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三者的关系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一目标,我认为数学教师要做到:首先创设情境。
情境的假设是为导入新知提供的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感知材料。
如在教学平行和平行线的过程中,我用课件演示实际场景,从场景中抽象出三组直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通过教师的诱导尽快进入对新知的求知探索,从而展开学生对平行线的学习活动。
其次新知的探究。
在学生发现和理解新知的本质过程中,新旧知识交接、教师点拔、巧用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思维交辩,顺利完成认知的“同化”或“顺应”。
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揭示新知本知的求知过程。
如在平行和平行线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发现、动手摆探究平行的特征,让学生动手画,体验新知,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爱学、乐学环境,给学生提供思维拓展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抽象的数学乐趣化、生活化,使学生在在新知的这个认识连接点上实现认识的转化,由教变学的转化。
最后新知的应用,在这阶段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
所以我在平行和平行线的教学中设计的练习题,由浅到深,层层递进,题型多样化,使学生对新知应用时有一定的智力坡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初中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三维目标的落实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三维目标的落实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如何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来实现当前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研修主题: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三维目标的落实研修目的: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我们实施三维目标必须强调它的统一性,即: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实现三维目标有机整合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如何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来实现当前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从而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研修方法:(一)、全校数学组老师为单位,确定一节课授课内容:《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开展集体备课,重点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三维目标的落实”设计教学程序,形成说课稿和详细教案,并推荐一名说课、授课。
(二)、全体数学教师到多媒体教室集中,听各组代表说课。
(三)、公开课展示:老师代表上课,全校数学组老师随堂听课。
(四)、总结评课:由上课老师为中心发言人进行主讲,然后每位教师发言评课,最后由教研组组长进行经验归纳总结。
研修的内容:(一)、数学学科的三维目标。
①数学的知识教学目标;②数学能力的培养目标;③数学情感的陶冶目标。
(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理论。
①文件法规,文献资料;②数学学科教学原理;③学生心理及其差异性,以及获得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途径。
(三)、数学课堂教学程式。
①构建思路:自主是前提,观察和操作是手段,探究是目的。
②学习方式:师引导,生观察和操作进行探索活动。
③课堂流程:A、巧妙设疑,复习引入→B、联系实际,积极探索→C 变式训练,熟练技能→D学以致用,步步提高→E拓展延伸,迁移运用→F结反思,布置作业(四)、观察、操作学习的方法:①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如资料搜集者、总结发言者、组织者、记录员等;每个成员承当个体责任,彼此相互积极依赖。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
赵丽 英
学术争鸣 生 旦 整 塑 ( 王 ) , △ ! t , N o 8 ( u n d e r
如何 在数 学 教学 中有 效地 落实三 维 目标
河 北 省 成 安 县 横 城 小 学
蔫 每
课 程改 革已 在我 县 轰轰 烈 烈 地开 展了 几 年, 走 进 新型 课堂 , 不 难 发 现: 数 学 教 学目 标已 从 纯 粹的 知 识 技 能 转向 了 关 注 c 三 维目 标 ” ; 但 从 我 县 课改
快 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 中,体验数学 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备课 ,教师 脑 中有一个整体意识 ,清楚每个活动要达到什么 目的 ,实施 就更有效 。 其 次 ,具体到一节课 ,三维 目标 的落实要有所 侧重 ,不是平均用力 ,在每 节课 中三个 目 标都清晰地展现 出来是不可能的。《 什么是周长 》 一课我认为应 侧 重于过程与方法这个 目标 ,当然并不是 把知识 和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价值 观 的培养 排斥于 目标之外 ,而 主要是通 过过程与方法这个 目标为媒介来实现其 它 两个 目标的 。数学教学三维 目标 中把 知识和技 能 目标放在首位 ,说 明知识和 技能目 标 是三维 目标 中的基础性 目标 ,对 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仍然 是数 学课 堂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 的常规性 教学任 务 ,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点 , 仍然是教师钻研教材和预设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 、 训 练技能的同时热爱学习 、掌握学 习方 法 ,形成健 康的学习心态 ,培养锐意进 取 的精神和富于创新的个性 品质 。每一课 中三个 维度的 目标有所侧重 ,但不是 各自 独立 的,而是融为一体的 。 最后 ,为了更好的实施三维 目标 ,教学 中要创造性 的使用 教材 ,实现数学 与生 活的整合。现在新教材 内容更接近学 生的经验 与年龄特点 ,很多也源于生 活 ,但由于地域差异等原因 , 不 少例题 的设计与我们所教的学生还有一定距离 。 因此 ,我们 在实际教学 中,不应一味地按教 材教 ,而应把握教材宗 旨努力挖掘 资源 ,围绕 “ 三维 目标”的落实 ,在尊重教 材的基础 上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 教材 ,力求 使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 的认识 密切 相关 ,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 ,进而结 合内容进行情感与价值观 的渗透 教育 ,同时进一步促进相关知识与 技 能的掌握 。做到将教学 内容熟悉化 ,生 活化 ,让 学生感到学问就在身边 ,使 学 习活动变得更生动 ,从而达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最终 目的。 四、实施三维 目标应注意的 问题 对 “ 三维 目标”作总体评价。以往 ,流行 的做法是 “ 堂堂清,周周清 ” 。每 节课都要有 一个教学质量的测验 ,看学生是 否掌握 了该 学的东西。其实每节课 能清 的、能测 的 ,多数是知识和技能方 面的东西 。情感 的 目 标 ,能力的要求 。 绝对不是靠某 一节课 、某一周能完成 的,但是每节课都 必须体 现这些 目标。因 此它更多 的是 靠在一个 比较长 的阶段 ,通过教师利用课 程资源去熏陶 ,由学生 去体验 ,通 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 ,要 阶段性地进行 总体 评价 。例如 ,为了突 出评价 的过程 性并关注个体差异 ,运用成长记 录袋进行评 价是必要 的 ,它通过 收集表现学 生发展变化的资料能够反映学生成长 的轨迹 ,学生本人 在成长记录 内容 的收集有更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 ,能够充分体现个体差异 。
