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思想
端到端主张 读后感
关于“端到端”主张的感想最近读了J.H. Saltzer、 D.P. Reed、D.D. Clark写的END-TO-END ARGUMENTS IN SYSTEM DESIGN。
这篇文献是J.H.Saltzer,D.P.Read 和D.D.Clark 在80年代初发表的。
对网络设计原则方面进行了重要的理论探索。
经过长时间的翻译,以及网上其他作者评价中对于这篇文献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
下面就写写我对这篇文献的一点感想吧。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端到端原则”,文章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功能之间进行合适的划分,如何将功能安置到合适的层中。
通讯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要让传输中的各种错误的发生率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较低的水平。
对于一个可靠的通讯系统,它的出错率本较低,而且只需通过简单的多次传输就可以实现系统的目标。
当然也可以采用“端到端确认重传”的方式来实现,这是就要考虑这些功能在系统中什么地方实现,及层次上的考虑。
设置功能时要考虑两个因素的权衡:代价和性能。
通常底层的功能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如底层的校验机制,但全局的代价较大。
文献中给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将一些功能放到高层是有利于系统的实现和性能提高的,这些例子有送达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重复消息剔除、消息送达中的先进先出保证、事务管理等。
除此之外还说明了任何应用对功能的需求都有较高的代价,所以不可能存在一种底层的功能满足所有的上层应用需求。
同时作者指出网络传输是不可靠的,即由于错误的复制和缓冲,之间处理器的错误等各种原因会出现数据报的丢失和损坏,所以在网络的最核心部分应该制作数据的传输儿不能去做一些其他的应用,儿数据是否正确传输则应该放到应用层去检查和判断—由此产生了我们今天网络应用层上的确定重传机制。
这样一来实际上是降低了网络的核心复杂度,同时也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作为这篇文献写作的一个目的,在网上的一些评论中我找到这样一条,拿到这里与大家共享:降低网络核心复杂度,简化复杂功能。
《端到端流程: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札记
《端到端流程: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简述 (3)1.1 背景介绍 (4)1.2 研究意义 (5)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6)二、端到端流程概述 (7)2.1 端到端流程的定义 (9)2.2 端到端流程的特点 (9)2.3 端到端流程的优势与挑战 (11)三、端到端流程的构建与优化 (12)3.1 构建端到端流程的关键步骤 (14)3.1.1 定义客户需求 (15)3.1.2 设计流程 (16)3.1.3 实施与监控 (17)3.1.4 持续改进 (19)3.2 流程优化的方法和工具 (20)3.2.1 识别瓶颈和浪费 (21)3.2.2 采用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方法 (23)3.2.3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流程自动化 (24)四、客户体验与端到端流程 (26)4.1 客户体验的重要性 (27)4.2 端到端流程对客户体验的影响 (29)4.3 提升客户体验的策略和方法 (30)五、案例分析 (31)5.1 成功案例介绍 (32)5.2 案例分析 (33)5.3 案例启示 (34)六、端到端流程的组织和文化保障 (35)6.1 组织结构与端到端流程的匹配 (36)6.2 文化因素对端到端流程的影响 (37)6.3 建立支持端到端流程的企业文化 (39)七、未来趋势与展望 (40)7.1 技术发展对端到端流程的影响 (41)7.2 全球化背景下的端到端流程 (43)7.3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44)八、结论 (45)8.1 主要研究发现 (47)8.2 对实践的启示 (48)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50)一、内容简述端到端流程的概念及重要性:作者首先介绍了端到端流程的基本概念,即连接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全流程,包括需求收集、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推广、客户服务等环节。
随后阐述了优化端到端流程的重要性,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具有关键作用。
客户需求分析与洞察:书中强调了了解客户需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手段深入挖掘客户的真实需求。
简述运营商如何增强“端到端”业务运营能力
简述运营商如何增强“端到端”业务运营能力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赵山利简述运营商如何增强“端到端”业务运营能力 (1)一、何谓“端到端”业务运营能力 (1)二、“端到端”业务运营能力的优势 (2)1.“端到端”让业务主导企业流程架构 (2)2.“端到端”更容易受到大客户的青睐 (2)3.用“端到端”提升客户满意度 (3)4.“端到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三、如何建立“端到端”的业务运营能力 (3)四、“端到端”业务运营的广阔前景 (5)一、何谓“端到端”业务运营能力“端到端”最初来自网络术语,表示网络上建立的逻辑链路,通常建立在传输层之上。
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端到端”的概念也得到了延伸和发展。
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端到端”的业务运营能力可以包含多层含义:需求方面,从客户需求端出发,到满足客户需求端去,提供终端到终端的服务,输入端是市场,输出端也是市场;支撑方面,对用户的支撑从用户家里开始,到他所要达到、想要通达的地方,是端到端;内部流程方面,从流程的开始到流程的结束,对整个系统进行端到端管理,确保各类软硬件资源的到位和进度的有序展开,也是一个端到端。
总之,运营商的“端到端”业务运营能力就是指从接纳或启发用户需求开始,经过需求转达,内部协作,到最终实现业务并反馈给用户的过程,并且包括其中的反复环节等。
运营商的“端到端”业务运营能力综合的反映了运营商在业务提供方面的效率和成果。
如果把营销比作是企业的龙头,很显然,不管龙头如何舞动,其身躯内部所有关节的相互关系都是不会改变的。
龙头不断地追寻客户需求,身体就随龙头不断摆动。
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如果身躯各个部分配合顺畅,反应迅速,动作简单而有效,则龙头更容易抓住目标。
