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1.3.2等比数列(二)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5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5 1.3 教学设计 《等比数列》(数学北师大版必修5)
《等比数列》【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了解等比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等比数列概念的归纳,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通过对等比数列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类比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猜想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主动参与学习,感受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1、在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列的模型和数列的对比关系;2、对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关系。
(一)复习回顾师出示课件第2页,回顾之前了解的关于等差数列的知识,带领学生进行一个简短的复习。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等差数列的定义和什么是等差中项。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差。
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2.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二)等比数列1、引例打开课件第3页①如下图是某种细胞分裂的模型:细胞分裂个数可以组成下面的数列:1,2,8,16…②我国古代一些学者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用现代语言叙述为:一尺长的木棒,每日取其一半,永远也取不完。
这样,每日剩下的部分都是前一日的一半。
如果把“一尺之棰”看成单位“1”,那么,得到的数列是:打开课件第5页。
北师大版高中高三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高中高三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以及用通项公式求解等比数列问题的方法。
•看出等比数列的规律,理解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它们解决等比数列中的各种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愿和信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二、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起他们在初中学习的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例如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并向学生阐明本课的主要内容,即如何理解与运用等比数列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讲授老师依次介绍等比数列的概念、特点和性质,重点讲解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等比数列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
并通过例题向学生解释和学习。
3.引导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等比数列的各种问题。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和运算技巧。
4.练习老师通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的掌握,逐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测试老师通过考试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掌握情况,进一步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反思1.教学特点等比数列作为高中数学中的一大重要内容,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通过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注意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教学方法在等比数列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知识的实用价值,并在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北师大版高中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3.4.1等比数列教案课题:3.4.1等比数列(一)教学目标教学知识点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力训练要求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德育渗透目标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教学方法比较式教学法采用比较式教学法,从而使学生抓住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各自的特点,以便理解、掌握与应用.教学过程Ⅰ 复习回顾前面几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等差数列,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等差数列的主要内容1、等差数列定义:an-an-1=d(n≥2)(d为常数)a+b22、等差数列性质:①若a、A、b成等差数列,则A=②若m+n=p+q,则,am+ an= ap+ aq,③Sk ,S2k - S3k,S2k…成等差数列.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Ⅱ 新课讲授下面我们来看这样几个数列,有何时共特点?1,2,4,8,16,…,263 ;①5,25,125,625,…; ②1418121,- ,,- ,…; ③仔细观察数列,寻其共同特点:数列①:;数列②:数列③: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第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也就是说,这些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式都具有“相等”的特点)1、定义12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即:an :an-1= q(q≠0)数列①②③都是等比数列,它们的公比依次是2,5,- ,与等差数列比较,仅一字之差。
总之,若一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差”这常数,则为等差数列,之“比”这常数,则为等比数列,此常数称为“公差”或“公比”.注意公差①“d”可为0,②公比“q”不可为0.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请同学们想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试着推一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法一:由定义式可得a2= a1qa3= a2q=( a1q)q= a1q2a4= a3q=( a2q)q=( (a1q)q)q= a1q3……an= an-1q= a1qn-1(a4,q≠0),n=1时,等式也成立,即对一切n∈N*成立.解法二:由定义式可得:(n-1)个等式①②a2a1= qa3a2= qn-1n-1a na n-1……若将上述n-1个等式相乘,便可得:即: an = a1qn-1(n≥2)当n=1时,左=a1,右=a1,所以等式成立.∴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 an= a1qn-1(a1,q≠0)写出数列①②③的通公式.数列①: an=1×2n-1(a1,q≠0)数列②: an=5×5n-1=5n(a1,q≠0)数列③: an=与等差数列比较,两者均可用归纳法求得通项公式.或者, 等差数列是将由定义得到的n-1个式子相“加”,便可求得通项公式;而等比数列则需将由定义行到的n-1个式子相“乘”,方可求得通项公式.[例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与第4项分别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与第2项.分析:应将已知条件用数学语言描述,并联立,然后求得通项公式.解:设这个等比数列的首项是a1,公比是q,= q②÷①得:③③代入①得:∴∴答:这个数列的第1项与第2项分别是评析:要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式及通项公式.Ⅳ课堂练习课本P128练习1、2,Ⅴ课时小结:本节为要学习了等比数列的定义,即:.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a1qn-1(n≥2)及推导过程.Ⅵ课后作业(一)课本P129 习题3.9 1(二)1、预习内容:课本P127~P1282、预习提纲:⑴什么是等比中项?⑵等比数列有哪些性质?③怎样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式、通项公式以有重要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北师大版高中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这篇文章共5020字。
北师大版必修5高中数学1.3等比数列导学案(二)
高中数学 1.3等比数列导学案北师大版必修5【学习目标】个性笔记1.在等差数列的基础上,通过类比的方法复述等比数列的定义;2.利用上述的定义、公式能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能确定其公比;3.记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能类比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学习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学法指导】通过类比等差数列的知识研究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使用说明】......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1-----23页内容,规范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
2.该学案分为AB三个层次,其中A,B每个同学都必须完成;C为拓展延伸,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作。
3.在课堂上联系课本知识和已学过的知识,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
