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及元素周期律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精讲一. 原子结构:1.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相互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总数2. 电子云电子云密集(密度大)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大电子云稀少(密度小)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小3.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低(离核近)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高(离核远)的电子层里。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2n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二. 元素周期律:1. 元素周期律内容2. 元素周期律实质3.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4.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例1. (95-全国)F2的沸点()Br2的沸点。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解析]沸点高低的判断,一般步骤:同条件下的物理状态。

(熔沸点:固体>液体>气体)当同条件下的物理状态相同时,比较晶体类型。

(一般,熔沸点:原子晶体>液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当晶体类型也相同时,比较结合力的大小。

氟单质和溴单质条件1、2都相同,所以比较结合力。

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而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主要由分子量决定。

由于溴单质分子量大,所以它的沸点高。

答案:B例2.(97-全国)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

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B. 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C. 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D. 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解析]考察重点是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注意:位置——结构——性质的三角关系,所以要熟悉重要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铍和硼属于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递减。

铍原子核外只有两层,失电子后,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化学性质相似,且有一定的递变规律。

铍在钙上,金属性比钙弱,故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铍在镁上,和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应比镁弱,镁和冷水不反应,所以铍也不反应。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

专题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明·课程标准MINGKECHENGBIAOZHUN对应学生用书学案P471.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能结合实验及事实进行说明。

2.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能基于化学键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品·高考真题PINGAOKAOZHENTI对应学生用书学案P47真题细研1.(2022·全国甲卷)Q、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

Q与X、Y、Z位于不同周期,X、Y相邻,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Q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非金属性:X>QB.单质的熔点:X>Y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Q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解析】Q、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Q与X、Y、Z不在同一周期,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Q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Q应为第二周期元素,X、Y、Z位于第三周期,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Y为Si元素,X、Y相邻,且X的原子序数小于Y,则X为Al元素,Q、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Q、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3-4=1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7,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为F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P元素,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O元素,则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S元素,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N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为Cl元素;综上所述,Q为N或O或F,X为Al,Y为Si,Z为Cl或S或P,据此分析解题。

X为Al,Q为N或O或F,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减弱,故非金属性:Q>X,A错误;由分析可知,X为Al属于金属晶体,Y为Si属于原子晶体或共价晶体,故单质熔点Si>Al,即Y>X,B错误;含有氢键的物质沸点升高,由分析可知Q为N或O或F,其简单氢化物为H2O或NH3或HF,Z为Cl或S 或P,其简单氢化物为HCl或H2S或PH3,由于前者物质中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后者物质中不存在,故沸点Q>Z,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P、S、Cl的非金属性均强于Si,因此最高价含氧酸酸性:Z>Y,D正确。

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十一: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人教课标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十一: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人教课标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立地理解。
四、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7个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第1周期 2种元素 三个短周期 第2周期 8种元素
第3周期 8种元素 第4周期 18种元素
三个长周期 第5周期 18种元素
第6周期 32种元素 一个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应有32种元素,
现有26种元素。
(2)16个族 七个主族:由长周期和短周期元素组成, IA~VIIA 位于第1、2、13、14、15、16、 17纵行 七个副族:仅由长周期元素组成,IB~VIIB 位于第11、12、3、4、5、6、7纵行

【例4】 X元素组成三种气态单质,都是双原子

分子,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2、34、36。

今有这三种单质的混合气体,分子数之比为

15∶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和 同 位
A.则若X该3的容分器子中有的4种X2全部转化成同素异形体X3, B. 质量数为16的同位素的原子物质的量分数为
85%
量分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
构 和
A . 20%
B. 略大于20%

C. 略小于20% D. 80%


【解析】


10 5
B的原子个数的百分含量为x,则

10.80=10x+11(1-x) , 解 得 : x=20% , 当 年 不
结 构
少考生未认真审题,误选了A。这是把“同位 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与“同位素的原子质量 分数”混为一谈之故。同位素的原子质量分数
子单同位素12C、
13C,氧有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由这五

种微粒构成的CO2分子中,其式量可能有( )