反之,龙头对身躯则无能为力,追寻客户需求也就变得更加困难。
用户需求来自“龙头”这一端,而需求的实现和反馈也是“龙头”这一端去完成。
“身躯”如何简单、高效、快捷的配合“龙头”实现目标,是整个“端到端”业务运营的关键。
LTE端到端分析思路及案例分析
LTE端到端分析思路及案例分析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的移动网络通信中。
LTE端到端分析是对LTE系统中从用户设备到目标服务器的数据传输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诊断。
下面将介绍LTE端到端分析的思路以及一个实际案例的分析。
一、LTE端到端分析思路:1.确定测试目标:确定需要分析的LTE网络中的哪一部分,比如用户设备、基站、核心网等。
2.收集数据:使用抓包工具,收集LTE系统中的网络流量数据,包括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数据、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协议数据等。
3. 数据解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将其转换为可读的数据格式,如Wireshark等流行的抓包工具可以对LTE协议进行解析。
4.数据分析: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关键指标,如网络延迟、数据丢包率、带宽利用率等,以评估网络性能。
5.问题定位:根据分析结果,定位网络问题的具体位置,确定是用户设备、基站还是核心网的问题。
6.问题解决:根据问题定位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网络问题,如调整用户设备的配置、优化基站的信号覆盖、调整核心网的负载等。
7.监控与优化:持续监控LTE网络的性能,不断优化网络配置,以提升用户的通信体验。
二、LTE端到端分析案例分析:假设一个LTE网络中存在用户设备连接问题,用户设备在连接到基站时出现频繁掉线的情况。
以下是一个LTE端到端分析案例的分析步骤:1.收集数据:使用抓包工具对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数据进行抓包,收集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包。
2. 数据解析:使用Wireshark对抓包数据进行解析,查看LTE协议中的消息内容,了解设备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过程。
3.数据分析:通过统计解析后的数据包,计算用户设备连接成功率和掉线率等关键指标,以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
4.问题定位:通过分析抓包数据中的消息内容,查看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握手过程、认证过程等,确定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
端到端算法的分类
端到端算法的分类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应该对端到端算法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其背景和基本概念。
具体内容如下:引言端到端算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算法,其设计的目标是直接从输入到输出实现特定任务的自动化处理。
与传统的算法不同,端到端算法不依赖于人工设计的特征提取步骤,而是通过学习过程,自动从原始输入数据中提取重要的特征和表示。
因此,端到端算法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和高维的输入数据,同时具备更好的泛化能力。
随着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端到端算法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例如,图像分类、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都可以通过端到端算法来完成。
这些算法不仅在准确性上超过了传统的基于人工特征的方法,而且在算法的设计和调优过程中也更加高效和灵活。
本文将对端到端算法进行深入探讨,主要关注于其分类和应用。
接下来的章节将对端到端算法的定义进行明确,同时介绍几种常见的端到端算法分类方法。
通过对端到端算法的分类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算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为实际应用中的算法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端到端算法的定义以及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
我们将从任务的复杂性、学习方式以及网络结构等角度出发,对端到端算法进行细致的分类和解析。
同时,我们还将对每种分类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和实例验证,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端到端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端到端算法的发展进行展望。
我们将指出当前端到端算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改进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端到端算法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内容: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包括端到端算法的定义和分类。
结论部分主要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面向互联网的端到端服务体系架构设计
面向互联网的端到端服务体系架构设计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互联网转型,把传统的业务模式和服务迁移到了互联网上。
而随之而来的挑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端到端服务体系。
本文将从架构设计的角度来探讨这一话题。
一、端到端服务体系架构概述端到端服务体系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和外部用户之间的一种服务传递方式,也就是整个服务流程的一部分。
这种服务体系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服务的可靠性以及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完善的架构设计支持。