【学习过程】一、基础学习1. 自主阅读课本第21页至23页内容,思考:(1)等比数列的定义是什么?焦点词语有哪些?(用红笔画出来)(2)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请你用数学符号表示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3)定义的作用是什么?2.自主阅读课本第22页至23页内容,思考:(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怎样推导?除了课本的方法,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进行推导?(请类比等差数列推导方法,即等差数列用“累加法”,想一想,等比数列用什么方法?请你动手推导,将你所用到的方法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2)它的作用是什么?(B)【探究二】(1)已知等比数列的第2项与第3项分别是10与20,求这个数列的第1项与第4项。
(2)已知{a n }为等比数列,且a 5=8,a 7=2,该数列的各项都为正数,求a n .. (思路点拨:结合知识点2完成)【探究三】(C)+11{}3a 2 4.(1){}12n n n n a a a a ==-已知数列满足,且求证:是等比数列。
(2)-13是否是这个数列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请参照结合课本24也例3,写出详细规范的解答过程,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数学:1.3.2等比数列中项 教案 (北师大必修5)
1.3.2等比数列中项教学目标: 1.明确等比中项概念.2.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3.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1.等比中项的理解与应用2.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I)复习回顾:我们共同来回忆上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生:等比数列定义:)0(1≠=-q q a a n n等比数列通项公式:)0,(111≠⋅=-q a q a a n n(Ⅱ)讲授新课:与等差数列对照,看等比数列是否也具有类似性质? 生:(1)b A a ,,成等差数列2ba A +=⇔ 如果在b a 与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b G a ,,成等比数列,即ab G Gb a G =∴=2 若ab G =2,则Gba G =,即b G a ,,成等比数列 ∴b G a ,,成等比数列0)b (a 2≠⋅=⇔ab G师:综上所述,如果在b a 与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b G a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b a 与的等经中项.生:(2)若m+n=p+q ,则q p n m a a a a +=+师:若在等比数列中,m+n=p+q ,q p n m a a a a ,,,有什么关系呢?生:由定义得:11n 11 --==n m m q a a q a a 11q 11 --⋅==q p p q a a q a a221221-+-+=⋅=⋅q p q p n m n m qa a a q a a a(2)若m+n=p+q ,则q p n m a a a a ⋅=⋅师:下面来看应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例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与第4项分别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与第2项. 解:设这个等比数列的第1项是1a ,公比是q ,那么:1221=q a ,①1831=q a , ②由②÷①可得第23=q ③ 把③代入①可得8 316121==∴=q a a a 答:这个数列的第1项与第2项是316和8.例2:已知{}{}n n b a ,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求证{}n n b a ⋅是等比数列.证明:设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比为q 1;{}n b 的首项为b 1,公比为q 2,那么数列{}n n b a ⋅的第n项与第n+1项分别为:n n nnn n q q b a q q b a q b q a q b q a )()(2111121112111121111与即为与---⋅⋅⋅⋅⋅⋅.)()(2112111211111q q q q b a q q b a b a b a n n n n n n ==⋅⋅-++Θ它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所以{}n n b a ⋅是一个以q 1q 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Ⅲ)课堂练习:课本P23练习1.(老师结合学生所做,讲评练习.) 书面练习:课本P25练习1、2、3 (Ⅳ)课时小结:(1) 若a ,G ,b 成等比数列,则G ab G ,2=叫做a 与b 的等经中项. (2) 若m+n=p+q ,q p n m a a a a ⋅=⋅ 2.预习提纲:①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②如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公式? 小结:作业:P30习题A组7题。
2022年 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精品教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 3.1等比数列》2
§等比数列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学分析:本节课将探究继等差数列后的另一类特殊的数列——等比数列。
它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如细胞分裂、存款利息、购房贷款等一些计算问题。
教材将等比数列安排在等差数列之后,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与等差数列有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数列求和等有关内容做好准备。
本节安排2课时,这是第1课时。
这一节在生活中具体例子的根底上引出等比数列的概念,接着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根据这个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本课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测、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虽然已在等差数列接触了不完全归纳法猜测通项公式,但这种新思想还是不熟练,所以在上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法来总结等比数列的定义和猜测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到达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维目标:1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定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
〔2〕通过对等比数列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测等思维品质,及用不完全归纳法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等比数列概念的归纳,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猜测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类比分析法。
教学设想:新课程倡导: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不能再让教学脱离学生的内心感受,必须让学生有追求过程的体验。
基于以上原因,在设计本节课时,在教学时,采用自主探究,类比分析法.通过主动观察——师生互动——分析概括——形成概念——启发引导,演绎结论——问题拓展,稳固提高,引导学生去联想、探索、类比,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学会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开展和形成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高中数学第一章数列1.3.2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案北师大版必修5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媒体内容与形式 视频 电子白板 (时钟计时器) 电子白板 (特效交互功能) 电子白板(移动、 智能笔、 特效交互 功能) 电子白板 (特效交 互功能、钢笔) 使用方式 教师播放 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 学生操作 学生操作演示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形成对 知识的整体感知。 媒体来源 下载 教师制作 教师制作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过程, 掌握公式的特点,
1
并在此基础上能简单的应用公式. 过程与方法 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渗透类比,方程,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优化 学生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故事引入,学生自主探索公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体验错位相减法所 折射出的数学方法美及学好数学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 点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由研究等比数列的结构特点推导出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教法 与 学法 知识点 课程导入 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讲练结合,演示法,讨论学习
归纳公式
教师制作
课堂练习
教师制作 批注
师生活动 (一) 温故知新 问题 1: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 了一般数列的研究方法,并对一个特殊 的数列等差数列进行了深入研究;请同 学们回顾研究等差数列的过程,思考我 们研究了等差数列的哪些问题? 接下来我们研究等比数列也要从 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我们已经学习了 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今 天我们继续研究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二) 问题引入 想一想,你需要知道关于这个数列 的哪些信息,就可以告诉我它的前 n 项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性质教案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备注
证明①当 时, ,
则 (常数),所以数列 是以 为首项,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②当 时,
则 (常数),所以数列 是以 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由①②得,数列 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 。
二.推进新课
题:就任一等差数列{an},计算a7+a10和a8+a9,a10+a40和a20+a30,你发现了什么一般规律,能把你发现的规律作一般化的推广吗?类比猜想一下,在等比数列中会有怎样的类似结论?
