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经验与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经验与问题
在小学时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就在小学教育体育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我国的传统教育重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这里,我就教学经验来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和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研究,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那么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状况如何呢?根据自身的经验及其搜索的材料发现,小学语文教学已有很好的经验和方法。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只有将好的经验广泛推广,将问题尽可能地加以明辨和改正,才能更好的开展阅读教学。
现列举一些阅读教学中的好的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在运用中所发现的问题。
一、要发挥小学生在阅读中的发散性思维
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发现规律,认识事物共性;求异,发现特点,认识事物的个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创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不仅要求同,也要求异,即发散性思维。在小学阅读训练中,我教导学生从事物的几个方面,多个层次
看问题,可以顺向思维,也要学习逆向思维,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讨论能力。讨论特别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讨论过程是学生反馈信息,互相交流的过程,也是接受教师指导、纠正错误、提高认识形规律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思维更加活跃,沿逆向或多项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学生们发现有很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自发来送总理,并说出这表达了他们对总理的无比热爱之情。这是正确的。但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去寻找答案。经过讨论和老师的启发,同学们很快发现了这段文字的几个描写送总理的人的重点动词:“拄、靠、挤…..”这样,人物的迫切,凝重的心情,不辞辛劳的事实就如一幅画卷一样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那总理的形象就更高大了,人们多么爱戴总理就得到了升华。这样,老师诱发学生以议代讲,事办功倍。同学们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己寻得知识,思维也活跃了。传统教学中,都是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就使学生的思维太局限了,没有思考的空间。教师把问题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绕着自己的思维转。从“满堂灌”到提问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师如果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其结果必然造成课堂上教和学的分离。教师讲的学生已经掌握,学生的疑点教师不涉及。学生表面上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实际上是教师“牵着牛鼻子走”。为了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会的目的,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发现问题,提问题,全体师生共同解决。从而达到真
正学会的目的。虽然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很零散,但教师仍要多鼓励。因为,学生的提问水平与学生心理成熟和个性发展水平是一致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敢问到爱问再到善问的过程。我相信,学生善于提问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它一定能带动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二、教师在指导小学阅读时要讲究技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学生不能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有着关键作用。教师的引导又是靠提问来体现。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可以解释为儿童已有的认识结构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同化、顺应达到认识与外界一致,即平衡的过程。而要引起学生对外界的注意,就要进行提问,引起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冲撞,所以说“提问”已经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学习的手段了。教师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明确思考问题的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我曾遇到这种情况:上课时,有时问题提出只能自问自答,唱独角戏。有时提的问题并不难,但就是没有学生能够应和。这是什么原因呢?课下思考后总结出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讲究技巧。知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原因所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不知所问,弄不清这个问题“问”什么,要答什么。这主要是学生对问题的问句缺乏分析理解能力,因而无从回答。(2)知道问什么,但却不会组织答案,不知从什么地方答起。这主要是学生不能将问的信息与答的信息联系起来。(3)心中明了,却答不清楚,不能扣住“问”而针对性的答。这主要是学生不了解各种问题回答时的基本叙述模式。针对这几
方面的问题,教师“提问”的同时就要教给学生关于各种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思维策略。往往学生没有办法回答问题是因为他对问题的理解思路不同。作为教师,可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在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可以自问自答一个问题,可在中间插入讲解自己对问题的思路的思考过程,供学生模仿;教师可以将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分解到学生可以理解的程度;教师还可以将问题转换,如把“为什么……”转换为“是什么什么原因……,”或在教学时特别提示在问题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找出与有关段落或句子。这样,学生就能有了思考问题的策略,不至于遇到问题束手无策。二是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对常见问题的归类,掌握各类问题。大体上来讲,常见问题可以归纳为几种格式:(1)“是非题”,学生主要分清是还是不是。(2)“分析题”,学生要明白问题的根据原因,依据在哪里,这样的问题一般采用“为什么……”的句式。(3)“归纳题”,这类问题总是采用“……通过哪些方面来体现什么”等格式。学生就要清楚的找出和这些问题有关的语句或关键词语,并将这些要素连接成答案。要想让学生清楚教师问题属于哪种类型,这就依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重复加强练习,指导学生有自我问答能力为止。但是在提问中也要避免“一问到底”的问题。有的老师为了怕学生不能回答出问题,就放弃了启发式提问方法,仅仅是简单机械式问答。这种问答方式在课堂上看起来很热闹,其时所问的问题毫无思考价值,就不能启发学生对课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激情。以教授《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为例,教师经常这样提问:(1)课文围绕
那句话写的?(2)海面上浪大的时候,海底怎样?(3)阳光能射到海底吗?(4)海底有没有声音?(5)鱼能讲话吗?(6)海底有那些声音?等等。这些问题很浅显,就生读了课文很快就能找到答案。本来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课文描写的生动有趣,读者都能被深深吸引,但经老师这样的提问使课文变得平淡无奇了。这就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概念。
三、应用最新的硬件设备来帮助阅读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很大作用,多媒体计算机有存储大量教学信息的能力,可储存大量的阅读材料。并具有提供文本、图像、景致、动画、声音等教学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实现链接,很适合学生学习。与此同时,多媒体的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符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样阅读教学就从教授式学习变成自发性学习,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能迅速提高。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弊端,如老师应用不到位,往往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画面上来,以至于没听清老师的问题,这就失去了预定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发现的一些问题。为了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更生动、更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使阅读教学更能促使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我会更加努力的发掘,加强自身教学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