在互联网服务的设计中,端到端服务体系架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架构设计要素01. 服务治理为了确保端到端服务体系的良好运行,需要对服务进行治理,包括服务的注册、发现、交互、监控和管理,以保证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服务治理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素,它需要包括服务注册中心、服务编排、服务负载均衡、服务故障恢复、服务安全等组件。
02. 分布式系统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服务规模也会变得越来越庞大,因此需要构建大规模的分布式系统来支持服务的处理。
分布式系统需要具备高可用性、高性能、扩展性、安全性、容错性等功能,同时还需要支持服务的动态调度和部署,以实现业务的快速迭代和部署。
03. 云原生云原生是一种基于云计算和容器技术,支持快速部署和扩展应用的技术架构。
它可以支持企业快速地迭代业务,同时保证了应用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端到端服务体系设计时,需要考虑云原生的支持和应用,尽可能地优化应用程序的性能,同时最小化应用程序的资源占用。
04. 开放式架构随着企业内部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扩展,很快就会面临系统集成和互操作的挑战。
而开放式架构可以规范化、结构化服务的开发和集成,使不同的系统能够共同工作,支持跨系统和跨组织的服务治理,提高了可重用性和互操作性。
三、实施方案01. 服务拆分在进行端到端服务体系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服务的拆分,将复杂的服务拆分成相对简单的单元,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管理。
点到点与端到端区别
端到端与点到点的区别(1)点到点连接点到点是物理拓扑,如光纤,就必须是点到点连接,DDN专线也是,即两头各一个机器中间不能有机器。
点到点是网络层的,你传输层只认为我的数据是从a直接到e的,但实际不是这样的,打个比方,传输层好象领导,他发布命令:要干什么什么事,但真正干的不是他,真正干的是员工,也许领导认为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干好的事,在员工眼里却是难于登天,手续极其烦琐,所以传输层是发布命令的领导,他说的是命令,也就是最终的目的,所以他只看到最初的地址和最终的地址,既一个任务的两个端点,网络层就相当于员工,领导的任务我要一步一步的作完,先从a到b,在从b到c...,所以他看到的只是整个任务的一个阶段,a到b,b到c...这就是点到点。
(2)端到端连接端到端是传输层的,你比如你要将数据从A传送到E,中间可能经过A->B->C->D->E,对于传输层来说他并不知道b,c,d的存在,他只认为我的报文数据是从a直接到e的,这就叫做端到端。
端到端是网络连接。
网络要通信,必须建立连接,不管有多远,中间有多少机器,都必须在两头(源和目的)建立连接,一旦连接建立起来,就说已经是端到端连接了,即端到端是逻辑链路,这条路可能经过了很复杂的物理路线,但两端主机不管,只认为是有两端的连接,而且一旦通信完成,这个连接就释放了,物理线路可能又被别的应用用来建立连接了。
TCP 就是用来建立这种端到端连接的一个具体协议,SPX也是。
总之,一句话概括就是端到端是由无数的点到点实现和组成的。
------------------------------------------------------------------------------------------端到端与点到点是针对网络中传输的两端设备间的关系而言的。
端到端传输指的是在数据传输前,经过各种各样的交换设备,在两端设备间建立一条链路,就象它们是直接相连的一样(逻辑上),链路建立后,发送端就可以发送数据,直至数据发送完毕,接收端确认接收成功。
资深顾问讲解IPD研发流程本质(二)
资深顾问讲解IPD研发流程本质(二)上篇我们分析了,IPD,集成产品研发,是一套产品经营管理体系,是将产品经营的思想和方法置于开发流程之中;也谈到了7大核心思想。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IPD流程所倡导的核心思想:端到端、并行、结构化。
1.新产品研发是端到端管理端到端,新产品研发的起点是客户需求,终点,也就是项目结束,也是对客户需求所有要素的满足,满足了,项目就结束了。
端到端管理,就是从起点到终点完整管理,管理产品研发,不要象马路警察一样各管一段,管理要有始有终,自始至终,负责到底,有一位端到端的管理者。
因为,各管一段,上段不管下段的需求,上段会把许多缺陷埋在流程中,可能是能力的原因,也可能是主观原因,这样会导致下段问题频发。
如产品试生产中发现的许多问题,其实是由于上段设计人员所引入的设计缺陷。
以上道理说起来容易,但现实生活中做起来是难的,我所接触的大部分企业的产品研发,一般的做事规则是,营销体系负责产品市场需求,只要评审通过,就抛给了研发,研发体系从技术方案设计负责到实验室样机或小批量生产结束,只要通过测试,就抛给了供应链,供应链试生产出来,只要检验通过,就抛给了销售,各管一段,下段遇到的问题,希望上段来解决,因为本来就是你上段引入的缺陷,但上段会找各种原因推掉,因为上段已经评审通过,认为自己的事情已经做完毕,而且通过了验收,下段发现的问题由你下段人来解决。
南京有一家做伺服产品的公司,其研发团队只负责到实验室样品,只要实验室样品测试通过,研发团队就解散了,但下游试生产部门遇到问题(其实许多问题是设计造成的)只有自己想办法了。
其实,我们国家在河流管理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由于水的流动性,以及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各自管辖范围的权限交叉,导致出现水污染时,一些推诿、扯皮现象在所难免。
解决这些复杂的水问题,国家推出河长制,也就是说,河长统一管理从源头到流入大海,端到端管理,如果河流出现污染问题,首先问责河长。
端到端流程的定义与注意事项
端到端流程的定义与注意事项1. 定义端到端流程是指从业务的开始到结束,涵盖了所有参与方和环节的完整流程。
它将不同环节和参与方之间的交互、数据传递和处理串联起来,以实现业务目标。
端到端流程可以跨越不同的系统、部门和组织,确保业务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结果。
2. 步骤和流程步骤一:明确业务目标和需求在开始定义端到端流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业务目标和需求。
这包括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期望达到的结果以及相关的约束条件。
通过与相关参与方进行沟通和讨论,确保对业务目标和需求有一个清晰的共识。
步骤二:识别参与方和环节确定参与方是指识别所有涉及到该业务流程中的角色、部门或系统。
参与方可以包括内部员工、外部供应商、合作伙伴或客户等。
需要确定每个参与方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责任。
确定环节是指将整个业务流程划分为多个具体步骤或阶段。
每个环节代表了一个特定的任务或活动,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步骤三:定义输入和输出对于每个环节,需要明确该环节的输入和输出。
输入是指进入该环节时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或资源,输出是指从该环节出来时产生的结果或影响。
输入和输出应该具有明确的规范和格式,以便于不同参与方之间的交互和数据传递。