引导探:…
性质1(板书):在等比数列中,若m+n=p+q,有aman=apaq
探究二.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发现进而推证出性质2)
已知{an}是等比数列.
(1) 是否成立? 成立吗?为什么?
(2) 是否成立?你据此能得到什么结论? 是否成立?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合作探:…
性质2(板书):在等比数列中 (本质上就是等比中项)
探究三:一位同学发现:若 是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则 也是等差数列。在等比数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结论?为什么?
2.(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9项是 ,公比是- ,求它的第1项.
解:由题意得a9= ,q=-
∵a9=a1q8,∴ ,
∴a1=2916
答:它的第1项为2916.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一)回顾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
(1)定义式:
(2)通项公式:
导入本课题意:与等差数列类似,等比数列也是特殊的数列,它还有一些规律性质,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它到底有一些怎样的性质。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必修5教案 1.3等比数列(二)
求证:(1)这个数列成等比数列;
(2)这个数列中的任一项是它后面第五项的 ;
(3)这个数列的任意两项的积仍在这个数列中.
证:(1) (常数)∴该数列成等比数列.
(2) ,即: .
(3) ,∵ ,∴ .
∴ 且 ,
∴ ,(第 项).
练习:教材第53页第3、4题.
活动四:归纳整理,提高认识(2分钟)
这三个数为8,4,2或2,4,8.
2.等比数列的性质:若m+n=p+k,则
在等比数列中,m+n=p+q, 有什么关系呢?
由定义得:
,
则
例2. 已知{ }是等比数列,且 , 求 .
解: ∵{ }是等比数列,∴ +2 + =( + ) =25,
又 >0, ∴ + =5;
3.判断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定义法,中项法,通项公式法
4.等比数列的增减性:当q>1,a1>0或0<q<1,a1<0时, {an}是递增数列;
当q>1,a1<0,或0<q<1,a1>0时, {an}是递减数列;
当q=1时, {an}是常数列;当q<0时, {an}是摆动数列.
思考:通项为 的数列的图象与函数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活动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8分钟)
则 ,
反之,若G =ab,则 ,即a,G,b成等比数列
∴a,G,b成等比数列 G =ab(a·b≠0)
例1.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的和为14,它们的积为64,求这三个数.
解:设m,G,n为所求的三个数,
有已知得m+n+G=14, ,
这三个数为8,4,2或2,4,8.
数学必修五北师大版等比数列教案
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董创峰一、教学目标1、 体会等比数列使用来刻画一类离散现象的重要模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 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明确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限定条件。
3、 能够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会推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等比数列定义的归纳及应用,通项公式的推导。
难点: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根据定义判断或证明某些数列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等差数列的相关内容:定义:*1,()n n a a d n N +-=∈通项公式:()*1(1),n a a n d n N =+-∈钱n 项和公式:*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n N ++==+∈ 等差数列只是数列的其中一种形式,现在来看这两组数列1、2、4、8……, 1、12、14、18…… 问:这两组数列中,各组数列的各项之间有什么关系?2、 探究发现,建构概念问:与等差数列的概念相类比,可以给出这种数列的概念吗?是什么?<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地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则称此数列为的不过比数列。
这个常数就叫做公比,用q 表示。
<2>数学表达式:*1,()n na q n N a +=∈ 问: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中,可以看出什么?也就是,这个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成立?结论1 等比数列各项均不为零,公比0q ≠。
带领学生看45P 页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等比数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知道其重要性。
3、 运用概念例1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1)1、1、1、1、1;(2)0、1、2、4、8;(3)1、111124816-、、-、.分析 (1)数列的首项为1,公比为1,所以是等比数列;(2)等比数列中的各项均不为零,所以不是等比数列;(3)数列的首项为1,公比为12-,所以是等比数列. 注 成等比数列的条件:11;20;30n n na q a q a +=≠≠. 练习47P 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1)1、2、1、2、1; (2)-2、-2、-2、-2;(3)11111392781--、、、、; (4)2、1、12、14、0. 分析 (1)3122122a a a a ==,,比值不等于同一个常数,所以不是等比数列; (2)首项是-2,公比是1,所以是等比数列;(3)首项是1,公比是13-,所以是等比数列;(4)数列中的最后一项是零,所以不是等比数列. 例2 求出下列等比数列中的未知项:(1)2,a ,8; (2)- 4,b ,c ,12. 分析 在做这种题的时候,可以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列出一个或多个等式来求解。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性质》学案2 北师大版必修5
等比数列(第1课时)一、课标解读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等比中项概念,能利用定义判定等比数列;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公式;能类比指数函数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能熟练运用通项公式求有关的量:n a n q a ,,,1。
二、命题趋向等比数列是最基本的数列模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对象,各种题型均有,客观题突出“小而巧”,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概念的理解;主观题一般“大而全”,注重题目的综合与新颖,突出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与等比数列有关的试题,与函数、不等式、数学归纳法、解析几何、导数等综合比较多。
