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应用写作的立意和材料

合集下载

应用写作-理论篇-第2章

应用写作-理论篇-第2章
应 用 理写 论作

第二章 应用写作概述
1
应用文书
2 应用文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3 应用写作的思路与结构
第一节 应用文书
殷商时期“卜辞”
春秋时期《尚书》
诸葛亮《出师表》
第一节 应用文书
一、应用文书的含义及写作原则
应用文书,就是以应用、 实用为目的的文书,是国家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 会团体或个人在工作、学习
有的应用文书开宗托旨,首句并不出现主旨句,而是直接 阐述意义、主张或基本观点。
第一节 应用文书
3.小标题显旨 小标题显旨的形式,是将文章主旨分解成几个部分,每个部
分用一个小标题来显示。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小标题的排序,必 须注意体现合理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 应用文书

请调报告
文 ×× 领导同志:
经过反复考虑,我请求批准我调到 ××× 任 ×××。
写作原则
和生活中使用的,用以处理 公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述 意愿而撰写的具有一定惯用 体式的实用性文章。
第一,符合党和国家的方 针政策。 第二,符合业务工作的实 际。 第三,观点必须鲜明。 第四,材料必须准确真实。 第五,符合文种规范要求。
第一节 应用文书
二、应用文书的特点
特点
具体要求
准确、严谨 解决实际问题,要从实际出发
实用、够用 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某种目的,不需要修饰
逻辑严密 每个字词句都必须要准确、经得起推敲
格式稳定 多数有惯用格式,其中公文具有规范格式
讲求实效 使用必须及时、有针对性
第一节 应用文书
三、应用文书的分类
礼仪类文体
公文类文体
科技类文体 事务类文体
法律类文体 财经类文体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立意立意的含义: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性:1、阐明写作者的主张、观点、意图。

2、下达指示、传达政策、布置工作、通知事项。

3、传递信息、交流情况、总结经验。

应用文的主旨:应用文的主旨就是写作者(或个人单位)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贯穿全文的写作意图、观点和公务活动的行为意向。

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文的主旨是写作者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贯穿全文的写作意图。

2、应用文的主旨是写作者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观点。

3、应用文的主旨是写作者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公务活动的行为意向。

应用文的立意:立意就是确立应用文的主旨。

立意是写作者酝酿、斟酌的过程,主旨就是立意的结果。

主旨在应用文写作中的地位决定了立意的重要性。

立意直接影响主旨的质量优劣和成败。

立意的特点:1.客观性:立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确立的主旨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工作实践等客观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是具体材料中产生的。

2.主观性:立意所确立的主旨虽然来自现实生活,出生于全部材料中,但它的形成又自始至终受作者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统一的产物。

3.观念性:立意所确立的主旨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是作者写作的核心意图。

4.时代性:立意所确立的主旨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密不可分,也是与人民群众所关心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分不开。

立意的要求:1.准确:是指应用文主旨要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客观事物的真实性情况,符合客观规律,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态度和要求,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并能经的起实践和实验。

2.深刻:是指应用文在主旨准正确的基础上,抓紧矛盾的关键环节,揭示客观事物的深层本质,阐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使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内涵。

3.鲜明:是指文章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十分明确,毫不含糊;对问题的知识,对事物的评价,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应该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4.集中:是指一片应用文一般只应有一个主旨,材料使用,谋篇布局,表达方法,遣词造句,都要为突出主旨服务。

应用写作应用文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1.5 应用文的基本要素

应用写作应用文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1.5 应用文的基本要素
结构的内容有:标题、开头、结尾、层次、段落、 过度、照应等。

应用文结构的原则
①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②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文体不同,所选择的结
构就不同。

应用文的语言及表达方式
应用文运用语言的标准:准确、简洁、平实。 常见应用文的语言词汇 (1)开头用语(用于说明发文缘由,包括意义、
材料。 (2)材料的鉴别,占有大量的材料后要进行分析、比较,这就是鉴别。 (3)材料的选择:做到四个“应该”。 应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决定对材料的取舍); 应选择典型材料(典型材料就是那些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具有广
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 应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所谓“真实”是指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的,所

主题的表现方法
①标题显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如:《进一步研究部 署抗震救灾工作会议纪要》,这篇会议纪要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 看就明白是讨论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的。
②开头点明主旨。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或者每一段的开头用简单 的语句陈述主题,使主题凸现出来。如:《2001年经济形势展望》: “展望2001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 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开宗明义,点明主题。
应用文的基本要素
应用文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材料、结构、 语言及表达方式这几部分。
应用文的主题
所谓主题,即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 活现象时,通过文章全部内容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 或中心思想。主题也称为“意”、“主旨”“中心 论点”、“中心观点”等。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确立主题的依据主要有两点:以写作目的为立意依 据(通常情况下,一些应用文书写作是不需要作者 来提炼主题的,它本身是为着达成一定的目的而产 生的,例如机关领导的布置,上级机关文件某种规 定等);以材料本身的意义为立意依据。

