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杀篇及译文
《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8篇 含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一)【甲】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 (傧者: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壹2013-4-17九年级(上)古文重要句子翻译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
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
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译文: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
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吗?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
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文言文翻译刺客列传
古之刺客,义薄云天,勇冠三军。
夫刺客者,非为一己之私,乃为国家、为民族、为正义而献身者也。
故刺客列传,录其事迹,以传后世。
一、专诸刺王僚楚人专诸,勇冠群英。
王僚,吴国君也,暴虐无道。
专诸闻之,心忧国难,遂决心刺杀王僚。
一日,王僚设宴,专诸藏匕首于鱼腹中,宴间趁机刺杀王僚。
王僚虽死,专诸亦被杀。
吴人感其忠义,葬之于墓,后世传为佳话。
二、要离刺庆忌吴人要离,亦勇猛之辈。
庆忌,吴国叛臣,阴谋篡位。
要离得知其事,遂投奔庆忌,成为其亲信。
后趁庆忌不备,要离刺杀庆忌,为吴国立下赫赫战功。
要离亦因刺杀庆忌而丧命,吴人感其忠勇,尊其为“刺庆忌”之神。
三、豫让刺赵襄子赵襄子,赵国之君,暴虐无道。
豫让,赵国勇士,曾为赵襄子驾车。
后因赵襄子疑其背叛,豫让被迫逃亡。
豫让遂立志刺杀赵襄子,为知己报仇。
一日,赵襄子出行,豫让化装成盲人,趁机刺杀赵襄子。
赵襄子虽伤,但豫让亦被杀。
赵人感其忠义,葬之于墓,后世传为佳话。
四、聂政刺韩傀韩傀,韩国叛臣,阴谋篡位。
聂政,韩国勇士,曾为韩傀效力。
后因韩傀背叛国家,聂政遂立志刺杀韩傀。
一日,韩傀设宴,聂政趁机刺杀韩傀。
韩傀虽死,聂政亦被杀。
韩人感其忠勇,葬之于墓,后世传为佳话。
五、荆轲刺秦王荆轲,燕国勇士,曾为燕太子丹效力。
秦王政欲吞并六国,燕太子丹遂派荆轲刺杀秦王。
荆轲携燕丹之头,行刺秦王。
秦王政虽险些丧命,但荆轲亦被杀。
燕人感其忠义,葬之于墓,后世传为佳话。
刺客列传,录刺客之英勇事迹,传颂千古。
夫刺客者,虽死犹荣,其精神永存于世。
吾辈当以刺客为榜样,奋发向前,为国家、为民族、为正义而奋斗!。
文言文阅读理解5篇含答案解析及译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与人论谏书》[唐]杜牧某疏愚于惰,不识机括,独好读书,读之多矣。
每见君臣治乱之间,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
自秦、汉以来,凡千百辈,不可悉数。
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
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
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
夫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以卑凌尊,以下干上。
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
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
”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
”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
此乃常人之情。
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
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
”上不说。
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
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