如何落实数学的三维目标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发,新课程理念犹如强劲的东风吹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生活并得到了广大教师和社会的普遍赞同。
借着新课改的东风,我力求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把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现实的数学”“思考的数学”“学习者获得不断成功的数学”,我在不断的困惑中反思,在不断的实践中思考.如何落实落实三维目标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目标变得丰富了,它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使得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三维目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既是数学教学目标,又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它是认知的花果;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认知的杠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且与其它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认知的根本;错误与失败是认知的绿叶。
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落实三维目标的两条教学策略。
1.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学习中,学生通过量一量活动,初步感受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致是180度,但是此时学生尚存疑惑;通过拼一拼活动,学生便可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这时疑惑消失了、成功探究的喜悦出现了;再通过特殊三角形的推导说明,学生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自信心诞生了……通过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究活动和与同伴的协作互助。
2.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注重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是注重获取数学知识经历的体验,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随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于是学生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再引导学生举实际例子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当学生发现猜测不正确后,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用“算珠”任意摆数、试除,由学生自主发现算珠个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摆出的数与算珠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中要将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要以“知识与水平”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总结,要想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的整合,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抓好双基,培养水平1.集体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备课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初中思品课程的目标对教材实行分析,同时还要根据学情对教材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实行调整,对教学内容实行整合,课后获取反馈的信息,即时地实行教学评价以期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有些实施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的备课模式。
备课组教师共同探讨业务,共享资源,促动了思维大碰撞,形成教学的共同特色,最有效的莫如集体备课了。
2.课前预习。
优秀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然后做同步练习卷,找出重难点,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地点拨、讲解,学生的自学水平得到发展,形成有效的学习习惯,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有效学习。
3、“双基”的落实知识的传授是课堂学习的生命线,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就是语言水平的培养。
如果没有落实双基,如何谈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山东的教师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他们的口号是:向45分钟要实效,保证“双基”落到实处。
4、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探究过程,还是一个创造性地使用知识的过程。
学习过程的知识探究不但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与步骤,以及使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在政治教学中可让学生就与教材里的相关理论、政策相关的社会民生问题实行探讨,或设置几个活动,让学生根据所设置的活动使用已学过的知识实行操练以达到巩固知识和培养创造性地使用知识的水平;教师可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设问,大胆放心地去试验,给学生创设一个驰骋的空间,保护好他们的创造性,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们开口,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勇于实践,学生的实践水平也才会逐步提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阳山县七拱镇中心小学黄佩娟《数学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
最近,在深入教师课改交谈的过程中,不少教师谈到这个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个维度目标”。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在此,本人就自己对小学数学三维目标的理解、把握和处理三维目标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
一、正确把握知识的核心,落实知识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是数学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它使所有人获得终身学习所必需的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等能力。
同时,它又是学生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也就是说,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凭空就能产生的,它需要以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活动为体载。
如果脱离了具体知识和技能目标的中介,任何“过程”都是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失去价值。
如教学“连减简便运算”,本课知识技能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连减的简便运算,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我不是由教师包办,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简便运算的推导过程中同时启发学生去感悟转化的教学方法。
