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2“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学案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板块一 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 板块综合提升 主题2“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板块一 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 板块综合提升 主题2“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
答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观应扶贫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特点:救灾与防灾相结合;赈灾与备荒相结合;鼓励民众平时储 蓄和筹备保险;强调构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原因:中国近代灾荒频仍,郑观应富有慈善情怀;西方慈善文化的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答案
板块一 板块综合提升
主题2 “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
热考点1 国家治理能力
[针对训练1] 观察右图 图片主要说明 A.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B.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
√C.创新制度以便加强君主权力
D.三省六部制度已基本形成
解析 答案
热考点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针对训练2] 两宋时期,各地先后兴起的市镇超过了3 600处。作为新兴 的农村商业中心,市镇并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 兴起,又以商品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经济中心的特征。这 种情况表明,两宋时期
——摘编自赵伦芬、谢晖《郑观应慈善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思想并说明其当代价值。 答案 思想:综合考察与分类定级;扶贫方式多样化;临时性救助与常 设机构救助相结合;强调地方政权扶贫的责任。 价值:精准扶贫,提高扶贫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注重系统性扶持,将摆 脱贫困的短期目标与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长远目标相结合。
√A.乡村经济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
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 C.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D.城乡之间开始出现商品交换活动
解析 答案
热考点3 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担当精神
[针对训练3] 古雅典“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在自撰 的墓志铭上,只字不提自己的文学创作成果,却突出其在马拉松同“长 头发的波斯人”战斗的“光荣业绩”。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体现了雅典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

2019高考历史若干重点与热点问题的思考(共15张PPT)

2019高考历史若干重点与热点问题的思考(共15张PPT)
3.从随意到有意:或者说,讲好故事,并有意识地渗透到构建试题 的意图和形式。即:围绕评价标准搭建试题情境、发掘学科特点、 贯彻素养指向、体现能力要求、依托必备知识、引导独立探究、鼓 励创新思维,等。
本次讲座到此结束
祝各位同仁高考备考路上结硕果 谢谢
链接:话题四 (制度创新)
链接:话题三 (中共党史)
第六章 科学与技术:创造性发展与破坏省思 执笔人:张汉林 张轩 刘松柏 第一节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第二节 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第三节 创造性发展和创造性破坏的后果
第七章 战争与和平:人类交往的经验和教训 执笔人:朱可 李杰 第一节 古代中国对域外的认识与交往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对外关系重大演变 第三节 二战后世界的格局与国际关系 第四节 人类交往的悲喜剧与世界前途
链接:2018年度 中国十大学术热 点(9、10)
链接:话题二 (世界意识)
专家们对高考的思考:
1.从考试到评价:或者说,考试从来都是一种评价,应把考试有机 地融入到整体的教育过程中去。改变的不是应试,而是应试的性质;
2.从能力到素养:或者说,能力从来都和素养有关,素养和能力的 关系是母体和肢体的关系。素养的考查涵盖历史的价值观、历史的 必备品格和历史的关键能力,这三个维度都是考试的重要内容;
现代教育: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主政治: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刑事诉讼制度的衔接
三、二轮常规复习的规整
规整的几个基本原则: 1.“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 2.找寻与提炼高考试题的“常考面”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知识体系的综合性
专家们智慧的借鉴:
第一章 近三年高考大题综述及高分突破策略 执笔人:沈为慧 何成刚 张汉林
(1)2018年相关试题汇编 (2)2019年备考角度例举