拾遗张权輿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宫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
”帝曰:“骊山若此之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
”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今人平居无事,朋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
况于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
(有删减)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凡千百辈,不可悉数数:计算,查点B. 以卑凌尊,以下干上干:冒犯,干犯C. 晓人不当如是邪晓:知道,明白D. 敬宗皇帝欲幸骊山幸:君王到某地游玩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纳谏而悔过行道者渔父莞尔而笑B. 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退论书策以舒其愤C. 此乃常人之情而后乃今将图南D. 况于君臣尊卑之间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院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者认为历史上进谏的人多,而纳谏的人少,原因是进谏者给人以“以卑凌尊,以下干上”之感,不仅被谏者难以接受,进谏者也往往遭受不幸。
《三十六计》34计 【败战】苦肉计_原文注释译文解读
《三十六计》34计【败战】苦肉计【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①。
【注释】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出自《易·蒙·彖》:“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意思是说:不懂事的孩子单纯幼稚,顺着他的特点逗着他玩耍,就会把他骗得乖乖的。
【译文】人一般都不会自我伤害,自我伤害必定会被认为是真实的;但如能以假作真,并使敌人深信不疑,就能施行离间计了。
这是汲取了《周易》“蒙”卦的思想。
从《周易·蒙卦·彖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一语中获得的启示。
【计例】勾践忍辱尝粪便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退守于会稽山上,不得不向夫差求和。
夫差接受了勾践的请求,但前提条件是勾践要到吴国给夫差当仆人,勾践答应了。
到吴国后,勾践住在山洞里。
夫差每次外出,勾践都亲自为他牵马。
有人辱骂勾践,勾践始终低眉顺眼,表现出一副驯服的神情。
他表面上对夫差忠心耿耿,实际上暗中策划复兴越国的方案。
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践探望夫差,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然后对夫差说:“我曾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下病人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
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苦,得了‘时气之症’。
得了这种病很快就会好,请大王不必担心。
”夫差听了很受感动,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顺,定无反叛之心,不久便允许勾践回到越国旧地。
回到越国后,勾践卧薪尝胆,苦身劳心,礼贤下士,招兵买马。
20年后,勾践终于报仇雪耻,灭了吴国。
武则天阴毒的手段武则天14岁时被唐太宗召入宫中,立为才人。
唐太宗死后,武则天被迫削发为尼。
后来,唐高宗在寺中见到了她,为她的美貌所吸引,又把她召入宫中,拜为昭仪。
武则天想扳倒皇后,自己取而代之,暗中设计谋害皇后。
待时机成熟时,她谋出一条苦肉计。
武则天当时有个女儿,尚在襁褓之中。
高宗和皇后很喜欢这个孩子,常来探望。
一次,皇后又来看孩子,武则天借故躲避,皇后独自一人逗孩子玩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皇后一走,武则天马上回来,偷偷地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扼死,再用被子原样盖上。
《唐雎不辱使命》译文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