还需要确定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必要的验证和检查机制。
步骤四:定义流程控制和条件在整个端到端流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条件和规则。
这些条件和规则可以用来控制流程的走向、决策的判断以及结果的处理。
定义流程控制和条件包括确定每个环节之间的依赖关系、触发条件、决策点等。
这些控制和条件应该与业务目标和需求保持一致,并且能够满足业务流程中不同参与方的要求。
步骤五:设计系统集成和数据传递在端到端流程中,不同系统之间可能存在数据交互和集成。
设计系统集成包括确定各个系统之间的接口和数据传递方式,以及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设计数据传递包括定义数据的格式、协议和传输方式,以及数据的转换和映射规则。
浅谈“端到端”原则的发展
浅谈“端到端”原则的发展作者:王明贞来源:《新课程·中旬》2013年第06期摘要:端到端原则对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具有核心的指导意义,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应用到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端到端原则的发展,并且讨论了当前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与端到端原则之间的联系,从中得出结论:为了支持网络体系结构,端到端原则的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端到端原则;网络体系结构;发展历程一、引言Saltzer,Reed和 Clark在论文《The End-TO-End Arguments in System Design》中涉及的端到端原则对网络体系结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端到端原则起初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在一个通信系统中在什么地方增加功能最合适,然而在接下来时间里,它却被用来维护公开性、增强可靠性健壮性、保护用户的选择权和使新的服务开发更容易。
本文描述对端到端原则发展趋势的一些个人看法。
二、端到端原则的主要发展历程1.第一阶段端到端原则起初是用来解决在通信系统中在什么地方增加功能最合适,“一种应用功能只有当其知识和帮助置于通信系统的边缘才能完全和正确地实现,因此将提出这种应用功能作为通信系统本身的性质是不可能的”。
保证交付功能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原始的ARPANET每当发送完一个数据包时就返回一个信息“Request for next message”。
然而发现这条信息对网络中的拥塞控制非常有效,因为在收到确认信息之前ARPANET拒绝再向目的地发送任何信息,这条信息是可靠交付的明显特征。
但发送主机并不想知道网络是如何传送数据包的,它只想知道数据包是否在目的主机被正确处理。
从当前的IP网络结构来看,一个可靠的传输层需要一个表示传输成功的标志。
同样,应用层有应用层的确认信息,在其他方面,用状态码表示对请求的处理。
2.第二阶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端到端原则被渐渐地用来关注在网络中的什么地方增加应用的状态信息:应该在网络中还是在端系统中。
《端到端流程》读后感
端到端流程: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商业中著名的“不可能三角”,即效率、成本和质量,三者不可能同时达到最优。
不过这个理论是基于传统的商业结构来说的,而且原理论是角度偏向绝对意义上的最优,而从相对来看,一旦一些企业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打法,他们也能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来源就是:端到端流程。
本书中的流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流程图或流程性工具,其核心是一种思想,涉及跨职能协作沟通场景下的一种打破效率屏障、打破“不可能三角”的一种思想。
端到端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简化为“需求—现金”。
一端是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需要探索怎么样高效、高质量满足客户需求,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推荐;另一端是企业的营收、利润,即如何保持企业高效、低成本地运转。
两端之间依靠高效的流程组织来协调运转,保证两端有良好的平衡,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又可以赢得丰厚的利润,以此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哈默在文中痛斥了企业的一种通病,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虽然都按照各部门的目标去努力工作,看似最终各个部门的业绩表现都很优秀,但实际在客户一端并没有达到满意,另一端公司也没有获得理想的利润。
这种悖论究竟是如何导致的呢?此时如果你组织一个团队从鸟瞰的角度对整个公司的业务运转就可以看出:第一,各个部门各自的业绩目标是有问题的,从各部门自身角度拟定的目标意义不大,最终的效果就是各自的最优却没有成就整个企业的最优;第二,部门间的协作问题很大,内耗十足,真正对客户有价值的环节占整个业务流程的比例太低,无形中加大了时间和资源的损耗,最终导致公司的亏损。
那么意识到这些问题后,就必须开始行动,哈默从三个大的层面展开整个重塑所需要的环节和原则:1.设计及指标的重塑端到端流程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流程重塑和目标拟定。
流程重塑的核心是打破企业的“竖井”,将不同职能部门真正有效地串联起来。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简单地进行部门重组,而是先要分析当前业务运转的流程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核心流程,即为客户和企业创造价值的流程(增值流程),有多少是间接的非增值流程,有哪些属于浪费的流程,在此基础上开展讨论以设计出新的流程。
流程设计的六大精炼原则
所谓的不遗漏、不重叠指在将某个整体(不论是客观存在的 还是概念性的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时,必须保证划分后 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各部分之间互斥(Mutually Exclusive),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
(二)端到端打通-合作伙伴、员工