立意,审题,组材,选材,行文排序

立意,审题,组材,选材,行文排序

立意,审题,组材,选材,行文排序摘要:一、立意的重要性1.立意是文章的灵魂2.立意决定了文章的价值和深度3.立意要准确、有新意、有针对性二、审题的关键性1.理解题目要求2.分析题目关键词3.确保文章符合题目要求三、组材的原则1.围绕立意选取材料2.材料要真实、典型、有说服力3.材料要丰富多样,体现广度和深度四、选材的方法1.从生活中选取素材2.从阅读中积累素材3.从个人经历中选取素材五、行文排序的技巧1.按照逻辑顺序安排段落2.注意过渡和衔接3.保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正文:立意是文章的灵魂,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一个精准、有新意、有针对性的立意。

立意的确立,需要我们关注社会现象、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提炼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审题,理解题目要求,分析题目关键词,确保文章符合题目要求。

确立了立意后,我们需要进行组材,即围绕立意选取材料。

在选材时,我们要遵循围绕立意、真实典型、丰富多样的原则。

材料的真实性是文章的基础,典型的材料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丰富多样的材料可以使文章更具广度和深度。

在选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挖掘生活中的亮点;我们也可以从阅读中积累素材,借鉴名篇佳作,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个人经历中选取素材,以真实的故事和感受,引发读者的共鸣。

选好材料后,我们需要考虑行文排序。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更易理解。

在行文排序时,我们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安排段落,注意过渡和衔接,保持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总之,立意、审题、组材、选材和行文排序是文章写作过程中的五个关键环节。

应用写作要素及文章主旨

应用写作要素及文章主旨

选择最具新鲜感的材料
选择材料要“与时俱进”,不要“老生常谈”; 要选择富有新发现、新认识、新感受、立意新、 角度新的材料——具有生命活力和时代精神的材 料。
明确新颖、生动、具有说服力的材料能够反映时 代精神,具有时代意义,——显现应用文主旨的 时代感、前瞻性。 激发灵感,取得不容易
举例说明收集积累大量的材料对应用写作的 1 作用。 2 如何体现选择使用材料的正确性? 何谓新颖、典型材料?为什么这种材料不能 3 轻易得到? 简答鉴别应用写作材料真假的方法与技巧。
4、层次与段落
层次的划分用好小标题和主题句 段落的划分要掌握好三条原则 注意单一性和完整性,注意内容之间 的内在联系,注意整体匀称与表达一 致。
5、过渡与照应
•是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 •一使用过渡词、二使用过渡句、三使用 过渡段。
过渡
照应
•是指文章中的不相邻的层次、段落之间 内容的关照、呼应。 •一是首尾照应、二是前后照应、三是题 文照应。
并列式结构 总分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 纵横结合式结构 条目贯通式结构
返回
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也称横向结构, 即在开篇概括阐明行文的依据目的后,直接展 开各部分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在逻辑上呈并 列关系。
如:《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锦江农机大修厂申请宣告破产的公
告》
部署性及事项性通知、意见、会议纪要内容较 多的通告、公告等,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应用文的语言
应用文的语体特征 应用文的用语要求
应用文的语体特征
客观性 :应用文要求用客观、平实的语言,真实、准确 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应新颖、具有时代感。 专用性 :长期的应用写作实践,应用文用语已经形成了 特有的约定俗成的语体规律。(《应用文用语图表》) 应用文用语——稳定化、模式化。 模糊性 :客观事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量化性。 语言,也有一定的模糊性。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表达 的需要,有时要使用模糊语言。 如,一些外交场合的讲话、致辞等。

《应用写作》课程笔记

《应用写作》课程笔记

《应用写作》课程笔记第一章认识应用写作1.1 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一、概念应用文是一种以实用为目的,针对特定的对象和问题,采用规范化的格式和语言,传达信息、处理事务、解决实际问题的书面文字。

二、特点1. 实用性:应用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它直接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2. 针对性:应用文写作有明确的目的和对象,针对性强,内容具体。