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怎样算,而是让学生通过在同一个商店连续买几样东西应该怎样付钱最快捷的生活实践来理解连减这个知识核心,使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让学生总结出连减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实行有效教学,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效的教学,是实现目标的必然途径。
教师为了达到目标,就要多看各种教学杂志,了解当前最新的教学动态,运用各种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力求做到:导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要充实;感知阶段的诱导要便于学生尽快进入新知的最近发现区;新、旧知识交接点的确定,要便于快速促成学生认知的正迁移;教师的点拨要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要有利于学生省时优质地发现和理解新知的本质。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务实地落实好三维目标.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务实地落实好“三维目标”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道中心小学祝子广新的课程标准在我校实施已三年多了,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机地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务实地落实好“三维目标”,谈一点粗浅的做法及体会。
一、建构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
因此,教师在确立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都应从三个维度来设立,教学目标必须有新的达破,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者在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避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的盲目性。
但必须注意的是,三个维度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简单地在知识、技能上加感情,实际上在每一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的倾向,它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学生是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其学习兴趣自觉化,在课堂教学中建构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的内容时,它的教学目标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确立: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的含义,并会运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化简或把一个数改为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测、验证、讨论、比较、辨析、概括等活动,使学生能从多维度理解小数的性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总体目标细化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
数学教学十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因为它是基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
一、明确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意义传统的“目标教学”是以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为基础,但该理论缺陷是片面地注重智育目标,而忽视其他领域目标,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情感性的缺失和创造力的缺失,泯灭了不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导致了“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等现象的产生。
《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就是要落实“以发展为本”的理念。
“发展为本”就是课程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二、具体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方法1、观察法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课上学生的接受知识的情况和参于课堂的情况并作以详实的记录。
2、总结研究法教师要及时的对每一阶段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反馈、总结、修订行动方案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作以适当的调整。
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
3、理论研究法教师通过请教、翻阅各种学习相关的资料的方法,利用理论知识来指导研究的进行,提升自己的观点和独到方法。
4、实践研究法教师可以从亲身经历的或身边发生听到的、或看到的有价值观故事中筛选出典型事例,梳理自己的思路。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三维目标的落实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三维目标的落实: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如何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来实现当前素养教育的新理念?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体会,认为:教师只有树立有效的教学理念,才能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靠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制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数学,三维目标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的全然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进展,我们实施三维目标必须强调它的统一性,即: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实现三维目标有机整合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进展。
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如何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来实现当前素养教育的新理念,从而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去着力落实三维目标:一、树立有效的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第一应树立有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对象”意识,要明白在教学的过程不是老师在唱独角戏,离开了学生的“学”,也就无所谓老师的“教”,因而教师必须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进展”的教学理念。
其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数学新课程规定的三大课程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真正含义,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在三大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充分的进展。
二、制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效教学目标,确实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友爱、平等、欢乐的感受。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之间能平等对话,在讨论问题时同学之间有畅通、正常的交流渠道,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
动 于 、动 脑 .