从供应链角度,从企业网络群角度来看,企业需要将合作伙 伴(供应商、渠道商等)看成是互利的价值共同体,而不是 零和博弈,不是进行压榨的交易对象。所以端到端流程设计 也越来越强调关注合作伙伴的需求,如何帮助合作伙伴共同 成长,如何共享利益,让合作伙伴获得合理的回报。其设计 逻辑与理念同外部客户端到端流程是一致的。 企业亦逐步意识到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只有员工满意 度高、忠诚度高,企业才会有更好的运营,更高的客户满意 度、更好的财务回报。为此企业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关注 员工满意度的管理,而面向员工的端到端流程则是这一策略 具体落地的载体。
(二)端到端打通
端到端流程是“从利益相关方需求出发到利益相关 方满意结束”的一条首尾相连、全程贯通的活动流转过 程。基于端到端打通原则做流程规划,要求每一个一级 流程设计都必须是端到端视角的,即:始于利益相关方 需求,终于利益相关方满意的一条完整的流程活动价值 链条。
通常企业在做端到端流程设计时,要考虑四类关键 利益相关方:外部客户、员工、合作伙伴/供应商、股 东,而其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是外部客户。
(二)端到端打通-客户
对客户而言,客户不关注企业内部流程是如何流转的,也不关注过程 是如何执行的,表现有多优异,客户关注的是结果给他带来的价值是 否达到预期,给他带来的体验如何。例如,订单执行流程,客户不关 注单个下单环节、内部审核、计划排产、采购、制造、发货等过程, 他关注的是企业是否能够在他期望的时间内把正确的产品交付到正确 的地点。客户追求的是全过程的体验,对于MOT(关键时刻/接触点) 的体验是否积极、正向、满意,只要有其中一个环节让客户体验不好, 其他环节做得再好,对客户而言都是没有价值的,客户最终体验都是 差的,最终会导致到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下降。
端到端流程第一章读后感
端到端流程第一章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端到端流程的定义和重要性三、读后感的内容概述四、对端到端流程的认识和思考五、总结与建议正文:【引言】作为一名热衷于学习的企业员工,我有幸阅读了《端到端流程》一书。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剖析,让我对端到端流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以期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应用端到端流程。
【端到端流程的定义和重要性】端到端流程,简单来说,就是从客户需求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流程和环节,最终满足客户需求的整个过程。
它强调的是在整个流程中,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以及信息的透明度和流畅性。
端到端流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够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读后感的内容概述】在阅读《端到端流程》一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
书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阐述了端到端流程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方法。
以下几点内容让我印象深刻:1.客户导向:企业应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和改进流程,以满足客户的期望。
2.协同合作:各部门之间应打破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以提高整个流程的运作效率。
3.数据驱动: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4.持续改进:端到端流程的优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企业需要不断地学习、尝试和调整。
【对端到端流程的认识和思考】阅读本书后,我对端到端流程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我认为,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认真研究和应用端到端流程。
它不仅能帮助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还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总结与建议】总之,《端到端流程》一书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佳作。
它为企业在管理实践中探索端到端流程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在此,我向大家强烈推荐这本书,希望它能为大家的工作带来新的启示和灵感。
同时,我也建议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进端到端流程的优化:1.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全面提升客户满意度。
形容端到端的名词 -回复
形容端到端的名词-回复什么是端到端(End-to-End)?端到端是指在信息传输或处理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涵盖整个流程的概念。
它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系统、技术和方法,旨在确保数据在不同环节中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常情况下,端到端的流程包括数据生成、传输、处理和接收等各个环节。
在计算机科学和网络通信领域中,端到端指的是通过网络从源头到目的地完全保留数据的原始状态的过程。
在这种过程中,数据包不会被拆分、重组或更改,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该术语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供应链管理、软件开发和物流等,以强调整个过程的全面性。
端到端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方法来确保信息在整个流程中的安全传输。
传统的中间节点可能会增加数据泄露、篡改或丢失的风险,而端到端的方法允许直接连接源和目的地,减少了这些潜在威胁的可能性。
此外,端到端还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和效率,因为数据不需要经过额外的处理或传输步骤。
举个例子来说明端到端的概念。
想象一下,在一个在线购物的网站上购买商品。
你浏览网站,找到心仪的商品,添加到购物车,然后填写支付和配送信息,最后确认订单。
在这个过程中,从你选择商品到成功下单的整个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端到端的流程。
首先,从你的电脑或移动设备上发送的请求被传输到网站的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通过数据库检索商品信息,并将其返回给你的设备。
然后你将商品添加到购物车,服务器再次将更新的信息返回给你。