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原因,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守护它,即使是方圆一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会死两个人,血流五步,天下百姓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苦肉计的故事(精选11篇)
苦肉计的故事(精选11篇)苦肉计的故事篇1公元208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向一举击败东吴国。
在赤壁,与周瑜的三万骏马隔江相望。
曹军多数是北方人,不熟悉水战,然都站不稳,一交锋,曹兵就大败。
曹操又下令用铁链将战船连接起来。
黄盖和周瑜密密研究了一番,想出了苦肉计。
第二天,黄盖家庄不服从军令,与周瑜顶撞起来,周瑜大怒,将黄盖痛打了一顿。
黄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投降书给曹操,黄盖选取了十艘战船,船上装满干柴,并再上头浇上油,用布遮好。
一切准备停当的黄盖带领战船乘风向长江北岸驶去。
满载引火物的战船刚驶到江心,黄盖下领张帆。
帆一升起,战船立刻飞一般向前疾驶。
当船离曹军还有二里时,黄盖下令点燃战船,船上的所有官兵都跳上小船,战船像火龙一样冲向曹军的舰队。
曹军的水军被毁灭了一半。
苦肉计的故事篇2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退守于会稽山上,不得不向夫差求和。
夫差理解了勾践的请求,但前提条件是勾践要到吴国给夫差当仆人,勾践答应了。
到吴国后,勾践住在山洞里。
夫差每次外出,勾践就亲自为他牵马。
有人辱骂勾践,勾践始终低头顺眼,始终表现出一副驯服的神情。
他表面上对夫差忠心耿耿,实际上暗中策划复兴越国的方案。
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践探望夫差,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然后对夫差说:“我曾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下病人粪便,就能明白病的轻重。
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苦,得了‘时气之症’。
得了这种病很快就会好,请大王不必担心。
”夫差听了很受感动,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顺,定无反叛之心,不久便允许勾践回到越国旧地。
回到越国后,勾践卧薪尝胆,苦身劳心,礼贤下士,招兵买马。
20年后,勾践最终报仇雪耻,灭了吴国。
苦肉计的故事篇3赤壁大战前,周瑜与诸葛亮商定了火烧曹军的作战计划。
那里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以诈降为名,接近曹军兵船,伺机放火。
这天,周瑜对老将黄盖说:“此刻尚无人自愿去曹营诈降,于之奈何?”黄盖说:“我愿前往。
”周瑜说:“如此只是得让老将军受些苦,否则曹操怎能相信。
苦肉计的故事
苦肉计的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苦肉计的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苦肉计的故事篇1赤壁大战之前,周瑜苦思破曹之计。
一日深夜,老将黄盖来到帐中,商议破曹以火攻为好。
周瑜说:"我也这样想,所以才留下假投降的蔡氏兄弟,只是无人去曹营诈降。
"黄盖自告奋勇,甘愿领此重任。
当夜二人定下"苦肉计"。
第二天,周瑜传各路将军帐下议事,命大将们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抗敌。
黄盖反对说:"不用三个月,如果这个月能破敌就破,不能破敌,早点投降!"周瑜听后大怒道:"我奉命督军破敌,你敢动摇军心,推出去斩了。
"黄盖骄傲地说:"我是东吴三世重臣,南征北伐时,你还不知在哪呢?"在场的.将领们跪下替黄盖求情。
周瑜狠狠地说:"看在众将面上,饶你不死,打一百军棍!"武士们把黄盖推倒在地,没打到五十下,已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几次晕死过去。
黄盖的好友阚泽,根据周瑜的安排,带着黄盖早已写好的投降书前去诈降。
不久,曹操又接到蔡氏兄弟的密信,说只要见到插有青牙旗的船只就是黄盖来投降了。
结果在赤壁一战中,黄盖引火船冲入曹营,大江之上一片通红,把曹操用铁链连起来的几千条战船烧成灰烬。
苦肉计的故事篇2人们都不愿意伤害自我,如果说被别人伤害,这肯定是真的。
己方如果以假当真,敌方肯定信而不疑。
这样才能使苦肉之计得以成功。
此计其实是一种特殊作法的离间计。