动 F实 践 巾进 行 观 察 、类 比 、想 象
等 .培 养 和启 发 他 f 的 多 思 维 ,从 而让 他 们 不 断 『 ] 地 、更 好 地 形 成 本 技 能 ,学 摊 数 学 方 法 ,真 正 学 到 属 于 自己 的数 学 知 【 年 级 下 册 “ 树 问题 ” J u 植 的 教 学 .笔 者 手要 嘲绕 两次 “ 经 ” 开 展 教 学 活 动 :
度 计 算 ” 等 问题 ,以 保 订学 生 能 深 入地 理 解 数 学 方 F
法 。学 生 存 经 『 不 仪 形 r悄 树 问题 的思 想 方 法 , } 1 而 且 加 深 r对 数学 价 值 f 认 i 数 学 应 J 意 识 ,体 , I 只和 。 f j 验 到 了数 学 思 维 的 乐趣 .达 到 J增 长智 慧 、发 展 数
间隔数×1 ” n 距 :找 纠 rl 个 J u J
■ 是 让 学 q 经 历 幢 Ⅲ 数 学 馍 三
之 间的依 存关 系 。
解 决 类 似 的 实 际 问
题 的 过 程 当学 , 建 j数 4 ’ 、 , 馍 后 ,接 着 加 强 他 们 对 模 型 功 能 的 拓 提 神1 川 , 没讣 “ 心 2路 公 交 车 站 的 个 数 ”、 “ 粮 人 的 钟 声 ”、 “ 路 灯 的街 道 长 装
过 程 。所 以 ,数 学 学 习 给 牛 允足 的 时 间 和 空 间 ,
主 动 参 与矢l 的 发 干 f 识 ¨发胰 过 程 , 让 他 们 经 历整 个
系 、相互 渗 透 、密 可 分 的 有 机 整 体 。 如 何 把 握 数
学 新 课 程 的 三维 F标 并 落 实 到 课 堂 教 学 中去 ? 笔 者 1 结 合 四 年 多 的 课 改 实 践 和 体 会 ,认 为 应 注 意 以 下 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而言,要想全面体现三维目标,而不是仅落实知识技能目标,不是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仅停留在字面上的描述,而必须通过设计有过程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
何谓有过程的教学,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指学生数学学习的建构过程。
具体操作为: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快乐能使人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创造力。
课堂上,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要保持一个好心情,面带微笑的进课堂,学会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
教师要经常在每节课的课前问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可以开始了吗?在课将结束的时候问学生:这节课,你快乐吗?然后根据学生是否快乐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其次,教师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为学生创设宽松理解、鼓励支持性的环境。
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出现错误是难免的,而且十分有意义。
错误孕育这成功,从错误到成功的转变过程,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
正如皮亚杰所说:“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或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外显的物体操作和内隐的智力活动)逐步建立分化和理解认知结构。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儿歌、故事、谜语、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的参与数学活动。
另外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尝试解决问题。
由于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
譬如:在设计教学活动“旅游中的数学”时,以小朋友喜欢当“小导游”引入,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
这一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知识冲突,诱发了学生挑战问题的热情。
浅谈新课程下三维目标的确定与落实
浅谈新课程下三维目标的确定与落实朱微微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成为人们思考与谈论的热点之一就是"三维目标",即在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中增加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我今天讨论的话题就是"新课程下背景下如何落实三维目标".下面我就结合我的语文教学活动来谈谈自己对三维目标落实的两点看法.一.注重三维目标的确定.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它是一种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要过到一个预期的目标:三维目标.那么三维目标设计的科学与正确性直接决定着我们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在确定三维目标之前,必须对文本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与解读,从而科学地确定"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同时对自己所教的对象,也就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有一个深入的分析,恰当地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定上,我们不能仅仅依附于教学参考,还应与我们的课程资源,与我们的区域状况及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各种信息相结合,达到高于文本的价值导向.如:我设计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本<<爬天都峰>>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掌握边读过想像的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1.组织好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黄山,天都峰的有关图片与资料.2.通过师生展示与课件的播放等多种方式引入新课的学习.3.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深层次地感悟文本内容,走进人物的内心.4.通过自读,默读,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进行美读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鼓励别人,互相学习,从而共同进步.2.热爱黄山,做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安徽人.二.注重三维目标的实施.<<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中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施和落实三维目标,首先要设计出精确的,具体的,可执行的三维教学目标,其次是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进行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1.恰当的教学方法。
浅谈“三维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浅谈“三维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构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样体现呢?一、努力实现数学认知过程的情感化.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重视数学情感的作用,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积极情绪体验相结合. 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对三个维度进行了这样的整合:新课开始,我创设了如下情境: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几个漂亮钟表,让学生欣赏. 同学们,这些钟表漂亮吗?生:漂亮!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自己亲自制作一个钟表?生:想!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制作模型钟表. 并要求学生在制作好的钟面上拨出一个自己已经认识的时刻,然后展示.师:哇!真美呀!真是钟表的世界,钟表的海洋!这些都是小朋友亲自动手制作的钟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生1:老师,我发现有错误!6号钟表两根针是一样长的. 师:一样长,不行吗?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生2:我还发现2号钟面上的数字写成一堆了!师:你认为应该怎样写?生3:每个数隔开的位置要一样.生4:我发现8号的9点钟拨得不是很准确,我来给他拨正.师:你最喜欢哪一号钟面?生1:我最喜欢3号钟面,因为它的数字写得特别端正清楚,也很平均!师:也很平均,是吧!什么意思,谁听明白他的意思?生2:他是说,一个数和一个数隔开的位置都是一样长的.生3:我喜欢4号钟面,因为它用了两根不一样的针,一根是短针,一根是长针.师:短针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长针呢?生4:时针,分针.生5:我最喜欢5号钟面,因为它刚好是六点整. 我喜欢六点整.师:还有哪几号也是几点整?你们是怎么认识的?