2023届高中化学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第4讲-元素性质与元素周期律(表)(学案)

2023届高中化学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第4讲-元素性质与元素周期律(表)(学案)

第4讲元素性质与元素周期律(表)学案一、知识重构1.元素周期律(表)推断必备知识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核素的表示形式:①若为①A、①A族元素,差值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①若为①A族至①A族元素,差值等于下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第2、3周期没有过渡元素,相差1第4、5周期各有10种过渡元素,相差11第6、7周期各有24种过渡元素,相差25。

2.掌握元素推断中常用的两条规律 (1)最外层电子规律(2)“阴上阳下”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阴上阳下”规律.如 O 2-、F - 、Na + 、Mg 2+、Al 3+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Na 、Mg 、Al 位于 O 、F 的下一周期.3.“等电子”微粒推断方法 ①“10电子”微粒①“18电子”微粒还有CH 3-CH 3、H 2N -NH 2、HO -OH 、F -F 、F -CH 3、CH 3-OH……4.牢记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特性”的元素 H 「单质密度最小、原子半径最小」Li 「①单质密度最小的金属元素;①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C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①对应的某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①某种氧化物可产生“温室效应”的元素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N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的元素;①常见氢化物可作制冷剂;①某一氢化物可作气态燃料 O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①简单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①某一单质可杀菌、消毒、漂白①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F 「①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①无正化合价的元素;①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①无氧酸可腐蚀玻璃的元素;①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①阴离子的还原性最弱的元素;①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Na「①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元素;①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①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金属元素;①两种常见氧化物的水化物均呈碱性的短周期元素;①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Al「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①氧化物可作耐火材料;①氧化物是刚玉、宝石主要成分的元素」Si「①单质为常见的半导体材料;①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难溶于水①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角」P「①组成骨骼和牙齿的必要元素;①某一单质和其氢化物都能自燃」S「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①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元素」Cl「单质是黄绿色气体、氧化物用做饮用水的消毒」K「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的元素」Ge「单质为常见的半导体材料」Br「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Cs「①最活泼的金属元素;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元素;①阳离子的氧化性最弱的元素」5.牢记“原子结构特点凸显”的元素(短周期元素)(1)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

高中化学 (新高考)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三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学生版

高中化学 (新高考)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三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学生版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ⅠA 和Ⅰ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Ⅰ.客观题(1)考查同位素相关概念的辨析以及原子中各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结合化学用语考查原子结构、电子式和化学键。

Ⅰ.主观题(1)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相互推断,并融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2)渗透于化学基本原理综合题、化学工艺流程题等考查化学键、化合物类型的判断,以及电子式的书写等。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强化记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命题趋势考点清单专题 三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成的横行叫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族(除8、9、10列)。

长式元素周期表有18纵行,分为16个族。

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族序数后加字母A表示。

7个。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

用族序数(罗马数字)后加字母B表示。

7个。

第Ⅰ族:第8、9、10纵行。

0族:第18列稀有气体元素。

二、原子结构1.突破原子组成的两大关系(1)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存在两个等量关系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高中化学 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和结构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

高中化学 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和结构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

必修二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知识点一、原子结构质子(Z 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 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3.元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注:①元素重要化合价的变化中O一般无正价,F无正价,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关系;②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仅适用于非金属元素)③金属无正价④有些非金属有多种化合价,如:C元素有+2,+4,-4价(在有机物中也可以有-3,-2,-1价);S元素有+4,+6,-2价;Cl元素有-1,+1,+3,+5,+7价;N元素有-3,+1,+2,+3,+4,+5价。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实验依据:a.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这种金属元素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c.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例:比较1:①镁与2mL1mol/L 盐酸反应②铝与2mL1mol/L 盐酸反应32222l 6l 2l l 3g 2HCl MgCl H A HC A C H ↑↑+=+反应比较容易M +=+反应更加容易所以金属性:l Mg A > 比较2:⑴钠与水反应(回忆)⑵镁与水反应【实验5-1】2222222()22()Na H O NaOH H Mg H O Mg OH H ++↑++↑冷=碱性:2aOH Mg(OH)N >金属性:Na Mg Al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实验依据:a.非金属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如果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容易且稳定,则证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反之,则非金属性较弱;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c.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l r F C >>B >I对于同一周期非金属元素:如2i l S P S C 、、、等非金属单质与2H 反应渐趋容易,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432i l S H PH H S HC <<<上述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2334244i l H S O H PO H SO HC O <<<非金属性:i l S P S C <<< 结论: a g l i l N M A S P S C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5)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一、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核外电子原子质子 (Z)原子核 中子(N) (A Z Z) 2、.构成原子及原子核各粒子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性原子或分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所带电荷数(原子、分子或离子)(3)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