3. 规范性:应用文有固定的格式和写作规范,包括结构、语言、标点等。

4. 简洁性:应用文的语言要求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修饰,以便快速传达信息。

5. 逻辑性:应用文的内容组织要求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便于理解和执行。

三、分类1. 按照内容分类:(1)日常应用文书:包括启事、倡议书、求职信、简历、自荐信等。

(2)公务应用文书:包括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等。

(3)经济应用文书:包括合同、协议、招标书、投标书、审计报告等。

(4)科技应用文书:包括学术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文件、产品说明书等。

(5)法律应用文书:包括起诉状、答辩状、判决书、调解书等。

2. 按照形式分类:(1)文字类:以文字为主要表达方式,如各类报告、书信、说明书等。

(2)图表类:以图表为主要表达方式,如统计表、流程图、组织结构图等。

(3)图文类:结合文字和图表的表达方式,如宣传册、广告文案、海报等。

1.2 应用文的产生与发展一、产生应用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之初,最初的形式是为了记录和传递信息,如甲骨文、竹简等。

二、发展1. 古代应用文:主要服务于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形式较为简单,以文言文为主。

2. 近现代应用文: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和白话文的推广,应用文种类和格式逐渐丰富,开始服务于更广泛的社会领域。

3. 当代应用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使得应用文电子化、网络化,出现了电子邮件、网络文案等新形式。

1.3 应用文的基本要素一、主题主题是应用文的灵魂,它决定了文章的中心内容和写作方向。

立意和选材(超实用)

立意和选材(超实用)
所持观点要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能把认识提 高一个档次,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抓住问题之间 最关键最本质的联系,并能引发读者思考,从而产 生心灵的共鸣、灵魂的震颤、思想境界的升华。
1. 例:话题“诚信” 立意:你的理或情是什么? 一种可定为:诚信最美丽(常规) 另一种可定为:不诚信(谎言)也美丽 (反意、新颖) 2. 再例:话题“放弃” 立意:你的理或情是什么? 一种可定为: 永不放弃(追求)是一种美丽(常规) 另一种可定为:放弃也是一种美丽(新颖)
例子新颖,但欠说服力
• 示例4
• 时间的支配,我也是富翁,现在的我们正如 一棵幼苗处在四季的春天里,相对于大多数 人来说,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只要有时间, 就有“铁杵磨成针”的典故,也有了“世上 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谚语。只要我们努 力的生根,坚持向上,终有一天,会开出比 波斯菊更加灿烂的牡丹花。
脱离中心
• 示例2
• 成功者,廖如星辰;失败者,似一江春水。这是 上帝的预言,是我们失败者无法避免的人生苦境。 然而,冰心不是曾把人生比作一江春水吗?在山 穷水尽之后,不也会柳暗花明?面对失败的魅力, 我深信,我也是富翁。
例子欠具体
• 示例3
• 我也是富翁。因为我拥有许多朋友,在我烦恼时, 朋友们会帮助我;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朋友们会 开导我,想办法让我开心。我也是富翁,因为我 拥有青春;我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拥有快乐; 我拥有知识……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有后果就必然有 前因,要善于探究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光,借助事物 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 题的方法。作文时,要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即揭示事物 的因果关系,文章的深刻性往往就表现在这里。

应用文写作第2章 应用文写作原理

应用文写作第2章 应用文写作原理


法 这段文字通过对三个例证的概括分析,论证了“磨砺意志,
成就不朽”的论点。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 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不少的 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 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什么是共同富裕;四方面的理由;总——分——总。
写前构思
执笔行文
明确主旨
积累材料
选择体式
修改完善
一、思路概述
(一)含义:文章思路,就是作者构思和写文章时有 规律、有条理、有方向、连贯的思维过程的“路线”, 是作者整体思维、系统思考的结果。
(二)应用文写作的思维特点 1.构思行文主要运用逻辑思维; 2.思维主体注重群体思维; 3.思维走势以定向思维为主; 4.思维过程有一个由被动思维向主动思维的转化过 程。
2.过渡与照应 (1)首尾照应 (2)文题照应 (3)文中照应
3.开头与结尾 (1)常见开头方式:目的式;根据式;原因式;概述式; 结论式;提问式;引述式。 (2)常见结尾方式:自然收尾;总结归纳;强调说明;希 望号召和专门结尾用语。
第二节 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一、知识目标: 1.叙述的概念、人称、方法与特点; 2.说明的概念、种类、特点; 3.议论的概念、构成、类型和方法。
2.以顺叙为主,讲求平铺直叙,注重事件的过程性盘 点,以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能让读者尽快了解所叙 内容。
3.常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使用,如夹叙夹议、叙事认 理、叙述说明等。
二、说明
时的在 说 使表应 明 用达用 要 。方文 突

应用文写作典型案例

应用文写作典型案例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一、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提高常用应用文写作的能力,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因此,要求教学和学习都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等项原则,既要使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应用类文章写作的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写作应用文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应用写作概说第二章应用写作的立意和材料第三章应用写作的文体结构第四章应用写作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第五章行政机关公文(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意见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第六章事务文书(计划总结简报调查报告开幕词闭幕词会议报告述职报告规章制度大事记)第七章诉讼文书(民事(行政)起诉状民事答辩状行政答辩状上诉状申诉状)第八章商务文书(商品说明书商业广告招标投标经济合同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第九章新闻文体(消息通讯特写)第十章礼仪文书(聘书邀请函祝酒词欢迎词答谢词祝辞贺电致敬电讣告悼词唁电)第一章应用文写作概况第一节应用文写作的产生和沿革一、应用文的含义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用以处理事务、交流情况、传递信息、沟通联系,具有惯用格式文体的总称。