此外,高考试题中经常以等比数列为背景,命制出开放试题、研究型、探索性的推理题等新颖试题。
四、基本题型题型一、深刻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例1、(1)①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②公比为21的等比数列一定是递减数列;③,,a b c 三数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2b ac =;④,,a b c 三数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2b a c =+。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07年重庆)设}{n a 是公比1>q 的等比数列,若2004a 和2005a 是方程03842=+-x x 的两根,则=+20072006a a 。
练习1、(05年全国Ⅱ18)已知}{n 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421lg ,lg ,lg a a a 成等差数列,又na b n 21=),3,2,1( =n ,求证:}{n b 是等比数列。
题型二、通项公式的基本运算例2、(06全国)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320,2423=+=a a a ,求}{n a 的通项公式。
练习2、(1)设}{n a 是公比1≠q 的等比数列,且18,9432=+=a a a ,则q 等于( )A 、2B 、21 C 、2- D 、21- (2)等比数列}{n a 中,52,1353==a a ,则=7a 。
高二数学北师大版必修5教学教案1-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Word版含解析
课题: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并能用之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对学生渗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以及等价转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会公式探求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同时渗透如上所说的多种数学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与简单应用,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探索、创新的学习品质。
二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项前n 和公式的推导与简单应用。
三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n 项和公式的推导。
四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索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1)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2)等比数列的项之间有何特点?说明:如此设计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等比数列各项特点: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比前一项多乘以q ,从而为“错位相减法”求等比数列前n 和埋下伏笔。
2)问题情境,引出课题:从前,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不愿意,哪知富人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提出了如下条件:在30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万元,第二天借给穷人2万元,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上一天多一万;但借钱第一天,穷人还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是上一天的两倍,30天后互不相欠。
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但怕上当受骗,所以很为难。
请在座的同学思考一下,帮穷人出个主意.注:师生合作分别给出两个和式:①学生会求,对②学生知道是等比数列项前n 和的问题但却感到不会解!问1:能不能用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去求?(不行)问2:怎么办?(用追问的方式引出课题)2.师生互动,新课探究:① 30321S 30 ++++=②T 29283230222221++++++=如何求和: 注:(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观察、思考)如果学生想不出来,师做必要启发:1) 等式右边各项有什么特点?(等比数列30项和)2) 公比是多少?(2)即: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比前一项多乘以2.3)因此,如果两边……(教师语速放慢,看学生反应状况,再往下提示:把等式两边同乘以公比2)从而有: 3029432302222222++++++= T师:如何求30T ?(此处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的时间,师不忙给出结论,让他们自己得出求解的方法:作差)注:①学生解出30T ,并与30S 比较(到底能不能向富人借钱)。
第2课时等比数列的性质教案(北师大版必修五)
第2课时等比数列得性质•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得概念及通项公式;深刻理解等比中项,掌握等比数列得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对等比数列性质得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数列就是反映现实生活得模型,体会数学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提高学习得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等比中项得理解与应用.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得定义通项公式、性质解决问题.•教学建议本学案得例2就是针对等比中项而设计,让学生通过本例得讲解加深对等比中项得应用,辨别与等差中项得差异.例1、例3就是等比数列性质得考查,在教学中可以类比等差数列得性质来学习等比数列得性质,使学生感受类比思想.•教学流程(对应学生用书第19页)【问题导思】1 1对于数列:① 4, 2, 1, 2, 4…;②2, 2, 2, 2,…;③ 1, 4, 16, 64,…;1④-4,- 2,- 1,- 2,…以上4个数列各有怎样得增减性?【提示】①递减数列;②常数列;③递增数列;④递增数列.如果在a与b中插入一个数G,使得a, G, b成等比数列,我们称G为a, b得等比中项,且G=± ab.(对应学生用书第19页)已知{a n}为等比数列.(1)若a n>0, a2a4 + 2a3a5 + a4a6= 25, 求a3 + a5、⑵若a n>0, a5a6 = 9,求Iog3a1 + Iog3a2+ — + Iog3a1o得值.【思路探究】运用等比数列得性质,从整体上对式子变形,找出相关量之间得关系.【自主解答】(1)由等比中项,化简已知条件可得,a32+ 2a3a5+ a52= 25,即(a 3 + a 5)2= 25,'•a n > 0,Aa 3+ a 5 = 5、(2)由等比数列得性质可知: a 5a 6= a i a io = a 2a 9 = a 3a 8= a 4a 7= 9、-■J og 3a i + log 3a 2 +…+ Iog 3a io = Iog 3(a i a 2a 3 …a io )5=Iog 3[(a i a io )(a 2a 9)(a 3a 8)(a 4a 7)(a 5a 6)] = Iog 39 = 10、1.