(4)质量数(A)=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整数值。

在短周期元素中,许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约是原子序数的2倍。

3、例题(1)、已知元素X 、Y 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 和b ,它们的离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 .(2)、核内中子数为N 的R 2+,质量数为A ,则它的ng 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3)、11H 、21H 、31H 、H +、H 2是( )A.氢的五种同位素B.五种氢元素C.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D.五种核素(4)、H 、D 、T 分别可以得到 种不同的氢分子,其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为 。

(5)、有关3517Cl -粒子,回答下列问题: (1) 含质子数 17 ;中子数 18 ;电子数 18 ;质量数 35 。

(2) 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略) :电子式 (略) 。

(3) 它与3517Cl 、3717Cl 之间的关系是 它与是3517Cl 同种原子;与3717Cl互为同位素。

;(4) 它与3517Cl 的半径大小的关系是 前者大于后者 .(5) 已知Cl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可知原子在自然界的原子质量分数之比为 3:1 。

(6)、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 ,中子数为n ,则下述论断正确的是( )A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这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为m+nC .若碳原于质量为Wg ,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 ;D .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 (7)、已知,某元素的一种核素的n 个原子的质量为Wg ,其摩尔质量为M g/mol ;则氯元素的一种核素35Cl 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是 。

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考点知识讲解与训练34---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解析版)

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考点知识讲解与训练34---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解析版)

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高频考点知识讲解与训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化学性质必然相似B.VII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的周期数C.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以为28D.非金属元素氢化物越稳定,该非金属性越强【答案】B【详解】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如He和Mg,前者为稀有气体元素、稳定,后者为金属元素、具有还原性,A选项错误;B.VIIA族元素最外层获得电子达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层数不变,元素周期数=原子电子层数,所以VII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的周期数,B选项正确;C.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以为2、8、18、32,但不可能为28,C选项错误;D.非金属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D选项错误;答案选B。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原子半径:r(X)<r(Y)<r(Z)<r(W)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答案】D【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应为F;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F,应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由原子序数关系可知Z为Na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应为S元素,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率知识解答该题。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O,Y为F,Z为Na,W为S;A.元素Y、W的简单阴离子分别为F-、S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故A错误;B.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F<O<S<Na,故B错误;C.F的非金属性比S强,则HF比H2S稳定,故C错误;D.Na是活泼金属,F是活泼非金属,两者组成的化合物NaF为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答案为D。

高中化学高考二轮复习教案第10讲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人教版

高中化学高考二轮复习教案第10讲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人教版

第10讲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建议2课时完成)[考试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5)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选考内容)[要点精析]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周期、族与电子层构型S区元素价电子特征排布为nS1~2价电子数=主族序数p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ns2np1~6d区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n-1)d1~10ns1~2;最高能级组中的电子总数=族数ds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n-1)d10ns1~2;最外层电子数=族数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Li<Na<K<Rb<Cs具体规律: 3、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F--<Cl--<Br--<I--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F-> Na+>Mg2+>Al3+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Fe>Fe2+>Fe3+6、同种元素的微粒半径: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7、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

新课程高考化学高中化学重难点复习教案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与性质之原子结构周期表周期律三者的关系

新课程高考化学高中化学重难点复习教案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与性质之原子结构周期表周期律三者的关系

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与性质之原子结构周期表周期律三者的关系ZHI SHI SHU LI知识梳理)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2)每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特点。