(常用应用文共51种)应用文的使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种部门、各个阶层;比如,学术论文;公文;书信;合同, 诉状。

人们通过它传达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它沟通联系加强协作,通过它繁荣经济促进发展,通过它保障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等等,可见其介入现代生活之广、之深。

应用文内容、形式上的特殊要求,表现为内容具有实用、真实、针对性强、讲究时效的特点,而形式上则不仅内部结构具有单一、循规的特点,而且其外观式样也具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即规范性。

二、应用文的产生秦汉人称它为“牍”或“尺牍”,古人未发明纸笔时,用书刀将文字刻在木片或竹片上,称“牍”;致送给人的信牍,大约一尺长,故称“尺牍”,这名称现在“尺牍选本”之类上还在应用。

应用文写作命令

应用文写作命令

一、命令(令)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命令(令)的特点:1.法定的权威性。

2.执行的强制性。

二、命令(令)的主要类型任免令:用于任免国家行政机关的首长公布令:用于公布重要的行政法规、规章。

行政令:主要用于公布重大的强制性行政措施。

嘉奖令:用于表彰有功人员和先进单位、先进集体三、命令(令)的结构和写法标题、编号、正文、签署和日期1.标题:命令(令)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通常用于嘉奖令、行政令;二是发文机关(或机关首长)+文种,通常用于公布令、任免令等。

2.编号:命令(令)的编号有两种:一是标题三个要项齐全,编号用发文字号;二是标题只有两个要项,用于个人名义签署的命令,编号用流水号。

3.正文:命令(令)的种类不同,正文的写法也有所不同。

(1)任免令的正文一般包括任免的依据、被任免者的姓名及所任免的职务,是命令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类型。

(2)公布令的正文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所公布的法规名称及其依据;二是施行的日期。

至于法规的全文,则多数作为公布令的附件。

(3)行政令的正文一般由发令原由、命令内容和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4)嘉奖令的正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概括嘉奖对象的主要事迹及简要评价,这也是发文的依据和目的;第二部分写命令事项;第三部分是结尾,提出希望和号召。

4.命令(令)的签署和日期。

命令(令)有签署领导机关名称的,也有签署领导人姓名的。

凡签署领导人姓名者,必须标明该领导人职务的全称。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署名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发布命令(令)年、月、日,写在签署的下面;也有的命令(令),在标题下注明发布时间。

一、决定的适应范围和特点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定主要有两个特点:制约性、稳定性二、决定的类型指挥性决定、法规性决定、知照性决定、表彰与处理性决定、变更或撤销性决定三、决定的结构和写法决定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第二章_应用文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_应用文的构成要素

3. 材料的种类



从材料存在的形态来看:事实材料、观念材料 从材料的来源来看:直接材料、间接材料 从材料的代表性和概括力来看:个别材料、综 合材料 从材料产生的时间来看:历史材料、现实材料 从材料的性质看:正面材料、反面材料
4. 材料的积累
认真观察生活 深入调查采访 围绕业务进行搜集 建立材料仓库

1. 应用文的语体特点
有一套比较固定的习惯用语: 行政公文的标题:《关于……的决定》 正文的引据:“根据”,“遵照”, “依照”等 结尾:“特此通知”,“当否,请批示” 等 表义明白、通顺、平匀、稳密

2. 应用文语体的要求
准确 简练 平实 规范

四、应用文的结构
1. 结构的概念: 结构即文章的内部构造,是如何运用材 料以表现主题的组织安排。 文章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表现为思维形 式的叫做逻辑结构;表现为语言形式的叫 做篇章结构。
4. 主旨的表达
(1) 表现手法:直白显露 (2) 表达的要求: 鲜明 集中


(3) 表达方式: 标题现旨,如《××系宿舍卫生管理制 度》,《××公司2004年工作计划》 片言撮要:文首撮要、设置文眼、文中 撮要、篇末点题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陆机《文赋》
二、材料
2. 结构的作用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 是文章的骨架。 主旨决定结构的安排,但结构也能动的表达主 旨;材料是结构的物质基础,但结构又使得材 料得到适当的组织、安排。 逻辑结构反映了作者的思路,它形成文章的线 索,对材料的选择和安排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古文之道,谋篇布局是一段最大功夫。 ——曾国藩