至此,数据的生成和传输阶段已经完成。
接下来,你填写支付和配送信息。
这些数据被发送到支付和配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并进行处理。
在完成支付和配送信息的处理后,服务提供商会将确认信息返回给网站的服务器。
最后,网站的服务器再将订单确认信息返回给你的设备。
这个过程包含了数据处理和接收的阶段。
在这个例子中,从选择商品到成功下单的整个过程都涵盖了整个端到端的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被始终保持,以确保你的购物体验顺利进行。
端到端、点到点的概念
端到端、点到点的概念端到端、点到点概念1、点到点是数据链路层的说法,因为数据链路层只负责直接相连的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个节点的数据链路层接受⽹络层数据并封装之后,就把数据帧从链路上发送到与其直接相邻的下⼀个节点。
端到端是传输层的说法,因为⽆论TCP还是UDP协议,都要负责把上层交付的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不论其中间跨越多少节点。
只不过TCP⽐较可靠⽽UDP不可靠⽽已。
所以称之为端到端,也就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
2,从本质上说,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络层组成的通信⼦⽹为⽹络环境中的主机提供点到点的服务,⽽传输层为⽹络中的主机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直接相连的节点对等实体的通信叫点到点通信。
它只提供⼀台机器到另⼀台机器之间的通信,不会涉及到程序或进程的概念。
同时点到点通信并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不能说明源主机与⽬的主机之间是哪两个进程在通信,这些⼯作都是由传输层来完成的。
端到端通信建⽴在点到点通信的基础之上,它是由⼀段⼀段的点到点通信信道构成的,是⽐点到点通信更⾼⼀级的通信⽅式,完成应⽤程序(进程)之间的通信。
3、端到端与点到点是针对⽹络中传输的两端设备间的关系⽽⾔的。
端到端传输指的是在数据传输前,经过各种各样的交换设备,在两端设备间建⽴⼀条链路,就像它们是直接相连的⼀样,链路建⽴后,发送端就可以发送数据,直⾄数据发送完毕,接收端确认接收成功。
点到点系统指的是发送端把数据传给与它直接相连的设备,这台设备在合适的时候⼜把数据传给与之直接相连的下⼀台设备,通过⼀台⼀台直接相连的设备,把数据传到接收端。
端到端传输的优点是链路建⽴后,发送端知道接收设备⼀定能收到,⽽且经过中间交换设备时不需要进⾏存储转发,因此传输延迟⼩。
端到端传输的缺点是直到接收端收到数据为⽌,发送端的设备⼀直要参与传输。
如果整个传输的延迟很长,那么对发送端的设备造成很⼤的浪费。
端到端传输的另⼀个缺点是如果接收设备关机或故障,那么端到端传输不可能实现。
端到端的流程管理方法
端到端(End-to-End)什么是端到端流“端”指企业外部的输入或输出点,这些外部的输出或输入点包括客户、市场、外部政府或机构以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端到端流程”指以客户、市场、外部政府或机构及企业利益相关者为输入或输出点的,一系列连贯、有序的活动的组合。
端到端流程是从客户需求端出发,到满足客户需求端去,提供端到端服务,端到端的输入端是市场,输出端也是市场。
这个端到端必须非常快捷,非常有效,中间没有水库,没有三峡,流程很顺畅。
如果达到这么快速的服务,降低了人工成本,降低了财务成本,降低了管理成本,也就是降低了运作成本。
其实,端到端的改革就是进行内部最简单的最科学的管理体系的改革,形成一支最精简的队伍。
[编辑]端到端的流程的理解[1]我们根据一条铁路线的示意图,来分析端到端的流程与紧邻部门的流程的不同(见下图)。
京沪线是一条铁路大动脉,它包括很多局部站点之间的短途铁路,我们用这个大动脉来比喻端到端的流程,用一截一截的短途铁路来比喻企业紧邻部门的流程。
后者往往只涉及企业的两三个部门。
由于某次应急救火的事情就制定了一个流程或者制度,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日积月累,这种零碎的规定越来越多,经理们往往抱怨“ 现在的流程和制度文件比较零碎、重叠、繁多、杂乱” 。
回想一下,你了解的企业中,这种零碎规定多不多?那么,从企业全局来看,要不要抓大放小、把几个大流程真正抓好呢?一个企业有哪几个大流程要管理?如何对其定期开会反思、检讨改进呢?开会检讨的时候怎样避免把责任推给某个部门或者某个人呢?当你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涉及端到端的流程管理,这和中国铁路的大提速也很相似:中国铁路近几年已经有好几次提速,铁路提速必须从整体出发,统一规划,因为各条线路的运行是相互影响的,而且也只有从主干线着手才能最大限度体现提速的价值,因此第六次大提速的时候主要包括: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等,几乎全部都是主干线。
如果换成流程的语言,局部铁路的提速不等于全国大提速,要实现大提速,就要关注端到端的流程的优化。
端到端原理给我们的启示观后感
端到端原理给我们的启示观后感
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端到端”的学习方式,属表示学习的一种。
这是深度学习区别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其他机器学习算法,如特征选择算法、分类器算法、集成学习算法等,均假设样本特征是给定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的机器学习算法,在深度学习时代之前,样本表示基本都使用人工特征,人工特征的优劣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任务精度。
这样便催生了一种特殊的机器学习分支——特征工程。
在深度学习到来之前,特征工程在数据挖掘的工业界应用及计算机视觉应用都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
端到端的学习方式就是在整个学习流程中并不进行人为的子问题划分,而是完全交给深度学习模型直接学得从原始输入到期望输出的映射。
相比分治策略,“端到端”的学习方式具有协同增效的优势,有更大可能获得全局最优解。
对于深度模型,其输入数据是未经任何人为加工的原始样本形式,后续则是堆叠在输入层上的众多操作层。
这些操作层整体可被看做一个复杂的函数Fcnn,最终损失函数由数据损失和模型参数的正则化损失共同组成,深度模型的训练则在最终损失驱动下对模型进行参数更新,并将误差反向传播至网络各层。
模型的训练过程可以简单抽象为从原始数据向最终目标的直接“拟合”,而中间的这些部件正起到了将原始数据映射为特征(即特征学习),随后再映射为样本标记(即目标任务,如分类)的作用。
端到端流程
端到端流程端到端流程是指从起点到终点的完整流程。
它考虑了所有环节和组成部分,以确保整个流程的顺利执行。
以下将介绍一个典型的端到端流程,并解释每个环节的作用。
首先,端到端流程的第一个环节是需求收集。
在这个环节中,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将明确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这包括客户、业务部门和其他相关方。