①主族。

②0族:He :1s 2;其他:n s 2n p 6。

③过渡元素(副族和第Ⅷ族):(n -1)d 1~10n s 1~2(Pd 除外)。

(3)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①周期表的分区。

②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③元素的分布: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内,处于非金属三角区与金属接近的边缘的元素常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但不能叫两性非金属。

2.元素周期律: (1)原子半径①影响因素⎩⎪⎨⎪⎧能层数:能层数越多,原子半径 越大 核电荷数:能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 越小②变化规律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电离能、电负性。

①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

符号I1,单位KJ·mol-1。

②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键合电子的能力越强。

③判断元素电负性大小的标准。

以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

电负性没有单位,且均为正值。

在元素周期表中氟的电负性数值最大,铯的电负性数值最小,为0.7(放射性元素除外)。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

特别提醒:一个原子的逐级电离能逐渐增大的原因:随着电子的逐个失去,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越来越大,再要失去一个电子需克服的电性吸引力也越来越大,消耗的能量越来越多。

北京市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指导第二部分基本理论专题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与元素周期律

北京市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指导第二部分基本理论专题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与元素周期律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专题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与元素周期律一、知识整理物质结构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两个部分,它是探索和研究微观(核外电子排布、稳定结构、化学键的形成)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变化规律。

物质结构的知识体系见下图。

()2288⎧⎧⎫⎪⎪⎪⎨⎬⎪⎪⎪⎩⎭⎪⎧⎨⎪⎪⎨⎪⎪⎪⎩⎩、、质子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同位素中子原子各电子层最多容纳个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最外层不超过个次外层不超过1个n ⎧⎪⎧⎨⎨⎪⎩⎩离子健化学键极性键共价键:键的极性非极性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是研究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性质递变的主要规律。

元素周期律是从大量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中,分析、归纳、形成规律,经过提出假设、推理和验证,上升到理论.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高中化学要求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如何建立元素周期表以及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学习运用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的辩证关系,并指导元素化合物的研究。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47701~18⎧⎪⎨⎪⎩:、:、、:周期个短周期个长周期族个主族个副族第族和族列列Ⅷ 二、重点知识解析1.原子结构、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X AZ: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Z )不同中子数(N )的同一元素的不同种原子互称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Z )的一类原子(包括离子)的总称. (3)相对原子质量①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以126C 质量的112作为标准,某种核素的一个原子跟它相比较所得之数值(相对量),就是该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例:需3517Cl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4.969. ②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各种天然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2.化学键(1)化学键: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详案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及元素周期律一. 教学内容: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及元素周期律二. 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深刻地理解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3、理解电离能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电离能的认识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理解电负性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电负性的认识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三. 教学重点、难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四. 教学过程:(一)原子结构:几个关系式之间的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Z)=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的电荷数(阳离子为正,阴离子为负)几个概念:核素、同位素及原子量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1个12C原子的质量×1/12几种特殊粒子的结构特点:⑴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主族元素阳离子跟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相同;阴离子跟同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相同,如O2-、F-与Ne相同⑵等电子粒子(注意主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①10电子粒子:CH4、N3-、NH2-、NH3、NH4+、O2-、OH-、H2O、H3O+、F-、HF、Ne、Na+、Mg2+、Al3+等②18电子粒子:SiH4、P3-、PH3、S2-、HS-、H2S、Cl-、HCl、Ar、K+、Ca2+等(F2、H2O2、C2H6、CH3OH)③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阳离子有:Na+、NH4+、H3O+等;阴离子有:F-、OH-、NH2-、HS-、Cl-等。

(二)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能层与能级按核外电子能量的的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能层(用符号n表示);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对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同的电子,还可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l);不同的能层所分的能级数目不同,能级类型的种类数与能层数相对应;各能层的能级数等于能层的序数。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

电子云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

(三)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构造原理: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即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电子排布式: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过于繁琐,我们可以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

如:[Ar]3d54s1轨道表达式:每个方框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由下而上所表示的电子排布图。

如: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即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的能级里。