应用文的写作概述(结构、主旨、材料作者)t

应用文的写作概述(结构、主旨、材料作者)t

案例精根选据市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市社区建设工作 实际,为了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微杜渐,堵 塞装潢过程中的不正之风,特作如下规定:
一、对10万元以下装潢项目,必须选择两个 以上装潢单位进行筛选,择优而定。
二、坚持集体讨论,选择装潢单位必须由社 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不能由 少数人擅自决定。
第四节 应用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情景导入】
一万二千小于三千五百
12000<3500
【知识要点】
一、语体的含义和分类 所谓语体,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形 成的,具有特定的表达风格、色彩和语感的 语言体系。
书面语体的分类
文学语体 政论语体 科技语体 事务语体 新闻语体 网络语体
二、应用文的语体特征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情景导入】
座标式的情书称谓
【知识要点】
一、结构的概念及作用
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对观 点与材料、内容与形式进行组织安排的具体 形式。
安排好结构,能使文章言之有体,符合规 定体裁的应有程式;合理安排结构,能使文 章言之有序,即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 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条理清楚,成为一个有 机的整体;精心安排结构,能使文章言之成 文,增强其可读性,增加文章的文采。
国务院: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我省韶关市仁化、曲江两县境内,
面积180平方公里,分丹霞山、韶石山、大石山三个景区,距 韶关市区最近处 10公里 ,最远处 50公里 ,柏油公路直达主 峰景区,观光旅游交通十分方便。
据地质考证,6500万年前丹霞山所在地是一个大湖泊, 由于造山运动,形成红岩峭壁和嶙峋洞穴,构成奇异自然风景。 在世界同类地形中,以丹霞山最为典型。“丹霞地貌”已成为 国际地质学名词。现丹霞山景区已开发接待游人的范围为12平 方公里,主要景点有87处,山、港、江、湖兼备,绿化良好, 兼之摩崖石刻、寺庵、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自然及人文景观丰 富。靠丹霞山南侧的韶石山景区,滂于浈水,是历史上舜帝南 巡奏乐之处,内有“三十六石”的奇景;丹霞山西侧的大石山 景区,类似丹霞山的奇山异峰,有丹寨幽洞、岩柱等自然景观。

精选应用文写作的主题和材料

精选应用文写作的主题和材料

应用文写作的主题和材料一、主题的含义写作任何文章都要有主题。

主题,又称主旨、立意、中心等,具体地说,主题就是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或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不同文体对主题有不同的提法。

在新闻和文学作品中一般用“主题”;在理论文章中通常称为“基本观点”或“中心论点”;在应用性文章中称为“中心思想”或“中心”等。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文章,都是作者从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材料的加工及提炼中产生出的一种思想。

与一般文学作品相比,应用文的主题是十分明确直接的,主题的确立大多不是写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说应用文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因此应用文的主题具有以下特点:1.主题先行性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生活中、从已获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往往反对主题先行。

而应用文主题的确立与文学作品主题的确立不同,其主题确立在全文写作之前,所谓“意在笔先”。

因为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结论往往也产生在文章写作之前;同时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也是被动的,是应解决问题而动笔,写作的过程更是确切地体现主题。

如《教育部关于同意中国政法大学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批复》一文就是为答复《中国政法大学关于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请示》而写的文章,表示同意请示提出的请求事项而作,主题一定是确立在写作之前。

2.主题单一性一般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其复杂性,对主题的理解更呈多元化。

然而应用文的主题则必须单一、明确,读者对主题的理解不允许多元,而要求理解上的同一性,这样才利于统一认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如:《教育部关于加强对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的通知》一文就如何管好用好抗震救灾资金物资问题提出了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募集款物的监管、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合理使用、专项审计检查等措施,尽管涉及面广,但文章紧紧围绕“确保廉洁救灾,确保救灾款物安全有效地全部用于灾区的教育”这一中心,内容集中,一题一议,主题单一、明确。

应用写作应用文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1.5 应用文的基本要素

应用写作应用文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1.5 应用文的基本要素
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如:《进一步研究部 署抗震救灾工作会议纪要》,这篇会议纪要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 看就明白是讨论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的。
②开头点明主旨。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或者每一段的开头用简单 的语句陈述主题,使主题凸现出来。如:《2001年经济形势展望》: “展望2001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 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开宗明义,点明主题。
材料。 (2)材料的鉴别,占有大量的材料后要进行分析、比较,这就是鉴别。 (3)材料的选择:做到四个“应该”。 应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决定对材料的取舍); 应选择典型材料(典型材料就是那些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具有广
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 应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所谓“真实”是指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的,所
③结尾点明主旨。这种写作方式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点明文章的主题。 如:李政道的论文《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的关系》一文就是采用 这种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我在重复一下,没有基础科学就没 有应用科学,没有应用科学就没有生产科学,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 的。”非常清晰的显示了主题。
应用文的材料
谓“准确”,是指可靠无误的); 应选择生动新颖的材料(要具有“发现”的功夫,及时发现新近产生的
材料,如新事实、新政策、新的统计数据等)。 (4)材料的使用:恰当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和确定材料的详略程度。