2019届高考历史热点复习

2019届高考历史热点复习

高考历史知识点系统总结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

◇ 【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事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907 960 1127 1279 1368 1644 1912 1949 【知识网络】☆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整合】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2、宗法制: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讲座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讲座
不要盲目相信历史结论,甚至可以质疑某些历史结论。 这就是批判性思维。
——杨宁一
注重历史素养的培养
对历史史实的敏锐性
——发现、捕捉问题、具有批判性思维。
历史知识的准备性与连贯性
——系统掌握知识,并能有效、准确地调动。
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特性
——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解释不停留在表面,
历史视野宽广,探究内在动因和规律, 利用已掌握史实和分析方法提出见解与看法, 增加知识的“可溶解度”和“粘连性”。
经济史: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其性质);
思想文化史:关于文学艺术版块的人文主义、古典
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 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
2、串线:线索清晰,轻重得当
(一)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 ——商周时期 内容精讲: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礼乐制。 (二)社会转型与文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内容精讲:集权政治、铁器牛耕、百家争鸣 (三)社会进步与文明嬗变——秦汉唐宋时期 内容精讲:集权政治的发展、儒家思想的发 展经济的发展情况。 (四)近代前夜的挑战与应对——明清时期 内容精讲:集权政治的异化、批判思想的出现、 新经济因素的萌芽
1. 19世纪后期洋务派大官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
式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
2.北洋政府由外债支持建立的官办企业也构成官僚资本一部分。
3.1936年以后,近现代史文献中使用的官僚资本一词,主要指国
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 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 通货膨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商企 业。尤其是在抗战时期,四大家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 济统制手段大发横财,进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官僚资本主义,是通过权利寻租,以获取超额暴利为目的的 资本主义形态。官僚资本主义是国家权力和财产私人所有制的结 合,其基础是国家权力的寻租和财产的私人所有制度,其目的是 追求超过自身(财产私人所有制)创造能力之外的财富。

2019高三历史知识点

2019高三历史知识点

2019高三历史知识点在历史学科中,高三阶段是学习的关键时期。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和掌握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的知识点,本文将着重介绍2019高三历史知识点,以供参考和学习。

一、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特殊意义。

文章内容略。

2.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战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战中的作用和贡献值得深入研究。

文章内容略。

3.解放区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解放区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对于新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文章内容略。

二、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1.新中国的成立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

文章内容略。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文章内容略。

3.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内容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文章内容略。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困难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困难。

文章内容略。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文章内容略。

通过对2019高三历史知识点的梳理,可以看出各个历史阶段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学们在复习和学习历史时,应注重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各时期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只有真正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9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共38张PPT)

2019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共38张PPT)
以文明史观为基础,整合通史体系; 以学术前沿为高度,培养多元思维。
以社会史观为指导,扩展教学资源;
2018年历史试卷保持了学科一贯坚持的严谨稳定,题型和 往年一样,难度略有降低,但同时随着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 程标准》的出台,也有一些新的变化,更多的展现了新课程标 准下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新要求。相信2019年全国 高考考试历史学科定会继续贯彻“一点四面”(一点:在高考 中要体现立德树人,四面:在高考中要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 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考查原则,坚持从有利于高校人才 选拔出发,通过优化历史试题素材选取和情境设置,加强对基 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强 化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查内容方面基本上都是考生所 熟悉的主干知识或核心知识。
广东卷命题参与人黄牧航:
“从全国各地的试题来看,应该说,传统史学 的研究内容诸如政治制度史、经济制度史、外交 史、民族关系史、科技史等仍然是命题的主要内 容,但是,社会史的逐渐渗透已经成为一个很明 显的趋势。这一方面是新课程改革的结果,另一 方面是高考命题摆脱旧的模式、寻求新的突破的 结果。”

结 论
农经济根深蒂固) 农经济顽强抵抗) 国卷入世界市场) (洋务运动) (晚清政治)
命题规律
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一般命制3道,1919年之前2道,1919年之 后1道。本题是中国近代史第1道,命题范围主要集中在晚清前期,以 甲午战争为界,命题时段主要在1830-1895年。 本题难度不会太大。预测2019年仍然是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或者 是考晚清的思想(洋务思想、维新思想等)
备考建议
1、整合知识结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可按照《考 试大纲》中考试内容的时序将重点内容整合成通史体例。 2、重视历史知识体系的综合与比较。近三年的高考试 题,考查历史知识交叉和综合的特点十分明显,尽量做到 专题史和通史交叉综合,中外历史交叉比较,必修教材和 选修教材交叉综合。 3、关注时政热点,注意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 核心灵魂。要关注“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些新概念、新论 断。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背景下,还应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拓展复习。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高考历史热点复习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高考历史热点复习