运用此计,“自害”是真,“他害”是假,以真乱假。
己方要造成内部矛盾激化的假象,再派人装作受到迫害,借机钻到敌人心脏中去进行间谍活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已是尽人皆知的故事了。
两人事先商量好了,假戏真作,自家人打自家人,骗过曹操,诈降成功,火烧了曹操八十三万兵马。
要离刺庆忌——精选推荐
要离刺庆忌要离刺庆忌王僚遇刺后,公⼦庆忌逃奔于艾城,招纳死⼠,结连邻国,想等待时机,伐吴报仇。
阖闾听到这个消息后,对伍⼦胥说:“庆忌能够⼒敌万⼈。
庆忌若在,王僚就像没有死去的⼀样。
⾟苦您去寻找⼀个勇猛的武⼠,让寡⼈再得⼀个专诸,这个事情就可以了结了。
“于是,伍员向阖闾推荐了要离。
要离,吴国⼈。
他曾经因折辱壮⼠椒邱欣⽽名噪⼀时。
椒邱欣,东海本地⼈。
有⼀天,到吴国来作客,路过淮河,让马在河边饮⽔。
突然间,马嘶叫⼀声被⼀怪兽拖⼊⽔中。
椒邱欣⼤怒,脱去上⾐,持剑⼊⽔,与怪兽决⽃了三天三夜。
等椒邱欣从⽔中出来,只有⼀只眼睛被怪兽所伤。
当他来到吴国,坐在酒席上,凭借曾经与怪兽英勇搏⽃的经历,盛⽓凌⼈,藐视众⼈。
当时,要离与椒邱欣坐在对⾯,便朝他发难说:”您看见这些⼤⼈们时,表情挺傲慢的,是不是还以为⾃⼰是个勇⼠啊?我听说过勇⼠之⽃,与太阳战不躲到阴影⾥,与⿁神战不向后转⾝,与⼈战不隐姓埋名,宁死不受其辱。
现如今,您的马被吃了,您的眼睛被弄瞎了,您受到如此羞辱,不去与其同归于尽,哪有脸⾯出来见⼈,更何况还对⼤⼈们如此的傲慢⽆礼啊!“ 椒邱被骂的哑⼝⽆⾔,含羞离席⽽去。
当天晚上,椒邱欣携⼑来到要离家中,见门扉不掩,堂户⼤开,直接来到卧室。
要离直挺不动,亦⽆惧意。
椒邱欣以剑抵要离之颈,对其说:“你有三个原因当死:当众侮辱我,⼀死也;回家不关门,⼆死也;见我⽽不逃避,三死也。
”要离⾯不改⾊地说:“我没有三死的过错,你却有三不出息的愧疚。
我辱没你于众⼈⾯前,你却不敢回⼀句话,⼀没有出息啊;⼊门不咳嗽,登堂⽆声,有偷袭之⼼,⼆不出息啊;以剑抵我的颈部,才敢说⼤话,三没有出息啊。
“椒邱欣收剑叹息道:”我的勇⽓⾃以为世上⽆⼈能及,你在我之上,是天下真正的勇⼠。
我若杀你,岂不让⼈笑话?然⽽不能杀你,也不能以勇⼠称呼于世上了!“于是,便投剑于地,以头触窗户⽽死。
阖闾初闻伍⼦胥夸要离之勇,⼼想其⼀定是⼀个魁伟的壮汉。
等见到要离,见其⾝材仅五尺多,腰围不够庆忌⼀⼿握的,形容丑陋,⼤失所望,⼼中不悦。
关于要离刺庆忌的故事介绍
关于要离刺庆忌的故事介绍要离,春秋时期吴国人,刺客。
要离刺庆忌的故事表现除了要离的勇敢精神。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要离刺庆忌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要离刺庆忌的故事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之后,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却逃到卫国去了,并且在卫国艾城招兵买马,准备为父报仇。
吴王阖闾担心庆忌以后会威胁到自己,所以一心想要除去这个心头大患。
此时伍子胥看出了吴王阖闾的心思,于是便向阖闾推荐了勇士庆忌。
要离与伍子胥是好友,伍子胥亲自出马求他办事,他是个讲义气的人,所以一口便答应了下来。
要离来到吴王阖闾身边,并献计说最好使用苦肉计,方能博取庆忌的信任,并伺机刺杀他。
吴王阖闾同意了,于是就同要离之间上演了一出大戏,首先要离当众故意冲撞吴王阖闾,吴王恼怒便命人砍去要离的右手,还将要离打下大牢关押待斩,而伍子胥从中插手,故意放走要离。
知道要离逃走之后,吴王阖闾将要离的妻子抓来杀死了,这样一来要离的这一场苦肉计算是完成了。
要离失去右臂,妻子被杀,悲痛万分的投奔了在卫国的庆忌,庆忌起初还怀疑,到后来派人调查,才知道吴王确实杀了他的妻子,所以对他深信不疑。
一次庆忌乘船去征讨吴国,要离对庆忌说,公子你要是亲自坐在船头,必定能鼓动将士们的士气,庆忌照做了。
在行进的路上,船舶颠簸,要离乘此机会用手中的短矛刺向庆忌,这一刺直接穿心而过,庆忌身负重伤,才知道自己居然要离的苦肉计所迷惑。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忍着穿心之痛,将要离的头摁向水中,如此三次,要离喘不过气来,人正在甲板上喘气,庆忌对要离说天下竟然还有如此勇士,居然用苦肉计来刺杀我。
庆忌话一说完,身边的侍卫都重复上来准备杀死要离,但是庆忌却对手下说,一天之内怎么能死两位勇士呢,不准杀他,放他回吴国去复命领赏吧。
庆忌说完便气绝身亡了,而要离知道,庆忌这么做就是要让自己不容于世,被后人唾骂,所以他也投江自尽,可是最后还是被庆忌的侍从救起了。