在⑴中,运用等比中项性质,将 a 2a 4转化为a 32, a 4a 6转化为a 52,简化 了计算•在(2)中,运用了与首末两项等 “距离”两项得乘积相等得性质.2 •等比数列得常用性质:性质1:通项公式得推广:a n = a m q n _m(n , m € N +).性质 2:若{a n }为等比数列,且 k +1 = m + n(k, I, m, n € N +),则 a k a i = a ma n 、1 2 性质3:若{a n } , {b n }(项数相同)就是等比数列,则{入a , {二} , { a n 2} , {a n b n }, a n{芽仍就是等比数列.性质4:在等比数列{a n }中距首末两端等距离得两项得积相等, 即a 1a n = a 2a n—1 = a 3a n — 2=…、性质5:在等比数列{a n }中,序号成等差数列得项仍成等比数列.本例(2)中,若将条件a 5a 6 = 9改为a 4a 7 + a 5a 6= 16,如何求Iog 2a 1 + Iog 2a 2+… +Iog 2a 10?【解】 由等比数列得性质得,a 4a 7= a 5a 6, 又 a 4a 7 + a 5a 6= 16,—a 5a 6= &55-■J og 2a i + log 2a 2+・・・ + Iog 2a io = Iog 2(a 5a 6) = Iog 28 = 15、等比数列{a n}得前三项得与为168,a2-a5= 42,求a5, a7得等比中项.【思路探究】(1)a5, a7得等比中项就是什么?(2)要求a5, a7需要什么量?(3)如何求a i, q?【自主解答】设该等比数列得公比为q,首项为a i,因为a2 —a5= 42,所以q^l,由已知,得2a i + a i q + a i q = 1684a i q—a i q = 42a i (1 + q+ q2)= 168 ①所以3a i q (1 —q3)= 42 ②因为1 —q3= (1 —q)(1 + q+ q2),1所以由②除以①,得q(1 —q) —4、1 42所以q —2、所以a1—1 1—96、1-(2)4若G就是a5,a7得等比中项,贝卩应有G2—a5a7 —a i q4 a i q6—a i2q10—96 x g)10—9,所以a5, a7得等比中项就是出、1.只有同号得两项才有等比中项,并且这两项得等比中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异号得两数没有等比中项.求2020年底人口数量>求2020年底住房面积一>列方程求x2 •证明一个数列就是等比数列得方法a n+1⑴定义法:= q(n€ N+, q^0就是常数)? {a n}就是等比数列; a n⑵中项法:a n +12= a n a n+2(n€ N+)且a n^O? {a n}就是等比数列.若a+ 1, 2a+ 2, 3a成等比数列,求a得值.【解】倉+ 1, 2a+ 2, 3a成等比数列,•••(2a + 2)2= (a+ 1) 3a,•°a=—1 或一4、又va= —1时a+ 1, 2a+ 2均为0,故舍去,• a= —4、某城市2012年年底人口为100万人,人均住房面积为5米2、该城市拟自2013年年初开始每年新建住房245万米2,到2020年年底时,人均住房面积为24米2,则该城市得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就是多少?(精确到0、001,参考公式(1 + x)8〜1 + 8x、(其中0v x v 1))【思路探究】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 一【自主解答】设这个城市得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x(0v x v 1).则该城市2012年年底到2020年年底人口数量组成等比数列,记为{a n}.则a1 = 100, q= 1+ x, 2010年年底人口数量为a9= a1q8= 100(1 + x)8、2020年年底,住房总面积为100X 5+ 8X 245= 2460(万米2).由题意得2460 100( 1+ x)8 二24,即(1+ x)841 40、= 1、a n— 1 1(n》2 且n€ N+),•••(1 + x)8~1 + 8x(0v X V 1),■■■1+8x盅.••x V D、003、答:该城市得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就是0、003、1.本题涉及增长率问题,利用等比数列可以解决.2•实际生活中常会遇到增长率问题,如果增长量就是个常量,贝U与等差数列有关;如果增长率就是个常量,则与等比数列有关.某制糖厂第1年制糖5万吨,如果平均每年得产量比上一年增加10%,那么从第一年起,约几年可使年产量达到30万吨(保留到个位)?(lg 6 = 0、778, lg 1、1= 0、041)【解】记该糖厂每年制糖产量依次为a1,a2,a3,…,a n,则依题意可得a1 = 5,从而a n= 5 x 1、1n —1,这里a n= 30,, i g 6 °、778 故1 1—6,即n—1=如、16论、广齐沁,故n= 20、答:约20年可使年产量达到30万吨.(对应学生用书第21页)所以18a5 + a9=-?,05>0,09>0、忽视0n得符号致误在等比数列{a n}中,a5, a9就是方程7X2—18x+ 7= 0得两个根,试求a?、【错解】因为05 , 09就是方程7x2—18x+ 7= 0得两个根,a5 a9= 1、又因为a7就是a5, a9得等比中项,r\所以a7 = a5 a9= 1,即a7= ±、【错因分析】上述解法忽视了对a7符号得讨论,由于07 = q2,所以不a5 a7 1论q取正还就是取负,07始终与05与09符号相同.【防范措施】注意等比数列得所有奇数项得符号相同,所有偶数项得符号相同.【正解】-.35, 09就是方程7x2—18x+ 7=0得两个根,1805 + 09= 7 ,05 09= 1、又••07就是05, 09得等比中项,二072= 0 09= 1、由于07= 05 q2, 故07 与05 同号.•••07= 1、1 .学习了等比中项得概念,可以应用等比中项证明等比数列.2.类比等差数列得性质,探究了等比数列得性质.3.在解决与等比数列有关得计算问题时,我们首先想到得方法就是通法,即通过解方程组求两个基本量首项01与公比q,求解过程中要注意整体代换思想得运用,有些问题合理地运用性质求解,可以减少运算量,提高解题效率.4.解数列得实际应用问题时,首先分清就是等差数列,还就是等比数列,就是求某一项,还就是求某些项得与,再用相应得公式求解.(对应学生用书第22页)1 •下列四个命题:①公比q> 1得正项等比数列就是递增数列;②公比q v 0得等比数列就是递减数列;③任意非零常数列都就是公比为1得等比数列;④ {lg2 n}就是等差数列而不就是等比数列•正确得个数就是()A. 1 B . 2 C. 3 D . 4【解析】①③④正确.【答案】C2.数列{a n}为等比数列,它得前三项为m—1, m+ 1, 2m+ 2,则通项公式为()A. a n= 3X 2n—1B. a n= 2nC. a n= 3X 2n D . a n= 3X 2n 1【解析】由题意得,(m+ 1)2= (m—1)(2m+ 2),解得:m= 3或—1,当m=—1时,m+ 1 = 0, 2m + 2= 0,不合题意,二m= 3,故数列{a n}得前三项为2, 4, 8,.°.a1= 2, q= 2, a n = 2 2n —1= 2n、【答案】B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比数列a—1, 2a,8a,…得第四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2a)2= (a—1)8a,即4a2—8a= 0,解得a = 0(舍)或a = 2、第四项为64、【答案】644.已知数列{a n}, {b n}满足a1= 1, a2 = 2,且a n, a n+1 就是函数f(x)= x2—b n x+ 2n得两个零点,试求b10得值.【解】依题意,有a n a n+ 1 = 2n,所以a n+ 1a n+ 2= 2n + 1,a n + 2两式相除,得——=2,a n ,=Iog 3(a 2a 9)= 5log 39= 10、i •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a i , C . 2【解a 4a 7 = a i a io =2、2.若实数a 、b 、c 成等比数列,则函数 y = ax 2+ bx + c 与x 轴得交点得个数 1[1].3.1 第2课时等比数列的性质 教案(北师大版必修五) 所以a i , a 3, a 5,…成等比数列,a 2, a 4, a 6,…成等比数列, 而 a i = 1, a 2= 2, 所以 a io = 2X 24= 32, a ii = i x 25= 32,.