解析:“以为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制度,无一不优于他国, 所不及者惟枪炮、轮船、铁路、机器”体现了“中体西用”的 思想,这导致李鸿章“终无所成,皆由所取”,选 B 项。
答案:B
• 2.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 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 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
• (3)举措:完善三大民主制度;建立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修订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提出“依法治国”方略。(4分,任意两点即可)
• 共同点:追求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2分)
热点二 城市化, 以人为本
• 城市的发展从古至今有不同的原因、特点、表现 与影响,复习该知识点时应注意多加以比较。
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 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
•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 民族意识 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④激励有识 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②④
D.①②③④
• 答案 C
3.(17分)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 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 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同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 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 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 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荐一荐 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 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 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命题视角—— 角度一:唐代城市“市”“坊”分离,主要是政治、军事 重镇;宋代“市”“坊”界限被打破,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 强;明清时期兴起大批工商业城市。 角度二:工业革命,蒸汽机问世,人类摆脱自然条件的限 制,工厂集中而建,形成一批工业化城市,大量人口进入城市,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角度三:近代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出现了许多近代 城市,如上海、青岛等。

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重点热点问题

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重点热点问题

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重点热点问题(仅供参考)一.重点热点问题中国古代史1.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政治经济等措施。

2.中国古代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变化等内容及相互关系。

3.关注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4.继续关注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史1.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意义、教训、启示等问题2.19世纪下半期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问题(通过材料,在经济、教育、军事、政治等方面设置问题)。

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相关问题。

中国现代史1.建国初期的制度创新(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改造、外交政策等方面)2.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崛起以及现代外交调整的关系等。

世界古代史关注罗马法的现实意义和古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

世界近代史1.英、美、德等国依据本国国情进行的制度创新(注意概念的准确把握)。

2.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近代西方思想启蒙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

世界现代史1.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相互借鉴与影响(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探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相互借鉴等)。

2.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或秩序)的形成、演变。

以及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秩序问题(如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的大国博弈)。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背景、演变过程、影响等(选取新情景、新材料进行说明)。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关注梭伦改革、商鞅变法、阿里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二.学生临考指导1.第三轮复习应抓大放小,查漏补缺,回归课本。

2.考前的训练重点在选择题,大题多浏览。

3.教会学生答题的基本规律和公式。

如原因和影响的分析一般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着手。

4.教会学生主观题的得分技巧:答题时注意规范化(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答题时点要多而全、语句要简短、突出关键词;尽量使用专业词句,戒口语。

2019年高考历史 考试大纲解读 专题02 2019备考总攻略(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 考试大纲解读 专题02 2019备考总攻略(含解析)

2019备考总攻略一、试卷结构由上表可知,全国卷1的通史,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继续保持“三分天下”的格局,与前几年高考是一致的;而模块史比例严重失衡,必修二经济、必修三文化模块的考查比例大幅度下降,必修一政治模块的比例激增。

二、考点分析全国卷1考点及分值分布情况表2018年高考全国卷I历史命题细目表以及素养及难度考查情况必做题部分(85分)。

中国史占57分左右,世界史占28分左右,与2017全国卷1相比,中国史比重上升,不容忽视;从模块角度来讲,必修1和必修2仍为考试重点。

试卷总体能够发挥高考引领作用。

①注重基础与课本知识,更加注意考查主干知识,这就需要考生基础知识一定过硬。

②考查学生史学素养,即34题,所以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史学基本功与基本能力。

从选择题的分布来看:2013—2018年全国卷 I选择题知识考查目标分布示意统计结果显示,从2015—2017年,全国卷I选择题对史事本身的考查在逐步削减,关注史事的响(作用)则在增加,而2018年则重新回归到突出史事本身即“是什么”的考查上来,多达10题,超了2013和2014年的题量,而彼时正是全国卷I被诟病过专过难的时候。

可见,命题者是不会放弃学专业底色的,也意识到了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问题所在,故致力于纠偏。

二、凸显总之,我们必须把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内化为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的过程,变为培养学生历史,实现状”知识体系。

按模块重整教材,清晰勾勒历史发展脉络历史(I)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历史(I)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3.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4.近代前期中国政治的变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探索与影响(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6.现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7.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历史(Ⅱ)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历史(Ⅱ)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4.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7.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以阶段通史为主,整合三个模块的知识内容: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外历史阶段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220~907年)——中国古代文明走向繁荣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明清(1368年~1840年)——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世界近现代: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期(14—16世纪)政治革命开启工业文明的大门(17~18世纪)工业文明的确立和扩展(19世纪)(4)速度训练,限时训练。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社会热点总结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社会热点总结