我通过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亲自动手制作钟表,充分暴露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清楚地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让学生体验到真正参与活动的乐趣,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自主拨出时刻,面对自己的作品,自主展开质疑、辨析,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让学生的思维在一轮又一轮的找错、辩论、解析中得到有效的提升,让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使他们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对某些数学问题做一些变动,如改变设问方式或设问方向,或隐蔽条件,或提供多余条件,或条件不完备,鼓励学生用发散性的思维解答,得到结论不是单一、固定的答案. 例如,传统的问题7 + 5 = 12. 改变设问的方式,变成□+ □= 12,这时学生就必须开动思维,去得到各种各样的答案. 又如,88 ÷2 = 44,如果改变设问方向,变成8□÷2的商是最大,□里的数是几,或商要最小,□里的数是几,或商要是偶数,□里的数是几,商要是奇数,□里的数又是几. 由于这种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思维性强,知识容量大,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表现个性化解题方式,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更由于解答这类问题起点低,层次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样化,因而更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功,学生更愿意去做,去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热情.三、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愉悦感.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创设轻松、愉悦、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如:本人在教学“商不变规律”一课时,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小白兔在买烧饼的路上被狐狸5兄弟的烧饼广告弄糊涂了. 广告:狐老大的240元可买40只烧饼,狐老二的480元可买80个,狐老三的4800元可买800个,狐老四的60元可买10个,狐老五的24元可买4个. 小白兔到底该买哪家的烧饼最划算呢?”我让学生帮助小白兔算一算. 通过计算后得出烧饼的单价都一样,我及时引导学生比较这几个算式,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 这样的引入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四、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 教师不仅要了解每名学生的一般特点,还要了解个别特点,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都要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按教材内容出示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几分之一?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几分之一?这些问题可让学困生回答,来认识什么是几分之一和单位“1”. 接着要求中等生回答稍复杂的一些问题,“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4份表示几分之几?”从而来认识什么叫几分之几和进一步认识单位“1”. 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那么也就是将什么看作单位“1”?把6只熊猫玩具平均分成3份,每份的2只熊猫玩具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从而认识单位“1”的外延,抽象概括出什么叫作分数. 这些问题让“优生”回答.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积极性会得到充分的调动.实践证明,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是一名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名学生能否完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保障. 不妨假设,当一个人对数学毫无兴趣,丧失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自信心,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很难想象能够学好“知识与技能”. 所以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和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课堂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所谓三维目标是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师要做到: (1)教学目标有新突破,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科学、全面地体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2)教师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3)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力图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通道。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转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的统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能力发展是核心,知识、文化积累是基础,情感态度养成是灵魂,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那么,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有效教学活动以实现三维目标呢? 所谓有效的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获得进步与发展,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一、创设现实情境,在体验和理解中实现三维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去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引导自主探索,在探究活动中落实三维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好奇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
学生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探究。
为什么夜晚的天空是黑色的?天下雨是不是仙女在哭呀?他们对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有兴趣去探究,他们甚至会把钟、收音机拆卸掉,到里面去找是否有人?这是一种天生的本领。
新课标数学三维目标怎么说的
新课标数学三维目标怎么说的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
这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数学教学的完整体系。
首先,知识与技能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它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包括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而基本技能则包括计算、推理、证明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和技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
动参与和体验,以及通过探索、发现、实践等方式来获得数学知识和
技能。
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
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的灵魂。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
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以及积极的学习
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鼓励探究等
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数学情感,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三维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全面考虑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通过多样化