需求收集的目的是确保我们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满足其期望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是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根据收集到的需求,设计一个满足客户期望的解决方案。
这可能涉及到系统架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方面。
设计阶段的目标是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设计完成后,就进入了开发阶段。
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根据设计文档和规范,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和功能。
开发阶段涉及编码、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等活动。
开发的目标是按照设计要求,开发出高质量的系统。
然后是测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测试团队将对系统进行测试,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预期。
测试活动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
测试的目标是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缺陷,以确保系统的质量。
测试完成后,就进入了部署阶段。
在这个阶段,系统将被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开始为用户提供服务。
部署活动包括安装、配置和数据迁移等。
部署的目标是确保系统平稳地过渡到生产环境,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最后是维护阶段。
在这个阶段,系统将持续地进行功能优化、性能优化和故障修复等工作。
维护的目标是确保系统持续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并能够持续地提供高可用性和高性能。
综上所述,端到端流程是一个全面考虑需求、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的完整流程。
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职责,通过各个环节的协同工作,确保整个流程的顺利执行,从而为用户提供满足他们期望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端到端”原则的理解前些天读了两篇论文,一篇是J.H.Saltzer,D.P.Read 和 D.D.Clark 在80年代初发表的《The End-TO-End Arguments in System Design》,另一篇是David D.Clark在前篇论文发表近20年后写的《Rethinking the Design of the Internet-The end to end arguments vs. the brave new world》,这两篇论文都是网络设计原则方面的重要理论探讨。
《The End-TO-End Arguments in System Design》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端到端原则”,文章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功能之间进行合适的划分,如何将功能安置到合适的层中。
通讯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要让传输中各种错误发生的概率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
对于一个通讯可靠系统,它的出错率应该是很低的,而且只需通过简单的多次传输就可以实现系统的目标。
当然也可以采用“端到端确认重传”来实现,这时就要考虑这些功能在系统中什么地方实现,即层次上的考虑。
设置功能时要考虑两个因素的权衡:代价和性能。
通常底层的功能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如底层的校验机制),但全局的代价较大(overall cost)。
在文中作者通过几个例子(传输保证、安全传输、时序控制以及实务管理)来说明将一些功能放到高层(End)是有利于系统的实现和性能提高的。
同时也强调一点:任何应用对功能的需求都是有特指的,因此不可能存在一种底层的功能满足所有的上层应用需求。
任何底层功能的设定都是高全局代价的。
因此,某些功能的不完全实现往往是提高系统功能的好办法。
作者认为网络传输是不可靠的,即由于错误的复制或缓冲,硬件处理器或记忆短暂的错误等各种原因会出现数据包的丢失和损坏,因此在网络的最核心的部分应该只做数据的传输而不能去做一些其他的应用,而数据是否正确传输则应该放到应用层去检查和判断——由此产生了我们今天网络应用层上的确定重传机制。
这样一来实际上是降低了网络的核心复杂度,同时也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因为网络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即传输数据,而其他的功能可以放到应用层上去实现,这样网络一旦出现故障我们首先想到的就不会是网络的核心部件了。
今天我们的网络已经是非常庞大了,可是在当时网络还刚刚起步,我在想作者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种论点呢?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反复地拜读了好多次,细细揣摩作者写作的动机,隐隐明白了作者当初想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其一,降低网络核心复杂度,简化复杂功能。
文件从主机A传到主机B,也就是说AB主机要通信,需要经过三个环节:首先是主机A从磁盘上读取文件并将数据分组成一个个数据包packet,,然后数据包通过连接主机A和主机B的网络传输到主机B,最后是主机B收到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写入磁盘。
在这个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某些原因而影响正常通信。
比如:磁盘上文件读写错误、缓冲溢出、内存出错、网络拥挤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数据包的出错或者丢失,由此可见用于通信的网络是不可靠的。
那么怎么样在不可靠的网络上实现和确保两个主机之间文件的可靠传输,即实现数据的完整而准确的传输成为通信双方信息共享的关键。
由于实现通信只要经过上述三个环节,那么我们就想是否在其中某个环节上增加一个检错纠错机制来用于对信息进行把关呢?在通信时一旦发现数据包有问题就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得到达主B的数据包都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说都是正确的数据包。
