排序为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B.大夫:官职等级名。
周代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纪传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秦晋之好”代表的是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秦晋之好”。
6.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能力素养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1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 (2)
2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训练·巩固提升会应用必备知识基础练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是.寡人之过也是:表判断C.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D.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解析:是:代词,这。
2.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解析:①③④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⑥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⑤是代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A.以其.无礼于晋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还也解析:D项为副词,其他三项都是代词。
4.下列各句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A.夫晋,何厌之有B.以其无礼于晋C.敢以烦执事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解析:例句与B项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A项,宾语前置句。
C项,省略句。
D项,省略句。
能力素养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冬,晋文公卒。
庚辰,将殡于曲沃。
出绛,柩有声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烛之武退秦师一、夯实基础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削减D.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项,“济”,渡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B.{且贰于楚也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以其无礼于晋以乱易整,不武D.{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项,均为介词,对。
A 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C 项,介词,因为/介词,用。
D 项,代词,郑国/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3.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晋军.函陵C.夜.缒而出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名词用作动词,联盟。
A项,名词作状语,在东边;B项,名词用作动词,驻军,用法与例句相同;C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D项,动词用作名词,恩赐。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吾不能..早用子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项,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B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C项,古今同义。
D项,古义,那人,指秦穆公;今义,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开头点明秦、晋两国攻打郑国的原因是“, ”。
(2)在《烛之武退秦师》中,起初烛之武拒绝郑伯,不愿意去“退秦师”的原因是“, ; , ”。
(3)《烛之武退秦师》最后阐明晋侯没有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的句子是“。
, ; , ; ,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6.结合文章内容,在横线处填上一段描写性的语句,表现烛之武“夜缒而出”时的情景。
不超过90个字。
当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龙潭虎穴时,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气高声喝彩!,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被围的郑国都城的城墙上,士兵们用绳子送下来一位老人。
他整理了一下被绳子勒出的衣褶,掸掸身上的尘土,毅然决然地走向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
7.下面是一段关于《左传》的作者的探讨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左传》的作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是左丘明。
唐代赵匡首先怀疑“左氏”非左丘明,清代姚鼐进一步提出:“左氏之书,非出一人所成。
”他还提出《左传》的作者可能是吴起。
还有人主张为刘歆所作,不过这些怀疑之说都没有充足的证据。
关于左丘明的记载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
唐孔颖达认为姓左名丘明(《春秋左氏传序疏》)。
清代朱彝尊认为左丘为复姓(《经义考》)。
清代俞正燮又认为姓丘名明,左是左史之官(《癸巳类稿·左丘明子孙姓氏论》)。
至于其生卒行事,史皆不详。
《孔子家语》说:“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
”未知所据。
不过一般论者据《左传》所记事实,都认为作者的生活年代要比孔子晚。
,概括各层内容即可。
前四句为一层,主要是列举对《左传》作者的不同观点;第五至九句为第二层,主要是对左丘明姓氏的说法。
第十至第十二句为第三层,是孔子对左丘明的记载情况。
②关于左丘明的姓氏历来众说纷纭。
③一般论者认为孔子与左丘明交往的记载是不符合事实的。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曰:“臣之壮也……”辞:推辞B.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C.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D.以乱易整,不武.武:威武项,“武”应为“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即“武德”。
9.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秦伯”中的“侯”“伯”都是爵位名。
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C.“行李”,文中的意思是“外交使者”,今天通常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传”是文体标志,即传记,与“志”“记”意思相同。
项,《左传》中的“传”,意思是“解说经义的文字”,不同于“志”“记”。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的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
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
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分析不当,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这;“过”,过错;“鄙”,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地,指郑国;“陪”,增加。
第一句是判断句,第二句是反问句。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是困难的。
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课时作业建议用时:40分钟实际用时: 分钟满分:39分实际得分: 分一、课外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①、士季②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③,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
公患之,使钅且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
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慼。
’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节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晋国正卿(首席大臣)。
谥宣子。
②士季:晋国大夫。
③溜:房上流泻雨水的地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B.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C.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可排除B项。
根据对话标志“曰”,排除C项。
根据动词“饮”,其宾语为“酒”,而非“赵盾”,排除A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稽首,古代一种跪拜礼。
行跪拜礼时,拱手胸前先拜,而后叩头至地,为古人最恭敬的礼节。
B.寝门,古礼天子五门,诸侯三门,大夫二门。
最内之门曰寝门,即路门,后泛指内室之门。
C.弑,古代统治阶级称子杀父、臣杀君。
该字在《左传·宣公十八年》和《周礼·大司马》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D.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被道家奉为经典,成为“五经”之一。
项,“被道家奉为经典”应为“被儒家奉为经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灵公奢侈暴虐,加重赋税来修饰宫室,因为熊掌没炖烂,竟然杀了厨师,把他的尸首装在畚箕里,让宫女们带着从朝廷经过。
B.赵盾、士季向晋灵公进谏,晋灵公文过饰非,还想方设法要杀掉赵盾。
他派遣的力士钅且麑不愿执行他的命令,于是头撞槐树自杀了。
C.晋灵公准备在宴会上杀害赵盾,他手下的武士灵辄却在关键时刻帮助赵盾幸免于难,以报答赵盾昔日的恩情,赵盾自己只得逃亡了。
D.晋大夫赵穿杀了晋灵公,晋国太史董狐写“赵盾弑其君”并在朝廷公布。
赵盾难以辩白,大有感慨,孔子也为他蒙受杀君之名感到可惜。
项,晋灵公坦承自己的过错,但知过不改,并没有“文过饰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