•.b io = a io + a ii = 64、(对应学生用书第9i 页)、选择题a io 就是方程3x 2— 2x — 6= 0得两根,则a 4 a 7B .— 2【答案】 B为()A . 0B . iC . 2D .无法确定【解析】 a 、b 、c 成等比数列,••• b 2= ac ,.••二次函数y = ax 2+ bx + c 得判 别式△= b 2— 4ac = — 3b 2<0,从而函数与x 轴无交点.【答案】 A3.等比数列{a n }得各项均为正数,且a 2a 9= 9,数列{b n }满足b n = log 3a n ,则 数列{b n }前10项与为()A . 10B . 12C . 8D . 2+ log 35【解析】 b i + b 2 + …+ b i0= log 3a i + log 3a 2 + …+ Iog 3a io = log 3(a i a 2 … a io )5【答案】 A3a3= 1或a13= 3 a3= 3a13= 1,又a15a510_ a13a3•••詈得值为3或34. (2013福州高二检测)在等比数列{a n}中,a5a ii = 3, a3 + a i3= 4,贝U 5 =a5 ()1A. 3 B、3、1 、1C. 3 或3 D . —3 或—3【解析】ia5a11 = a3 a13= 3,又a3 + a13= 4,【答案】C5. (2012安徽高考)公比为2得等比数列{a n}得各项都就是正数,且a3an_ 16,则log2a10_ ()A. 4B. 5C. 6D. 7【解析】竹3 a11_ 16,.°.a72_ 16、又•••等比数列{a n}得各项都就是正数,• a7_ 4、又va10_ a7q3_ 4X 23_ 25,.■J og2a10_ 5、故选B、【答案】B二、填空题6.在等比数列{a n}中,已知a1_ 5, a8 a10_ 100,那么a17_ _________ .【解析】'•a1 a17_ a8 a10_ 100, a1_ 5,•'a17_ 20、【答案】20a102•'34 a6 a8 a10 a12_ a85_ 243,—a8_ 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等比数列{a n}中,若a4a6a8a10a12_243,则二;得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a12【解析】由等比数列性质a4 a12_a6 a10_ a82,•'34 a6 a8 a10 a12_ a85_ 243,—a8_ 3,小22 .a10a io = a8 a i2,.a8 = 3、' a i2【答案】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辽宁高考)已知等比数列{a n}为递增数列,且a52= a io, 2(a n + a n+2) =5a n+1,则数列{a n}得通项公式a n= .1【解析】a52= a io>O,根据已知条件得2(q+ q) = 5,解得q = 2、所以a i2q8= a i q9,所以a i = 2,所以a n = 2n、【答案】2n三、解答题i i i9.设a, b, c就是实数,3a, 4b, 5c成等比数列,且:,二,;成等差数列,a b c求a+ c得值.c a【解】・.3a, 4b, 5c成等比数列,•••I6b2= I5ac、①1i i•a b,c成等差数列,2i ib a c‘4由①得b;i5ac= 64,③i i 2②代入③得(a + c)2x I5ac= 64, a c•(i丄丄丄_64 .c丄a_ 34-(a2+c2 +ac)ac=i5,.a+c_I5、10.某工厂20I2年i月得生产总值为a万元,计划从20I2年2月起,每月生【解】设从20I2年开始,第n个月该厂得生产总值就是a n万元,则a n+1产总值比上一个月增长m%,那么到20I3年8月底该厂得生产总值为多少万元?=a n + a n m%,【解】设从20I2年开始,第n个月该厂得生产总值就是a n万元,则a n+1由已知a 1= 1,数列{a 2n —1}仍就是等比数列,它得首项就是 a 1 = 1,公比就b 1 = 3,a n + 1•••数歹ij{an }就是首项a 1 = a ,公比q = 1 + m%得等比数列.•°a n = a(1 + m%)n _ 1>•••2013年8月底该厂得生产总值为a 2o = a(1 + m%)20"1= a(1 + m%)19万元.11. (2013宿州高二检测)数列{a n }就是公差不为零得等差数列,且 a 5, a s , a 13就是等比数列{b n }相邻得三项,若b 2 = 5,求b n 、【解】 T{a n }就是等差数列,• a 5 = a 1 + 4d , a s = a 〔+ 7d , a 13= a 〔+ 12d , a 5,a s , a 13就是等比数列{b n }相邻得三项,• a s 2= a 5a 13,即⑻ + 7d)2= (a 1 + 4d)(a 1 + 12d),解得 d = 2a 1,a s 55•'q =05=3,b2= b1q = 5,3b 〔=5, 5 n — 1• ° b n = 3 •(教师用书独具)在数列{a n }中,已知 lg a n +1= lg a n + lg 3、设 a 1= 1,求 a 1+ a 3 + a 5+^+ a 2n—1、【思路探究】 先探求数列{a n }得性质,在此基础上,研究数列{a 2n — 1}得性质,再求出确定这个数列得基本量.【自主解答】 由 lg a n +1 = lg a n + lg 3,得 a n +1 = 3a n ,•数列{a n }就是等比数列,公比q = 3,是q2= 9,1X (1—9n) -a1+ a3+ a5+■■■ + a2n —1—1—91.对于各项均为正数得数列,{lg a n}就是等差数列? a n就是等比数列.2•数列{a2n—1}就是数列{a n}得子数列,由此例可瞧出:子数列得性质可通过原数列获得.在本例中,设a1—1,求数列{a2n —1a2n}得通项公式.【解】数列{a2n—1a2n}仍就是等比数列,它得首项就是a©2—1 X 3—3,公比就是a1a2—q4—81,•••数列{a2n— 1 a2n}得通项公式为a2n—1a2n—3X 81n —1—34n—3、。
高二数学北师大版必修5教学教案1-3-1等比数列(2)Word版含解析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掌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推导过程。
掌握等比中项的定义并能进行相关运算。
能运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方程、函数、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等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应用。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简单问题四、教学过程1、温故知新等差数列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 来表示。
数学表达式:)2(1≥=--n d a a n n 或da a n n =-+1等差中项的概念:如果三个数a,A,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2A=a+b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d m n a d n a a m n)()1(1-+=-+=那么,还有像等差数列这样前项与后项的关系特殊的数列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 2、引入概念举出2个关于等比数列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其特点,从而引入等比数列的定义观察下面问题中的数列,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