应用文的结构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 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了,确立了主题,选择好真 实而典型的材料,就该“谋篇布局”了,即把材料 组织起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结构是文章内部的组 织构造,是对其内容进行组织安排,构建出观点与 材料,内容与形式有机组合的骨架。

应用文主旨的表现手法

应用文主旨的表现手法

应用文的主题教学目标1、了解并把握主题的含义及要求。

2、掌握应用文主题表现的方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应用文主题表现的方式。

教学难点应用文主题表现直接之文中点意。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讲解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和内容一、导入,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文章有主题,应用文做为文章的一种,自然也有主题。

本节课我们要温习主题的含义,学习主题在应用文中的含义,并能把握主题的要求,掌握应用文主题的表现形式。

二、圈点勾画阅读,了解应用文主题的主要内容1、任务:勾画表达应用文主题及其要求和主题表现方式的关键语句。

2、学生汇报阅读勾画的情况(至少抽3位同学说说勾画的情况)3、教师小结明示,指出勾画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要点:主题,又称主旨、立意、中心等,具体地说,主题就是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或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主题的要求:正确、鲜明、集中、深刻、创新。

主题的表现形式: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两种形式。

应用文多采用直接表现的形式,其具体运用主要有四种形式,标题显意、开宗明义、文中点意、篇末结意。

三、继续深入阅读,勾画知识细点,完成练习,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1、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相应练习,教师注意巡查,并作个别辅导。

2、教师检查学生做题情况,出示正确答案,适度讲解知识细点(突出讲解“文中点意”)。

四、小结本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应用文的主题及其要求和表现形式。

五、知识应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突破难点1、学生做练习,同桌进行探讨,教师注意巡看,并注意个别辅导。

2、请至少4位同学依次逐题解答,教师注意纠错。

布置作业1、什么是文章的主题?其意义何在?2、为什么应用文的主题必须要集中?3、阅读下面这篇讲演稿,归纳出文章的主题,并指出主题的表现形式及语言要求。

板书设计第二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第一节应用文的主题一、主题的含义二、主题的要求1、正确2、鲜明3、集中4、深刻三、主题的表现1、直接表现⑴标题显意⑵开宗明义⑶文中点意⑷篇末结意2、间接表现教学反思篇二:应用文写作第一节应用文的产生及其发展了解应用文的演变和发展应用文起源于“五帝”时代。

应用文写作的主旨与材料_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_[共3页]

应用文写作的主旨与材料_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_[共3页]

一、应用文写作的主旨与材料(一)应用文写作应遵循普通写作的一般规律应用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实用性强是其突出特点。

但应用文的写作过程同样要遵循普通写作的一般规律。

应用文写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写作学中写作活动的基本规律主要有:“物—意—文”转化律、多元因素统一律、点化调整渐深律以及知行结合通变律。

1.“物—意—文”转化律文章写作首先要实现“感知飞跃”,这个飞跃就是由“物”到“意”的能动转化,然后,把经过“感知飞跃”形成的观念或意象,把内孕构建的文章蓝图,再进一步地加以整理和深化,使之更加深刻、完整、严密、精细,更有逻辑性、条理性,并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使之成文,这就是由“意”到“文”的转化。

“物—意—文”转化律是写作活动最基本的规律,任何作者,写任何文章,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2.多元因素统一律文章是写作客体的诸多因素和写作主体的诸多因素发生碰撞、契合、熔铸、创造的产物。

正是多元因素通过写作实践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达到外物与内识的交融、客体与主体的结合,才形成了文章这一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3.点化调整渐深律所谓点化调整渐深律是指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炼、不断深化、不断调整、不断修改的过程。

应用文的写作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的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逐渐深化的过程。

提炼、深化主题,调整结构、语言和内容,不断修改,才能按要求写出好的应用文。

4.知行结合通变律知行结合通变律是指把学习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多读、多练、多思,融会贯通写作的基本法则,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体制与写作的答题要求,进而通变妙用,出巧创新,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在应用文的写作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上述普通写作的一般规律才能写出合格的应用文。

(二)应用文的主旨1.主旨的概念主旨,又称主题、题旨、立意等,就是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应用文写作应遵循普通写作的一般 规律 应用文的主旨 项目二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应用写作的立意和材料一切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这两方面的统一体。

所谓内容,即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所谓形式,即把内容各要素统一起来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在形态。