高考历史热点一:改革开放40周年【知识回顾】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步性:①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②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改革日益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③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局限性:①家庭分散经营,经营规模过小,不利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士地,限制了农民的择业自由;农村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士地制度缺乏规范化的法律保障,制约了农民通过经营土地提高收入的能力。

(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三、对外开放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影响:4.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比较:改革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①背景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而被迫开放的;今天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②内容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今天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③影响不同: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今天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④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今天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019年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知识最后一个月强化总结

2019年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知识最后一个月强化总结

2019年高考历史精准复习资料高分战略秘诀
撰写人:二十画先生
1
历史学习心法
一、总认:死去活来,得意忘形,神龙活现;
二、具体方法:细腻分析,水平思考,整体把握;
三、过程: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四、目的:自作自“授”;
历史学科认识
一、史观:
1、文明史观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3、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4、社会史观
5、唯物史观
二、历史学中的几个概念认识
2
1、历史史实
2、历史叙述
3、历史阐释
4、历史观点
5、历史评价
三、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历史评价的原因
1、受时代的影响: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2、立场的不同:政治立场、国家立场、阶级立场等。

3、史观的不同;
4、个人因素的影响;
5、对历史史料的选取和辨别不同;
四、历史学习的三个层次:
1、白描式历史;
2、反思式历史;
3、哲理式历史;
五、史书的类别:
1、通史与断代史的区别:
2、纪传体与编年体的区别;
3、国别史与世界史的区别;
六、历史学习中常见的思考方式:
1、政府或个人越是提倡的,就是社会上越缺乏的;政府或个人越是反对的,就是社会上越泛滥的;
3。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板块二 主题2“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学案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板块二 主题2“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学案

主题2 “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热考点1 大航海时代[针对训练1] 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

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

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A.中国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C.西方开始了殖民扩张D.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中外交流答案 D解析中国处于贸易中心材料没有涉及到,也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材料不能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对外贸易,没有涉及到殖民扩张,故C项错误;16世纪,跨越太平洋的对外贸易与新航路有关,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中外交流,故D项正确。

热考点2 共建生态文明[针对训练2] 1842年,英国《劳工人口状况报告》出版,针对大城市死亡人数甚至超过出生人数,提出:首先和最重要的办法,同时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修建下水道,移除生活场所、街道和马路上的垃圾,以及供水系统的改进。

六年后,英国第一部《公共卫生法》颁布。

这反映出英国城市化进程( )A.降低英国人口的平均寿命B.逐步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C.直接受到工业革命的破坏D.长期缺失排水供水系统的建设答案 B解析据题干可知英国针对大城市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的情况,加强城市公共卫生建设,有助于为城市人口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因而对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有一定作用,故B项正确。

热考点3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训练3] 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建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20万串钱以“示信于众商”。

此后,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

这反映出( )A.政府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B.“官”与“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C.轮船招商局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D.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控制日渐加强答案 A解析清政府拨款、借款、减税等政策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早期工业化,故A项正确;材料清政府的举措有利于缓解官商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轮船招商局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故C项错误;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无法反映出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控制,故D项错误。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板块一主题2“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学案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板块一主题2“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学案

主题2 “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热考点1 国家治理能力[针对训练1] 观察下图图片主要说明( )A.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B.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C.创新制度以便加强君主权力D.三省六部制度已基本形成答案 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期已经形成,图片所示的中央机构为西汉时存在,故A项错误;从图片可知,皇帝通过使用身边的人员来削弱丞相的权力,但身边的人没有法定的地位,因此不能说明“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故B项错误;图片中通过利用身边的人来直接命令中央的执行机构“九卿”,从而使君权得到加强,故C项正确;图片所示中央机构为西汉的内外朝制度,故D项错误。

热考点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训练2] 两宋时期,各地先后兴起的市镇超过了3 600处。

作为新兴的农村商业中心,市镇并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又以商品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经济中心的特征。