虽然这次要离被救起了,但是他自知苟活也不会好过,所以还是要自杀,这一次,他终于如愿,如愿的自杀身亡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篇目及译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必背篇目及译文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⑵,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⑶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⑷有所不辟⑸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⑹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⑺?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⑻耳。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箪⑼食,一豆⑽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⑾,行道之人弗受;蹴⑿尔而与之,乞人不屑⒀也。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万钟⒁则不辩⒂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⒃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⒄,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⒅?乡为身死而不受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⒇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1)。
要离刺庆忌
要离刺庆忌吴王僚被刺后,他的儿子公子庆忌逃亡到卫国。
庆忌号称吴国第一勇士,他在卫国招兵买马,训练军队,准备杀回吴国报仇雪恨。
这让吴王阖闾深感不安。
他又找来伍子胥,让他再去物色勇士。
伍子胥行走江湖朋友多,这次他找来的勇士叫要离,是一名剑客。
可是吴王阖闾一见,差点想笑,要离长得矮小龌龊,哪儿有勇士的样子,庆忌估计一只手就可以把他捏死。
伍子胥说,大王不可小看要离,别看他个子小又瘦弱,可他有寻常人没有的大智大勇,可委以大任。
吴王听了后将信将疑,勉强接纳了要离。
要离于是开始了他的刺杀计划。
他与吴王比剑,故意刺伤吴王,又斩断自己的右臂。
之后,独臂的要离跑到卫国去投奔庆忌,庆忌以为他得罪了吴王才被斩去右臂,而且要离是一名剑客,擅长右手使剑,失去右手等于失去剑客的生命,对一名勇士来说,不报此仇无以在世间为人。
庆忌身边的人觉得此事似乎有蹊跷,让庆忌不能轻信要离。
没过多久,要离的妻子被吴王杀死,尸体还被焚烧,丢弃于闹市。
这件事彻底打消了庆忌的疑虑,他们俩有共同的仇恨,一个是杀父夺王位,另一个是断臂杀妻,都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要离获得信任之后,一直没有动手,他在等待机会。
这个机会也终于被他等到了。
有一次他们出去打仗,庆忌站在船头,身材高大的他威风凛凛,正好一阵风吹来,船只摇摇晃晃,庆忌有些站不住。
一直站在旁边的要离,这个估计是中国古代最不起眼、最猥琐的刺客,左手持矛,用尽一生全部的力量,用力的向庆忌胸口刺去,从前胸穿透到后背,扎了个透心凉。
古龙小说小李飞刀系列里,其中一部叫《多情剑客无情剑》,有一个擅长左手使剑的剑客叫荆无命,后来他的左手被废,他的对手以为干掉他的机会来了,却没想到他右手使剑更快,剑术更加上乘。
以至于我后来看这部小说时,一直觉得荆无命有要离的影子。
话说庆忌可真是世间罕有的勇士,长矛穿胸而过,他还能单手把要离揪起来又放进水里,他哈哈大笑说,没想到天底下还有你这样的勇士。
周围的士兵们蜂拥而至,要把要离剁成肉酱。
《三十六计》第34计苦肉计故事:要离刺庆忌
《三十六计》第34计苦肉计故事:要离刺庆忌苦肉计:为骗取敌人的信任,不惜伤害自己,以取得反间活动的谋略。
人一般不会自我残害,若以假作真,往往使敌感觉到信服,那么就可以轻松实行下一步的策略了。
名著《三国演义》中周瑜打黄盖就是最好的例证,为后人所熟知。
那么来看下今天的事例。
故事:要离刺庆忌春秋末期,楚国人伍子胥因父兄遭楚平王杀害,一路南逃到吴国。
当时太子光欲篡王位,便拉拢伍子胥为其效力,答应日后替他复仇,伍子胥于是向他举荐刺客专诸,并在一次有预谋的家宴上刺死吴王僚,太子光因此继位,是为吴王阖闾。
阖闾谋篡王位后,担心吴王僚的公子庆忌为父报仇,决定斩草除根,伍子胥便又向他推荐一个刺客——要离。
要离,无锡鸿山人,市井屠夫,父即为职业刺客,其本人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高,且容貌丑陋,但颇有智谋,会击剑,胆略过人。
受到阖闾重金邀请后,要离一口答应愿为吴王效力,去刺杀庆忌。
可吴王见他形容猥琐,担心他完不成这样艰巨任务,便对他讲:“庆忌乃吴国第一勇士,有万夫不当之勇,飞步行走,六马联车追不上他;以箭射之,双手全都可以抓满。