任何脱离形式的内容和没有内容的形式都是不存在的。

应用写作也包含这两方面。

应用写作的立意和材料正是构成应用写作内容的两个基本要素。

立意和材料在应用写作中应得到和谐地统一,即观点统帅材料,材料支撑观点。

文章的观点在文章中有着决定性的主导、支配与控制作用;而材料是观点的物质基础支柱,没有它观点就成了一句空话。

如果不是紧紧围绕观点去搜集、选择材料,或者不是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势必造成两者脱节,即使是正确的观点也无法让人理解接受,即使有丰富的材料也成了一盘散沙、一个个散兵游勇。

第一节应用写作的立意一、应用写作立意的含义“意”,就是意旨、宗旨,指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主题、主旨。

它是作者的认识、见解,体现着作者对问题的思考与理解,分析与综合;并不只限于问题的提出和问题本身。

它是对文章所写内容的最本质的概括,古人说:“未落笔时,先需立意”、“文以意为主”,可见立意之重要。

应用写作立意的含义就在构思时确立文章的主旨。

应用文章和其他文章一样,是一个实体,主旨是这个实体的灵魂。

主旨的表达必须依靠相应的手段,但我们首先应明确的是,主旨在文章的整个写作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应用写作的立意过程任何文章的源头都来自于生活。

人们写作应用文,那无疑是在生产、学习、交往中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应用写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实用为目的,并有特定的读者和作者,因此,在应用写作过程中,它常常是在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下,按照严格的逻辑思维,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选取题材,确定主旨。

概括地说,应用写作立意的过程就是作者出于生活实践的需要,经过理性的思考确立文章主旨,并运用文字将观点注入实体——应用文体。

可见,应用写作的立意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由生活——作者——文章三个环节组成。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同时作者又无时不受到现实生活复杂多变的影响,再加上人的认识不能不受到种种内在因素的制约,应用写作的立意表现出它的复杂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意的客观性前面已说过,应用写作源于生活的需要,立意自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么,意旨、主题是怎样从生活中产生的呢?大致有两种现象:第一种是作者在深入实际生活中,受到直接刺激而深入感触或领悟。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活动,会感受到许多人和事。

在和别人打交道、处理各种事务时,许多想法会在头脑中形成。

这些想法经深入体会、反复考虑,就产生了主题。

就拿使用频繁的书信来说,它实际上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延伸。

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朋友,总是渴望与之交往,当受到某种外在因素的限制时,就自然而然地用书信把对朋友的认同、赞许或者是出于爱护的批评表达出来;包含在信中的主题,早在落笔之前就已确立了,不会在写信时才匆忙地找“感觉”。

第二种是作者在生活中受到间接启示而产生认识,形成主题。

间接感受大多来自阅读报刊、调查研究、日常访谈、查询资料等活动,这些虽然是间接的,但也是来自生活的启示。

这种间接认识的产生,还需依赖作者深厚的经验积累。

比如当招标文件公布后,会有多个单位前来投标,那么招标者怎么从中选取中标者?除公开开标这一方式外,其他都有由招标者对投标者进行评审鉴别、比较筛选、最后确定中标单位的过程。

在这个“下定决心”的过程中,主持招标人员的行业经验也是极为重要的,他们都应是某个方面的“行家里手”。

不管是他们手中的客观资料,还是他们脑中的自身经验,都来自生活实践。

这表明,应用写作的立意来自现实生活,而非产生于人的主观意念。

(二)立意的主观性立意虽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但它也是作者对生活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表现为作者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认识和评价始终受作者主观思想影响,因此作者的主观思想对立意发生着重要的作用。

在文艺创作和应用写作中都会出现不同作者对同一人或事作出不同的评判,有时甚至大相径庭。

俗语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是不无道理。

这是由于立意所立的“意”,说明白了,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思想观念,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加工后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积极能动的,故因人而异。

比如,一篇单位年度工作总结的写作,单位负责人应先有一个主导意见,但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应该通过集体讨论加以修正、完善。

为什么?这里就有一个立意(工作评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问题,主观应正确地反映客观,主客观应达到和谐的统一。

(三)立意的时代性任何一个思想或观念的产生都受到某个特定时代的影响和制约,它不可能没有时代的烙印。

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时代造就了一代作者,也孕育了一代作品与文章的主题。

“文革”后,相继出现了梁晓声、张贤亮、叶辛、王安忆、铁凝等一大批青年作家,他们几乎具有相同的经历: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文化大革命”的磨难,粉碎“四人帮”后步入文坛。

他们的作品大多以描绘知青生活为题材;表现对那个时代的反思。

郭沫若曾说:“没有时代精神的作品是没有伟大性的。

”文学创作离不开时代,应用写作同样如此,更何况应用写作比文学创作更直接地为生活服务呢?从简单的祝词、贺信、贺电、请柬、书信到篇幅较大的计划、总结、调查报告,以至于学术论文,其立意都离不开时代,离不开时代精神。