(1)你吃过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将一根很粗的面条,拉伸,捏合、再拉伸,再捏合,如此反复几次,拉成多少根细面条? (2) 我国古代学者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①1,2,4,8,16,…; ② ,81,41,21,1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学习性趣) 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概括出等比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 来表示(q ≠0)(设计意图:为了增加学生对等比数列定义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习惯)等比数列的定义还可以用怎样的数学式子来刻画?师生互动得出等比数列数学语言:a na n -1=q (n >1)(或a n +1a n =q ,n ∈N +).思考:等比数列的各项能否为0?公比q 能否为0? 师生互动得出结论。
数学:1.3.2等比数列中项 教案 (北师大必修5)
1.3.2等比数列中项教学目标: 1.明确等比中项概念.2.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3.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1.等比中项的理解与应用2.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I)复习回顾:我们共同来回忆上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生:等比数列定义:)0(1≠=-q q a a n n等比数列通项公式:)0,(111≠⋅=-q a q a a n n(Ⅱ)讲授新课:与等差数列对照,看等比数列是否也具有类似性质? 生:(1)b A a ,,成等差数列2ba A +=⇔ 如果在b a 与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b G a ,,成等比数列,即ab G Gb a G =∴=2 若ab G =2,则Gba G =,即b G a ,,成等比数列 ∴b G a ,,成等比数列0)b (a 2≠⋅=⇔ab G师:综上所述,如果在b a 与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b G a ,,成等比数列,那么G 叫做b a 与的等经中项.生:(2)若m+n=p+q ,则q p n m a a a a +=+师:若在等比数列中,m+n=p+q ,q p n m a a a a ,,,有什么关系呢?生:由定义得:11n 11 --==n m m q a a q a a 11q 11 --⋅==q p p q a a q a a221221-+-+=⋅=⋅q p q p n m n m qa a a q a a a(2)若m+n=p+q ,则q p n m a a a a ⋅=⋅师:下面来看应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例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与第4项分别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与第2项. 解:设这个等比数列的第1项是1a ,公比是q ,那么:1221=q a ,①1831=q a , ②由②÷①可得第23=q ③ 把③代入①可得8 316121==∴=q a a a 答:这个数列的第1项与第2项是316和8.例2:已知{}{}n n b a ,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求证{}n n b a ⋅是等比数列.证明:设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比为q 1;{}n b 的首项为b 1,公比为q 2,那么数列{}n n b a ⋅的第n项与第n+1项分别为:n n nnn n q q b a q q b a q b q a q b q a )()(2111121112111121111与即为与---⋅⋅⋅⋅⋅⋅.)()(2112111211111q q q q b a q q b a b a b a n n n n n n ==⋅⋅-++Θ它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所以{}n n b a ⋅是一个以q 1q 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Ⅲ)课堂练习:课本P23练习1.(老师结合学生所做,讲评练习.) 书面练习:课本P25练习1、2、3 (Ⅳ)课时小结:(1) 若a ,G ,b 成等比数列,则G ab G ,2=叫做a 与b 的等经中项. (2) 若m+n=p+q ,q p n m a a a a ⋅=⋅ 2.预习提纲:①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②如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公式? 小结:作业:P30习题A组7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时 §1.3.2等比数列(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等比数列更多的性质;⑵能将学过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运用于对等比数列性质的进一步思考和有关等比数列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中;⑶能在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等比数列关系,并能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⑴继续采用观察、思考、类比、归纳、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⑵对生活实际中的问题采用合作交流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⑶当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角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对等比数列更多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⑵通过生活实际中有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意识,更多地知道数学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1.探究等比数列更多的性质;2.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等比数列的问题。
教学难点 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方法:探究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 教材中练习第3题、第4题,请学生课外进行活动探究,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的探究结果展示一下生 由学习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师 对各组的汇报给予评价师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一:第3题、第4题详细解答:第3题解答:(1)将数列{a n }的前k 项去掉,剩余的数列为a k +1,a k +2,….令b i =a k +i ,i则数列a k +1,a k +2,…,可视为b 1,b 2,因为q a a b b ik i k i i ==++++11 (i ≥1),所以,{b n }是等比数列,即a k +1,a k +2,…是等比数列(2){a n }中每隔10项取出一项组成的数列是a 1,a11,a21,…,则109101101121111......q a a a a a a k k =====-+ (k 所以数列a 1,a 11,a 21,…是以a 1为首项,q 10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猜想:在数列{a n }中每隔m (m 是一个正整数)取出一项,组成一个新数列,这个数列是以a 1为首项、q m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本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等比数列中下标为等差数列的子数列也构成等比数列,可以让学生再探究几种由原等比数列构成的新等比数列的方法第4题解答:设{a n }的公比是q ,则a 52=(a 1q 4)2=a 12q 8而a 3·a 7=a 1q 2·a 1q 6=a 12q8所以a 52=a 3·a 7同理,a 52=a 1·a 9用上面的方法不难证明a n 2=a n -1·a n +1(n >1).