如今他逃亡卫国,正四处搜罗人马报仇,你如何才能近身杀死他呢?要离微微一笑说:“为报答大王厚爱,我打算施行'苦肉计’。
请大王明日斩断我的右手,杀死我的家人,然后我就能取得庆忌的信任,再伺机行刺他了!”阖闾还有些犹豫,伍子胥在一旁劝道:“要离虽然其貌不扬,却机警过人,请大王放心就是。
”阖闾别无他法,只好同意让要离一试。
次日,要离假意在朝堂上为伍子胥请功,激怒阖闾,阖闾“大怒”下令砍断要离右臂,杀掉他的家人。
后在伍子胥的关照下,要离“越狱”逃向卫国,一路上四处鸣冤,举国皆知。
逃到卫国后,要离见到庆忌,哭泣着恳请收留,报仇雪恨。
庆忌起初颇有怀疑,派人去吴国一打探,知晓阖闾砍断要离右臂,杀死他家人全都属实,这才对他深信不疑,视为心腹,令他常伴左右,训练士兵,共谋复仇大计。
三个月后,庆忌兵力已足,便与要离同船,率领战舰,浩浩荡荡沿江而下,去攻打吴地。
袁枚《荆卿里》《要离刺庆忌》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甲)荆卿里清•袁枚水边歌罢酒千行,生戴我头入虎狼。
力尽自堪酬太子,魂归何忍见田光①?英雄祖饯当年泪,过客衣冠此日霜。
匕首无灵公莫笑,乱山终古刺咸阳。
注释①田光:战国时燕国谋士,智勇双全。
他为燕太子丹谋划刺杀秦王,举荐荆轲后自刎身亡。
(乙)要离刺庆忌要离见吴王,曰:“大王患庆忌乎?臣能杀之……臣闻安其妻子之乐,不尽事君之义,非忠也;怀家室之爱,而不除君之患者,非义也。
臣诈以负罪出奔,愿王戮臣妻子,断臣右手,庆忌必信臣矣。
”王曰:“诺。
”要离乃诈得罪出奔,吴王乃取其妻子,焚弃于市。
要离乃奔诸侯而行怨言,以无罪闻于天下。
遂如卫,求见庆忌。
见曰:“阖闾无道,王子所知。
今戮吾妻子焚之于市无罪见诛。
吴国之事,吾知其情,愿因王子之勇,阖闾可得也。
何不与我东之于吴?”庆忌信其谋。
后三月,拣练士卒,遂之吴。
将渡江于中流,要离力微,坐与上风,因风势以矛钩其冠,顺风而刺庆忌。
庆忌顾而挥之,三捽其头于水中,乃加于膝上,“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
”左右欲杀之,庆忌止之曰:“此天下勇士也。
岂可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哉?”乃诫左右曰:“可令还吴,以旌其忠。
”于是庆忌死。
121•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今戮吾妻子焚之于市无罪见诛。
12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A.大王患庆忌乎/而不除君之患者B.臣闻安其妻子之.乐/天下之勇士也C.将渡江于中流/乃敢加兵刃于我D.臣诈以.负罪出奔/以旌其忠1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_____________________ 愿王戮臣妻子()(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庆忌顾而挥之()(3)因.风势以矛钩其冠(_______ )1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句子。
此天下勇士也。
岂可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哉?125.(甲)诗隐含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诗尾联“刺”字用得非常精彩,请简要赏析。
126.请结合以上两则诗文以及《唐雎不辱使命》,谈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士”的理解。
《吴越春秋》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
《吴越春秋》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要离乃奔诸侯而行怨言,以无罪闻于天下。
遂如卫,求见庆忌。
见曰:"阖闾无道,王子所知。
今戮吾妻子,焚之于市,无罪见诛。
吴国之事,吾知其情,愿因王子之勇,阖闾可得也。
何不与我东之于吴?"庆忌信其谋。
后三月,拣练士卒,遂之吴。
将渡江于中流,要离力微,坐与上风,因风势以矛钩其冠,顺风而刺庆忌,庆忌顾而挥之,三捽其头于水中,乃加于膝上,"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
"左右欲杀之,庆忌止之,曰:"此是天下勇士。
岂可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哉?"乃诫左右曰:"可令还吴,以旌其忠。
"于是庆忌死。
要离渡至江陵,愍然不行。
从者曰:"君何不行?"要离曰:"杀吾妻子,以事吾君,非仁也;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非义也。
重其死,不贵无义。
今吾贪生弃行,非义也。