如排除时代与现实工作、生活要求,去孤立地杜撰,那应用写作本身也就失去意义。

(四)立意的科学性文章立意,是从生活中得来经过作者的思维而产生的,这个过程相当复杂。

如何使自己的观点能站稳脚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就要求立意具有科学性。

毛泽东同志曾说:“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这就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应用写作就是要完成这个过程。

为了完成这个过程,我们就要考虑我们的观点是否建筑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是否符合社会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形成文章的主旨。

三、应用写作立意的要求和表达应用写作立意的要求是正确、鲜明、集中。

立意要正确,就是说观点、主旨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方针政策,也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符合事物本身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写公文,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有关政策法规,而不能自行其事,另搞一套。

写作经济文书要掌握生产、流通等领域的实际情况,不能违背有关经济法规政策。

即使是私人函件的写作,也应贯穿积极进取、鼓励慰勉的主题,给自己、给对方带来高尚的精神享受。

立意要鲜明,就是说作者的主张要明确、态度要明朗,泾渭分明。

表现在应用写作中,提法应明白无误,不要隐晦曲折。

立意要集中,就是说主旨的提出确立要单一,不能搞“多主题”。

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看似周全,实则等于没主题。

应用写作还是应一文一事,围绕一个中心思想说深说透,这样才能使文章的观点鲜明、突出。

为了使立意做到正确、鲜明、集中,还要在立意的表达上下些功夫。

主要应体现约意、居要、现旨的特点。

所谓约意的“约”,就是简约之意,“约意”则是说一篇文章不能多主题,多中心,而要集中、单一、突出。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一意孤行”,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呢?这就需要作者在“约”字上磨炼,实际上是提炼主题。

因为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象一道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一样,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一则材料也会提炼出不同的主题。

妇孺皆知的“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至少能确立五个主题:(1)持之以恒,必成正果;(2)知错能改,终成大器;(3)不要大材小用;(4)应珍惜时间;(5)要善于诱导教育。

古人说:“一树梅花万首诗”,正说明同一事物,由于立意不同而写出不同的篇章。

人们在构思时,往往意念纷繁,甚至层出不穷。

举例说吧,如今保健品市场畅旺,人们会联想到很多,首先想到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的确丰富了,从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上升到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其次还会想到这其中科学技术进步的功劳不小,改变了千百年来人们进补的方式;或许又想到,在火爆的市场背后有很多隐忧,如价格、质量、真伪等问题;甚至还会考虑建议人们养生的方法不能仅依赖进补,更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是等等。

倘若把这些内容统统写进一篇文章里,那肯定会枝繁叶茂而看不清主干了。

这就需要作者善于思考、深入分析、权衡比较、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把那些居于次要地位的甚至是杂乱的意念统统排除,立出一个真正的主旨。

这就是“约意”,即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旨,而全文所写的内容,自始至终都紧紧围绕这一主旨。

所谓“居要”,出自陆机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说写文章时要概括出一些重要语句,并把它放在关键之处,作为全文的纲领眼目。

这也是使文章主题明确、突出的诀窍。

“片言”往往是警句名言,是思想、语言千锤百炼后的精华,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谦受益,满招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信手拈来,不胜枚举。

“居要”是把那些警语、概括中心的语句放在文章思想密度最大的地方、最显要的地方。

对此,不同文体有不同的“习惯”,记叙文的“片言”往往居于靠近结尾部分;议论文的“片言”常居于开头部分以中心论点的形式出现,或者放在结论部分;应用文的“片言”经常放在开头以开宗明义,或放在结尾以总结收束全文。

这样能使主题明确、突出,给读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当然,这些语句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也非绝对固定,还是因文而异。

所谓“现旨”,是呈现、显现主旨的意思,即将主旨或者说作者的观点、态度直接明白地表达出来。

在应用写作中,经常用一个句子把一篇文章的观点准确地概括出来,用文字固定下来。

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称为“观点句”,其实它和上面提到的“片言”是一个意思。

确定观点句,对读者、作者都有益。

对读者来说,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准确地抓住全文的思想核心,正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主要意向。

对于作者来说,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明确、集中,便于在整个行文过程中做到“一意贯底”,有效地避免多主题或无主题情况的出现。

因为,能否准确地概括出观点句,是对作者构思一篇文章时,思路是否清晰,表意是否明确的一个检验。

只有准确地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概括出文章的观点来,才能说明是对观点作出了准确地把握。

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以他光辉的革命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范例。

比如,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重要文章中只用一句话,就将全文的内容概括出来,“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又如在《整顿党的作风》中他是这样鲜明地高度概括全文核心:“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学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