这种情况表明,两宋时期( )A.乡村经济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C.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D.城乡之间开始出现商品交换活动答案 A解析由材料可知,两宋时期的农村商业中心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使乡村市镇更具经济性,说明乡村经济进行了自我调整和创新,故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故D项错误。

热考点3 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担当精神[针对训练3] 古雅典“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在自撰的墓志铭上,只字不提自己的文学创作成果,却突出其在马拉松同“长头发的波斯人”战斗的“光荣业绩”。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体现了雅典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B.彰显了公民维护城邦民主的责任感C.借此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D.反映了雅典精英阶层漠视文学创作答案 B解析古代雅典的社会风气应该是民主政治,且埃斯库罗斯的一次光荣战绩无法反映整个社会的尚武风气,故A项错误;戏剧家不强调自己的文学成果,却强调自己的战果,即强调自己的公民意识,故B项正确;埃斯库罗斯处于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且突出自己的公民意识,故C项错误;古雅典时期文学繁荣,故D项错误。

高三历史历史知识重点概述与历史思维培养

高三历史历史知识重点概述与历史思维培养

高三历史历史知识重点概述与历史思维培养高三阶段是学生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历史作为文科考试的一项重要科目,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本文将概述高三历史的重点知识,并提供一些历史思维培养的方法。

一、中国近代史1. 辛亥革命及其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逐步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重点关注辛亥革命的起因、进行过程、革命战争的结果以及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 五四运动及其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标志着中国近代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重点关注五四运动的发展背景、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发展历程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二、世界历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重点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主要参战国以及战争结束后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主要参战国以及战争结束后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

3. 冷战与冷战后的世界:冷战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之一,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重点关注冷战的起因、发展过程以及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变化。

三、历史思维培养1. 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往往有多种解读角度,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

2. 掌握史料分析方法:历史研究离不开对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准确分析史料的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并形成独立的思考。

3. 培养历史意识: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高考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不可或缺,而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同学来说,更是一个重中之重。

高考历史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演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总结高考历史的核心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考试中常见的重点内容包括:封建社会、两汉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辽西夏时期、元明清时期等。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例如,对于封建社会来说,同学们需要了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地位的升降、封建社会的衰落等。

对于明清时期,同学们需要关注明清政权的更迭、农民起义的兴起、海外殖民地的开辟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高考历史的知识点之一,也是一个备考难点。

在考试中,通常会涉及到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例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等。

对于近代史的学习,同学们需要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以及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内部的斗争等内容。

同时,需要对中国各阶层人士的奋斗和思想觉醒有所了解,如同盟会、革命党、共产党等的崛起。

第三部分: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是高考历史考试的另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备考的难点。

同学们需要了解世界各个国家在现代史上的发展演变,特别是对于欧洲列强的兴起和帝国主义扩张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同学们需要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经过和影响,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原因和后果等。

此外,还需要对俄国革命、法国大革命等事件有所了解,以及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进行重点学习。

高考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更加强调学生对历史事件背后原因、影响和历史发展的演变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联系现实,把握重点——2019年高考历史重点内容解析

联系现实,把握重点——2019年高考历史重点内容解析

2018年全国卷I第41题考查了宋代、清代和当代基层社会的治理情况,这与“选择性必修专题”中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内容高度吻合。

基层治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

因此,在高考备考中,同学们务必联系现实,把握重点。

下面,笔者列出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要注意的几个重要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重点一: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现实依据】2019年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及改革开放40周年,而五四运动、改革开放这些重大的社会变革都离不开思想解放运动。

【主要内容】(一)晚清民初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主思想在中国逐渐传播,中国先后产生了康梁维新思想和三民主义。

(1)康有为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外衣,宣传维新思想,发动戊戌变法,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却起到了社会启蒙的作用。

(2)三民主义的产生与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密切相关,也与新式教育尤其是留学教育的发展紧密相连,它是晚清时期知识分子为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推翻腐朽的晚清政府发出的最强音,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

在三民主义的引领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断高涨,武昌起义取得成功,中华民国得以建立,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中国民主共和体制,从而结束了中国长达四千年的君主制,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中国社会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

2.新文化运动在民国初期出现绝不是偶然事件。

这场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资产阶级对真正的民主的渴望,是先进知识分子对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反抗。