夫人有三恶以立于世,吾何面目以视天下之士?"言讫遂投身于江,未绝,从者出之。
要离曰:"吾宁能不死乎?"从者曰:"君且勿死,以俟爵禄。
"要离乃自断手足,伏剑而死。
三年,吴将欲伐楚,未行。
伍子胥、白喜相谓曰:"吾等为王养士,画其策谋,有利于国,而王故伐楚。
出其令,托而无兴师之意,奈何?"有顷,吴王问子胥、白喜曰:"寡人欲出兵于二子,何如?"子胥、白喜对曰:"臣愿用命。
"吴王内计二子皆怨楚,深恐以兵往破灭而已。
登台向南风而啸,有顷而叹,群臣莫有晓王意者。
子胥深知王之不定,乃荐孙子于王。
孙子者,名武,吴人也,善为兵法。
辟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
胥乃明知鉴辩,知孙子可以折冲销敌,乃一旦与吴王论兵,七荐孙子。
吴王曰:子胥托言进士,欲以自纳。
而召孙子,问以兵法,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
其意大悦。
问曰:"兵法宁可以小试耶?"孙子曰:"可,可以小试于后宫之女。
刺客要离的生平
刺客要离的生平要离,春秋时期吴国人,刺客。
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有万人之勇,是当时有名的击剑能手。
足智多谋,以捕鱼为业,家住无锡鸿山山北。
下面给大家介绍。
苦肉计在吴国朝堂之上,伍子胥极力向吴王阖闾举荐要离为将,请吴王让要离带兵讨伐楚国。
阖闾不屑一顾的看看要离说:“寡人观看要离之力,还不如一个小儿,怎么能够胜任讨伐楚国的重任啊!况且我们吴国刚刚安定下来,怎么能随意用兵打仗呢!”要离说:“大王啊,您一点也不仁慈,伍子胥为您谋划夺得了王位,平定了吴国,您难道不打算给伍子胥报仇雪恨了吗?”阖闾闻听怒不可遏,令大殿上的武士把他推出去断其右臂,然后投入监狱;又把他的妻子抓起来。
吴国其他的大臣都不知道这件事的奥秘所在。
后来,伍子胥又设计让要离越狱逃走,吴王再次震怒,下令杀死他的妻子,并焚烧、弃尸于闹市。
要离访问得知庆忌避难在卫国,于是他就到卫国去投奔庆忌。
庆忌了解到要离是从吴国投奔他的,对他最初是无法信任的,后来看他的右臂真的断了,并打听到他的妻子也是被吴王阖闾所杀,并焚尸于市,就相信了他,用他为心腹,令他每日训练士卒,修治舟舰,准备讨伐吴国。
要离刺庆忌公子庆忌率兵乘船伐吴,要离对庆忌说:“公子您应该亲自坐在战舰的船头,这样既可以鼓舞士气,又便于指挥船队前进。
”庆忌听从了要离的建议,亲自在船头坐定,要离手执短矛在一旁侍立。
大军浩浩荡荡向前进发,忽然江面刮来一阵强风,庆忌的战船被风刮的摇晃不定,庆忌也随着船体的摇晃而坐立不稳。
要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借着颠簸摇晃之势以短矛刺中庆忌,短矛透入心窝,穿其后背而出。
身受重伤的庆忌此刻才醒悟要离断臂的真正目的。
但是他不愧为天下第一勇士,他忍着剧痛,单手提着要离,把他的头投入水中,如此三次,然后又把淹得半死的要离横放到自己的膝盖上,大笑着对他说:“天下居然有像你这样的勇士,竟然能用这种苦肉计来刺杀我啊!”庆忌身边的卫士冲上来要把要离碎尸万段,庆忌摆了摆手说:“这个人是天下少有的勇士,我们怎么可以在一天之内杀死天下两个勇士呢!”庆忌伤势太重,渐觉不支,他深知自己不能支撑多久了,就对他左右的卫士说:“你们不要杀死要离,可以放他回吴国,以表彰他对主人的忠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
阖闾二年
二年,吴王前既杀王僚,又忧庆忌之在邻国,恐合诸侯来伐。
问子胥曰:“昔专诸之事,于寡人厚矣。
今闻公子庆忌有计于诸侯,吾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以付于子。
”
子胥曰:“臣不忠无行,而与大王图王僚于私室之中,今复欲讨其子,恐非皇天之意。
”
阖闾曰:“昔武王讨,纣而后杀武庚,周人无怨色。
今若斯议,何乃天乎?”
子胥曰:“臣事君王,将遂吴统,又何惧焉?臣之所厚,其人者,细人也。
愿从于谋。
”
吴王曰:“吾之忧也,其敌有万人之力,岂细人之所能谋乎?”
子胥曰:“其细人之谋事,而有万人之力也。
”
王曰:“其为何谁?子以言之。
”
子胥曰:“姓要名离。
臣昔尝见曾折辱壮士椒丘欣也。
”
王曰:“辱之奈何?”
子胥曰:“椒丘欣者,东海上人也。
为齐王使于吴,过淮津,欲饮马于津。
津吏曰:‘水中有神,见马即出,以害其马。
君勿饮也。
’欣曰:‘壮士所当,何神敢干?’乃使从者饮马于津,水神果取其马,马没。
椒丘欣大怒,袒裼持剑入水,求神决战?连日乃出,眇其一目。
遂之吴,会于友人之丧。
欣恃其与水战之勇也,于友人之丧席而轻傲于士大夫,言辞不逊,有陵人之气。
要离与之对坐。
合坐不忍其溢于力也,时要离乃挫欣曰:‘吾闻勇士之斗也,与日战不移表,与神鬼战者不旋踵,与人战者不达声。
生往死还,不受其辱。
今子与神斗于水,亡马失御,又受眇目之病,形残名勇,勇士所耻。
不即丧命于敌而恋其生,犹傲色于我哉!’于是椒丘欣卒于诘责,恨怒并发,暝即往攻要离。
于是要离席阑至舍,诫其妻曰:‘我辱勇士椒丘欣于大家之丧,余恨蔚恚,暝必来也,慎无闭吾门。