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洪特规则:(1)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不同轨道时,电子总是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2)有少数元素的气态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对于构造原理有1个电子的偏差。

因为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状态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原子较稳定。

此为洪特规则的特例。

(四)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其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同主族元素结构性质的递变规律: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1)电离能:气态的原子或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电离能。

用I表示,单位是kJ/mol。

电离能的意义:反映了元素原子失电子的难易,电离能越大,失电子越难,金属性越弱,电离能越小,金属性越强。

(2)第一电离能:处于基态的气态原子生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一电离能。

常用符号I1表示。

(3)电离能变化规律:A:同周期元素而言,ⅠA族第一电离能小,ⅦA族第一电离能最大,从左到右总体呈现增大趋势.B: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弱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1)概念:元素是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对的能力,是相对值,没有单位。

(2)意义: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反之电负性越小,相应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越弱。

(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说明]1、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元素周期表分为七个横行(七个周期),18个纵行(七主、七副、三个Ⅷ和一个0族)。

2、电离能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实验佐证,是衡量气态原子得失电子难易的物理量。

元素的电离能越小,表示气态时越容易失去电子,即在气态时金属性越强。

同一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电离能相差较小,不同能层的电子电离能相差较大。

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由于第ⅡA族的价电子构型为ns2、第ⅤA族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s2np3,分别属于全满或半满状态,属于稳定结构,因此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3、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小,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大。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递增,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电负性递减,对于副族元素而言,同族元素的电负性大体也呈现这种变化趋势。

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元素相互化合通常形成离子键。

电负性相差不大的两种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通常形成极性键,电负性相同的元素相互化合时,通常形成非极性键。

电负性相差越大的元素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趋势越大,键的极性越大。

一般,ΔX>1.7,形成离子键;ΔX<1.7,形成共价键。

4、元素的电离能和电负性都可以用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5、对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相似,被称为对角线原则。

如:锂与镁、铍与铝等。

它们的电负性相差不大,性质较为相似。

6、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气的难易程度;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③金属活动性顺序表;④金属之间的相互置换;⑤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根据电化学知识判断)7、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的非金属性:指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②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④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相互置换;⑤元素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

【典型例题】例1. 已知a A n+、b B(n+1)+、c C n-、d D(n+1)-是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C>D>A>BB. 核电荷数b>a>d>cC. 离子半径D>C>A>BD. 原子半径A>B>C>D解析:此题看似简单,但思考时容易发生混淆而出错,最好在草纸上画出ABCD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即为然后再根据元素周期律的规律进行判断可知,答案为BC答案:BC例2.ABCDE五种元素从左到右按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序数为5个连续的自然数)的顺序排列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时,D元素的负化合价可能为-2价B. A(OH)n为强碱时,B(OH)m也一定是强碱C. H n DO m为强酸时,E的非金属性一定很强D. H n CO m为强酸时,E的单质可能有强还原性解析: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时,D可能为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则D元素的负价可为-2价。

A(OH)n为强碱时,B(OH)m可能为强碱,也可能为中强碱,还可能为弱碱。

H n DO m为强酸时,即D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原子序数比D大的E可能为非金属性比D强的非金属元素,也可能为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C与元素E的关系可这样:C是16S,E是18Ar,若C是17Cl,E是19K答案:A例3. X、Y两元素的原子分别获得两个原子而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结构时,X放出的能量大于Y放出的能量;Z、W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一个电子而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W吸收的能量小于Z吸收的能量,则X、Y和Z、W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是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 Z2XB. Z2YC. W2XD. W2Y解析: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化合物。

X、Y得电子后,X放出的能量大,说明X活泼。

Y、Z失电子后,W吸收的能量小,说明W活泼。

所以应该是X和W容易形成离子化合物。

答案:C例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三周期所含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B. 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C. 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D. 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解析:同周期中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的最大,故A正确,C不正确。

由于Mg为3s2,s能级达全充满状态,比较稳定,而Al为3s2p1,故铝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镁的。

在D中钾比镁更容易失电子,钾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镁的,D不正确。

答案:A例5. 下图为周期表中部分元素某种性质(X值)随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