由此得出,a n 是a n -1和a n +1的等比中项,同理可证a n 2=a n -k ·a n +k (n >k >0).a n 是a n -k 和a n +k 的等比中项(n >k >师 和等差数列一样,等比数列中蕴涵着许多的性质,如果我们想知道的更多,就要对它作进一步的探究(二)、推进新课[合作探究]师 出示投影胶片1例题1 (教材B 组第3题)就任一等差数列{a n },计算a 7+a 10,a 8+a 9和a 10+a 40,a 20+a 30,你发现了什么一般规律,能把你发现的规律用一般化的推广吗?从等差数列和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在等比数列中会有怎样的类似结论?师 注意题目中“就任一等差数列{a n }”,你打算用一个什么样的等差数列来计算? 生 用等差数列1,2,3,师 很好,这个数列最便于计算,那么发现了什么样的一般规律呢? 生 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k +s =p +q (k ,s ,p ,q ∈N *),则a k +a s =a p +a q师 题目要我们“从等差数列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如何做?生 思考、讨论、交流师 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等差数列与函数之间的联系[教师精讲]师 从等差数列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由等差数列{a n }的图象,可以看出qsa a p k a a q s p k ==,根据等式的性质,有1=++=++qp sk a a a a q p s k 所以a k +a s =a p +a q师 在等比数列中会有怎样的类似结论?生 猜想对于等比数列{a n },类似的性质为:k +s =p +t (k ,s ,p ,t ∈N *),则a k ·a s =a p ·a t师 让学生给出上述猜想的证明证明:设等比数列{a n }公比为q ,则有a k ·a s =a 1q k -1·a 1q s -1=a 12·qk +s -2a p ·a t =a 1qp -1·a 1q t -1=a 12·qp +t -2因为k +s =p +t 所以有a k ·a s =a p ·a t师 指出:经过上述猜想和证明的过程,已经得到了等比数列的一个新的性质即等比数列{a n }中,若k +s =p +t (k ,s ,p ,t ∈N *),则有a k ·a s =a p ·a t师 下面有两个结论: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与某一项距离相等的两项之积等于这一项的平方你能将这两个结论与上述性质联系起来吗?生 思考、列式、合作交流,得到:结论(1)就是上述性质中1+n =(1+t )+(n -t )时的情形;结论(2)就是上述性质中k +k =(k +t )+(k -t )时的情形师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上述联系,并给予肯定的评价师 上述性质有着广泛的应用师 出示投影胶片2:例题2例题2:(1)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1=5,a 9a 10=100,求a 18;(2)在等比数列{b n }中,b 4=3,求该数列前七项之积;(3)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2,a 5=54,求a 8.例题2 三个小题由师生合作交流完成,充分让学生思考,展示将问题与所学的性质联系到一起的思维过程解答:(1)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1=5,a 9a 10=100,求a 18.解:∵a 1a 18=a 9a 10,∴a 18=51001109=a a a(2)在等比数列{b n }中,b 4=3,求该数列前七项之积解:b 1b 2b 3b 4b 5b 6b 7=(b 1b 7)(b 2b 6)(b 3b 5)b 4∵b 42=b 1b 7=b 2b 6=b 3b 5,∴前七项之积(32)3×3=37=2(3)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2,a 5=54,求a 8解:.∵a 5是a 2与a 8的等比中项,∴542=a 8×(-2).∴a 8=-1 458.另解:a 8=a 5q 3=a 5·2545425-⨯=a a =-[合作探究]师 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等比数列的方法:1、定义法;2、中项法;3、通项公式法例题3:已知{a n }{b n }是两个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仿照下表中的例子填写表格.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证明你的结论a nb na n ·b n 判断{a n ·b n }是否是等比数列例 n )32(3⨯-5×2n -11)34(10-⨯-n是自选1 自选2师 请同学们自己完成上面的表师 根据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如何证明?生 得到:如果{a n }、{b n }是两个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那么{a n ·b n }也是等比数列证明如下:设数列{a n }的公比是p ,{b n }公比是q ,那么数列{a n ·b n }的第n 项与第n +1项分别为a 1pn -1b 1q n -1与a 1p n b 1q n,因为pq qb p a q b p a b a b a n n nn n n n n ==∙--++11111111 它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所以{a n ·b n }是一个以pq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教师精讲]除了上面的证法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如下证明思路:证法二:设数列{a n }的公比是p ,{b n }公比是q ,那么数列{a n ·b n }的第n 项、第n -1项与第n +1项(n >1,n ∈N *)分别为a 1p n -1b 1q n -1、a 1p n -2b 1q n -2与a 1p n b 1q n ,因为a nb n )2=(a 1pn -1b 1q n -1)2=(a 1b 1)2(pq )2(n -1)an -1·b n -1)(an +1·b n +1)=(a 1p n -2b 1q n -2)(a 1p n b 1q n )=(a 1b 1)2(pq )2(n -1)即有(a n b n )2=(a n -1·b n -1)(a n +1·b n +1)(n >1,n ∈N*所以{a n ·b n }是一个等比数列师 根据对等比数列的认识,我们还可以直接对数列的通项公式考察:证法三:设数列{a n }的公比是p ,{b n }公比是q ,那么数列{a n ·b n }的通项公式为a nb n =a 1p n -1b 1q n -1=(a 1b 1)(pq ) n -1设c n =a n b n ,则c n =(a 1b 1)(pq )n -1所以{a n ·b n }是一个等比数列(三)、课堂小结:本节学习了如下内容:1.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究.2.证明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四)、布置作业:课本习题1-2. A 组第5、6、7题、B 组第1题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