’至夜,椒丘欣果往。
见其门不闭,登其堂不关,入其室不守,放发僵卧,无所惧。
欣乃手剑而捽要离,曰:‘子有当死之过者三,子知之乎?’离曰:‘不知。
’欣曰:‘子辱我于大家之众,一死也;归不关闭,二死也;卧不守御,三死也。
子有三死之过,欲无得怨。
’要离曰:‘吾无三死之过,子有三不肖之愧,子知之乎?’欣曰:‘不知。
’要离曰:‘吾辱子于千人之众,子无敢报,一不肖也;入门不咳,登堂无声,二不肖也;前拔子剑,手挫捽吾头,乃敢大言,三不肖也。
子有三不肖而威于我,岂不鄙哉?’于是椒丘欣投剑而叹曰:‘吾之勇也,人莫敢眦占者,离乃加吾之上,此天下壮士也。
’臣闻要离若斯,诚以闻矣。
”
吴王曰:“愿承宴而待焉。
”
子胥乃见要离曰:“吴王闻子高义,惟一临之。
”乃与子胥见吴王。
王曰:‘子何为者?”要离曰:“臣国东千里之人,臣细小无力,迎风则僵,负风则伏。
大王有命,臣敢不尽力!”吴王心非子胥进此人,良久默然不言。
要离即进曰:“大王患庆忌乎?臣能杀之。
”王曰:“庆忌之勇,世所闻也。
筋骨果劲,万人莫当。
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
吾尝追之于江,驷马驰不及,射之暗接,矢不可中。
今子之力不如也。
”要离曰:“王有意焉,臣能杀之。
”王曰:“庆忌明智之人,归穷于诸侯,不下诸侯之士。
”要离曰:“臣闻安其妻子之乐,不尽事君
之义,非忠也;怀家室之爱,而不除君之患者,非义也。
臣诈以负罪出奔,愿王戮臣妻子,断臣右手,庆忌必信臣矣。
”王曰:“诺。
”
要离乃诈得罪出奔,吴王乃取其妻子,焚弃于市。
要离乃奔诸侯而行怨言,以无罪闻于天下。
遂如卫,求见庆忌。
见曰:“阖闾无道,王子所知。
今戮吾妻子,焚之于市,无罪见诛。
吴国之事,吾知其情,愿因王子之勇,阖闾可得也。
何不与我东之于吴?”庆忌信其谋。
后三月,拣练士卒,遂之吴。
将渡江于中流,要离力微,坐与上风,因风势以矛钩其冠,顺风而刺庆忌,庆忌顾而挥之,三捽其头于水中,乃加于膝上,“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
”左右欲杀之,庆忌止之,曰:“此是天下勇士。
岂可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哉?”乃诫左右曰:“可令还吴,以旌其忠。
”于是庆忌死。
要离渡至江陵,愍然不行。
从者曰:“君何不行?”要离曰:“杀吾妻子,以事吾君,非仁也;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非义也。
重其死,不贵无义。
今吾贪生弃行,非义也。
夫人有三恶以立于世,吾何面目以视天下之士?”言讫遂投身于江,未绝,从者出之。
要离曰:“吾宁能不死乎?”从者曰:“君且勿死,以俟爵禄。
”要离乃自断手足,伏剑而死。
白话
公子光阖闾登王位后,得悉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往卫国。
此人有万夫莫当之勇,在吴国号称第一勇士。
现在卫国艾城招兵买马,结连邻邦,伺机报杀父之仇,便成为阖闾的心头之患。
一日,阖闾与伍子胥计议,寻找勇土谋刺庆忌。
子胥便推荐友人要离前往。
传说,要离家在今无锡鸿山之北,大河头火叉浜口南岸,以打渔为业。
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但智术非凡,有万人之勇,是当地有名的击剑能手。
今鸿山十八景之一,东岭山上的“磨剑石”,相传就是当年要离磨剑的石块。
要离尽忠义之心,献用苦肉之计。
据民间传说,一日在朝与阖闾斗剑,先用竹剑刺伤公子光的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
要离走后,阖闾还依计杀掉了他的妻子。
庆忌探得事实,便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委他训练士兵,修治舟舰,常在左右,同谋举事。
三月之后,庆忌出征吴国,与要离同坐一条战舰,顺流而下,偶得胜利,便在太湖战舰上庆功,要离乘庆忌坐在船头上畅饮之机,便在月光下独臂猛刺庆忌,透入心窝,穿出背外。
庆忌则倒提要离,沉溺水中三次,然后将要离放在膝上,笑着说:“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于刺我!”左右卫兵举刀朝欲杀要离,庆忌摇着手说:“这是天下勇士,怎么可以一日杀两个天下勇士呢?”又说:“还是放他回国,成全他吧!”说完庆忌便倒地而亡。
要离回到吴国,阖闾金殿庆封要离,要离不愿受,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吴国的安宁,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说完便自刎于金殿。
要离的坟墓在苏州胥门内梵门桥西城脚下的马婆墩。
那里本有炮座,清道光七年,在城脚下水潭边,发现石碣一方,上刻“古要离墓”四字。
吴王阖闾根据要离生前的遗愿,便令伍子胥将要离葬在鸿山东岭南麓杨梅坞专诸墓旁。
但因年代久远,两墓已湮灭,无从辨识。