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探讨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探讨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落实三维目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前人对教师的职业职能的认定,从这句话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新课改之前教学目的主要是围绕“知识与技能”这一目的而进行的,教师唯书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
为了让“工具”掌握丰富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应对考试的技能,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教师也会进行认真揣摩,仔细斟酌,课堂衔接紧凑,课堂知识内涵丰富。
然而,课堂没有“人”。
教师的眼中更多的是知识,是学科,是考试,仅仅是没有活生生的“人”。
因此,中国便出现很多高智低能的“工具”,“智力越高犯罪越可怕”流言盛行一时,初中以上的失学率高的令人担忧。
究其原因,课堂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师缺少用智者的眼光引导学生看待生活中的人与事,从而学生的道德观流失。
教师的教学缺乏情感投入,教学没有感召力,学生学习兴趣缺失,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第二轮课改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定位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地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由此可见,新课改下教学目标既需要立足于课程的任务,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在落实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体验。
由此可见,一节课的三维目标不仅仅关系着一节课,也关系着教育的成败。
1 三维目标的落实落脚点在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教师关注最多的,因为这可以直接从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掌握情况上明显反应出来,因此,教师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做到详尽的设计,力求科学合理,追求完美。
而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是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保障,教师对这一目标的设计也会下很多的功夫,这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在于教师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在于教师对学习者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足够的预设……可以说过程与方法决定这节课的成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育人的真实体现,也是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我个人认为教师的教学风格、教育艺术、个性魅力对落实这一目标影响重大,教师用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人格魅力感召学生,这一目标就得以实现。
论述如何在数学教学落实三维目标
论述如何在数学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在认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提高用数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学习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增强解决问的信心和勇气,提高数学思维品质,并激发他们主动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世界的欲望这一目标,那么师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如何在45分钟实现这一既定目标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正确认识和了解你所教授的学习主体首先,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和研究他们,随着社会的各种文化知识传播途径和认识途径的多元化,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也在不同时期悄悄地改变,作为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也应主动地适应这一改变,而不是三年一周期教学的循环往复,只有充分了解他们的基础,深入他们的情感和认识世界,达到思想认识上的共鸣,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情感距离;才能使自己成为引导者;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使学生不但要学会应该掌握的知识,使他们会用自己的认识结构去自主学习,这是所有数学教师充分利用好45分钟,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前提。
2 制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事实上,我们知道数学是一个具有严密的认知体系的一门学科,而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更多地关注是如何讲完每一节的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缺乏真正地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制定合理而又恰当的教学目标,不注意对既定目标的分解与统合,只有给出符合他们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并通过营造恰当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使他们有能力完成对知识的认识,才能引起他们对所学知识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分层次有步骤得加以引导,以通过他们原有知识结构,在一步一步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与应用的基础上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应用。
即通过完成一个个较低的目标的积累,进而完成我们预先设定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渗透。
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导原则,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更愿意通过自我分析,自行钻研,亲身体验,发展个性。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6页word文档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1引言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三维教学目标是课程改革的最直接指向。
是指通过各种教学课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有效的发展。
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单一强调知识技能教学提出的一种新的理论,是教学理论的一次革命性的延伸和拓展。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甚至于现在全国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很多教学课都严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不得不更多的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层面涉及太少,甚至没有涉及。
在政府大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三维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有效落实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因而,对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全面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新课改增加助力,供同行交流和分享,另一方面可以为相关领导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2新课程标准下三维教学目标的含义三维教学目标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新的理论,指的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
通俗的说是让学生在一种高度自愿的背景下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就是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技能有积极的认识和理解,在教与学的过程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产生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使其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最终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要学、乐学的效果,这样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自学的进行学习。