它弥补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不足,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引发了中国思想界亘古以来最大的地震。

同时,它促使中国的青年尤其是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2 “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
热考点1 国家治理能力
[针对训练1] 观察下图
图片主要说明( )
A.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B.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
C.创新制度以便加强君主权力
D.三省六部制度已基本形成
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期已经形成,图片所示的中央机构为西汉时存在,故A项错误;从图片可知,皇帝通过使用身边的人员来削弱丞相的权力,但身边的人没有法定的地位,因此不能说明“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故B项错误;图片中通过利用身边的人来直接命令中央的执行机构“九卿”,从而使君权得到加强,故C项正确;图片所示中央机构为西汉的内外朝制度,故D项错误。

热考点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针对训练2] 两宋时期,各地先后兴起的市镇超过了3 600处。

作为新兴的农村商业中心,
市镇并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又以商品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经济中心的特征。

这种情况表明,两宋时期( )
A.乡村经济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
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
C.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D.城乡之间开始出现商品交换活动
答案 A
解析由材料可知,两宋时期的农村商业中心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使乡村市镇更具经济性,说明乡村经济进行了自我调整和创新,故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故D项错误。

热考点3 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担当精神
[针对训练3] 古雅典“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在自撰的墓志铭上,只字不提自己的文学创作成果,却突出其在马拉松同“长头发的波斯人”战斗的“光荣业绩”。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体现了雅典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
B.彰显了公民维护城邦民主的责任感
C.借此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
D.反映了雅典精英阶层漠视文学创作
答案 B
解析古代雅典的社会风气应该是民主政治,且埃斯库罗斯的一次光荣战绩无法反映整个社会的尚武风气,故A项错误;戏剧家不强调自己的文学成果,却强调自己的战果,即强调自己的公民意识,故B项正确;埃斯库罗斯处于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且突出自己的公民意识,故C项错误;古雅典时期文学繁荣,故D项错误。

热考点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针对训练4]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重义轻利”;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由此可见,两位先哲的相似点是( )
A.批判精神
B.自由观念
C.加强个人修养
D.公民意识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目中“为政以德”得出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结合所学知识,孔子主张“礼”,主张恢复周礼,并未对时代提出批判性的建议,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属于个人修养的加强,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题目中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张并未牵涉到自由观念和公民意识,故B、D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重义轻利”得出孔子注重个人修养的加强,根据题目中“美德即知识”得出苏格拉底加强个人修养,故C项正确。

热考点5 “一带一路”倡议
[针对训练5] 下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

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

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
答案 C
解析材料没有信息表明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处于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中国与美洲等地尚缺乏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表明当时中国丝织技术中吸收了一些外来的文化和技术,但不能由此推断出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故D项错误。

热考点6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针对训练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

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

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

规定扶贫是各政权的重要职责,需设立独孤园等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

北朝在以“三长制”重建乡里机构时,特别强调三长有照顾乡里贫弱的责任。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中国近代天灾人祸不断,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使死者超过1 000万人。

郑观应在上海募捐,英国人李提摩太主张以工代赈,引起他的共鸣。

郑观应说:“与其遇患而始图补救,何如未事而预切绸缪。

”他建议在社会内部建立稳固的备荒机制,从根本上增强人民抵抗灾害的能力。

借鉴西方储蓄信贷制度,鼓励民众储蓄闲钱,以备不时之需。

推崇德、法等国的灾害保险制度,“损害分担,荒歉无忧。

”主张构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官绅合力、以工代赈等多针孔化方式筹资,设立慈善机构,对灾民实施“教养兼施”。

——摘编自赵伦芬、谢晖《郑观应慈善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思想并说明其当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观应扶贫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思想:综合考察与分类定级;扶贫方式多样化;临时性救助与常设机构救助相结合;强调地方政权扶贫的责任。

价值:精准扶贫,提高扶贫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注重系统性扶持,将摆脱贫困的短期目标与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长远目标相结合。

(2)特点:救灾与防灾相结合;赈灾与备荒相结合;鼓励民众平时储蓄和筹备保险;强调构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原因:中国近代灾荒频仍,郑观应富有慈善情怀;西方慈善文化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