连接主机A和B的网络在通信过程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同时它在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也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那么是不是可以把数据包的纠错任务也交给网络呢?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
因为这不但会增加网络的复杂性而且会降低网络的可维护,从而必须要付出昂贵的开销,这是不可取的。
这时候“端系统”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要完成这个任务的佼佼者。
实验证明“端系统”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因为只有“端系统”可以知道哪个地方出现了错误,哪个地方需要重传。
我们将确认传输正确的任务交给“端系统”去完成,在“端系统”没有接收到完整的所需要的资源的同时,可以有多种机制来保证满足传输的正确。
如将确认重传机制放在端系统的应用层上可以保证信息的可靠到达,这样就最大的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但是为了在一个原本不可靠的网络上实现可靠传输,就必须要有一个独立于网络层的可靠传输协议和一个端系统的应用层的错误检测功能。
这样一来,网络的使命就很单纯了,网络只需要负责传输数据,而其他方面都由网络以外的系统去实现了,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网络的复杂性,提高了网络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当增加新应用时也不必改变核心网络,便于网络的升级,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其二,尽可能好的数据传输服务。
对于数据的传输来说,网络层的最主要目的是增大数据传输的速率,网络层不需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交给端系统去检测就行了,因此在数据传输中,对于网络层只能要求其提供尽可能好的数据传输服务,而不可能寄希望于网络层提供数据完整性的服务。
这种设计原则可以使得传输的速率最大化,同时也为多种服务的实现提供了数据传输方面的保证。
现在广泛使用的TCP协议也只能够用确定重传的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因此这对于端系统的检测数据完整性和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三,“End-To-End”地址透明性和全球唯一地址。
“端到端”设计原则需要给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全球唯一的地址以用于标识不同的主机,这样在传输的过程中不需要中间的节点或者转发节点对于包的内容进行修改。
在数据包中包括了来源和目的地的完整的信息,中间的路由等转发节点也不需要去知道该数据包的信息。
在这个意义上,数据在端系统之间的传输好像是有唯一的通路直接相连。
这样,端系统上的应用程序也不需要知道实际传输的具体的线路,为实际应用也带来了方便。
《Rethinking the Design of the Internet-The end to end arguments vs. the brave new world》这篇论文是MIT教授David Clark于2001年发表在ACM上的另一篇关于重新思考Internet设计原则的重要论文。
20多年前他提出的“End-to-End Argument”表述为:“一种应用功能只有当其知识和帮助置于通信系统的边缘才能完全和正确地实现,因此将提出这种应用功能作为通信系统本身的性质是不可能的。
”当时提出这种论断的依据是网络是不可靠的,网络只做最通用的数据传输,而最终检查是否正确执行只能在处于传输终端的应用层。
这样一种设计原则的优点很多,解决了当时很多难题,这在前面已有论述。
可是到了今天,这样一种设计原则是否仍然适用呢?“端到端”原则是绝对可靠的吗?这正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思考的问题。
当今的网络已是今非昔比,不但网络的规模是当时无法想象的,就是网络的应用环境也大大地改变了。
一方面由于端系统原则要求每台主机都要有一个全球唯一的地址,这样20年前的IPV4已经不可以保证每一台端系统都有唯一的地址,这样就产生了A,B,C类地址,产生了子网、网关等等也产生了IPV6技术来面对地址空间不足的挑战。
另一方面Internet初期的用户基本上都属于技术型的科研人员,而现今已普及到一般老百姓,所以事实上许多复杂的软件都放在服务器而不再是“end”,这是与当初“端系统”原则不相符合的。
由于用户急剧增加而互不了解,Internet已变成没有信用的世界,必须在网络的核心部分增加认证、授权等机制使网络更可信。
尽力服务不能保证服务质量,特别是流媒体服务质量,需要在网络中间增加存储节点。
ISP服务的多样化,要求基于中间服务器的应用。
出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政府与中介组织参与网络内容与服务的监督管理,网络核心不可能再是“Dumb”网。
所有这些变化都要求增加核心网络的功能,这对“端系统”原则提出了重大挑战。
我想今后网络的发展不可能完全局限于“端到端”原则的架构思想,但也不可能完全抛弃这样一种理论的指导,“端到端”原则所提倡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对今后网络的发展仍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什么叫端到端?点到点是物理拓扑,如光纤,就必须是点到点连接,DDN专线也是,即两头各一个机器中间不能有机器。
点到点是网络层的,你传输层只认为我的数据是从a直接到e的,但实际不是这样的,打个比方,传输层好象领导,他发布命令:要干什么什么事,但真正干的不是他,真正干的是员工,也许领导认为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干好的事,在员工眼里却是难于登天,手续极其烦琐,所以传输层是发布命令的领导,他说的是命令,也就是最终的目的,所以他只看到最初的地址和最终的地址,既一个任务的两个端点,网络层就相当于员工,领导的任务我要一步一步的作完,先从a到b,在从b到c...,所以他看到的只是整个任务的一个阶段,a到b,b到c...这就是点到点。
端到端是网络连接。
网络要通信,必须建立连接,不管有多远,中间有多少机器,都必须在两头(源和目的)间建立连接,一旦连接建立起来,就说已经是端到端连接了,即端到端是逻辑链路,这条路可能经过了很复杂的物理路线,但两端主机不管,只认为是有两端的连接,而且一旦通信完成,这个连接就释放了,物理线路可能又被别的应用用来建立连接了。
TCP 就是用来建立这种端到端连接的一个具体协议,SPX也是。
端到端是传输层的,你比如你要将数据从A传送到E,中间可能经过A->B->C->D->E,对于传输层来说他并不知道b,c,d的存在,他只认为我的报文数据是从a直接到e的,这就叫做端到端。
总之,一句话概括就是端到端是由无数的点到点实现和组成的。
早期的互联网( 即ARPANET) 是一个具有浓厚军方背景的科研性质的网络,其建设者和使用者多是一些高校或科研机构中受过良好教育的科研人员,彼此之间比较容易在信任关系、安全制度等方面达成共识和默契。
因此在DARPA 关于互联网体系的早期设计目标[5]中几乎没有考虑到关于用户管理的问题,也没有制定出合理的全局性网络安全保障方案。
随着用户群体的增加和应用领域的广泛普及,互联网上出现了以攻击、入侵、破坏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