从而达到对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技术技能的全面教育。
是与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相对应的(见表1)。
表1:三维教学目标与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对照表早在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政治理论家、教育思想家洛克对教育就有深刻的认识和阐述,其中在很多地方都从不同的层面对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进行较深入的阐述。
在其教育漫话中指出绅士教育要具备的三大素质体系“体育、德育、智育”,强调人要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积极健康的精神,把德行(即德育)作为绅士所要具备的第一素质,即要有理智、礼仪、智慧、勇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具体到教学实践,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与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更是教学的灵魂,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引领、支配作用。
作为数学老师,应该责无旁贷地朝着《数学标准》指明的方向去努力工作,寻求更加科学的途径,力求把三维目标具体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去落实三维目标呢?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三个层次:
1、创设情境:在“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
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实际具有的水平,是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
在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形象地称之为“跳一跳,摘桃子”。
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
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出发,从熟知的实际生活中选好素材,创设富有挑战性且适合学生个体差异和思维活动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并在探究中获得新思维、新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数学是理性的,它自身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知识性很强,能力要求也较高,这一特点就决定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一堂数学课是否成功,是不是务真求实,首先要看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否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在知识上没有理解,能力上没有提高,那么不管这堂课表现的如何精彩,也是一堂没有实际意义的课。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教材给出“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同类项”的定义之后,设计了例题:例: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①-xy2+3xy2 ②7a+3a²+2a-a²+3
我认为本节课属于代数式化简的起步型课程,对后续学习能力影响很大。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重难点都在“准确合并同类项”这个点上。
仅仅介绍定义就展示例题,难度太大。
学生初次见到上述例题时可能“看不懂”、“不会做”,尤其是第②题出错率很高。
原因是知识储备不到位。
所以,我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时这样处理的:先举例讲解单项式、
多项式、多项式的每项的系数、各项之间和的关系,利用加法交换律能将“项”与“项”之间的位置做交换。
为负系数的同类项合并做铺垫,然后,板书例题。
①-xy2+3xy2 ②7a+3a²+2a-a²+3
解:原式= (-1+3)xy2 原式=7a+3a²+2a+(-a²)+3
= 2 xy2 =7a+2a+〔3a²+(-a²)〕+3
=(7+2)a +〔3+(-1)〕a²+3
=9 a +2 a²+3
学生弄懂了恒等变形的来龙去脉,再辅助几道类似的随堂练习,加深巩固,知识技能目标就完成了。
通过课堂巡回观察,学生掌握的效果很好。
3、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
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
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以往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
指导,授之以“渔”,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亲身经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在给予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进而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外延和内涵。
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探索勾股定理》,属于上升型课程,教材展示了“勾股图”、“弦图”、“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等图案,如果借此让学生看看、量量,一节课也就上完了,并不会破坏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知,但是效果可想而知。
我在这节课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目标。
组织学生测量、数格子、剪纸、拼图、猜想、讨论、证明等,通过一连串的动手操作,在活动中鼓励与同伴合作,共同体验了《勾股定理》变化无穷的证明方法,特别是“青朱出入图”,数学上称其为“无字的证明”,拼图结果出来的那一瞬间,数学的神奇令他们自己都感到惊叹!整节课呈现出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很自然、很自由。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
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
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
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也随时提出质疑,通过讨论达成共识。
使群体的智慧内化为个体的智慧,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
会,使其乐于探究,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都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
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
如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证明》,有一个《议一议》,四边形四条边中点的连线能形成什么样的图形。
这时学生已经学完了平行四边形和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等特殊的四边形。
按照常规教学接下来就
是大量做题训练了。
我认为,学生结果两年的三维目标引导,进行综合性问题探究,已经是蓄势待发的状态了。
于是,我挖掘教材的这个《议一议》,设计了一堂专题探究课,题目就定位于——《探究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
抛出问题:“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不相等、相等不垂直、不垂直也不相等、既相等又垂直的条件变化,会引起中点四边形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的劲头儿一下被激活了,讨论很热烈。
课后反思,我最大的感受就如同课前预设的那句话——探究给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这节专题课取材于教材、又超出教材设计,似乎在教学进度上影响了一节课的时间,但是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修养的锻炼是很宝贵的尝试。
事实上,留意近几年的中考、高考试题,不难发现,由特殊到一般演绎、由一般到特殊的归纳,这种综合推理探究能力的考查,已成为一种潜在的趋势,已悄然成为教育所需、人才所需、发展所需。
其实,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不外是让学习主体有可能实现主动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如此,知识、能力教育亦是如此。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清楚的认识教学目标,全面深入研究教学目标,拟定出科学、合理、全面的教学目标,只有提高认识、合理设定、切实落实三维目标,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获得进步与发展,数学素养得到提升,让三维目标常驻我们的课堂,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